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作文素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育的作文素材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1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很大的部分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写作素材,而阅读正是搜集素材的一个好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人一生受益的习惯,而阅读也是提升新心灵的途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可以通过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来形成提升了。教师在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并不能很好地认识所阅读的知识书籍是否积极向上,所以老师在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多给学生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让学生学习健康的正能量。而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美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多多督促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阅读从而达到对美育的提升。

二、通过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写作对与语言的提升就是要通过积累来提升,学生平时多摘抄积累一些写得好的片段,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的美,熟练地掌握语言的美提升作文的文笔。语言有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美,教师在教导学生积累时不要单一地积累,要让学生丰富地积累语言的美,自主地学习语言的美,教师可以找到不同国家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并加以背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特别是我国的古文、楚辞、唐诗、宋词、等,让学生在学习积累的同时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积累,让学生提升对美的认识,这个过程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找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对积累的实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的一部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上文是我提出的一些看法与意见。作文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教师要耐心地教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学习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人生之美。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2

【关键词】作文 联想 想象 缺失 培养

人脑思维的大海需要不断地扰动,才可能产生具有新意的浪花。联想就是这种扰动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的联想思维通常是指在人脑内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使不同表象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操作活动。想象思维是人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操作活动。

语文学科与中学数理化学科的差异很大,数理化注重的主要是理性思维,追求精确周密的唯一答案,而语文学科却相反,特别是写作和阅读具有开放性特点,尤其是写作,它绝对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写作中重视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力的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智能素质,就应注重他们想象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一、获取广博知识,扩大联想和想象空间

联想和想象思维的活动空间的广阔与知识的广博、知识结构的合理以及实践经验的丰富有很大关系。要丰富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扩大联想和想象空间,就必须丰富感知、积蓄表象。丰富的记忆是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人们记忆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联想和想象的发挥:记忆表象越丰富,联想与想象也就越广阔、新颖。反之,记忆表象愈贫乏,联想和想象也就越平庸。而观察是获得丰富表象的重要途径。茅盾说:“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所以,教师应支持并鼓励学生走出封闭的家庭、封闭的校园、封闭的自我,尤其要注意引导他们从以教材、教参、试题为核心的,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狭小天地中走出来,与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与名篇名著接触,与自己喜爱的任何一门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接触,让学生在开放、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开启自己的心灵,获取丰富、新奇、生动的信息。

二、美育培育个体的联想和想象力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各种审美对象(自然美、社会美)对人的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对人进行一种特殊的教育,以达到陶情淑性、美化人生的目的。美育活动是培育个体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方式。首先,因为美育心理过程是借助想象来实现对审美对象的感悟把握的。审美活动比其他活动更能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接受、交流、反馈信息,强化并巩固审美记忆,积累、丰富审美表象的储存,这便为联想和想象的展开提供了原型启发的素材,从而为想象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其次,情感是联想和想象的激素,没有情感就没有浮想联翩的联想和想象。而美育活动是借助于饱和情感的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感染人、熏陶人,它是以情感为动力,而且审美心理过程又常常伴随着强度不等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了愉悦情绪。这样,情感就更能充分调动个体的心理潜能,使联想和想象处于激活状态,可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活跃状态。再次,美育是在个体主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之美感的主观性决定了在美育活动中,教师极力倡导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表达,学生没有强制的束缚,这为联想和想象的展开创造了充分的心理安全与自由,因而使联想和想象具有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三、以不同题型训练学生联想与想象力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从下面几种题型来加强对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1 续写型。一是只提供开头,让学生续写全文;二是根据全文续写下文。如刚刚上的外国小说《素芭》这课,结尾可以给人很多的联想。我布置随笔,让学生续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写素芭被丈夫抛弃,有家归不得,只好孤独地流浪在外;有的写素芭心灰意冷,最终跳河自尽;有的写素芭很幸运,得到丈夫的理解和关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管是怎样的结局,我都给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可以再大胆地设想。

