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1
一、联系生活,拓展情景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喜欢提问。我拍摄了一段大自然的景色,地点是经常在谈话中讲述到的桐泾公园,大公园等。周一的晨会活动中,我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了这段录像:这是什么地方呢?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幼儿看到自己熟悉的公园,兴趣被激发,原有的经验记忆被唤醒。纷纷说:这片绿绿的草地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放过风筝;柳树在风中跳舞;小河在唱歌,假山上还有喷泉呢!
在让幼儿观察时我有意识提出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孩子们表现出极大兴趣与对美的享受与体验,为下一个环节充分了解大自然做好了准备。
教师继续播放网上搜索来的各种大自然景物,并适当配上解释,让孩子们的视野从周围的景物延伸到广阔的大自然,有效地打开了幼儿的思维大门。
接着,教师提问:别以为人才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呢!你猜一猜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你在哪里听过?孩子们的兴趣被高度调动,对大自然中声音的原有印象被唤醒。他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很动听的,还有哗哗的风声。
英
紧接着,录像中出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鸟清脆的叫声,有流水的潺潺声,有风吹的哗哗声,有雷鸣的隆隆声等等。孩子们都陶醉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阅读活动从课堂进入到影像中的公园,从公园又延伸到更广阔的大自然,又从图像转移到声音,并回忆起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经历和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悟。由于幼儿的思
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所以画面与声音的出现很容易引发幼儿参与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一个对大自然的讨论话题在幼儿身边开始形成。随着教学的步步推进,孩子的视野和思维不断拓展,优化了阅读活动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收集资料,拓展课程
顺着幼儿的七嘴八舌,我给幼儿安排了新的任务:利用双休日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把听到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经过收集与自我设计,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用自己方式记录的大自然的声音,有的带来了爸爸刻录的大自然声音的光盘,邢珏宇与妈妈一起画出了大自然中许多动物的声音,曹孚德带来了在文化市场买的大自然的书,马步青也带了一张光盘……孩子们带来的是兴奋,是快乐,是话题,空余时间常围在一起交谈、争论,中间放着他们自己带来的东西。我常在远处观望孩子们的这些举动,观察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在谈论过程中关注的是大自然的哪一个方面,了解的是那些大自然信息。他们说:“我的光盘里全是动物的各种声音呢。 ”,”我特意去文化市场找的书,各种大自然的景物都有呢。 ”还有的有感情地唱起了大自然的歌,并说是在兴趣班的老师那里学的。
一次课间,一名幼儿急匆匆跑过来告诉我:邢珏宇与马步青在吵架,我连忙走过去了解情况。原来邢说:“我画中的长颈鹿与老虎在讲话呢。”马说:“不对,长颈鹿是不会说话的,爸爸告诉我的。”于是两人吵得面红耳赤。
我从两个孩子的争吵中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不同见解的思想碰撞。我对大家说:“到底长颈鹿会不会说话呢?是不是所有大自然动物都会说话呢?你们回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这个方面的知识好吗? ”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知识的兴趣更加高涨。
问题抛出了,讨论还在继续,幼儿们回到学校立即与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大自然的新知识,从植物到动物,了解到自然界的语言多种多样,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粗心大意的人听不见。
一系列的活动是课程的内涵拓展了,丰富了。我给了幼儿宽松的环境和充分讲述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探索,相互学习,在需要教师支持时我再给他们一定的提示,当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获取信息取得成功时,他们的自信心油然而生,课堂效果超越了预期。
三、深化认知,拓展知识
幼儿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只是一些零碎的印象,还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说明大自然的语言能够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的知识。这个话题是幼儿的兴趣又一次升级,纷纷要我告诉他们其中的奥秘。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组织了幼儿进行了诗歌欣赏:《大自然的话》:“蚂蚁往高处爬,出门要带伞,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树桩上有一圈圈的年轮,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是,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
诗歌欣赏活动是孩子们了解到大自然语言渗透的知识,并且能够感受诗歌工整优美的语言。由于孩子们词汇贫乏,描述的语言不很规范,没有体现诗歌的工整,更不要说诗歌的韵味了。教师及时进行提升与描述,丰富了幼儿的词汇。
为了让幼儿更多了解大自然语言中渗透的科学知识,我又顺着幼儿思路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回去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大自然语言的图书,一页中渗透一个科学知识,让爸爸妈妈帮助孩子记录语言,做好之后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
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能力,他们有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自然语言中的科学知识,并通过一页页图画来表示。他们自己制作图书,非常喜欢,特别用心,书很厚,美观而又渗透着科学知识。当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图书带到幼儿园的时候,幼儿之间的交换阅读活动开始了,大家孜孜不倦地向同伴推销着自己地图书,从画面到内容无不渗透着孩子们的心血。由于是亲子之作,又由于幼儿对大自然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图书的质量大多比较好。孩子们对于自己制作的图书爱不释手,愿意与同伴分享。看到孩子们沉醉在彼此交换阅读的情景中,我深深地陶醉了。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道德人;道德义务
