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朗诵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适合朗诵的文章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1

2、其次就是发声,要从胸腔去读出来,这样才会有力量和气势,即使声音比较细,但读出来之后并不弱。有的人天生就是有共鸣的声音,也就是有磁性,有的人则需要后天训练,站到一个桌子前,半蹲,双手用力向上抬桌子,同时朗读,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办法。

3、朗读的时候将手放到胸上一点,感受一下是否有震动的感觉,如果感受到震动那就说明成功了,反之失败,只有这样朗诵才不会虚,才能准确的传达感情。

4、了解作者的创作时的感情,朗诵前需要熟悉这篇文章,需要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东西,想要通过这些东西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要怎样去朗诵才能表达出来。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朗诵;艺术

朗诵是一门艺术,高雅而情感丰富。中学语文课堂是一门“艺术”,一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成就未来的“艺术”。两门艺术的结合可谓是顺应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紧跟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发挥两者自身创造性的鲜明体现。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兄弟

朗诵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手法。现代汉语词典中,诵读的释义为念。朗读的释义为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而朗诵的释义为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诵读是读的基本要求,朗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朗诵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三者处于逐层递进的关系链中。之所以说朗诵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是因为朗诵者想要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处理,或读的慷概激昂,或读的含蓄婉约。总之,情感来自朗诵者的内心,来自朗诵者对作品的真切体验、对文本的纯真把握。

中学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艺术舞台”,语文学科自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体系,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以及至真至纯的情感,它们汇集成语文这一大学科的精华。古老的文字、流传千年的作品、浓浓的情感……它们本身就是艺术,同时也是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的主要场景、是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机构成体,更是充满艺术感的教学资源。

中学语文课堂与朗诵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艺术,二者相互配合,朗诵艺术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得以更好的发展,语文课堂因有了朗诵艺术的运用而亮点频增。

二、中学语文课堂“呼唤”朗诵的加入

都说艺术可以陶冶人、营造氛围,中学语文课堂融入朗诵艺术,可使师生共同感受中华瑰宝、一起传承中华文化。在陶冶性情的同时用有声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手势来演绎文本,充实中学语文课堂内容。因此,中学语文课堂“呼唤”朗诵艺术。

(一)“朗诵”是一种必备能力

“朗诵”是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能力的天地。语文能力的内涵较广,但总结起来可分为听、说、读、写四类,其中与“读”这一能力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朗诵,朗诵是读的最高境界。教师执教时,面对不同题材、体裁的文本,“诵读”是必做工作。教师可以自己读或让学生读,也可以全体齐读。最为普通的“诵读”只能够起到让学生熟悉文本、明确这篇文章写得内容是什么的作用,而对于某些文章来说,要想真正走进文本,“朗诵”才是不可或缺的“法宝”。因为“朗诵”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较好理解的基础之上,古人多吟诵,感古伤今,吟诵可抒发内心情怀。今人多朗诵,用有声的语言传递对文本的理解,放逐内心的真实情感。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可见,审美不只是来自文本自身,更来自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方方面面的审视。回顾中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多豪迈奔放,婉约柔情,气势雄浑、沉郁顿挫。文本多跌宕起伏、真情流露。用心体会、反复朗诵,就会读出诗词、文本本身的味道。

中学语文教材都配有相应篇目的朗诵录音或视频,一是为了方便教师在执教时使用,二是为了让学生在有声的文本世界里领悟真情,感受熏陶。使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或视频时,学生们的目光往往都被聚焦到了一起,陶醉于“朗诵”的世界中。虽然大家都参与“朗诵”,但是几乎每位朗诵者都有有不同的情感热点、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每一个作为主体的朗诵者都是这诗词、文本的最直接感悟者。随读随动情,感概颇多,通过不同学生的“朗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情感的变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人”,想自己所想,尽情放纵情感,而非拘泥于单一理解。

(二)“朗诵”艺术是一种教学手段

语文课堂之所以呼唤朗诵艺术,是因为“朗诵”是一种教学手段。有感情的朗诵可以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小,留出最大空间让学生思考。学生作为个体而存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必然不同,在有感情朗诵的同时,内心便会升腾起对文章的独特感触,此时学生很自然的成为了阅读的主宰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在感受・鉴赏方面有所发展。通过文本朗诵,学生的鉴赏方能力会有所提高,情感也会不自然的流露出来。

