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交响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交响曲范文1
打开手机,按下OK键,听着熟悉的旋律。然后把手伸出窗外,在这冬天里感受着一丝丝的余温,已经忘记有多久,我没再像现在这样安静的坐着了。或许生活让我一直寻找理由,不敢太松懈自己。只因听说起:“撑不过高三,就什么都完了。”现在这样好多了,能感受阳光的眷恋,还有清香的气息。
我脑中突然拥有一点一点的记忆,那是一首儿时的童谣,上面写着关于妈妈的故事。它播放着妈妈的身影一直在我身后,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多大风与雨都为我撑起半边天。还有在那长长的小巷中,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在夕阳西下把我带回家的片段。似乎这就是爱,很长很长,在我的道路上划过,仍未消逝。于是我突然想在天空上贴满爱的明信片,上面写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
然而如今,我却开始想要飞,挣开妈妈温暖的怀抱,松开妈妈的大手,独自去飞,十几岁的成长历程被编成一本本传记,那是我一路走来的风采,我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机会去经历那热血的青春,仅此而已。
嘴角上竟上扬起浅浅的微笑着,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我甩开这想法,随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奶茶来喝,入口有凉凉的感觉,直至心底。又迅速向上涌来,一种活力的气息弥漫全身。这种奶茶名叫“蓝色妖姬”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而我第一次喝时就喜爱上了它的味道,也许这是巧合。茶有淡淡的薄荷香,给人一种清新。在这午后,我想能这样坐着喝茶,是很悠闲的。
我开始想要打破这宁静,看来朋友说的对,我的确不适合享受宁静。他们说在我的日子里,应该充满挑战。当时我想着,似乎真有这么一回事。于是,我把手机里的歌调到DJ,并调到最大,戴上耳机。进入我的另一个世界,手轻轻拿起笔,在纸上涂抹这肆意的青春。那是一种上扬的姿势,诠释着在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一切。
多想像书上所说的少年,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有一大帮人坐在一起,志同道合。一起说说未来,一起描述梦想的样子。但我知道,这看似简单又却真的太难太难了。所以刚好,就我一个傻瓜这样。他们说时间宝贵,却看不到他们真正做些什么,当然除了睡觉这一优点,基本上是了,这是他们认为的。
随手关上了窗,走至走廊道边,这又是另一道风景。叶子在风的吹拂中沙沙作响,似在高歌着那不变的序言。它们在说我安静听着,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话了,那就是“白云依旧歌声不变”,这一种意境应该没有太多人领略得到,毕竟青春还没有走到尽头,又怎么体会。
校园交响曲范文2
两年前,艾伦・吉尔伯特曾率领纽约爱乐乐团来上海演出《第五交响曲》;而今年,或许是艾伦+纽约爱乐+这个铁三角最后一次在上海集体亮相。想到这一点,我对他们的演出既期待,又有一丝怀念。
好像心有灵犀,艾伦这次搬来了《第七交响曲》。
祖宾・梅塔曾说:“第七,可能是我指挥过的曲子当中,最难指挥的一首。”杰吉耶夫也说:“这部作品我不敢轻易染指。”的确,即使在自己那又长又难又精彩的十部交响曲中,“第七”也是一个异数。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第七”都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要还原它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一百一十三年前。
1904年,8月末,奥地利华特湖畔。
像往常一样起了个早,《第六交响曲》刚刚杀青,完成了这部感情浓墨重彩的作品,只想好好放松一番。他径直来到湖边,解开绳索,乘上小船。夜色尚未褪去,圆月悬于天边,凉爽的晨风吹散了酷暑的炎热。轻轻拨动船桨,深色的湖面泛着微澜,静得只有水声与他的心跳。这时,他的脑海里蹦出一个词――“Nachtmusik”(夜曲)。
仿佛有一阙充满诗意的叙事曲(Ballade)悄悄在耳边响起。不同于配器上金戈铁马一般的前一部作品,这段音乐没有聒噪的铜管乐与打击乐,反而有着室内乐的精致,大提琴与木管窃窃私语,吉他与曼陀林发出银铃般的歌唱。为这个乐章定下了Amoroso(深情的)的基调。灵感来得如此突然,自然不会放过,他趁热打铁完成了两个“夜曲”乐章,并在次年完成了《第七交响曲》的另外三个乐章。
