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技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技阅读答案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1

【关键词】创新;观念;情境;方式;探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初中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承载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也需要创新精神为它增添活力,彰显生机。同时,创新教育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巧妙地融合,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1 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及文化传承仅限于薄薄的教本,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参为准,课堂上教师成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教师时时处处都控制着学生思维,总拘泥于框框架架中,那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获取信息,让一言堂成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多质疑、多探究。

2 创设语文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理性地呈现文字的静态,以至于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而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情思,学生常会感到新奇有趣,活力倍增。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课前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2008年春季,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寒假由于持续的凝冻而特别的寒冷,但有一个人却在这个极其寒冷的冬天火了一把!他凭着饱含深情的歌声以及超凡的拟音技艺,占据了春晚近10分钟的时间,这是那些明星大腕都不可企及的。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异口同声:阳光。)阳光的世界本不‘阳光’——从小就双目失明,但他有一‘技’之‘长’,所以,阳光的未来一定是‘阳光’的。他的拟音技艺就是口技。口技是中国杂技技艺之一,古已有之。今天,我们暂时撇下阳光不说,按下孟尝君‘鸡鸣狗盗’的故事不表,单看清代林嗣环为我们介绍的一位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这个导语感染了学生,激发了他们想急于了解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再创情境,让学生摹拟鸡、鸭、狗、鹅、狐、牛、羊、马等的声音,让学生亲自体悟口技表演的难度。由此,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注重满堂灌,学生是收容器,只能雾里看花,临考大搞题海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抹杀了学生应有的创新活力。无论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还是今天众多名师总结出的“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要留一层窗户纸让学生去捅穿”的经验,无不告诉我们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注意启发式教学,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日臻完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鼓励大胆质疑,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应干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海阔天空,“胡思乱想”。一堂课,虽然有时多花几分钟或让学生多“缠”几分钟,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既提高了听说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在课堂上,提倡让学生向老师质疑,同学间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并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已有定论进行逆向思维,提出悖逆性的新见解;启发学生寻找新奇角度,提出问题,打破思维定势。

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肯定“愚公不‘愚’(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为移走大山是必然的)、智叟不‘智’(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是无法变更的)”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大胆质疑,提出新的观点:愚公“愚”——为什么不搬家?为什么不想法开发山区呢?智叟“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又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因这是初中教材里的传统篇目,在前我总是引导分析桓侯的结局: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死。然后依据教参和导读得出:扁鹊——防微杜渐;桓侯——讳疾忌医。今春又是如此,就有学生当场质疑:“讳疾忌医的本意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而不愿看医生,比喻那些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不愿改正的行为。然而,课文中写到‘……居五日,桓侯体病,使人索扁鹊’,这说明桓侯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病’,怎能说他讳疾忌医呢?”幸好,这班学生是我从七年级一直带到九年级的,他们善于质疑也是我长期着力培养并不断鼓励的结果,因而我并没有因为学生意外的质疑而打乱阵脚,而是巧妙地借题发挥,借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认为桓侯不是讳疾忌医了,但是,所有的教参书都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须防微杜渐,切勿讳疾忌医’,一些考试也这么考,甚至有人认为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就出自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要否定这一观点,就必须拿出更充分的理由来。”课后,同学们纷纷上网、进图书室查阅资料。探究汇报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一致否定了“桓侯讳疾忌医”的观点。理由有三,一方面,“桓侯体病,使人索扁鹊”,说明桓侯没有掩饰自己的“病”;另一方面,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出自宋朝周敦颐的《周子通书》:“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厌其身而无悟也。”而《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早《周子通书》一千多年;再则,说《扁鹊见蔡桓公》的主题是“须防微杜渐,切勿讳疾忌医”也没有权威的学术论断,所谓桓侯讳疾忌医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可培养其创新能力。

5 创造性地指导阅读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成功。

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因此,教师须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确定好提问目的

提问要有目的性。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发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而使之对于课文感兴趣。

