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学课堂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学课堂总结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1

一、高中英语与国学的教学目标反思

在一个越发倡导开放交流、国际沟通的全球化时代,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引进外来文化,介绍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反观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显得触目惊心。如今还有几人能够背得《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最基本的传统启蒙读物?又有多少学生对于孔子、孟子、老子这些对我们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先贤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紧紧抓住自己文化的根,那么很容易在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中失去自我。我们在高中课堂上设置英语这一学科,是因为英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掌握英语无疑使学生可以面向更广阔的人生空间和知识视野。但是,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因此学习英语,同时也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新的文化。当下课堂,对英语教学的强调与对于国学的忽视所形成的对比十分明显。在态度上,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在英语课堂上引进国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物质资源方面,融进国学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系统的教育便也无从谈起。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英语的强势实用性挤压了本就空间狭小的国学教育。想要寓国学教育于英语课堂之中,端正对两者的认识,承认他们之间平等的重要性,是首要的任务。

二、高中英语与国学融合的思考

把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究竟是否可行,两者之间的实际差异是否会使二者的结合困难重重?由于以前往往缺乏对于此类问题的理思考,因此在此有必要就两者的融合进行一次可行性分析。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绝不能将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对立起来看待,将它们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极。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教育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社会公民的层面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而英语作为当今最具实用性的语言之一,如果可以为学生所熟练掌握,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社会竞争力,为他们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学教育还是英语课堂,它们的目的都是同一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国际竞争力。既然目的同一,就有融合的可能。另外,国学本就起源于清末时期,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而形成的文化自觉,因此国学从开始就带有跨文化交流的基因,和英语教育相融合也就有前例可循。其次,在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国学与英语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国学思想完全可以用英语来进行传授,当然,具体的实践方法尚待教育工作者们在课堂上进一步总结提出。最后,用英语传递国学思想也是一种创新。创新可以使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有效,同时也更加深刻。因此,将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必要的,也完全是可行的。

三、高中英语与国学融合的未来展望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ESL 英语学习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42

1 引言

当儒家思想遇到美国大学的教学结构主义,使得美国大学的英语课堂还不能满足中国ESL学生的教育期望。英语为第二语言(ESL)的学生在美国大学的英语学习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对英语不够精通、不熟悉北美文化、缺乏足够的英语学习技巧或策略、学习焦虑、社交自我效能较低、经济困难以及与家人和朋友两地分离等。

笔者于2010年至2013年间曾四次赴美国的有关大学和社区学院蹲点研修,在国外的进修学习过程中发现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使得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不适:第一,他们对美国学生的课堂表现感到不自在;第二,对于教授将重点放在讨论而不是授课的教学法有所质疑;第三,对于教授不遵循教科书授课感到不适;第四,对于课堂的重点放在小组作业上也感不适;第五,感觉课堂缺乏组织性,课堂总结也有所欠缺;第六,与美国的同学没有共同兴趣(例如体育运动和宗教)。本文论述了影响在美国大学的中国ESL学生英语学习的文化因素;此外,还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2 在北美的中国ESL学生的文化和教育背景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儒家哲学的代表孔子及其弟子对中国人的观点、思维方式,尤其是教育影响深远。孔子注重“和”的思想。按照孔子的观点,“和”就是和顺而快乐。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就是无论老师授课的时间长短,学生始终都要尊敬老师。老师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孔子被认为是五十大教育思想家之一,他对教育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善政者学,善学者政”这一观点曾是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以这一思想为标准,并以德来选举官员。这一体系在1905年被废止。孔子认为无论社会等级如何,每个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孔子及其弟子的大量著作在1905年以前一直都是中国学校的教材。例如四书五经都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孔子注重经典,但忽略了实用和科学知识。

第三,儒家教育思想注重社会而不是个人发展。他主张道德观实际上与社会关系的调节是相关的。他要求他的学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培养效忠政府的人才,这对于当今的中国教育仍然奏效。

目前在北美各大学深造的中国ESL学生已经在中国完成了基础、中等教育,甚至全部或部分大学教育。中国的教育是以考试为主导的,因此基础、中等和高等教育是非常具有竞争性的,而这一竞争性优缺点兼有:一方面,它能帮助个人获得知识、技巧和才能;而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诸多压力,并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

3 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中国ESL学生英语学习

由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在头脑里根深蒂固,中国ESL学生在文化环境与教育体系完全不同的北美大学里学习,势必会遇到一些挑战。

