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故事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1
【关键词】交流互助;幼儿阅读;阅读兴趣;体验
一、多途径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阅读,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保持着高度的集中,为有效阅读提高良好的准备。例如,在《我和我的影子朋友》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入影子的猜字谜导入,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一些特点,然后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影子的特点,逐渐带领走进阅读读本塑造的意境和内容中。
2.根据故事情节,以标题导入
幼儿阅读中大多数的幼儿标题就是这个故事的集中体现,教师根据标题引导幼儿展开思考,对阅读内容产生思考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例如,在《老鼠娶新娘》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将故事标题展示给幼儿,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什么是娶新娘,娶新娘要干什么呢?选新郎由什么标准吗?那么故事的主人公,美叮当又想要什么样的新郎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故事,从而引导幼儿走进故事情境中。
3.利用画面,运用想象画的图像导入
幼儿的阅读依托于想象画的图像,幼儿对内容的理解也主要依托于图画信息,那么利用幼儿熟悉的图像信息进行导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幼儿和父母、老师和幼儿之间表达爱的一些动作手势,引导幼儿想一想这些妈妈和老师是要告诉小朋友什么呢?那么你是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的,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教师给予赞扬。这时,教师展示封面,看袋鼠妈妈在干什么,它想对小袋鼠说什么?让幼儿走进故事,一起来看看。
二、多样化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1.善于引导,学会观察
读本是阅读活动的载体,漂亮的图片不仅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理解读本内容。例如,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幼儿讲述故事的内容,而是将图片展示给幼儿,让幼儿想一想嗯嗯是什么?然后,教师展示鸽子飞过来图片后,示范怎样看着图来讲述故事,一只鸽子飞过来了,小鼹鼠问,“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吗”?“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然后展示吃草的马先生、奔跑的野兔、刚睡醒的山羊、吃草的奶牛、猪先生等,引导幼儿根据图画说故事,幼儿模范教师的语言基本能够说出故事内容。这时,教师又引导幼儿用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进行表达,活动充满乐趣,幼儿通过图画发现故事。
2.营造课堂氛围,尝试交流
不同的幼儿对同一阅读读本的认识和体会因为视角的不同是存在个性化的,这也是幼儿阅读读本的需求所在。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发挥幼儿阅读读本的自主性,而不是拿着阅读内容,将内容生硬地讲解给幼儿,将幼儿阅读教学变成传递知识的工具。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幼儿只有在熟悉的环境中,才敢于表达自己的多样化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的表达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是幼儿最重要的品质,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增加幼儿的见识,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敢说、能说、有话说。
3.追问结论,引发深思
幼儿阅读教学中,在故事情节的转折处进行追问,可以引发幼儿的深思,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激发幼儿继续阅读和继续发问的兴趣。例如,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并通过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跟随教师共同地讲解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疑问,这些故事都不是小猪说的,小猪自己会怎么解释呢?也会是一样的说法吗?教师首先围绕第一个事件,通过播放朗读视频,幼儿趴在桌子上尽情地聆听,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猪是怎么解释的,幼儿开始了交流,并尝试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教师继续追问,那么谁的说法更可信呢?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继续思考,不断深入地学习读本内容,理解读本内容。
三、互动式扩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1.续编故事,扩展幼儿阅读的内容
幼儿阅读读本中有很多故事的结尾意犹未尽,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针对故事进行续编。在续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为幼儿续编故事创造良好的氛围,二是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进行续编。例如,在《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了亲子活动,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本次的续编活动,要求要能够通过图画完成续编,并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在互动中有的续编了《飞翔的蝴蝶》,来讲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到处向昆虫请教怎么飞翔的故事;有的续编了《食物的变化》,毛毛虫在变成蝴蝶后,觉得以前的食物都不好吃,也不太适合自己,开始尝试不同的事物,最后终于发现花朵最好吃;有的续编了《蝴蝶的家》,毛毛虫变成蝴蝶后,不断寻找自己的家,最后发现其他小动物和小昆虫的家都不适合自己,于是学习小动物们自己动手建造家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让家长更好地了解绘本,了解绘本故事的特点,促进了亲子互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读本的内容,使读本故事成为一个系列“毛毛虫和蝴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扩展。
2.歌唱绘本,增加对阅读读本的情感体验
