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众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流众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流众生范文1

关键词: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0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影响。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同时,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及建设进程,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有助于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提升。

1保障生态流量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的,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到了提升生态流量保障力度及实效性的重要性意义。严格遵循绿色发展原则,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及建设等职能,对河湖生态流量提供有效保障,有助于河湖更好的进行自然发展,大幅度降低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使得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1]。

2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1)实施高质量的河湖生态流量调查操作。通过充分考量各地方区域“一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的开展情况等,针对具备较高重要性的河湖开展专门的生态流量实际情况调查操作,其中,对深入研究河湖的生态功能定位以及需水要求等提起高度重视,合理优化流域综合规划等,同时,对水资源的实际开发、使用情况开展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手段,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相关装置的要求及建设执行情况,针对河湖生态流量的满足度开展合理评价。此外,积极收集及分析实践经验,明确河湖生态流量保障过程中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相关原因,并开展省内及流域内生态流量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2)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进程。根据相关文件内容,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各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开展改造、调整等措施,积极优化此类工程的退出管理,就可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并且难以实现改造的工程,开展退出或者循序渐进的关停操作。同时,科学开展小水电运行方式调整及生态化改造等操作,推进小水电的绿色建设进程,有效建设绿色小水电示范站,以确保下游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对只具备发电职能的长距离水电站加以有效限制,并应注重严格依照绿色小水电标准开展相关的扩建操作。针对改造及限制前后制定不同的电价,以补偿企业泄放出去的生态流量,予以自主退出的电站一定的政策补偿等,有助于促进小水电企业开展绿色发展的热情和主动性提升。(3)合理设置生态流量。在充分考量河湖生态保护要求基础上,合理确定生态流量的控制断面,同时,细化设计各控制面生态流量的管理先后顺序及目标。针对批复完成的相关规划及文件等中已经指出生态流量目标的,应在各地方区域水资源管理及调度等操作实施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有效落实。各地方区域相关部门在指导设计流域区域综合规划等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河湖生态流量开展合理的设置操作,同时,和上层位进行衔接及协调操作[2]。针对审批完成并应投入使用的水利规划,基于现实需求合理实施中期评价操作,对其中和上层为规划要求不符以及流量目标不清晰的,应基于所规定标准及要求等进行相应调整。各区域相关部门引导设置河湖生态流量保护计划,明确各流域区域生态需水总量以及湖泊生态水位控制标准等,编制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管理规划,推进河湖生态流量保障进程。(4)对水资源开发及利用加以科学控制。以节约水资源为中心,深入贯彻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强度及总量双重控制操作,全方位推进水资源节约性社会的建设操作。同时,采取合理手段,提升取水许可审批规范性,针对河道以外水资源取用量达到或者超出规定指标的、以及河道内生态流量在较长的时间内始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地方区域,应对其建设工程提出的新增取水许可采取停止审批的操作。就取水许可管理名单中的门户及单位以所设计的计划用水标准对其用水进行管理,同时,参考生态用水满足情况等,遵循丰增枯减原则合理优化水资源利用方案。针对新增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等,需要重视对三先三后要求加以良好落实,确保所取用的饮水断面中水资源的总量不超过上游水量的四成。针对存在严重拥挤、占用河湖生态用水的区域,设计和有效落实用水总量消减计划,经由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以及再生水利用等方式,循序渐进的将遭受挤占的水量退还给河湖。个别用水量达至临界指标的区域,应对其采取高耗水项目审批暂停操作,并对其开展的河道外取水及用水操作加以有效限制,促使河流敏感期生态水量保障操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个别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可建设人造水景工程,并严禁将恢复生态作为理由,开展大景观等的建设操作,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的产生。(5)提升生态流量执法监管实效性。创建完善的联合执法制度,推进区域间、区域及流域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实现进程,创建河湖生态流量专职监管部门及相应的相应机制,促进现场执法实效性提升。同时,积极完善下泄生态流量日常巡查制度,重视将随机抽查及专项整治加以合理融合,对严重影响河湖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占用河湖生态用水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

