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讲座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讲座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讲座体会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1

亚当・威廉姆斯:在这里,我很有必要向大家强调一下,英国脱欧之后,整个知识产权体系并没受到什么直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讲,英国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状态,这包括知识产权的授权、管理及相关法律的执行等。当然,随着英国脱欧,英国的知识产权法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指那些源于欧盟法律体系的知识产权法或者是那些为协调欧盟各成员发展而建立的知识产权法。为了保证知识产权使用者和消费者的权益,英国知识产权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同事都在很努力地工作,及时发现需要调整的地方,积极回应,进而保证英国知识产权体系仍是世界上最好的知识产权体系之一。

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英国依然是那个一直以来都极具前瞻性和全球性的国家,这一点不会改变。此外,英国也将会建立起一个与这一特点相符的知识产权体系。我们一直在努力确保,在英国脱欧的这段过渡时期,英国的各项体系都会跟原来一样良好而有效地运行。

China IP: 中国的知识产权系统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当・威廉姆斯: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及时的问题,我上周刚刚从中国回来。然后这一周,中国的学者和知识产权官员又进行了访英之旅。我的脑海里现在还在回味着中国知识产权体系。我们此次的访华之旅共去了三个城市,所有的内容都跟知识产权相关,首先,我们在主要港口会见了海关工作人员,在成都参观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外部检测中心,最后,我们作为主宾国在广州参加了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国际商标博览会。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的全国知识产权授权量十分庞大。同时也说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际贸易发达、制造业兴盛的创新大国,知识产权至关重要。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于中国国内的消费者和知识产权使用者来讲,还是对于国际品牌打入中国市场来讲,中国十分严肃地看待知识产权问题,而且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点都十分重要。我们与中方的知识产权官员就知识产权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刻地交谈。不得不说,仅仅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发展地如火如荼,发生了许多列惊人的变化。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其每年都会接收并授权大量的知识产权注册申请案例,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都会用到中国的这套知识产权体系。

China IP: 关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您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

亚当・威廉姆斯:我认为英国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那就是在中国申请商标时不被信任的问题。我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的确是威胁很多公司的一个大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电子商务问题和网络上出售假货的问题,由于中国市场十分庞大,所以中国的这一问题更加值得关注。当然,这也是一个值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需要在跨境合作时得到解决。

China IP: 众所周知,全球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治环境,您认为这种环境变化会给全球的知识产权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给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亚当・威廉姆斯:你说的没错,这个世界的环境在发生着变化。我认为,日益发展的全球化现象意味着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要学会协调管理,合作互通。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各国之间要有相同的法律。不过,我们的确需要在各国之间建立起一系列的公平、平等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对于执行机制,还是对于授权服务,这些法律体系对于每个国家都是一视同仁。

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国家都法律体系都统一化,但是我认为各国法律体系的建设都要围绕着同一个原则,即共享合作意见,对全球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我认为这种全球性的合作对于解决线上知识产权问题日益重要,比如假货贸易、电影和音乐等非法知识产权物品的流通与共享。

China IP: 你自己对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或者说整个世界的知识产权体系有怎样的期许?

亚当・威廉姆斯:英国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在英国,我们既重视消费者的意见也重视权利的所有者的意见,这样才会有一个平衡、公平的法律体系。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欧洲范围内开展工作,还是在英国国内开展工作,英国政府都坚持致力于让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达到公平、有效、利民、惠民。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以最适佳方式接触这一体系。因此,我对英国知识产权体系的期许就是我们要持续提供一个可以让用户受益并促进全球贸易的知识产权体系。脱欧必然会带来一些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要时刻保证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亲民近民。不管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还是知识产权指数排名,英国的知产事业在世界上可以排到前三前四的位置,我认为,保持这个成绩,让英国始终作为一个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首选之地,就是我对英国最大的期许。

China IP: 当中国申请人在英国申请商标时可能会因制度体系的不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一现象,您是否可以给中国的申请者提供一些建议?或者您有哪些好的意见帮助他们避免对该体系的误解?