幼儿歌曲节奏欢快,歌词简单,深受幼儿喜爱,促进阅读读本和音乐的结合,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填词的方法,将熟悉的歌曲与故事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我要上学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读本的内容,然后引入上学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读本内容,并通过将读本唱出来的方式促进幼儿对读本的体验。再如,在《蚂蚁和西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蚂蚁和西瓜”的读本内容和歌曲“拔萝卜”的主题思想是相一致的,并且蚂蚁和西瓜的读本内容比较短小,这时教师采用填词的方法,创编《拉西瓜》的歌曲,引导学生歌唱。
3.表演绘本,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境中
幼儿的年龄较少,喜欢模仿,很多读本故事的动物、人物造型生动,语言朗朗上口,教师可以与表演相结合,引导幼儿自己制作道具,表演故事内容。例如,在《老鼠娶新娘》的故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思考结婚需要什么,然后通过道具制作花轿、嫁y、乐队、红纱巾、小动物的各种造型,来表演美叮当结婚,在迎亲的路上,伴随着迎亲的乐队,幼儿大声朗读着教师和幼儿共同简编的儿歌“老鼠选新娘”,增加对文本的感知,并且增加关于拜堂、入洞房等结婚礼仪的表演增加活动的乐趣。
综上所述,互助式幼儿阅读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享受阅读,在愉快的体验和感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在幼儿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多途径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多样化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互动式扩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阅读充满欢乐,还原童真,引导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云. 幼儿阅读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32-135.
[2]韩映虹,刘妮娜,闫国利,刘健. 自主阅读和伴读方式下3~4岁幼儿图画书阅读的眼动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4:394-400.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2
一、以故事化叙事教育为主,重视幼儿的成长需求
对于幼儿来讲,其生活在美好的童话故事中,学习、生活乐趣及身心成长均与故事息息相关,幼儿不仅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还爱好自己讲故事,其所讲故事的形式多样,如自言自语、流水账式经历讲述、故事转述等,且故事内容涵盖范围广,一般包括简短对话、情节叙事等,但许多故事内容并不完整,成人倾听耐心不足,很少能够将其所讲的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事实上,幼儿在讲故事的时候,即是其通过叙事的方式将内化的生命经验实现外化,以及组织和探索全新生命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内部认知的过程,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以往传统的幼儿生命教育中,教育者仅单方面地为幼儿提供故事和素材,过于重视幼儿通过听故事获取知识,却严重忽视幼儿的故事创作主体性及其参与故事体验的过程,教育效果不理想。在此笔者建议在幼儿生命教育中应用叙事教学,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幼儿作为叙述主体,激发幼儿主动讲故事,鼓励其将自己内心体会与自己的见解和探索过程采用故事叙事的方式表现出来,促进其个体成长,并在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从其个体生命需求出发,保证其生命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故事化叙事教学的真实性与人文精神。
二、以文本叙事为教育基础,开发和利用幼儿文学资源
文学故事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大部分为著作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与多元化的价值观,是幼儿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同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大力推广,幼儿生命教育工作逐渐得到教育行业与幼儿家长的重视,相应地出现一些以“生命”为主题的优秀作品。例如《活了100万次的猫》、《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等,均包含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生命知识,用于幼儿生命教育中可为其叙事教学提供宝贵财富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纵观以往传统的幼儿教育,大多数教育者经常将“幼儿故事”作为教育教学载体,在此过程中,许多教育者过于重视故事内容与相关情节知识,却忽视故事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其教育目的是通过故事叙事方式向幼儿传达故事中蕴含的教育知识或相关理念等,易导致幼儿生命教育失去“生命”本质,教育效果不佳。现阶段,在幼儿生命教育中应用叙事教学,主要是指将文本叙事作为教育基础和教学起点,重视故事本身价值,通过叙事教学法让幼儿在听取故事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并鼓励其主动表达自身对该故事的理解,实现“从故事中来,到故事中去”,指导幼儿通过故事体验,完善生命知识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构建。同时,在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文学资源,以此作为教育基础和依据,将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细化,并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幼儿在故事体验中通过主动表述的方式积极参与故事化教育过程。
三、促进师生共叙,启迪生命教育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3
关键词:阅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86-01
