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机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机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机械范文1

【关键词】园林街道绿化 园林机械 应用 发展

前言

园林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园林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净化空气、吸收噪音,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够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构建和完善园林街道绿化工程,是一个需要城市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1、园林街道绿化概述

园林从基本的概念分析,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改造、植被种植、建筑营造等方式,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超过了3000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与文化,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借鉴。事实上,在古代,园林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而非建筑形式,而在现代社会,园林不仅具备相应的艺术欣赏价值,还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改善环境、调节局部气候等。作为园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植物的存在,能够缓解人眼疲劳,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保证园林艺术价值的同时,提升其功能性。街道绿化属于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在街道两侧种植绿化带的形式,对城市小气候进行改善,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也可以形成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为绿色园林城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支持[1]。

2 园林街道绿化中园林机械的应用

园林机械,是指在园林建设和园林绿化以及园林养护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草坪机、修边机、绿篱机等,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施工条件和实际需求,对园林机械进行选择和应用。

事实上,园林街道绿化对于机械设备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只有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才能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最佳化。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施工对象包括了土建工程、建筑工程以及植被种植工程等,而且植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生态性能、观赏价值、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在栽植和养护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园林街道绿化施工的需要,施工单位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园林机械进行选择,确保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高质完成,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园林街道绿化成本。

2.1应用现状

在园林机械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不仅影响了园林机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使得园林街道绿化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难以保证,影响了园林街道绿化的预期效果。首先是机械设备的种类相对单一,现阶段,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园林机械仅有草坪修建机、绿篱修剪机、割灌机以及油锯等数种,打孔机、疏草机、微耕机等设备很少使用;其次是设备的普及率较低,在园林街道绿化工程的养护中,多以人工养护为主,工作量大,不仅无法节约开支,而且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与之相对的,园林机械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普及率不足,影响了园林街道绿化养护的效果;然后是设备的使用率低,一方面是受设备普及率的影响,在养护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撑,只能以人工维护为主,另一方面,绿化维护人员多为农民工,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以及设备操作技巧,没有经过专业的机械培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机械的使用,而且当机械设备出现突发性故障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严重影响了园林维护工作的效率[2]。

2.2发展策略

针对园林机械在园林街道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市政主管部门和园林建设部门应该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园林机械的发展,促进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研发力度: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紧跟国际步伐,推动园林工程的发展,应该注重对于园林机械的开发工作,一方面,可以从现有的园林机械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一些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比较繁琐的工作,开发出相应的园林机械,缓解绿化施工人员的压力,在充分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园林机械,立足我国的国情,对机械设备进行设计与研发,增加园林机械设备的种类,确保设备的全面性与实用性。

(2)注重人员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升绿化施工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园林机械正常使用的关键,毕竟,机械需要人员的操作。对于园林建设单位以及养护管理部门而言,在进行招聘时,应该关注应聘者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在经过岗前培训后,迅速掌握园林机械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在岗人员,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该进行强化培训,并严格要求,提升整支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园林机械的有效应用[3]。

(3)明确操作要领:想要对园林机械进行正确操作,确保机械设备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对操作要领进行明确。对于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而言,应该做好双管齐下,一方面,制定明确清晰的操作规范,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了解操作的要领,按照规范对园林机械进行操作,丰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实践培养,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充实自身,提升操作技巧和操作水平,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对园林机械进行合理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坚持安全环保: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中的首要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园林机械的应用必须保证安全,应该至少安排两名操作人员,相互监督,同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绿色环保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园林街道绿化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园林机械的环保,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可以使用四冲程汽油机代替常规的二冲程汽油机,降低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和噪音污染[4]。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问题的存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园林绿化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园林街道绿化中,应用园林机械,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园林街道绿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任晓华,陈林燕,郭超.谈园林机械在园林街道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4,(5):45.

[2]吕华卿,王占彪,田军焕,等.园林机械对于园林街道绿化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9):152.

