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慢的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慢的走范文1

关键词:后进生;鼓励;榜样

一、爱是转化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后进生常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对教师缺乏信任,敬而远之。教师应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我在班上提出:“携手共进,不让一个伙伴掉队”,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后进生内心里接纳了老师,就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是转化的关键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后进生更是如此。课堂上,我常把较容易的题让他们回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如,我班上的一名学生非常懒惰,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篮球打得很棒。在学校举行的篮球赛中生龙活虎,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我借此机会在班上特意表扬他,并希望他在学习上发扬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受到表扬的他学习态度明显好转。班上有个女孩胆小而羞怯,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自卑感很重。于是,我找她谈心,了解到她的手工做得相当好,适逢学校正在举行“做手工 迎校庆”活动。我便发挥她的特长,让她精心做了一个灯笼给全班示范,并安排她辅导和帮助手工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她做得很好,脸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趁此时机,我在班上表扬了她,并找她谈心,手工作品那么复杂,你都能做好,证明你很聪明。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相信你在学习方面也一样能做得很好。她看着我点了点头。同时,我安排一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和她同桌,给她辅导。她取得点滴进步时,我及时鼓励。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有了显著提高,也更自信了。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三、榜样展示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常给后进生讲爱迪生、牛顿、童第周等伟人的事迹。让他们明白: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拼搏、持之以恒,也能取得非凡成就。同时,也可利用身边后进生转化的实际例子,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慢慢的走范文2

“好了,今天上到这里!”男人说,一个小朋友回应了一声,提着琴从那个房间里出来。对于我这种宅男,这种指尖舞的运动是我的至爱,也是激发音乐灵感的好办法。我提着吉他,走进房间。那是我的老师,戴着一副眼镜,我是初来乍到的新生,经过一番介绍,我们两个相互认识了。老师讲了一节吉他知识课,有点无聊。“下节课可以正式开始啦!”老师说。所以我很期待下星期,那是属于我的舞台。

……

过了两个月,我的吉他水平提高了许多。学校迎来了家长会,我刚学会了曲子“多年以前”。我也想小试牛刀,便在家里不停的练习。我对着书,一遍遍地弹啊弹。我把这首曲子断断续续的弹了几遍,可是怎么也没感受到旋律。抓不着头脑的我,使劲扣着头发。就像弹小星星一样,我是慢慢来的,可我怎么这么急着要把它弹会呢?。我气坏了——为什么弹不好?为什么要急!……就在我完全失去信心时。我突然想到:明天星期六,可以问吉他老师啊!吉他那无用的样子,真叫人心烦!

第二天晚上,我去请教吉他老师。老师笑着说:“你想想,小星星是怎么学会的?”“你教我的?”“光是这样吗?难道只是我教你吗?其实,是你自己学会的。”“那我要怎么样?”“要慢!”老师接过琴,“送你周杰伦的‘明明就’”老师的手指跳起了舞,踩着弦,旋转,跳跃……慢慢的,音律冲出了房间,把空气凝结成了一种境界——静与慢。我不知不觉的跟着节奏,来到了慢的境界。“学‘多年一前’也一样”老师说。我恍然大悟的接过琴,感受慢的境界。吉他,又充满了活力……

慢慢的走范文3

从小的时候开始,妈妈就在新年的时候给我们买来漂漂亮亮的新衣服,那时候小小的我穿着新的衣服走在充满新年气息的街道上,得意极了。觉得妈妈好厉害,买来的衣服那么好看,而且还不会和姐姐的衣服一样。

后来长大了,每年新年妈妈都会带我和姐姐一起出去买衣服,让我们自己挑。那时面对着琳琅满目的衣服,只会走在妈妈后面,静静地看着她挑选。一开始还没什么,可过了三四年后,我对新年买衣服这件事感到恐惧,年年都是那些衣服,挑来挑去也找不到合适的。

今年,老妈让我们自己去买衣服,美名其曰:独立,自由,民主。我和老姐只能气得牙痒痒,然后无奈地踏上征途。

坐在公共汽车里不过十分钟,我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从小到大最讨厌公车上的空调味道。浑浑噩噩地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进军每一间商店,拿着衣服看来看去,摇摇头,走人。