研究证明,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遗传、环境及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一、利用阅读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会强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幼儿自然而然会模仿成人的表情与腔调,复述故事的内容,而故事中问题的解决需要探究原因、方法和结果,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提出“怎么样了”“为什么”等问题。所以幼儿教师要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且能够理解意义的故事书为素材进行语言学习的训练。笔者教学发现,《两只小鸟》是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在讲述时,孩子多会提出“他为什么孤伶伶的”“为什么天好冷”“它为什么飞走了”等问题。教师就此进行科学引导,让孩子对故事中“小鸟”的成长历程和所处季节变化逐渐加深理解;让孩子的词汇与语句表达,也不断地丰富与升华。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与成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时,语言表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又促进话语运用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幼儿语言组织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二、尊重幼儿的选择
教师不要限制孩子“一定要读这本书”,要接纳孩子对故事中内容的自我认识。有些孩子只对一本书感兴趣,连续几天反复读都乐此不疲,一副神情专注陶醉的样子。而有些孩子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不同的故事都会表现得很兴奋。教师选择故事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确定教学内容,如果孩子感兴趣,一个星期就读一个故事,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一个故事读一次就够了。幼儿是独立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幼儿的意志,教师要正视幼儿正在发展着的自主意识,不强迫他们做不愿意的事情,同时让在他们重复阅读中体验对内容理解与把握的乐趣,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科学指导幼儿表达
在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语言表达已经是不自觉的心声流露时,教师应适度驾驭其阅读活动,科学引导幼儿阅读思路,推动幼儿的语言发展。如《两只小鸟》教学,学生有阅读兴趣,问题就越来越多,教师要抓住所提问题,将自然与社会知识融入其中,如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与变化、“大哥哥小鸟”带领幼鸟求生与成长、小鸟与猫的生态关系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列为主题,与孩子一起讨论。这样涉及词汇更加丰富,语句表达也更多样化,训练了孩子对所讲内容进行独立编码、再将这些编码准确传递出去的能力。这一过程无疑难度较大,讲述时,孩子有时会停顿,思考如何表述,稍停之后,语句又流畅开来;在遇到介词,量词不准或缺少主语、宾语时,教师应将正确的用词、用语予以正面强调而非简单地否定。在讨论问题中,教师还应根据孩子接受程度,随机揉入关联词,建构复合句,以此进一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四、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阅读的引导不仅是幼儿园关注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成为家庭重要的亲子活动。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教师要把每日的阅读内容通知给家长,让孩子回到家中,能与父母一些分享和交流。教师还要尽力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与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理念,让家长也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伙伴,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幼儿早期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广泛的营养,进而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阅读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幼儿视听、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因此,阅读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
五.用故事引导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技巧
故事是幼儿文学中一项不可获缺的内容,是孩子最为喜爱的文学形式。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孩子们在故事中长大,在故事中得到无尽的欢乐;在故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分辨是非 。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适合于儿童的学习心理。由此可见,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掌握故事教学的一些技巧。
一、巧妙引入 设疑激趣
故事尽管是幼儿所喜欢的,但一个故事是否吸引幼儿,是否激发幼儿学习的最大兴趣呢?“引入”也是一门技巧。导入活动精彩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了解幼儿原有经验,又起到了顺利过渡的作用,在整个故事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
1.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
在讲述故事之前,不一定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有时侯为了吸引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故事的吸引力,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疑问。如故事《小熊请客》,可用神秘的口吻对孩子说:“小动物们遇到狐狸的时候心里会想什么?脸上会有什么表情?看到小熊又会怎么样?小动物们听到狐狸的声音会怎么想?”再如:故事《胆小先生》,我是这样设疑的:“大老鼠为什么要与胆小先生换房子?胆小先生为什么答应换房子?换了房子以后,它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就充分的调动起来,有了探究的欲望。
2.创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开展故事活动之前,我根据故事内容,创设相适应的环境,并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入,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到美妙的故事之中。如故事《蚂蚁和蟋蟀》,我在教室的角落各布置了有有关昆虫的相关经验资料,布置了“蚂蚁、蟋蟀服饰”展览,大树,头饰等。引导幼儿观察环境,自由讨论:“故事《蚂蚁和蟋蟀》中有谁?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蟋蟀?蚂蚁除了辛勤的劳动,它还会什么?”引导幼儿自己探索结论,孩子的学习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这时侯老师和孩子就走进了故事的世界中。
