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1
这本《风筝点灯》,收录了刘心武的散文新作。有刘心武对自己的早年回忆,也有与师友交往的记述、追忆,还有关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性文字。全书分别生春天的气、阳台上的蝴蝶、有杯咖啡永远热三辑,共 30 多篇文章。作家直面芜杂纷繁的众生相,将笔触伸向人的心理层面,探幽掘微、深入剖析,所生发出的见解不偏不倚,有助于大众对世道人心和社会公义的认知。全书文字生动细腻,真切感人,文风严谨,读之为美的享受。字里行间流淌着深入的思考和诚挚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刘心武的散文,总是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虽平淡如水,却耐人回味。如在《风中黄叶树关于逆境的随想》等篇目中,大至宇宙、人生、历史,小至一片树叶、滴水、片云,甚至风吼、鸟鸣,刘心武都能找到切入点,加以生发,涉笔成趣。如对于逆境,他写道:不要颂扬逆境,颂扬坎坷,颂扬磨难,颂扬含冤,那样激励不了逆境中、坎坷中、磨难中和被冤屈、被损害的人。要做的只应是帮助逆境中的人走出逆境,只应是尽量减少社会给予人生的坎坷,只应是消除不公正给予人的磨难,只应是尽快为含冤者伸冤。读后,让人有深刻厚重之感。
刘心武的散文充满了智慧的观察与醒悟。他不仅提供了细腻的生活枝节,而且直接指向精神的内核,当然,还有观察世界的角度。如《炸酱面》,一碗面里时空交错,五味杂陈。炸酱面于我便包蕴着生活的常态之美,人在沙漠中渴望生命之绿,头脑中未必浮现出风景名胜的修林茂竹,倒是很可能油然的显现着家乡最平凡,然而也是最生动的一角绿野。而在《有杯咖啡永远热》中,世事多变,咖啡会凉,但有一杯咖啡永远是热的,那里面满盛超越世态炎凉的宽厚与善意。这些都来自作家的切身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亲切自然,读后,令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刘心武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颂扬人性的真善美,揭示人性中的假丑恶,含有劝世的功能。如《萧红的神秘魅力》,写萧军为人潇洒,端木蕻良儒雅,骆宾基性情中人。他们三位家里别的方面差异很大,有一点却绝对相同萧红的照片,大大小小,出现各处,他们三位妻子对此绝无意见,子女们也都安然接受。萧红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把这三位都绝非庸常之辈的男士,在穿越炼狱后,仍能丝毫不减对她的挚爱,甚至可以说是崇拜?而且,这份如同对待女神般的真爱,还能渗透到他们后来的家庭,究竟秘密何在?读之,人与人的心灵交流,令人深思,让人在细细的品味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2
“纪晓岚长得英俊潇洒,诙谐幽默,有诸多的优点。”
“秦可卿这个事情呢,暴露了,是有人告密,那么这个告密者是谁呢?”
“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奸雄。”
这些话,不是电视连续剧里的台词,也不是评书里的段子,而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5年之久的《百家讲坛》里学者们说的话。这档时长43分钟的学术类节目在深夜播出,却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在央视十套综合排名仅次于《周末讲述》。同时,它涉及的许多话题也引起了外界极大的争议,“有失学术水准,不够专业,思想不够深刻”,这样的批评声音在叫好声中显得格外刺耳。面对质疑,制片人万卫对《新世纪》周刊说:“《百家讲坛》本来就不是一个‘学术论坛’。”
从杂家研讨到讲述历史
《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7月9日,和科教频道诞生在同一时刻。刚开始为了“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频道定位,初期的《百家讲坛》上至天文地理、人文科学,下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无所不谈。那时的收视效果并不理想,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加上又是深夜播放的栏目,关注者寥寥无几。
随后,节目进行了调整,开始了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以“一所汇集名家名师的开放大学”为定位,强调坚持学术品位。然而,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完全无法调和,节目组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得到观众认同。因此,那时的节目收视率总是徘徊在科教频道第20位左右,面临着和《读书时间》一样被“末位淘汰”的尴尬局面。
就在《百家讲坛》生存空间岌岌可危的时候,2004年5月份的《清十二帝疑案》专题让这档节目走出了困境,并一跃成为了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清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当时清官戏热播,老百姓更希望在看完电视剧后找到历史的依据,二是因为有悬疑,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百家讲坛》的第三任制片人万卫分析道。于是,在他上任之后,《百家讲坛》把定位转移到“历史”上。
必须吸引观众
“我们是一个大众化的专业频道,必须把‘大众’二字放在首位。”万卫在接受《新世纪》周刊的专访时一再强调,“我们的观众定位在15岁以上具有初中文化的人群,也就是做普通人都能接受的节目。”
《百家讲坛》并不刻意去追求“权威”、“学术”、“思想”,因为在栏目组看来,学术是少数人关注的话题,大众很难弄懂。“我们不对主讲人在学术上作太高的要求,只要他的演讲能够吸引住观众就行,只要自己的话可以自圆其说就行。”万卫找来的主讲人,虽然都是大师级的专家,可传授给大家的全是通俗易懂的知识。