我和老姐一边找衣服一边往下走,直到我们走过了两个公车站时,我们才买到了一件衣服,两人才松了一口气,才感觉到我们两人是出来逛街而不是出来散步的。

不知道走了多远,多久,老姐说她想起一个地方有衣服卖,而且就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于是我们拿着袋子,奔向公车。却不小心走过了站,我们只好往回走。天色暗了下来,我们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和一堆的战利品回到家。老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累得半死的样子。

慢慢的走范文4

“旅行团”的录音室地儿真挺偏的,一个类似厂房的地方,周围环境有点儿乱,走进去却豁然开朗。看到明黄色墙壁的瞬间,就觉得一股“夏日之风”迎面而来。最近“旅行团”的活动频率比起去年,明显活跃了很多。被问到最近印象最深的演出时,4个人异口同声:“北京“草莓音乐节”!人太多了!很感动。”连续两年都在Q星球舞台,他们笑称:“可能是因为我们太洋气了吧!”

今年他们会发两张EP,每张大概四五首歌,之所以没有合成一张是因为近两年的心态变化很大,所以作品起伏也很大,如果把所有的歌放入一张专辑里,可能劲头儿会不太对,所以打算把这些作品分得细一点,把相似的归在一起,放在两张不同风格的EP里面,大家听起来也会更流畅。但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觉得应该统一乐队的气质;有些人反而会觉得什么风格都有,挺“旅行团”的。他们自己比较赞同后者。“我们是怎样的状态,就会做出怎样的音乐。”

“King of summer”(孔阳名字的直译)希望这张专辑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和大家见面。说起这个外号,孔阳说:“可能跟成长的环境有关,从小生活的城市常常下雨,所以很渴望阳光,自然而然地很多情绪就很‘夏天’。”

去年一年,“旅行团”的消息并不多。原来他们都在忙活着更多的幕后工作,帮别的艺人做一些音乐制作方面的事情,比如宋冬野和阿肆。“我们刚出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来帮助我们,所以现在我们会主动给其他人一些建议,也不算帮助吧,更多的是欣赏和喜欢他们。所以想掺合一下。(笑)”韦伟笑着接过话茬儿:“也是因为我们学会了一些东西,又没什么地方施展,就用兄弟姐妹们试一试。他们的专辑快出了,可以听听看我们的水平怎么样。哈哈!”

近期他们推出的新歌“BYE BYE”被香港女歌手何韵诗收录在了自己的新专辑《共存》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这种两地艺人的合作模式总让人非常期待。说起合作计划,“我们一直都挺喜欢他们的。”他们表示对香港的触执毛乐队饶有兴趣,而在何韵诗版本的“BYE BYE”里,“触执毛”也进行了背景和声。除了这样“间接地合作”,如果两个乐队以后能来一次真正的合作,也是件挺让人期待的事儿。

对于做设计的孔阳来说,参与专辑封面的设计也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之前的一张EP和一张专辑的封面我都参与了设计,包括一些单曲的封面也是我来弄,因为预算非常有限。当然,自己设计的好处就是,自己更了解想要表达的东西,会做得更准确。”

做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今年“旅行团”突然特别有感触。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以前是走表面,现在是走心。“现在写的很多歌都是有故事的,呈现的也都是对生活和感情的记录。20出头儿时写的歌一听就知道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在天马行空地说着自己的事儿,现在到了‘这把年纪’,肯定已经有人说我们是‘老哥’了。”子君调侃着。

韦伟:“今年突然感觉,自己把一件事情做了那么多年,还死不了,真是太牛逼了!”孔阳在一旁跟着说:“现在感觉自己回到了能很自然表达作品的那种状态,就像刚开始的时候。这么多年走过来,更明白了一些行业规矩之后,也能更自如地去施展自己的想法了。”子君点着头:“心里也经历过波动。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北京活动,虽然没什么演出,但歌倒是不少。第一张专辑发得非常奇怪,2007年,公司觉得这些歌不够好,决定还是不要发。其实我们不太能理解,因为我们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发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不管大家喜欢不喜欢,只希望大家能够听到我们。”后来经过沟通,最后还是决定发行试试。当时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制作专辑的经验,录出来的专辑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是一直抱着“不管好坏先发了再说”的心态,他们的第1张专辑就这么出来了。出了专辑之后,乐队就开始了巡演,每场三四百人的规模是意料之外,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旅行团”,也有很多人会在网上评价他们,正是这一大票反馈的“声音”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这张专辑真的有点儿意思!顺势,第2年就发了一张EP,全部由自己制作。

