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朗诵配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河颂朗诵配乐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 形象思维 培养能力

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出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三种方法。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学生在闭眼

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利用课件。如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7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2

关键词:浅谈初中语文培养形象思维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了。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和对文章语言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在学生闭眼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

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

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像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像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3

事件是音乐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是合唱作品演绎的重要思想脉络,也是推动合唱作品升华的源动力。例如《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中黄河船夫与黄河波涛搏斗的事件、《黄河怨》中中国妇女悲惨遭遇的事件、《河边的对口唱》中两个老乡要一起打回老家去的事件等等,都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地交织在一起。通过对事件的叙述铺垫和渲染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同时,刻画出该背景下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塑造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呼唤民族凝聚力,突显中华民众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觉醒抗争。

风格

合唱作品的音乐风格十分丰富,既有活泼轻松的曲调,又有悲愤沉郁的表达,既有慷慨激昂的演绎,又有厚重雄浑的诠释,只有恰当的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才能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给听众带来美的陶冶与享受。

流派

合唱可以演唱不同艺术流派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演唱美声流派的作品,也可以演唱民族流派的作品,还可以演唱通俗流派的作品,正确的区分艺术流派是表现合唱作品的关键。

合唱艺术的艺术形式

合唱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各占整个合唱艺术的半壁江山。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一对密切结合的范畴,二者形成有机的整体。形式受内容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具体而言,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以下几大要素:

(一)体裁

体裁又称“样式”,指音乐作品的类别。音乐作品因其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不同特点与不同效果,而形成不同的体裁。例如《黄河大合唱》就属于“大合唱”体裁,它与西洋声乐套曲(按一定的艺术构思,将若干结构完整的声乐曲组合为成套的音乐)中的“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基本相同,也可以说,大合唱就是“康塔塔”(意大利文cahtata)的中文名称。其特点是融合唱、独唱、重唱为一炉,故事情节较简,以抒情为主,长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或现实题材。

(二)结构

结构是音乐作品的“组织方式与内部构造。作者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人物、事件或意象、旋律等分别按照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没有合适的结构,就不会有明确的形式,作品就显得缺乏章法。”①音乐作品的结构,又分为外结构(音响结构、过程结构、情节结构、形式结构)与内结构(组织结构、思维结构、心理结构)两种。例如《黄河大合唱》的结构为:《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与混声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与女声三部伴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吧,黄河中》(混声合唱),其结构十分完整严谨。

(三)语言

语言是音乐作品的艺术手段,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节拍等等。

(四)手法

手法是音乐作品的表现方法,主要有抒情、叙事、比喻、夸张等等。面对当前发展中的合唱事业,在组织排练中或许都会遇到如合唱团中的作品、表演形式等诸方面的问题,就拿合唱的形式来说,在过去的记忆中,台上的合唱演出只是那种“长城、方砖”的单一模式,给人一种严肃、不可逾越的统一服装的连队排列方式。也许是由于合唱的特定性,也许是歌唱的内容及其群众歌咏活动通常要体现出整体性、时代性,或者是一种精神风貌,因此通常合唱的组织者都在力求演唱时的整齐划一。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当年的合唱作品大都是高昂有力,追求辉煌的效果。所以声部的排放也是女声站前,男声站后,形成声部的感觉,而一旦这种模式形成后,沿袭下来几十年就没变更过,更很少有组织者再去从演唱的形式上开拓。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群体歌唱的表现上有很多独到的形式。如:广西“刘三姐”式的对歌,贵州侗族大歌,云南少数民族的对山歌等等。冼星海作的《黄河大合唱》借鉴的是欧洲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及至世界影响都是深远的。

合唱艺术的多元综合

合唱艺术是一门多元综合的艺术,这种综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综合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综合,一方面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二者又引申出情感、风格等艺术要素。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生命与灵魂;风格是音乐作品的亮点与支点,是“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②既包括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又包括演唱者演唱的艺术风格。

(二)声乐演唱的综合

包括演唱者的声部综合、表情、声音、服装、化妆等的多元综合。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4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58-01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把信息技术教育引入语文教学,毋庸置疑,是一种高效的现代教学手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信息技术教育如一泓清泉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但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了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育的到来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教学系统的组织能力,教学材料的筛选能力及撰写能力。有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辉煌便指日可待了。