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是《百家讲坛》的常客,关于三国、汉代等严肃枯燥的历史知识在他在口中,成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他讲曹操的一段话至今被《百家讲坛》的观众奉为经典“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深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
《红楼梦》,一部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小说,在作家刘心武的解析下,变成了悬念丛生的新鲜故事,他从秦可卿的身世人手,认为秦可卿是解读红楼梦的关键。刘心武认为,尽管红楼梦中涉及到秦可卿的篇幅很短、着墨不多,但从贾宝玉游太虚幻镜、秦可卿闺房布置、太医的暗语、最后托梦给王熙风的话、秦可卿的葬礼等等细节处并结合当时时事背景、贾府文化等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秦可卿出身绝非低贱,乃是康熙时期废太子的女儿,秦可卿是作者的偶像、梦中情人。一时间,引起了红学界的极大争论,更掀起了新一轮的“红学热”。
虽然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追求收视率,无视学术规范”,但万卫却持不同看法:“我们应该尊重观众的选择,他们是有识别能力的。大家认可了,并由此对历史产生兴趣,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学者也可以成为明星
《百家讲坛》火热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明星主讲人,他们本是不为大众所知的专家学者。
阎崇年先生在《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播出后,名声大噪。他在《百家讲坛》的讲稿也在2004年10月结集出版,书名为《正说清朝十二帝》,曾一度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的位置,至今仍在畅销,目前该书已经重印了17次,销售数达到了35万册。
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3
摘要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翻译中存在着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可以看出,源语与译语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语际翻译的困难,产生不可译性。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可译而导致很多原汁原味的语言与文化特色随之消失。
关键词:《红楼梦》 不可译性 源语和译语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可译与不可译是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的命题,不可译性是一个连续体(clime)而不是一个的二分体(dichotomy)。翻译等值关系取决于同一语境中源语和译语文本的互换性,取决于与语境实体相同的(至少是部分相同的)相关特征的关系。卡德福德所说的互换性都与“该语境中文本的交际功能相关”,也就是说,“为了建立翻译等值关系,源语与译语文本都必须与功能上相关的语境特征相联系”。反之,“如果不可能把功能上相关的语境特征建立在译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之中,就无法进行翻译,或者说出现了不可译性”。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很好的例子,曹雪芹对中国语言的精湛运用及对中国文化生动翔实地展现,造就了《红楼梦》在文坛不朽的地位。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可以看出,源语与译语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必然会造成语际翻译的困难,产生不可译性。一般来说,翻译中存在着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
一语言不可译
卡德福德说语言不可译是指译语没有与原文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源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或单词共用一个语言形式;(2)源语单位一词多义而译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其中,汉语中的炼字、措辞、句式以及谐音、飞白和儿化韵都体现了语言层面的不可译。下面仅从《红楼梦》谐音词翻译以及飞白翻译分析语言的不可译性。
1谐音词翻译
“谐音”是《红楼梦》中最普遍的语音修辞手段。这里的“普遍”之“最”,主要原因即曹雪芹有意运用谐音手法来起名,以寄托他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之情,如:贾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系“原应叹息”四字谐音。试看下例:
凤姐笑道:“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去不成?”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着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曹雪芹,1991:599)
杨译:“I’m no hand at versifying,”Xifeng answered.“All I can do is come and join in the eating.”“You wouldn’t have to write anything,”said Tanchun.“Your job would simply be to watch out for truants or slackers and punish the offenders as you think fit.”