水流众生范文2

厦门市流域概况及“十三五”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效

厦门市境内主要包含岛外9条溪流,皆为独流入海水系。其中过芸溪流域隶属海沧区,后溪、瑶山溪以及深青溪流域隶属集美区,官浔溪、埭头溪流域隶属同安区,九溪流域隶属翔安区,东西溪和龙东溪流域均有翔安段和同安段2部分。“十三五”期间厦门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提升,国控断面水质逐步稳定,水质指数持续降低;小流域省控断面2018年全部消除劣V类。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主要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主要流域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小流域“以奖促治”断面水质达标率、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率和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实现“6个100%”[1]。2020年2月,厦门市西溪隘头潭国控断面水质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全国第六[2];3月排名全国第三,排名创历史新高[3]。

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缺乏厦门市由海岛和大陆两部分组成,境内重点流域短促均为季节性山溪河流,里程短、坡度大、汇水面积小,无较大天然湖泊,降雨不易收集和储存,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雨季存在行洪安全问题,而枯水期则水量不足,甚至出现断流现象,生态需水和景观需水量得不到保障,水资源开发难度大。根据2020年水资源公报[4],厦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34亿m3,全年水资源总量仅为5.453亿m3,比上年减少50.15%,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5.82%。水资源总量的减少,主要因素为降雨量骤减。202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37.5mm,比多年平均值1513.3mm减少38.05%,属于特枯水年。厦门市是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最高、淡水资源最匮乏的典型水资源约束城市。2.水环境有待提高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国省控断面全面达标,水质明显好转,但部分月份水质仍存在不达标现象,重点河流水质存在超标风险。加之岛外大部分溪流径流量小,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部分溪流市、区两级监控断面还存在劣V类水质。河流上游或者沿岸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耕地,季节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岛外4区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使得城镇污水量迅猛提升,污水配套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污水处理厂显现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3.水生态受损厦门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981km2的生态控制线(占厦门陆域总面积的57.7%),并在《美丽厦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中全部作为全市陆域生态红线实施线,按照强制保护与限制开发进行差异管控[5]。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东西溪流域汀溪水库及上游、莲花溪上游、澳溪上游等区域的水生生物的数量在减少。局部流域上游农业开发导致多处河岸紧邻农田,河道与农田之间的宽度达不到缓冲效果;中下游河道部分河岸硬质化,无法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进行削减。总体来讲,河道下泄流量减小、护岸硬质化缓冲能力较弱、生物多样性不足是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受损的主要原因。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保护目标到2025年,厦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到83.3%;国省控考核断面不出现劣V类水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恢复有水河流1条。2.主要任务及对策2021年,厦门市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新时期、新任务和新要求,在梳理当前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现状以及形势的基础上,首次开展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6]编制工作,重点围绕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流域水资源保障程度提高、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这3方面提出对策措施。(1)水环境质量改善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主要包括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农村污水整治、保护区退果还林生态补偿、水源涵养工程、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饮用水源地监管等多项任务。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莲花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推动枋洋水利枢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稳步推进古宅水库、石龙水库等“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强化流域综合整治,推进流域精细化管理。对岛外9条溪流进行系统全面梳理排查,实施以国省市区控制断面目标和水环境功能区相结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坚持“一河一策”,系统治理、精准施策,逐一研究解决方案。对入河排放口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开展全覆盖检查监测,建立入河排口日常巡查与长效管理机制。补齐城镇污水治理短板,推进排水管网溯源排查与雨污分流改造。针对重点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农村雨污分流不到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稳定、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市政管网正本清源、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维护、缓冲带建设、生态沟渠维护等对策措施。(2)水资源保护强化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恢复和保障生态流量,加强农业种植节水技术的推广。严格控制区域水资源利用总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喷灌、管灌、微灌、防渗渠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鼓励、支持、实施区域内节水灌溉建设项目。建立生态补水制度,开展可供水源分析,推进生态补水。按近期及远期规划,分批实施补水调配和保水工程。近期,拟开展九龙江雨洪及马銮湾再生水厂工程至过芸溪补水工程,前场污水处理厂至深青溪补水工程,以及内田污水厂至莲溪和九溪生态补水工程。(3)水生态系统修复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现从单纯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到“三水共治”生态保护模式的转变。一要加强流域沿岸缓冲带巡查,对侵占河道或者缓冲带的农田落实退耕还河,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流域边界。二要实施河湖健康诊断和流域湿地恢复建设,构建水—岸—陆梯级植物景观,提升河岸缓冲能力。三要积极防控外来有害物种,加大土著鱼类等水生生物保护力度,通过生态水系建设和河道综合治理,补充生态基流,提高流域生态流量,满足水生生物生长需求,保护流域生物资源,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提升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四要试点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

