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事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事故范文1
关键词:工艺流程法;工艺流程危险分布图;“交换生”制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石化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准,其发展趋势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但由于工艺设计理念的不同,石油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重灾区。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石油化工行业火灾防控情况调研小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炼油企业240余家,炼化一体化企业23家。在近15年的化工生产中,共发生重大事故512起,造成2320人死亡,占工伤总人数13.8%,高居第一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化工规范与企业设计理念脱节,不能有效确保企业流水线的本质安全。而福建漳州“4•6”PX爆燃事故、江苏南京“6•12”德纳化工爆燃事故、山东日照“7•16”液化烃罐爆燃事故、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集中爆发,更是对消防部队石油化工应急处置能力敲响了警钟。
(一)国内外石油化工火灾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石油化工火灾仍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技术性难题,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分别主要从灭火和防火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防火方面研究最多的企业规划、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灭火则主要从装备、技战术分析等方面着手研究。其中国内的张延明、张颖在《浅谈石化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处置对策》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化工企业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消除其火灾、爆炸事故;[2]王政锦、余庆檄、史长龙在《浅议石油化工火灾救援事故处置》中,通过分析石油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特性,针对极易发生泄漏、燃烧、爆炸事故的环节讨论石化火灾的技战术部署。[3]而国外的学者大多依据吸氧理论和足迹理论反复对化工火灾进行研究。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对于处置石油化工火灾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从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理念入手,通过工艺流程法使化工装置保持本质安全,对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石油化工火灾面临的共性难题
为能准确把握当前石油化工火灾处置难点,笔者于2017年1月跟随广西消防总队培训基地调研小组深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地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考察石化企业的工艺流程、专职队建设、当地消防部队建设及社会联动应急能力建设等内容,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工艺流程更新快,维护保养难度大
一是工艺流程更新快,战士学习难度大。尽管各消防总队已经初步建立起“请进来”培训机制,但由于化工知识体系过于庞大,各化工厂采取的工艺手段更新速度太快,大部分战士们难以掌握。二是企业保养经费不足,锈蚀管网渐成隐患。从调研结果来看,随着石化企业的兴起,前期铺设的管网已开始慢慢锈蚀,尤其是在钦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调研时发现,超过20个管网的连接管网、法兰等部位锈迹斑斑,据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保养经费过高,出于经济性的考虑仍未对此进行处置。
(二)专职救援力量薄弱
企业专职队伍是扑救石化火灾的重要救援力量,但当前的专职救援力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石化火灾需要。以广西北部湾地区专职力量为例,钦、北、防三市的石化企业规模不亚于大连新港和天津滨海新区,但三市专职消防队却仅有13个,专职消防员420人,消防车58辆,总载水量67.5T、载泡沫量52.5T、载干粉量2T,库存泡沫132T,远远满足不了重、特大事故救援的需求。
(三)消防队伍缺乏远期统筹,专业应急装备配备不足
由于石化火灾是新兴的事故灾害,需要专业的器材装备来进行处置,而以往消防队的器材配备是基于居民房火灾、道路交通救援等普通灾害事故,对石化火灾作用不大。以北海市为例,北海全市共配备各类消防车51辆(其中水罐消防车15辆、水罐泡沫车15辆、举高喷射车3辆、登高平台车2辆、云梯车5辆、抢险救援车7辆、洗消车1辆、排烟照明车1辆、通信指挥车1辆、运兵车1辆,水罐消防车最大载水为19T、举高车最高为51m)、消防艇1艘;总载水量214.2T、载泡沫量33T,库存泡沫13.6T,远不能满足实际作战需要。(四)缺乏应急资源整合,战勤保障建设缓慢虽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应设置战勤保障消防站”,但因各种原因,防城港支队目前尚未建立消防战勤保障站,而钦州、北海支队的消防战勤保障站亦未能有效整合社会各单位资源,形成良好的联动战勤保障能力,影响了战勤保障装备配备、灭火药剂储备以及消防装备维修检测等工作的开展,严重制约了石化、核电火灾应急处置中的泡沫灭火药剂、特殊洗消药剂、油料、防护器材、装备抢修等支援保障。
三、工艺流程法在石油化工灾害事故中的应用
(一)工艺流程法的核心理念
工艺流程法,是指在化工灾害事故中第一时间利用工艺手段确保起火装置达到本质安全的一种处置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采取工艺手段使化工系统处于稳态,进而采取其他手段解决事故。通过采用工艺流程法等措施,可以极大程度减少人员装备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石油化工事故专业性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例如,在外浮顶的油罐火灾中,由于厂区道路狭窄,消防力量难以有效兼顾着火罐和临近罐火灾的冷却任务,按照传统的处置方法可能会有启动临近罐喷淋系统、设置自摆炮冷却罐体等措施,不仅耗时耗人耗装备,而且冷却效果并不尽人意,而采用工艺流程法处置,仅需要厂区技术工人启动临近罐的搅拌功能,采用冷油输转置换热油即可实现较好的冷却效果。
(二)工艺流程法的处置流程
以往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处置流程是基于静态思维对事物的危害大小而制定的,如在居民房火灾中,首先会通过外部观察得出灾情,再通过日常经验判断出哪些方面危害性较大,则优先进行处理。但由于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纷繁复杂,同一种设备在不同的工艺流程、不同时段中危险性也不一样,因此,基于静态思维的处置流程无法完成石油化工火灾现场的需求。而工艺流程法的处置流程是基于动态思维,从系统危险性着手进行设计的,先明确系统哪些部位在现阶段存在爆炸的可能性,按照爆炸的风险大小依次启用备用资源使系统整体处于安全稳态;其次明确系统中哪些部位化工原料容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并按发生概率大小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关阀断料、堵漏输转等工艺处置;接着采用相同的办法依次解除系统危险;最后再处置起火或泄露部位。
