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原生态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原生态设计范文1
放置在空间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中已经存在的材质以及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与已经存在的自然环境以及材质实现统一和谐也是公共艺术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不仅要考虑材质给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效果,同时要考虑到材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以及表现形式,同时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调查以对公共艺术作品的要求为依据进行材质的选取,从而实现材质与表现之间的完美融合。同时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组合,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地域特色。如许多城市在申奥中,奥运场馆建筑材料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是否存在污染已经成为竞争奥运会举办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中,场馆外壳的主要材质为气垫膜,在防水的基础上能够使场馆内的草坪得到更多的阳光,同时看台的各种变化也能够满足观众数量变化的需求,实现了功能性与原生态理念的融合并体现出了原生态设计理念下公共艺术设计的魅力。
二、原生态设计与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融合
首先,对废旧资源的利用与再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在公共艺术的创造中,要做到对空间资源的节约,在此基础上不仅要使公共艺术为空间环境提供的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使空间资源能够很好地反映于公共艺术上,所以原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为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资源利用发挥指引性。社会的发展使许多建筑被拆除和重建,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使当地文化与风俗也受到淡化的影响,而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与再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对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其次,原生态的公共艺术设计形式同样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艺术的活跃,原生态设计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设计者要避免让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受到商业价值的影响。
三、原生态设计理念在我国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展望
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包含了对人文、对资源、对历史、对大众生活以及对环境的理解。所以公共艺术设计者需要在符合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受众以及环境产生影响,从而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满足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价值需求。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也验证了公共艺术设计在保护环境、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以及提高大众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公共艺术设计并不是模式化或者标准化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改变的。所以原生态设计理念在我国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变革与创新,才能使原生态的公共艺术设计满足大众以及环境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发展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开阔视野
公共艺术设计渗透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过程也是实践原生态公共艺术的过程,只有重视实践才能推动原生态设计理念的全面展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与公共艺术受众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会发生不断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原生态艺术设计者需要对公共艺术与受众、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关注,同时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考虑对环境以及文化的保护、对文化气息的展现以及文化氛围的创造等,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要求设计者能够使公共艺术摆脱“教条化”的束缚,在不断观察与反思中使自己的视野得到开阔,并将自己的经验以及知识运用于原生态公共艺术设计中。同时设计者也可以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网络以及计算机的运用来了解和认识社会艺术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从而给原生态公共艺术设计注入更多有创意的、时尚的元素。
2.寻根求源
原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在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保留了较多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传统文化元素,而在与商业化公共艺术设计“假、大、空”的对比下,具有人文情怀、朴实、自然的原生态公共艺术能更加容易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渗透原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是寻根求源的主要过程,而通过这一过程,公共艺术设计者以及受众都可以更好地认识原生态设计理念的价值,同时通过寻根求源,设计者也容易掌握更多的设计素材并产生更多的设计灵感。所以公共艺术设计者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渗透原生态设计理念,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让公共艺术设计表现得更加完美。
3.积极创新
原生态设计范文2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小城镇;问题;价值
1 引言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所在,好的生态景观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大城市的景观开发也已基本成型。而小城镇则像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也许,年轻人,年轻的景观设计师们一展拳脚,实现胸中抱负的地方,正是这些亟待规划与创新的小城镇!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日渐重视,而对于城市中的原生态景观却少有保护,政府往往是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营建人工景观,却对自然存在的生态机制视而不见。城市中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土地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土地。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靠人工系统来调节城市生态,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实际上是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系统。
3 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众多追求新奇、爆炸效应或气派、辉煌效果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质朴、亲切。它基于对纷繁现状的批判、审视和思考,从解决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之中。
3.1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
