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童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快乐童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快乐童话

快乐童话范文1

关键词:童话;幽默;儿童文学

在幽默心理学里,幽默的意思是:反映人类在笑他自身和他所建造的社会时所感到的乐趣,是指人理解和表达可笑的事物或使他人发笑的一种才能、一种生活的艺术。《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有趣或可笑的而意味深长的。”归根结底,幽默就是以它的滑稽、诙谐、风趣等把人逗笑,并引出令人深思的东西。

一、童话世界。幽默无处不在

有的童话是专门以幽默为主题而写的,“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论丛”中的以孙幼军、汤素兰、杨红樱等为代表的作家,他们自觉地创作幽默的儿童文学。幽默不仅是在喜剧性的童话里才有,即使一些主题相对沉重的作品,也能够通过相当幽默的方式来表现。在童话里的幽默是令人愉快的,它让儿童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二、童话如何体现幽默

(一)童话故事取材和构思的幽默

许多中外闻名的童话故事,它在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映射现实生活的人和事,把现实中的滑稽的人和物通过精细的加工改造,变成了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因为主人公之问发生的事件和经历的场景都是滑稽的或者有趣的,那么童话在取材的同时也附带了幽默的色彩。这种“反照”现象可以使人站在洞外看缩小的或者变大的人类世界一样,都是如此有趣,看到了某些熟悉的场景。也使我们不禁抿嘴一笑。因此,童话故事的这些滑稽的场景,可以使整个故事蒙上一层谐趣!面纱,透露出幽默性。所以,童话里发生的情节也是富含幽默的。

(二)童话里形象的幽默性

童话里必须有形象的存在。人物、动物、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作为童话里的主人公。这些形象是整个童话的核心,没有了他们的存在,童话也就失去了意义。童话里的这些形象都在里面占一席之地,他们的语言、外貌、行为、心理等无不紧紧拽着童话故事的发展脉络。因此,童话幽默也体现在这些形象身上。

(三)童话语言文字的幽默

语言幽默又称言语幽默,是语盲(文字)表现的幽默。在童话中,不管是整个故事,还是童话故事里的情节、人物语言全部都得借助语言文字来实现。“语言本身充满矛盾运动,本身富有游戏的机制,它可以离开情景的滑稽或情景的幽默独立地创造出幽默来。”因此,童话的语言同样可以创造出幽默,如叙述语言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幽默的内容。

(四)童话里的表现方式也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

童话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讽刺或夸张或拟人”……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使童话变得有趣、幽默。

1.讽刺

常人体童话里没有神仙鬼怪,也没有人格化的鸟兽虫鱼。它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是这些人物的性格、行动和遭遇是具有象征性的,而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发生过的。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唐可笑。

2.夸张

夸张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所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并作必要的夸大和缩小,突出其本质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童话的夸张是全面的、独具一格的夸张。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是一种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全面夸张,包括人物的夸张和情节的夸张。

3.对比

对比在幽默心理学里的解释是:“德指尖锐的反差或鲜明的对立。”它作为幽默实现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将所描述的和表达的喜剧性事件、现象和性格的随礼十分突出地强调出。从而更有助于本质的东西得到鲜明的反映。

(五)童话结构安排上产生的幽默

1.颠倒

童话里还有一类现象,就是把各种形象或故事情节不按照正常逻辑的想法,往往把这些形象或情节颠倒过来,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叫做颠倒的方法,它可以产生有趣或滑稽的效果。

2.误会、巧合

误会、巧合是童话作品里另外一种可以表现幽默的方法。它能造成故事的悬念,使情节变得非常有趣,因此常为童话家所运用。

巧合法也常常用来使故事更具戏剧性,当然误会法与巧合法还可以同时在作品中运用,情节也将更为复杂、多变。

巧合与误会是故事结构的链接和纽带,在情节构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童话创作中我们尽可以充分利用,但必须注意要尽量安排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则就可能露出拙劣的人为编造的痕迹。

童话“客观形势的必然性,以及作为必然性的外部表现形式的偶然性,总是在捉弄着主体,嘲讽、否定着主体,从而是儿童读者也在笑声中蔑视它、鞭挞它,或在笑声中自我嘲弄、自我否定,烧毁着一切无价值、虚伪的、丑恶的东西,最后收到滑稽幽默应有的效果。”童话和幽默是相通的,在童话里由于幽默引起的“笑”是无需进行艰难的理智活动的,这就适合于逻辑恩维能力尚弱的儿童的审美心理。因此,童话的读者幽默,童话本身是幽默,童话处处有幽默。

快乐童话范文2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幻想,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童话教学,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是生字词的品读,而忽略了童话的艺术性和童话的寓意。这样童话的感染力和价值难以被发挥出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童话的积极作用呢?