亚当・威廉姆斯:中国申请人在英国寻求商标保护时有两种选择:可以在英国知识产权局申请英国全国性商标,或者在欧盟知识产权局申请欧盟商标,后者在欧盟28个成员国内均可以受到保护。如果寻求国际商标保护,他们可通过马德里体系进行申请,这允许拥有者能在多达114个地区进行商标保护。

申请企业应当认真思考选择何种路径。比如,专注于英国业务的公司可以选择英国全国性商标,而在欧盟开展业务的公司可以选择欧盟商标,而非大量不同国家的商标认证。

在2015年,超过1700家中国公司申请英国全国性商标,超过4000家中国公司申请欧盟商标。据粗略估计,通过马德里系统申请的商标比例为45%,而直接申请的商标比例则占半数以上。英国优秀的商标专业可以为考虑在英国寻求商标保护的公司提供建议。英国商标可以同时为大家在英国知识产权局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商标申请事宜。

在英国知识产权局,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对于商标审查的质量和速度都很高。审查员仅需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初审,并且一个商标完成注册(包括异议期)的时间小于四个月。

英国可指导中国申请人在英国和欧洲的商标制度中的各项事宜。然而,英国商标申请可能还存在一些中国申请人不熟悉的问题。

(1)英国知识产权局审查商标申请以绝对理由为基准。尽管审查员从事英国的调查,欧盟和马德里的商标注册者是审查程序的一部分,但此不存在相对理由。如果审查员发现一个可能对新申请商标造成阻碍的早期注册商标,申请者会被告知这些事宜。如果申请者选择继续此次申请,早期商标持有者会被告知并提出异议。

(2)动机不纯适用于绝对理由和相对理由。绝对理由动机不纯的异议是少见的,但当英国知识产权局有真实理由质疑所提交商标申请的要点时,此项异议会被提出。动机不纯通常用于对商标进行异议或取消。无论何种理由,如果一个申请者面对动机不纯的主张,而不能回应我们异议或取消的通告,他们的申请会自动撤销,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异议和取消。

China IP: 参观访问对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方式,除此之外,您认为是否还有其他一些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两国的知识产权人员进行更好的交流以及在对方国家开展业务呢?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部署,结合我中心职能职责,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为建设“法治”营造更优的舆论环境。

二、重点内容

重点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和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着重学习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无线电管理办法》《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学习方式及时间

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职工大会开展会前集中学习,全年学习不少于1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同时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培训。

四、学习范围

集中学法参加人员为中心全体职工。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可根据实际需要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授课。

五、学习要求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中心学法用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工作措施,深入做好动员,提高全中心干部职工对学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法、用法和普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树立正确的学法观,认真按计划开展好本年度学法工作。

(二)学以致用。坚持学习法律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力法律素养提升和法治理念树立,做到学以致用。因地制宜开展学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法心得体会交流,检验学习效果,把用法贯彻到日常工作中。

(三)确保效果。严格按照年度计划要求,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集中学习辅导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确需请假的,须经中心主要领导批准,事后要主动补课,自学内容要及时安排,保证学习效果,学法笔记要字迹清晰,书写工整,不得漏记、乱划,中心办公室将适时对笔记进行抽查,未按要求执行的将在中心进行通报批评。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3

今天是2013年4月3日,我认真聆听了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讲座。教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我深受启发,感受颇深的是“依法治校,势在必行”。依法治校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什么是依法治校?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季教授讲座中重点向我们阐述了法制的三种含义。其中第二种含义“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法律监督等活动和过程”,是对法制内容的概括,并对五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立法是最重要的法制内容。此外,还结合校园发生的伤害事件向我们详细的阐述了教育的法律关系,为我们正确分析校园伤害事件的责任问题指明了方向。季教授采用漫谈的形式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法律常识的教育,使我们受益匪浅,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依法治校是当今学校管理的必由之路。