(三)携手企业制作工艺流程危险分布图
鉴于化工知识体系过于庞大,消防官兵学习掌握困难的现状,建议各消防总队携手当地石化企业制造工艺流程危险分布图。即用不同的颜色表明物料在管道内的物理状态,同时在图上用醒目的危险标志标注深冷、高温、高压等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以及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的部位。通过绘制工艺流程危险分布图,可以让消防官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灾害事故现场的主要任务和注意事项,极大程度提升灭火作战安全。
(四)建立消防与企业的“交换生”制度,快速提升化工火灾救援能力,消除双方认知误区
建立消防与企业“交换生”制度,消防部门主要以支队为单位,定期选派优秀战训骨干到当地化工企业跟班作业,重点熟悉该企业化工流程和重点部位的专业术语,通过实战测试化工流程的故障率和风险分布,准确评估重点部位和风险节点,进而研讨高频故障部位的维修更换工艺措施。企业方面则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到消防部队体验灭火训练生活,重点调研消防部队实有化工事故处置手段,了解事故救援处置流程,从化工专家的角度提出救援见解,以便消防部队参考实践。当交换期结束时,双方“交换生”要聚到一起进行化工灾害事故处置头脑风暴,创造性地提出化工事故处置对策,并在下一步的联合演练中验证各项措施的可行性,扎实有效地提高消防与企业之间的化工事故处置能力。
四、结语
石油化工火灾是新时期消防部队必须面对的综合性难题,只有大破以往的处置理念,才有可能大立行之有效地处置对策。本文提出的工艺流程法着眼于化工系统的本质安全,借用哲学思维牢牢把握化工事故现场的主要方面,同时辅以工艺流程危险分布图进行处置,可达到化工事故现场快速处置的目的。此外,本文还提出消防和企业建立“交换生”制度,不仅能有效破除消防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还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消防部队和企业共同应对化工事故的能力。但由于笔者能力水平有限,大部分设想仍未经过实践检验,希望本文的理论能给相关部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海.石油化工火灾特性及处置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6,(02):34-37.
[2]张延明,张颖.浅谈石化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处置对策[J].2016,(06):32-35.
化工事故范文2
关键词:安全事故;生产风险;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完善,基于设备生产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生产技术及市场模式的飞速发展仍然催生出一系列安全事故。不可控性工序以及环境因素所诱发的化工安全问题,仍然是现阶段化工生产中面对的主要挑战。因此挖掘出安全预防工作中隐藏的危险因素,及时应对现阶段化工企业生产中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所诱发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预防性强的管理策略,确保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管理处于安全的市场模式中。
1化工安全事故预防的必要性
1.1降低社会危害
科学发展观中指出,化工安全问题是行业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化工安全问题预防不仅能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理念,而且能够实现社会和相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化工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从整体来说,是中国现阶段化工行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由于化工生产涉及大量化学物质,而由于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可控的物理与化学现象,如果未能进行科学的化工安全管理工作,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火灾、爆炸等化工安全事故,严重污染周边建筑区域的生产环境和生物链的稳定性。而且当化工安全问题发生时,周边人们的心理负担会影响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因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杜绝安全生产环节失误,防止故障操作等造成的社会危害,采取科学的化工安全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对社会的危害。
1.2增加企业稳定收益
化工安全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符合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保证化工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安全防护过程中,化工生产人员不仅要针对现阶段的预防安全隐患进行严格的排查和定量分析,而且需要及时地调整安全预防制度。事实上,基于社会可控性的安全预防措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提升化工生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高质量的化工安全措施必然会提升企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可替代性。现阶段化工生产企业对相应人员的安全培养力度和安全上岗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受重视。基于社会安全问题和企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制度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更好的保障,增加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稳定性。而且现阶段技术以及设备的安全更新力度越来越大,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可控性化工生产的危险因素,确保企业的发展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稳定收益。
2化工安全事故常见原因
2.1化工原料复杂性
化工原料化学性质多样,许多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是造成化工事故频发及给人员和环境带来危害性的原因之一。依据对化工事故原因分析发现,部分化工生产原料自身具备的辐射性强,可挥发性大,且在化学工艺生产中稳定性较差,导致化工安全状态极其容易改变,从而增加了现阶段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由于化工原料的研究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而且国家相应部门在对化工生产企业流程和相应化工生产原料的安全控制上,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环境安全生产体系[1]。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安全体系的构建受到企业利益的牵制,部分企业未能严格地按照化工原材料的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企业会因人力成本和原料生产成本而降低安全生产标准,致使出现设备损坏、产品泄漏,进而引发一些不可控的化工安全生产事故。
