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景美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景美文范文1
2006年10月11日晴
美丽
国庆节的最后一天妈妈带我去迎泽公园玩,一到大门口我就看见了五个福娃,在福娃的周围摆了许多花,有:红色、黄色、粉色等美丽的鲜花,我看见美丽的花儿好像对我微笑,可爱极了。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作文库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写景美文范文2
很多同学喜欢看侦探小说,认为刺激、有趣,可你们知道吗?咱们的作文也可采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写。
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写作文,不仅可使作文的内容新颖、有趣,还会使结构更加别致。那么,如何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写作文呢?可采用如下结构:
开头:点题,简单介绍与“案件”有关的情况,直接告诉读者是什么案件。或设置疑团,不直接告诉读者是什么“案件”。
中间:按照侦破“案件”的推理过程,把“案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逐层设疑,逐层释疑,吸引读者一步一步读下去。或详写“案件”发生的过程,然后进行分析、推理。
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文题。或陡然一转,告诉读者结果,令读者惊叹不已。
下面这篇习作写的是一件真实的小事,事情很有意义,但内容不充实,写得平铺直叙。改后文章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写,不仅内容充实,而且精彩诱人。请仔细比对原文和改后文,对同学们写好作文一定很有启示。
[习作原生态]
一瓶红糖水①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
王 柯
这是一个温暖人心的真实故事。②
我们班的小胖是个不幸的孩子,父母几年前就离婚了。老爸不知去向,老妈常年在外地打工,小小的他成了“孤儿”。
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习爷爷可怜他,把他当自己的孙子一样照顾,对他百般呵护,无微不至地照料。起初,习爷爷把他送到县城的一所学校读书。三年级下学期,又考虑到照顾不方便,干脆把他转回本村学校念书。习爷爷每天都要把早点给他送到教室。老人家腿脚不灵便,走路一瘸一拐,还有高血压病,可依然坚持每天按时把早点送给小胖。
以前习爷爷每天上午都要给小胖送一包牛奶。没料想小胖肠胃不好,喝牛奶不好消化,因此习爷爷只好改送红糖水了。③
于是,我们班教室南边第一个窗台上,每天早晨都放着一瓶温热的红糖水。④
[小笔头点睛]
①文题拟得不够新奇诱人,建议改为:《侦破“红糖水案”》,以吸引读者。
②习作开头虽总括了全文,点明了主题,但不吸引人,建议从教室窗台上的一瓶红糖水起笔设疑,吸引读者。
③中间部分虽然交代了事情的过程,但写得不够清楚明白,也不够曲折引人,建议按侦探小说的形式来写,逐层设疑,逐层释疑,充实习作内容,使习作变得曲折引人。
④结尾虽照应了开头,点明了文题,但对主题的升华不够,建议按侦探小说的形式写结果,并升华主题。
[佳作T型台]
侦破“红糖水案”
我们班教室南边第一个窗台上,每天早晨都放着一瓶温热的红糖水。是谁放的?为什么要放在这儿?我琢磨着。首先我观察了一下,离水最近的地方坐着小胖和东东,很可能是他们中一个人的。本来可以直接问小胖,但我想靠自己观察和分析得出答案会更有成就感。可是第一节课我太投入了,再看时,瓶子已经没了踪影。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守候在楼梯口。过了一会儿。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习爷爷拿着个瓶子匆匆上楼,把瓶子放在我班窗台上。原来红糖水是习爷爷送来的。我忍不住上前问道:“习爷爷,水是给谁的?” “给小胖啊!”习爷爷说完就走了。
习爷爷为什么每天给小胖送红糖水呢?直接问小胖得了。我用一个苹果和小胖套近乎,小胖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以前习爷爷每天都给小胖送一包牛奶。没想到小胖肠胃不好,喝牛奶不好消化,因此习爷爷只好改送红糖水了。可是习爷爷跟小胖是什么关系?怎么不见小胖的父母照顾他?