结语

水流众生范文3

1、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夏季、节假日或放学后。

2、多发生在农村地区,2012年发生的5起中小学生溺亡事故均发生在农村。

3、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4、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失足落入水中,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5、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近年来发生的溺亡事故中,中小学生占85%以上。

6、事故容易引发其它社会矛盾。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易作出过激行为,造成不稳定因素。

1、安全教育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自主行动意识强,但人生安全意识缺乏,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现在,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有安全教育课程,但是因为与成绩无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育流于形式,老师们对安全教育时常挂在嘴边,许多学生却“只是听听而已”。学生只知道不能做什么,不知道遇到危险怎么做。

2、校园管理薄弱。如:去年8月30日,鄂城区汀祖镇凤凰村小学一名学生在校园做卫生,在学校边池塘洗拖把,不慎跌入池塘溺亡,学校管理不严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3、社会监管缺失。许多溺水身亡的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需要监护人足够的监护和教育。但是,我们现在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很难顾及到孩子,缺乏监护意识,对孩子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安全教育意识更是缺乏,致使悲剧发生。特别是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监管几乎处于空白。遇到中小学生下水游泳,很少有人主动劝导制止。

4、危机意识不强。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重视面上的应急,忽视了点上的预防,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意识不强,一些危险和重点水域没有警示标识,没有安排船只和人员巡查,没有专门的救援队伍和装备,没有开展相关的应急救援演练。

5、活动场所建设滞后。由于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场所建设滞后,学生放学放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导致选择结伴戏水的可能性增大。

1、走出课本,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只有教育孩子学会游泳和自救,才是减少孩子溺水身亡的最好方法。在形式上要完全打破一贯的课堂式讲授方式,更多提倡体验式教育模式。一是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纳入教学考核。二是要加强管理,严明纪律,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游泳课、指导青少年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四是学校要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溺水救援的演练活动,让师生参与互动。定期开展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多方联动,把好预防第一关口。一是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学校、家长和中小学生参与、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学生游泳活动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网格等基层单位的作用,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实时摸排情况,提醒广大家长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加强暑期对未成年子女的看管,坚决杜绝溺水事件发生。充分发挥学校作用,要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中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充分发挥救生协会、游泳协会等团体的作用,组织他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游泳培训, 学会必要的游泳与自救技术,联合共青团,少先队,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二是要组织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对于潜在溺水点,各地方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根据位置、环境等具体情况综合考察,逐一进行排除、评价、分级,确定容易引发溺水事故的危险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巡视员监督管理员,并进行公布宣传,使大家对危险心中有数,对于工地水塘等危险水域要督促施工企业进行填埋或建立围墙。同时,聘请一些热心群众、教师、离退休人员,组成夏季孩子安全监护小分队,加大对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巡逻力度,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尽量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水流众生范文4

1气候概况

1.1 气候特点

升钟水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四川盆地特殊地形以及秦岭山脉的影响,具有冬暖、春早、夏旱、秋淋的气候特点,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是全国的低值区之一。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均能生长。春季虽然回暖早,但气温回升极不稳定,变化振幅大,低温和“倒春寒”常影响大春粮经作物的播种;夏季虽以夏旱和伏旱而著称,但大风、冰雹、暴雨和洪涝却又频繁出现,经常给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秋季时间虽短,但阴雨寡照特别明显,是四川秋绵雨的重灾区之一;冬季由于有秦岭山脉的阻挡作用,冷空气不易入境,使其云雾较多,雨雪稀少而冬干,但北方势力强盛的冷空气也不时越过秦岭,造成寒潮大风。

1.2 降水量、气温、蒸发量特点

年平均降水量965.3mm,为降水充沛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57%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10%,秋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28%,冬季基本上是枯水期,其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1959年至2006年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递减速率24.6mm/10a(图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情况为: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多(平均1016.7mm/a),70年代降水略微低于平均水平(平均933.1mm/a),80年代降水偏多(1089.7mm/a),90年代降水明显偏少(平均860.2mm/a),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偏少。近50年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同,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夏、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四季降水趋势系数分别为: -3.9mm/10a、5.0mm/10a、-28.9mm/10a、2.2mm/10a。由此可见近50年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四季降水量趋势系数只有秋季的通过了0.01信度显著性检验,其他的都没有通过检验。