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学校的管理不能只满足于“平安”,必须法制化、民主化。学校管理中的“人治”行不通了,不懂得法律,不遵守法律的管理也是行不通的。一天的学习,自己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讲座让我明确了学校教育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文件。认识到学习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一定要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准确把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做到知法、懂法、用法。积极建设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那么,我们又如何依法治校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2、加强宣传,增强法制观念。

3、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4、实行岗位责任制。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4

一、广泛宣传抓落实,扎实做好普法发动工作

为保证“四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在启动准备阶段,我乡就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力求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动员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为加大宣传力度,20__年5月,乡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乡机关干部精心制作了10块展板、100幅宣传画在全乡各村屯和乡属中小学巡回展出,向全乡广大农民展示“三五”普法成果与“四五”普法目标任务和意义等;并结合“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将每年的12月份定为普法宣传月,在全乡开展了“四五”普法宣传月活动,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制讲座和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张贴标语,对“四五”普法的意义、目标和任务进行广泛宣传。在宣传过程中,乡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四五”普法工作列入年度全乡乡村屯三级干部考核目标之中,确保“四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健全了组织网络。乡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办公室,负责普法日常工作。各村屯和乡属中小学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四五”普法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四五”普法组织领导机构,全乡上下形成网络,实行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普法办公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周密制定了规划。根据市县“四五”普法规划精神,结合全乡实际,制定了乡“四五”普法各年度规划,乡属中小学和各村屯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三是加强了队伍建设。全乡建立了学法讲法小分队、普法依法治乡联络员、法制宣传骨干队伍和法制副村长(校长)队伍,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四是加强普法骨干培训。从20__年起,乡政府共举办了全乡“四五”普法骨干培训班7期,共培训骨干800余人次。五是及时征订发放教材。先后征订发放全国“四五”普法干部读本450本和省编公民普法读本1350本,编印发放法制宣传手册及宣传单3.5万份。六是落实了普法经费。乡财政每年都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拨付普法经费,为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创造了物质条件。

二、明确任务抓重点,实现工作整体推进

“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乡认真按照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抓好重点对象,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实现整体推进。一是抓好各级干部学法。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村屯干部是“四五”普法的重点对象。20__年5月,乡政府组织召开了全乡乡村屯干部学法动员大会,对全乡三级干部学法进行动员和部署。首先,开展了以乡领导班子中心组为龙头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用法讲课学习活动,每年乡中心组集中学习法律知识不少于4次。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并按时参加了县统一组织的考试。其次,开展了乡村干部学法用法大练兵活动。做到一般干部学法每年达到40小时以上,有学法计划、有记录和学法笔记。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自身法律素质,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五年来,全乡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第三,开展了“村官学法普法学习月”活动。根据农村实际,将每年的1月份定为“村官学法普法学习月”,

司法所根据村官农村工作实际,下发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涉农法律学习材料及各种普法宣传单,并于每年活动月结束后,对村屯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结果纳入年终评优的重要一项。通过开展“村官学法普法学习月”活动,大大提高了村干部法律知识水平,提高了依法治村管理水平,使村级法治化管理上了新台阶。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五年来,全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活动,使在校的青少年学生都接受了法制教育。为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乡里还专门对各中小学生主管法制的副校长和政治教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作为法制辅导员,并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乡派出所和司法所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全乡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两法”知识竞赛、学法征文和法制宣传画创作活动,开拓普法教育新路子。三、拓宽渠道抓提高,营造浓厚普法氛围

“四五”普法以来,全乡普法工作注重拓展新的阵地和形式。一是主动“送”。乡政府每年都组织有关执法站所利用大集和科普之冬等各种契机,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五年来,共发送学法资料10000余份,接待法律咨询者3000多人次。二是突出“新”。广泛宣传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全乡共举办新颁布的《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种培训班和讲座11期,共培训15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新法律法规实施。三是扩大“面”。乡里每年都坚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墙面、板报等多种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