2.2人为因素
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需要安全部门、环保部门以及企业事故检测部门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然而在实际化工生产事故预防以及调研工作中发现,化工企业在安全事故预案保障体系的制定以及相应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未能够做到责任到人,而且安全管理部门的招聘门槛较低,部分化工企业的岗前培训以及执政上岗的管理工作严重缺失。国内现阶段的化工企业在生产流程以及安全事故的管理缺失,导致生产人员错误操作几率很大。化工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在设备维修保障方面也存在严重的操作疏漏。部分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未能与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安全事故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监管、反馈没有形成闭环管理。由于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过于懈怠,当出现安全问题时,危险物质与设备的处理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常常导致二次安全事故频发[2]。
2.3设备因素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对化工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多种化工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被广泛的投入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中。然而对相应企业生产环节设备选型以及技术实施过程中发现,无证实施和缺乏安全监督管理证明的设备也被应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大幅增加了风险发生概率。基于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选型的静电处理、线路实施以及防火设备的管理入库等工作,不符合化工生产和储存项目的监督管理标准。而且在相应安全部门实施方案过程中,设备选型不严格、审查与管理工作混乱,安全监督不符合安全生产方案标准。在化工生产期间,由于设备型号和使用技术精密度不够,器械在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下容易停止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化工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策略
3.1规范设备选型标准
化工生产设备的选型必须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性建设目标。在现阶段,设备选型不仅要符合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的选择标准,满足进厂材料和手续审批流程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国家环保安全政策的要求以及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例如,在进行厂房构建以及设备选型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城市人员密集型要进行充分考察,确保企业的建厂和设备选型,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和周围人员人身健康的危害,并且加大在密集型区域的安全工作力度。针对火灾和爆炸事故原因,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的,严格依据国家对于生产设备选型及生产工艺实行技术的环境要求,基于化工企业厂房的固定标准与设备的使用标准,通过相应人员的上岗要求,强制规范防火、防爆以及原材料的管理分配工序。例如针对相应机械设备,电气线路以及防爆路线设置过程中,要与设备安全规范挂钩,确保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体现出防火、防爆、防静电的生产优势,进而有效地避免相应化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完善安全监督体系
化学安全事故防范和监督工作必须要立足现阶段的生产实践。首先,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要从化学原料和产品的分类运输与存储中着手,确保生产过程中相应化学原料的化学性质及运输策略符合国家的安全存储生产标准[3]。同时,针对化工生产实际场景,构建起对化学品的分级监督管理模式,并从相应企业的日常管理着手,来进行危险因素的分类识别和实时性控制。此外,化工企业要构建起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从安全设备操作以及机械设备的变化着手,定期对原料存储使用及生产设备进行维护。
3.3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培养
安全责任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安全措施落实的重要保障。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严格规范生产工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生产管理者和生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企业生产内容,企业要从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相应部门进行安全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例如对安全生产人员进行安全责任考核和淘汰,确保安全生产人员能够高效执行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并建立起高质量的安全预案模式。同时,企业可以开展一周一次的安全专业培训工作,针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从设备管理工序、流程、人员投入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安全事故的总结。安全生产人员和安全责任管理者提交详细的安全分析报告,并基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提出预防安全生产意见与规划。化工企业应加大安全条例、安全管理措施的宣传和教育,进行安全制度的专业性培训和安全生产,确保安全化工生产意识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落实,防止因安全意识不够到位而造成的责任缺失和安全隐患。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相应风险转移手段和赔偿管理来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化工企业能够及时性的转移安全管理预防风险。
4结语
化工生产在安全生产环节的强化中,要从化工管理者和生产工艺的安全管理角度着手,加大对原材料的保护和设备安全管理力度,进而确保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只有实现安全风险预防工作与安全事故处理措施的高效执行,才能有效降低不可控性安全隐患对化工安全环境的破坏,增加企业在化工市场竞争中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商志雷.化学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化工管理,2020(15):75-76.
[2]王俊.化工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8):169,175.