信息技术教育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它使学生长期被动的思维方式得以激发,使他们在课堂中积极活跃地思考问题,并逐渐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春》这篇课文时,首先从导入做了精心的设计,我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展示了一组有关春天的精美绚丽的图片,并配之以轻柔悦耳的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又下载了这篇课文的配乐朗诵以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几组图片,图文结合,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结果我发现,就连平时对语文学习最感头疼的几名学生居然也抬起了头睁大了双眼积极地听,积极地想,积极地回答问题。整堂课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活跃的,无论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氛围上来说都是很成功的。课后,几名平时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主动找到我说:“老师,这样的语文课我们非常喜欢,这节课我学会了很多……”从此以后,这几名学生逐渐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并成为语文学习上的尖子生,他们有了这样的转变在他们的心中感念那堂语文课。今天我教学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我感念信息技术教育对我的课堂教学巨大的辅助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有利于创设情境。我认为对于思想意义比较浓厚的课文,最重要的是创设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语文课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育为我们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我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时,播放了《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多媒体大屏幕上是雄伟壮阔、波涛滚滚的黄河动态图,从视、听两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将他们带入一种雄壮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中我又利用配乐朗诵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在雄壮的音乐中反复吟诵歌词,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革命年代,一种为革命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激情及爱国热情油然而生。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利用平时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形、声、色、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突破。如在教学《满井游记》时,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此我利用配乐朗诵让学生很快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熟读成诵;除此之外,我又从远程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满井风光的图片:春山图、春水土、麦田浅鬣寸许土、春游图等,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形象可感的图形,既有效地突破了重点、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5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

如:我在教《云南的歌会》一课时,首先,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电影《刘三姐》片断,这些奇妙的歌声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动幽默的对歌所吸引。我顺势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和歌会的意思,然后进行课文的讲读,学生便对云南的对歌有了深刻的了解。电教媒体具我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有歌就有美,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走进多彩的想象世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中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如《黄河颂》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黄河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2)运用多媒体的文本功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

(3)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炼、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黄河颂朗诵配乐范文6

一、 语文课要有书声琅琅的“韵味”

清代古文家在谈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以说,语言文字的魅力、情感和神韵,全在一个“读”字。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冷声峻,喜则气满声高,怒则气沉声促。读《春》,则如轻风细雨;读《最后一次演讲》,则如电闪雷鸣;读《背影》,则如山涧幽泉。琅琅的读书声让语文课充满了美的旋律、美的音韵,是语文课最动听的乐章。

教学《海燕》时,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悟海燕的形象,力求通过声音传达出海燕的高傲、勇敢、乐观和自信。济南的一位老师听了这节课后,在写给我的信中这样描述朗读带给他的震撼:“《海燕》,那是一堂怎样的课啊!音乐响起,在大海翻卷,海燕开始勇敢地飞翔之时,我听到了一个女性的声音开始和着激荡昂扬的旋律,在寂静的教室响起。饱满、蕴藉、张力四射,那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生命流淌。那不是朗诵,是灵魂在歌唱啊!日本作曲家小泽征尔在中国音乐学院听《二泉映月》时曾禁不住泪流满面地跪倒在地,我坐在那确也有一种想哭且冲动的感觉,那是涌动在生命深处的感动、亢奋、不禁和颤抖。倾听那声音,我分明感到一种精神的引领和生命的感召。节奏、韵味、激情,所有能构成朗读的元素正清晰而有力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可以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直面文本,同文本对话,关键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读书。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书声,那就不叫语文课。可是,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却普遍得了“失语症”。我们的老师不是让学生张开嘴巴去读书,而是千方百计地孤立地让学生在文中寻美点,找佳句。你找了一,我再找二,他再找三,美点、美词、美句都捉迷藏似的,不定藏在什么地方,语文课也就成了一种把它们逐一拎出来的游戏。我们期盼着老师能在学生找到的这些“美点”上下些工夫,指导学生反反复复地去读一读,直到能读出点美感、品出点美味、悟出点美意,但遗憾的是,这些美点都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让听课者满怀怅惘,总觉得不过瘾,不够味。

古人云:“读之不足,则诵之;诵之不足,则唱之;唱之不足,则手舞足蹈之。”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多一些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我们的语文课,应该让琅琅的读书声震荡回响在我们的耳旁!

二、 语文课,要有动人心弦的“情味”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以说,任何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堆积于胸的情的喷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移情入文,努力与作者心心相印,努力把作者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以情燃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黄河颂》时,为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爱国激情,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引导学生品读完课文内容后,我悲愤陈述:“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华北大地,蹂躏我中华儿女,他们疯狂地扫荡,残酷地杀戮,一时间,血流成河,尸骨遍地,民族危在旦夕。”接着播放了惨绝人寰的视频――正当学生触目惊心、悲痛万分时,我又激情讲述:“同学们,敌人的暴行令人发指,无数中国人的心在流泪,在流血,中国人难道就真的束手待毙吗?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汹涌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接着又播放了的视频。正当学生群情振奋、义愤填膺时,我又深情吟诵了相同背景下的两首诗歌,说明这时候文学也成了战斗的武器!一首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另一首是田间鼓点一样的诗句:“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脊梁说:看,这是奴隶!”此时,学生已经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我又播放了《保卫黄河》的经典乐章。同学们唱和着“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仿佛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救亡战场。从学生动情的呐喊声中,从学生激动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的爱国激情已经被点燃。

黑龙江的吕涛老师听了这节课后这样评价:“纵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本人,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同仇敌忾,战火纷飞的年代。整节课不啻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无论是配乐、画面还是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诵和讲解,时时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让生活在‘温柔富贵乡’里的孩子们真真切切地经受了一次炮火的洗礼,感受了英雄的气魄和民族的精神。”