3.1 无共同兴趣导致缺乏参与精神

缺乏共同话题和兴趣是北美各大学中国ESL学生的一个文化挑战。例如,北美人经常讨论足球和棒球,但中国ESL学生却对北美流行的运动知之甚少。由于文化差异,中国ESL学生一般会避免参与北美的社交活动;他们觉得很难交到真正的北美朋友。中国ESL学生和北美同龄人之间缺乏相互了解。

3.2 中国文化信念影响沟通

中国ESL学生在与当地美国人交流时会把中国文化价值观带到美国环境里。一个北美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问我的中国学生懂不懂我布置的任务时,为什么他们总是回答‘懂’(但实际上他们有时并不是完全懂)?”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学生当着全班的面说自己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是很丢脸的。这些学生宁可课后向同学请教,也不愿请老师在课堂上重新讲解或解释。

3.3 北美节日加重思乡之情

和宗教一样,节日也是北美文化的重要部分。北美人和中国人每年庆祝的节日各不相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和万圣节都是北美非常重要的节日。北美人在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而且庆祝方式也大不相同。但在中国,人们庆祝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等。在北美人庆祝节日的时候,中国ESL学生感受不到那种节日气氛,并将自己与北美文化隔离开来。从这种意义上,北美各大学的留学生就无法真正享受任何节日,这就使他们的思乡之情更浓。

3.4 北美学生的行为影响学习

中国ESL学生通常会对北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不适。学生上课可以迟到,课堂上经常问老师问题和开玩笑。这些行为在中国的课堂都被认为是很粗鲁和无礼的。在北美,学生可以随时在课堂上打断老师讲话和提问,向老师叫板,这让中国学生认为他们很不尊重老师。这一文化差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为何中国学生不常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他们不提问并不表示他们思维和学习不积极。

中国ESL学生对北美学生的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感到不适。在中国,学生对于老师和其他同学怎样看自己是很在意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会觉得“丢脸”,并感到尴尬甚至是羞愧。他们害怕犯错误。这一文化差异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为何中国学生不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在课堂不积极,并不表示他们不了解讨论主题或不能想出好的点子,他们所需要的是自信以及来自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3.5 文化差异造成的压力和焦虑

中国和北美文化差异造成的焦虑会对中国ESL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文化差异让他们觉得很难在课堂内外与北美同学和教授沟通。由于了解美国的大学环境,他们感到很有压力。

3.6 北美教学方式影响课堂理解

北美与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各不相同。例如,老师的作用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Fu(1991)认为中国文化缺乏课堂上的平等精神。教师不仅被认为是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是学生的道德导师。然而在北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的关系是平等的。中国老师在讲课时一般都非常严肃和专注,而北美老师在课堂上则会采用一些幽默和不同的非正式讲课方式。教学风格的不同成为中国ESL学生最大的一个文化差异(Upton,1989)。北美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对中国ESL学生的学习构成了较大的挑战。

3.6.1 学生参与太多

老师在课堂讨论和学生参与上花的时间太多,这对中国ESL学生理解授课内容产生了不利影响。单就这项研究来说,美国一所大学有超过80%中国ESL学生表示学生参与太多的讨论,对他们理解授课内容有不利影响。一般文科专业的学生表示,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时间比理科生课堂要多。学生参与对理解授课内容造成的问题,文科生比理科生要多。

3.6.2 小组作业太多

在中国的课堂,由于各种原因,如班级人数(一个教室的学生太多)、学生的传统角色(对课堂参与不适应)、心理影响(害怕犯错误和丢脸)等等,学生都倾向于独立完成作业。在中国,老师一般都是讲授者,而学生的工作就是听讲和记笔记;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都较少。许多中国ESL学生发现在北美的学校上课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这里大力鼓励小组作业和讨论。文科学生反映,他们课堂上的小组作业和讨论比理科学生要频繁;他们都认为小组作业让他们在理解授课内容上面临着很大挑战。

北美的老师一般都认为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他们允许自己在某一课题上有不甚了解之处。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因为学生提出挑战的问题而生气,但中国老师可能会。他们给学生自由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但不会就某一问题给学生直接的答案,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所以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批评和大胆的想法。