其实每一张专辑的诞生都很不容易。“出第2张专辑的时候,公司都不太想录了,我们自己找朋友,蹭各种公司的录音棚,趁别人不用的时候进去录,我们才花了2000多块钱的成本就终于把这张专辑录出来了。”说起2001年写“悠长假期”那首歌的故事,孔阳接着说起来:“那时候真是段悠长的假期,我们坐着绿皮火车去老家的郊区,在车上借了一把吉他一直在唱,于是这首歌很自然地就出来了。”在那样的城市里面,唱出了那样的歌,大家都觉得真是件挺不错的事了。当时,大概只有2%的人在玩这种风格的音乐,其实那个时候大家也并不知道什么是“小清新”,就觉得这样玩音乐很开心,而他们也一点儿都不介意被别人叫做“小清新”。 “只要文艺青年聚集的地方,都会放我们的歌。” 其实做音乐就怕没人说,有人骂都比没人理要强很多,也很怕“模棱两可”。

讲起乐队的历程来,几位“老哥”思维极其敏捷,情感相当强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大家的“叛逆期”,子君非常坦白:“每个月乐队都会有叛逆期,当你被很多人知道以后,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还挺牛逼的。”第3张专辑也在这个时候被“憋”出来了。在孔阳看来,那段时间更像是自己渴望获得“肯定感”的时期;而韦伟更直截了当:“就是觉得‘飞了’!当时以为自己怎么样了,无论是作品还是别的,都想获得更多人的肯定。那时候商演非常多,我们从来没想象过做乐队能做成这样,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一下子就冲昏了头脑。”但是,有很多突破的第3张专辑并没有他们预期中那么好。

拉回到现在,说起今年的新EP,他们还是挺有信心。“我们尊重作品本身的气质和主题,希望在不同时段发不一样的歌。如果把所有歌编成一张专辑,那不叫诚意。以前我们总会把一些重要的歌‘憋’在后面几首,很多人可能到最后并没有很用心地去听,所以发EP也是希望大家能认真地去听每一首歌。”而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给了“旅行团”更多的思考余地。

现在,他们更注重的是音乐本身,只要能传达出自己最想说的,就很好。拿不拿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对于有些奖他们也已经开始学会“让”了。“说白了,这就是‘老哥’的心态!”鼓手徐彪把大家都逗乐了,“其实现在的我们,就是会停下来思考了,比以前成熟了。”

今年4月11日,他们的那首“北京夏夜”获得了“第13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的“最佳摇滚歌曲”奖。对于这首歌的获奖,他们感到颇为意外,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也反映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摇滚乐在大家心里已经不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了,并不是很躁的就一定好,重要的是真实并真诚地去表达自己。玩音乐也千万别把自己框在一个圈里,告诉自己非得怎样怎样,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北京夏夜’其实是我们在北京这么多年的一个感受,是给自己的一封信。”

“其实我们挺满足的,从那时候刚来北京什么都不是,还演过5个人分100块钱的演出。”几个人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都抢着说起来,“真的,那时候觉得打车太贵了,演完就在附近的避风塘熬到天亮再坐公交回家。那天,正好是列侬的忌日,也正是那个早上,我们写出了‘Lonely Day’那首歌。从一个狂欢,到第二天清晨的那个感受。”2003-2005年那段时间,几个人在老家演出的情景都还历历在目。“当时都是自己联系场地、弄设备,自己设计票和卖票,还上街发那种特糙的传单,让大家来看我们的演出。最后来的人还不多,但场地也不大,几十个人就满了。还是挺感动的。”过去所有的事情现在看来,都变得单纯又美好。一起在子君家吹空调看The Beatles的碟,一起看烂了Travis的DVD,曾经自己吃过的苦也好,别人的不理解也罢,现在都能够在“谈笑风生”中变成了人生最有意思的经历。正如孔阳后来在微博上写的那样:“曾经让你难过的事,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在舞台上,虽然4个人都一副相当大气,“镇定自若”的样子,但私底下遇到自己的偶像,却也一个个尽显“脑残粉儿”的疯狂。他们跟Q聊到今年““草莓音乐节””上和偶像Travis的故事,说到这儿,哥儿几个特兴奋地展示了偶像给自己的签名TEE。5月他们还飞往香港看了Blur的演出,“我们几个全挤到最前排啊,偶像就在伸手可以摸到的地方,太激动了!”