从利奥波德笔下的“大地伦理”,到泰勒的“固有价值”,再到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这一概念,西方伦理学自然价值理论日趋成熟。其中,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理论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其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地位,但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巨大价值并非单纯地限定在自然价值论之中,还表现在其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探究了道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自然价值――义务”理论的中介是道德人,罗尔斯顿道德人思想的提出,不仅大大拓宽了伦理关怀的范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再次确认,还为我们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参考。在此,笔者以《哲学走向荒野》、《环境伦理学》等著作为参考资料,立足于罗尔斯顿道德人思想对其“自然价值――义务理论”进行梳理、评析,以供参考。
一、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的道德人
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自然价值理论与义务理论是两大板块的内容,即分别归属于理论与现实范畴。为实现自然价值理论与义务理论内容上的结合,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罗尔斯顿提出道德人的概念,从而使其环境伦理学在体系上更为完整、在内容上更为丰富。罗尔斯顿“道德人”概念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衔接着义务理论的。
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存在一个不能被绕过的问题,即人这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物种在大自然中的角色是什么?在生态系统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利奥波德在其“大地伦理”理论中认为:“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即如同罗尔斯顿谈到的:“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们所拥有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巨大技术能力又使他们与其他成员迥然不同。”在利奥波德那里,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不同,就在于人不仅是“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还与其他物种相比具有对地球的支配性权力,由此,人应当且能够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
对于这一问题,罗尔斯顿沿着利奥波德的思路继续前进,认为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不应当仅限于人本身,应当对整个共同体的所有物种都加以关注。对此,他谈到:“从逻辑上讲,关于人处于进化顶峰的这一生态学真理,应当能使人看到他之外和他之下的其他存在物的价值,使他形成开放的全球整体观,使他产生一种对自然界具有贵族气派的责任感。”继而,罗尔斯顿提出了其“道德人”思想。
罗尔斯顿对于“道德人”这一概念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散落于其著作之中的。一般来说,罗尔斯顿“道德人”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是道德者,首先就是地球共同体的成员,人们必须将地球这一共同体视为自我的栖息地,尊重地球共同体的一切生命形式,实现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处。第二,人是道德者,是地球共同体上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即“动物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这个世界,他们拥有单纯的内在性。人类却能从其他存在物的角度来观赏这个世界。……他们研究刺嘴莺,从太空上观看地球。其他任何物种都不可能具有这种超越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慧眼”。第三,作为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人需要践行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第四,人不仅是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还是看护者,即“……他们(人类)摆脱了自发性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环境的看护者,他们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总之,在罗尔斯顿那里,人与地球共同体上的其他物种相比,人是唯一具有道德意识、利他主义精神的道德人,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共同体上所拥有的不只是掠夺权,而是保护的义务。
二、道德人与“自然价值一义务理论”
罗尔斯顿对道德人的阐释,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并以义务理论为落脚点,向人对于环境保护提出了道德要求,并且,这种道德要求是单向度的。
对于道德人的义务,罗尔斯顿立足于自然价值论进行了独特的解释。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是客观价值论,是在对主观价值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主观价值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一种流行己久的思维定势或价值导向:人类的利益或需要是唯一的价值尺度,为了实现人类的利益,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地对待自然,对待一切非人的存在物”,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对自然价值论进行论述之后,罗尔斯顿发现了人对自然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根据,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此,如同罗尔斯顿多次谈到的:“自然物身上存在着某些自在的价值,当具有义务意识的人接触到这些事物时,这些独立的价值就成了确定人的行为是否恰当(即正当)的根据”。
罗尔斯顿立足于自然价值论指出道德人的义务之后,又从有机生命个体、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层次性地对道德人的义务进行阐述。