3.6.3 不遵循教科书

美国教师不遵循教科书给中国ESL学生带来了挑战。高达79.6%的中国ESL学生表示他们的美国老师没有严格按照教科书授课,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只有20.4%的学生反映他们的老师是严格按照教科书授课的,其中大多数都是理科生。超过90%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不按照教科书授课,他们将很难理解授课内容;然而,如果老师严格遵循教科书,他们理解授课内容的问题就会少得多。在中国文化里,教科书比老师更具权威性,老师一般也严格按照教科书来讲课。各个学期,老师会详细讲解各个章节。然而在北美,老师不必局限于课本和教学大纲,也“不用担心在讲课过程中离题”。

3.6.4 课堂组织

一节课的结构和组织对其可理解性是非常重要的(Chaudron & Richards,1986)。Diamond、Sharp和Ory(1983)认为有效的备课和授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开始;②主体;③结尾。在开始阶段,授课者一般会将授课内容与上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谈论本次授课内容的背景或为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主体部分,授课者可以灵活展示授课内容。授课者可以确定重点并向听课者解释,或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讲课过程中,授课者可以提问以确定听课者是否理解授课内容,或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最后一个阶段,授课者可以简要概述授课内容,或再次强调他希望学生在本节课能够学到的东西。根据Huang(2005)的研究,美国一所大学有79.4%的中国ESL学生表示老师课堂组织不严对他们理解课堂知识造成了不利影响。

3.6.5 课堂总结

中国老师在下课时一般会总结本节课的要点。课堂总结能重新强调一节课的重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美国一所大学有大约55.4%的中国ESL学生表示他们的老师在下课时从来不总结课堂内容。令人惊讶的是,80%的参与者都认为如果老师在下课时不总结课堂内容,他们将很难理解这节课的要点,因为中国大学的每一位老师都会进行总结;而中国ESL学生对北美课堂的老师有同样的期望。

3.6.6 黑板板书

在中国的课堂,老师讲课的同时在黑板上也板书很多内容,他们一般将重点和难点写在黑板上。黑板板书能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Ma & Huang,1992)。然而北美的课堂上,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讲课时很少在黑板上板书。由于缺乏黑板板书,使学生在理解课堂内容上遇到困难(Huang,2005)。中国学生习惯了将大纲和重点写在黑板上的逐项的授课方式。Upton(1989)提到,相对于中国课堂上“密集、有限和详细的”(p.25)授课方式,美国大学的讲课方式要更为宽泛和广泛。对于课堂上该学些什么,中国ESL学生通常会感到困惑。

中国学生希望他们的北美老师能够详细解释每一个课题,并将重点和大纲写在黑板上,以使他们能做详细的笔记。如果这一期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认为这些老师不如他们以前在中国的老师博学和有责任心。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文化差异。北美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广泛阅读,并在课外时间自己寻找相关资料(Upton,1989)。但是,他们可能没将这一期望清楚地传达给中国ESL学生。

大多数教学因素都是以Huang(2005)的研究为基础的,而这一研究的结果则是基于学生的自我报告,可能无法反映实际情况。此外,这一研究仅在美国的一所大学进行,而参与者也只有78人。这两个因素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一般性,并限制研究者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张海宁.刍议中英高职院校二语课堂教学方法之差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2]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24.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3

国学——文化为根,化育新人

国学,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粹。所以,早在2005年,松和小学就把国学经典诗文普及教育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编写了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伴我成长》上中下三册,发给学生人手一套。每周开设一节专门的校本课。有一整套完善、成熟的做法:如“一日三餐”的读经诵典,亲子活动,还有背诵“每周一诗”,有专门的经典诗文研讨课,每学期有大型的经典诗文文艺汇演。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以国学经典为引领,分楼层分主题设计,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把国学经典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因此行为习惯越来越好,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层出不穷,随处可见。相关媒体专门对此作了题为《文化为根 化育新人》的长篇报道。因此,我校成为众望所归、名符其实的市级书香校园,2009至2011连续三年,我校荣获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全市总决赛一、二等奖(在全市几十万小学生中,能荣获一等奖的,全市仅6人;二等奖的全市仅12人),是全市唯一能获此殊荣的学校。得到了区教科培、市教科院的高度赞扬。同时,我校还获得深港澳朗诵比赛第二名,市朗诵比赛一等奖等系列大奖。