园林机械范文2

关键词:园林机械设备;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1 园林机械设备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1.1 割草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园林的机械设备包括很多种,例如,修边机、梳草机、割草机、吸叶机等等,在这些园林机械设备中,割草机是最常用的机械设备,在对割草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总会由于客观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割草机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

1.1.1 刀片迟钝。在采用割草机进行割草时,如果发现草坪在修剪之后,整个状况看起来显得凌乱不堪,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就是属于刀片钝的原因了,而刀片钝,对草坪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使得草叶被撕开从而受到更大的创伤,此时,病菌就很容易乘虚而入。钝刀剪完草之后,草坪会变成白灰色,几天之后就会变成焦黄色,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死掉。因此,对割草机的刀要10天左右磨1次,而滚刀刀刃可以2、3个月磨1次,当然,如果草叶比较坚韧,则磨刀周期就要相对缩短。

1.1.2 发动机不易起动。发动机起动困难,多与汽、油、电相关。要寻找问题的原因,就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火花塞的火花放电效果不够理想,如果是这种情况,则要对火花塞的空隙进行调整,或者换上新的火花塞;其次,要考虑是不是磁电机引起的点火不正确,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要对发动机进行重新调整;最后,要考虑是不是由于使用不合规格的汽油,或者是汽油不够纯净等引起发动机发动困难等方面的原因,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要对汽油进行更换。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是不是由于空气的滤清器发生堵塞,所引起的进气困难,如果是这样的话,要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洗。

1.1.3 割草机出现抖动。在工作过程中,割草机如果发生强烈抖动,要考虑以下几种原因,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割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是打到树根、石头等异物,使得刀片发生弯曲、甚至发生变形,最终引起抖动现象;其次,磨完刀之后,刀片很容易发生头重脚轻的现象,此时,也很容易引起抖动,因此,在磨刀时,要把刀片磨成左右两边处于水平状态,才能够避免抖动的发生;最后,如果是使用甩刀型刀盘的割草机,如果2个刀片的重量不同,或者是其中一片的甩刀卡在了刀盘上,也会引起割草机发生抖动现象,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就要对刀片进行及时的更换。同时,如果割草机发生剧烈抖动,还要考虑以下几种原因:①是不是曲轴由于出现撞击现象而导致弯曲;②是不是刀片变弯或者遭受磨损;③是不是由于螺丝钉发生了松动;④是不是发动机的底座出现了损坏等。

1.2 其它机械设备常见问题及原因

①发动机冒黑烟,主要原因是汽油不纯、机油过多、化油器异常等;②发动机发动功率不足,主要原因是风门没开、油门线不管用、排气管堵塞;③发动机启动反弹,主要原因是机油过多、气门间隙不对等;④汽油机水泵不出水,原因是水封老化、内部叶轮损坏、泵壳破裂等;⑤发动机不能熄火,原因是熄火开关损坏、点火线圈线路出现问题等;⑥打药机压力不足,原因是内部密封圈老化、阀门组损坏等。针对以上机械设备所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找解决的对策,化解所出现的问题,使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2 加强对园林机械设备的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园林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可以实行制度化的管理,从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各个岗位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制度,并且建立奖罚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对园林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使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建立、健全,并且使其得到严格执行。其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机械设备。为了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效率,可以结合各个生产的特点,对园林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使机械设备能够发挥出其特有的技术性能。随着园林绿化工程的向前发展,城市绿化的品种、数量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机械设备能够跟上计划任务的要求。园林的机械设备在进行改造之后,如果适应性高,针对性强,那么,不仅可以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使投资得到很大节约,不过,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同样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和技术存在的可能性,在允许的条件范围内,要积极提倡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园林机械设备能够为园林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3 结 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使园林工程得到顺利发展,其机械设备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分析园林机械设备经常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且寻找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只有把机械设备常见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使园林的机械设备能够为园林工程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蕴辉.浅谈我国园林机械应用与发展[J].民营科技,2009(8)

园林机械范文3

【关键词】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设计模式

园林设计是改造自然的艺术。其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设计研究领域,其任务主要包括对整个人类生存和生活相关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社会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绿化养护是设计的“守护神”,是能够把设计师理念很好展现的重要工作。现代化的绿化养护工作再也不是简单的修枝与浇水施肥,而是应该根据设计理念制定一套完善的养护计划,有针对性的专业养护与改造相结合,力图把设计引向更加完美,在年复一年的养护中,让园林绿化模式既适应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

1 影响绿地管理机械化的问题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由复杂的地形、地貌、植物、建筑等组成,根据不同的条件需要各种各样的园林机械设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要结合各个生产要求合理配备园林机械设备。现代城市绿化管理中最常用的园林机械设备主要有如起苗机、挖坑机、草坪修剪车、草坪修剪机、绿篱机、洒水车、修边机、打孔机、自动喷灌设备等。这些园林机械分别有不同的型号,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目前,北方园林绿地特点是大草坪、大模纹比较普遍,追求华丽的色彩和流畅的造型,并在绿地中点缀大树、乔灌木、景石等。草坪设计由于乔、灌木影响不方便修剪机械连续作业;绿篱、模纹设计宽度大,未留出施工作业通道,不能使用机械或造成使用不方便,有些模纹宽度甚至达到10米以上,修剪难度很大;部分绿地的喷灌系统设计不完善甚至不能发挥作用,只能水车喷洒,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都使得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很难提高,造成了养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养护资金的浪费。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是城市园林事业的迫切要求。在配备相应的绿地管理机械同时,要研究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模式,以方便机械设备的使用,充分发挥它的技术性能,才能提高机械的使用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机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提高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模式