霍译:“I know nothing about poetry,”said Xi-feng.“I couldn’t compose a poem to save my life.I could come along to eat and drink with you if you like.”“You wouldn’t have to compose poems,”said Tan-chun.“That’s not what we want you for. All you have to do is keep an eye on the rest of us,and if you find anyone slacking or playing truant,decide how they ought to be punished.”
凤姐所说的“湿”与“诗”谐音,探春说“诗”而凤姐说“湿”,故意顺着探春的话用谐音的方式打趣,既诙谐地把话题生发出去表明了凤姐对诗社的赞同,又收到了幽默风趣的语言效果,同时生动刻画了凤姐快人快语、幽默泼辣的人物性格。而两个译文都没办法体现谐音这一效果,读者感觉不到凤姐说话时调侃的语气和神态,反而觉得凤姐一本正经地说她不懂如何作诗,不但语言效果尽失,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思想的效果也难以得到体现,无论如何,实现原文这一修辞效果都有一定难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原文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是不可译的。
2飞白翻译
飞白,又名“非别”、“拟误”,是指明知其说错或写错而将错就错,有意如实记录(指说话人由于口音或文化水平的关系读白了音、写白了字,用“飞白”以存真)或援用(指说话人或作者有意读白、写白以谐趣)。试看下例: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曹雪芹,1991:277)
杨译:“Why,Ai Brother and Sister Lin!”she cried cheerfully.“You can be together every day,but it’s rarely I have a chance to visit you;yet you pay no attention to poor little me.”“The lisper loves to rattle away,”said Daiyu with a laugh.“Fancy saying ai instead of er(注:Er means“two”or“second”and ai “love”)like that.I suppose,when we start dicing, you’ll be shouting one,love, three,four,five…”
霍译:Couthin Bao,Couthin Lin:you can thee each other every day.It’th not often I get a chanthe to come here;yet now I have come,you both ignore me!’Dai-yu burst out laughing:‘Lisping doesn’t seem to make you any less talkative!Listen to you:“Couthin!”“Couthin”Presently,when you’re playing Racing Go,you’ll be all“thicktheth”and“theventh”!
原文文本中,湘云由于咬舌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让读者联想到娇美可爱、憨态可掬、天真无邪的女孩子形象,而在一旁的黛玉生性敏感且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立刻反唇相讥说湘云是“咬舌子爱说话”,展现了女孩子到一起叽叽喳喳斗嘴玩儿的场景;同时黛玉听到湘云管宝玉叫“爱哥哥”便心生醋意,因为她对宝玉的感情,使多愁善感的黛玉心理受到刺激,并立刻作以反击,从而一连串的讽刺话接踵而来。一个修辞格的使用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小说的场面,而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杨译虽然用了加注的办法,但西方读者很难通过读汉语拼音联想和体会到原文的精妙之处,而霍译虽然用英语的语音特点尽力展现原文的语言特点,表现了湘云咬字不清的说话特点,但是涉及更深层次的表意时就无法体现原文“爱”字对黛玉的刺激了。霍译体现了译文与原文的衔接、可读性和修辞效果,但无法体现原文的精神,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语言是不可译的。
二文化不可译
在卡德福德看来,文化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是“与源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但是文化的不可译性一般不像语言的不可译性那么绝对。作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文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诗文化、园林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西方文化中是很难找到与之相应的文化现象,因此就很难用西方语言精准地传达源语文化了。接下来,从《红楼梦》中金陵判词的翻译和宗教用语的翻译说明文化的不可译性。
1金陵判词的翻译
《红楼梦》第五回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身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曹雪芹、高鹗,1991:78)判词中包含两个字谜:“凡鸟偏从末世来”句中“凡鸟”合起来为“凤”字,点其名;同时指出凤姐的不同寻常。另一句“一从二令三人木”中的“人木”指凤姐最后事败被“休”的结局。所以“人木”实指“休”字。下面是两个译文:
杨译:This bird appears when the world falls on evil times,
None but admires her talents and her skill;
First she complies,then commands,then is dismissed,
Departing in tears to Jinling more wretched still.