在创作《第七交响曲》的1904至1905年间,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正在的带领下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家庭方面,1904年6月,他的二女儿安娜呱呱落地;在作曲方面,或许因着华特湖畔麦尔尼格那山清水秀的环境,的创作比之前在斯坦因巴赫的状态还要好,他在过去的“暑假”里连续完成了第四、第五、第六三部作品,在这个坐落于湖边山坡的小屋里,灵感常常来得又密又急,作品写得又快又好。
有老婆孩子相随,艺术灵感如泉涌,《第七交响曲》就这么“Duang”的一下从笔下横空出世。
每个音乐家,都有一些痛快而酣畅淋漓的作品,像贝多芬的第四、第七,而对于,就是《第七交响曲》。
形式: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听“第七”,人们会惊异于那奔腾不息的激情和信马由缰的滚滚乐思,特别是首尾两个乐章,常常在粗犷的“豪放派”后,马上切换到“婉约派”的抒情模式。在创作“第七”之时,音乐界逐渐兴起一种室内乐风格的小编制管弦乐,或许受到其精致的配器手法的吸引,在处理“第七”时,他对各乐器的搭配处理得格外细心,不用说第二与第三两个“夜曲”乐章,即使是首尾两个分量颇重的乐章,也会不时从重口味的大编制转向室内乐的小编制。
在音乐史上,似乎唯有贝多芬与的全部交响曲形成了一个既逐渐发展又彼此联系的整体。如果对从《第一交响曲》到《第八交响曲》做一番回顾,我们便能发现,完成了前四部作品后,似乎对自己的“技术活”不甚满意,特别是配器、和声及对位法,其结果是,他从《第五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又回归到了交响曲的传统,一心只写器乐曲。具体到“第七”,对各类乐器音色的探索与配置以及对整体和声的设计都更加纯熟,在过山车一样随心所欲的形式外表下,是在总结性的《第八交响曲》之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写完了“第七”,可以对自己说:“我,准备好了”。
色彩:明暗相间
在提到“第七”时,乐评家常常用暧昧、难以捉摸之类的字眼。我们寻遍交响曲文献,确实难以找到音乐色彩如“第七”这样微妙多变的同类作品。然而,若我们把搜索的视野放宽,就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生在法兰西、比小两岁的音乐家,凭借另一种方法,也实现了朦胧多变的效果,这个人就是德彪西。
把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与的《第七交响曲》相比,便可发现,德彪西对特殊调式及全音音阶的运用,一方面似乎消解了古典的逻辑结构,另一方面却使旋律绵延不绝,超越了曲式结构的限制,创造出游移不定的色彩与指向性不明确的情感。而并没有背离古典的调式,在“第七”中,他更多的是通过对不同乐器音色的高超把握以及搭配,创造出细腻但生动鲜明的效果。如果说德彪西的作品如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画作一样,如雾里看花,教人第一眼看不清、猜不透,那么的“第七”,则如同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画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明暗变化,来更真切地状物抒情。为了实现微妙的明暗变化,在“第七”中大量运用调性的持续转化,使每一乐章但凡以小调结束,次乐章就从小调开始,若以大调结束,次乐章就以大调开始。例如,第一乐章以B小调开始,以E大调结束;第二乐章从C大{开始,以C小调终止;第三乐章则以D小调开始……如此这般,乐章间的过渡与衔接,显得非常自然,没有牵强之感或斧凿的痕迹。
然而,在形式与色彩之外,最令听众着迷的,还是“第七”的内涵。,你到底想说什么?
内涵:“夜”曲
《第七交响曲》首演后的次年,勋伯格曾致信说“虽然作品很长,但充满了柔软性与自在性,洋溢着诗的情绪,令人感动”。而,据说曾考虑给这部作品题名为《浪漫交响曲》。
众所周知,很不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冠以标题,他不愿给听众带来先入为主的限制或误导,因此,他曾删除过很多在构思作品时临时添加的“标题”。但是,在一部作品中留下了“夜曲”这样令人浮想联翩的标题,而且还是两个“夜曲”乐章,在的全部作品中,仅此一例。
“夜”,一直是一种令人爱、令人恨的存在。“她”既蕴含着恬静与温存,也潜藏着暧昧与恐惧。下面这个关于“夜”的真实故事,或许可一瞥“她”那如梦如幻的魅力。
有一位老爱乐者M先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一所依山傍水的大学。那时的校园文艺活动丰富。有一个周末,M与几个同好一起,带上心爱的乐器,找了一艘小艇,荡舟湖上。临近暑期,月光洒在湖面,四下里寂静无比,四个小伙儿吹拉弹唱,好不惬意。不知不觉,小船靠近对岸,夜色中,有人惊呼“是狼!”原来,对面岸边,有几只狼,朝着小船虎视眈眈。顿时乐声戛然而止,四个人手忙脚乱地调转船头,返回湖心,惊魂未定之际,大家沐浴着月光,相视而笑。音乐,再一次洒向湖面。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不是也在心底珍藏着关于“夜”的美妙回忆?