从组起这个乐队开始,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过美好的设想。现在,它不再单单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唱唱歌弹弹琴,而更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是自己很多年以来的一个梦,它承载了很多,也释放了很多,给自己,也给周围所有喜欢“旅行团”的人。“我们几个组乐队,最初的梦想是发一张专辑,就这么简单。也希望我们几个人不管多老,都能开心地在一起。能有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别人的看法,在他们眼里并不重要,“永远都别忘了自己从哪儿来。”

慢慢的走范文5

关键词:舒曼 钢琴套曲 浪漫主义风格 演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24-01

舒曼从小就很喜欢文学和音乐,在他少年的时候,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他的性格慢慢走向了多愁善感,变得很内向。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所以我们在他以后的音乐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影子。舒曼一度因为疯狂练习钢琴导致手指受伤,在无法成为一个演奏家的情况下,他却又努力地成为了非常出色的一名作曲家。舒曼很早就进行钢琴曲结构的创新,他用不同的节奏的小曲运用变奏的手法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钢琴套曲。《蝴蝶》是舒曼在20岁的时候所创作的,为钢琴套曲加上标题,是因为舒曼认为加上标题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去了解这首作品。《蝴蝶》背后表达的是一个假面舞会,整首钢琴曲由一个引子以及十二段小曲所组合而成,在不同的小曲都有不同的手法去表达当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这就是浪漫主义风格所注重的情感的表达。

钢琴套曲《蝴蝶》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演奏方法分析:

1 引子

引子是舞会准备开始的场面,客人已经陆续到场。这一部分就是要将旋律往上推,从而带出一种调动现场气氛的感觉,所以在弹奏的时候是非常注重连贯性的,在最后的音符上的转变,就是为了带出接下来的第一段小曲,这也是为了激发起一种对假面舞会的期待感觉。

2 结构相似的部分

第一、第三和第十部分在正套钢琴曲里面,结构是很相似的,但是因为每一部分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相似结构的部分所演奏的手法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够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第一段小曲是旋律轻快的圆舞曲。可以说圆舞曲是整套钢琴曲的主题旋律,所以在舞会开场的时候要演奏得轻巧连贯。当中的演奏方法就是手指要贴着钢琴键来移动演奏,这样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会非常连贯轻巧。第三段小曲讲述的是关于巨人的皮靴,我们知道巨人比较笨拙,于是比较滑稽,虽然都是用八度来表达,但是跟第一段小曲不一样的是,在演奏的时候左手弹音要沉,手掌的框架要稳定,保持音律弹性的同时不能让人感觉很僵硬,然后在左右手相互交替的时候要注意突出旋律线。而第十部分虽然都是圆舞曲,但是因为加入了很多抒情的部分,所以整体的音效会很饱满,于是在演奏的时候除了做到连贯,但是不能过于轻巧,否则就就算很好的音响也无法展现饱满的音效,观众就更加无法感受到当中情感的变化。

3 急板和复乐段曲式结合

第二部分是急板,所以这个部分的第一个很重要,表示这小段曲的转换,更是场景和情感的转变,这个音要做到突出但是要转换自然。在演奏的时候手指和琴键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宽,力度也要加重,下键和离键的时候要干脆。同样是急板的还有第四部分,但是在感情的表达上,第四部分的旋律则是比较温柔,音色相对第二部分来说也是比较柔和,所以要表达这样的情感,在演奏的方法上也有所不一样,主要是要手掌关节来控制弹奏的力度。

4 三部曲式

在十二小段曲里面,第五跟第十一部分的结构是三部曲式。而两部分不相同的地方是第五部分是中板,节奏典雅优美,感觉比较庄重,却又令人想翩翩起舞。而第十一部分的节奏是波罗乃兹,舒曼的波罗乃兹跟原节奏的波罗乃兹是不一样的,用错置的重音来设计,要表达的就是一种讽刺幽默的感觉。这也是和第五部分正正相反的部分,所以在演奏第五部分的时候要连贯,句子的感觉很重要,主旋律的重心要放在小指上面。

5 回旋曲

整套曲只有第六部分是用了回旋曲的设计,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知道舒曼的节奏感很强。在第六部分的前半部分,有很多快慢节奏的交替,切分的节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中带有一种活泼的情感,后半部分就是回归主题然后非常饱满地结束了这一部分。