化工事故范文3
关键词:石油化工 机械事故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引言
企业要进行生产,首先要有设备,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企业进行生产,要有各个方面的管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水平高,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设备一旦发生问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往往会导致装置停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身伤亡等事故的发生。因而,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化工设备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一、石油化工机械事故产生的原因
化工机械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化工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松懈等。
(一)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设备设计不规范和生产过程中不合安全要求。许多化工机械设备都存在设计缺陷,如强度计算不准确、材料选用不合理、外观设计不安全、操作机构设置不当、结构安全设置存在缺陷、存在无用部件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化工机械生产的安全。化工机械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加工精度、热处理的硬度和强度达不到要求,装配不当、遗漏或多装零部件等。
(二)化工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化工机械工作过程中,工作环境不好或是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导致化工机械事故的发生。许多化工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不够理想,如照明光线不够、通风不畅等。设备在过程过程中由于石油的腐蚀侵害,引起许多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处理,致使许多设备都存在带病作业、保养不够的问题。在化工机械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许多生产操作人员往往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缺乏对设备操作、维护和保养的专业知识以及应有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而且还存在许多操作工人在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生产的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石油化工机械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安全管理松懈
石油化工行业,存在着安全管理松懈的问题。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石油化工行业往往会忽视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计划执行缺乏力度,就会导致生产操作者安全生产、防护意识淡薄。石油化工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石油化工机械生产的关键,也是控制事故的重要因素,若安全管理松懈,就会给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二、控制措施
(一)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进行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当尚无具体的专业标准可循时,设计时应对设计对象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详细分析,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涉及的问题很广,在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中,对安全设计的总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具有适应规定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如耐高温、防腐蚀、抗冲击和振动能力等;
2.机械设备的设计,操纵室、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应符合人类工程学要求,便于操作,可减轻疲劳;
3.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制造不应留给用户去承担;
4.控制系统必须安全可靠,如当能源突然异常变化、控制线路出现故障或发生误操作时,应保证不会造成危害;
(二)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地完成机械设备的安装,才能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成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则决定了整个安装工程的质量。为了尽量减少石油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
1.设备开箱与清点。在设备交付安装之前,技术人员要按照设备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对安装的机械设备全部进行清点、登记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中的重要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清点设备的零件、附件是否短缺,检查设备的外观及零附件是否有损坏和锈蚀的现象,做好开箱记录,检查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
2.设备安装前的基础放线。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安装之前,定要先按照设备设计图和相关物的轴线或边沿线、标高线来合理地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同时设置具体基础位置线和基础标高线;
3.检测与调整设备的精确度。精确度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测设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如对垂直度、平行度、同轴度误差等。
(三)加强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设备管理的每个工作环节不仅会影响到整体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设备事故,甚至造成大规模停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石油行业应根据生产现状及设备特点合理地制定设备管理制度与维修计划,保证重要的生产设备能够时时处于被监控状态,发现故障与隐患能够及时排除,达到既可保证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又能进一步提高效率。
1.定期进行检修更换。化工企业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更换过于陈旧的设备;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石油化工生产,要能够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做好应急措施。要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请专业人员对危险源目标进行研究,制订救援对策;最后,编制预案,针对危险的种类以及危险程度做出相应的判断,综合现有的救援能力,编制最优的预案。
3.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指操作技能的提高,还要对员工的危险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增强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要不定期地进行应急救援演习,增强全体人员的事故预防能力。