纽约爱乐的演释
在的器乐交响曲中,“第七”是音响最恣意的一首。当时的真是苦尽甘来,春风得意,或许,他只想头也不回地投入“夜”的驯В忘记悲剧(“第六”),忘记英雄的葬礼(“第五”)。他想抓住夏天的尾巴,放飞一下心情,结果创造了“第七”中难以遏制、无所顾忌的音响盛宴。只要听听那辉煌绝伦的结尾,我们便可知,身体与精力正处于巅峰时期的,是如何将火力统统倾泻到这部作品中的。
校园交响曲范文3
只有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实效。作为地处甘孜藏区的民族高校,在加强民族理论教育和对大学生“四观两论”教育时,要做到理论贴近学校所处的藏区实际、学校在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的实际、学校为藏区培养人才的实际。[2]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民族理论主题,坚持民族理论主题,坚持进行“三个离不开”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藏区社会实际、贴近藏区人才培养的实际,贴近藏区学生成长的实际。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渠道学院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活动,以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LED大屏幕、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为载体,将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给每位同学。
第一、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的教育。学院党校和团校每学年举办两次培训,在党校、团校的教学内容中都包含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训以及我党的关荣历史。党团组织双管齐下,做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覆盖。
第二、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学院团委、各级党团组织都会举行各种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如每年“五•四”,“十•一”院团委组织的五•四文艺晚会,“颂歌献祖国”大型合唱比赛,各系团总支组织的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征文比赛等。3、立足本地,服务藏区学院经常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本校各民族师生之间的团结问题,推动广大学生扎根奉献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夯实学生愿意在康巴藏区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开展国情、州情、校情教育,四川省在藏区实施的帐蓬新生活、牧民定居工程、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民生工程,通过亲身感受与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藏区;开展“三个离不开”及艰苦奋斗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勇于在边远民族地区担岗尽责。在已经培养的2万余名毕业生中,近万名毕业生走向了建设民族地区不同岗位。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第一、完善教育活动设施。目前学院设有学生活动中心两个,心理咨询室两个。学生社团联合会、各系学生党支部、团总支设有专门的办公室。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对各项工作实行专款专用制度,保证每项活动款项落到实处。第三、加强科学研究。2、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近三年,四川民族学院根据党委工作重点,曾开设“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专题网页,校园网主页现设有“康巴发展研究”、“群众工作专题”、“华西思政网”等主题网页。在学院网站“课程资源中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相关课件共享,供教职工和学生学习使用。3、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完善选聘机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选聘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并了解州情、校情的人员作为辅导员。二是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每学年举办一次学生工作研讨会,选派辅导员外出学习培训。三是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辅导员队伍实行校系“双重领导”和“双重身份管理”。四是完善辅导员保障机制,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坚持考核制度,坚持座谈会制度,周检查制度,辅导员进公寓制度等。
二、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种校内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碰撞、交互发展而产生的特殊文化,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家园,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四川民族学院是一所以汉藏学生为主的多民族的民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掘民族文化中康巴文化,将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
(一)大力发掘民族文化资源1、2006年,学校启动了以“热爱祖国、热爱康巴”为主题,以“读康巴、说康巴、写康巴”为形式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两项活动相继获得教育部和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励。此外,还创编具有浓郁康巴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美术(唐卡)、书法(藏文书法)作品;开展“巧手秀康巴”活动,每周开展“跳康巴锅庄”活动;充分发挥民族节日文化的作用,用藏历年、跑马节、彝族节、羌族年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等。2、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坚持组织师生深入康巴藏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康巴行,“民族地区调研与顶岗实践”,“重走路•读康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送文化“三下乡”,追踪毕业生在藏区工作生活情况等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共建和对口帮扶活动,发挥高校的科学文明辐射功能。
