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语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梁实秋语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梁实秋语录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30-04

收稿日期:2015-04-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BIA130060)。

作者简介:刘春花(1965-),女,云南元谋县人,湖南文理学院师范教育教学部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广受国内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视角。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求得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及其管理的基本共识;从基于各利益相关者之于高等教育利益诉求视角,构建多维质量及其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现实课题。笔者尝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诉求及解决策略提出一己拙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之博弈与合作的过程与结果

通常情况下,“质量”反映的是某事物足以有别于他事物的可区分的特性或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对事物的优劣程度或价值的综合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所具有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高等教育质量是某种想要达到的目标或需要努力的方向[1]。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关涉学生、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整合系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或其内、外利益相关者多元主体的制约和影响。从某种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往往倾向于以学术组织“从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出发,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2]。

因此,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即关涉到与高等教育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权益的高等教育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维度,可概括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层面主要指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的相关者,如教师、学生等;外部层面是指与高等教育有着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者维度,主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虽然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利益者是教师、学生与高校管理人员,但政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财政资金供给主体,却存在着管理越位的问题。这就造成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往往被渐渐弱化或边缘化,高等教育决策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没有从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从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利益主体以及边缘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无法实现[3]。

为了满足不同利益方的利益需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以一种共同治理的方式,建立以共同利益为目的、以互相尊重和信任为手段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一,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如高等学校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利益,学生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用人单位参与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高等教育需要内、外各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第二,充分尊重并满足高等教育内部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利益需求,并发挥他们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可靠的内在动力和前提条件。第三,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全面激发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或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这是使高等教育质量获得可靠的外力支持的重要因素。利益相关者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要着眼于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包括其所培养的人才、传承或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其内部利益者维度。

二、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多元价值之“共识重叠”

大学是学校,如果没有学生,学术成就终归会枯萎[4]。一定意义上,高等教育质量归根到底是学生发展的质量。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的第一要务。虽然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诉求,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冲突与合作,每个主体的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采取的行动,还取决于其他人采取的行动[5],但正如王伟廉所说,“如果不能将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与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的缺失问题的解决一并加以考虑,教育质量的提高恐怕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这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的“共识重叠”效应。鉴于此,第一,应明确学生之于大学的意义。西班牙思想家奥尔加特?加塞特认为:“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的建设都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我们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把它看作大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7]第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底线标准,同时又是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之共识的标准;以质的提升为内涵的现代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理念,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质量标准和质量价值。同理,高等教育的多元利益主体之于高等教育的利益诉求,是基于质量“底线”标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人才培养这一共识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诉求;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要以质量“底线”标准和人才培养这一共识为基本依据来进行;第三,建立价值差异的共存、博弈与共生的利益生态。要在一种多元利益主体关系性的多重观照中,探寻多元价值存在的相对合理性,承认并坚守多元共存的共识价值,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框架和富于包容性的视野,以构建一种互利共赢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生态。

三、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者之利益兼顾与协调

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教育建设与管理,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定意义上,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利益表达者”和“社会发展引领者”功能而展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大学组织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特性,大学作为其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盟”的作用或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要维护教育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要兼顾和协调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

高等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或反映各相关利益者的需要,或者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但就现实层面看,协调或平衡各方利益是一个难度极大的任务。一方面,高等教育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直接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矛盾。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问题,也就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该逐渐转向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当然,教育只是社会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不应当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社会利益。无论何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都必须是关注和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而不是某单个主体的利益。可以肯定的是,要找到一种能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全能”标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尊重和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正当诉求。

因此,为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兼顾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体制,从而实现与促进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第一,尊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求得各方利益的协调和融合。第二,承认冲突与差异的存在,,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群体的需要,在协商与对话的基础上找到大家认可与接受的方式。第三,大学作为中间者,既要充分发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又要做好与各方的对话与沟通,互助互利,达到良好的效果。高校要及时了解各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教质量的期望和感知,促进高等学校质量目标与利益相关者要求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外部环境的内部化,以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全面、持续、稳定地提高[8]。

四、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利益主体共享大学、和而不同的文化形式

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9]一定意义上,大学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机构。所谓大学文化,就是大学自身所蕴含的激励教师与学生不断生成、不断超越、不断提高的文化,其要素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