一、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材中,童话多是认知类童话,目的是让学生们明白生活中的某个道理,或是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我们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这些属于理性思考。而小学生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尚未形成。如果过早地向他们灌输这些思想,很容易压制孩子们的天性,如《蒲公英》一文,课文讲述了两颗蒲公英种子没有听太阳公公的劝告,一颗飞去了沙漠,一颗飞去了湖泊,最终这两颗种子都死去了。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飞到沙漠和湖泊里的两颗种子最终死去了。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死亡呢?

生:它们没有听太阳公公的嘱咐。

(如果课堂教学中只将问题停留在此处,那么必然会在学生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思想。诚然,在生活中长辈们的忠告有时能使我们少走弯路,但如果事事都依照长辈嘱咐行事,循规蹈矩,那何谈创新?)

师:这两颗蒲公英种子为什么会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呢?

生1:沙漠金光闪闪,湖泊银花朵朵,太好看了。

生2:还有太阳公公没有告诉它们为什么不能去,种子们不知道沙漠和湖泊很危险。

师:如果你是蒲公英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后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像其他种子一样,找一片肥沃的土地扎根生长,因为落到沙漠和湖泊里没有办法生长。

生2:我还是会飞到沙漠和湖泊中,因为那里太美了,而且谁说沙漠和湖泊里就不能生长呢?沙漠里不是有仙人掌吗?湖泊里不是还有水草吗!

生3:我会从沙漠和湖泊上飞过去,看看沙漠和湖泊的美景,再找个可以生长的地方落下。

通过问题的引导,充分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心灵中的绚丽花朵尽情地绽放,培养孩子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不是过早地用条条框框将学生们束缚起来。

二、发挥学生想象力

实践活动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开始。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情境创设,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童话内涵,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青蛙看海》教学中,青蛙跟着松鼠跳过了很多台阶,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课文到此戛然而止。

师:青蛙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它和松鼠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生1:青蛙会说:“大海真美啊,真想以后都能天天看到。”

生2:青蛙还会对松鼠说:“谢谢你陪我一起来看大海,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坚持,就算是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做到。”

让学生们模拟课文的情境进行对话,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更加明白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应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鼓励孩子们应像青蛙一样树立信心,追求理想。

三、引导学生多元价值观

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童话故事最基本的特征是充满幻想。利用童话的这一特征可很好启发学生的思维。《三袋麦子》一文的大致的内容是:土地爷爷在快过年的时候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小猪迫不及待地将麦子吃完了;小牛将麦子保存起来,并常常将麦子搬到外面透风晒太阳,到第二年还剩下一半的麦子;小猴将麦子种到了地里,第二收获的很多麦子。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三个小动物中你们最喜欢哪一个?

生1:小牛,它是个勤俭的好孩子。

生2:小猴。小牛太死板了,为了防止麦子生虫还要不停地搬出来搬进去。小猴很聪明能干,虽然开始的时候没有吃到麦子,但收获了更多的麦子。

师:那没有人喜欢小猪吗?它身上有没有可取之处呢?

生1:小猪懂得享受生活,而且麦子吃完了也不用担心会生虫子。

生2:对,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课文的主旨是赞扬小猴有长远的打算。但是,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压抑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思维观念,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给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

快乐童话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信息技术;激活;创造性思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色彩、造型、素材、线条、空间、质感等都会呈现无穷的乐趣,而今衡量一堂美术课上得好不好,不是单纯地从学生学会画什么的角度出发,而是看学生通过美术课堂收获了什么。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各学科而言可谓是“福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小学美术课程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课程实践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教师让美术课堂完全依托于信息技术开展,缺失了美术课堂的灵气;有的教师则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点子上,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有些多余。当然,构建美术和谐课堂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实践任务。在我看来,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是要更进一步深化美术课堂,让美术课堂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课程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增强课堂乐趣:给创造性思维一个良好的氛围