2、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

3、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其进步。

4、唤起注意重振精神。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有的老师这样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如何回答?可以说答案有无数个,课文告诉我们的信息很多,任意说一个都可以。但学生无从下手,竟难以回答,结果导致冷场。其实,执教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做人道理的,完全可以这样问:“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呢?”如果是课前导入性的提问就更要精心设计。开篇的问题提的好,可以起到纲举目张,势如破竹的作用。

二.选择好答问对象

课堂提问,有问就需有答,课堂上选择谁来回答,就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①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②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③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④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谓之“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问答。

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

三、掌握好提问技巧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不强,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如《背影》一文中有一段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只有理解了这部分内容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受生活体验的限制,很难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子之情。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然后阅读这段文字,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想象“父亲的体形怎样?衣着如何?爬上月台有哪些动作?”当这些画面一一在学生脑海中闪过后,然后再提问:父亲的衣着和我的衣着有何不同?父亲买橘不容易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呢?由于学生已经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所以讨论的时候就非常热烈,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古人云“为人贵直,为文贵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问,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跳一跳”后摘到树上的果实。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愚公九十几岁?”“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两个很生活化的问题,很简单地就解决了“且”“孀”“遗”的意思。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难动力是兴趣,而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巧妙地运用课堂提问,真正让语文课“活”起来:

1、抓住文眼提问,一石击起千层浪。“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抓住了作品中表现作者感情的画龙点睛之处。如《口技》一文伊始便道出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我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挖掘口技者的“善”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怎样表现口技者的“善”?进而去体会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创设情境提问,醉翁之意不在酒。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3、伺机点拨提问,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中,难免有一些问题对学生形成一定难度,使学生普遍回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以往的认知经验去寻找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依据,让经验的“电流”打通思维的局限,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如在教学布封的《马》一课时,我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人工驯养马的特点?学生寻章摘句说了很多。同样的答案一直在复制。我提醒他们:“总结一下,是哪些方面?”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答案并不完善,可他们苦思冥想还是眉头紧锁没有答案。此时,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已经达到极点,于是我抓住时机,点拨学生:“第一段有个过渡句,找找看。”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勇毅和驯良。

4、填补空白提问,淡妆浓抹总相宜。课文的空白指的是作者在作品中有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它能够使读者产生审美情趣,具有“言虽尽意未止”的艺术效果。如《孔乙己》一课在分析理解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当瘸了双腿的孔乙己爬出咸享酒店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样,学生会通过自己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思考,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悟出作者留有空白的真正用意。

5、引导学生质疑,春雨润物细无声。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因此教师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3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测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在解答时往往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文言语句理解不准确,缺乏文言“语感”,以致对文言文“难以卒读”。从目前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所选的文言语段正逐步趋向由课内走向课外,无形之中难度也加大了许多。要想读懂文言文,应对文言文试题,关键要从文言文的词句理解入手,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文言词句呢?下面我们通过例文进行细致讲解。

【典例呈现】

(2014・湖南长沙卷)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 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扬雄:人名。

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语。

(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考点解析】

考点一 词义理解

【思维轨迹】解释黑体词语,考查的内容是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其中以实词为主,重点考查一词多义现象,虚词则主要是考查初中阶段常见的词,如“以”“而”“其”“于”“之”“或”“为”等的意义和作用。总之,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考查的都是课堂上老师多次强调过的词语,尤其是课文下的注释,如第一题中的“至”“一”“鲜”就分别是出自八年级的《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和《爱莲说》,想到此,“周到、周全;全、都;少”的答案也就很容易得出了,至于“之”,它可以作代词、助词,还可以作动词,我们只要把它带入到具体的语境――“遂与之异”,“代词,代指王安石”也就显而易见了。

【参考答案】1.(1)周到、周全 (2)全、都 (3)少

(4)代词,代指王安石

考点二 句意理解

【思维轨迹】第二题是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和简答题(直接翻译),主要是翻译含有关键词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特殊的句式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上例中的“安石轻富贵,何吝也?”,重点考查的是对宾语前置句式、重点实词(“轻”和“吝”)的把握,结合文章内容来看,“轻”本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了,应译为“把……看得很轻”,“何”是什么的意思,而“吝”,就是吝啬,根据直译法,“什么吝啬”的译文显然理解不通,“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也就不难翻译出了。