原生态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在于由自然物构成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则是超越物质的。它的美学意义,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说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其他景观形态,亲切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达到超越物质的浪漫境界[2]。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之美”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在王向荣的“济南园博园的设计师园——快乐田园”项目中,诠释了花园并非展示和观赏的对象,而是空间的花园、过程的花园和诗意的花园的思想。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荣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建造、梳理、采摘、播种,体验春华秋实、四季之美,回归已经忽视、遗忘的花园的朴素的本质,原生态的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快乐的田园感受[3]。
3.2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主张“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人与地、环境、资源的一系列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日益破坏与恶化。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正是致力于保护现存自然要素,和积极的生态重建。
原生态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演替且地带性特征明晰,利用“自然潜在植被”,即在所有的演替系列中没有人为干扰,而在现有气候与土壤条件下(包括那些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来的植被类型[4],强调植被建设中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群落之中,达到种群间的相互协调和群落与环境的协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
3.3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在景观规划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景观规划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超越了传统的校园景观,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乡土,并让自然做工,王澍将之诗意地描述为“返乡之路”,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留,体现了乡土景观和地方文脉的保留与延续,王澍利用的江南旧瓦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在这个项目中,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的建造传统[5]。
3.4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价值
原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降低管养成本、增值城市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这几个方面。一些移植或进口的异国植物或热带植物除价格不菲之外,还消耗大量的养护成本与水资源,而一棵古树动辄上万几十万,存活率却只有50 %。原生态绿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自我维护的特性,减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外力影响需要,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管养费用。
4 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性发展一方面是要尊重场地本身的特点,遵循其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生长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现实价值。“原生态”设计师立足于“足下文化”与自然之美,主张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并通过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1 尊重场地与地域性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首先是要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尊重是对它原本自然面貌的尊重,一方面是尽量依照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原始植被和生物群进行完整保留[6]。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场地上的历史遗迹,将新时代的印记与历史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像茂盛的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代表着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特征,是新设计产生的基础。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师用一条“绿荫里的红飘带”——一条顺着汤河河流廊道而建的红色玻璃钢“长凳”,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的同时,用最节约的方式,把城乡结合部一处河岸变成了美丽的城市休憩地,使公园成为一个受人工干预最少的城市公共空间,尊重场地现状即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四周植物都是原有的,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
4.2 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
当前城市建设出路只有一条: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判别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底线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前提和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刚性界限。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7]。
4.3 体现对人的关怀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意在构建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主动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对人愉悦的程度。因此小城镇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设计中,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小城镇景观[8]。
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汉城、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香港有令全球城市羡慕的郊野公园。香港的土地利用中百分之四十用于郊野公园,百分之二十四用于建设。香港郊野公园建筑风格朴实,设施非常简单。公园道路除一两条车行道外,其他主要是简单原生态的石阶路。郊野公园的桌椅、烧烤炉、凉亭、露营地和远足小径帮助香港市民享受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并且享受这些游憩活动都是免费的。
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4.4 现代艺术的融入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将原有场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结合,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色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依然是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小城镇新景观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维持了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小城镇景观风貌不仅是视觉“美”的,同时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5 结语
城市化发展,城镇建设这场风暴打破了小城镇昔日的宁静、悠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营建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原生态注重以“恢复”、“再现”原始自然状态的思路,来优化小城镇景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原生态的小城镇景观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联侦.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景观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3(12),20-2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慧.中国当代“原生态”景观设计美学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3.
[4]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5] 孔祥伟.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J].景观设计学,2008,(2).