但要引起警醒的是,“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此起彼伏的冲突中,大学的作为与时代和社会之精神灯塔的角色和地位有渐渐偏离之势,对大学的反思及对其本质属性的审视,使我们认识到解决大学的问题,还是该从它是理想主义的精神所在寻找出路。”[10]我国现行的大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的建设,较多局限于量化指标等显性层面,少有关于质量文化的理念与价值渗透,现实的质量评价或质量管理制度往往呈现过于短期的实用、功利取向而成为冰冷的僵硬框架,难以发挥现代大学之发展、传播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也必须注重以文化为内核的建设并加以改进。第一,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建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质量价值观。人才质量是大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一种以质量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实际导向性的质量文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义。第二,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尊重自身历史传统。一定意义上,教育质量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也是彰显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追求,既要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多维视野,又要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第三,质量文化建设必须观照国际社会大学文化的发展趋势。“优良的大学文化就是要团结知识人群体,凝聚一种精神,以昭示青年学子的心灵,同时烛照社会的方向。这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由,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11]

五、高等教育质量是利益相关主体活力的释放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多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单向式管理或政府“管、评、办”三位一体,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度低,自上而下严密的行政性逻辑抑制了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力,因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公平问题、大学去行政化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且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大学生就业发展和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它足以影响到社会公平或社会安全。

但是,由于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利益相关者很难参与其中,更别提激发利益相关者的活力。如果想要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其中,绝不能为了某一主体的利益,走任何一个极端[12]。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激发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活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13]鉴于此,必须树立并努力践行基于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高等教育多维质量理念,以此寻求达至兼顾各方利益并协调不同利益诉求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至善状态和理想目标。

梁实秋语录范文2

【关键词】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 盐渍土的概念及分类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盐渍土通常就是不同程度盐碱化土质的总称,也就是在地表下1米内的易溶盐含量大于0.3%的土壤。这类盐渍土具有溶陷性、盐胀性以及腐蚀性等特点,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很多弊端。用盐渍土作为路基基底填料的工程,其基底稳定性很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导致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路面的波浪、鼓包甚至开裂路面病害的出现,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质量。

盐渍土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含盐性质分类,根据离子含量比值分为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盐酸盐渍土以及碳酸盐渍土。第二种是按盐渍化程度不同进行分类,根据土层的平均含盐量多少分为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以及过盐渍土。因此外业勘察工作期间,要多收集该工程地区的地址资料,初步判断盐渍土的种类及其分布区域,在道路选线设计时尽量避免经过该土质,如确实无法绕避或因绕避而增大作业工作量导致投资成本大幅上升时,应查明该路段不同性质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含盐特征及地下水、地表水等情况,综合研究和分析可能出现的路基病害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施工方案,从而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2 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首先进行盐渍土路段原地面清理,采用施工机械清除地表盐壳和不符合施工规范要去的表土,通常盐渍土地表30厘米以内含盐量最大,因此清清除表土通常不小于30厘米,并对清表后路段进行碾压。对于该路段原基底一米内的土层,如果其含水量超过液限时,需进行换填施工,采用渗水性良好的路基填料。如果其含水量介于液塑限之间时,那么首先应铺20公分左右的渗水性填料后再填筑符合施工规范的路基填料;如果在清除软土时,超过地下水位线,那么这时需采用渗水性强的填料,如粗粒土,填筑厚度需高出地下水位线三十公分以上,然后再进行其他土质填料的施工,这样可以加强路基的水稳性,从而保证路床始终保持干燥或中湿的状态,避免受到水分以及盐分的影响,保障基底的施工质量。

然后进行路基填料的选择,路堤填料中不允许存在草根和盐块物质。填料的含水量最好处于在最佳含水量左右,液限应不小于50%,塑性指数不小于26的或者含水量超过规范要求的土质都不能直接用于填筑路堤。检测路基填料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否满足施工标准,通常有机质的含量不高于百分之一,同时要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用烘干法来检测填料中的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来检测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值,确定好填料后便开始闷料。通常将填料在料场现场进行洒水、拌和以及闷料,闷料时间保证在24小时之上。在料场进行集中闷料,其含水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控,填料的质量有保证。如果工程处于高气温区域,那么水分蒸发快,考虑到材料运输过程以及压实作业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因此在料场闷料时含水量应当比最佳含水量高百分之三左右为宜。对于施工用水比较稀缺的地区,采用料场集中闷料可以节约水资源,最合理的控制用水量。