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春季降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降水偏少,60、70年代降水偏多,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偏多;夏季降水除了80年代降水异常偏多,其他年代全部偏少;秋季降水80年代降水偏少,90年代降水异常偏少,60、70年代和21世纪以来降水偏多;冬季只有60年代降水偏少,其他年代降水偏多。

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5.9℃,7月平均气温27.0℃。极端最高气温42.4℃,极端最低气温-5.0℃。1959年至2006年年平均气温略微呈降低趋势,增长率为-0.018℃/10a,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图2)。1980年之前基本都为正距平,1980年至1993年这段时间基本上为负距平,1994年后转为正距平,其中1996、2000、2005年除外。四季季节平均气温变化呈现不同趋势,秋季平均气温呈略微上升,气候倾向率为0.07℃/10a;而春、夏、冬季为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67℃/10a、-0.063℃/10a、-0.008℃/10a。四季气温的趋势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年蒸发量1122.6mm。年蒸发量年际变化明显,近44年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为28.6mm/10a(图3),并且通过了0.05信度显著性检验。年蒸发量的年际变化情况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90年代蒸发量偏多,80年代蒸发量偏少,进入21世纪以来蒸发量又偏多。近44年四季蒸发量都呈增加趋势,四季蒸发量趋势系数分别为:0.4154mm/10a、1.2887mm/10a、1.1239mm/10a、0.0286mm/10a。秋季蒸发量趋势系数通过了0.05信度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个季节蒸发量增加是明显的,春季、夏季和冬季蒸发量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季蒸发量年代际变化:春季蒸发20世纪80、90年代偏少,其他年代偏多;夏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蒸发偏少,7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蒸发偏多;秋季除了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蒸发偏多,其他年代全部偏少;冬季蒸发80年代、90年代偏少,其他年代偏多。

2水库上游建库前后气候对比分析

2.1 降水量

建库后整个时段与建库前时段相比,年、春、夏、秋季和主汛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有所减少,其中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从建库前的年平均降水量302.3mm,下降到建库后的216.9mm,通过了0.01信度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平均值减少87.3mm;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建库后10年与建库前10年相比,年、夏、秋季降水量减少,年降水量平均值减少111.8mm;春、冬季降水量分别增加3.9mm和11.8mm;主汛期降水变化比较显著,为减少145.1mm。

2.2 不同等级降水日数

建库后整个时段年、秋季和主汛期的降水日数都较建库前有所减少,年降水日数平均减少约5天,但是冬季降水日数略有增加,春季和夏季降水日数基本持平。建库后10年,年、秋季和主汛期降水较建库前10年降水日数略有减少,春、夏、冬季降水日数有所增加。年降水日数平均减少2天左右。

中雨日数,建库后整个时段和建库后10年,年、夏、秋和主汛期的中雨日数都减少,冬季中雨的日数增加。建库后10年的春季中雨日数比建库前10年略有增加。建库后10年,年中雨的日数较建库前10年减少大约4天。大雨日数,建库后整个时段年、秋季和主汛期,大雨的日数都较建库前时段减少,而春季和夏季略微持平。建库后10年除春季大雨日数是略微增加外,其他时段都在呈现减少趋势。暴雨主要发生在主汛期,建库后整个时段除秋季暴雨日数减少外,其他时段都略有增加。建库后10年除夏季暴雨日数较建库前10年略增加,其余统计时段都呈现减少趋势。大暴雨都发生在主汛期,建库后整个时段和建库后10年,年大暴雨日数都呈现减少趋势。

2.3 雨日强度

建库后整个时段年、春季、秋季和主汛期的雨日强度较建库前整个时段减小,夏季和冬季雨日强度基本没有变化。建库后10年,年、夏季、秋季和主汛期的雨日强度较建库前10年减少,春季和冬季雨日强度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2.4 气温