语文练习中多见“品读”一词,“品”是品味,“读”是朗读,通过朗读来品味,重“读”也重“品”,真情实感呼之欲出。在授课过程中,反复朗读重点语句,有利于解析重要词句的地位、作用,进一步赏析文本、揭示文本主旨。有时教师授课,情致深处,泛读文本,学生听的入神,教师读的投入,连自己都被打动,学生更是真真的记住了这个句子,体会到了这个句子在全文中的地位。这就像我们看电视节目,往往富有情感的主持,恰当的配音更容易将我们带进节目中去,彼此产生共鸣,让观众记忆深刻。想到今年听的一节公开课,教师执教《荷塘月色》,荷塘淡淡的美,月色浓浓的情,本就构成了一幅唯美荷塘月色图,此时,又配上了教师动情的朗诵,荷塘月色下诸般请感便呼之欲出。可见朗诵对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文本、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语感很重要,中国人之所以天生就会说汉语就是因为处在国语的熏陶之中,而朗诵恰恰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语感。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经常朗诵的学生在语音面貌、思维反应、对文本的把握程度等方面都高于缺乏朗诵训练的学生,由此可见“朗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朗诵”艺术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之所以呼唤朗诵艺术,是因为“朗诵”艺术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中学语文课堂追求“高效”,但往往教师的讲授不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以最快、最好的状态走进文本。此时,如若让学生自己先反复朗诵几遍,以“主人”的身份接触文本,相信他的情感体验很快就会在朗诵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课前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首词,结合词的创作背景,由学生自己先去体味,过后再由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初读文本时学生的自我感受是最为直接的,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何种情感,应该用怎样的朗诵方式去把握等等,都会成为朗诵者头脑中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反复朗诵,朗诵过后再生生、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师将学生引入文本,以推进“高校课堂”的建设。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中学阶段,唯有语文课可以将“朗诵”手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也唯有语文课适合花费时间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将朗诵艺术引入课堂,教师再稍作指导,学生定会受益良多,期待能够见到更多的教师讲朗诵艺术引入中学语文课堂,使朗诵艺术与中学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兄弟”,相互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希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额朗诵艺术[J].学知报2011(4)

[2]刘玉强,浅谈“朗读朗诵”与语文教学[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4(2)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3

特长优先,发现自我

以兴趣为基础的社团活动是探索和开发学生潜能的最好方式。为此,学校大力挖掘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供保障。

首先由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然后学校根据学生需要选派适合的教师做指导。在此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有时其实对自己的兴趣并不完全确认,会出现几次活动后发现自己不太适合的现象。这时允许调整,我们有三周的试运行期,三周之后人员基本固定。社团成立后,我们安排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指导,尽力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潜能,将兴趣转化为特长,让原有的特长上升为特色。我们现有朗诵、话剧、舞蹈、合唱、书法、民乐、动漫、摄影等30多个社团,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就是校园沸腾的时候。一张张愉悦、幸福的笑脸,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在告诉你唤醒的教育魅力。学生在不断探寻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潜在能力。

同时,我们挖掘、开拓本地资源,实践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所处地区有首云和威克两大铁矿,有满蒙民族自治乡,有“全国最美乡村”蔡家洼村。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政治课堂学习经济常识时让学生走进铁矿,了解企业的运营,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学习政治常识时,走进蔡家洼村委会,调研村民自治、村镇特色建设;学习民族问题时,造访满蒙民族自治乡……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将家乡的特色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了解家乡、认识家乡进而热爱家乡,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我们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唤醒学生的潜质。

打造精品,发展自我

学生找到了方向,那么如何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他们需要什么?哪些是学校能给学生提供的?对此,学校尝试着在各方面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打造精品社团,提供优质服务。

