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瀑布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瀑布的诗句

瀑布的诗句范文1

>> 国产影视剧里的盔甲:没有最不靠谱,只有更不靠谱 最不靠谱的分手理由 最不靠谱的长寿误区 最不靠谱的证婚人 最不靠谱的黄金投资 2010“最不靠谱”的9个预测 世界上最不靠谱的5场战争 史上最不靠谱的六场战争 揭秘10个最不靠谱的健康习惯 世界上最不靠谱的预言 “最不靠谱体检”为何还是有人信 你家有不靠谱的亲戚吗 有种快乐叫不靠谱的搬家 影视剧中的不靠谱医学知识 不靠谱的生活 不靠谱的作文 不靠谱的专家 “不靠谱”的奇迹 不靠谱的彗星 不靠谱的证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国产影视剧里的盔甲:没有最不靠谱,只有更不靠谱 国产影视剧里的盔甲:没有最不靠谱,只有更不靠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十九")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电影《锦衣卫》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见龙卸甲》里的飞碟帽头盔,李仁港导演的恶趣味还真是执着。要考证时代性的话,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地方是奔着靠谱去的。

在中国影视界,第一不能相信投资人的承诺,第二不能相信偶像派的演技,第三不能相信的就是道具。

在古装剧界,道具的不靠谱程度,简直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观产生了严重误导。其中最严重的误导之一,就是在盔甲上的想象力爆棚。

在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之前,大陆的影视圈基本没在古装盔甲上下过功夫,大部分都是借鉴了京剧里的行头。

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只要不在乎为什么刘备集团的大旗上写的是“蜀”而不是“汉”(大耳贼,说好的兴复汉室呢),那部剧就是经典了。不过,作为经典的三国剧,老版《三国演义》里的盔甲却是四不像。

武将们身穿的精美铠甲,是一部中日合拍电影《敦煌》的遗产,由日本道具师根据宋代盔甲资料制作。而汉代的盔甲,远远没有进化到那么高的水平。

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下盔甲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 先秦至三国:皮革盔甲当道

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盔甲主要材质是皮革,比如牛皮和犀牛皮,裁成小块,然后连缀成甲,外面涂上漆。为了加强防护性能,会在皮甲上钉青铜甲片和甲泡。

商代有用青铜铸造的头盔,也就是胄。但是到后来,青铜头盔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东周就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皮制头盔,这在科技史上,是一次莫名其妙的退步。相比之下,此时的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已经出现了铁制头盔和鱼鳞铁甲。

1968年发掘的满城汉墓中,出土了完整的汉代铁甲。它依然延续了皮甲的制作方式,用麻绳、皮条连接金属片,做出来是这个样子(图1)

1995年,考古工作者从江苏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墓中一共出土4领盔甲的上万件铁甲残片,曾轰动我国的考古界。后来学者们复原了一套,头盔和甲都用铁片连缀而成,穿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图2)。

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王霸之气嘛。可是要知道,这是诸侯王才能穿的盔甲。至于普通士兵穿的,还要简陋得多。所以,老版《三国》里那些精美的甲胄,实在是穿越之作。

其中最符合历史的,反倒是士兵身上那些简陋的、贴着方块皮革的盔甲。不过,它更接近秦代的盔甲样式,详情请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图 3)。非要挑错的话,就是盔甲的甲片应该是重叠层压,不留缝隙的,而不是这么贴在布上,让士兵祈祷敌人千万不要捅甲片之间的缝。

后来拍摄的所有跟三国时代有关的影视剧中,盔甲复原最为精确的,当数吴宇森导演的《赤壁》。虽然这部片子在“孙尚香女扮男装探敌营”等脑洞大开情节上饱受批评,但道具确实是有理有据,毕竟,吴宇森请了国内研究盔甲的权威学者杨泓先生作为道具顾问。

《赤壁》中,赵云身穿有金属片加强的锁子甲。虽然没有实物可考,但是锁子甲在当时曹植写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已有记载。

至于张震扮演的孙权那一身金光灿烂的豪华盔甲,可以看出是参照了1979年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鱼鳞甲(图 4),甲片表面贴有金银箔,异常精美华丽,很能衬托孙权作为地方老大的地位。

如果要评选三国影视剧道具最不靠谱奖,李仁港导演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会力压2010年新版《三国演义》拔得头筹。这部耗资巨大的古装战争史诗电影,让赵云戴上了英国士兵一战时期的飞碟形头盔,穿上一身日本战国时代的铠甲。而大反派曹操先生,则莫名其妙顶了一个商代的青铜头盔,不知道是不是讽刺这位古人对盗墓的爱好。