[6] 袁也.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原生态设计范文3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空间;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所谓环境(environment),顾名思义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而存在的,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在生物科学中,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一切因素的综合。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包括需要的、不需要的或者是有害的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起伏、坡向、海波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存条件。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空气、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人工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广义上如人工经营的农场、水库、林场、园林等均属于人工环境,狭义如温室、建筑空间等。
(二)环境设计自然化
休闲生活可以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的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期好,能提供更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三)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可长远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依存,并形成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人居生态环境,当然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休闲住区尤其如此。人们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如人行道树木的选择既考虑造就人行道的林荫效果,又考虑快车道适当留出上空以便受污染的空气上升扩散;在华南,建筑物北侧的树木选择高大浓荫的常绿树,以阻挡冬季北风和拦阻夏日北晒,南侧主要选用冠形耸立的针叶树种或枝叶较稀、冬季落叶的阔叶树种,使房间内冬季阳光充足,造成干燥暖和的效果。再如恰当的墙面和屋顶绿化,起到室内降温的作用;穿插能释放较多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或既杀菌又有清香气味的桉树类树种,从而使空气清新等等。
生态功能休闲住区是现代城市住区的一种形式,具有郊区和生态两层概念,在大景观的营造上与都市景观的最大差异,在于后者是以建筑物为景观的第一要素或表现者,而休闲住区应坚决贯彻以植物及自然地貌为第一要素或表现者的原则。这不仅是在美学手法和美学效果上显示与城市的不同,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美,更重要的还在于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区内的环境变得更好,更有益于人的健康。
(二)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1.污染防治的原则
一方面是细致而周到地考虑植物可能的环保作用,一方面使这种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极至。如利用高大乔木叶量大、初级生产力高的特点,能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的释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面对交通干线的地方设立浓密的起隔音降尘作用的高绿篱;利用针叶树和桉类树种分泌的抗生性物质杀菌净化空气;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中水和地下水,再选用生长快的沼(水)生植物吸收和过滤经氧化发酵处理过的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能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的营养离子;在水体中放养食孑孓鱼类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等等。
2.系统稳定的原则
休闲住区往往建在山体、水畔、海边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生态学上的边缘汇带,天然景观虽好,但地质、水文、气象、生物诸因子间的平衡比较脆弱,更易发生自然力导致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洪水、台风等。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3.适生树种及合理的群落布局的原则
生态学之要旨,生物和环境的统一。许多植物虽漂亮,不适应开发地的环境也不能用。而植物和动物能否生长良好从而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及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除了和大环境有关外,还涉及到各种群体相互作用而造就的群落小环境。所以,符合生物天性的群落组配,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比如,开放式草坪和疏林草地选用的草种不同,透光乔木下和浓荫乔木下选用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不同;根能产生相性物质的树林下不要安排重要灌木成景而是安排下层开敞的野生营地;池塘中大鱼要植食性等,都反映了这方面的考虑。
4.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态学界以及广大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休闲住区规划中对此的考虑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园林的突出重点。除了植物的使用必须多样化以外,为了达到景观园林层次的提升,应力争多安排动物措施,如鸟类招引、小兽放养、家鱼野化、昆虫饲养、野生动物保育等。当然,这不要被理解为动物越多越好,前提是不能给居民带来烦扰、不便甚至伤害。为此,管理和调节、控制动物种群的密度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5.物质循环的原则
在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调节生态化休闲住区的物质循环使之向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是生态住区工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到住区规划里,一是为了降低物质输入输出水平以降低物业和生活成本进而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原则的具体化),又是为了减少住区内外的富营养化污染,还为了减少住区内用于维护栽培植物而使用的化肥量进而减少其方方面面的危害。例如,小工区内屋顶绿化可以使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就是为了把园内的枯枝落叶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营养离子再一次利用起来。再如使用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也包含了这方面的考虑。
