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学习方法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1

2、学过的知识要勤总结。每一章的关键点、难点、常见试题等,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在笔记纸上,粘到相应章节的中间。阅读时,标记每一段,如“已经理解,不要阅读”,“这个问题简单,不需要做”等等,所以,在复习时,目标是明确的,避免胡须眉毛,避免浪费时间。自然提高效率。

3、温故而知新。建立目录是每一章的目录,而大的目录是在学习多个章节或整本书时对整本书的一种库存,以澄清每一章在整本书中的位置,解决多章知识点的综合应用问题。另外,每一章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应该横向检查,如数学公式、定理、公理等,以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是非常有用的。请注意,记录这些内容的文件应粘在教材目录上,以便便于查阅。

4、要经常补充知识库。在相应章节中增加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内容、新知识点、新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丰富和完善知识库。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学法;农村初中生;数学;重点

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学科。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和今后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时,往往只满足于上课听讲和做练习题,很少研究学习方法和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应针对实际,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摸索出适合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一、提前预习,找出难点

许多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没有预习课本的习惯,有的教师对此也并不在意。其实,预习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简单地说,预习就是学生在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自我阅读,先行熟悉所学内容,并了解重点和难点所在,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用到的已学过的知识,并对旧知识重新温习、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预习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常常被师生忽视,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告诉学生预习的重要性,指导和帮助学生制作预习提纲,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例如,在学习“数与负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提出如下提纲:怎样表示物体的个数?如果没有物体时用哪个数表示?测量和计算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如何表示?摄氏零上5度和零下3度如何表示?有了这样的提纲,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难点,以便在听课时提高注意力,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听课质量。教师在接下来的授课当中应该照顾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从组织教学、内容的引入到问题的提出,都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提纲,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实际,再随机提出一些引申的问题。课堂教学必须以预习提纲为蓝本,理清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形成明确、深刻的印象。

二、做好笔记,掌握要点

听课很重要,但是如果课堂笔记做不好,就可能抓不住重点,后面的复习也无所依从。因此,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每节课的内容有详有略地记录下来,尤其是不明白的地方更应有特殊的标记,以便于课后复习和提问。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做笔记的方法,教师要专门抽时间来讲解,并对笔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讲评。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首先要回顾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以及对角相等”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S=ab,然后在教学中重点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的演示,学会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可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作图验证。在学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再选择与生活、生产紧密相连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在整堂课的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录公式、验算步骤。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平时注意保存笔记、整理笔记,并定期写学习心得。养成习惯以后,对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奇效。

三、及时练习,巩固重点

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些较简单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练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今后的教学更加轻松、愉快。学生做练习题时,当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后,可选择做较高层次的习题,专心思考,力求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做完后,如果有机会与人交流就及时讨论,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练习时教师应适时指导,结合例题讲清审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步骤。首先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认真读题,仔细审题,弄清已知和未知、涉及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其次是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开拓思维,从所学知识中找出已知与未知的所有联系,回忆与本题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已经解过的题目,从形式到内容,从条件到结论,看能否找到与该题类似的问题,教师从中相机引导学生将条件分开,通过重新组合,达到求解的目的。教师要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3

    一、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学习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四)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二、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

    以上原因分析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内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微博)。同学等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都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

    (一)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二)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前面讲到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

    较大的变化——初中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知识更加抽象、深入;初中生的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老师指导也很具体,而高中生的学习则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学生看不到这些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方法的不适应。

    外语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记,而记外语单词又是一种机械记忆,这就和其他科目形成了区别。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不适应于外语学习。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四)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4

初中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薄弱,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又一个新学科。有趣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现象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接受了这门新学科。但随着学习过程的推移、学习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兴趣会有所衰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道授业”“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方法,“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谈几点自己粗浅的思考。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是主体,支配着学。知识的传递路径中完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之完全相反,从许多成功的经验来看,无一不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

鉴于此,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欠缺,常常抓不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起不到真正预习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初中生实际情况我曾经做过尝试。在上新课的前一天编一份导学案,罗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例如,在“碳的单质”这节内容中,设计了这几个问题:

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

4.无定形碳通常指的是哪些?它们有哪些用途?

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些问题,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对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胸中有数,减少了听课时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设计预习任务时,不要盲目追求问题的难度,既要有重点,又要与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二、重视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生对化学实验兴趣很浓。当他们在观察老师实验时,往往只是在看热闹,觉得好玩。自己分组实验时,却手忙脚乱,无法完成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认识常见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反复练习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物品,开展家庭小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规范操作,提醒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在分组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过程中本组内同学相互协作、配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指导、纠正,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例如:在做CO2制取和性质实验时,让学生先按照要求从仪器的组装、实验的步骤等方面规范操作,要求及时捕捉实验中发生的现象。然后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CO2有哪些性质?那么CO2在实践中有哪些用途?层层递进,在不经意中教给了学生观察现象,提问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养成反思的习惯,学会整理归纳的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这里说的反思,就是要重视学生定期复习和单元小结。