现今,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对于合作学习的理念相对淡薄。其实,在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日渐受到重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日益受到广泛的认同,信息技术对于增强课堂乐趣方面功不可没,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合作,简单的把若干个同学放在一起,或者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严格来说,合作学习是按照小组的需要进行分工,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单个学生完成不了的任务。如:在学习《美丽的拼画》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小组组合,每组六名同学,意在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当时正值秋季,因此我将《美丽的拼画》这一课题改为“寻找秋天”。如果光让学生凭借想象课堂效果可能不佳,这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将关于秋天的图片展示出来,学生看了图片受到很多的启发。随后要求学生在分组时自行组合,每组成员中有擅长剪裁的,有擅长联想的,有擅长配色的,有擅长收集的,根据这些角色特征要求学生自行安排组员,并确立一个代表,仅仅两分钟时间,学生们经过互相讨论,很快建立小组,并且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接着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秋天的视频,要求他们以“寻找秋天”为主题,收集视频中的灵感进行创作。此时,学生们表现得十分积极,有的学生看到视频中秋天里掉落的秋叶;有的学生用剪刀将手中的彩卡按照树叶的形状进行剪裁,剪出其他的图案;还有的学生谈到视频中的落叶掉下来,踩在上面传来沙沙的响声。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之下,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很快,一幅幅拼画作品呈现出来。有两个小组的作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小组将作品名字定为“秋天的童话”,用彩卡剪裁出一片片小的星状的树叶,布满了整个画板,有一种落叶纷飞的浪漫气息;还有一个小组将作品名字定为“追寻秋天”,把树叶剪裁出人的模样,在画板上画了几个小朋友围着一颗小树在转圈……我惊讶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让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2 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和谐,促进师生交流:给创造性思维一个和谐的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所在,也是给创造性思维一个和谐环境的关键所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在讲授、引导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如今依旧有不少学生,甚至家长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朋友,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师生的心灵距离更加接近。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结束时,我跟学生们说,下一堂课准备好画笔和水粉颜料,我们要运用手中的工具,去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带来了画笔和水粉颜料,只有一个学生闷闷不乐,他没有带任何材料,当我的目光观察到这一点时,平日性格孤僻、内向的他更是满脸通红、尴尬地低着头……当时我并没有马上责备这个学生,而是给他时间,等待他的解释。之后回到办公室,看见我的电子邮箱里有一封信,正是这个学生发来的,他说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照顾,所以没有去买上课的材料。看到这,我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第三节美术课上,心中有数的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上一堂课布置大家带画笔和水粉颜料,但是唯独让XXX同学不带材料,为什么呢?因为这堂课,由我和XXX同学一起带领你们走进七彩世界,下面请XXX同学到讲台上来,帮老师播放一下多媒体的图片。”此时,XXX同学惊讶地看着我,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朝他点点头,他很快走上了讲台,跟随我的节奏,点着鼠标,播放着我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他平静了很多,只低声跟我说了一句:“老师,今天真谢谢你!”课后我送给这个学生一套画笔,并经常与他沟通交流,一学期下来,这个学生一改以前的孤僻、内向,变得开朗了。由此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共处,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课后,我开设了班级群,定期发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到群共享,也引导学生多上一些美术论坛。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群,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3 信息技术促进多向思维,感悟学科渗透:给创造性思维一个生动的课堂

在我看来,小学美术课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具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关注生活的美,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在这种无意识的生活情境的构建下,有助于给创造性思维一个生动的课堂。若想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渗透,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在教学《春天来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联系春天的情景,利用想象力去发觉、捕捉生活中关于春天的色彩和细节。这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音乐《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跟春天有关的歌曲,在音乐的助推之下,学生的思维被开拓了,并且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下半堂课时,我让学生们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认为春天是怎样的色彩?有的学生说:“春天是蓝色的,因为我想到了瓦蓝瓦蓝的天空。”“春天是绿色的,我想到了正在发芽的小树。”“春天是红色的,因为我想到月季开花了。”我又紧接着提问,“除了色彩,你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呢?”他们踊跃站起来回答:“春天是流动的,我想到流淌的小溪。”“春天是动听的,我听到布谷鸟的歌声。”……听着学生们各种回答,我布置了作业――以“我生活的春天”为题,要求他们细致观察生活中春天的特点,画出春天的色彩,并写一段小文字记录你对春天的感悟。其实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加上经过了课堂的实践和引导,这样的作业对他们来说非常简单,同时,通过学科渗透,将音乐、写话等内容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充实和精彩。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完美整合,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立体、全方位、多维度的优势全面展现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实质,赋予传统美术课堂以活力和张力。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丰富的感官刺激,拓展了学生欣赏美的视野,激发了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从而最终实现创造美的美术教育价值。以上关于这个课题的一点探索,我也期待更多的同道中人加入到这个有价值的课题中来,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快乐童话范文4

关键词:线描画; 能力; 线条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03-001

线描画是儿童绘画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绘画中,儿童通过流畅的线条,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绘画、创作,使富有想象力的天性得到了发挥。在线描画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让孩子得到快乐的体验,更是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欣赏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让幼儿亲自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才能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1.选择经典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

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不同的艺术大师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我们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形象鲜明、线条清晰,具有形式美的名人名画。如徐悲鸿画的骏马图、齐白石画的虾、毕加索抽象画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幼儿从小接触经典,感受不同画家手下那不同的线条,有利于他们更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条,从而在创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

