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辅导范文1
一、输入
1.内容丰富化、特色化
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是写作知识输入的主要构成。因此,在写作知识的输入上,教师要同时兼顾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其一,写作素材主要源于生活、现实经验,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其所获得的素材也各有特色。教师在这一方面主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素材,如有的同学将“吃饭”作为写作素材,我们知道“吃饭”是我们一天当中必然且重复做的事,如果吃饭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具有意义的事件,其并没有写作的价值。而另一个同学观察到,每一顿饭,餐桌上的盘子摆放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即父母总是将自己所喜欢的食物放到自己面前。同样是“吃饭”的素材,而后者的主题更具张力,素材的选择也更具特色。其二,写作技巧分类颇多,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侧重于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两方面。针对小学生在书面语的运用和事件的叙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强化学生的长、短句训练以及逻辑思维训练。
2.形式多样化、趣味化
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较为明显,相较于抽象、枯燥的讲解,学生更倾向于在自主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积累。因此,教师在知识的输入过程中,要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号召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知识输入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如在写作素材的搜集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为4-6个人,并要求每一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素材可以以照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素材搜集后,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素材、最佳合作小组等若干个奖项,并评比出表现比较突出的小组或成员。
二、输出
1.着眼小处,注重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辅导写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一些细节习惯,如字迹、标点符号、分段等等。书面的整洁程度直接影响阅读者的情绪,漂亮的字迹、整洁的卷面不仅使阅读者身心愉悦,而且对于文章具有美化作用。同样,规范的标点符号运用和分段也会为文章添色不少。因此,教师在写作的教学中,要反复地强调字迹整洁、标点符号规范运用的重要性,强化输出的美观性和规范性。如对于细节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的文章作为展览品进行展示,并要求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对于字迹潦草或者标点符号乱用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重写或者进行专门的标点符号训练。这些细节是文章的门面,是对“外”的窗口,直接地反映了作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2.保持耐心,反复修改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确实,反复修改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优化文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落笔之前进行反复推敲,从个别词语的运用到句子的排列,从段落的划分到整篇文章的布局,都要寻求最优化。落笔之后,学生必须反复阅读自己的用词,追求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经过两次的自我修改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文章,相互进行修改,如可以用铅笔标明需要修改的地方。对于比较好的建议,学生可以直接听取并对文章进行修改,对于不能立马下结论的建议可以请示教师。他人修改之后,文章基本定稿,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文章进行再次批改,特别是叙述技巧、主旨思想等方面。经过自身、他人以及教师三方的修改,文章基本已经提升了一个层次。
作文辅导范文2
一、因地制宜,制订训练计划
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的孩子因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认识事物,接受的信息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写一件高兴的事,许多城里的孩子也许会写到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或到游乐场、公园去游玩等。而农村的孩子只不过在电视上看见过这些而已,并没有亲身的经历,所以他们不会也不能将这些写到作文中去。当然,这也不是说农村学生作文没有东西可写。相反,农村学生的许多经历也是城市孩子所体验不到的。例如农村孩子们的钓龙虾、参加农忙,以及他们见到庄稼生长的全过程等。因此,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训练。发挥他们所长,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觉得轻松,有东西可写,文章也会有真情实感。
二、改变学生的作文观
(一) 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见到作文课就头痛,拿起笔就觉得无从下手。这主要跟作文兴趣有关,作为作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谈话式的辅导,使他们放下“怕”的包袱,扫除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轻装上阵,从我要写我想说开始,逐步培养起作文兴趣。
(二) 呼唤出学生胸中的作文素材。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拿起笔不知写什么。一般的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总是觉得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拿起笔又觉得不知写什么好。这就要我们作文教师做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心中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因势利导,辅导他们学会根据作文的要求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分析素材,选择素材,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是自己感受深的题材来表述。如要求学生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从而达到作文内容真实、感人、中心突出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在辅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辅导时,教师不应抑制他们的观点,要多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地写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当然,也不是任由学生东拉西扯,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做到有扶有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更加的真实感人。