霍译:His phoenix in a bad time came.
All praised her great ability,
“Two”makes my riddle with a man and a tree,
Returning south in tears she met calamity.
首先,英语很难体现出“凡鸟”是由繁体字“凤”字拆开而成的,没有办法译出拆字法的妙处,尽管王熙凤做了很多坏事,但作者还是没有对她全盘否定,还说她是巾帼英雄,对她充满了欣赏之情,到头来还是充满了爱慕和惋惜。两个译文都译出爱慕才能而没有体现对凤姐的怜惜之情,“一从二令三人木”概括了王熙凤和贾琏关系的三个阶段,“一从”说明贾琏怕老婆,对王熙凤的强势基本保持顺从;“二令”是当王熙凤做出丑事亏心事时被皇帝追查,由此牵连贾琏,从此凤姐无法抬头,只能服从贾琏;“三人木”中“人木”为“休”,暗示王熙凤被贾琏休掉,解除婚姻关系。杨译大体说明了三个阶段的意思,而霍译笼统地说明这是个字谜,无论如何都没有将原文曹雪芹用笔的精妙之处表达出来,更体现不出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艺术,这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不可译性。
2宗教用语翻译
《红楼梦》本身以道教和佛教思想贯穿始终,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与东方主要宗教之一的佛教其特殊用语与西方宗教有天壤之别,也是西方读者理解的一个鸿沟,试看下例: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曹雪芹、高鹗,1991:234)
杨译:Her tutor was an excellent diviner,but she passed away last winter.
霍译:Her teacher was a great authority on the“Primordial”branch of the Tantra. She died last winter.
其中“先天神数”是北宋理学家邵雍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属于道教思想范畴,“先天八卦图”用以推测宇宙和世界的变化,杨译中“diviner”指的是占卜者、占卦的人与道家八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之处,而霍译中“Tantra ”指的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密教经典、密教哲学,与原文道家用语大相径庭;“圆寂”是佛教用语,也作“灭度”,梵文“涅”的意译,原意是佛教所说的烦恼寂灭、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后来指佛或僧侣的逝世,两个译本只用了非常普通的词汇“passed away”和“died”,都未能体现出佛教特色的用语“圆寂”。比如,“阴阳”这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独特用语,泛指宇宙间一切元素和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所以只能用汉语拼音并加以注释。对于不同宗教中独有的语汇有时译者确实无能为力,也不可避免地给译文留下些许遗憾。
可译与不可译一直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作为传播媒介的翻译,不仅意味着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还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人类文化的普同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了不可译性的产生,这也就是说翻译是可能的,但是具体的不可译现象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情趣,蕴涵了大量独有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特色,这些是难以以别国语言再现的,一旦翻译过来,很多原汁原味的语言与文化特色也就消失了,译者尽力使译文无限贴近原文,充分再现源语文化,但语言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最终还会给译文留下难以避免的遗憾。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刘心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 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外文出版社,2003年版。
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4
继刘心武演说《红楼梦》之后,易中天也在电视台评讲《三国》,接下来又是于丹说《论语》,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电视作为一个公共媒体,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直观的大众传播手段。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那些本属于学院的知识向公众播散,这在大众传播媒介发达的西方社会,是很平常的事。知名学者往往会借助电视媒体普及学术,或一部分学者分化为大众知识传播人,有别于专业知识分子和学者。但大众能够分享的永远只是学术当中较为确定和实用的部分。