2.1 草坪设计与草坪机械化修剪

草坪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修剪、施肥、浇水、打孔等。尤其是草坪修剪工作任务繁重。首先应考虑减少不必要的草坪设计,同时草坪设计应考虑方便机械的使用。可以将乔、灌木及草地在布局上分片分区域栽植,草地应相对集中,以方便机械作业。另外,在绿地边缘不适合进行修剪的区域使用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包括有机覆盖材料、无机覆盖材料以及宿根花卉、观赏草等。这样不仅能提高修剪的机械化程度,还能提高包括草坪打孔、疏草等养护工作的机械化程度,提高效率。

此外,草坪机械的选择应该根据草坪面积为依据,一般2000平米以下的草坪,可以选用手推式剪草机、2000平方米或2000平方米以上的草坪可以选用自走式剪草机,面积较大时选用剪草车。合理的选择修剪工具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2 绿篱设计与机械化修剪

绿篱必须实现机械化修剪以提高工作效率,绿篱修剪机械包括绿篱修剪车、绿篱修剪机等,公路边大片模纹、绿篱修剪应采用绿篱修剪车,一般情况下,市面上销售的绿篱修剪车修剪高度0.2m-2.6m,修剪跨度0.1m-2.2m,它的工作效率是人工修剪的40倍。半自动的绿篱修剪机幅面一般为65cm-85cm,工作效率是人工修剪的5倍。

绿篱设计必须考虑方便机械养护,尤其是高速路、城市快速路,一般路边的绿篱设计宽度不应超过2m,且作为快速交通绿化景观的绿篱应该多采用直线型绿篱,以方便机械化管理。城市普通道路以及街头绿地模纹、绿篱造型不规则,应使用半自动化的绿篱修剪机,为方便机械使用,模纹、绿篱设计宽度应该不超过4m,如果模纹较宽,应每4m留出30-50cm的作业通道。

2.3 地形设计与机械化管理

地形设计是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它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立体感。但是地形设计一定要考虑方便管理养护工作。园林微地形设计为方便草坪的机械修剪,以及打药、施肥等养护工作,坡度不应超过15度,多层立体花坛适宜自然式栽植设计,否则机械修剪难度大,也容易造成机械损坏。另外,绿化带路牙石设计应考虑不能影响机械进入和场地转移。

2.4 灌溉设计与机械化管理

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可以提高绿地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应该从绿地规划设计的方面,研究方便自动灌溉系统使用的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作为向植物供水的灌溉系统,也应当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向植物提供“精准”灌溉。所以应将草坪喷灌和乔、灌木的喷灌区别对待,可以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将乔、灌木及草地在布局上分片分区域栽植,形成乔灌木栽植群落化,以便不同类型灌溉系统简化和方便使用,并且互不影响。草坪部分使用自动化的喷灌系统,喷头选用地埋式以方便其他养护管理工作。乔灌木喷灌设计使用滴灌、渗灌和涌泉灌,并对需水量进行计算和设置,从而形成完善的、自动化的绿地灌溉系统,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5 提高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其他途径

从规划设计入手研究减少植物修剪的园林设计模式,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高机械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从设计上减少草坪的面积;灌木选用无须修剪的植物种类如丁香、花石榴、火棘、木槿、杜鹃、石楠、红瑞木、十大功劳等;推广自然化的园林设计模式。通过这些绿地设计模式减少城市绿地的修剪养护工作,减轻养护管理负担,相应的对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也是间接的促进。

3 结束语

养护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对于城市园林事业,从研究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入手,是要解决养护管理机械化的前提问题。如果不按照这个思路,再多再好的园林机械也发挥不了作用。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提高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模式主要应从草坪设计;绿篱、模纹设计;地形设计;灌溉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以方便绿地养护管理机械的使用,从而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将这一规划设计模式研究工作开展下去,总结出更多更好的规划设计经验。使城市绿地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使城市绿地达到好管、好看、好用的综合优化目标。

另外,要加大引进现代化绿地养护管理机械,加大机械化管理普及率,同时搞好培训,培养优秀的机械化养护管理队伍。这也是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园林机械的发展还比较滞,还应加大园林机械的科研力度,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更经济耐用的园林机械,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于现代园林事业。

【参考文献】

[1]高锐涛,曹玉华,等.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3(12):182-185.