我觉得直接问小胖不好,便想跟小胖的哥们儿打听打听。我秘密走访了跟小胖关系比较好的习江浩、习明奇。起初他俩不愿透漏实情,说这是人家的“隐私”,但经不住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他俩终于告诉了我。原来小胖是个不幸的孩子,父母几年前就离婚了。老爸不知去向,老妈常年在外地打工,小小的他成了“孤儿”。习爷爷可怜他,把他当自己的孙子一样照顾,对他百般呵护,无微不至地照料。起初,习爷爷把他送到县城的一所学校读书。三年级下学期,又考虑到照顾不方便,干脆把他转回本村学校念书。习爷爷每天都要把早点给他送到教室。老人家腿脚不灵便,走路一瘸一拐,还有高血压病,可他依然坚持每天按时把早点送给小胖。
没想到,我这次侦破“红糖水案”,竟挖出了一个温暖感人的爱心故事。
[师生同评改]
写景美文范文3
写作能力培养工作开展水平,对于高中学生最终获取的语文学科学习效果具备深刻影响,经典美文鉴赏活动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开展,能够显著优化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础写作能力发展水平,本文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经典美文鉴赏;高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提升
在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鉴赏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借由读者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和主观思考体验活动,促进不同的经典美文阅读鉴赏者,切实形成彼此不同的艺术思维体验,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通常也可以将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活动过程视为一种动态开展的思维活动实践过程。在读者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阅读体验过程中,读者可以将具体面对的经典美文篇章视作一部结构完整且外貌独特的艺术作品,并在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行为过程中,试图与文本作者创作实践过程中传达的情感体验特征建构共鸣关系,最终实现身心愉悦的艺术感知状态目标。在现阶段正在实施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实践过程中,美文鉴赏正在逐渐展现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地位,美文鉴赏学习体验实践环节的顺畅有序开展,不仅有效改善和提升了高中学生在文学艺术作品阅读体验,以及艺术鉴赏层面的自身综合能力建构水平,同时也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写作表达能力的优化改善发挥了深刻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展开简要阐释。
一、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经典性古代诗文作品通常构成了高中学生在开展经典美文艺术作品阅读鉴赏体验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作品对象。从具体涉及的古代诗文艺术作品文本内容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其中本身包含了较大数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古典文明体系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精华性内容,继而确保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作品的阅读鉴赏体验活动,逐步成为我国现代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日常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高中学生借由充分参与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艺术作品的阅读欣赏体验行为,能够逐步促进我国高中学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明基本精髓的准确深刻认识,同时有效拓宽高中学生群体的基础性知识观念认知视野,全面激发高中学生抒发自身内心情感欲求的主观愿望。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借由对中国古代经典诗文作品文本的阅读欣赏实践体验行为,能够促进自身的人文素养建构发展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促使学生自身不断提升对现实社会环境和人文理念的深刻准确认知,逐步建构形成在具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化主观态度,促进高中学生的内在心灵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要充分调动和激发高中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作品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不断开阔高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主观情感表达欲望均呈现出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
二、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
第一,切实培养建构高中学生群体的主动阅读和主动写作能力高中学生语文要借助开展经典美文鉴赏,提升高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系统深入认识水平,真切全面感知经典美文作者在开展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意图展现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逐步促进高中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输出体验过程中对情感要素的把握和表达能力,要注重学生日常写作体验行为与学生基础性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督导高中学生群体积极挖掘自身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中面对的多样化情感体验要素,确保实际开展的写作过程,能够具备充分的生活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充分性。举例论之,在高中学生欣赏体验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著名散文《滕王阁序》过程中,要在初步认识散文文体形式“赋”的“对仗”文体特征基础上,重点系统分析作者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的丰沛情感,以及作品文本本身具备和表现的应时创作意图。