由于类似的装束又出现在后来的《锦衣卫》中,我们只能把这种混搭风理解为李导演个人的恶趣味。 隋唐:盔甲造型百花齐放

离开影视剧中道具混乱的重灾区三国时代,接下来进入隋唐。

盔甲发展到此时,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不仅有西方传来的锁子甲,还有两晋南北朝以来,在札甲基础上局部加强铁板面积、进一步增加防护能力的明光铠。

明光铠是最常见的盔甲。虽然三国时代的曹植已经写过这种盔甲,但是大规模出现,还要到南北朝时。它在以前的札甲基础上,在胸背处加装了两块大面积的铁板,名为“护心镜”。由于经过打磨的护心镜在日光下明光耀眼,故称“明光”。唐代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不过要看影视剧中的明光铠……还是去看老版《三国》吧。

唐代还有一种重要的铠甲,名为“山文甲”,用山字形或者Y字形的金属甲片互相连接制成,据说兼顾了灵活和坚固,不过这种甲的制造方式已经失传了,也没有实物保存下来,只有从雕塑中可以看到它大概的样子。 宋代:发展出最为沉重的步人甲

宋代影视剧近来拍摄的不多,原因大概是怕引起民族矛盾。央视版《神雕侠侣》中,连“鞑虏”都成了敏感词。

虽然播出之后并没有爆火,不过黄晓明版的《精忠岳飞》在盔甲上实在是花了大功夫。岳飞的范阳笠―也就是那种斗笠式的头盔,还有凤翅兜鍪、裆凯都有模有样,大体对得上《武经总要》的记载。

按文献记载,一套盔甲应该包括保护头部的头盔―头鍪、连缀在头鍪后面及两侧保护脖子的顿项、保护躯干的身甲、保护胳膊的臂缚、保护肩膀的披膊、保护腿部的吊腿。

宋代军队由于要用步兵对抗强大的北方骑兵部队,发展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也最为沉重的盔甲―步人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可以防护全身。步人甲的重量达到29公斤,身穿这种重甲的步兵,能够通过结成密集的方阵,来抵抗骑兵的冲击。 明清:出现拜占庭风格的铁制头盔

至于明代清代盔甲,在这两年的影视剧中,水准越来越高。

《大明劫》是近年来在道具复原上做得最敬业的电影。将领身穿的山文甲、鱼鳞甲,重装步兵的铁叶札甲,轻步兵的缀泡钉棉甲,都复原得有板有眼。尤其是将领的盔甲,以前一直被忽略的臂缚也被还原,实在是业界良心。

至于明代盔甲长什么样子,可以去看南京博物馆的馆藏,他们有2006年出土、明代将领沐昂的铁甲,是我国出土第一件形制完整的明代盔甲。(图 5)这套盔甲在今年刚刚完成复原。从复原照片可以看出,铁制的头盔很有拜占庭风格。也难怪,明代盔甲受蒙古影响很深。

有趣的是,唐代流行的明光铠,到宋代反倒越来越少见,到明清彻底消失。中国盔甲的甲片大型化、整体化刚开了个头,又回复到小块甲片连缀的状态。

而西方的铠甲,则从札甲和鱼鳞甲,走上了甲片大型化的康庄大道,身体各个部位都由越来越大的金属整体甲片来保护,最后这些大型甲片连接起来,在14世纪进化出了盔甲的究极形态―全身板甲(图 6)。

瀑布的诗句范文2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选在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峡口村。当地海拔1 100m,年平均气温11.7 ℃,≥10 ℃的有效积温3 500 ℃。正常年份降雨量500~685mm,年日照时数2 098h(小时),无霜期185d(天)。园地为川地沙壤土,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

1.2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5年生巨峰葡萄,行距2m,株距1m,单臂篱架栽培,架高1.8m。冬季修剪时每个结果部位保留2个结果母蔓,每个结果母蔓保留1~2个饱满芽,多主蔓扇形整枝。具体选择生长势相近的植株为试材。

1.3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每处理3株,随机排列。即处理1,每株保留12穗果(即每667m2产量1 680kg,下同);处理2,每株保留14穗果(2 218kg);处理3,每株保留16穗果(2 576kg)。各处理均于花前1周进行整穗,疏除多余花序,并对结果枝进行摘心处理,营养枝保留8~12片叶摘心。于2005年7月20日对全株叶片数进行调查(计数叶为达到正常叶1/3以上的叶),计算叶片与果穗的比值。采收期(8月25日)调查单株产量、单穗重、单粒重,用手持测糖仪测糖含量,按果粒的着色比例计算着色指数。9月底测量新梢总长度、成熟长度、成熟节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负载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1),巨峰葡萄随着单株留果穗数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叶果比随之减小。留果穗数越多,平均穗重和单粒重越小,含糖量越低,着色越差。