2 改写型。这是以原作为基础进行再创造的想象作文。改写方式有改变体裁,如把诗歌写成记叙文;有改变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有改变结构,如把顺序改为倒序;有改变表达方式,如将议论改为说明;有改变语言文字,如将文言文改为现代文。比如,上完《祝福》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改写成顺序,还可以把《桥边的老人》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应注意改写前后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和它们的差异,这样改写就能充分运用特定的表现形式而扬其所长。通过诸多方面的改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3

关键词:观察;感悟;表达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直接地外显为作文能力,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如果不会作文或作文能力不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工作、学习与生活。我常听学生抱怨:“我最怕写作文了,没什么东西可写。”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的习作来看,他们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长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的礼物、一次难以说清的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生遗憾等。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关注他们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写作,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来,是当前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是改进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观察生活――学生作文的源泉

实践表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学生作文中的“干瘪症”的。由于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然经历过,但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因此,写作文时只能胡编乱造,不能写具体,也不能表达真实感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与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是广阔无垠的,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观察生活,即通过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材料。如果离开对生活材料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记得去年三月份的一天课间,我正在教室里做课前准备,突然一个学生从门外跑进来,兴奋地叫道:“外面下冰雹了!”学生纷纷抬头,窗外果然下着密密麻麻的冰雹!孩子们呼啦一下涌到教室外的栏杆旁,急切地伸出一双双小手,去迎接那颗颗飘落的小冰雹。“叮零零”的铃声响起,打断了学生的兴致,他们悻悻地回到教室,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

二、体验生活,享受作文的愉悦

我在三年级上作文课时,几乎每次都是先让学生观察体验,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每堂作文课,学生从不厌倦,且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总是下课铃响了,学生还不愿意回家。有的学生争着来读自己的作文给大家听,还有学生总是缠着我要用稿纸抄写,想把自己的作文登报发表。彭倩霞同学的家长要带她去北京游玩,可她放弃旅游的机会,还是坚持来上我的作文课。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要达到“我手写我口”的境地,必须摆脱自我封闭的框架,走向开放教学之路,使学生养成观察、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个性,培养创作力,实现“自能作文不待师教,自改作文不待师改”的教育目标。席勒指出:“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但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在小学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运用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转变成写作素材,最后形成有血有肉的文字,对这一过程进行探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4

分析原因,总结起来,大约有三个:一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训练,很少在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上下功夫。二是课程本身的因素。包括语文课在内的中学各学科过多地注重知识、技巧、能力,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内容没有与学生的精神相交融。三是经济社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有一种经济至上的意识,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关系日趋淡薄,学生原本纯洁的内心情感世界自然会受到各种社会风气的冲击。

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自私、势利、冷酷型的人呢,还是培养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就要肩负起更多的纠正学生情感心理偏差的重任。

如何纠正学生的情感心理偏差呢?答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对象是天下苍生,它体现为对每个人的尊重与关怀、对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的理性思考。它所蕴含的是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含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

基于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以纠正学生的情感偏差,进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健康学生。

首先说“真”,即真诚。

我们的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课,应该好好研究。

语文教师的授课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是不容易培养起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感性认识需要在鲜活的大自然中、在生动的各种活动中、在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中消化、领悟,进而获得理性的认识,学生的情感才易于被教材上、生活中各种良好情感所感染,进而发展为真诚的人、纯粹的人。

如果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制造大量的虚假作文命题,其结果必然是教会学生如何制造谎言。例如写新风尚,学生们往往就会写拾钱包、助老弱病残之类。反过来说,我们的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大胆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就必然能唤起学生真真实实的情感,并培养出具有真真实实的情感的人。

其实,每个学生其内在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们往往不敢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大胆真情告白。作文教学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让写作回归个性、回归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窗口。

其次是向善。

如果学生不能向善,那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他们有朝一日高高在上鱼肉人民吗?是让他们以后以各种高科技手段制造恐怖吗?由此我们可知向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善良是一种美德,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可以搜集到的资源启发学生萌发对善人、善事的向往之情,激起学生对崇高美德的模仿愿望,并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中做善人、行善事,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领略生活的意义,或者说,它是以引人向善为内涵,包含着人们的希望,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是获得从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从作文的角度讲,让学生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悟天地万物的变化,从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体验,这些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也是写作灵感的源泉。同时,这也能让学生性格在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受到熏陶。