建库后整个时段与建库前时段相比,年、秋、冬季和主汛期的平均气温都略微上升趋势,而春季和夏季呈现下降趋势。建库后10年与建库前10年相比,除了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略有下降以外,其他时段的平均气温呈现增加态势。

2.5 蒸发量

建库后整个时段与建库前相比,除了冬季以外,其他季节以及年和主汛期的蒸发量都呈现显著增加态势。建库后10年与建库前10年相比,除了夏季和主汛期蒸发量较建库前10年有所增加,其他季节和年蒸发量变化呈现减少趋势。

综上所述,建库以后整个时段较建库前整个时段,以及建库后10年较建库前10年,年和主汛期降水量减少,主汛期蒸发量增加,年平均气温上升,年和主汛期降水日数减少,年日降水量≥10.0mm的日数减少,年大暴雨日数减少,年和主汛期雨日强度减少明显。

3升钟水库局地小气候诊断结论

升钟水库是在1987年竣工开始使用,刚好经过了地球从冷到暖的变化。建库后10年年平均气温徘徊在均值下方,到了临近21年代,平均气温迅速爬升,到2006年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17.8℃,也创下了极值温度42.4℃。库区由原来的陆地下垫面转化为水面,由于水体的辐射性质、热容量和导热率不同于陆地,会改变库区与大气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夜间和冬季温度,降低白天和夏季温度,使库区附近的气温得到调节。在我国季风区,由于降水多集中在暖季,所以大型水库一般都具有使其内部年降水量减少的作用。(1)夏季温度有所降低,增加人体舒适度;(2)升钟水库建成前后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量都呈现减少趋势,降水日数也减少,这样对于水库蓄水不利,而由于冬季温度升高,冬季降水量增加明显;(3)由于下垫面的改变,导致蒸发量增加明显;(4)由于水体的下垫面对温度的影响,导致大暴雨等灾重天气日数有所减少,对于水库的防洪减灾有积极影响;(5)水体下垫面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局地小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对于水库的主汛期蓄水不利。

参考文献

水流众生范文5

关键词:参业用地;皆伐林地;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集安市地处吉林省最南部,北与通化市、通化县毗邻,西与辽宁省宽甸、恒仁两县接壤,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横贯全境,山岭河流密布,全市土地面积3217km2,山林占80%,耕地仅有1.8万hm2,集安年平均降雨量850~1100,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50。近年来,由于参业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林业资源破坏程度较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怎样解决参地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眼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生态效益的关系,是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1、参业生产中的水土流失问题

100年来,集安市开垦参业用地4万多hm2,致使大面积地表植被遭到人为破坏,水土流失面积累计6.12万hm2 。地表干沟干河日趋增多,水位明显下降,砂石,出现了破坏速度大于治理速度的恶性循环局面。

集安市参地坡度一般都在15o~20o之间。本区降雨多集中在6~8月,目前大多采用隔年土栽培人参的技术措施。以6年生人参生长周期为例,在新开垦的皆伐林地起出树根后,用机械或人工将土翻耕均细,任其风吹日晒雨淋,使土壤进一步熟化,以增加地力。在秋季进行整地,做床播种,待到第二年春天上棚(本市多为平顶棚,参帘顺山布置)。人参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长周期需用3块皆伐林地,所用参地水土流失表土层14左右,从皆伐林地起,水土流失就开始了,时值丰水期,产生径流机会多,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以上参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三大部分的水土流失问题:

1.1隔年地土壤期间的水土流失

通过地不同降雨强度的侵蚀量可以得知,在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地降雨强度的增加,使地水土流失量大大超过有林地。

有林地与地侵蚀量对比表

降雨程度/h 5 6 7 8 9 10

侵蚀量t/ hm2 有林地 1.67 1.86 2.03 2.19 2.35 2.50

地 2.07 2.29 2.61 2.71 2.90 3.08

1.2栽种人参期间的水土流失

此间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马道、上池头和下池头区。马道及上池头降雨被马道及上池头土壤吸收,增厚土粒本身的水膜,水膜达到一定厚度时,雨水开始充填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当孔隙被充满时,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渗,含水饱和的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粘结力下降,当下渗率小于降雨强度时,开始产流。当水流与表土的摩擦力大于土粒间的粘合力时,土壤颗粒顺水移动,产生纹沟。形成小股流、大股流、面蚀、沟蚀。