四、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中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生活素材,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针对小学生兴趣易失,易情绪化,意志力薄弱等年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快乐作文。
(一) 指导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分两部分内容:
1.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却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这种素材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写日记、周记的形式来落实目标。比方说看完一个动画片,写其中自己喜欢的某处情节,哪怕是五六十字都行。
2.积累优美的语言。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要鼓励学生多背,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累就会为写作奠定基础。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
(二) 激发想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新的课程标准别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作文辅导范文3
我们的作文辅导宜在学生最渴望得到帮助之时。辅导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我认为“辅”,即帮辅、帮助,指传授写作方法、技能,指点写作迷津。“导”,即引导、指导,指引导学生将做人与作“文”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去开展自评互评,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写作形式和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丰富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根据这半年来对作文教学与评价的课题研究,我认为初中作文的辅导,应当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一、七年级宜以“扶”为主
依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以及其认知规律,我们必须给予适当的写作知识与技能的辅导。其“辅导”则表现为:
1.做好作文前的“理论”辅导,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写作概念。小学时期,学生已有了些写作实践,但对如何写作或许仅处于朦胧状态。此时我们便有必要为其建立一个体系,帮其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风格,故而讲解理论就显得有必要了。如:进入初中开始写话题作文,于是作文之前就告诉学生,“话题”仅是一个写作范围,表明了写作范畴,我们需要围绕他来写。对于初写者来说给话题作文拟题就是一个难点,故而我在写作之前还告诉学生话题作文拟题的常见方法:扩展法(在话题前加修饰语或在后面加补充语)、修辞法(活用修辞来拟题)、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意的基础上,分析他的引申义)、想象法等。这样学生对话题作文有了初步认识,便敢放开手脚去大胆创作了。还如:七(上)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写作为主,话题是“感受自然”(人教版)。依据课题计划,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那么在单元起始课上,我就告诉了学生“观察”应明了的内容:观察的对象,即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不仅指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自然界的风、霜、雨、雪、花、鸟、鱼、虫等,对身边的小事也同样需留心。观察的方式:“走马观花”法、“细致入微”法。观察的目的:观察要有目的性、抓重点,突出事、物特征。这堂课上还告诉了学生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属于联想和想象,联想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等理论与例子。
“思想武装头脑”。理论的积累,课堂上的初步感知,为学生后期的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如: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的活动中,学生便充满信心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目的明确地开展了自己的活动,最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了篇篇动人的文章。
2.进行同步“下水作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通过写“下水文”,能亲身体验写作过程,亲身体验该写什么,该怎么样写,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自己亲身体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利用“下水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想与老师的文章比美。启发学生作文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和怎样修改。让学生明白我的创作动机(表达的主题)、文章的构思、语言使用的原因等。学生从教师以作文为乐中找到了作文的兴趣,每到作文课,他们都会跃跃欲试,想尽快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想的东西都表达出来,这就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久而久之便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立意,巧妙构思,典型选材,准确表达等良好的写作习惯。
3.开辟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多参加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多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进行习作准备厚实的基础。文学评论家刘勰也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和博观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变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结合七上第一单元“这就是我”);举行各项文体活动竞赛(如:拔河比赛,口头作文竞赛);开展有关书画等艺术方面的活动(如:庆“十一”祖国在我心中的楷书,绘画展);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七上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等。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用心观察,用心体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的各个过程,并用心体验。同时,也乐于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和所体验到的真情实感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激发,作文素材也得到了充实,所以作文教学的效果自然提高。如:在学生活动之后写的《我们终于赢了》、《生活处处有语文》、《感谢你,老师》等习作,大多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物,而且饱含真情实感。