再次说“美”。

实施美育教育,可使学生辨别美丑、善恶、是非、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琐,能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和能力,为培养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最重要的措施。

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中感受语言艺术之美、感受人物形象之崇高,从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作用是明显的。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5

“这个年轻人”就是贾峰,一个无疑有才华而又勤恳踏实的小学教师。

成名,不仅因为幸运

人生路上,有缘碰到一两位好老师,那是一种造化。贾峰是幸运的,他先后遇到了多位名师,且每一位都对他帮助很大。

2006年,刚工作不久的贾峰就得到了一个向全国小语名师窦桂梅求教的机会。他赴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与窦桂梅漫谈教育教学生活,获其赠书《玫瑰与教育》。后来,他又先后得到了周益民、支玉恒、范利等名师的指导。周益民曾指导他上过一系列课,支玉恒曾鼓励他克服困难、坚定职业梦想,语言艺术专家范利一直督导他强化语言训练。2008年,贾峰以综合素质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湖南省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老师,校长张珍如等人对他进行“跟踪式”的精心培育,勉励他“做教师就要争当名师”。2011年,贾峰以名优教师的身份进入长沙市雨花正砂子塘小学,该校的党组书记祝健群对其悉心指导,鼓励他做学习型、成长型、专家型教师。在与这些前辈的促膝交流中,贾峰深受启迪并迅速成长。

贾峰的幸运是有原因的。他说:“做好了学生才能做先生,我从未脱离学生这一角色,我选择做一辈子学生。”在参加全国阅读教学大赛前,他专程向湖南省小语教研员吴亚西老师请教。在还未登门拜访前,贾峰就事先准备好了三套设计方案,有手写的教案,有打印的教案,还有详细的实录稿。这让吴亚西打心眼里高兴:“说实话,我带过不少‘徒弟’。一般都是‘徒弟’带着教材来向我要设计,而贾峰竟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自己思考在前,求教老师在后,这个‘徒弟’有点不同啊!”正因为贾峰的这份谦虚好学与勤于思考,这些前辈们才愿意与他深入交谈,倾囊相授。

贾峰的成长固然离不开前辈的指点,然而更重要的还是他个人的努力。贾峰说:“我认为自己是个务实的人,我要求自己竭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他每天都需要用书籍来“培根养心”,无论多忙多累,都会挤出时间阅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理论和思想,尝试魏书生宽松民主的商量法,揣摩于漪严谨细腻、情感融入的风格,并订阅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从教以来,他每天都坚持写日记,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参与了《中华经典诵读》《寒假作业》等教材教辅的编写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坚持学习声乐、书法、朗诵等。

在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上获奖后,慕名而来请教的青年教师日趋增多,贾峰对求教者从不怠慢。他认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自己可学的地方。有的教师说话比他幽默,有的教师边鼻音比他分得清楚,有的教师比他会做课件……秉持这份虚心,贾峰总能和他们聊得很尽兴。曾经有一位青年教师请贾峰指点教学,并哭诉同事们有多么不照顾他。贾峰建议他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态度是否诚恳,时间是否合适,又是如何看待和评价他们的意见的?这位教师回去后,给贾峰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道:“谢谢峰哥教我做人和教学。做人比教学更重要!”贾峰笑了:做人确实比教学重要。他说:“这些年,我有幸结识了徐冬梅、周益民、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家,他们都是那样的谦恭与感恩,区区小我,又有什么理由吹捧自己呢?”

“贾峰吃得苦,霸得蛮(长沙方言,指执着、有毅力),耐得烦,后生可畏!”这是湖南省桃源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刘文艳对贾峰的评价。诚然,不是每位教师都如贾峰般幸运,但也不是每位教师都如贾峰般勤奋好学。“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正是贾峰成名的主要原因。

美育,语文教学的要求

贾峰认为,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作用。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课文的美。

在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贾峰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所表现的“花美”“人美”以及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结构之美,充分体现了他在语文教学中对美育的追求。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能体现花“多”和“美”的词句。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任何一条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体会花的“多”和“美”,贾峰又作了进一步拓展:

师:同学们看,刚才我们谈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课件:图片配乐连播)

师:此时,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会感觉非常高兴!”“我会觉得神清气爽!”“我会觉得心旷神怡!”“我会沉浸在花的海洋里,深深陶醉!”