2.2不同负载量对枝芽生长的影响由表2可看出,随着单株留果穗数的增加,新梢总长度、成熟长度、成熟节数及第2年萌芽率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单株留果穗数越大,下降越明显。

3结论与讨论

瀑布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大学公共体育课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师要顺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理念。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俱乐部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及学生学习的情况作为研究角度,通过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制定方案,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

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1998年10月5日至9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与主题同名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宣言》还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世界一些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以及现代大学的本质要求来看,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国内高校的认同。

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形式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弊病甚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传统型体育教学严重忽视了人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产生使人困惑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价值上,表现为重视功利性价值,忽视非功利性价值。由于长期只重视功利性价值,其结果是教学过程基本上成为一种强迫、外在过程,学生主体性发展受到限制。在体育教学目标上,显现为“模型化”状态,试图用一个模子把所有的学生造成标准件,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以俱乐部形式组织进行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提高体育能力,其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当今高校一种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变为主动选择运动项目、授课教师、考试内容、上课时间、练习伙伴等,引导学生全面安排、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学习进度的快慢,起点高、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可以将学习的步伐加快或自行设置更高的标准并突破它,起点低、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同学可以慢一点,避免传统学可能会出现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又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根本上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深圳大学以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竞技、保健、娱乐3种类型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大连理工大学开设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鞍山师院以1999级和2000 级学生为对象开设8 个俱乐部进行实验研究,其共同特点是学生自由选项、教师集中辅导、学生自我练习。

三、俱乐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机制的施教方式

1.三自由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近年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个性发展问题已经被普遍重视,传统教育中追求高分率和合格率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而人的个性要求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例如,云南省红河学院实施的公共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总目标是:根据“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和体育的多功能特征,着力体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为终身体育的最终养成,培养体育兴趣;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实用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个性化社会适应能力。突出三自由,自由选择俱乐部、自由选择上课时段和自由选择教师。

2.以学生为中心的俱乐部式的公共体育课教学

公共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前,部分普通高校由体育学院或体育部根据全体任课教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以竞技项目、保健休闲、民族传统为主体的项目俱乐部,并根据学生兴趣和自身技能水平进行初中高级分级选择,向学生公布每位教师的简历,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任课教师,并通过学院选课系统进行检索选课。在开课前,由公体教研室统一组织,面向学生介绍俱乐部选课及修读内容。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任何时间内均可选课,也可在一周的任一单元的相同课程(俱乐部)的任一教师处上课。这样,通过选课机制引入公体教学,使每位教师都会有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紧迫感;打破了传统的单元授课制,使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更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与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这一长远目标相结合。

3.俱乐部式以人为本的教学实施

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空间形态。众所周知,学生的个性是在交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交往进行比较,以认识他人、认识自己;通过交往结交朋友,以融入群体,摆脱孤独;通过交往充分表现,以强调自我,寻求承认;通过交往与他人竞争,以充当强者,避免失落;通过交往与他人协同,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红河学院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以前上课时全班学生排成几列横队或几路纵队,学生相互间接触少,便于听取教师的讲解和观察教师的示范,虽然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控制学生的体育行为,但它极不利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现在各俱乐部根据各项目特点,均采用分组、分时段、小团体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方面、多层次交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整体教学功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在独立或自主行为中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种选择的需要,进而从宏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尽管俱乐部式的公共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但在具体实施上更多还是表现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对俱乐部体育应该发展的校园文化、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对教育培养机制、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制度等方面更是少有涉及,但只要教师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己任,学校和各部门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责任意识,一定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72-374.

[2]刘志敏.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J].体育学刊,2003(2):79-80

[3]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4)

[4]刘英梅.健康教育思想与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7

[5]郝英.高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3):362-363

[6]许敖敖,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一种挑战性的先进教育理念[J].澳门教育,2006(4)

瀑布的诗句范文4

1.复习学过的古诗、体会赏析古诗。懂得赏析古诗的方法。

2.培养朗读古诗、吟唱古诗、表演古诗、品评古诗、据诗画图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诵读、赏析学过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按序出示:“品、评、诵、演、唱、画、赏诗会”)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首古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开展一次品古诗、评古诗、演古诗、诵古诗、唱古诗、画古诗的赏诗会。

过渡:古代诗人为后人写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请看——

(二)品古诗:

1.媒体出示《登雀颧楼》诗图及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引导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体会。

(1)师: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想要领略到更远、更美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2)师:诗句不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大家从诗句中还想到些什么或领悟到了什么?