(二)打造康巴学研究的学术特色鉴于康巴藏区独特的学术科研价值,学院长期致力于康巴文化的科学研究,紧紧围绕康巴藏区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开展康巴特色生物、民族政策与法学、旅游、歌舞艺术、方言与民间文学、民族经济、民间体育、民族教育、民族美术等研究。通过建校20多年的努力,学院建设了一支研究康巴文化的队伍,产生了一批研究康巴文化的科研成果。
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运用意识和教育教学活动技能的培养,积极通过进修、函授、在职读研、参加培训、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学历与学术水平。学院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有全面的认识,具备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学院建立起了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牵头,各系部的书记、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共同参与的具有四川民院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体系。中心通过以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为主体的信息网络掌握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人群,并对其进行监控,防止意外发生,及时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建立以来,中心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平台,构建了危机干预和预防的活动平台,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平台,对特殊学生人群的干预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学业与就业的压力,情感挫折与性问题的困绕,人际环境适应不良,交往障碍与自卑,生活中应激事件等进行了上百人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转变就业观念作为一所远离中心城市、地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边远山区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更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新生入学后结合专业引导,开设一个学分、十八学时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就业市场需要进行必要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了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在学生的毕业学期,开设一个学分、十八学时的大学生择业技巧专题和就业相关知识培训及《就业指导》,来提高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应对能力。
校园交响曲范文4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如此透露。据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中国首先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简单来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大众化
2002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1600多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其后,每年以2%的幅度增长,到2005年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从高校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走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思维方法、传统的运作模式、传统的应对举措是难以奏效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做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性思考、科学应对与正确决策。为此,要解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文明在提升、矛盾相交织、问题有凸显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站得高点、看得远点、想得深点、干得好点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多种形式办学发展迅速,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进入中国,这样可以提高高校的质量和数量,使入学机会大众化,高层次人才流动国际化,教学手段高科技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投资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未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教师谋职就业压力增大,高教消费者将进入“买方市场”。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着从传统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理论化向实践化转变。
校园交响曲范文5
参加此次交响乐周的乐团有: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甘肃歌剧院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内蒙古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重庆交响乐团、陕西爱乐乐团(按演出时间顺序)。这些乐团的水平,基本代表了我国西部交响乐团的整体实力,他们目前是我国西部交响乐事业发展的栋梁。