总之,休闲住区的环境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景观和生态的设计。设计要结合具体环境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中的水文、动植物等各种要素,以美学、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实现休闲住区景观的美化、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空间的基本要素及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一)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空间的创造一直为设计师所关注,有关空间设计的理论也层出不穷。谈到空间,设计师们总喜欢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段话来说明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体进行围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
“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地与顶是空间的上下水品接口,墙是空间的垂直接口。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空间的存在及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了空间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因此,首先要撇开地、顶、墙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从它们构成空间的方面去考虑,然后再考虑诸要素的特征。并使这些特征能准确地表达所希望形成的空间的特点。例如,空间形体的线型有定的设计涵义,能表达一定的感情,使人产生联想。
(二)空间的形式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可见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草坪中的一片铺装或伸向水中的一块平台,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种空间的空间感不强,只有地面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例如,一块石牌坐落在有几级台阶的台基上,因其庄严矗立而在环境中产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见,分离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空间。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改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
(三)空间的处理
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单个空间的处理中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具有的性格等内容,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参透、序列等关系为主。
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有时大尺寸的空间也是权力和财富的一种表现和象征,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苑等帝王园林中就不乏据大尺寸度的空间。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怡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在这种空间中交谈、漫步、休息,常使人舒坦、自在。
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间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宁静、庄严的空间处理应简洁,流动、活泼的空间处理要丰富。为了获得丰富的园林空间,应注重空间的层次,获得层次的手段有添加景物层次,设置空透的廊、开有门窗的墙和稀疏的种植。在有限的基地中想要扩大空间可采用借景和划分空间的方式。“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是将园外的景物有选择地纳入园中视线范围之内,组织到园景构图中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造景手法,不仅扩大了空间,还丰富了空间层次。空间的划分能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拉长游程,从而使有限的空间有扩大之感,但若处理不当,则会给人带来不适之感。
空间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间布置在一起时,由于大小、明暗、动静、纵深与广阔、简洁与丰富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没有对比,就没有参照,空间就会单调,索然无味;大而不见其深,阔而不显其广。例如,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随着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景观生态学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生态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其他应用生态学不能完全解决园林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有关园林景观生态的研究日益增多,相关理论不断丰富。李嘉乐(1997)认为,“景观生态学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融会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使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控途径”,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应属于人类的范畴。景观生态学应属于景观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城市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机理;三是与城市植被相关的群落生态学问题;四是城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显然,景观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城市居民、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城市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为研究目的,利用生态学原理改善城市环境,合理使用资源,调控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获得物质文明的同时,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结果是城市居民纷纷外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郊区甚至远郊区居住,导致城市中心呈现衰败的景象,如纽约市中心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度衰落。实际上,绿色城市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因此,又将其称为生态城市(ecocity)。