四、紧贴中心抓深化,有针对性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为使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紧紧围绕乡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普法教育,坚持把普法工作与处理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为促进乡党委、乡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严打”整治斗争期间,全乡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编印下发“严打”法制宣传手册,举办了“严打”法律知识培训班和讲座,宣传“严打”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全乡实施草原禁牧过程中,我们组织乡村屯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特别是养殖户家中宣传《草原法》、《草原管理条例》,宣传草原禁牧的好处,并印发了5000多份宣传资料。通过宣传和入户讲解,消除了广大农户心中的疑虑,使禁牧工作变成了农户的自觉行为。

五、普治结合抓创新,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乡工作的开展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5

(一)抓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估考核暂行办法》。

在总结“五五”普法以往考核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估考核暂行办法》。《评估考核暂行办法》采用百分制的考核标准,对普法工作评估考核的内容、方法、考核结果的运用都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评估考核的内容涵盖四大部分,(1)保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人员到位、经费落实、设施建设,共计6项,分值占20分;(2)工作措施,包括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资料齐备、普法对象、宣传形式宣传载体和工作创新,共计12项,分值占30分;(3)任务完成,包括普法对象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司法行政执法部门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情况、依法治理工作,共计19项,分值占40分;(4)社会评价,包括群众评价、领导评价、基层单位干部职工评价,共计3项,分值占10分。考核评估的工作方法,明确规定实行半年督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估采取听、查、看、问、评的方法进行,即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汇报,看有关资料和制度建设,查阅干部职工的学法笔记、心得体会、理论文章,开展问卷调查、综合评估等办法进行。考核等次分为优秀(90分以上),合格(70分—89分),基本合格(60分—69分)和不合格(59分以下)四个等次。同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评估办法贯彻落实。一是坚持定期研究。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听取两次以上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做到年度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一年至少督促检查两次,随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三是严格奖惩兑现。对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普遍建立了普法工作台帐制度,每次考核结果均进入优秀等次的列入普法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评选范围,有一次不合格的即取消评优选先的资格。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之中。

(二)抓学法制度落实,保证普法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季度学习一次法律知识制度,机关干部每月4小时学法制度和干部职工每人每年不少于2万字的学法笔记制度。二是坚持法制讲座制度。我们每年坚持举办1-2次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至目前市上共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3次,分别邀请省委党校、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主讲了《实施十一五规划与法制保障》、《五五普法与构建和谐社会》、《《西部大开发与法制环境》专题法制讲座,还邀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范鹏做了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参加学习1102人次,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三是落实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市县两级都能按照“集中考试、独立答卷”的原则,坚持每年对干部职工进行一次法律知识集中考试,市上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和其他部门的副地级以上领导干部38人还参加了省上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均达到了优秀等次。四是建立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至目前,中心小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共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1168名,指导学校师生积极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专题班队会活动,协调有关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的小摊点、/!/经营性网吧等,有效地推动了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净化了学校周边教育环境,五是建立了市县普法讲师团(组)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市上从公、检、法、司、 工商、党校等部门推荐,成立了18名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高法律理论水平的同志,成立了市普法讲师团,巡回各县区、市直单位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各县区也都成立了普法宣讲组。市政府还成立了法律顾问团,服务政府依法决策。

(三)抓“法律六进”活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根据“五五”普法规划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活动。

在农村,认真实施“四进农家”工程和农民工维权宣传活动,广泛培训农村“两委”干部,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并依托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普遍建立了法律辅导站和法律图书角。以来,市委每年都组织“送法下乡”活动,散发宣传资料3余份、接待咨询群众4500余人次,各县区免费发放《农村实用法律手册》,制作播放法制专题片,开展“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市还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活动。