西部交响乐团成绩斐然
本届交响乐周的几个参展乐团,技术水准和演奏能力较为接近,没有太大的差距,总的来说,各个乐团都表现出了他们的真实水平,有的则是超水平发挥,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尽管水平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有些乐团建制完整、基础扎实、经验丰富,有些乐团则在均衡性、协调性和统一性上存在着一些缺陷。我在现场聆听音乐会,感到有几个乐团的演奏可称其为亮点。
陕西爱乐乐团27日晚的音乐会很成功,无论是上半场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合奏《兰花花》、管弦乐《阿里郎》,还是下半场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乐团均体现出了老练的表现能力和沉稳的演奏状态。指挥金辉是小提琴家,他将乐团的弦乐声部处理得很有韧性,给整个乐团增添了光彩。陕西爱乐乐团最近新购置了全套高档乐器,故整个乐团的声音焕然一新。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亦很精彩,这个乐团实力均衡,弦乐和管乐声部无明显弱项。上半场除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郑典独奏)演奏流畅外,陆棣的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亦演奏得很有风味。而全场最精彩的是下半场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交响曲》。指挥金刚年纪轻轻,但整首作品却指挥得沉稳、深邃而富有生机,乐团亦表现出了少有的激情和娴熟的技艺,尤其是第四乐章,管乐(尤其是圆号)与弦乐各声部的表现均很到位,致使整场音乐会被音乐掀起的所笼罩。应该说,年轻的指挥金刚与乐团一起,共同为听众营造出了一个极好的音乐氛围。
重庆交响乐团是一个成立于2007年的新乐团,此次参加西部交响乐周,他们的音乐会可谓超水平发挥。指挥姜金一是国内一线指挥家,有着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本场音乐会他体现出了出色的掌控力,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乐团在他的指挥下毫不懈怠,整个演奏一气呵成,很有“大乐团”的气派。阿鲁秋年《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独奏家胡剑年轻有为,演奏起来“得心应口”,很是令人信服。下半场最重要的作品是两首二胡协奏曲,二胡演奏家刘光宇技艺超群,其音乐的感染力十分突出,两首作品的演奏令全场沸腾,而他与交响乐团之间的配合,亦达到了默契而神化的地步。
除以上乐团外,新疆爱乐乐团、内蒙古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宁夏歌舞剧院乐团与甘肃歌剧院乐团,都有着不错的闪光点。新疆爱乐乐团的下半场音乐会很精彩,特邀指挥许知俊技术与经验老到,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乐团在他的指挥下演奏得很有“规格”。而上半场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澍民、刘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永远的石榴花》也很有效果,特邀独奏刘霄技术好,演奏规格高,但整体演奏状态略有匆忙之感,有些方面存在着与乐队配合上的生疏。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是全场演奏稍差的作品,我在下面观察到,曲中所有难点部分都出了些小问题,这与指挥热合曼的临场表现密不可分,虽是维族有资历的指挥家,但他对乐团的掌控力及对作品的速度转换,音色调配等方面,均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内蒙古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是一支进步很大的乐团,他们在蒙族指挥呼德的率领下,将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演奏得顺畅完整,而上半场的笛子协奏曲、四胡协奏曲等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技巧风格,李镇、阿古拉两位老演奏家亦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享受。音乐会最后,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的演奏将音乐会带到了顶峰,这位老演奏家用手中的马头琴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正的音乐感染力。兰州交响乐团的拿手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指挥焦阳年富力强,才华突出,乐团与他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宁夏歌舞剧院乐团与甘肃歌剧院乐团联合演出了音乐会,指挥郭浩率领他们演奏了作曲家朱嘉禾的创作作品《黄河金岸》,这部交响组曲的演奏是当晚音乐会中的重点,亦是两个乐团合作演奏最“出彩”的作品。
西部各交响乐团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他们在建制规模上、专业训练上、人才梯队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即使是在诸多不利条件之下,他们也凭借着对交响乐艺术的满腔热情,以及对发展西部边区文化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一如既往地坚持实践,以自己的最大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今,当人们看到他们的巨大进步时,都会被那从血、泪、汗中磨练出的成绩感到激动、欣慰和兴奋。
西部交响乐团问题凸现
本届西部交响乐周同样暴露出这一地区交响乐事业中的一些凸现问题。下面我依次列举:
一、职业化的问题 职业化是目前世界各国交响乐团普遍采用的建团体制,它从观念上、机制上、运作上,都有着科学化、实用化和高效化的特点。因此说,走职业化道路,是每一个交响乐团发展的必然方向,亦是每一个交响乐团达到艺术高峰的机构保障。交响乐团职业化体制进入我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以中国爱乐乐团为首,一批国字号乐团及东部发达城市的乐团早已率先实现职业化,若干年后,他们已经收获了艺术上的丰硕成果。
然而,西部各交响乐团却仍然落在后面,除陕西爱乐乐团外,他们都没有正式步入到职业乐团的行列中,这是一个阻碍事业发展的现象。交响乐团无法实现职业化,结构机制上、资金渠道上、政策法规上都缺乏规范化的保障,而由于机构保障的不科学,继而产生了许多连锁的实际问题,乐团无法招聘高水平的演奏员,无法购置新的高质量乐器,无法严格科学地训练,无法开展标准化的职业音乐季等等。