三、结束语
石油化工产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安全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化工机械事故的危害性,从企业自身做起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人安全保护意识和技能,规范安全生产,从方方面面杜绝安全隐患,提高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安全性,促进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辉波.化工机械密封的故障原因与解决措施[J].制造业自动化.2010(06)
[2]丁天.刍议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
[3]李智梁.浅议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1(03)
化工事故范文4
2013年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开展“碧水蓝天”环保治理行动,本着厂区美化绿化与生产建设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企业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绿化工作。为了使这次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厂区绿化现状制定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三年绿化规划设计方案。案依照石化厂区建设规范,遵循生态效益最大化、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等原则进行标准化设计,形成以整体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和纽带、以装置区绿化为依托、以花园和厂办公区域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格局。
本文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为例对公司绿化标准化规划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日后的厂区绿化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绿地规划;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1.1炼油部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是大型石油加工单位,是天津地区规模最大的燃料型炼油单位,始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厂区位于天津市大港区。
1.2炼油部绿化现状
炼油部占地面积为215万,厂区现有绿地面积32万,绿地率为15%。现状厂区绿化范围内共有植株10090株,其中乔、灌木7925株,组球489株,绿篱1656,爬藤植物20株,多年生地被植物508,草坪208660。
厂前区绿地现状较好,绿化覆盖率高,乔、灌、草的植被竖向层次丰富,乔木树龄比较大,树冠丰满绿量大。
厂区主要道路有1、2、3、5、6、10、11号道路,其中1、2、6、11号路现状绿化效果较好,地表覆盖度高,植物竖向有层次能够形成一定的绿量,产生的生态效益较高(图1-2)。3、5、10号路绿化效果较差,地表植被覆盖度差,乔、灌木植株缺失。
厂区次要道路7、8、9、12、13号道路、罐区、装置区及厂房周围的现状地表泥土,植物缺失,绿化环境差。
目前厂区内未做绿化的荒地面积为12万,其中能够进行绿化的区域面积为62160,不能够进行绿化的区域面积为61200。
2 炼油部绿地规划
2.1规划原则
2.1.1纳入总体规划
绿地规划是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在做厂区总体规划时综合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以充分发挥绿地在改善环境、卫生防护、保障生产、创造优美的休息环境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2.1.2合理布局,自成系统
绿地规划需要考虑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对各类绿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厂区绿地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
2.1.3以植物景观为主
根据厂区绿地的性质,应以植物景观为主,充分发挥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卫生防护、美化厂容厂貌的作用。植物运用总类丰富,乔、灌、花草相结合创造多层次、多结构的绿色生态景观。
2.1.4充分利用绿地资源
充分利用一切绿地资源,增加绿地面积,丰富绿地景观内容和绿地空间结构,见缝插绿,扩大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和绿色生物量,提高环境景观效果。
2.1.5利于生产,保证安全
绿化规划应根据厂区的平面布置,结合生产特点、消防安全合理布局和植物的栽植。
2.2厂区内绿地规划依据
(1)《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
(2)《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
2.3厂区绿地规划指标
根据科学的测算,各类工业企业对于绿地率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2-1不同类型工厂绿地率要求一览表
工厂性质 绿地率
精密仪器 50%以上
轻纺工程 40%-50%以上
化学工业 20%-25%以上
重工业20%以上
其他工业 25%以上
本次规划为了使厂区绿地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计划增加12万的绿化用地,使炼油部的绿地率达到20%,满足科学的合理用地比例。
2.4炼油厂绿地布局
合理的绿地布局能够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防护功能和环境美化作用。规划将炼油部的绿地分为厂前区绿地和生产区绿地。
3厂前区绿地标准化设计
厂前区包括主要入口、厂前建筑群和厂前广场。
炼油部的厂前区面积为76619,厂前区绿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门、围墙与城市街道等厂外环境组成的门前空间。这一部分在靠近围墙的区域设计种植爬山虎、蔷薇、金银花等攀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量。在大门的两侧栽植高大的树木,大门附近用矮小而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或建筑小品作重点装饰,形成绿树成荫、多彩多姿的景象。厂门到办公综合大楼间设计花坛等景观小品。
另一个空间是大门与厂前建筑之间的部分,这里是厂前空间的中心,应注意与厂外环境及生产区绿化的衔接过渡。绿地中以大乔木配置在广场周围及中央,以遮阴树为主,同时可以与小游园布置相结合,以供职工短时间休息。
4厂区绿地标准化设计
厂区的绿地面积为32万,计划新增的绿地面积为12万,规划后的绿地面积达到44万。针对化工厂区的特殊性,首先必须掌握每块绿地对安全性的要求,要与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相适应;不能妨碍有害气体的扩散;不得妨碍道路和铁路的行车安全;不能妨碍生产、检修。
4.1植物的配置结构
针对厂区内不同区域对安全性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植物配植结构,这种配植主要体现在植物群体的高度和密度上,厂区的植物配植规划一下几种类型:
4.1.1地被型
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的场地,不得种植树木。在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针对这种场地的要求,计划采用地被型的绿化方式。
这种配置类型的选择不仅能够完全的覆盖地表避免扬尘,增加绿地率实现生态效益,同时能够满足场地的安全性的要求,是一种比较适合的配置形式。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主要有:景天科的植物、鸢尾、红花酢浆草、石竹、沙地柏、三叶草等植物。对管理相对粗放适合大面积的栽植,对于厂区来说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绿化方式。
4.1.2罐―草(地被)型
在散发有害气体的工艺装置周围,不适合栽植高大浓密的乔木,防止阻碍有害气体的散发,针对这种场地的要求,计划采用灌―草(地被)型的植物配植方式。