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还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的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得到了极大重视和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生态城市的理念开始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人员所接受,在呼唤文明城市的今天,“绿色城市运动”正在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革命,生态城市正成为现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人对人居环境的普遍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景观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和融合,景观生态引来了发展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当代景观生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研究;②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结构研究;③城市绿地或植物群落的恢复建设;④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生态管理,特别是城市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水域、山体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长久实现。随着景观生态发展和学科间的交融,景观生态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宽,研究深度不断增加,同时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发展,除田间试验和市内分析方法外,现代的遥感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态环境的自动观测技术、数字模型及生态制图技术等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改变,人们的环境审美观念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功能形式等空间美学原则受到空前的挑战,在我国特有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空间审美思想将呈现多元并存的现状,空间审美的思想观念、意识正在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我国特有的发展中国家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决定的。就有的景观空间的审美原则正在进行着历史性的融合与置换,这种融合、置换将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文或地理单元之间交叉出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趋于明显,即趋同于以自然生态景观审美为目标的“景观生态审美”模式。
五、结语
随着工业化的生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园林的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大的城市居民园林范围,也扩大到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同时由于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中大气、土壤和水体被污染,交通拥塞,噪音嘈杂,卫生条件和精神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生态平衡再次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如何避免城市环境恶化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我国在80年代提出走生态园林道路,90年代提出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是对园林景观的重新认识,强调园林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居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种急剧变化,生态环境设计的观念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不仅仅应解决局部人群或地域的矛盾,也不能单独追求片面的空间功能需求,也远非“空间形式美学”一词所能简单概括,而应着眼于大的环境的综合改善。如果说,20世纪初期在西方兴起的工业设计思想革命掀起了工业设计的狂潮,演绎了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思想美学,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对人类在文化进化史上写下了岂今为止最为光辉的一页;那么在21世纪,当人类面对自身文化极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诸多作用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下,如何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人类在思想层面上如何提出新的革命性的“激活点”或者在生态设计规划上提出新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协调诸多矛盾的生态理论观念,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规划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原生态设计范文4
1 图腾概述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是一种带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服饰作为图腾文化的载体之一受其影响颇深。每个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都与其崇拜的图腾崇拜密不可分。图腾是原始人类区别于其他部落的根本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宗教起源。图腾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细细琢磨这些图案、花纹、式样与众不同的服饰,同时联系该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背景、风俗节庆来审察研究,我们将会发现,虽然这些民族的原生图腾离开现代已有数千年,但透过五彩斑斓、形状奇特的服饰,仍能看到这些民族的信仰。
2 贵州苗族图腾文化
贵州苗族主要的图腾崇拜有:“龙”、“鸟”、“牛”。
(1)龙的图腾崇拜。按苗家人的称呼,苗龙有:牛龙(山龙)、狮龙、猫龙、虎龙、鸟龙、马龙、象龙、蛇龙(水龙)、贩绷龙、虾龙、泥鳅龙、蚕龙、鱼龙、猪龙、螺丝龙、树龙、花龙、麒麟龙、婆番龙、琳纽龙、夔龙等,几乎什么都可以叫做龙。据世代流传在黔东南雷山、台江、剑河一带的《接龙歌》叙唱,苗族在“引龙”,活动中,必须引的龙共有24种,其中水龙、早龙各一半。前者指的是:水牛龙、猪龙、鹅龙、鸭龙、鱼龙、蛤蟆龙、船龙、泥鳅龙、团鱼龙、蛇花鱼龙、蛇龙、网龙;后者则指:鸡龙、羊龙、狗龙、虎龙、马龙、人龙、斑坞龙、燕子龙、蜘蛛龙、椅子龙、轿子龙、掇箕龙。12条水龙由水牛主管,12条早龙由人管理。龙是苗家最大的神(鬼),一般每隔12年要大祭一次。祭时须举行引龙仪式。苗族“引龙”主要引的“小水牛龙”。水龙生活在水里,民间传言是祖先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以其在苗家心目中的形象是:头似牛头,长着一对雄伟的特角,身是蛇身,满身花纹。苗嫉女性认为能变成龙的物类必须是行将或已经变成精灵(神)的,苗绣中的许多龙之所以还保持着该动植物的许多特征,就是由于种种偶然因素,它们“修炼”的时间不够,精气不足,因而难以完全向龙转化。