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拓宽作文教学空间。通过家、校互访和家长会等渠道,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外出参观旅游(如:尤其是在外打工的家长,可利用寒假、暑假、“十一”等接孩子到打工的城市),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条件多参加家务劳动、田间劳动等实践性活动。为学生扩大视野,亲身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求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学生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或通过网络获取一些对作文有益的信息资料。如:写读(观)后感,由于学生平时在家长的配合下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有了大量的亲身感受,所以学生的作文可读性强,并且很有质量。
作文教学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配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能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是能够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进行作文。
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作文教学空间。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时,教育的效果才能获得全面的提高。学校与社区作为教育的两个主体,必须紧密联系,相互沟通,把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与学校共享,才能更好地发挥社区的教育作用,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作文教学,自然也离不开社区的配合。因为作文教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只有社区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练习写作,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浅,对社会上的人、事、物、景都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校外生活,应尽量争取社区多方面的配合。如:获取更多的、更确切的数据等资料,得到更多的感性材料,受到更多的亲身感受,为进行习作积累更丰富的素材。
二、从八年级开始逐步转向以“放”为主
经过一年多的“扶着走”,学生会基本掌握写作整套思路,会基本养成写作的兴趣,会熟练的搜集与处理写作素材,会让文章体现自己的心声,体现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会较熟练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等。那么,在第二时期我认为在形式上可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的集体辅导,即针对每次作文的训练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写作状况,分析整体状况,找出具有共性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学生给予评讲。如:一次我以“位置”为话题,让学生作文,结果不尽人意,绝大多数学生都写自己在教室的座位。见到如此情形,作文评讲课我便辅导他们见到话题如何打开思路:
1.可以从学校的角度拟题。
(1)《一缕阳光》写老师的一番开导让我悬崖勒马,不再迷恋上网(不再终日昏睡、早恋、自卑等)找回我的位置――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从而奋发图强。
(2)《不变的位置》(心灵的呼唤)写从小学到中学都因成绩差而坐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不禁内心呼唤:老师,你能看到我吗?这个又远又脏的“荒漠”果真是我不变的位置吗?
(3)《如果我真的成了你》(写自己是老师该如何教书、教育学生等)。
2.可以从家庭的角度拟题:《体验“当家作主”》、《和谐大家庭》(写家庭成员各自办好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使得家庭变得其乐融融。)
3.还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写:《酒香不怕巷子深》(叙说身边诚信经商生意兴隆者等、手艺精湛但地势偏僻仍能美名远扬的医生、木匠、漆匠等);构思小说,表达职位不分贵贱,只要敬业便可获取人生最大的生存价值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或许就是因为作文后的这点辅导,让不少学生面对难以下笔的作文题茅塞顿开。当然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只懂的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我正朝一个“完全的老师”在努力罢了。
个别辅导是教师同个别学生(特别是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合作互动的一种常用方法。我通常采用作文本上精批细改,给予中肯的多鼓励的批语和当面交流修改两种方式。通过这种个别辅导的形式,可以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三、作文辅导的内容
这个阶段的作文辅导,内容上主要表现为:
1.学生作文材料陈旧,缺乏新意,需要辅导。清人赵翼曾说:“意未经人说过,则亲;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能新,正以此耳。”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如何呢?写《童年》都会有“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后面不看都知道是偷西瓜、堆雪人、捉迷藏等。《我的同桌》同桌沉默寡言是父母离异的结果;中途退学是家庭贫困造成的。使人读后没有一丝亲切感,只有满脑子的空虚和反感情绪。此时,我们就应静下心来,找出症结,予以辅导。如:面对一次考试失败,一位同学这样写与他母亲见面:妈妈见我满脸的伤心与难过,便没有问我成绩如何,只是温声细语的对我说:“你不要灰心,不要失望,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我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下次一定能考好。”听了妈妈的活,我很感动。……一看文章,语言陈旧,构思平淡,毫无活力,不能感人。而真实的生活会怎样?交流后同学们修改为:妈妈见我无神的眼睛,闷不做声、耷拉着脑袋的样子,便没有问我的成绩如何,只是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顺手用毛巾擦了擦手,向我走过来,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温声细语的对我说“儿子,你不要灰心,不要失望,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我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下次一定能考好。”说着,她还学着电视上的人一样,向我竖起了她那粗糙的大拇指。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顿时阴霾全消,心灵为之一颤……很明显,修改后,一个栩栩如生的母亲(农村妇女)的形象映入眼帘,写出了新时期的妇女形象,而不再是千面一孔的“说教者”。