【参考答案】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技巧总结】

一、对应直译,理解文章内容。

对应直译,即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运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有时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试题后面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时,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二、结合语境,联系所学字词,准确解释重点字词。

要解释好一个词语,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字词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也可以联系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词语的意思。如果所选语段来自课外,就更应该联系学过的课文,因为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的原则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先思考在哪些课文中学过这个词,它作何种解释,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三、牢记“留”“换”“调”“补”“删”五字诀,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1.留,即保留不译。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译文时均不翻译,可以直接保留下来。如:“孔子云”,孔子是人名,翻译时要保留,可以不译。

2.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感彩发生了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而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德恶劣。翻译时应改用古义。

3.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补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4.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中“夫”,作句首发语词,翻译时就可删去不译,直接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

5.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如“何陋之有?”就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我们要把前置的宾语调回到谓语后面,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专项训练】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的黑体词语。

(1)临溪而渔( )

(2)四时之景不同( )

(3)杂然而前陈者( )

(4)云归而岩穴暝( )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常羊学射

[明]刘 基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③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④而过,翼若垂云。王注⑤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郁离子・射道》)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吏。③起:驱赶起来。④旃(zhān):安置在马车上的红色旗子。⑤注:附着。

1.下列句中黑体词的用法与“战于长勺”中的“于”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B.楚王田于云梦

C.鹿出于王左

D.王注矢于弓

2.下列句中黑体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引弓欲射(拉)

B.使虞人起禽而射之(派)

C.臣之射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使虞人起禽而射之(表转接)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若欲闻射道乎?

翻译:你想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

B.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翻译:我射箭时,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

C.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翻译: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40-01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曾一度令教师厌烦,学生头痛。“上课讲课文,复习背课文,考试写课文。考后忘课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窒息了语文课应有的生命力,面对这一现象,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初步尝试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以主人姿态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99-01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检查的同时,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的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在提问中的差强人意。从实践来看,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质量整体来说比较高,但对提问有效性等问题却忽视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问表面化。课堂教学过程中,表面上来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实际上学生只不过是照本宣科,直接从书本上找现成的答案,并非主动生成“答案”。比如,课上提问“四大名著是指什么;《三国演义》是谁的作品”等等。第二,问题具有包装性。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教师习惯性地对预设问题进行“包装”。比如,在《苏州园林》一文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说明教师自身并未真正掌握提问的真谛,过于关注教学技术的表现;实际上教师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阅读,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结构和风格特点,然以“总体特征”作为问题,包装性过于明显。虽然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应试方面效果比较显著,但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

其次,学生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以教师的提问为主,老师的质疑通常使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其课堂主体地位难以有效体现。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仅有的师生互动也只不过是形式上的热闹。从实践来看,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敢提问。实践中,很多学生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与教学没有太大的联系,或者因过于肤浅、简单而被教师和同学嘲笑,甚至怕影响了课堂教学进程,因此不敢提问;第二,确实不会提问。从实践来看,当前多数初中生质疑、提问基础相对较差,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对学生质疑、提问能力培养的不足。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1、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精髓所在,因此只有保证问题的启发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口技》一文教学过程中,可提出“此文侧面描写体现在哪几处以及其作用是什么?”该问题只要认真通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总结,即可回答出“一处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神情举止的不同变化,一处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从不同的角度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提出问题要注意曲直的有机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长期采用直接式的提问模式,学生会对此产生厌倦感,影响其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适当采取曲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效果也非常好。所谓曲问式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与传统的直接提问方式有所不同,该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转化,从另一个侧面、用另一种方式将问题提出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长期的直接提问过程中,适当地采取一些曲问式提问方法,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答案,而且还能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辨别能力,对于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出的问题应当难易适中

提问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提问得当便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则成为教师自问自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提问难度适中,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最后一课》一文教学过程中,在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初步认知以后,教师在对结尾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的基础上,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写粉笔字本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而作者却要使出全身的力气?”虽然该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可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