2.欣赏线描画作品,发现独特的魅力

幼儿日常接触到的,多以彩色的物体居多。黑白线描画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没有其他颜色,也可以这么美,从而了解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黑白世界虽为简单,却仍然可以表现自己的意愿。仅仅是细细的线条也可以组合成色块,仅仅是一种黑色或其他深的颜色也可以作画。黑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如幼儿欣赏线描画作品《鸟儿的聚会》,画面上各种动态不同的、有丰富花纹的小鸟,线条流畅,造型各异,每一只小鸟身上变化多端的花纹都是由点、线、面这样的基本元素构成,这样一幅作品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在欣赏后都发出了阵阵赞美声:“哇!好漂亮啊!”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幼儿感受到了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大大激发了对线描画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幼儿的观察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特有门户,是一切想象的根源和基础。儿童线描画创作的基础也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

1.引导观察,善于发现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我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去看看花草树木,观察四季的变化,幼儿逐渐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如画房子前,我带着孩子外出走一走,观察在身边的各种楼房。在作画时先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的特征、形状,再引导观察不同的大小、形状和花纹,观察花纹间的排列、放置、重叠、遮掩等。幼儿在作画之前观察积累了感性经验,这才能够使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2.抓住特征,观察有序

通常幼儿只画记住的形象,对摆在眼前的实物不认真观察,觉得与自己画画无关。所以引导孩子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发现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通过欣赏各种花朵,知道了主要是花朵的形状和花纹发生了变化,改变其中一个,就能画出不同的花。要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近到远,由外到里等,使幼儿有一双不断发现的灵敏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感知一切美好的地方,为创造和想象奠定基础。

三、引入装饰的线描手法,发挥幼儿的表现力

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后,我们开始带领孩子来画画这些线条。画线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一开始可以引导幼儿随意涂鸦或画出各种线条,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到原来画线条就这么简单,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幼儿参与线描画的热情。在幼儿喜欢画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的情境,避免孩子单纯练习线条的枯燥。比如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给蜘蛛把网织好等等,通过游戏的情境,孩子练习画线条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像在做游戏一样,边作画,边沉浸在游戏中,线条练习的效果也更好。然后引导幼儿把各种造型不同、疏密不同、粗细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就可起到十分美的视觉效果。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悟线与线通过组合会产生不言而喻的美,从而理解线表现的创造力所在,加强创作的审美意识。

四、选择适宜的主题内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成功的线描作品离不开好的主题选择。所以在组织活动时,我总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通过说画构思主题

幼儿正处于从涂鸦阶段向有意识作画的阶段。鼓励幼儿在作画前,说说自己想画什么,怎么画,不但能培养幼儿有目的的作画,还能提高大胆构图的能力。如主题“未来的汽车”,我引导幼儿思考:你设计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绘画的激情和表现欲望渐渐被激活,主动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于是一幅幅充满想像的“未来汽车”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能飞的车,有能在空中灭火的车等等,说画是创作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能让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线描作品充满了童趣。

2.用命题画提升主题

快乐童话范文5

小美:你好!

我: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光阴,它好像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记录着我们童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请问,你觉得你的童年生活快乐吗?

小美: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并不怎么快乐。因为我们现在不仅学习压力大,而且还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你能具体谈谈你的事例吗?

小美:可以。由于我们现在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习抓得很紧。所以,父母给我买了一大堆的课外作业,让我在周末的时候做。这些课外作业像大山一样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一次,我做完课外作业后想出去玩一会儿。可妈妈却对我说:“现在你是毕业班的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快回书房看书去”!我只好无奈地走回房间看书。你说,这样的童年,我快乐得起来吗?

快乐童话范文6

仝潇华就是其中的一员。军艺毕业的她有着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对美声的执着。她曾经三次参加高考,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艺术学院,师从被誉为“漂亮美声”的王莹老师,从此开始了快乐的军旅求学生涯。

仝潇华自己最大的三个愿望是,能成为老师,演员,军人。七岁时就曾代替过音乐老师到别的班级教唱歌,大学期间她曾经担任合唱团的老师,进入军艺她就成为了一名军旅歌手。在军艺期间部队里军事训练和军事考核全优,曾担任区队长,班长,党小组成员并担任全连的指挥员。这看似很简单的经历倾注了仝潇华所有对于梦想的执着,她曾无数次问过自己的人生方向,相信她能义无返顾的留在北京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问及最想做的事情,仝潇华不假思索的说:我想去俄罗斯唱歌。仝潇华曾经在归乡的火车上碰到了一位会说俄语的大哥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感激不已,当时仝潇华买的是站票,那个陌生的大哥哥把自己的卧铺票让给了她。更戏剧的是在回北京同一航班飞机上,仝潇华又碰到了他,而且是临座。为了表示感谢,仝潇华把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送给了他。两次陌生的际遇让他对这位会说俄语的大哥哥有了亲人一般的感觉,也是这次际遇让仝潇华对遥远的北方国度俄罗斯有了异样的情怀。

上一篇小兵张嘎观后感

下一篇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