生a:我想到诗人登上鹳雀楼,面对辽阔的景色,觉得自己看得还不够远,还想看千里、万里之外看到视力所能达到的尽头,而达到这目的的唯一办法是站到更高的地方去。

生b:我从“欲穷千里目”想到句中包含着诗人许许多多的希望、许许多多的向往,诗人想要达到最高境界;从诗句“更上一层楼”领略到诗人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精神。

3.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断努力攀登。

4.诵读:(范读——齐读)

(三)评古诗:

1.媒体出示:磅礴的瀑布声,直泻而下的庐山瀑布图

(1)师:还没看见瀑布,就先闻其声,此声此景,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一诗句来形容?

(2)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师:媒体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据图评析: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赞美了庐山瀑布从青翠的山壁中间跌落下来。形容水流用“飞”(媒体加点)来表现出庐山的瀑布凌空而出;用“直”(媒体加点)可见山势很陡。“三千尺”(媒体划出)更是体现了庐山瀑布的高而长。可是这样写诗人还是觉得没有把庐山瀑布的雄伟写够。于是又进一步发挥想象,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云里落下来的。这里不用“真”(媒体出示)而是用“疑”(媒体加点),给人以恍恍惚惚的感觉,使人觉得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进一步写出庐山瀑布的雄伟与奇丽。

(5)教师小结:讲得太精彩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大家一起来赞颂一番。

(6)诵读:(范读——齐读)

2.媒体出示:黄鹂鸣叫、白鹭上青天的《绝句》图

(1)师:从这幅生动的画面中,你想到哪位诗人写的哪一首诗?

(2)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绝句》一诗诗句内容。

(3)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据图评析:

我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景色非常美。诗中描绘了四个画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山有水色彩丰富、艳丽(媒体出示:b有近有远、视野开阔)画面静中有动、形象活泼(媒体出示:静中有动、形象活泼):黄鹂欢歌、白鹭直上青天,真是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

(4)诵读:

过渡:为了开展这次赏诗会,我班同学编排了一些节目。瞧,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来参加我们的赏诗会啦,大家欢迎。『 1

(四)诗人相会:

甲学生扮演杜甫、乙学生扮演李白相互品评古诗《静夜思》、《江畔独步寻花》

乙:李兄,你也来参加赏诗会?

甲:对、对、对,今天真是幸会啊!

乙:幸会,幸会。

甲:杜老弟,刚才同学们都在夸你写的诗呢!你看——(手指向媒体《绝句》一诗)

乙:哪里,哪里,还是李兄的诗令人赞不绝口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静夜思》这首诗吗?

全班同学:齐声背诵《静夜思》

乙:诗句写得多好啊,寂静的夜晚,月光照射到床前,一片银白色,还以为是秋霜降落到床前,抬起头来,向天空中望去,看到碧空中一轮明月,不知不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这首诗勾起了多少身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呀!

甲:惭愧,惭愧,比起杜老弟的《江畔独步寻花》那就逊色罗!同学们,你们会背吗?

全班同学:齐声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甲:诗句描绘的意境是多么优美啊!黄四娘家繁花盛开、戏蝶飞舞、黄莺高歌、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真是妙笔生辉、栩栩如生啊!

乙:过奖了,过奖了,咱们还是下去吧,别耽误了同学们开赏诗会。

甲:好,好。

过渡:古代诗人斟字酌句,创作的诗篇独具匠心,古诗太美了,真不愧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真想诵读一番。我班---------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舟夜书所见》,大家欢迎。

(五)诵古诗:

1.配乐朗诵《舟夜书所见》

a.-------同学独诵

b.-------同学解释古诗(喜爱这首诗的原因)

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静悄悄的,一盏渔灯在河面上闪现。那盏渔灯的光亮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无数颗星星在河面上闪现。美极了!

c.齐声诵读

过渡: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诗(媒体出示:《游园不值》、《草》诗图及诗句)

2.配乐朗诵《游园不值》、《草》

过渡:古诗能诵,也能演。我班四位同学自编自演了古诗小品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看——

(六)古诗小品剧:

1.古诗小品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学生甲(解说):一天中午,姐弟俩正在家里吃午饭,小弟弟大口大口地吃着。

学生乙(弟弟):(动作:大口大口吃,胡乱地搅)呸!真难吃!

学生丙(姐姐):弟弟,你看,桌上、桌下、你的衣服上全是米饭。

乙:不用你管!(动作:用力横抹桌面、拍衣服、抖衣角)

甲:这时,爸爸走了过来。

学生丁(爸爸):孩子,这样吃饭太浪费粮食了,粮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俗话说“一粒粮食一滴汗。”要爱惜呀!