在我看来,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出现,并非学术发达到了全民普及的程度,而是旧式说书艺术的现代复活。易中天等人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建立在电视节目基础上的“新说书”时代,正在悄悄到来。就《三国》(无论是作为历史的《三国志》,还是作为文学的《三国演义》)本身而言,易中天的解读或品味,实际上并未提供多少新鲜内容。他所说的无非是一些平常见解,或作为一家之言的学术观点。将一般学术观点以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本也是对一个文科教师的起码要求。然而,易中天的演讲却受到如此狂热的追捧,仿佛是空前绝后的惊世之谈,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学、大学的文学和历史教育状况之恶劣。学院学者们胶柱鼓瑟、刻舟求剑的“学术”,早已令人厌倦。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暇品读文学和历史作品,以致很难获得真正有效的历史文化知识。尽管今天的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但公众患有严重的“文化消渴症”,以致“新说书”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一种补习教育。
易中天是一位出色的说书人,至于其学术水准究竟如何,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没有人会把袁阔成或单田芳当作“学者”,而跑到电视节目中去搞学术研究,显然是跑错了地方。即使是一位真正的大学问家,也不可能在电视节目中大谈学术,不可能搞一场“全民学者化”运动。所以,不管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个人意愿如何,他们在《百家讲坛》上的行为,实际上跟学术没有太大关系。
现代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和大众化的手段,易中天等人合理地利用了现代媒体手段,赢得了听众。但另一方面,现代媒体也带来了“崇拜症”。传统的说书艺术依靠一个固定的场所,说书人与听众之间以一种直接而固定的方式交往。它的传播依赖于直接的“口-耳”关系,“现场声音”是最直接的传播媒介。现代传媒的传播介质的多媒体化,说书人除了言语和声音之外,其个人形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符号。身体的整体性形象诉诸听觉、视觉诸多感官,形成对受众的整体的、示范性的影像。同时,现代传媒可以连续性地重复,不断强化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媒体的高科技手段到来的神话般的效果,加上学术的神秘性,造就了公众对“学术明星”的偶像式的崇拜。
在现代媒体的强大号召力面前,观众和听众几乎无可避免地“粉丝化”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文化传播的结构和性质。“粉丝化”并非以知识理性对待知识,而是实现将知识和文化明星“偶像化”,成为膜拜的对象。这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开发性和反神话倾向的偏离和背叛。这一代“粉丝”们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文化,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把自己交付出去。“粉丝”们的受支配性人格,使得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易中天等人所扮演的,无非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们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在这方面,易中天、于丹现象跟娱乐界的“超女”现象同出一辙。
“文化垃圾经济学”
与电视等新媒体上文化娱乐化的热潮相比,文学写作界则显得格外萧条。2006年末,写作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德国汉学家顾彬抨击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一是《财经时报》经过调查,推出“作家富豪榜”,余秋雨等25人以数百上千万的版税收入而榜上有名。
对于前一事件,后来顾彬有所澄清,声称这不是他的原话,而是他引用别人的话。尽管如此,读者公众尤其是互联网网友依然普遍支持“垃圾论”,对顾彬的公开撇清完全忽略不计。而且,就在此前不久,诗人叶匡政针对当下文学而提出了另一论断――“死亡论”,与顾彬的“垃圾论”遥相呼应,成为公众批判当下中国文学的两把锋利的刀子。这两件事情差不多同时发生。“垃圾论”与“富豪榜”并置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怪异的文化图案。这似乎向我们提示这样一条定律:文字垃圾也能挣大钱。这就是“文化垃圾经济”的规律。
刘心武续红楼梦范文5
文化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和筛选,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更需要过滤净化。学生恰处青春期,不仅是生理阶段的过渡,更是文化意义上“新的诞生”,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其对异质文化自主选择,科学辨识,合理扬弃。在批判中鉴赏,鉴赏中承续,在辨识力与鉴赏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文化免疫力。