我要求学生在每天晚上学习时,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先打开课本,把白天课堂上学的内容先复习一遍,然后再做作业。

我还提倡重视每一单元结束时的小结。现在我们使用的新教材有许多亮点。每一单元的小结设计得尤为出彩,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像“碳”“金属材料”和“常见的酸和碱”等单元,多采用表格形式,要求学生比较、归纳、整理,进行小结。揭示多种物质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反对搞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做题后反思,要求对经典题能举一反三。对典题型和易错题,要求反思回味,最好收集在错题集中。有位教育专家把这种方法戏称为“题海无边,反思是岸”。我想是很有道理的。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5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 中心。教师不仅仅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1.选择合适学生思维特点的交流方法

课堂讨论是促进交流的途径之一,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点等合理地选择讨论的话题并提出要求。

在人教版的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明确要求讨论的内容,比如每一节都有问题探讨栏目,根据内容提供了知识背景、图片和问题,在课文内也有思考、讨论和资料分析等栏目,可为教师选择讨论话题提供良好的范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状况有选择地应用。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问题探讨3,问"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学生因不知道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而无法顺利完成讨论,这个问题可用来设疑作课堂引入,等学完这一节后学生就明白了,就不必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了解了生物膜的构成成分等知识后,可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将模型示意图画出来,通过展示、分析和比较,学生充分讨论,把学生的讨论结果作为教学资源,将随时生成的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这会更有利于学生关心自己的观点怎样被评价。通过交流,训练学生运用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并使新旧知识衔接,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听课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因此听课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学生应进行补缺。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可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预习后应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思维水平与自学能力。

2.2 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学生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要保证听课过程中全神贯注,不开小差。学生在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作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2.3 教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合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2.4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课后复习,消化。

2.5 学生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

复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因此,学完一章后我就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弄清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融合贯通。最后教师总结示范出小结,通过写小结不但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勤实验、善观察、理解物理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在物理新教材中,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考试中的实验题仍主要采用笔答形式,容易造成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背下各种实验的答案,平时反而不认真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但是在各种考试中,出题人总是力图使只有亲手实验并认真观察的人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决不能简单的"老师做学生看",不能只记住实验结论,而是要教给学生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把握实验过程。

初中生学习方法范文6

一、观察法

我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一种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因此,观察法是首要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蝗虫知识时,如果能结合观察法,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对蝗虫或蝗虫标本进行认真观察,仔细辨认蝗虫头部,找出单眼、复眼、触角和口器等的数量和它们着生位置。辨认蝗虫胸部,找出翅、足、中胸和后胸的气门,辨认蝗虫的腹部,数一数腹部有多少个体节、多少对气门,找出生殖孔的位置等。通过认真观察实物或标本,再次刺激大脑,使知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生物中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问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缺乏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前后关联的名词混淆不清。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因此,在学习中采用比较法,从相关方面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能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和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由于植物这两大生理作用比较复杂抽象,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这时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学习。首先,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式子左边的原料、右边的产物各是什么物质,式子的上下条件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所需的原料和条件、生成的产物、生理实质等诸方面列表比较,这样看起来直观简洁,一目了然,与分散零乱的知识相比,更有利于记忆。

比较学习法,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复杂多样的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作出科学推测。例如,通过对始祖鸟、晰蝎和家鸽三者的模型或标本认真观察比较,就会发现始祖鸟的身体被覆羽毛,它具有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前肢的末端有指,指的末端有爪,它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鸟喙。说明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因此,推断始祖鸟是处于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问的过渡类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插图辅助法

初中生物课本中的插图特别多,尤其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插图更多。这些插图具有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这些插图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插图来辅助学习,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因此在学习时,应重视对课本插图的应用,特别是在学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时,由于这些内容比较复杂抽象,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时若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边阅读文字,边观察分析文中的插图,就可以把繁杂的文字表达浓缩到直观形象的插图中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利于理解知识,使记忆更牢固。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时,最好结合课本中植物细胞模式图来学习。对照模式图,认真找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名称,辨认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再从课文中找出各结构名称的功能,抄写到相应结构名称的后面,内容要言简意赅。这样就把几页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结构模式图中来,使知识更直观集中,既有利于记忆,又为今后的复习节省大量的翻书时间。

四、归纳整理法

初中生物知识一般都是分散在各章节之中,学习起来有点散、乱,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就应该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化零为整,融会贯通,把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这样容易发现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性,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植物四大类群时,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用列表方式,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特征和各类群的代表植物进行归纳总结,使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井然有序地展现在眼前。这样学习起来一目了然,心情舒畅,学得轻松,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如,在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时,我们也可用列表形式来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五类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生殖方式、运动器官、体温等六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条理化,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学习生物的方法很多,以上五种是我个人总结出来比较常用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轻松学好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