(2)鸟的图腾崇拜。作为鸟的“亲族”,苗家人在称呼上体现了对鸟的崇敬之情。黔东南着中短裙的苗族自称为“嘎闹”,就是“鸟雀”的意思。在那里,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特竞场合,男方出于尊重女方的礼貌,可以叫对做“闹”(鸟)。至今,苗族民间仍保留着大量的鸟崇拜遗风,黔东南龙里和三都一带的男子盛行头插锦玛毛或鸡毛。黔东南苗女盛装戴各种头饰,其中有一种类似锦鸡尾式的角或鸟形头饰,每根尾端还缀一束羽毛。六枝苗族男子用锦鸡羽尾一束三尺长插在头帕上,酷似印第安人的装扮。黔中云雾山区苗族妇女的服装饰物背牌,就有表“鸟雀眼刀”和“鸟翅膀”的龚花图案。“鸟雀眼”是鸟的眼睛逐步抽象而成的装饰性儿何图样,“鸟翅膀”系因背牌穿起未其中段贴在人体双肩上的两条布如翅膀而得名。台江县施洞苗绣图案不仅有头戴羽的人像,有的还绣以两支上下翻飞的翅膀。创古歌《12个蛋》中说,人类和万物的祖母蝴蝶妈生下12个蛋,由鹊宇鸟代抱,孵了12冬,才孵出。苗民间流行的一种观念认为:一个人有72个魂魄,其中之一就是人死后变为鸟,并且生前如没有参加过“游方”,即没有公开地谈过恋爱,就不能变鸟。而鸟带领人的魂魄通过阴间毛耸山,穿过层层地狱,走到祖宗发祥地(苗语叫“欧有孔”,是祖先聚居的地方,歌舞升平,十分热闹的彼岸世界)。鸟既和“游方”相联系,又与能否与祖宗在一起互为关联。把它绣在服饰上,自然就起到标示自己是鸟的子孙,得到祖先认同的作用。
(3)牛的图腾崇拜。在贵州黔东南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牛(特别是水牛)的喂养和役使,有其独特的习俗,保留着明显的图腾崇拜习俗的遗迹。在这里,人们认为牛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忠实的朋友之一,是人最得力的帮手,因而对牛也就疼爱有加:被选定为祭祖的“祭祖牛”,被单独喂养在“鼓头”家里,一日三餐要敬以酒饭,把它当作“神牛”来供养,任何人不得在其跟前口出渎牛和渎神之词,且“祭祖牛”不得役使。平常的耕牛,过年过节时,必先于人之前将酒、饭以供之后人再食用。有的地区,凡长相独特或叫声奇异的牛,被称为“保家牛”,不得屠宰,不准买卖,让牛自然老病死后葬于人迹罕至之处,可见对“保家牛”的崇敬之情。在黄平县的飞云崖一带,苗族人民还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牛王节”。是日,家家户户都要把牛洗刷干净,添足新鲜草料,在草料上浇上盐水或咸水,让牛吃得更可口一些,还要煮好糯米稀饭,拌上酒槽或烧酒喂牛,并在飞云洞举行盛大的芦笙会以庆祝“牛王”的“生日”。
3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将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进行传承与发展有以下几种方式。
(1)贵州苗族图腾纹样经过图形夸张变形,再加以一些现代艺术的处理,作为装饰图案装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例如,龙的图腾,可以将龙的图案设计运用现代卡通的特点,装饰在儿童的服装上,能受到儿童的喜爱。而将龙的图腾取用它的民族特色,运用在女性的服装设计中,会令这样的服装具有独到的特点,从而受到女性的欢迎。而将龙的图腾纹样取它的雄伟之气,运用在男性的服装设计中,会使男性的服装具有阳刚之气。
(2)贵州苗族的图腾色彩搭配,可以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贵州苗族的图腾色彩搭配具有很独到的特点。例如,鸟的图腾在苗族刺绣中,运用了大量的缤纷的色彩。既有对比色对比,也有互补色对比,还有同类色对比。可以说色彩非常绚丽多姿。如果能将贵州苗族的图腾色彩搭配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会令服装更加具有中国风的韵味。
(3)贵州苗族的图腾在苗族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有的表现在苗族妇女的银饰上,有的装饰在苗族服装的装饰上,有的点缀在苗族刺绣中,将苗族 的生活装扮得多彩多姿。而如果将这些表现形式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会有很不错的表现。
(4)将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表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例如,运用激光将面料镂空为图腾图案,运用机器刺绣将图腾图案表现在现代服装中,用电子印烫将图腾图案印在现代服装上等等。
参考文献:
梁惠娥,覃蕊.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和设计应用.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3).
杨昌国.龙·鸟·牛——苗族图腾崇拜三题.贵州社会科学,1992(01).
原生态设计范文5
关键词:住宅小区; 园林景观; 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is now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ogress, modern city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low carbon landscape design will be a trend of modern residential area,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the green residential area of gard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and ecological Low Carbon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认识越来越深入,特别是绿色生态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装饰城市是一种大势所趋,开发商对园林景观小区非常重视,而居民们也将居住品位外延到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生态感观。特别是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名片,建设低碳园林小区景观的情况下,力求营造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人间仙境,是居民们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梦想。
一、生态小区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定义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建筑居住环。所谓的生态小区,主要有三个要素,即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二、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要协调发展。生态小区内营造自然与人共生的人居环境,将自然融于小区,小区环境融于自然,使人们回归到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理想居住环境。生态小区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还要达到环境、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使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整体协调。其次,生态小区的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 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m2以上。采用自然排水系统,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强调建筑基地的渗水保水能力及透水性能。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再次,要经济环保。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应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在小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在小区内实行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是生态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可将低洼地带设计成连通水系,既形成了重要的景观小品,又形成了生态的排水浇灌系统。雨季时存积雨水作为浇灌用水,并通过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系统,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净化和储存功能。应提倡以高效率滴灌系统将合理的水量直接送入植物根部的方法进行灌溉,对草坪、灌木和乔木应该分别使用不同的供水方式,并避免在干旱期内施肥或剪枝,以减少植物对水的需求。