第二,高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科大量设置和开展以演讲和课堂提问发言为代表的课堂教学体验形式,督导学生在不断开展的口头性语言表达组织活动过程中,促进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本信息提取处理能力不断发生显著的改善提升,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实现自身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构筑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条件。比如高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在杜甫诗作《登高》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提问教学环节,通过积极回答问题,提升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本文具体选取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以及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宋依桐 单位:保定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春美.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J]中学时代,2013(04)
[2]罗汉新.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3]李金云,马欢.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5)
写景美文范文4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写景美文范文5
秋散落树上的枯叶,忽忽悠悠的飘荡在覆盖着蚂蚁的巢穴上,秋可馨地抚摸着发黄的小草,倾入它的茎,吹拂着,敏感着。小草在秋风中轻轻摇摆着,秋摇曳着船桨,推着小船,抚摸着鱼儿,悄悄的从河中跃起的身影……
农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弯下腰,举起镰刀,手握着稻谷的“腰”,轻轻的划过,将稻谷放在蒌箩里,稻谷幸福的洋溢着,沉甸甸的谷穗子,玉米棒压弯了腰。一阵秋风徐徐吹来,起伏的稻浪好像波涛汹涌的浪花,不时传来一阵阵“海水翻腾”的波涛声。农民伯伯跳着丰收的舞蹈,沉浸在欢跃中……
秋雨,轻悄悄的,绵绵如风的秋雨似乎如以为美貌的少女倾吐着自己的心事。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映衬的天空,碧空如洗,*蓝的令人心醉,远眼望去,片片白云又似给天空洗了个澡。幽蓝的湖水也陪衬着天空,令人进入了一个豪华,放飞的仙境……
秋叶,渐渐的进入秋眠了,悄声无息的散落在土地上,慢慢的堆起了一座小山;野花在草地间也慢慢的变黄了,背板这秋无玩的嬉戏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景美文范文6
赵新平是一个地道纯正的学院派,从硕士到博士的多年苦读,让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积淀出异常纯真的文心和静气。在长期的艺术追求和实践中,他的一幅幅表现苍天厚土的现代水墨,还原着生活的况味,抒发着生命的纯真厚朴,外化着他的生命印迹和心灵感受的写真,是自己艺术人生和生命体验的自然流淌,是对自己心灵和灵魂的真切审视。在新平的笔下没有华山的雄奇伟峻,没有太行的层岩叠嶂,也没有青藏高原的万骑涌动,更没有大秦岭的雪拥兰关,而是把着眼点停留在最能体现人类生存状态的,极平凡、极常见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峁土坡,画面常以苍天厚土、荒原丘壑、村落土窑、霁雪初晴、月夜朦胧、雾霭弥漫为表现形式。在他的绘画语言中,贫瘠、荒凉但又宽厚博大、内蕴无尽的黄土高原,有无穷无尽的黄土、错综起伏的山野荒坡、秋风萧索的寒树枯草、身着红袄的山妞、幽闲信步的黄狗,无不透露出西部山水特有的厚朴、苍凉和静谧。很显然,赵新平独具慧眼的抓住了贴近生活、实境写生这一基本点,使他的画作充实而多样,没有空洞和重复的样式。在构图上他已确立了自己基本的风格,强调空间深远的饱满构图、苍润的用笔、淡墨的皴染、焦墨的点缀、亮色的互补,达到了一种恢宏深厚的综合性的有力境界,较好地解决了写境与造境,再现与抒情的谐和统一。
新平笔下的画面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构图单纯、物象简约、土坡山丘、茅屋陋舍、数株寒树、或在山脚、或在沟壑,多以白雪掩映,然而就是在这至简至纯的画面上,却每每充盈着虚灵氤氲的意象,蕴涵着生机。新平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皮肤肌理的刻画为重点,把黄土高原的形与质,把结构与内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更多地运用了干渴的点、线皴擦来表现苍枯、浑厚,既有传统笔墨的形式意味,又不流于简单化、概念化的笔墨游戏。它是枯润错综、苍茫繁纷的笔墨点画,又似乎是细碎干渴的黄土、迷离丛生的杂草、独立山梁的寒树,在疏疏散散、忽浓忽淡、干苍浑润与山原的凹凸起伏,阴阳向背融为一起,在轻淡墨色的基调中,显得极富神韵与多变。特别是他还常在和谐的墨色上施以浅如薄雾的青紫、鹅黄再加以人物大红的点染,使画面透生一种或如朝霞、或如黄昏、或如炎夏、或似金秋般诗意的隽永韵味。
在新平众多的山水图式中,雪景掩映的情境者居多,在《横山初雪》、《天籁无声》、《晴川无限好》等作品中,无不营造着高原山村雪后静谧的安宁图境。如果说古画中尤擅雪景的文人画鼻祖王维笔下的雪景,着意于荒寒素淡的营造,用雪意映衬着他们消极避世的心态。那么,赵新平的雪景山水则力图表现一种寂静中的生机,通过山妞、黄狗的点缀,使雪景静中有动、冷中有暖、阴中见亮,从而为雪景赋以明快的色彩。古代文人总是以失落的心境看待雪景,苍茫的雪景是一片荒寒,而赵新平则以一种身逢盛世的阳光心态面对雪景,在他画中那山村初雪的静谧中看到一种勃勃生机。新平笔下的高原雪景来自于他深入的生活体验,他捕捉那些只有真临其境才能获得的雪的美质与美感,并用娴熟的笔墨对应生动的自然景致,因之,他笔下雪景便有了由自然而焕发的鲜活性。
细细品读赵新平的作品,时时能感到一种绵绵永恒的生命气息。这种气息来自画面中高原、村落、窑洞、鸟巢、屋舍、村妞、山野人家,又远远地超越了这些具体物象,生发于画面之外。在这位青年博士精心构造的作品中,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尺幅篇牍,追索和展示的也绝不仅仅是自己风貌的简单模拟,而是赋予了画面以广阔的人文意蕴。那千变万化的笔、线、点画及由此形成了浑厚广阔的黄土高原,既是时间,又是空间。那崎岖盘旋的小路常常能把人们引向画面深远的地方,唤发起人们对久远往事的追忆。那起伏纵横的沟壑,点缀在山崖上的枯树和山村人家,能让人联想到陕北拦羊老汉响鞭下悠扬的“信天游”、一十三省的“兰花花”、荡气回肠的迎亲唢呐。从新平近年来创作的几百幅山水作品瞻观,其风格从清新隽逸到老辣卷润,再到苍茫深远的发展轨迹,当观出赵新平山水画对更广阔、更深层的永恒境界的追求,那苍茫高远、地老天荒的黄土高原是他生发艺术灵感和绘画激情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