乒乓——文体兼长,声名远扬

教育,不能重“文”轻“武”,顾此失彼。所以,我们又把乒乓球普及教育作为学校的第二个特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让学生能文能武,文体兼长,身体智慧双发展。我们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每周一节的乒乓球课,更有每个年级的梯队和校级的竞赛队。近些年来,学校乒乓球队先后荣获市少儿女子单打亚军和季军,市女子乙组团体亚军,男团季军。宝安区女子丁组团体冠军,女乙团体亚军,男乙团体亚军,男丙团体亚军,女乙单打冠军,男丙单打季军等系列奖项。在刚刚结束的深圳市第十三届益群杯乒乓球赛中,我校共获1金2银1铜,还有2个第四名,第五、第七、第八各1名人,总成绩排名全市第一。我校的乒乓球队在龙华、在宝安乃至在深圳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合唱——唱出艺术,唱响未来

艺术,能让人左右脑都得到开发;艺术,能让人的精神气质更优雅更高贵;艺术,能净化涵养人的灵魂。如果学生在文、体、艺方面都有特长,那就更全面更强大了。在合唱方面,学校发现师生原有基础比较好,学生兴趣比较浓。因此,果断地把合唱作为学校的又一特色进行倾力打造。学校通过“脱产专业培训”“课题引领”“面向全体,因人而异的校本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合唱教师队伍。通过合唱节、艺术节、文艺晚会、校园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合唱本领。近些年来,在街道、区、市的逐级递进的合唱节淘汰赛中,我校一路过关斩将,连续多次获市级金奖、小学童声组一等奖,《朝霞》《I Will Follow Him》等节目获市一等奖。在区、市的艺术展演中,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出单位。

现在,面对最新一轮的课改,前进中的松和小学又及时果断地提出了“以趣味引路,以能力为本”的“趣能”教育。以兴趣、情趣、理趣引路,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观察、思维、想像等)和学科能力(朗读、计算、习作等)。培养手脑并全、全面发展、高分高能的新时代松和学子。

因此,我校致力打造“能力课堂”即“听说读写思”五能力统领下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们的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的能力课堂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语文科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总结出了“生生教学学识字”“生活作文把好三关”“ 单元专题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模式,数学科分高低段,分别总结出的模式是“开放式教学结构”“‘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英语科高低年段的课堂模式分别是“小学生英语低年级段整体输出式听说能力培养课堂模式”“小学英语高年级学生层层递进‘六步’写作课堂模式”。这些模式历经打磨完善,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市、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正因此,今年三月份,全市的英语课堂模式展示在我校举办,我校的陈玲老师以具体的课例,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英语科低年级段“小学生英语低年级段整体输出式听说能力培养课堂模式”。今年四月份,我校又成功地承办了龙华新区首届语文科课堂教学大赛。五月份,我校数学科李慧慧老师,又用具体的课例向全市各兄弟学校展示了数学科低年段“开放式教学结构”的课堂模式。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纷纷对我校的能力课堂作了不同层面的报道,反响很大。彰显了我校能力课堂的无限魅力。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教学;国学传播;促进;作用

国学指的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可以说,国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千年以来我国祖先思维、动作、生活习性的高度凝练。面对目前很多青年人崇洋,却对我国传统文化弃之不理,追根究底在于目前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逐渐变得功利起来,忘却了国学的精神及历史的传承。那么,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在教学期间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推广并发展国学。以下简要针对历史教学与国学传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供参考。

一、国学和历史教学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相同

利用国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这与历史教学的目的相同,也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养成爱国情怀。其实,目前研讨的“国学”内容是经过筛选的,包含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将这些经典当做载体,让人们学习、继承、借鉴,然后升华为一种精神。这样来看,国学与历史教学在内容方面也大致一样,都需要表现我国的民族精神。

(二)两者相互促进

我国的文明是借助国学来表现的,同时让后人得以传承,真可说是博大精深。同样,现代的历史教学也反映出该特点。所以,国学传播能够良好的与历史教学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讲解“百家争鸣”课程时,儒家学术提倡的“仁”、“民本”等思想,道家学术倡导的“人与自然”等思想,法家学术提倡的“法治”思想等,都能够表现出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智慧。从也可以发现,国学的内容能够推动历史教学。另外,历史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其也为国学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想要传播国学,就需要同教育密切相连。教育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都有联系,决定民族与国家所有人民的素养,所以应受到重视。借助历史教育来传播国学,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更好的形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历史教学与国学传播二者存在互相促进的联系。