三、生态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生态小区景观的营造,应当符合舒适、高效、健康和美观的设计要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营造一个生态的人居环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保留原生态原则
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美,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充分保留居住区地块原生态性,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设计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维护成本又低,也实现了经济效益。
3.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合理梳理自然景观要素,例如: 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始终要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居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社会学、美学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 其次要从视觉美感上对景观形象再造,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要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整体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小区景观。
3.3资源节约和保护原则
景观设计中如果合理的利用自然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如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它以其普通型,无污染性,丰富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爱,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通过将在景观区与社区等场所常用的房顶、亭子、长椅、铺装地面、挡土墙等设施用另外设计方式设计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双重功能的设施,而转化得到的电能则用于附近区域的照明,喷泉的供电,进而达到提高资源有效利用,节能环保、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等。
3.4节能技术的运用和循环生态的理念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小区要求普遍使用节能技术和循环生态的理论,目前节能技术在建筑运用和体现突出,如太阳能、地热的利用、雨水、自来水的自然循环利用等等。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意义上的住宅小区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一直到使用、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都是无害的,不是种点儿草那么简单。
四、现在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应用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6万多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
原生态设计范文6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0703
1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1.1相关概念解析
城市湿地公园指位于城市或者城市边缘,将存在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修复或重建湿地生境,按照生态学的原则来恢复、规划和建造,使城市也成为一个“生态城市”[1]。建造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生态理论的现实结晶,其促进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是指导部分具备强实施性的土地利用类型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规划等的一种方法论[2]。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承受阈限时,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失衡,就面临着退化。
1.2城市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由于湿地保护观念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同,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城市竦毓园主要是河流型公园或与河流成因相关的公园[3]。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迅速,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在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由于对湿地的认识不全面,过度夸大其社会效益,而无视其生态效益,使得湿地被盲目开发,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部分湿地公园布局重叠,建设内容重复,缺少区域特色。因此,如何将自然景观与特色人文融合在一起,应是设计者重视的问题[4]。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预,最大程度维持城市湿地系统的平衡发展,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建设是面对严峻挑战的关键措施之一。
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理论基础
生态承载力指满足在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前提条件下,能够承受的社会经济活动量的阈值。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承受阈限时,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失衡,面临着退化。可持续性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方面,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保证整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有十分关键作用。
遵循生态学原理对正在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运用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使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修复与重建,达到湿地原始状态即为湿地的生态恢复[5]。由于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对城市湿地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城市湿地生境逐渐退化,其生态功能和效益降低,为实现城市湿地原始生境的修复,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探究景观结构―功能―廊道―斑块是其一种基本结构。景观功能就是各景观元素互相影响,即养分流、物种流以及能量流都可以从一个景观元素转移到另一个元素。对于景观结构组分之间的流动,物质、能量以及物种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除了依据景观生态模式外,还应该考虑生态功能分区和结构规划[6]。