路基填料运输车中需安置人字形筛,主要是为确保压实过后的每层压实面平整。另外由于填料中存在超粒径粒料,需要将超粒径材料筛除保证填筑的质量,同时用工具筛分也大大减少摊铺现场清捡人员的数量,对于加快施工速度有着很大的帮助。摊铺路基填料时要注意装载机和平地机相互配合进行摊铺作业,摊铺作业对摊铺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这样可以保证平地机平整的质量,平整次数也可以相应的减少,也可以防止砂砾料填料的摊铺不均匀,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此外,运输车与摊铺机械数量要合理的搭配,确保供料能够及时,不能耽误摊铺和碾压工序,避免填料含水量降低影响摊铺的质量。

盐渍土的压实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检验的方法有重型击实法,即在压实过后的路段设置取土点,并且在每个取土点要进行两组试验,要时刻注意土|的变化,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土质应当再次进行试验。在进行压实前,先将路基两边压实一遍,然后再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先轻压后重压,先慢压后快压,先静压后振动的方法,按照实际的压实标准进行碾压工作。需要注意在碾压作业时的压路机的轮迹重叠部分要大于20cm,防止压实不全有漏压的情况出现。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应进行分层摊铺及碾压,如松铺时厚度应不大于30厘米。为了保证盐分稳定不出现转移的情况,碾压时不要采用提浆碾压。因此,为避免填料中盐分的转移和路基稳定性不受破坏,填料的压实作业应该连接紧凑,压实度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1到2个百分点。碾压时应当控制好最佳含水量,可以采用洒水车进行辅助作业,洒水车行驶速度要保持匀速并且撒水量也要保持均匀,不易过大,其主要是为了补充在施工过程中填料表面所散发的水分。但是当采用砾类土或者砂类作为路基填料时,其含水量不得超过最佳含水量的3%或低于2%。并且气候不佳时不宜进行施工。在压实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土质有问题或者压实度不佳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测,检查不符合要求处应立即进行返工或修补,待处理完成后再进行随机检测,直到检测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即可。

为了更好的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可在原路面设置隔断层,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毛细现象的发生,用来阻拦向上的水分和盐分,是防止路基出现盐胀或者翻浆等病害,对于盐渍土地区降低路基高度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隔断层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砾碎石隔断层和土工合成材料隔断层等。

盐渍土地区路基的病害与地表水和地下水有着密切的关联,施工作业时需要对排水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路基的两侧不应设置取土坑,防止造成积水。如地面排水较为困难时,地下水位较高或路基旁有农田灌溉水渠,可以设置排水沟或者截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或阻截农田排灌跑水。如果受现场实际情况制约难以设置排水沟,那么在占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蒸发池用来代替排水沟功能,有效的排除地表水。

3 结束语

盐渍土路基施工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盐渍土给公路工程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其造成的道路病害问题往往是不可恢复的,防治工作需从路基的根本做起。本文主要从盐渍土的概念以及分类切入,然后对盐渍土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论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盐渍土的类型、性质,从经济效益、防护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梁实秋语录范文3

1、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我们没必要去干涉别人,影响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他好,不会嫉妒,不会报复;他不好,不去打击,不去鄙视。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顺。学会理解、尊重与帮助,生活会更好、更美。

2、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成为了朋友是我的选择,而爱上你是我无法控制的意外。

3、不管穿着什么,站在哪里,人总是需要认认真真的看看这个世界。生活中一点点消失的美好只能靠自己找回。所以多走走,多看看。不管穿着什么,站在哪里!

4、的“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5、老公,是让老婆欺负一辈子的;老婆,是让老公用来疼一辈子的。

6、在还没有人疼你的时候,你必须活得像个爷们。

7、人生最难得“心安”二字。所谓“心安”,就是心里没有后悔的事、没有亏心的事、没有想不开的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如果患得患失,心浮气躁,人生就会疲惫不堪、了无生气。唯有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眼热权势,不艳羡富贵,活得纯粹、活得自然,才能求得一个心安。

8、选爱人不需要太多标准,只要三样:不骗你,不伤害你,和陪着你。

9、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梁实秋

10、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说。管好自己的嘴,有时候做哑巴,是一种境界。

11、许多事情,看得开是好;看不开,终归也要熬过去。别以为看不开就不会过去。

12、在青春最好的年纪,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不要等待一个人。你可以去毫无保留的爱人,就算是爱错了,摔倒了,大不了拍拍灰尘继续往前走。但千万不要停留在原地,毫无期限的等待某人。等待的往往不是爱,而是纠缠虚耗。青春拥有的就是激情,激情耗尽了,人就老了。