一位网名叫“空谷幽兰”的老师听了这节课后,这样评价:“用自己的心上课,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挑战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

三、 语文课,要有咬文嚼字的“滋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味的主要表现,就是“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也就是对语言的揣摩和玩味。语言文字的滋味就是在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中品咂出来的。

教学《黄河颂》时,为让学生感受黄河惊涛澎湃的气魄,我采用了“换词品句”的方法。屏幕上显示的是换词之后的句子:“我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滚滚/流向东南/惊涛澎湃/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分成南北两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读一读,然后想一想,这样改好不好?”学生比较分析,反复朗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望”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远方眺望的身影,一幅恢弘的画卷在诗人眼前展开,而“看”则写不出这种意境;一个“奔”字,给人一种勇往直前、势不可挡、浩浩荡荡、无坚不摧的力量,而“流”则显得太沉缓,太平淡;一个“掀”字,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的气势,而“激”字用来写激起朵朵水花还可以,不足以写出黄河水“万丈巨澜”的气魄;一个“劈”字,与“分”相比,速度快,力量大,感觉黄河水仿佛一把利剑、巨斧把中华大地截为南北两部分,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力量。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去读课文,自然就能读出黄河的气势和魂魄。

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语文名师朱则光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故意将诗中的“已”、“只”、“该”字和“()”删除,然后启发学生这样思考:“请同学们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原谅?”这一问,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了侵略者对国土的蹂躏之深,感悟到了诗人无限的悲愤和惋惜之情。尤其是一个括号,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回忆中的故乡越是美好,越是对现实的故乡充满了悲愤――我那如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还有如锦幛的繁华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留给诗人的只有刻骨铭心的疼痛!

我想,学生的语感,就是在对文章字字句句的品味和揣摩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语言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就不愁他们写不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来。

四、 语文课,要有妙趣横生的“趣味”

我们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教学情境、活动和故事组合而成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调制、酝酿出一些“趣味”,让学生沉浸其中,兴味盎然。

有一年春天,都3月份了,天空中还飞扬着雪花。那天,我们正在学习汪静之的《惠的风》:“惠花深锁在花园,满怀着幽怨。幽香潜出了园外。园外的蝴蝶,在惠花风里陶醉。它怎寻得到被禁锢的惠?它迷在薰风里,甜蜜而伤心,翩翩地飞。”当我和学生被这凄美的意境和情感陶醉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天空中已弥漫起了雪花。看着那轻盈的雪花在空中舞蹈,犹如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瞧,那只甜蜜而伤心的蝴蝶,正在窗外翻飞呢!不知它苦苦找寻的惠在哪儿,如果你就是它找寻的惠,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话音刚落,班里的“歌坛王子”就说:“我想为它唱首歌,歌名是《两只蝴蝶》。说着,他两眼凝视着窗外,深情地唱了起来:“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当我们被这歌声所迷醉的时候,另一位同学却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跑出园外,与蝴蝶共舞,告诉它我心中的思念!”

为了满足这个同学的愿望,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园外”。在与蝴蝶一样的雪花翩翩起舞的瞬间,我忽然想起了徐志摩的一首诗――《雪花的快乐》,于是,便带领同学吟咏起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在半空中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这是上天赐给我和同学们的一次良缘,每每想起这个时刻,我都觉得那是我今生最浪漫的回忆!其中的“妙趣”虽然是偶然的生成,却也是教师用“匠心”去创造的。

五、 语文课,要有余音绕梁的“回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当琵琶曲在排空而来的气势中戛然而止的时候,作者这样描写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心秋月,空明澄澈,似乎也被这美妙的乐曲所陶醉,令人回味,使人遐想,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的结尾如能像琵琶曲的最后一样,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教学效果就会更见光彩。

教学《乡愁》时,课的最后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一定会被作者的思乡之情所感染。在作者眼里,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在你眼里,乡愁又是什么呢?现在你就是一位诗人,请结合你自身的体验写一句乡愁诗。”有的同学说,“乡愁是故乡的小路,弯弯曲曲望不到尽头”;有的同学说,“乡愁是故乡的炊烟,丝丝缕缕缠绕在心头”;有的同学说,“乡愁是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敲打着心窗”;有的说,“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接着,我又把同学们的情绪引向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如果说《乡愁》似一杯干红,含蓄别致,滋味绵长;那么《乡愁四韵》,则似一杯茅台,真挚浓烈,真能醉人!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内心沸血的烧痛!最后,我又播放了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让学生再次体会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虽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样的结课,却足以让学生“愁肠百结”,回味无穷。

可以说,余味无穷的结课,是语文教师心血的结晶,智慧的熔铸,风采的展现,是一种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一堂好课的结尾不该是句号,而应是给人以无穷思考的“省略号”。

上一篇遇见爱情

下一篇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