下池头的水土流量最为剧烈过程如下:参棚顶部产流垂直向下冲击下池头产生坑蚀,如与马道产流汇合将迅速变为面蚀,进而发展为沟蚀,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整个参地的降雨主要由下池头及两侧马道来承接,故而降水强度相对增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1.3参后期水土流失

由于参后地全部土壤自身蓄渗比参地较大,所以在强雨量较少的情况下不易产流,但是强雨量较大时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从下表中可以反映出。

天然地与参后地土壤侵蚀量对比表

降雨程度/h 5 6 7 8

侵蚀量t/ hm2 参后地 2.67 2.79 3.34 3.91

天然地 1.67 1.86 2.03 2.19

2、参业生产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2.1山地期的水土保持措施

首先把皆伐面积控制在0.133 hm2 内以减少径流量。其次皆伐、刨地之后在地上用草、树根、树皮、树叶进行约10的覆盖。可拦截吸附大量雨水并可直接减少雨水动能,减弱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力;经过一年左右时间,部分草、树根、树叶腐烂,同时,使参地土壤充分熟化,又能使土壤中的铁、锰离子氧化,排除生红皮病的因素,加之整地之前将此覆盖物焚烧,可进一步增强地力。根据实测,这一措施可减少50%的水土流失,效果非常可观,已在本市推广。

2.2栽种人参期间的水土保持措施

针对以上栽参期水土流失发生的特点,过程及区域,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1.2.1工程和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作用是改变小地形,蓄水拦截泥沙,降低冲刷力,减少水流动能,增加下渗量。

主要有水平截水沟、蓄水池分别布设在上下池头。

鱼鳞坑布设在马道区域。这些工程措施对防止其他区域的产流进入参地,以及拦蓄减缓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都有显著的作用。

植物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面植被,减少冲刷。植物的叶、茎、干、根对雨水都有拦截、吸附和减少动能的作用,直接减轻雨水对地面土壤的破坏,增加下渗量。

而根系已对土壤有良好的固结作用,增强土壤的凝聚力。植物措施布置在上池头和马道区域,做到参草同步进行,又是防治参地水土流失的另一项主要措施。

本市大多采用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来治理参地水土流失。

从下表可看出其作用:

植物工程区、栽参区土壤流失量对比表

时间

(a) 降雨量

() 年土壤流失量(/hm2)

植物工程区 栽参区

1987 516.5 1019.2 2216.3

1988 661.7 373.76 1750.3

1989 783.3 604.7 1784.5

2.2.2科学规范参地耕作布局

皆伐林地控制在0.13 hm2以内,山顶戴帽,山脚穿靴。参帘长度为20m时设绿色隔离带,控制地表径流汇流总量,减少冲刷力及冲刷面积。

2.3参后期水土保持

水流众生范文6

关键词:  超声检查;胎儿;淋巴水囊瘤;中晚孕

胎儿淋巴水囊瘤较少见,国内经超声诊断此病的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并经引产、病理证实的8例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6月~2008年12月来我科常规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淋巴水囊瘤8例,年龄20~40岁,平均27岁。孕周20~38周,均经引产、病理检查证实。

1.2 仪器

使用GE730 PRO 彩超仪,探头:3.5MHz,仪器条件:中晚孕胎儿模式。

1.3 方法

孕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儿头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软组织,测量囊肿大小,观察囊肿形态及内部回声、毗邻关系。

2 结果

本组8例胎儿淋巴水囊瘤,中期妊娠6例,晚期妊娠2例,均为有分隔水囊瘤。7例发生于颈部,1例发生于左腋下。囊肿界线清、包膜完整,囊内见网状分隔光带(图1),部分呈车轮状排列(图2),隔内暗区透声性好,囊肿位置较固定,不因胎动而变化。8例囊肿附着处之头颅、颈椎、胸椎及肋骨走行自然,排列整齐,无缺损。