引导学生体会到花的“美”后,他又引导学生体会人的“美”:

(出示课件:“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请轻声读这段文字,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轻声读)

生:我读懂了德国人养花的目的,他们养花只看花的枝叶,却把好看的花让给外面的人看,他们都这样做,相互奉献。

师:你真是好眼力,不仅看到了奇丽的鲜花,而且看到了比鲜花更美的东西!同学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用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在教学中,贾峰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花“美”、人“美”,还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深入体会作者季羡林的“梦”,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舍己为人的实例,使学生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

课堂上,贾峰还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形式美,让学生品味季羡林看似寻常、随意写来的文字功夫,让学生品味层层递进的结构美,以及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贾峰指出:“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老是采取先学习生字、新词,再分析课文结构,最后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的教学方法是要不得的。这种‘八股文’式的教学、‘数理化’式的分析与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是不协调的,是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给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美感和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课堂上,他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韵味情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而品味生活,真正赋予语文课堂以“美”的感受。

作文,功夫在诗外

贾峰是《三湘都市报》小记者站的指导老师,他曾指导学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种作文竞赛上获奖,并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谈及作文教学经验时,贾峰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始终认为,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手法是机械枯燥的,更是次要的,是小技。只有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并多阅读、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帮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写作素材,贾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单手剥香蕉比赛,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外套等,使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在作文《作文“连环计”》中,贾峰的学生周璐瑶记录了这样一节作文课:

“阿林,飞波,你们站出来!”上课铃刚刚响过,贾老师便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吼道。霎时,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贾老师,看他那严厉的目光,我猜准没什么好事。我跟随着飞波悠悠地移到了老师身后。我们不敢抬头正视,心里直打鼓。

“嘿,拿着!”贾老师把一大摞作业本递到飞波的手里,接着我也顺势接过一摞。此时贾老师和颜悦色,温和可亲,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的声音简直比刚才低了一个八度。“走,我们去给同学们发奖!”啊?这是哪出跟哪出呀?来不及深思,我俩只得从命,紧紧地抱着“奖品”,和飞波并步跟在老师身后。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一阵“嘘嘘”声,我敢确定,同学们刚才一定议论纷纷了。突然,贾老师严肃起来,郑重地宣布:“同学们,这节课我给大家发奖,祝贺你们!”什么?发奖?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获什么奖了?”“什么时候啊?”……大家小声议论着,显而易见,我们都想早点弄个明白,若真能领个奖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贾老师摇摇头,挥挥手,故弄玄虚似的,微笑着说:“不认识了?这可是咱六(3)班的所有日记本啊!关于发奖,关于发奖――今天老师和大家开了个玩笑!”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贾老师接着说:“今天的作文训练题就是――连环计。”

哈哈!教室里笑翻一大片……

周璐瑶的作文反映了贾峰“功夫在诗外”的作文教学理念,他通过设计巧妙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贾峰说:“作文无需过多高深的理论和公式化的要求,只有激发学生的真性情,文章才会缤纷多姿,引发共鸣。”他会不时吊足学生胃口,在兴致盎然的“猜一猜”活动中请学生找出合适的词语表达当时的心情。“你这句话是想形容这个人十分懦弱,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胆小如鼠’这个成语?”他总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时,他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同伴们的表情、动作和观点;在玩“打赌”游戏时,他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