二、如何促进国学传播――基于历史教学视角

(一)转变对国学的观念

想要更好的推动国学的传播,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对国学的认识。当前,民众对国学的态度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国学思想过于封建、保守,应予以否定,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各种价值换互相碰撞,冲突。人们的欲望、对物质的需求、对财富的渴望等都在同步增长,民众在追求财务的过程中,经常以往了自身的价值及生活,不同的利益及价值观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纠纷、隔阂,严重的甚至使人们的道德沦丧,淡化的人生的理想。而在传统文化中,最为关注的内容重视道德、重视人际关系、重视社会和谐、重视自律等内容变成了社会最为需求的内容。人们渴望借助儒家的思想,传统文化的内涵、国学的重视等活动警醒人们、呼唤良知、让人们重新回到真善美的本性。那么,就需要借助传播及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来提升全民族民众的道德素养,重新展示我国礼仪之邦的高尚品德。所以,将“国学”视为现代化的对立面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伴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国学也能够作为传统文化实现回归,其是基于现代生产形势前提的复兴,同时也是现代民众追求思想开放、不卑不亢的心态,并不是对传统古老文化的固守。想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就需要不断由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确保思想的科学性及先进性。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我国的发展,使我国行走在历史的前沿。同样,作为教学工作者,就更需要行走在改革的前沿,在进行历史教学期间,融合国学思想,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气节,让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人生的真谛,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利用课堂教学传播国学

对于课堂来讲,其是教学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所以,教职人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及设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体会历史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国学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秦统一”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讨论变法图强、重用人才、政策稳定等内容表现了那些国学内容?历史与国学间的关联需要建立在教职人员本身拥有丰富的历史积累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为学生们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们的古典智慧、弘扬爱国情感等方法能够将教学转变成一个体会时代兴衰、感悟人生的平台,将历史课程教学紧密的与国学教育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三)利用多种形式教学传播国学

历史课程教学尽管十分关键,然而其空间毕竟存在局限;而历史课程体系性较强,时空交错较大,作为教职人员,就需要借助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教学活动来弘扬国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认识孔子》、《细说论语》等讲座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国学,丰富国学知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国学竞赛等活动,或者改变一些国学内容,例如:《改变现代三字经》等。教职人员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体会国学内容中的精华,形成民族自豪感。另外,还可以组建国学兴趣团队,创建国学网站等,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国学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文化来讲,其发展并不是独立、单一的,而是由多种条件决定。历史教学存在自身特有的优势,对传播国学精神有良好的益处。所以,作为教职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国学与历史教学间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们高尚的民族品德。

参考文献:

[1]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国学;启蒙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结晶,其中蕴藏着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而小学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使国学启蒙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情操、塑造品德、铸造精神等方面发挥实效性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二、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获真“知”

国学启蒙教育的起始点和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吸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范读一遍,然后解释一下,最后领着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只是进行简单、机械的记忆。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透过文字真正理解语句的内涵,教学内容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获得真“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国学经典在字面上让人感觉艰深晦涩,但它是对生活的总结,又是反过来指导现实生活的,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永远是平实朴素的,因此,要采取符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诵读记忆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在学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玉石加工的四道工序,然后以“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原料玉石不经过“切磋琢磨”的加工过程,就不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工艺品;人不接受教育、不认真学习,就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不会取得成功。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无知到有知”的体会。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三、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动真“情”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仅仅能使学生达到“知”,而要想使学生把国学经典的精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激发潜能并形成新的潜能、受益终生,还需要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传统美德的真、善、美,使学生动真“情”。为此,教师要创设不同形式的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诸如利用班会、队会、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强化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开展“一封家书”、“算一笔养育账”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经典剧目、举办《论语》、《孝经》等文化讲座等等;精选“三字经”、“古诗”等多首歌曲,精心编排动作,让学生边唱国学边表演;创设“国学剧场”,并制作道具、头饰,指导学生进行排练、演出,通过组织国学情景表演,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国学内容,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吉林省公主岭市章汉小学校举行的主题为“学会感恩”的中队观摩课,陶冶了队员们的情操、培养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真正理解了“爱”,学会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的好少年。通过创设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国学思想的理解,真正把握住了国学经典的内涵。