在机关,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了普法学习制度,制定了普法学习规划,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月月有落实的普法学习工作制度。镇原县推行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及四大班子会前十分钟学法制度。市纪委在向全社会公开招考选拔副处级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考试中,法律知识的考试内容占到60%。在社区,积极建立法律志愿者队伍,创办社区居民学法制度,设立社区法律宣传橱窗,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在主要公共场所张贴法制宣传画;设立法制宣传栏,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法律学习服务。在学校,继续深化法制副校长的主导作用,采取法制主题班队会、模拟法庭、法制文艺演出和组织学生参加公捕公判大会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镇原县从司法、公安、教育等部门抽调35名同志,深入全县10多所中小学开展青少年学生违法违纪调研活动,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加强法制宣传,依法维护权益》、《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与学校教育》等法律讲稿,到全县27所中小学巡回开展法制报告,在部分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讲座会,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互动。目前各学校普遍做到了教材、师资、课时和内容“四落实”,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企业,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讲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经营者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学法用法的指导思想、学法内容、学法方式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结合我市企业改制的实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企业建立学法用法制度,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目前工商部门已向182户企业颁发了诚信守法企业证书。

在法律进单位中,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尤其要求主管公园、车站、影剧院、青少年宫等部门,在所辖范围内开展社会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设橱窗、展出图板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抓普法阵地建设,积极开展主题法制宣传。

一是创新宣传载体,与甘肃日报每日新闻网站合作,签订协议,开办了“奋进中的普法”网页,及时宣传报道普法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工作动态和安排部署。9月,对建立的“法治网站”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版,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上学法平台。市气象局利用兴农网、团市委利用局域网开展行业法律法规和宣传教育。在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普法天地”专题栏目,播出时间为每周三、四下午19:40分,每期10分钟,及时宣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市上的重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坚持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型的《公证法》宣传活动,召开了《公证法》宣传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颁布施行,翻印《条例》4000余册,免费向各行政执法部门、西峰油田作业区发放,同时组织市环保局等十四个部门在西峰城区开展了大型的宣传活动。去年8月份,市依法治市办与长庆采油二厂合作,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电视台播放保护石油管道法制动漫专题广告片,并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设法制专题栏目,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在“6.26”国际禁毒日,市、县(区)出动流动宣传车,召开公捕、公判大会,展出禁毒法制展板进行宣传。

(五)抓专项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春季风暴”、“命案必破”、以及打击“偷盗自行车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集中侦破了一批刑事犯罪案件,严厉惩处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各行政执法部门为了突出普法教育工作的实效,不断加强对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欺诈行骗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开展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违章违规建筑等专项治理活动。据统计,两年多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24起,案件总价335万元,查处偷逃税案231起,罚缴补缴税款360万元,查处食品餐饮违法违规经营户1052户,行政处罚510户,依法取缔60户,捣毁制假窝点47处收 缴盗版书刊8000多套(册),依法取缔非法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18家,停业整顿32户,查纠工程质量问题71件,依法103起。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既宣传了法律知识,维护了法律尊严,也净化了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连续两年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抽调的工作人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工作,有效地排查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871件,调处3802件,调处成功率为98、2%。通过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开展,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提高了普法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6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此外,由于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法治教育需要科学规划并应当积极探寻适合普通大学生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大学生熟悉且与专业相关的教材。

2.教学模式过于依赖理论宣讲,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简单固定,主要是相关法学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从教育方法上看,当前大学法治教育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老师主要采取法律规范式教学,教导学生如何遵纪守法,师生并没有处在相同的法律主体的位置,两者的互动较少[2]。青年大学生群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认知结构和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对他们的影响,社会上司法热点案件经由相关专家和媒体多维度的解读使得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模式对实践环节的忽视自然不易达致教学目标的实现。现实中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对有关高校从2008―2012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5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果。