当然,材料的新不仅是让学生细致的观察生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还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2.思想肤浅,不够深刻,需要辅导。欢快与喜悦,忧愁与痛苦都需要表达一个崇高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主题。由于学生平时听家长的发泄、同学们的牢骚、部分老师对社会的模糊议论、部分影视作品的负面宣传,使学生过多地感受到生活的不平。因此,学生作文有时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反映生活,用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如:作文中会出现“在校念书,不如回家养猪”、“不读书外出打工,照样挣钱,比读书人过得更潇洒”“让生命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得过且过”……此时,教师在辅导时,要引导他们从热爱生活做起,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要详细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理解他们生活中所遭受的困苦;了解祖国过去的沉重历史,增加生活的忧患意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无论是的烽火,还是圆明园的硝烟;不管是的血泪,还是东北三省的沦陷。这一页页的历史都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幸,都诉说着我们后代子孙的责任。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犹感枪声在耳,血光在目,耻辱在心,激发一种向上的思想,培养一种不屈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看到社会的蓬勃发展,党的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在作文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
中学生的思想一旦变得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作文中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欢快的节奏就会展示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作文也就从对同学的几分刻薄,对自己的莫名惆怅,对社会的几分冷漠,变得学会理解自己,善待社会了。因此,作文辅导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意识,让作文思想深刻起来。
3.学生评价方向不明确,需要辅导。作文的评价不能再搞“霸权主义”了,我们需要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还说:“假如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一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进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建议“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我尝试着进行学生自该与互改,并为此征求学生意见,初步拟定了一套评分细则,使之便于学生操作,为学生批改提供了标准: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语病;标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鲜明;主题是否深刻;选材是否真实、典型、有新意;结构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准确、丰富、简洁。共11项。
在批改后,要求学生写鼓励性、期望性的评语,运用“好喜欢你的____”“同学”“朋友”等语言和商量式、鼓舞式、祝福式的语调。学生互改,并不是给教师“减负”,而是“增负”。指导学生互评、自评后,教师还需要收回作文复改,主要复改原作文及批改的失误、评语书写,并评出“优秀批改小先生”若干名,同时对情真意切、妙语连珠的评语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最后发送给学生本人在改。这样一番教导,学生作文水平、能力必能提高许多。
当然,此阶段也可能出现审题不准、思路狭窄等现象出现,我认为同样宜放在学生写作之后,针对学生作文作出评价与指导。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与文风,又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辅导出现在学生最迫切需要之时。
作文辅导范文4
1凭借优点 保护自尊
差生的自尊心特别强,感情也特别脆弱,他们害怕写作文,因而病句,错别字,用词不当等容易弄出笑话。甚至遭到同学们的取笑。这时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倍地热爱差生、关心差生。从差生身上发现闪光点。例如:有一个差生的作文写《我的妈妈》它的个子高高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小小的,头发长长的……我发现他观察的仔细,对他单独指导,让他抓住人物外貌的一个特点来写。后来改成这样:我的妈妈三十多岁,个子又瘦又高,头发很长,披在肩上,十分好看,尤其她寻红红的嘴唇更衬出她的美丽。把文章这样一修改,内容与以前大不相同,使文章显得更具体、形象了。作为教师,就要和差生多交流,对差生倾注真诚的爱,从学习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懂得做人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2引导观察 培养兴趣
首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训练他们有意无意地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观察。养成处处留心,遇到事物要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例如:我带全班同学去李家川水库玩,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观察花、草的生长情况,差生只知道花儿开放了,草儿变绿了。我就在旁边给他们指导,花儿开放时,有几片花瓣,什么样子,闻一闻什么味道,花心什么颜色;草儿发芽时以及长成后是什么颜色。边说边和学生讨论,他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这为以后写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如从上到下,由远到近等等,学会如何分析、思维。再次,要勤写多练,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针对学生的日记、作文,从多修改入手,把差生每一句话进行推敲,琢磨。训练他们随时随地积累写作材料,锻炼写作能力。在差生的作文中选出一些优美的语句在班上讲评,消除他们害怕写作文的心理,给予多鼓励,多表扬。