第一,道德人对有机生命个体的道德义务,在此,罗尔斯顿是以生命为了自我而具有维护自己内在价值的“善”为出发点的。对于这些具有自己“善”的有机体,罗尔斯顿认为有感觉的生命个体
高等动物需要履行道德义务,这是因为“当人们有选择地去攫取动物以用于食物、驯养、研究或其他功用时,就产生了我们对动物的义务问题;这些义务是由这种动物与文化的接触引起的:它们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问题,而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为化成的;是这两者的综合”。但是,践行密勒“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其幸福需要加以促进的存在物的最大幸福”这一道德理想,是不应当的,因为这种责任过于强硬了,而是应当坚持尊重自然过程原则与不增加痛苦的原则。人们应当使文化适应既定的自然,在那里,痛苦与价值在有感觉的生命之间的转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所强加的痛苦必须与具有生态功能的痛苦协调一致”,这是因为“生态规律为我们的伦理原则提供了基准或(至少)基础”。
第二,道德人对物种的道德义务。部分学者只承认道德人对有机生命个体的义务,但不承认对物种的义务。对此,罗尔斯顿进行有力的反驳,继而论述了道德人对物种的义务。罗尔斯顿认为物种是自然界进化中的真实单元,是一种活的历史形态,是通过个体替代而永存下去的,个体作为部分是属于物种这一整体的,相对于信念与欲望,自觉意识与权利,内在价值才是承担义务的根据,物种是具有内在价值“善”的,所以,人们必须对物种承担义务。
第三,道德人对生态系统的道德义务。物种与生态系统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存续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大象之能成为大象,乃是由于它们生存于它们所生存的地方”因此,“要拯救物种,人们就必须同样地、同等地拯救作为此类物种形成条件的生态系统,否则,那些作为标本的物种就会在缩小了的不完整的栖息环境中逐渐灭绝。”在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那里,“大地是一个共同体,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念;但是,大地是可爱的且应受到尊重这则是伦理学的一种扩展”,而罗尔斯顿则进行了发展,即“我们之所以把生态共同体当作一个与有机体不同的系统层面来理解,就是为了要把这些松散但并非无价值或无繁殖功能的联系包括进共同体中来。适应包括对这两个层面的适应。这要求我们要像尊重有机过程那样,尊重生态系统过程。
三、道德人与“自然价值――义务理论”的实践操作性
从理论上来说,罗尔斯顿“自然价值――义务理论”实质上是在谋求“生态”与“伦理学”的有机统一,即从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来建构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这实际上也表达了生态伦理学的一种理论前提:人不仅要生活在社会中,而且还需要生活在自然中。而道德人在“自然价值――义务理论”中实际上是充当着中介角色。第一,道德人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概念,其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内在价值,由此,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得以建立,人对大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第二,道德人认为人是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是唯一的道德物种,由此,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是单向性的义务。第三,道德人对于自然具有单向性的义务,由此引发人们关于道德人是谁、如何履行义务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走向了成熟,并具备了实际操作性。
罗尔斯顿道德人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罗尔斯顿在论述其环境伦理学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系统价值论模型,政府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模型中居于重要地位,即政府应当承担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企业与环境保护关系十分紧密这一观点已广为人知,因此,企业需要实现科学发展;对于个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已经成为个体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由此,个人就需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切实保护环境。
罗尔斯顿依照自然内在价值推导出道德人对大自然的单向度义务,这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了价值与义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这对于面临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重难题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价值。
注解:
①[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④[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⑤[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3
>> 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探析 生物信息学在农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协作学习在信息学奥赛辅导中的实践研究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与应用 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发展与思考 发展中的医学影像信息学 癌症研究的生物信息学资源 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趋势 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社区信息学的主要方法 中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云计算及其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学信息学及其课程教学 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在信息学辅导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美国健康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中医大数据下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浅析 人才成为国外医学信息学发展原动力 自建在线评测平台在中学信息学奥赛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野田五十洌山下央,副田俊介.新しい情笱В3.暮η笱[J].情I理,2010,51(6):649-655.