6 二段曲式

从第六部分转换到后面七到九这三个部分,明显地从回旋曲转换到二段曲式。这三部分的情感变化是从单纯的第七部分,简朴的曲风变幻到第八部分,将听觉带到舞会中心,表达了一个场面盛大的舞会情境,将琴曲推向了,衔接到第九部分的最急板,旋律非常急促。整个情感的变化就从柔和细腻转变到急促干净。在情感的连接上,在演奏的时候手指掌握的声部要更加注意,指尖的力量要均衡连贯。只有这样,这三部分的旋律节奏才会连续而又饱满。

7 终曲

这是第十二小段曲,就是狂欢舞会进入尾声,从上部分的渐渐缓和下来,就好像翩翩起舞的舞蝶慢慢消失在舞群之中,而在中间插入圆舞曲能够将情感再进入一个新,然后手指在演奏的时候将音由滴到高,再一个个消失。

从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我们可以知道当中的情感有喜有悲,非常丰富,这就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情怀,而独特的演奏方法在这独特的钢琴套曲中也是表现得非常出色。

参考文献:

[1]吴秀琴.舒曼二重性格及其对音乐评论和钢琴套曲的影响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张苗.舒曼两部钢琴小品套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周玲.关于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织体写作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慢慢的走范文6

[关键词]舒曼 梦幻曲 踏板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53-02

一、引言

舒曼的《童年情景》(Kinderszenen)钢琴套曲创作于1838年,作品15号,此组曲共有短曲13首,每首都加有标题。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是为了引起他的爱妻克拉拉・舒曼对童年时代幸福的回忆。

《梦幻曲》――是世界著名钢琴作品中篇幅最小的钢琴曲。历史上有这样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在二战纪念馆里悼念死难烈士的时候,肃穆的大厅里播放着一支震撼人心的乐曲,成千上万的人手上拿着鲜花,排着长长的队伍,迈着沉重的步伐,伴着音乐声缓缓地走着走着……这音乐声就是这支乐曲!一位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事后撰文说,音乐大师舒曼的《梦幻曲》,给悼念现场增添了无比庄严、无比肃穆、无比动人的气氛。舒曼自己也曾这样说,我没有任何作品能像《童年情景》那样,是真正从我的心里流淌出来的。而其中的《梦幻曲》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和如此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正是因为它的感情真挚。

二、《梦幻曲》的音乐形象

《梦幻曲》叙述着人们童年时代的美丽梦想,抒发着人们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它包容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对甜美爱情的追求和希冀,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幻想的热望与挚爱。其作品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通过收放自如、宽广如歌的旋律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使人在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梦境与幻想的结合带给人们无限憧憬。

三、《梦幻曲》的曲式结构

中速、相当柔和,是一部F大调的作品。全曲仅一个主题,由六个乐句组成,共可分为三大句。固定的节奏音型、传统的和声语汇贯穿全曲,简单而又灵活多变。《梦幻曲》中每一乐句第一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和声,将反复出现的同一乐句通过之后小节巧妙的和声变化,制造出音乐丰富的旋律变化。

四、《梦幻曲》的踏板分析

1.第一乐句的旋律在第2小节强拍上有四度跳进,落在主音上,作者用了主和弦与属和弦,使之显出较为平静的情绪。作品以弱奏p进入,所以为了使音乐平静地进入,弱起音不采用踏板,在第2小节的强拍上在使用。因为第1―2小节的第一拍是主和弦的分解,虽然旋律音中的mi不在主和弦音之内,但是仍需采用同一个踏板,以避免中间两个左右手声部的丢失。第2小节是Ⅳ级和弦,踏板应同前面的装饰小音符一起踩下,并非第二拍的正拍上,即这里采用切分踏板法,使Ⅰ―Ⅳ的和声连接清晰明显。第2小节Ⅳ之后,由于右手中声部和左手低声部可以用手指保留住第二拍开始的音至第四拍,所以为了使右手高声部和左手中声部旋律清楚,故放掉踏板,用手指踏板法保留左右手延长的声部即可。第3小节第二拍solasi及第四拍上的fasola可以发现中间的两个音都是在弱拍上,采用级进形式填在两个音高相邻的和弦音之间,即经过音。经过音可以用在一个和弦及其转换之间,所以为了避免同一个和弦转换之间的模糊,所以经过音之处采用不踩踏板的形式,使和弦始终不受经过音的影响。