2.1 中期妊娠声像图特点

共6例,孕龄20~24周,颈部囊肿5例,左腋下1例;其中1例为单纯性囊肿,5例伴并发症。囊肿最小约50 mm×30 mm,最大约95 mm×78 mm。检查发现1例孕20周为宫内死胎,死胎胎头已变形,颈部囊肿约80 mm×75 mm,合并胸腹水,羊水极少、几乎无羊水暗区。其余5例为活胎。2例伴心胸比例增大,主动脉与肺动脉连接关系正常;1例颈部囊肿最大,伴胸腹水及皮下组织水肿。孕21周1例为双胎(双卵双胎):左臀位胎儿正常,右枕横位胎儿颈部囊肿约71 mm×44 mm,合并腹腔积液,双肾显示不清,四肢长骨与孕龄不符,明显偏短;引产后病变胎儿与另一正常胎儿对比,双肾较小,四肢长骨短。孕24周1例,囊肿位于左腋下(图3),约65 mm×53 mm,肋骨清晰自然,无缺损,无并发症。

2.2 晚期妊娠声像图特点

共2例,孕30周1例,颈部囊肿约75 mm×46 mm,无并发症;孕38周1例,颈部囊肿约140 mm×104 mm,囊内分隔光带粗细不一,隔内见细小密集光点,合并羊水增多,羊水指数达207 mm。图1 颈侧分隔性囊肿图2 颈后车轮状囊肿图3 左腋下分隔性囊肿

3 讨论

胎儿淋巴水囊瘤又称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淋巴管囊肿。病因未明可能与Turner综合征和三体型相关,也与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有关[1]。多数认为,可能是在淋巴系统发育过程中,颈部淋巴管与颈内静脉未能正常连接,从而导致颈部淋巴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的极度囊状扩张,也可出现全身性非免疫性水肿。囊肿发生于颈部的约占80%,其他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2]。本组8例中,7例发生于颈部,其中6例发生于颈后,1例发生于颈侧,1例发生于腋下。该病较罕见,发生率为1∶6 000[3]。本病发生率虽仅占胎儿异常的2%~3%,但在围产期中死亡率却很高[4],预后较差。本文中除1例孕20周时出现胎死宫内,其余也选择了终止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分为有分隔水囊瘤和无分隔水囊瘤。无分隔水囊瘤因体积小易漏诊。有分隔水囊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在胎儿颈部及腋下或其它部位出现一较大规则圆形囊肿,囊内见多房性网状分隔光带,典型者呈车轮状排列,囊壁及膈上见散在点状血流或无血流信号,隔内暗区透声性好,较大囊肿内伴细小光点漂浮;囊肿位置较固定,胎动不改变其形态;囊肿向体表外突出,附着处之颅骨、脊柱无缺失。多房性分隔及清晰的囊内暗区,是本病诊断的要点。此点与脑膜膨出、脑脊膜膨出、畸胎瘤、血管瘤等不同。有分隔水囊瘤,常伴多种畸形。本文单纯性囊肿2例(25%),伴并发症6例(75%),主要为胸腹腔积液、心腔扩张、四肢长骨发育不全等;其中2例颈部囊肿较大者出现胸腹水,并伴皮下组织水肿,是否提示胸腹水的出现与囊肿大小相关,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支持。有分隔水囊瘤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形为Turner综合征(45,XO)(占75%),其次为18三体(占5%)及21三体(占5%),其余15%的水囊瘤胎儿染色体正常;伴发的心血管畸形主要为主动脉缩窄(见于40%以上的Turner综合征胎儿),伴发胎儿水肿时,可在68%以上Turner综合征中出现,有分隔水囊瘤的染色体正常胎儿82%会发生水肿[5]。

关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国外报道:最早可在孕10~14周经腹或阴道B超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若NT>3 mm,则发现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NCH)[6]。国内报道:超声在孕10~14周开展胎儿NT检查,胎儿NT>3 mm,NCH诊断率为60%[1]。有分隔水囊瘤多在孕10周后检出,呈多房、相对较大,多发展为非免疫性水肿,胎儿死亡或终止妊娠者可达88%[7]。

胎儿淋巴水囊瘤因合并多种畸形,孕妇多选择终止妊娠。利用超声无创、图像直观及特异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筛查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8]。

【参考文献】

   1 李映桃,陈小兵,梁伟翔,等.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0):591593.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412.

3 詹姆斯.高危妊娠:处置的选择[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06507.

4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第3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255.

5 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73.

6 Stevens SL.The use of nuchal lucency as a screening tool in first trimester sonography[J].J Diagnostic Medical Sonography,1998,14(6):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