3案例分析―梧州沧海湿地公园总体概
念规划3.1场地概况
苍海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南部苍海湖边,梧州市位于东经111°51′14″~111°40′,北纬22°58′12″~24°10′14″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苍海城市湿地公园选址位于苍海上游的下小河,北面包括龙母湖的南部,南面沿下小河至苍郁高速交界,东面沿石狮河至僚村北与社学工业园区交界,总用地面积约783 hm2。
3.2问题与挑战
苍海湿地公园规划区域内,北部有石狮河,西南部有下小河通过,河流两侧地势较平坦,中西部和东南部为山地地形,总体地势西高北低,东南高。场地区域内主要有6种地形: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村镇建设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区域内道路总体形成“三横、两纵”网状线结构。梧州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中,将其定位为粤港澳后花园、区域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东部产业转移大西南首要门户。与苍海湖整体定位一致,未来成为苍海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场地内主要的河流有下小河、石狮河,以及一些零散分布的小水塘,与此同时,河流中还有大量从苍海湖流下来的泥沙,水质问题、雨洪问题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难题。建筑主要集中西北部,建筑风格较为杂乱,没有体现岭南民族文化特色,需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沧海湿地公园现有的植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赏性不强、净化水质能力较弱、物种丰富度不高,整个生态系统不够稳定。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渔业,产业较为单一,产业缺乏文化特色,从长远来看,经济效益不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整体偏低。
3.3规划策略
3.3.1文化与地理记忆串写场地脉络
场地中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破坏自然所造成的,那么针对于被破坏的场地,该怎么去修复呢?根据“呼唤大地的记忆”这一概念,运用“千层饼”的方法对整个场地肌理进行规划,从而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呼唤“大地记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生态环境由于人为破坏,人与自然失衡,通过对场地各大斑块、廊道进行分层规划比如:建筑斑块、水系廊道、湿地斑块、植物斑块、道路廊道等,斑块、廊道相叠加,最后形成了总规图结构、布局。
建筑斑块代表了场地的肌理、文化记忆,水系廊道;水系廊道是场地河床、地形记忆的象征;湿地斑块是结合场地原有湿地,将所有湿地规划为一个整体,相互 “联系”,但又互成 “个体”,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是群落与肌理记忆的现实化。植物斑块是整个场地的初始群落、肌理,个体植物组成植物组团,植物组团组成形成群落,各群落最后形成植物生态系统,维持着整个场地的生命与活力。道路廊道是生活在沧海湿地公园内部的人们对于场地所留下的肌理、惯性记忆。五种“大地记忆”的重叠,最后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场地记忆,也就形成了沧海湿地公园整个的规划布局。
3.3.2水系与湿地重构
通过对雨水汇水面的分析,了解雨水的大致走向和流量,结合现有的湿地斑块,将分散的湿地串联起来,从而合理扩大水域面积,有效的改善了泥沙淤积以及水质、雨洪问题。最后也形成了水系骨架,以及一部分湿地斑块。湿地斑块可以有效解决泥沙淤积、水质污染等生态失衡问题,虽然现有湿地已经形成了一个个生态群落,但是许多湿地并不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综合效益相对较低。所以将各湿地连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3.3植物分级规划
现有植物群落整体观赏性不强,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物种丰富度低、生态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对现存的水质问题改善作用不大,净水能力较低,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在已有的植物基A上,合理选取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主。规划形成一级群落、二级群落、三级群落,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3.3.4建筑分类保留、改造或新建
场地原有村庄的布局大部分保留,对于建筑主要采取保留、拆迁、整合改造的3种方法,具有龙母文化、骑楼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的建筑予以保留;对于景观性较差或者建筑风格不统一的建筑进行改造;对于景观性非常差或存在安全原因的建筑进行合理拆迁。在满足居住、商业、休闲度假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渗透当地文化记忆,对村落进行布局规划。
3.3.5产业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比如茶文化、特色文化饮食等产业,形成一个较为综合的产业体系,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对于种植业布局,还可以合理与湿地斑块布局相结合,打造经济、生态相结合的规划布局。
3.4规划布局
场地的总体概念演绎,斑块―廊道相结合,通过“呼唤大地记忆”这一概念,对水系廊道、湿地斑块、植物斑块、村落斑块、产业斑块等进行概念演绎规划,形成最后形成苍海湿地公园整体布局。通过对场地的规划结构“一轴线、五区、三十景点”,下小河、石狮河形成的景观轴线,五区分别是植物园山林保护区、石狮河湿地景观长廊、古凤湿地园区(建设开发区、服务园区、古凤湿地园区)、民宿文化区、下小河湿地景观区。
4结语
该案例中营造湿地景观主要是为了涵养净化水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在方案中是侧重点,所以在规划中要尽量营造原生态景观。而城市湿地公园中规划不同的功能区域,这样能使湿地区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保护,湿地中的动植物能够自由生长,人类活动也不会破坏其水源地的环境。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生态资源,运用适宜的生态规划手段,从而来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同时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需齐头并进,共同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如今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其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2]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3]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