二、适时抛题 启发思维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进行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故事不能只由教师来讲,不能一讲到底,应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和给幼儿思维的余地。陈鹤琴老先生说:“故事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我们要根据故事内容,适时合作,适时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幼儿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如:我经常在故事的紧要之处,适时停顿,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引导幼儿想象。在进行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教学时,当讲述到“狐狸回到洞里准备煮汤了”,这时,我故意停顿,表情夸张:“啊呀!不好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天鹅动了没有?那鸭子呢?如果你是鸭子,你会怎么做?是比赛重要还是朋友的生命更重要?我们看看,在这紧要关头,鸭子又是怎么做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精彩不断,在积极思考的氛围中,孩子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三、根据内容 挖掘价值
陈鹤琴老先生小结幼儿爱好故事的几大原因中有提到: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孩子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的奇遇、危险、成功、失败,所有的这一切都转化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奇遇、自己的危险、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失败,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这便是儿童所以爱好故事的原因之一。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如《蚂蚁和蟋蟀》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理解蟋蟀春天不储存食物,冬天就会饿肚子,让幼儿明白:不劳动就没有收获;《小猪和靴子》的故事引导幼懂得捡到别人的东西要还给别人,要乐于帮助别人;《小马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做事要动脑筋,不怕困难。每个故事都有教育价值,我们要根据故事内容,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小朋友在故事活动中,知道了对与错,知道了善与美,理解能力增强了,思维更开阔了。
四、注重整合 提高实效
《纲要》指出: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在课改活动中,我们要整合各种活动。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幼儿有一定的词汇和讲述能力,并受到了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领域的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剂,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艺术、健康领域等。如在中班音乐活动(歌唱)中,如在《小猫咪写信》的音乐活动中,我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小猫咪画着三颗星和四个小脚丫,你们猜猜看,小猫咪想用这些星星和脚丫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话?”这样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如在大班艺术领域想象画《老虎旅行记》时,我和孩子一起先创编故事,大胆想象老虎在旅行中发生的故事,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结果,幼儿画出来的画丰富多彩,能用绘画语言描述了心中所想。在健康领域活动中,通过故事讲述,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领域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总之,故事教学的魅力是无穷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吸取教学经验,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成长,更好的发挥故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07
[2]《福建人民出版社-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2012.07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5
关键词: 小班幼儿 绘本阅读 阅读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领域的目标体系,在子目标“阅读与书写”中详列了三个年龄段幼儿需达到的阅读能力,针对小班幼儿提出“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纲要》也指出小班孩子要会讲简单的故事,能自己翻阅画面较大、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的儿童读物。绘本非常符合以上几点要求,绘本即图画书,书中文字很少,图画可以单张阅读,十分适合幼儿的阅读与欣赏。绘本阅读不仅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其中图画的艺术性,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其想象力、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等。
一、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现状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很浓厚,能够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仔细观察并想象发生的内容。由于幼儿年龄小,阅读绘本的正确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还会有把绘本倒着看或者从后往前阅读的情况,甚至有撕书、抢书的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完绘本后,幼儿放书时会将书倒置或反置,还有幼儿将书乱塞进图书柜中。
二、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
(一)形式多样的引入很重要
我选择在孩子午餐后或每周下午的一段时间作为绘本阅读的时间,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应该只是一个摄取知识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引入方式很重要。
(二)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