13、我只是倔强的认准一句话,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最好的姿态,才会有一个最好的人来爱你。你若是想遇到安静温暖的男人过简单美好的生活,首先,你自己得成为淡定与美丽的女人。若说,是什么样的训练练就了一个非常女人,排行榜首位,是单身二字。有一种魅力,叫独自走过。

14、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15、谁都无权评判你,他们也许听过你的事情,但他们感受不到你所经历的一切。

16、就算世界荒芜,也总有一个人是你的信徒。

17、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18、友情和爱情一样,也是有保鲜期的,想一想,有多少已经不联系的朋友,默默地存在于你的通讯录中。不是不想联系,实在是人生残酷,时空变幻,你我再无交集,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不如随缘。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梁实秋语录范文4

一本古罗马的书热销于一个不甚热衷阅读的人口大国,这事情有点耐人寻味。有人说这是出版商善抓机会的一次热炒。先前的版别不说,当下就有红黄白绿等多个不同版本,或护封或封面无一例外都有一些相类似的字眼以争取读者。封皮上诸如“多难兴邦,现在更需要《沉思录》的精神导引”等胡乱一通的广告语,真让人有点叹息甚至反感。撇开这些不谈,就与阅读相关的意义而言,《沉思录》有几点还是值得“沉思”的。

版本与翻译之思

坊间《沉思录》的中译本不下五六种,主要版本多为何怀宏所译,20年间在多家出版社兜兜转转,不久前因为红皮版本的热销,最近赶紧推出的又有梁实秋原译加导读黄皮本、《何怀宏品读〈沉思录〉》白皮本和宿春礼、邢群麟编译的《沉思录青少版》绿皮本。

梁译是1959年在九种英译本中选取了Haines的有希腊原文对照本为底本翻译的,而何译则是GeorgeLong英译本的译本。两个译者,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哲学教授。后者解释说,目前已有的中译本都是根据英文本翻译的。对版本之思,何引述英国思想家阿诺德的话说,在朗的奥勒留译本之后,那些生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是为生活的英国人,就可以不去碰希腊文原本了。阿诺德还说,朗以一个古典学者的严谨和对希腊语的娴熟把握,保证了译文的准确可靠,而且,朗还考虑了对于现代人的可读性,他不是将奥勒留仅仅作为一个古典世界中的伟人,而是作为一个仍然可以为现代的普通人提供“生活榜样和行为指导”的人来译介的。显然,何译也因此选择了朗本。

《沉思录》的形成、流布甚至连内容和格调都有点像我们的《老子》。文献的形成和流布无非著、述、编、译、抄、印等多种方式。中国人对著作的要求很高,著作者“通达物理”、“穷本知变”、“著诚去伪”谓之圣,而有能力对著作训释讲述的人,只能谓之明。故孔子谦虚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好古之难难于文献流布中的消损,即便有了印刷以后,很多文献都是先有手抄本流行,然后才出现印刷本的,何况印刷出现以前一切得靠口口相传手手相抄。这就为版本鉴别带来了麻烦,再加上翻译的伤耗,要想忠实原著,也变得十分主观。“达”之难及,“信”和“雅”永远只会一相情愿。

我们无意挑剔和批评译者,但我们不能不对于译事的准确性与贴切程度心中有数。

原述与引申之思

平心而论,目前较好的《沉思录》中译本还是何译本,白皮本与红皮本的区别只是译者增加了一倍于篇幅多的品读;而黄皮本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的编辑功夫和穿插其间的链接和评点。绿皮本青少版的译文部分基本上是与何译只字不差的80小段“语录”,然后就是大段大段的引申,虽美其名曰“拓展阅读”,实际上却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借题发挥。

我们试比较几段梁译和何译的文字: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梁译)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何译)

“追求不可能的事物,也是疯狂,但是恶人行事不可能不如此。”(梁译)

“寻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种发疯,而恶人不做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何译)

“要珍视宇宙间那最美妙的东西;那即是利用一切控制一切的东西。同样的要珍视你自己内部最美妙的东西,那即是与前者颇为类似的东西。因为这利用一切的东西在你身里也有,你的生活便是被它统治着的。”(梁译)