四、注重常规评价,使学生“动”起来

国学启蒙教育的落脚点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和继承阶段,而是要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上,将国学中的美好品德发扬并传承下去。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针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宣扬高尚的、鞭挞低俗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送给学生一把衡量道德标准的“尺子”,增强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纠正不良的思想倾向,发扬优良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鼓励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按步骤地进行养成教育的强化训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并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使学生能够自觉用“道德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并努力践行国学经典中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和思想观念。这样就使学生达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内化和外化的和谐。《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正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学启蒙教育也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熏陶“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因此,使学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不失为实施国学启蒙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用国学经典为学生的生命涂抹纯正、亮丽的底色,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既博又雅、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玫.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浅探[J].山东教育,2008(6).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6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策略;中式教育形象;异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12-02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英文名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于2015年8月在英国BBC2台首播,并通过网络在中国进行传播。纪录片播出后立刻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几乎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一、创作背景

2015年,BBC启动了一个试验项目――“中国化的英国教学”。5名来自中国的教师,采用最传统的中国教育方式,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的“中国试验班”里进行一个月的教学,试验班由50名博航特九年级的学生组成。最终将由第三方对“试验班”和该学校九年级的其他学生进行统一考试。试验项目进行的一个月中,BBC全程跟拍,最终制成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据BBC新闻发言人介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在于展示中英两国教育的不同,“多年以来亚洲国家在核心课程中打败英国,我们希望探索中式教育中的一些方法是否可以转化到英国学校的课堂上。[1]”

二、影像构建的刻板化中式教育形象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一理论,李普曼把社会大众比喻成被困的囚徒,传播媒介就是制造影子的火光,大众只能看到传播媒介构造的影像而非实物。这部纪录片通过影像构建了刻板化的中式教育形象,给受众提供了与客观真实有所偏差的媒介真实。

1.古板、严厉的中国教师

在纪录片中,中国教育者的形象由这五名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中国老师代表,他们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值得质疑。这部纪录片给观众展示的中国老师形象,可以用两个词总结(古板、严厉)。五位中国老师以一脸严肃的表情出场,他们穿戴传统,甚至稍显保守,给人留下古板的印象。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化学实验课上杨君老师板着脸训斥讲话的学生、邹海连老师在走廊里“发飙”、赵薇老师瞪着眼睛拿着教棍指着黑板一遍遍教学生读拼音。这些没有背景的画面成功地构建了古板、严厉的中国老师形象。

2.填鸭式、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

中式教学方式在纪录片中的形象是填鸭式、满堂灌、鼓励与人竞争与应试教育。老师念幻灯片,学生记笔记,大大小小的课堂测试,超长的学习时间,这些场景在纪录片中被反复呈现。在与英国教学比较的时候,纪录片更是刻意通过赞扬英国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反衬了中式教育方式的不科学、不人性。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杨君老师对中式教学的两句评价:“I deliver the knowledge and I write on board in a very traditional fashion.”(“我将知识写在黑板上,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传授。”)“It’s all done in books and papers and note takings.”(“全部过程都通过书本、讲义和记笔记完成。”)这些直接引语无疑坐实了中式教学方式的形象――填鸭式、满堂灌。

3.激化矛盾的教学结果

史瑞乔校长说:“I think 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ing just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我认为这就是仅仅传授内容和注重理解的不同。”)在中国,中式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在英国,即使最后中式教育取得了比赛胜利,仍然被英国老师和学生质疑,相比考试成绩,他们更看重学习的过程。例如在第一集的数学课上,邹海连老师教授三角函数的知识,并让学生记下相关的公式。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公式的意思,并说这些东西学会没有用。五位老师的教学都遭到了学生的质疑,纪录片最终给我们呈现的中式教学结果是激化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之间的冲突。

总之,纪录片制作方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成功地构建了古板、严厉的中国老师形象和满堂灌、记笔记的中式课堂形象。在这部纪录片中,学生压力大、竞争激烈、学习时间长等一连串的形容词似乎成了中式教育的代名词,纪录片中的中式教育形象最后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

三、造成形象构建偏差的叙事策略

1.人物设置上的二元对立。这部纪录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分别是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纪录片通过一系列的选择,给观众展示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对立。这种对立集中表现在纪律问题上。中国老师认为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英国学生在课堂上坐姿随意,不经老师批准提问、讲话。面对英国孩子,中国老师似乎毫无招架之力,他们之间的对立在面对纪律问题时变得更加突出。总之纪录片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拍摄和采访,构建了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勇于挑战权威的英国学生形象。这些学生都有点不适应中式教育,不过这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都不适应中式教育。据《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有位叫特里斯坦的学生表示,中国老师的灌输式教育,对知识点的总结更加精准、直接,学习起来效率更高。但纪录片并没有这样的镜头[2]。

