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成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成本范文1
1 成本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建筑工程经验的积累和建筑成本控制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探索后,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从成本决策、预算到建筑工程的监督设置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现有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方式较为落后,依旧是停留在手工操纵的方面,有的甚至为了缩减建筑施工成本,偷工减料,造成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对于应当进行分析控制的成本,反而不予关注,如建筑施工的采购成本,因为采购行为远离施工现场,所以经常容易被忽视。还有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费用控制,建筑企业往往因为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管理人员费用较高。在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成本。建筑企业对于此种成本的忽视,必然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
建筑工作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建筑成本的控制原则
建筑企业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化的过程,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将原材料、机械成本管理、工程管理进行综合考虑。具体到施工过程,可以细化为一下内容:
2.1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计划之外也会出现很多变数,一旦成本失控,要在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施工方式与方法,加强施工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好签证,并及时解决,最后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控制制度以弥补,降低损失。
3 成本控制方法
3.1 投标、签约阶段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经常处于“找米下锅”的紧张状态,忙于找信息,忙于搞投标,忙于找关系。为了中标,施工企业把标价越压越低。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好的单位能盈利,管理稍一放松,则要发生亏损。因此,做好标前成本预测,科学合理的计算投标价格,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投标,要发生多种费用,包括标书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等。因此,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用开支,成为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责任人进行管理。
3.2 采取工程项目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成本控制
工程施工项目由于规模、类别、施工工期及进度等的差异,有的项目规模较小,有的项目每年只有6个月有效施工期,另外6个月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施工项目内部承包制,以加强成本控制。由于是内部承包,如发生重大失误导致成本严重超支时则不易处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关键线路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
对于分包工程,除了严格对分包队伍的资格审查外,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分包工程价格。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用甲方对待我们施工单位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来对待分包队伍,包括合同的签订、预付款和工程款的支付、保函质保金的扣留等。严格为分包队伍代办材料、出租机械等费用扣还手续,防止对分包队伍工程款超付和质量、进度不合要求等问题发生。
另外还需注意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扫尾阶段,就把主要技术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已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因此,要精心安排,力争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以降低竣工阶段成本支出。特别要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种种书面资料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确保顺利交付。
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转入另一个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甚至发生大数额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认真做到按期完工、及时清理、严格考核,从而明确责任,控制项目成本。
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综上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面对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企业不仅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还必须保证企业合理利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宝元,秦远非,胡增利.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辽宁交通科技,2005(2).
[2]唐业尧.关于项目管理中工程成本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7).
[3]刘正波,王新林.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初探.人民长江,2008(39).
[4]陈河替,肖建伟.论施工项目管理及项目技术管理[J].煤炭技术,2004(12).
建筑成本范文2
【关键词】房屋建筑;成本管理;施工
引言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中国将在2020年前建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体系,铁路投资规模之大,开工投产项目之多举世罕见,近几年来,铁道部把铁路“四电”房屋纳入“四电”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施工总承包招标,由于“四电”房屋沿铁路分布,点多分散,个体房屋面积不大,且结构功能各不相同,附属工程也较复杂,工期要求高,施工极为不便,给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问题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 房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
铁路“四电”房屋建筑涉及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动力等专业,由于建筑功能的不同、专业接口多,工程地质的差异、选用材料设备的区别,使得每个工程都具有各自的特性,经济指标往往相差甚远,且房屋建筑工程普遍存在业主变更设计的现象,因而给工程总承包的费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首先,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大多数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范围大,线路长、规模较大,企业也很难管理者很难随时随地地详细掌握工程动态和进展,难以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其次,施工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分析的内容也很多,整个项目施工中的征地拆迁、工程施工、设备安装、材料管理、竣工验收结算等管理活动量十分大,工期紧张,难免出现工点太多、无暇顾及细节的情况,从而导致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成本管理的实施
成本管理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绝不是在所有项目目标确定后才开始制定计划,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集中体现,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三个阶段。
2.1 项目的成本管理
2.1.1 施工项目的经济核算
首先要进行施工图预算与投标报价预算(或招标概算)的对比(即“两算”对比),这也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数量、定额套用,及时发现缺、漏项目等问题,提高预算准确度,找出原因,从而使项目经理管理者对工程的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各种对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以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与分析,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包括直接费和间接费,直接费又包括人工、机械、材料及其他直接费,在“两算”对比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的成本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记录、对比、分析,定时按施工进度消耗与施工图定额预算消耗相对比,查找超支原因,从而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挖掘内部潜力,争取更大的成本降低额。
2.1.2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根据项目部与企业签定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经济核算结果,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工程所需材料消耗及劳动效率情况,以往类似工程实际执行情况和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等,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在具体施工实施过程中,不断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考核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是否与预期目标有偏差,及时调整修正成本指标。
2.2 施工阶段管理控制
2.2.1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施工中,返修工程越多,工程费用就越多。必须实行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及时进行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的检查监督和质量验收,以保证工程质量。
2.2.2 加强工程进度控制 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控制住合理工期工程造价就有所降低。合理组织施工,正确安排施工工序是保证工期的重要条件。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最佳组合方式,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节省人力、物耗、降低成本。
2.3 材料价格管理控制
2.3.1 建立价格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各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近期材料价格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材料价格对比,建立自己的价格信息库并实现共享。