4、抓重点词句,综合设问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6

一、选好角度

教师要独具慧眼,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准确、新颖、独特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话题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话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就有了。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口技》教学“美点追踪”环节,设计“请同学们用一个‘善’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的话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角色,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有的同学说:“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施”一“撤”,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全凭技艺;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有的同学说:“善”在文字生动,如“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等。一个“善”字,贯串于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2.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抓住文本的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思维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在教学《雷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没有感情的,是虚伪的。那为什么还要在鲁侍萍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家居的原状?他是做给谁看呢?而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主动开了一张支票给她。他是否真诚地认为,这张支票,足以补偿她30年的情感伤害?此类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遭,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广阔空间,使想象力在瞬间迸发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兴趣。

其实,话题设计角度的选择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二、拓展广度

1.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覆盖面十分广的话题,必须在对整篇课文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基础之上,对全文有一个全面、明确与系统的了解和感受。

例如,在全面地咀嚼、理解课文《小石潭记》后,教师在进行“整体赏析”时,扣住这样的话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都有“文章”。请同学们从“小石潭记”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结合课文内容,分别从“小”“石”“潭”“记”四个方面来论述,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

此话题围绕教学目标,概括了文本重点,抓住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唤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产生了阅读的需求。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快速地将文本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头脑中建构起这篇游记的脉络图。

田冰同学说:“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张青同学说:“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凄神寒骨”不只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这就是有广度的话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非通览全篇、深入思考不可,否则便不能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

2.通过适度拓宽文本来拓展话题设计的广度。在语文教学中,应适时适量地拓宽文本资源,升华文本人文内涵,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上不封顶”,不应只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有些文章,可以引入背景材料;有些文章,可以引入对比性或结构相似的文章。如教学《七根火柴》一文,设计“过草地时艰苦生活知多少”的话题。教学《珍珠鸟》时,设计“你知道的爱鸟的事有哪些”的话题,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也可引入此文作者徐秀娟爱鸟的材料。

当然,课外资源的引入,应与文本内涵有衔接或补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而不可画蛇添足,违背挖掘文本内涵、升华人文情感的初衷。

三、挖掘深度

一般地讲,“深度”不仅指要明确获得多少,还要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1)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停留在“是什么”“怎么样”等浅层的对话交流上的情况还有不少。这样的对话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紧扣“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这个话题。

揭题阶段,窦老师先与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感受,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走进圆明园。

研读课文阶段,窦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进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在自豪、陶醉与愤怒、痛恨的情感世界中来回走了一遭。

结课阶段,窦老师又趁热打铁:“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8年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2)设计学生自我对话的话题。自己与自己对话,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为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类似的情况下,你如何做?”这样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如《风筝》一文“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这个话题太浅,宜用于检查初读效果。由于问题指向明确,答案唯一,学生随口就能答上来,不具备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如果将这样单一的对话,改成“生活学习中,你有无精神思想被虐杀的类似一幕”,讨论就会由文本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大大激活,情感将产生更大程度的碰撞,对话也将更深入、有效。

四、把握坡度

(1)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要基于学生的语感、文化和精神等“前理解”,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通过问题的解决,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比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一课的教学中,设置以下的话题:(开课时)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郭沫若及其作品;(课上)请以“粉笔”为题写一首诗;(课后)让学生与文本或作者对话――“我看《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话题太难,由于这是中学生第一次接触郭沫若的作品,学生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尚不具备对话的基础和能力。另外,新课程对现代诗的学习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而无创作新诗的目标要求。如果将其改为“请以‘粉笔’为题写一短文”和“请你联系这篇作品说说联想、想象的艺术特点”这样的话题,这就突出了本课重点,同时学生也有话可说。所以话题一定要适合学生,要尽可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经历、感受、阅读实践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去思考、讨论、应用,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做,自觉参与,乐在其中。

(2)话题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认知规律。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话题设计: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看见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听见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闻到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很明显,此话题的设计是由四个小问题组成的,这四个问题不是毫无关联的独立的问题,而是彼此并列、从易到难的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教学由提问而分成四个板块,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如此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设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勤于动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必须具备的教育思想。

上一篇教代会

下一篇七言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