“尊重那宇宙中最好的东西,这就是利用和指引所有事物的东西。同样,也要尊重你自身中最好的东西,它具有跟上面所说的同样的性质。因为那利用别的一切事物的东西也在你自身中,你的生活受它指导。”(何译)

第一句,何比梁简约,但不如梁清晰和具体。如果没有何在品读中的大段补充,读者会嫌笼统。第二句梁译显然不及何译好。搞翻译的人都知道,“信”和“雅”虽然都只是“达”的工具,但“信”易生硬,“雅”则又多了修饰和提炼。译法(角度和倾向)的不同,可使得句式和句义(甚至连概念和含义)都有所不同。比照两书,一些稍为复杂或哲理一点的翻译(如第三句),我们就可看到连文学大师也有表达拙劣的时候(梁在旁批感叹“奥勒留的文笔确实是相当朴劣”)。何译比梁译的优势除了梁前何后以外,恐怕也与各自职业对原著性质的理解和适应有关。

对于译著,尤其是年代较远的著作,详细的注解是非常重要的。何译《沉思录》虽然是较好的译本,但与《沉思录》“相伴二十年”的何先生,在《沉思录》销售几近饱和的时候才姗姗来迟,推出有详细注解(且引申远多于注解)的品读版,多少让人感觉有较重的商业考虑。而紧步其后的青少版,内中的“成长故事”和“智慧锦囊”则完全可以独立成书,犯不着拉虎皮作大旗,添油加醋,以热销得有点不正常的《沉思录》作诱饵,甚至“很正面地”把它推荐给青少年。

阅读与鉴别之思

《沉思录》无疑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但以奥勒留的方式给青少年“励志”很可能是有害的。编辑们忘记了这样一个前提,一本对于有阅历的人有益的读物,未必就是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好书。

何著把奥勒留的思想表现归结为四种黄金品格:理智的诚实、平衡的中道、温和的坚定和此世的超越精神。但同时,何在白皮本中也审慎地指弊:“这种理智的诚实更表现于理智探索范围的缩小,他们不愿过多地去探究不能确凿把握或知悉的东西,他们甚至缺乏这样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也没有激情和想象来加强自己的求知动机和扩大自己的求知范围。”

其实,对奥勒留、对《沉思录》乃至对整个斯多葛学派,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上早有公允详细的评述,中外很多严肃的哲学辞典也有定见。奥勒留认为万物处于无常的流逝、变易、没落的循环中,大自然甚至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最好、最合理、最恰当的目的来调节的,甚至坏的东西也是为好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因此毋需以此来妨碍心灵的平静、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希望死去。虽然人生是极其渺小的,延续生命是毫无价值的,但即使这样,仍然要遵循本性(自然)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沉思录》的核心和实质。平静谦和,听从命运的安排,好人的标准仅此而已。

白皮本郑重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许多处在权力颠峰的人们会对奥勒留的《沉思录》心有所感”。这确实触及了人蔽的深处,这一点恐怕也可以说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了解奥勒留一生的经历,都知道他作为罗马帝王的养子和驸马,虽然一生勤勉内敛,却如鱼饮水,在权力和世俗的事务中无法自拔。他与其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柏拉图所梦想的 “哲学王”,莫如说更像一个斯多葛哲学可怜的践行者,“他的政绩、他所治理的国家状况却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葛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同时也企图扼杀个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极端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净无为的因素”。最后,他生下了孩子也生下了他颓丧的心,继他位的独子,成了最坏的皇帝。所以罗素说“他是一个悲怆的人”。

罗马帝国是以征战把地中海变成为自己的“内海”而辉煌的,但内忧外患也由此而来。奥勒留执政时期,帝国已转入守势。战事、内讧,加上天灾、瘟疫,戎马倥偬中的人生思索自然会对权力、对名声、对生死有非比寻常的感受和感叹。这本来就是一种对权力和对苦闷的消解。正如何译所说,这能够使人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无论这种权力以及由它带来的名声有多大,本质上都仍然是过眼烟云。有了这种对权力恰如其分的认识,人“就不容易自我膨胀,不容易滥用权力”。奥勒留的精髓正在于此,对曾经沧海或饱经风霜的人来说,特别容易得到认同和共鸣。但毋庸讳言,《沉思录》对于仍需奋斗的大多数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很难不说是消极和有害的。以此“励志”,更可能适得其反。可惜我们的出版者态度暧昧,比较倾向片面之词。

上一篇幼儿园管理

下一篇快乐猜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