灌―草(地被)型高度通常能够达到1-2m,是由两种植物类型构成的群落(灌木和地被),通常作为复层结构的中间层,结构密实,抗性强。这种配植类型需要的土层比栽植乔木的土层要薄,因此会降低成本的投入,冬季不用做防寒在后期养护的费用相对较低。是一种对散发有害气体的工艺装置周围比较合适的配植方式。比较适宜的植物种类有:连翘、金银木、珍珠梅、石榴、木槿、茶镳子等灌木。
4.1.3乔―灌―草(地被)型
散发粉尘和噪音的工艺装置周围,是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合理的植物配植能够改善环境,降低危害。这些区域宜种枝叶繁茂、滞尘能力强、减噪声效果好的植物和枝繁叶茂的乔灌木。为了更好的阻尘、降噪,设计采用乔―灌―草(地被)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这种结构是由乔木、灌木、地被组成的,这种配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乔木能够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生境条件;亚乔木层可以充当低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灌木及地被层可以丰富林下景致,含蓄水源,保持水土。
5绿化栽植技术
5.1定点放线
绿地内内苗木栽植首先是放线:严格依照施工图比例,依照指定的基准点,用水准仪定位好多处基准点,并行好标志桩,然后从基准后辐射放样。原则“先高后低、先内后外”,顺序“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5.2挖树穴
树穴直径较土球直径大30-40cm,深度比土球的竖直高度深10cm,树穴底层做适当松土5-10cm,挖种植穴、槽应垂直下挖, 穴槽壁要平滑,上下口径大小要一致,底部应留一土堆或一层活土。
在微地形斜坡上挖掘时,先铲出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挖掘树穴,穴深应以坡的下沿口为准。
在施工挖掘时,遇混凝土、沥青、灰渣、路肩三合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杂质物,应将穴径扩大1.3倍,至清除杂质。
5.3调拌树穴内砂、肥、土比例
为供给厂区树木养分,促进发育生长,可采取施肥措施:a).施肥所需肥料应是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b).施肥量应根据树木规格、土壤肥力、有机肥效高低等因素而定。c).施肥的方法:将有机肥搅碎、平铺坑底,上面覆10cm种植土。山皮沙:草炭土:种植土=3:2:5。
5.4苗木进场
长距离运输,检查时候有苫布遮盖;检查土球规格是否符合标准;检查土台是否完好;检查苗木是否有病虫害;外地苗源是否有植物检疫证将检查结果及时与采购人员沟通,保证苗木质量。
5.5栽植修剪
小叶乔木用疏枝方法 剪去重叠枝芽,保持树冠均匀;落叶乔木用疏枝方法剪去
断裂枝,保证树形匀称。
5.6阔叶乔木反季节栽植前修剪方法
当工程需要进行反季节栽植时需要对反季节栽植的苗木得进行一些修剪, 全冠移植苗木首先进行适当疏枝。然后进行摘叶。一般摘叶量达到1/3-1/2.摘叶时应掌握内稀外密、观赏面适当多保留原则,以保证一定的观赏效果。摘叶时应该使用手剪,仅剪去叶片或复叶的一部分,尽量保留叶柄,以保护腋芽。严禁用手撸拽叶片,以免造成嫩枝和叶片损伤,影响缓苗。
5.7花灌木栽植后苗木修剪方法
小花灌木栽植后苗木修剪要注意平口修剪,这样愈合的伤口较小。道路两侧片植时剪口尽量在道路内侧。防止剪口全部裸漏在行人观赏一侧,影响景观效果。
5.8苗木栽植方法
将土球放入种植穴后将其根颈部位草绳以及丝网一一剪除,土球带有草帘包裹的要整体拆除防止包装物后期腐烂发热对植株根系造成的影响。栽植时可先把苗木放入植穴,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更不能上翘、外露,同时注意保持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土壤填于根际,并分次踏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防止干燥空气侵入,保持根系湿润。考虑到栽植面土壤会有下沉,故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10cm。
5.9苗木做水圈方法
栽植完毕后应立刻浇水,防治浇水外泄,水圈是必不可少的,水圈做成起埂式,起埂的规格为:高15cm、宽20cm,土堰内边应略大于树穴、槽10cm左右,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用于浇水时挡水用。
6.0苗木支撑方法
为了防止苗木得倒伏,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支撑有一下几种做法:三角支撑的一根撑杆必须设在主风方向上位,其他两根均匀分布。三角支撑一般倾斜角度45º-60º,以45º为宜。撑杆要粗细一致,整齐美观。
四角支撑,一般高1.2m-1.5m。支撑杆与树干夹角35º-40º。立柱基部应埋入土中20-30cm,并夯实。
N字形支撑,用于厂区,花灌木的支撑。在土球外两侧,各埋一根长度80-100cm的直立木桩。两木桩间距80cm,再用长1m的横杆与树干、立木桩栓牢固定,树干与横木杆间夹垫衬物。
5.11绿篱栽植方法
根据放线的模纹进行绿篱栽植,注意栽植时模纹线上的植株适当的密实一些且注意模纹的圆滑度。栽植绿篱时土球包装物拆除采取三点梅花式栽植方法:每排错位栽植,通常每株间距15-20公分,每排相距15公分。浇过第一次透水苗木定植后进行修剪,片植绿篱需拉线进行修剪,找准植株的水平面,避免凹凸不平。
5.12地被栽植方法
模纹花坛应先栽植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栽植花苗的株行距,应按图施工,其次考虑植株高低、分蘖多少、灌丛大小决定,一般采用梅花式栽植。
5.13红花酢浆草间植方法
炼油部主要采用的是宿根地被花卉和红花酢浆草,而红花酢浆草采用的栽植方法是间植间植优点是:植株高度一般在10~20cm之间,不需修剪,管理强度小。
播种时,按地块面积和确定的播种量等分种子,将种子与干土或细河沙混匀,人工进行撒播。若是大面积建植草坪,可用旋风式播种机撒播。红花酢浆草的播种深度为1~1.5cm,种子撒入坪床后,可用草坪耙将种子耙入土中,也可用沃土或基质覆盖1cm。
化工事故范文5
引言
我国目前已有上市公司尝试推出自己的员工持股计划来激励员工,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到目前国内上市的公司尚没有一家推出标准的员工持股计划,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员工激励方式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局面。探讨我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问题与对策,并且探讨信托方式在我国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全员激励约束机制。由于信托制度能够解决员工持股运作中现存的法律障碍,并能规范员工持股市场行为,有效地保护受益人利益;而且信托制度功能的多样性,使其能够根据不同性质、规模的企业以及实行员工持股目的的不同,设计出相应的信托模式,因此,员工持股信托方案将具有广泛的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员工持股计划及现状分析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
按照美国员工持股协会(TheESOPAssociation)的定义,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使员工投资于雇主企业从而获得长远收益的员工受益计划。或者说,它是一种使员工成为本企业的股票拥有者的员工受益机制。
员工持股计划实质上是指本企业员工通过贷款、现金支付等方式来拥有本企业的股票,并委托给某一法人机构托管运作(该机构代表员工以股东身份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监管,并按所持股份份额分享公司利润,从而使员工能够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产权制度或激励约束机制。员工持股计划中所涉及的相关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时期,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推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实现国有资产安全退出的一个有效途径。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现状看,截至2003年12月31日,在我国1285家上市公司中,有112家公告实行了股权激励制度,占所有上市公司的8.72%。虽然比例不大,但表明股权激励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股权激励已经从前期的探索试行逐渐发展到深入推广阶段。员工持股在上市公司中应用的比例相当高,占13%。减持国有股,降低国有股比重,实现经营者、员工持股,实行股权激励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长期证券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股权激励作用明显。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远远大于全部上市公司的相应指标(以2001年中期沪、深所有上市公司剔除全部PT公司为样本,共计1026家),其中每股收益是后者的164%,净资产收益率是后者的265%。对各种股权激励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管理层/员工收购、经营者/员工持股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0.199和0.145。考虑到全面推行股票期权尚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建议,实行股权激励的理想模式是管理层/员工收购并持股模式,即推行员工持股计划(ESOP)。