谱例1:

2.第二乐句的旋律在第2小节强拍上有六度跳进,落在三级音上,和声是I-V7/VI,比前一句显得明亮、开阔而不稳定。第二乐句开始处与弱起小节连接的左手低声部(即第一乐句的第4小节),为了使弱起音有更好的进入,所以弱起音仍不采用踏板。同第一乐句相同,第1小节的同和弦不更换踏板。第2小节sofami保留踏板,因为如果更换会使旋律一下子有渐弱、呆板的感觉,音乐失去丰满感。其中第3小节、第4小节中的同和弦采用同一个踏板。第4小节第三拍之前有一个小音符先现音do,即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前面的弱拍上出现并使和声的音响复杂化,这样的和弦外音叫做先现音。所以在这里,由于先现音的出现使第二拍弱拍上可以使用踏板,提前保留住第三拍上的和弦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三拍的和弦音有连线,因此强拍上不发声,所以更应该这样使用踏板,以避免和弦音的丢失。第4小节最后两拍的左手低音,仍采用一个分解和弦一个踏板,最后一个音放掉踏板,使右手弱起能更好地进入。最后1小节的渐慢、渐弱使音乐重新进入一种回忆、联想的境界。

谱例2:

3.第三乐句的旋律在第2小节的强拍上采用小三度的进行,落在降七级音上,作曲家使用了小七和弦,并且将中声部半音下行,低声部则上行了二度,使整个感觉不但紧缩了而且显得更含蓄更内在。第三乐句由第二乐句最后小节的渐慢渐弱慢慢地恢复原速,逐渐进入了一个旋律推进的阶段,情绪慢慢地渐强,小三和弦的出现使旋律的推进变得有些出其不意,但好似又在情理之中。第2小节分解和弦不换踏板直至这小节最后的落音之前。第3小节中声部半音下行,低声部则上行二度,由于半拍就需换一个和声,所以这里的切分踏板要换得干净清晰。要做到在更换踏板时没有先前音的和声遗留,并在踏板更换时又没有裂缝。第4小节中间两音,左右手声部只有右手中声部有旋律变化,因此要换干净踏板,听清内声部旋律音。

谱例3:

4.第四乐句旋律是全曲的最高点,弱起的起音比之前高了纯四度开始。旋律一点点地推进,同样以四小节的乐句从渐强cresc.到渐弱dim.,最后渐慢rit.。在情绪上尤为激动,仿佛是在追求梦幻中的意境和向往,又好似再一次唤起你对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谱例4:

5.第五乐句的旋律与第一乐句够成一首一尾的呼应。(注:谱例同第一乐句)

6.第六乐句的旋律在第2小节强拍上再次出现六度跳进,但和声用的是DD和弦,色彩很明亮,有向外扩张的感觉,情绪也更加强烈,仿佛是再又一次唤起你对童年的回忆和对美好事物和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第2小节的六度大跳之后的延长标记,真实点金之笔,给听者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回味、思考。由于延长音可以消除许多泛音的干扰,所以对之后弹奏的三个音没有任何影响,可以不用换踏板。第3小节和声在变化,因此经过音处放掉踏板。在第3小节的后半句中,纵向的和声进行促使这里必须每个和弦更换踏板,右手中声部用手指保留住。第4小节第二拍右手和弦为前一拍的延留音,但左手已是属和弦的根音,所以踏板在后一半拍弹完之后更换。在采用切分踏板使属和弦和主和弦清晰没有裂缝的更换和声,做到没有前一和声的遗留。最后让所有思绪在主和弦的延长音下慢慢地沉寂。

谱例5:

踏板的运用,是一门艺术。为了演奏的音色,洪亮度,以及为延续某些音而做出重要的设计,它必须基于历史的考虑以及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舒曼在音乐创作中的微妙变化,使《梦幻曲》充满了音乐的内涵。其天才的乐思和高超的作曲技巧,将这首小曲表现得非常动听、极具色彩又耐人寻味,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国忠.走近古典音乐(十七)――梦幻的歌之翼:门德尔松与舒[J].音乐爱好者,2004,(9).

[2] 孙树人.抒情幻想的回忆――析舒曼的《童年情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