园林机械范文4

关键词:园林机械;现代化;工程建设

Abstract: Large-scal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been basically realized mech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by contrast, planting mech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still a big gap.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alysis of green modern weakness, to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greening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Key words: garden machine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出现了国外承包商的塔式混凝土搅拌楼等现代化混凝土施工机械,打破了建筑工地必定脏乱差的概念。混凝土专用机械,混凝土成为商品化的半成品,产业规模与日俱增,这对园林绿化行业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可以有所启示。

绿化工程建设的基本要素

园林绿化是与建设工程半生的绿化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建设投入大的特点。园林机械、园林工程绿化技术理念等在近20年与国际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绿化行业通过引进选种、组培、工厂化育苗等现代技术实现植物种苗的高质量控制、高效率生产。通过引进喷灌、渗灌、滴灌现代技术实现节水灌溉;通过引进剪草机、绿篱修剪机等养护机械设备提高里绿化建设的维护质量和效率。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绿化建设的效率、质量差距依然不小。所以,必须提高营养土的生产装备技术水准才能形成产业化规模,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必须提高营养土专用物流装备技术水准,才能推动营养土商品化进程;必须提高绿化建设范围管理水平,才有可能从源头上控制绿化基础元素的质量,从而保证绿化建设的远期质量。

国内绿化工程机械装备的发展情况

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是:除了园林机械厂、林业机械厂生产园林绿化机械设备以外,一批实力较强的通用机械厂、机床厂也开始生产不同品种的园林绿化机械,部分小型园林绿化机械已开始出口国外。先进的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进口大幅度上升。英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的一些大公司的园林绿化机械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经销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公司大量涌现,规模也日益扩大,并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经销网络。大型园林绿化工程中机械化作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一批机械化施工队伍已经出现。园林绿化机械开始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庭院和住宅小区。但是总的来看: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品种还比较单一,性能、质量和制造水平都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园林绿化机械化作业的比重还很小,与发达国家全盘机械化程度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总体上国内目前仍处于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内外园林机械的发展趋势

进入2l世纪,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国内也将会很快实现园林绿化作业的全盘机械化,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水平则将进一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今后的一段时期,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将呈现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园林机械范文5

本刊讯(记者苏定)4月14日~17日,“第12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36家企业,参展内容涵盖鲜切花、盆花、种子、种苗、介质肥料、花盆、包材、温室、园林机械、园艺工具、园林绿化等相关领域,是目前我国花卉园艺领域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商业化程度最深的专业品牌展会,每年一届在北京和上海轮流举办。

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到会并致辞。她介绍了本次展会情况和我国花卉业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的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对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本届展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的加强中外花卉界的合作,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现代花卉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花卉产业发展陷入低潮,欧美花卉展也大幅缩水。但据会议承办方介绍,本届展会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仍然达到了去年的规模,布展面积约17000平方米。国外展商中,有世界顶级园林苗木供应商意大利Vannucci Plante公司,世界主要花卉新品种供应商如安祖、瑞恩、先正达、莫尔海姆、德鲁士、爱索特等,泥炭供应商如芬兰的碧奥兰、丹麦的品氏托普、德国的FLORAGARD等:温室设施如德国拜耳、瑞士珀丽优、荷兰普瑞瓦,园林机械如美国科勒;园艺工具如日本爱丽思等。同时,报名参会的东亚、南亚、俄罗斯和西欧的海外采购商也达200家以上。值得关注的是,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昆明代表处组织了14家荷兰企业联合参展,并在展会专门开辟了荷兰专区,足见世界花卉大国荷兰对中国市场的青睐。

从本届展会的参展情况来看,大花卉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园艺设施企业参展数量和规模较往年扩大,温室设施、灌溉设备、各类园林机械种类繁多,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二是种苗企业参展展品以引进或自主培育的新品种为主,这表明种苗企业在保有传统的种苗市场的同时仍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三是展示的矮化迷你型品种和针对家庭园艺的品种大量出现,企业的产品终端开始向家庭用户扩张。五是环保型器材、植物受宠,如可降解培植容器、有较强空气净化能力的红豆杉、蕨类植物等。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多场技术交流会和插花表演。美国球根行业领军企业金州球根公司中国区顾问Dr Thomas展示了他们的新品种彩色马蹄莲和球根海棠,并就其栽培技术做了系统地介绍。Dr Thomas认为,彩色马蹄莲将成为蝴蝶兰、大花蕙兰之后风靡全球的花卉品种,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中国的彩色马蹄莲生产者必须严把种球选购关,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本身特性才能培育出优质的马蹄莲盆花。荷兰参展团在4月15日举行“荷兰日”研讨会,由不同的荷兰公司分别主持温室管理、鲜花零售、球根催化等主题讲座;此外,中国设施园艺科学灌溉技术交流论坛、家庭园艺专场、插花表演等活动也相续展开,深受与会者的欢迎。