[5] Subedi J.Disaster Informatics: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a Tool for Effectiv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Advanced ICT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Threat Detection:Collaborative and Distributed Frameworks,2010:415.
[6] 庞宗礼.关于建立灾害信息学的建议和农业灾害信息初探[J].农业信息探索,1989(1):27-30.
[7] 庞宗礼.灾害信息学的基本构架[J].科学管理研究,1991(5):74-78.
[8] 刘艺林.灾害信息的采集及其成果积累[J].灾害学,1999(1):70-75.
[9] 田中 淳.暮η笳の展望:p膜蚰恐袱筏疲学gv演会|京大学t合防那笱芯骏互螗咯`O立浈伐螗荪弗Ε啵[J].生b研究,2008,60(4):19-26.
[10] 孙庚.日本灾害信息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新闻界,2010(1):111-116.
[11] 民政部灾害信息管理项目建设考察团,王振耀,方志勇,等.加快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美国、日本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启示[J].中国减灾,2004(5):49-51.
[12] 宋丹,高峰.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0):79-84.
[13] Asimakopoulou E.Advanced ICT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Threat Detection:Collaborative and Distributed Frameworks:Collaborative and Distributed Frameworks[M].IGI Global,2010.
[14] Weichselgartner J,Pigeon P.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Int J Disaster Risk Sci,2015,6(2):107-116.
[15] Takahashi B,Tandoc E C,Carmichael municating on Twitter during a disaster:An analysis of tweets during Typhoon Haiyan in the Philippin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50):392-398.
[16] Svoboda M D.,Fuchs B A.,Poulsen C C,et al.The drought risk atlas:Enhancing decision support for drought risk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5(526):274-286.
[17] Lindell M K,Prater C S,Gregg C E,et al. Households'immediate responses to the 2009 American Samoa Earthquake and Tsunam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5(12):328-340.
[18] Steelman T,Mccaffrey S,Velez A-L.,et al.What information do people use,trust,and find useful during a disaster?Evidence from five large wildfires[J].Nat Hazards,2015,76(1):615-634.
[19] Ryan B.Information seeking in a flood[J].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22(3): 229-242.
[20] Su Y,Zhao F,Tan L.Whether a large disaster could change public concern and risk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7/21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disaster in Beijing in 2012[J].Nat Hazards,2015,78(1):555-567.
[21] 郭松玲.试论灾害信息的特征与分类[J].中国减灾,1992(3):25-27.
[22] 彭姚.国内自然灾害信息分类与组织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26-30.
[23] 崔鹏飞.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43-244.
[24] 陈祖琴,苏新宁.基于情景划分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策略库构建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105-110.
[25] 蒋勋,毛燕,苏新宁.突发事件驱动的信息语义组织与跨领域协同处理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114-119.
[26] 蒋勋,苏新宁,刘喜文.突发事件驱动的应急决策知识库结构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1):25-29.
[27] 吴小兰,章成志.基于DTM-LPA的突发事件话题演化方法研究――以H7N9微博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5(3):9-16.
[28] 邵健,章成志.文本表示方法对微博Hashtag推荐影响研究――以Twitter上H7N9微博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5(3):17-25.
[29] 邓三鸿,刘喜文,蒋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突发事件案例知识库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3):1-8.
[30] 林曦,姚乐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12-18.
[31] 徐占品,钟健.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3):125-129.
[32] 徐占品.灾害信息传播者类型及其传播特点[J].新闻界,2013(21):28-33.
[33] 徐占品,刘利永.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的传播特点――以北京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J].新闻界,2013(5):48-53.