此次我观察到,目前的西部各交响乐团,在整体水平和局部细节上,与国字号乐团及东部职业乐团相比有着明显差距,其中弦乐的润泽感、管乐的音色理念及整体音准,都存在着一些欠缺,而最大的不足则体现在整体演奏规格方面,音乐上层次感和细腻感不强,变化上不够鲜明清晰,这些问题在演奏民族原创作品时表现并不突出,但在演奏国外经典作品时则暴露明显。依我来看,这是一个实力问题,而实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合理的、科学的结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要实现职业化的根本所在。
二、政策及观念问题 近年来,各地文艺单位普遍改制,西部各交响乐团也未能幸免,纷纷转事业单位为企业单位。然而,改制的目的本应是使各个乐团获得更好的生存机制,从而进一步壮大交响乐队伍,发展交响乐事业。但事与愿违,很多乐团改制后并未得到实际的支持与帮助,而是像“断了奶的孩子”一样无人过问,任凭残酷的环境逼其自生自灭,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本届交响乐周中,青海交响乐团团长只能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活动,究其原因,原来他们乐团在改制后几乎散尽,演奏员们大多退休回家,另谋生路,说到此,我真为几年前还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青海交响乐团感到悲哀!还有一个例子,本届交响乐周,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东道主,但宁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却凑不成一个完整的乐团,在开幕式音乐会中,他们只能与甘肃歌剧院乐团合并成一个乐团,勉强完成了演出任务,说到此,该团团长也是一脸的无奈。
其实,西部交响乐团中改制成功的例子不乏存在,这方面,陕西爱乐乐团是幸运的。该团在省委领导的关照下,集体并入西安音乐学院,以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爱乐乐团的名字命名而成为职业乐团。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这个乐团购置了全套新乐器,并创立了西部地区第一个职业音乐演出季。此次参加西部交响乐周,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表现都是上乘的。由此看来,保住交响乐团,发展交响乐事业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思想上的重视和认识上的明确。
三、经济支柱问题 交响乐是高层次的文化形式,它的生存发展除需要相应的积极政策外,经济上的投入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交响乐事业是一项具有百年大计意义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眼光的领导者、设计者、工作者为其勾画蓝图、规划发展、投资建设。今天,我们的国家无论东部还是西部,城市经济建设都是日新月异,物质的丰富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在某些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建设还显得十分贫瘠,其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某些地方领导缺乏正确认识,觉得交响乐曲高和寡,没有群众基础,欣赏面窄,市场效益不佳。还有的领导不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交响乐,而是将交响乐与娱乐性的流行音乐相等同,认为娱乐可以代替文化。第二,听众群体薄弱,受众层面狭窄。这是一个文化修养积累的问题,群众不了解交响乐,感受不到它的真实魅力,自然就不会亲近它、热爱它。
我认为,西部各地区重点侧重于交响乐、歌剧等高层次文化和高雅艺术,是当前乃至今后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省、市、地区在财政预算和支出时,应该以端正的态度,务实地对交响乐团和歌剧院进行“倾斜”,借以保障高层次文化和高雅艺术的生存基础。为此我们要大力呼吁,中国需要文化,需要交响乐、歌剧这样的高雅艺术,为了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永远值得人们尊重的民族,我们必须倾注全力发展高雅艺术,使我们的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发达,更要在文化上领先于世界。
西部交响乐团的大团结
本届西部交响乐周,是一次全面促进西部交响乐事业发展的盛会,承办此次活动的执行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为了使活动办得更加新颖,更加有意义,花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交响乐周期间,除了展演、论坛等日常活动外,他们还安排各个乐团演出后留下来互相观摩切磋,且利用空余时间进校园开展普及交响乐活动,使整个交响乐周办得充分实用,有声有色,体现出了大团结、大奋进的精神。应该说,以范晋国董事长为首的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诸位同仁,以实际行动为中国西部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校园交响曲范文6
奥运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也正走向奥运。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主人。我们都将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这项盛会,得到了自己的快乐和收获。看,在我校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正掀起一股“跳绳”的热潮。
“
丁零零 ”下课了,同学们都像快活的小鸟飞出了教室,飞向了操场,飞向榕树下,飞向花坛边,不约而同的甩起了绳子。一时间,校园里“呼呼呼”“啪啪啪”地奏起了节奏优美的跳绳交响曲,舞绳子的同学抡起手臂使劲地甩动绳子,跳绳的同学全神贯注,拌着绳子的舞动不停地向上腾起身子,一点也不敢马虎。操场上人影闪动,欢呼声,尖叫声此起比伏,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呼—呼—呼....”突然从榕树下传来了阵阵呼啸声。原来是我们班的跳绳大王田涛正在表演独跳绝技。只见他抡动双臂,双手时而在胸前交叉时而张开,绳子就像被使了魔法似的在他的周围飞一般的转动起来。一看那脚更是了得,一会儿双脚落地,一会儿单脚点地,一会儿双脚轮流跳跃.....看得同学们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榕树下不时暴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再看田涛,已满脸通红,热汗直流,但他顾不得停下檫一檫,仍然兴奋地跳着。原来并不喜欢跳绳的小倩同学也经不住诱惑也拿着绳子,独自找了个角落跳了起来。虽然绳子好像故意跟她做对似的,老绊在她的脚上但她耐着性子,里顺绳子继续练了了起来,不一会儿绳子就被制服了,任凭她欢快地甩着,小倩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