在选择绘本时,要选择适合小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的绘本。小班幼儿因认知能力的缺乏,在选择合适的绘本时,尽量选择图画内容比较清晰,文字较少,具有幽默感等特点的绘本。同时选择的绘本内容最好能易于理解,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更能激发幼儿的认同感。
(三)不能错过的三大部分
1.封面:封面的意义不仅仅是书的外皮,从封面我们能读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有时候,精彩纷呈的封面是引人入胜的开头。
2.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心之间的一张衬纸。在绘本中,环衬往往不只是简单的一张装饰画面,它与绘本内容息息相关,暗示着主题,透露着细节,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这精彩的一面。
3.封底:很多绘本在你掩上书的那刻依然没有完结,精彩的封底同样不能错过。
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阅读绘本,幼儿自由阅读绘本时,可以让幼儿反复多次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很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重复阅读时,幼儿还能观察得更为仔细,发现一些微小的细节,更加完整地阅读绘本。
(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强,不能很好地理解绘本内容,需要老师对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有时还需将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夸张地表演出来,再加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表演故事中的某些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以表演形式展开绘本阅读。还可以让幼儿对故事的下一个内容进行丰富想象和联想,增加绘本的神秘感,让幼儿产生对绘本的好奇心。让绘本阅读不是一个摄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
(五)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
在教师指导幼儿阅读若干故事后,就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阅读,这时,幼儿会像遇到老朋友那样,在熟练故事的同时,有机会注意文字和图片中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当幼儿熟悉故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创造一些与故事有关的活动拓展阅读经验。
1.在阅读区,教师投放这些大家曾经一起阅读过的故事书。小朋友仍旧有机会继续学习这些故事。教师播放录制好的故事磁带,孩子只要拿着书跟着磁带一页一页地翻,也能看懂故事,从而为幼儿下一步讲故事奠定基础。当一个故事结束,孩子会很快把手里的图书收好,继续拿出下一本故事书看。渐渐地,孩子对故事内容越来越熟悉,脱离了磁带,自己也能讲述故事了。
2.每次游戏时,班级里的“故事吧”总是非常热闹,就算是出勤人数少的日子,“故事吧”里也不缺少人气。一些掌握故事比较熟练的幼儿可以做“故事王”,讲故事给进入吧里的同伴听,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带着“宝宝”听故事,看到许多人听故事,“故事王”讲起故事来就更带劲了。
3.幼儿在读完故事后,可以加上场景和道具,把故事情节用语言、动作配上相应的表情表演出来。我们的故事,在经过了最初的教师讲孩子听,到孩子自己阅读,阅读给同伴听的过程后,还形成了表演故事的活动。孩子们从演故事的过程中,在说话的抑扬顿挫上、语气表达上都有了显著提高,不光这些,孩子们还了解到了出场顺序、集体荣誉等。这些都使孩子们在一个小小的故事表演中得到的巨大发展。所以说,我们要相信孩子,做好他们的支持者,引领者。
三、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在幼儿园中进行,还可以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进行。这样幼儿不仅能够阅读绘本,而且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变成一种亲子阅读活动,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幼儿故事内容范文6
听故事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一项精神享受。在幼儿教育中,故事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体验,还能带给幼儿无限的身心愉悦。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讲故事是实施语言教学最基本的手段,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教师讲故事训练的基本要求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精心选材
首先,适宜的故事素材是讲故事的前提。它在讲故事活动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讲故事,从内容上来说,要选择那些思想观点正确,内容新鲜健康,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作品。从艺术方面来讲,所选择的故事要具有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首尾完整,情节引人入胜。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更应选择情节围绕中心展开,符合幼儿生活实际,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的故事。但是,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尚不完善,情节不宜过于复杂,人物不宜过多,还要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例如《巧克力饼屋》《小红帽》《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故事,情节简单又有波折,线索清晰,内容连贯完整,人物性格鲜明,适宜对幼儿进行讲述。
其次,选材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那些深浅适度、符合大多数幼儿欣赏水平的故事。幼儿的发展与年龄的关系非常紧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3~4岁的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认知水平较低,应该选择内容单纯、情节简单、形象生动带有重复内容的故事,如《好饿的小蛇》《拔萝卜》等。4~5岁的中班幼儿,理解水平逐步提高,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幼儿生活故事、情节稍曲折的中外经典童话故事,如《珍珍唱歌》《皇帝的新装》等。5~6岁的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增加,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都可以选择,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普故事,如《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愚公移山》等。
二、合理加工
选好故事的基本材料后,还要根据讲述时间和听众特点,对故事的原材料作必要的加工处理,对故事的加工可以从文本和语言两方面进行。加工方法有添枝加叶、修枝剪叶、成人语言儿童化等。