3. 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较少参与教学活动,其简单化倾向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法治教育开设的课程都以大班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由于接受教育的群体人数过多,广大学生参与难度可想而知,同时,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往往采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原始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对有关高校法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在现实中除去课堂教学外,对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视不够,基本上只是每年一次的普法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社团中法律协会等相关社团的集体活动。虽然特定时间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度较高,学校投入也是很大,但是实际效果普遍较差。其中缘由主要是以大学生接受教育为主,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不够,且活动本身的形式化色彩远远大于其应达到的法治素养提高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听过一次法律讲座和参与一次法律实践的情况相当普遍。

二、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拓展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大学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以期达致法治国家建设的智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完善与法治素质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是一个需要依托具体法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做法。各高校在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各高校自身教学资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无法学专业的区别上。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教学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法学类课程,尤其是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知识背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要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取向,避免过去简单法学知识讲授的做法。法治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大学生熟悉的一般性法律实践,也要关注智识型人才培养的法治思维与行为习惯在法治实践中的作用。因而,教学内容的完善既要区别于普法意义上的一般性法律知识宣讲与传授,又要区别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要求,教学课程的内容可以结合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安排,低年级开设“法律常识与法律思维”、“青年与法”、“科学与法”等必修课程,高年级开设“劳动法与合同法”、“婚姻与家庭法”、“知识产权法”、“诉讼程序法律实务”等拓展性选修课程。

2. 创新大学生易于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教育模式

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教学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非常突出,因为法律知识的习得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能够得到实现,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需要在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环境下较易获得。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直是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难点,尤其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理解方面往往过于简单,现实中通过讲解案例则是对法治理念形成进行诠释的主要做法。同时,对这些案例的诠释时任课教师一般也是注重学理方面的分析,这样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即对法律现象的分析与理解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法律理论修养方能进行,而法律职业者的素养对于广大普通大学生而言只能是望洋兴叹。当然,处理法律问题确实应该将“所有的社会问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3]”。但是,对于普通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应重视培养其参与和体验的可能性。故而,创新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互动性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尤其在大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专业领域精心安排他们易于参与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明智之举。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排演、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模拟法庭环节的角色安排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大赛等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经常化。

3.激活法治教育的校园系统多维功能,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

法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应关注校园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除课堂教学外,可以开启其他校园系统部件,拓展践行高校法治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体验法治实践的机会。

首先,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延展功能。除了本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外,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拓展法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积极效应。为此,可邀请司法实践部门的相关人员来校给大学生做有关现实案件处理的专题性讲座,也可从法学院校聘请知名教授来校给学生做专业性学术报告。此外,还应组织大学生到法院旁听司法审判,到行政部门观摩行政执法流程,到监狱实地了解有关案件犯人的改造经历,把观念中的法治与实践中的法治统一起来,以培养实践逻辑中的法治素质。

其次,不断拓展校园系统的多维教育功能。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仅仅依赖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熟悉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宣传栏、校园网、校广播电台、校报刊物、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月等,不断拓展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使法治观念教育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学习与生活中,使其真正体会到“法治与我相随,知行统一于法律”,切身感知自身法治素质的提高和增强,并能够具体化和常态化为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

最后,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典型案件的实践性学术研讨比起一般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从内容上看,它具有鲜活的现实性;从时间上看,它就发生在我们大学生熟悉的领域,因而,它具有较为科学的实践性基础。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训练,其模拟的内容,对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学会法律推理,提升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4]。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热点案件具有较高的识别兴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普通民众相比要强得多,进行学术性研讨完全可以达到明晰事理与感知法治力量的教育目的。因而,教师与学生以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热点案件的研讨是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具体学术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诠释实践性法治理念的时代特征,大学生提出各自理解的处理法律纠纷的办法,让多方主体研讨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在典型性热点案件的研讨与争论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淑慧.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学术交流,2007(12):214.

[2] 彭榆琴.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新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60.

[3]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4):9.

上一篇人事档案

下一篇教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