作文辅导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困生 心理特征 写作习惯 赞美之词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洞悉学生心理、情感的良好媒介,是学生心智的反映,是学生情感的真实表达,以及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个人感想,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和情绪,最先从作文中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作文是小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困生的写作能力令人担忧,写作题材陈旧、主旨不明确等现象频频出现。本文以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为线索,从学生尊严维护、鼓励学生感情流露、批阅学生作文等方面讨论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作文辅导,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
一、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维护学生的自尊
实际上,很多学困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富于其他学生的社会经验,有很多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经历,且明白很多道理,只是不善于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感和见闻表达出来。很多小学生被大家视为调皮捣蛋,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在作文教学时多为学生考虑,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小学生的内心非常敏感,一些学困生面对作文时有恐惧心理,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作文写得不好,遭到同学的嘲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察觉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在作文教学时,多鼓励教学。在批阅学困生的作文时,切忌在学困生的作文上动“大手术”,不要在作文上画叉或者大面积圈改批注,这些都会给小学生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让学生的自尊心受挫。批阅学困生的作文时,要以鼓励的态度进行,语言上避免“语句不通,离题万里”的评论,而应给出中肯、鼓励的评语。批阅作文时,多找学生的进步与亮点,少挑剔学生的问题,针对跑题的作文,教师可以尝试换个角度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例如,可以这样写评语:“虽然选题上还有待修改,但文章感情真挚,比起抄袭的文章强多了,希望下次继续保持真挚的情感,并多花点工夫在选题上,就会更加完美,期待你下次的进步!”这样的评语,委婉地指出了文章不足之处,肯定了学生的态度,给了学生很大鼓励,很大程度上呵护了小学生的尊严。对学困生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作文,不再排斥作文。
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作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学困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是错别字多文章结构混乱、有病句等。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优美的文章,培养学生多看课外书,摘抄优美语句的好习惯,并鼓励学生多模仿摘抄的优美词句,并在作文中运用。为了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美文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摘抄的美文,在全班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这个好习惯。多看一些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写作有很大益处。
其次,培养学生列提纲写作文的好习惯。一些学生文章结构混乱,爱跑题,中心思想不明确,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列提纲造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列提纲来理顺写作思路,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结构。教师要认真引导,尽可能一对一地辅导学生的提纲写作,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更有动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渐渐养成好的写作习惯。
最后,培养学生反复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古人作诗,曾为一个字反复推敲,作文亦是如此,好的文章很少一气呵成,需要反复修改。这样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养成,在小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互改作文,交流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又有利于学生间写作知识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的写作习惯,避免一些常见错误,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最后得到的评论会更好,这对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有很大帮助。
三、鼓励写作,不吝赞美之词
小学生渴望得到肯定,对于一些学困生的作文,哪怕写作水平很差,教师也应该持鼓励态度,评分时放宽标准,尽量不要给出不及格的分数。在作文批阅中,只要发现学生的作文有闪光点,一定要不吝赞美之词,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当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提高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参与作文的批阅,在批阅过程中,发现其他人写作中的亮点与不足,通过发现别人的优点与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身的写作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四、结语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灵活开展写作辅导,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尊重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写作,然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多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养成列提纲写作文的习惯,写完文章后反复修改。教师在批阅学生的文章时,要用肯定鼓励的态度评论,培养写作信心,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子荣.加强常规训练,激活情感——探求作文教学的新路[J].小学时代(教师),2011(08).
[2]李雪冬.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06).
作文辅导范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北方儿童出版社期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1726
国内刊号:22-1048/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