[34] 刘晓岚,刘颖,迟晓明.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132-136.
[35] 刘伟,刘晓岚.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灾害信息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2015(3):5-7.
[36] 刘雯,高峰,洪凌子.基于情感分析的灾害网络舆情研究――以雅安地震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104-110.
[37] 刘波.公共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域的生成与引导――从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到事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4):76-80.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4
下面就以《夸父逐日》为例,来看我的这一群“活”学生如何运用想象的。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短文两篇》中的一则,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文章言简意丰,只有37个字。虽然是文言文,但学生结合注释,基本能疏通大意,理解难度不大。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都可以理解这篇神话,但从整个单元的主题“探险”来看,从积极方面理解更符合这篇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探索精神和必要时为事业理想而奋斗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感知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想现实中的夸父形象,拓宽神话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视频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同学们,伴着旭日东升,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要吗?(动画《后羿射日》)看了《后羿射日》动画后,你觉得这份礼物精彩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神话,你还能举出那些神话?
(二)走进神话,理解课文
1 理解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特点。
2 听录音,重点注意朗读节奏和体会情感。(结合音频,在两个“渴”字上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夸父逐日的悲壮。)
3 结合注释梳理文本,看哪些地方能体现出神话的特点。(板书:重难点字词翻译)
(三)借助课件深入感知
1 学生借助课件翻译全文。
2 思考夸父为何要逐日?(出示课件: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这一环节注重孩子的想象,任他们天马行空,在他们的答语中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出本文的主旨。同时区别神话、传说、通话、迷信。)
3 总结归纳夸父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失败的英雄。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结合拓展资料。)
4 结合夸父形象探讨文章主题。(出示课件,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四)拓展延伸
1 你从夸父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
2 了解其他神话。(出示课件:《精卫填海》)
3 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其他神话故事。
教学反思: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神话是一种极具吸引力,也极具神秘色彩的文体。他们的小脑袋瓜里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天地真是一把板斧劈出来的吗?宇宙到底是怎样起源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神话?它和迷信一样吗?传说和神话有什么联系……这一连串的问题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宝库、探求真谛的金钥匙。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方法
语文课在小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塑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一、真情渲染法
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悄悄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保持活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神状态上,要始终保持精气神十足,神采奕奕,给人以迎面而来的活力;声音上,要大方洪亮,饱含情感,语调跌宕起伏,语言栩栩如生;体态语言上,面部表情丰富,手势形象,举手投足间,无不蕴含情感。教师的激情成为课堂激情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和要求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教学用语,教师的语言要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样要求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来组合自己的语言,力求做到新鲜、丰富、准确。充满激情、充满磁性、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欣然入耳,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对所学的知识刻骨铭心。
二、互动交流法
没有交流、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新课改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师生交流。通过交流,彼此之间的认知和思维相互撞击,让课堂中的每个人都能从他人发言中获得大量启示和收益,丰富自己的信息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总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老师,等待回复,当老师给予表扬时,学生脸上一定是灿烂的笑容,充满了自豪感;老师没有给予回复,学生的表情是麻木的,会有一种失落感。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习惯滔滔不绝地讲,疾言厉色地训,不习惯倾听学生诉说,这就完全背离了小学教学初衷。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真诚理解热爱,在人格上彼此的平等尊重。例如,在教学《爱我中华》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大量关于爱我中华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直观看到中国的成长,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极大欲望,然后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等方法深入课文,加之我的适时与他们互动交流,同时也引领学生歌唱《爱我中华》这一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延伸阅读法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语文老师重要的教学工具,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然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只凭呆板的平铺直叙是达不到目的的。如在学完课文《草原》后,我要求学生趣味延伸,把自己想象成一匹野马,驰骋在广阔魅力的大草原上,感受着草原的美丽。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见过的、感受过的草原景象。几分钟后,学生那一段段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草原世界得以充分展现,孩子们眼中的草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纸上,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也能够模仿《草原》文章写作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由简单的练笔反馈、交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以上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并应用的一些方法,能够使
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读书明理,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关于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6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