(一)添枝加叶
幼儿图画故事以其独有的图文合奏的魅力备受幼儿教师和孩子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幼儿图画故事出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图画故事通常是图文并茂地讲述故事,许多精彩的场景只出现在图画中,而文字却没有体现,幼儿教师在讲述幼儿图画故事时,可采用添枝加叶的方法对故事进行加工。例如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名作《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中的文字和图画, 就像相声表演中的捧哏和逗哏,缺一不可。这个故事的文字讲述了一只母鸡的散步过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单看故事的文字,翻译成中文只有44个汉字,英文是36个单词,全文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作为故事的文字,它的语言显得平白,不生动,很没有意思。如果只是讲述故事中的文字部分会让幼儿味同嚼蜡, 对故事失去兴趣。要想使故事从平面走向立体就需要对画面内容进行充实。如,狐狸想吃母鸡却一头扎进池塘的场景,在书中只有绕过池塘四个字,经过添枝加叶后可变成:狐狸又向母鸡扑去,扑通这一次它掉进了池塘里,池塘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水花溅得到处都是,连小青蛙都吓了一跳。呱呱 是谁打断了我们的聊天?而母鸡萝丝却绕过了池塘不慌不忙地走了。
故事的原材料中对狐狸的描述没有文字,讲故事时就需要添加狐狸的形象,再加上拟声词的运用,人物对话的添加。这些对故事材料的添枝加叶,既丰富了故事内容,又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再现,使故得丰满有趣。
(二)修枝剪叶
有些故事内容很精彩, 情节也很有趣味性,可是故事内容太长,不适合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讲述,对于这些故事,我们可以进行修枝剪叶。讲述时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删除故事的次要情节或将其一带而过,这样就可以压缩故事的内容,使故事更精练、简短、紧凑。经典童话故事《丑小鸭》是非常受儿童喜爱的作品,但如果照着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原著来讲的话,恐怕大多数幼儿会无法欣赏。故事的结尾原著是这样写的:
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忽然间他举起翅膀,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 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 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翅膀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 被他们杀死,要比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踢和在冬天受苦好得多! 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它,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 这只可怜的动物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待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却是一只天鹅!
鞠萍姐姐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把结尾部分改成了这样简单的几句: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丑小鸭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和考验,他长得高大结实,竟然能够展翅飞翔了。他看到花园里有三只天鹅,想游过去,可是又担心他们会啄死他。忽然,他头一低,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啊,我再也不是丑小鸭了,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原著多用形象的语言,有文笔出色的景物描写,有情感真挚的心理描写,但是这些语言远远超出了幼儿的理解水平和知识储备,对幼儿来说还是太难了。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作品内容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修改,删掉句子中大量的修饰语,把长句改为短句,减少描述性的句子以及大段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以适应幼儿的语言接受能力。
(三)化深为浅
故事文本一般都是由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作家创作作品时常常着重于故事内容的完整性、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有时忽略叙述语言的口头性。因此,讲述幼儿故事有一个书面语到口语的转换过程。要将成人化和书面化的语言改为儿童化、口语化的语言。使故事材料更适合讲述。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就简,使用词汇涉及范围较小、句法结构较短的语句,不使用让幼儿感到理解困难的专有名词、抽象词语和长句、复合句等。
1.词语运用以浅代深
故事《月亮出奔》 啊我是多么明媚,多么皎洁,多么娇艳! 要是白天也能够和人们见面,那该有多少荣誉和赞美落到我的身边!就是那个太阳逼得我不能露脸! 中有许多幼儿不理解的词句, 幼儿教师如果在讲述故事时,只是按照故事的文本给幼儿讲述,书面化的语言,会使幼儿难以理解,如果将其改为通俗的口语,如将明媚、皎洁,娇艳改为美丽、明亮,将荣誉和赞美换作夸奖,幼儿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2.句式运用短小精练
句子要更短小一些、更简单一些,附加成分尽量少,适当重复。如孙敬修爷爷在讲故事时会把因为天下雨, 所以带把雨伞 改为啊,天哗哗地下雨了,怎么办呢? 带把伞吧! 去掉关联词语的短句的运用使语言口语化,这样饶有风趣地讲述更能吸引幼儿。
三、形象讲述
要做到讲述生动,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使用形象的口语
要用生动活泼、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符合幼儿口语习惯的话语讲故事。做到简洁、生动、通俗,让教师说起来顺口,幼儿听起来亲切,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例如,《皇帝的新装》形容骗子的狡诈用诡计多端、心术不正,不如说他眼珠儿骨碌一转,想了个坏主意更加直观。
(二)把握好语调和语速
讲故事的人要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加以区别。如果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不会吸引人。讲故事还要处理好语速和节奏。一般来说,故事的开头一般用慢速,情节紧张时就要注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有时还可以适当停顿,给听众留下回味的余地,增加情节的感染力。总体上讲,给幼儿讲故事,速度不宜过快。
(三)恰当运用态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