二、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问题
实行职工持股计划必须有股票来源,这是这一制度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根本条件和前提。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行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有两个:一是公司相机发行新股票;二是通过留存股票账户回购股票。由于我国公司设立实行的是实收资本制(也称“注册资本制”),公司股本总额就是设立时的实收资本额,没有“股票蓄水池”,公司也不存在库存股票。现行的商法环境中缺乏股权激励的合法通道,始终无法很好地解决股票来源问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测算,中国上市公司5%的流通市值即超过2000亿元。5%回购空间意味着高达上千亿的财富将面临重新分配。这一制度天花板一旦打破,无疑将引爆巨大的创富空间。从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还不具有采用国外特别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所需的预留股份条件。
(二)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问题
我国员工持股一般是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推行的,一般采用现金购股,资金来源是直接掏员工的腰包,这与美日等国家是截然不同的。我国长期以来的低工资制度,使经营者与员工无法筹措足够的资金来参与持股计划,而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又无法为其提供融资。
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员工持股不能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因此,目前操作的银行融资大都是通过股权质押贷款的形式完成的。另外,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对股权质押贷款非常谨慎,持不鼓励原则,折现率很低,因此一般不能完全满足收购人的资金需求。有的商业银行想以个人消费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贷给个人,由个人再买股权。但是消费贷款必须指明用途,这种变通方式实际上违反了不能用消费贷款进行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规定。而且,银行有时会利用变通方式,如将贷款先贷给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再由企业借贷给个人,或者通过委托贷款贷给“壳”公司,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规避法律的行为。
(三)股票管理机制问题
我国职工股的股本多源于职工毕生的积蓄和亲友的借贷,且处于小股东地位,股小言轻,往往更注重于股份的增值和风险的转移,而非参与投票表决。员工持股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持股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证明,职工持股会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在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投资者、生产者、经营管理者的内在动力,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内员工持股计划现有模式如下:
1.员工持股会模式
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又有两种具体的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地方主管部门员工持股会管理办法等,在办法中确认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由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社团法人。第二种做法是不单独给与员工持股会社团法人地位,而是将企业的员工持股会作为企业内部的组织,员工持股会有企业工会领导,并由工会代行一些需要法人出面的工作。
从前文的介绍可以看出,上述两种做法现在都缺乏法律支持。在目前的政策法律框架下,该思路的推行存在制度。
2.公司法人模式
企业法人作为持股主体,就是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出资成立(或收购)一家公司,然后通过这家公司持有原公司的股份。这种模式的最大法律障碍是:《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投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积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而投资公司注册资金要求在1000万元以上,这无疑大大限制了这种模式的应用。因为作为员工持股的主体,不可能强制其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更不可能让他的资金中只有一半可以投资持股,而另一半只能闲置不用。另外,这种模式还有一个问题是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双重纳税问题。
3.自然人账户模式
利用自然人账户变相持有内部员工股很明显是一个十分不规范的办法,不但违反证监会的现行规定,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而且,员工所持股票的投票权的实施以及其他管理权问题都难以规范、高效地解决,会严重违背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上面的三种模式在解决持有股票,购股资金和股票的投票权和管理权的行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相比有相当的差距,不适合以其为基准建立规范的员工持股计划。
三、员工持股计划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对策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都发行过一定比例的内部职工股,依据我国证券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不允许上市公司发行职工股和限制公司回购股份。这对上市公司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解决预留股份的来源问题是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基础条件,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解决股票来源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定向扩股
即上市公司为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向员工实施定向增发计划。本部分发行的新股包括IPO、配股、增发等形式。证监会应制定相应的标准,规定当企业发行新股时,可以定向发行给内部员工。
2.原股东转让
主要是大股东转让部分股份作为股份预留。在目前我国进行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原股东(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转让已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3.国有股减持