例如,学校成立了“希望之声”语言艺术社团。以朗诵为主,辅以表演。朗诵首先是弘扬传统文化、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良好途径,其次也是一种深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个人素养。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合作,以聘请优秀教师、专家进校园亲临指导等各种形式,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学习,接受高层次的培训。我们精心编印了朗诵校本教材,并由学生录制了音频、视频资料,作为朗诵配套光盘。“希望之声”语言艺术社团已经成为学校的精品社团,社团学生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经过半年培训,我们有两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朗诵艺术大赛二、三等奖,很多社团成员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朗诵达人、主持人。学生在个性潜能发展的路上享受着成功的幸福。

提供平台,成就自我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4

当前,绝大多数的早读课都被齐读课文这种形式所占领,然近期笔者所作问卷调查发现齐读的效率十分低下。齐读低效的根源在于,它只是强迫学生在口头上诵读经典,典范的语言真的进入学生的内心了吗?

高一下学期学习《鸿门宴》时,我们将《乌江自刎》印作文言文阅读练习,学生对霸王别姬故事有了一定了解。再讲授课中的楚汉二主性格,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和历史人物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早读课上我们选择了刘邦的《大风歌》、项羽《垓下歌》、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等材料,用PPT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先齐读后代诗人评价诗歌三首,思考楚汉之得失;然后听音频材料(中央广播台楚汉争霸专题品读),接受专业朗诵之熏陶;再安排4人一组,分小组朗读《大风歌》或者《垓下歌》;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表演朗诵。本次早读课反响较好,后有多名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垓下歌》,还有学生用优美的笔调扩写霸王别姬的场景。因此我们认为这次早读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因而是有效的。

笔者也收集有一个因选材陌生化而导致失败的教学案例:四月暮春时节,我们选取了两首与春景相关的诗词,放到早读课上与同学分享。分别是宋祁《玉楼春·春景》和张先《天仙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记住“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华弄影”2句千古名句。当时课程正进入《过秦论》《师说》等文言散文全篇背诵阶段,学生已有较重的背诵任务,此时突然加入完全陌生的诗词并且要求额外背诵,对他们来说形成了额外负担,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事后默写检查表明,能正确默写出这两句的学生不到20%。

由此可见,早读课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关,应避免选取超越学生情感体验范围的陌生材料(情感陌生)。早读课选材更应注意与高中生的审美水平相一致,否则将出现老师神采飞扬,学生一头雾水的局面。

在激励学生与文本、与教师形成对话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选取适当的早读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早读的兴趣。总的来说以下四类材料适合在早读课上使用。

一、教材材料

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课文选段,大部分是值得朗诵的。无论出于应试需求还是出于审美追求,都不妨在早读课中安排朗诵课文中的这些典范文章。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的《边城》、《咬文嚼字》、《过秦论》、《兰亭集序》,第三册的诗词等都是经典篇章,值得反复诵读。

二、教材衍生材料

这里主要指语文读本和教师自己编选的材料。比如上述楚汉争霸主题系列诗文等。

三、学生自选材料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十分渴望在早读课上加入自由朗读的时间。为回应这种需求,我校在早读课中增加学生自选材料朗读时间。这段5~15分钟的时间作学生朗诵自己的优秀习作、介绍成语故事、推荐优秀文学作品、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之用。

四、基础知识材料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诗歌诵读 声音 情感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均提到了“诵读”,以及与“诵读”相类似的“朗读”、“朗诵”,但对各自的要求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里,关于诵读,四个学段的目标依次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诗文”、“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对于“朗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朗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朗诵文学作品”。

可见,从语文课程标准角度看,朗读的对象是文本,朗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诵读的对象一般是诗文。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包括诗文。所以朗读的范围大于朗诵,朗诵的范围大于诵读。但现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对“诵读”、“朗读”、“朗诵”概念的不清晰,无论是文本、文学作品,还是诗文,往往一律采用“念”的方式。为什么诵读的对象特别包括诗歌,这就有必要先弄清诵读的涵义。

一、“诵读”涵义的界定

“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诵,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玉裁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为读”,“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只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锡金在《朗诵诗和诗的朗诵》中这样界定“诵”,认为“是介于读和唱的声音的艺术,不是读,也不是唱,而是一种感情的言语。说他的近于读的,则是近于读的‘念’,就是念出字的声音和含义来;从他的近于唱的‘咏’,就是要把念出来的字加以吟味,适当地表现出来”。[1]62可见,“诵”是介于“读”与“吟”偏重“以声节之”,“读”的涵义则侧重“抽绎义蕴”。由此可知,诵读是一种注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情感读法。