(一)审视甄别,究本溯源,明确存在合理优势大众文化立于时代潮流,有它合理存在之处,充分审视甄别后发现,亦是其本源里的优势因子。其强烈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拓展着多元化阅读思维,我们就要全面认识并保存此优势的思索与探寻,突破经典内在局限,打破旧有时代僵域,营造易于学生接受的生活场景,开创新视角与新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形成“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提升文化理解力,使经典焕发新时代生命,推陈出新,保持常青之藤,使其立于永恒之巅。其灵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文本中活泼的语言和精巧的构思以及拓展时空局域的表现形式呈现,诸如跌宕起伏的科幻小说、短时间内创造魅力形象的广告、突破图文束缚的动画动漫等。因此在言语实践中要化用、借鉴,打磨锤炼语言,合理构思文章,巧妙跨越时空与经典零距离接触,从而实现教学情境的动态化与生活化,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大众文化草根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在文化传播“草民”———学生面前散发着诱人的“草根”清香,它以轻松的姿态赢得学生青睐,以新奇特征迎合学生,以趣味性、丰富性吸引学生,以参与性、感官性博得学生持续投入。因此要秉承其本源,创设趣味、亲和、有感召的经典阅读,追求审美意趣,表达多元见解。基于成长,涵养化育,发挥“心灵鸡汤”功效,解除“紧箍咒”束缚,实现内心最大化满足,让学生的阅读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并懂得升华日常每一瞬间的意义和价值。
(二)择良承续,去芜存菁,有效汲取文化营养审视并明确大众文化的合理优势后,要善于有效汲取其中的文化营养。首先,直面文化冲突并摸排调查,把握学生当下文化需求和思想脉搏以及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阅读现象,既不模棱两可、熟视无睹,也不全盘否定、一致。要赋予当下阅读现象以全新信息模式呈现,直面大众文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突破樊篱,汲取文化营养。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认清文化冲突的实质,进行恰当判断和选择后处理和改造,增强抵御不良文化侵袭的能力。其次,回归教育生活摆脱束缚,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尊重多样文化,并与自身生活紧密结合,将突破图文束缚、超越时空界限的多媒体形态移至经典阅读,从枯燥文本与人的对峙中解放,进入情节化、互动式、趣味性的旅程。在多重感知的人与媒体对话场景中,实现教学情境的动态化、生活化、社会化,克服经典文本教学情景化不强、与学生生活状态脱节的弊病,从而在实践中传播先进文化。再次,深化研究文化敏感性,以多元文化观审视教学新现象,“既要防止经典文本‘神圣化’,又要防止天马行空式的歪曲解读;既要防止大众文化‘妖魔化’,又要防止过度美化”;既要前瞻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新变化,还要深化研究意识,培养敢于颠覆权威、跨越文化壁垒的精神。要高屋建瓴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帮助学生实现个体文化自适性,洞察推荐当前适合的,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在第一时间筛选择别、分享交流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热点,占领文化阵地。坚持对大众文化语境的现实观照进行审视、辨析、选择,经典阅读旅程将逐步使学生学会沟通对话,学会欣赏不同文化,学会在自己的历史世界和生活经验中对异质文化作出自主选择、合理扬弃。学生会以主动姿态参与文化对话,在批判与承续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建立对历史深入考察和现实理性认识上的民族精神自觉。
二、吸纳———在嫁接与移植中形成文化向心力
大众文化与主流、精英等文化同生共存,和而不同中体现着辩证统一,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意蕴。我们在选择合理的优势因子后,还应客观地接受并吸纳这些因子,找准经典文化与时代风尚的衔接点,去粗存精,择善而从。嫁接、移植、运用大众文化于经典阅读实践,探寻兼具两者特性及优点的途径,铸就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探究、沟通与吸纳中生长,形成文化向心力。
(一)科学嫁接,创生研究型学习主菜单将大众文化科学地引进经典阅读综合化的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中,如同果木嫁接,使两种文化对接的形成层靠近并相互愈合成一个新整体,从而创生语文研究型学习主菜单,建构开放和谐、丰富生动的课程文化生态。其中专题探究型活动菜单,从多角度、多层面,沿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分享的探究与实践路径,对某一专题进行发散性探究,架设经典文本与大众文化的立交桥。如《西游文化之旅》由《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成研究路径,让学生探一探西游古今路线,写一写人物形象及内心独白,感悟不同角度的风土人情,从而得到丰润、厚重的阅读体验,获得不畏艰难、奋发有为的价值认同。其中的影视评论型活动菜单,带领学生由课程文本的感悟自然连接到大众文化中的影视作品。在读经典、赏影视的过程中悦纳人物形象,对经典作品与历史境域进行科学辨识,透视那个年代、那个场景、那个事件、那个人物,体悟蕴涵在生命特殊时刻中的情感。如由《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生成活动菜单,在学生看完电影《泰坦尼克号》后,引导他们鉴赏文本中人物与电影中人物遇到巨大灾难时的不同表现,剖析文本中船长与影片中主人公之异同,获得体验及心灵震撼,进而再深入雨果其他作品进行赏读,让学生在研究时学会用新时念辩证地鉴赏、品析、评论,建构并健全价值体验。