也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国有股减持同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结合起来,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采用向流通股转配送股的方式,减少以国有股为主的非流通股的份额,这可以成为上市公司提供员工持股计划所需的股票来源。
4.二级市场购买
通过信托公司、基金或其他机构购买本公司股票并代为持有。通过机构从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不存在法律政策的限制,具有简单直接的特点,而且购股数量等也不受限制。但是,这种方式受市场的影响大,所需要的资金较多。
5.公积金转增
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作为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就是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将一部分资本公积金转增为公司的股份,作为预留股份以推动实施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以公积金新增股本作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来源,由于预留股份无论在行权前还是行权后,都有清晰确定的所有权人,因而符合实收资本制的工商注册要求;同时,由于此种预留股份的取得不涉及股份回购问题,因而不违背《公司法》,而且也是合理的。“公积金转增”不局限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由于盈余公积金也属于“净资产增值部分”,因此用盈余公积金来奖励有贡献的员工特别是对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也符合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精神。而且,从会计法规上来看,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也是正确的。通过以上渠道取得预留股份的方式各有特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现有制度框架的一种创新。
(二)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对策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所需的资金应由公司和职工共同分担,至于分担的比例问题,则应根据不同公司的情况,具体分析解决,但在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实践多采用职工直接出资的办法,增加了职工参与的难度。
一般而言,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员工个人资金
利用员工出资,可以增强员工的股东意识,增强认同感和责任心。这是达到员工持股计划目的的最佳途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可以允许公司职工分期付款。
2.借贷资金
即企业或银行向员工提供的用于员工出资的专项贷款。银行贷款需要其他企业提供担保,或由员工持股会以其持有的公司的股份作为质押。在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可由企业划出专项资金借给员工购股,借款利率由企业参照银行贷款利率决定。借款本息在员工每年分红时扣回,并在规定期间内偿还本金。
3.公益金和奖励基金结余等款项
根据员工过去的收入水平及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其以自有资金出资的比例及出资金额,鼓励员工以自有资金出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再通过其他途径帮助员工出资。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员工持股的出资如果主要由借贷资金(企业提供担保)或公益金、奖励基金结余等福利资金组成,会让员工认为员工持股只是一种福利行为而非投资行为,从而不会产生股东意识和行为,无法把企业经营状况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也就失去了员工持股增加企业凝聚力的意义。
(三)员工持股管理体制对策——信托方式下的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我国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时,主要面临着股票来源、资金来源和管理机构等问题。目前我国比较合法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信托方式,这种方式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不仅为发达市场国家所普遍采用,而且在我国也有良好的前景。当然,在我国利用信托方式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还是新生事物,其所依赖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虽然国内信托投资公司的信誉不高,存在实质上的信托财产没有独立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股票信托中的表决权如何执行等问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上市公司利用信托的办法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时存在较大的疑虑,但是,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正在走上正规,而且一些有实力、规范的信托投资公司已推出了规范的员工持股计划信托项目,如北京国际信托ESOP信托、天津信托员工持股信托、中信信托员工持股信托和内蒙古信托员工持股信托等。信托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至少可以提供财务顾问、股权管理和持股贷款融资等方面的金融服务。虽然以信托形式进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还没有成熟,但这并不能否认信托机构在我国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中的作用和前景。
化工事故范文6
在黄亚生和我主编的《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市化变革的反思》一书中讨论了“三农问题”的一个可行解决方案是让农民入城去,推动更好的城市化。其背后的逻辑是靠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进而能有足够大的“饼”用来分,这样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能得益。
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瓦蒂区分了两类不同的改革。第一类改革,指的是那些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能够直接减少贫困的改革;而那些旨在提供教育和医疗等,且需要不断的经济增长作基础才能实施的改革,称为第二类改革。第二类改革能促进社会包容。没有第一类改革的推动,就无法推动第二类改革。按照中国人熟悉的说法,那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城市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效率要高,因此随着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变成城里人,由于城市的高效率带来的收益也会使农民工获益。如果这个过程顺利扩展,城市化还能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其正面的溢出效应也会惠及农村,慢慢缩减城乡差距。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过程恐怕不顺利。每年春运的人潮还在不断提醒我们一个事实,即农民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在城市里扎下根来,诸多城市的福利其实农民工无法享受,也就导致他们无法真正城市化。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农民工子女在城里的受教育问题,各个大城市甚至还出台了“以教育控制人口入城”的各种政策,导致在教育方面,城乡严重失衡,并且不公平程度还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