2.情节设置上的冲突性。纪录片主要拍摄的课程有数学、科学、普通话、语法课和体育课。这些课都与英国学校相同的课程进行了对比拍摄,但是这种比较是有选择性地强化纪录片的冲突性。观众看到英国数学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更多,讨论的氛围更热烈,解说词也明显有了情感偏向,例如“博航特学校采用的是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按英国的标准,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即便同样是对两位数学老师的采访,对中国老师只呈现了他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而对博航特老师则呈现了他对英国教育制度优点的陈述和对比试结果的信心。纪录片中的中英化学实验课、体育课等课程的对比非常明显,在这些课程的对比中,填鸭式、记笔记的中式课堂形象得到了不断地强化。

3.剪辑强化矛盾冲突。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艺术,会使用蒙太奇的叙述手法,将不同时间、地点的影像剪辑在一起,从而构建出全新的内容。这部纪录片的剪辑不仅没有客观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反而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强化了纪录片的矛盾与冲突。

纪录片在第一集介绍杨君老师的时候,解说词提到她对中式教学十分热衷,紧接着画面切到对杨君的采访:“我爱早操,我小时候就是一个领操员。我喜欢跟着音乐做这些动作。”单独听杨君老师的话,观众只是知道她热爱早操。但是当她的这句直接引语和前面的解说词被剪辑到一起,观众就被引导着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杨君老师所代表的就是最传统的中式教育,中式教育给人留下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象。

此外,这部纪录片的剪辑还采用了一些戏剧化的处理手法,给观众呈现一个个有关纪律失控的小故事。很显然,故事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人物、情节的精心选择,镜头的精心剪辑最终构建了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的中国教师形象。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也许我们还能找到反思这种差异和偏见的原因。

四、造成形象构建偏差的异文化视角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个人主义的思想虽然萌芽于古希腊,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其完备的理论形式最早在英国出现。在英国学校,学生一贯接受的观点就是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社会和国家都是达到这一切的手段。纪录片用大段的时间来强调一些特殊情节,比如广播体操和升旗仪式。从异文化的视角看,他们认为早操是中国老师训练学生集体意识的方法。纪录片片面的强调中式教育注重集体的部分,完全没有表现出它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2.崇尚自由与重视纪律的差异。从英国自由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老师对学生的纪律管理要求“不要说话,听我说”就是严格的、扼杀天性的。在这部纪录片的镜头中,观众经常看到个性十足的英国学生被中国老师批评。这些镜头的选择,好像在暗示我们强调纪律的中国老师与爱自由的英国学生之间矛盾很大。李爱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说:“他们坐姿不够端正,或者不像中国学生一样提问先举手,都不叫纪律不好,只要融入课堂就好。[2]”制片方带着自己自由主义文化的优越感,先入为主地判断中式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权利。

3.崇尚理性与崇尚权威的差异。英国虽然不是理性主义哲学的故乡,不像法国那样曾经产生过系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但英国人的理性精神并不亚于法国人[3]。在第二集,纪录片呈现给观众的信息是李爱云老师在向学生灌输“父母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事实却是BBC制片方让观众看到的是他们所认为的中式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李爱云在后期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介绍“父母在,不远游”的话题时,讲到中国传统认为“没有不是的父母”,并发起了“父母都是对的吗?”的讨论,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讨论的课题,而不是理念的灌输。BBC制作方固执己见的认为中式教育就应该对老师的话绝对服从,他们通过影像的选择构建了一个迥异于英国理性文化的中式学校形象,即服从权威。

纪录片对中式课堂有选择性的拍摄也反映了这点,他们总是选择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记笔记的场景,并认为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填鸭式、满堂灌教育方式。

这部纪录片通过精心挑选向观众展示了中式教育形象。基于异文化的视角,纪录片中的解说词、人物设置和结构排布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最终通过影像给观众呈现了与真实情况有所偏差的中式教育形象――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

如果不考虑这部纪录片对中式教育形象构建的偏差问题,借助此片巨大的传播影响力,中英教育问题再次被推向了舆论高峰,许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另一种文化视角得以审视,这些都从另一层面倒推了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反省。

参考文献:

[1] 刘.BBC制片人英国校长回应中国严师PK英国熊孩子[J].北京青年报,201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