(二)有效移植,开辟课堂教学新路径将大众文化巧妙移植进学生经典阅读课堂,开辟学习新路径。用贴近学生的文化形式与表达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感悟与品析,激活传统经典现实情境的深层意义。要敢于移植流行音乐,引领学生在琅琅音韵与歌词中穿越古今,心领神会。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融入了多首唐诗宋词的情感与意象,琼瑶的《在水一方》是从《诗经•兼葭》演化而来,邓丽君的《虞美人》、徐小凤的《别亦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安雯的《月满西楼》、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分别改编于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杨慎的《临江仙》……以这些具有亲和力的流行音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比研究,感受古今诗歌神韵,助推文本解读,领略古典诗词柔婉雅致的风格,体悟意境浓郁、古色古香的韵味。要善于智慧创造,引领学生深入经典名著生动的语言中,感受曲折奇妙情节,实现古典文化新时代里的意义铸造。如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后,将文中拳打脚踢、抡枪夹棒的补白内容留给孩子们自由创造、智慧合作,有的学生以说书形式再现,有的三三两两配合表演,还有的运用金庸武侠招牌动作进行演示,妙趣横生、惟妙惟肖。巧妙地将大众文化融入“把火烧天“”拨草寻蛇”招式的个性化理解中,同时还盎然引申研究“太尉”“教头”与现在的官职对比,自然而又科学地移植时代礼仪文化,在全方位感受经典魅力的同时,进行着现实中推陈出新的意义铸造。可见,将彰显着天然亲和力的大众文化纳入经典实践学习,进行无缝嫁接、有机移植,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把握时代脉搏,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文化里精语言、活思维。构建源于原生态的现实生活化课程,使经典作品的审美元素与学生在亲密接触中扩充张扬,获得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心灵的通彻、文化的冲击,形成文化向心力。
三、融合———在交互与共生中彰显文化创造力
多元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展需要不同文化的互相启发、促进。在阅读中,只有时尚与经典结合,才能使学生既有经典文化滋养,又有时尚文化哺育;只有汇聚大众文化优势,融通经典文化根基,才能使两种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汲取时尚阅读时代性、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优势,融入经典阅读奠基性、体验性、思辨性、审美性特质,两者相互兼容与补充,彼此包容与渗透,才能在追求历史和现实交织的文化世界里,彰显时代的文化创造力,实现两种文化的交互与共生。
(一)让经典阅读走下“神坛”,以大众化的形式面向学生在传统阅读中,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亲近经典,但由于诸多因素,形成“高山仰止”的现象。因此需逆向思维,让经典以大众化形式走向学生,更易在充满趣味和创生元素的氛围里,迸发时尚亲和力,为“接受疲劳”的常规阅读注入新鲜空气,让经典从传统走向现代,更好地服务大众。“百家讲坛”即是大众化的经典传播方式,不为人所熟知的文人、学者走上传媒平台,找到学以致用、教诲人心的梦想出路,神坛学者成为大众文人,高深学术与时尚文化相得益彰。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密解红楼梦》,均是以大众化形式、“用生命还原经典、体悟经典,在膜拜中完成提升”,使得经典脱离了神圣与晦涩,走近学生,走民百姓,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所以,我们要以喜闻乐见的大众形式,创新经典学习方式,运用多种策略促其更生动活泼,并体现时代特征。如在学习有争议的经典时,以辩论会形式表达观点;学习演绎性较强、情节生动的经典时,用课本剧方式自编自演;学习写景或风俗名胜的经典时,以外景主持人或导游身份介绍相关知识,或以撰写电视广告的方式调动创作激情,即时捕捉生成资源,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创意的升华和语言亮度的点拨;而一些古典文本,还可借鉴穿越时空手法让学生回到千百年前,以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讲述、概括、比较、感受。通过不同策略,让经典走下“神坛”,以大众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距离感,透视现象,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