贾峰一直强调要读书,也尽可能做到以身示范。在和学生电话或QQ聊天时,他经常停下来对学生说:“老师的读书时间到了哦!”意在暗示学生,要想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贵在坚持。贾峰尊重学生的读书喜好,有时还亲自读学生喜欢的书,他说:“世人都知道阅读对作文有好处,但不能为读而读。强迫学生读不喜欢的书只能使学生对读书厌倦,作文水平当然也很难提高。”他坚持与学生互读,有时还会在学生的书中作批注,与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贾峰自述,二十多年来,他常梦见自己在奔跑,气喘吁吁,挥汗如雨,唯恐落下。只要别人能做到的,他势必奋发追赶。因此,当冬天别人还在被窝里的时候,他已经早早起床练习朗诵了,当暑假别人出游的时候,他却还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勤奋好学的他,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成为年轻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美育的作文素材范文6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 美育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生的稚嫩的心灵受到许多事物的冲击。网络游戏使他们的心灵被“怪兽”占据,被血腥的残杀充斥。海选节目的泛滥又往往使他们变得惟我独尊,任意妄为。他们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容易被这些负面事物扭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培养中学生高品位的审美观迫在眉睫。第一任教育总长老先生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美育的理念,而今面对各种不良思潮的泛滥,我们更应当将美育进行到底。

何为美育?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并不等于是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而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可见美育已经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美育的重担。

一、强化自身,传播美

语文教师必须成为语文教学中“美”的传播者。因此语文教师自身要有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出类拔萃的审美修养,不断加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审美修养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笔者归结为以下三点:

(1)读万卷书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大学,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已经阅读了至少两百本中外名著,有些名著还有资深的教授引导我们去鉴赏。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应有的文化底蕴。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还必须充电,不但要深入探究文学名著、语文教课书,更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阅读当代涌现出的新的文学著作。力争做到教语文不迂腐守旧,常变常新。同时,我们要打开视野,参观博物馆,欣赏影视著作,参加书画展览会。这些活动都是提高我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2)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其实就是亲身体验。寒暑假是我们“行万里路”的最好时机。遍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古都小镇,像古人一样寄情山水,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书本里描绘的景象真实的展现在眼前,震撼人心。关注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的同时也渐渐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亲身感受的点点滴滴,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素材,也让我们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

(3)多才多艺

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具备了自己敏锐的审美力。我们还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逐渐成为一个创造美的多面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唱歌跳舞不硬性要求样样精通,但也应当是略知一二。尤其是我们就职于艺术特色学校,耳濡目染,也可以尝试着和学生一起去创造美。

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的审美素质,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美、鉴赏美、传播美,帮助学生走出误区,自觉抵制丑恶、腐朽的不良文化因素和社会风气,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高尚文明的洗礼。

二、品读文本,发现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语文教材的美是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的。语文教材亦即文章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因此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就具有抽象性。怎样从抽象的事物中发现美呢?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触觉感官去研读文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必须通过精读,让学生透过作者的笔触发现其中的美。朗读可以将作品的美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投影、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当然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默读、齐读、指名读。例如语段“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学生只有反复诵读之后,才会领略到流动在字里行间的美。将无形的文字转化成真实可感的音韵,是学生发现美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深入,鉴赏美

“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与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句话是说每个人所见之物产生的所感都是打着个人生活的烙印的。因此当学生发现了文本中的美,常常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他们的生活阅历毕竟还太少,还无法深入鉴赏。这时教师就必须适时的加以引导,深挖一下文本。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教师就应当抓住“袅娜”二字做文章。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让他们说说看到“袅娜”二字想到了什么。学生会在自己现有的人生阅历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有同学会想到迎风摆动的杨柳,也有人想到翩翩起舞的少女。教师在这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感染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审美的驱动力和兴奋度,鉴赏能力也会在此时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鉴赏美不仅仅是体悟文本中的自然美、文学美,更重要的是领悟人文美。通过对文本的剖析与思考,探讨人生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与地坛》就是史铁生对人生彻悟的典范之作。在身心受到重创之后,他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拷问人生的价值。在文中他不但找到了生命的本真而且还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学生在这篇文章中获得的是人生价值的思考,进而净化他们的灵魂,从而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强化训练,创造美

有了前面发现美、鉴赏美的基石,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才可以进入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创造美。创造美是美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作文训练。参考文本中美的人、事、物、景,优美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自我创作。用自己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美的人和事,并把它们融于笔下,希望让更多的人去感受真、善、美。

上一篇内经

下一篇就这样被你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