丙:爸爸,你说的对,我学过一首诗叫《锄禾》,让我讲给弟弟听一听。(操作电脑媒体出示:《锄禾》诗图及诗句)

丁:好。

丙:朗诵诗句。

乙:(动作:点头)

丁:你讲得真好。

乙:爸爸,我错了。

全班同学:齐唱《锄禾》

2.表演唱《锄禾》,学生伴奏。

过渡:同学们深深地被小品剧感染,情不自禁唱起了歌。下面我们一起唱一下上学期所教的古诗《宿建德江》(媒体出示:《宿建德江》歌曲)

(七)唱古诗

1.古诗合唱《宿建德江》。

2.配唱《静夜思》。(媒体出示:《静夜思》歌词)

3.延伸:课外练唱《春晓》。

过渡:同学们,领悟诗的意境,唱得有腔有调,很有韵味,古诗确实太美了,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面,真所谓“诗中有画”呀。下面,大家根据自己喜爱的古诗,画古诗简笔画。

(八)画古诗:(播放音乐)

1.小组自由绘画自己喜爱的诗歌。

2.学生板演

3.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学生自评自析,他评他析。

(九)小结:(学生谈感受)

瀑布的诗句范文5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古诗不易理解,尤其是古诗的情感更不容易体会,因此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就有了畏惧之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感知中接受知识,领悟诗的意境。如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令人神往!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习必然会收到好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品词析句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字词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如教学《枫桥夜泊》时,“霜满天”、“对愁眠”这两个词的理解是个难点。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出示两个画面:一是皓月当空,湖面波光粼粼;另一个是夜色朦胧,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画面上的景色,哪个画面上的景色与“霜满天”相一致。从“满”字入手,让学生了解“满”是指夜空中到处都弥漫着寒霜,霜很大。“对愁眠”容易理解为面对着忧愁入睡。如果我直接讲出意思,学生虽然也可以理解,却不能很好地感受作者的感情。因此我将画面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诗人的表情、动作,诗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睡觉?他会说些什么?在想什么呢?从而感受作者浓浓的愁思。在如此忧愁的情况下,作者怎能入睡呢?所以,“对愁眠”是说作者心中忧愁,难以入睡。解决了这两个难点,诗句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运用多媒体,悟情诵读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诗人的创作多是即景生情,要领悟诗人的情感,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枫桥夜泊》时,理解了诗句后,我让学生欣赏动画,进入到那凄寒、幽美的秋夜中,伴随着凄凉的琴声,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乘坐着小舟,行驶到枫桥边,面对着残月、乌啼、江枫、渔火,愁思万千,连诗人那一声声无奈的长叹,也都好像听得真真切切。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充分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寂寞之后,我指导他们进行配乐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因为学生对全诗有了透彻的理解,所以朗读起来声情并茂,停顿自然,轻重恰当,尤其是“满”和“愁”字,读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达到了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效果。电教媒体可以生动直观地将千百年以前的情境逼真地再现于人们眼前,可以重现古诗凝练语言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使人们的感悟与诗文的意境达到相通。

四、凭借多媒体,能力迁移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评议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算是真正学会。

如《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春天的象征。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回忆有关春天的诗句,再讨论这些诗句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为了区分诗与词,我要求学生把诗词改写成诗句。学生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开始热闹起来,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改成七言,还有的改成了五言……让人感到兴趣盎然,把气氛推向了。虽然言辞稚嫩,但我看到了“小荷尖尖角”,他们定能成为明日的“映日荷花”。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体现的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时,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仿佛是天边的仙境。”在学生领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的诗境时,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银纱,有的说瀑布像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从中体会诗句所表达的美,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在脑海中勾画中一幅优美的景象。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厚底蕴,陶冶情操,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瀑布的诗句范文6

我们沿着弯弯的小路向前走,渐渐地,渐渐地,隐隐约约听到了如雷一般的隆隆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回荡。我知道就要看到般若谷的瀑布了!

“看到了,看到了!”我兴奋地叫起来。远远望去,瀑布好像是从天而降的银帘,又像一块大白布从天上挂下来。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加快步子向瀑布走去。

来到瀑布下,可以看到瀑布好似一条白龙,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瀑布流下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是颗颗闪亮的珍珠,在瀑布下方汇成了一个潭,满出的水欢快地向远处流去。如烟如雾的水丝飘在我的脸上,脖子里,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见到此景,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仙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多美丽的般若谷瀑布!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