园林机械范文6

[关键词] 晚期产后出血;阴道分娩;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71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153-02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出血过多,常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笔者将我院2003年3月~2007年3月发生的54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娩总数2 203例,78.3%为阴道分娩,21.7%为剖宫产。4年间晚期产后出血54例,占2.45%。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6岁;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分娩10例。

1.2 诊断标准[1]

该组病例选择的标准为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阴道大量出血,一次或多次,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出血,本文病例出血总量在400 ml以上者。出血量的收集,在院期间采用弯盘测量法,院外多由患者与家属估测。

1.3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胎盘、胎膜残留27例,其中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4例;子宫复旧不良15例,其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6例;产褥感染12例,均为阴道分娩。

2结果

2.1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

27例胎盘胎膜残留平均出血量966 ml,出血时间为产后6~14 d,15例子宫复旧不良,平均出血量746 ml,出血时间为产后10~22 d。产褥感染12例,平均出血量530 ml,出血时间为产后3~10 d。

2.2 转归

蜕膜残留及胎盘胎膜残留均经清宫治疗。会阴侧切伤口行再次缝合止血,子宫复旧不全者行保守治疗,54例均痊愈出院。

3讨论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导致失血性休克,威胁产妇生命安全。胎盘胎膜残留为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帮助胎盘及时娩出,避免胎盘滞留十分重要。临床实践中,笔者在胎儿娩出时迅速静脉注射缩宫剂,效果满意。切忌用手强行牵拉脐带。娩出的胎盘应常规进行检查,怀疑排出不全,应立即行宫腔探查,有残留者及时清宫。子宫复旧不良所致的产后出血常见于剖宫产术后,多由长期卧床引起,术后应常规用宫缩素促进宫缩,督促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大大减少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对于重型晚期产后出血,一旦发生,临床上要予以重视,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迅速去除病因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重度感染所致的出血,出血难以控制,如发生可采用子宫切除。虽达到止血目的,但患者丧失了子宫,给身心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总之,晚期产后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加强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保障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溃疡、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良等[2]。正常情况下子宫蜕膜于产后1周脱落。若宫腔有损伤会造成蜕膜粘连残留,继发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子宫收缩,子宫复旧不良引起产后大出血。由于宫腔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会引起胎盘粘连和植入导致胎盘残留,残留宫腔的胎盘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基底层血管暴露引起大量出血。从本资料中分析得出阴道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主要考虑胎盘蜕膜残留,而子宫复旧不良则剖宫产多见。可能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缝扎过密致组织缺血或缝扎过松形成血肿,使切口愈合不良。继发感染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出血。反复出血、坏死则形成子宫溃疡。

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急诊处理除了常规的抗感染、止血及抗休克外,必须做急诊超声检查确定出血原因[3]。阴道分娩者且B超提示宫腔强回声时紧急行清宫术,术后加强抗感染和促进子宫收缩。剖宫产者由于胎盘蜕膜残留可能性小,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不应盲目清宫,否则将可能造成切口再损伤致出血更多。除非B超图像提示胎盘残留才考虑清宫手术。本组27例剖宫产后15 d B超提示胎盘残留,入院后经抗感染、止血治疗1周后再在B超引导下清宫术,术后恢复良好。对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做髂内动脉栓塞术。

4结论

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首先应做好分娩期处理,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过度疲劳,以免造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4]。做好第三产程处理,切忌用手强行牵拉脐带或用钳子夹取胎盘,以免造成胎盘、胎膜残留。第三产程结束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产道有否损伤,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手术时切口适度,切口两侧角度向上弧形剪开,切口缝合不带内膜,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及造成子宫切口感染,致切口愈合不良、裂开出血。切口撕裂缝合止血应间断或8字缝合。血管可以单独结扎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

[2]吴连方.产后出血(PPH)的处理[G].2007年中华医学会―强生西部学术讲座全国产科危重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10:155.

[3]吕一燕.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