二、诗歌诵读:以声传情,以情润声

(一)诗歌注重声读的原因

诵读,不论是“诵”还是“读”,它们首先关注的都是声音。所以,诵读的第一要义便是声读,尤其是诗歌诵读。原因有:首先,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诗歌的外在形式也是由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每一件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系列里再生出意义。”[2]166也就是说,每一件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诗歌,在文字符号的背后都隐含着声音符号,而声音是产生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将诗歌中静态的声音符号以物态的声音表现出来,是接近诗歌“意义”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不同的是,诗歌语言最富有音乐性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从诗歌的形式上看,我国古典诗歌主要以五、七言为主,即使是每行字数相对较多的外国诗歌和受外国诗歌影响的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小说等相比,也更短小精炼,这使诗歌通过物态声音表达时的节奏性就更强。另外,诗歌一般都采用分行、分节的形式。而分行、分节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每行都保持一定的音步,不仅加强节奏,而且更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况且我国诗歌一直有着用韵的传统,《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方浣仙曾提到诗歌韵律的作用是“增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谐,使读者吟诵起来铿锵上口,顿挫抑扬,有音声美”。[3]9

另外,钱理群认为“读鲁迅作品,不能只是看,还要‘朗读’,就是要‘唱’”,钱理群得出这样结论的理由是:第一,“鲁迅作品还具有的一种‘音乐美’”,“鲁迅自己写文章,也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这都涉及音乐问题”;第二,“鲁迅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韵味,有一种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他的语言背后的情感特别丰富。我用两个词来形容:浓烈而千旋万转。是千旋万转的难以言说的这么一种语言,它里面内在的许多东西可以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捕捉到这样的感觉”。[4]48可见,钱理群认为鲁迅作品之所以要“朗读”,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和韵味是主要原因。依此类推,因诗歌的语言最具有韵律和节奏,所以也最适合用物态声音这一渠道来表现。

(二)诗歌诵读:声情并茂

适合朗诵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教学

音乐与语文的有机结合,是在学科间综合教学法中新颖且典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适应了当前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的潮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的感染力,使语文教学更加灵活、更加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课程的导入到课程的结束,每个环节都能展开音乐与语文融合的教学。“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活跃了单调的语文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语文学习体验的新途径,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母语学习的情感。本文就针对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读者思考。

一、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助于渲染气氛,印象深刻

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和精力都较为分散和有限,音乐有助于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避免产生不良的学习情感,通过音乐的浸润,改变单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游戏式”的情境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化解抽象难懂的语文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2.增强参与感,活跃思维,激发潜力

语文教学同样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在双方充分的理解之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必须体现其“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通过音乐的介入,可以辅助学生发挥其表演和表达欲望。同时,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探索中,通过音乐调动多种感官,通过旋律的起伏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语文教学的直接性和丰富性。

二、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加强教师音乐鉴赏力

在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要善于鉴别适合儿童的音乐素材,在众多的音乐素材中,我们不难发现,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并适合语文辅助教学的音乐题材并不多,需要语文教师一一甄别,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敏锐的音乐鉴赏能力。错误的音乐选择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误导,反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得不偿失。

2.适当引入课程

通过一线教师对音乐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之后,就进入音乐在语文课程的导入阶段。首先,针对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在课前可以播放一段轻快柔和的音乐背景,稳定和舒缓学生的情绪,逐步且较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其次,在导入新的课程时,可以伴随与课文中心思想相适应的音乐,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情境,奠定与该教学相适应的感情基调,利于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3.阅读、朗诵两相宜

音乐和朗诵的共通之处都是有较强的“韵律”,在现行人教版语文基础教材中,其文学作品同样也极具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配上与其节奏相适应的音乐,一定会深化文章的情感,强化文章的思想和寓意,激发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共鸣。根据语文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特征,音乐配合阅读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对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朗读无疑是一个心灵碰撞的精彩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4.低吟浅唱情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