2.3.2 各施工单位将工程各个时期的主要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进行通报,实行材料报价制,必要时由上级物资设备部门统一进行进行大批量采购,有利于加强相互监督、降低采购成本。只有掌握大量材料价格信息,选择最佳途径和进料时机,才能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2.4 工程索赔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铁路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利润逐年下降,低价微利现象十分普遍,面对这样局面,工程索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管理更加应该重视索赔。由于设计深度等原因,常常会发生建设标准提高、规模变化、施工工期提前、工程变更及材料涨价等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料记录制度,认真系统地收集积各种设计文件、会议纪要、影像资料、施工进度、质量及财务收支等资料。一旦发生索赔项目,及时进行签证,根据合同条款及时整理出一套强有力的索赔凭证资料,做到依法合规,提高索赔成功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5 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在完成承发包合同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交工验收之后,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及合同的有关规定而编制的,向业主提出自己应得的全部工程价款的工程造价文件。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竣工结算是施工单位考核工程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总结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依据,通过竣工结算,可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服务。这也是企业管理的长远的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当前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这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而且各不确定性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并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项目投资一旦确定就很难再追加投资,所有,控制房屋建筑成本,对企业来说十分必要,进行建设工程中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敏.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管理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
[2]李志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河南交通科技,2009(2):60-62
[3]马庭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9;33(5):88
建筑成本范文3
随着现代房屋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是指其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进行指导、监督及调节,以及时有效修正偏差,以使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项费用合理控制在计划成本内,从而实现房屋成本目标。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若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就会导致工程成本严重偏离计划成本,甚至出现无法管理的情况,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其成本控制的目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明确房屋建筑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随着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展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做好房屋建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与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房屋建筑成本控制的措施
2.1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作为房屋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这就要求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教育,以提高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一方面,要提高工程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意识,以协同各个部门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同时,要增强项目部成员的施工成本控制观念,以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核算,并及时发现与解决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成本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共同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2.2编制合理的施工成本控制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保证房屋建筑成本控制的关键。随着现代房屋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其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周期长、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在成本管理中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目标。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将总成本控制目标合理划分为多个子目标,以保证工程施工阶段中各个成本控制小目标顺利完成。若出现工程设计变更等情况,以便及时调节各项子管理目标,能有效避免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施工的过多投资,以保证实际费用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2.3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成本在整个工程成本中的比重比较大,一般占70%左右。因此必须要加强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在工程材料控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控制:(1)对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建立材料信息网络,将各种材料价格输入计算机,并及时更新,及时掌握建筑材料市场的实时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以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材料供应商。同时,要考虑资金的利用价值,并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切实做好按需采购,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用量的控制。以施工预算作为参考,通过对施工进度进行掌握与计划,以核算材料的消耗量,并明确工程材料的进场数目进行合理控制,以确定合适的采购数量,避免出现材料堆积或材料不足的现象,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减少材料的浪费。
2.4人工费的控制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将各工种的施工量进行明细化,并在项目开工前选择好劳务分包队伍与签订分包合同,以对各工种的人工费用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成立专业劳务部门,以加强对劳务分包的管理,负责组织施工队伍的招标,合理制定劳务价格标底,并建立进度款支付台帐,按期结算人工费用,以将支付费用合理控制在计划预算范围内。
2.5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鉴于我国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体系。通过落实成本控制体系,以将权、责、利相结合,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于房屋建筑成本差异问题必须要加强分析,并总结出经验,以促使管理者做好合理、可行的成本决策。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房屋建筑成本控制分析、评价、预算及超预算审批等制度,以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2.6做好工程结算审核工作
建筑成本范文4
关键词:建筑成本 成本管理 评价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53-01
国内建筑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加快了国外工程建设承包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竞争加剧。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在管理中合理地压缩管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1 影响建筑成本管理的因素
1.1 设计因素
一方面,建筑成本会因为设计理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设计理念侧重高科技、安全、美观、环保,建筑成本可能会较大;如果设计理念侧重经济、适用,建筑成本就较小。另一方面,从建筑方案来看,主要体现在建设方采用何种方式把建筑工程交给施工单位。直接外包或招标的建筑成本会较易控制,还可防止腐败,而非公开招标的建筑成本就有可能因合作双方合谋而增加。另外,如果建筑工程多次转包,也可能会给工程增加成本,如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
1.2 建筑因素
建筑因素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建筑结构有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案,从而产生建筑成本上的差异,即便是同一材料,谈判双方不同的谈判力量,也会使材料价格存在差异;二是不同的建筑用途也会造成建造成本相差较大,即使是同一用途,例如写字楼,也会因建筑规格不同使成本产生差异。
1.3 管理因素
就施工技术而言,高水平施工队伍会把握好整个施工过程,使返工率或修整率大大降低,工程验收时就减少了复杂的协商谈判,使整个建筑成本得以降低。就施工管理而言,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得当,会使建筑材料的使用更为科学,建筑成本可能就会更低。
1.4 其它因素
影响建筑成本管理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地质条件差异、气候变化、合作双方信誉度、项目参与方的合作程度等。
2 当前建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目标不科学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没有根据施工实况,没有按照最终的施工图纸重新计算,也没有考虑物价上涨对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影响,而天气的变动也会对成本管理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还不够科学。
2.2 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建筑成本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各子系统、各环节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因此,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必不可少。目前却少有施工项目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计算机多被用作制定预算、处理文字和储存资料,这说明我国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2.3 成本分析缺乏实质成效
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缺乏对建筑成本的认真分析,这表现为一个工程完工后,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很快就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工作,没有分析该建筑项目的盈亏情况,或是粗略地分析,无法向下一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
2.4 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体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有些企业由项目小组定期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权责关系不够明确;有些项目经理则将成本交给财务人员简单了事,对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几乎完全割裂,项目经理部、预算部门、设备部、财务部各自为政,责权不明,缺乏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
3 建筑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科学制定成本控制目标
一方面,目标测算要科学化。施工成本的测算要经过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借助专门的工程预算软件,结合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对成本控制目标做出有效的修正,使其更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实施弹性考核目标。明确基本的总量目标之后,要针对性地设置弹性考核目标,使这种目标与项目经理的薪资直接挂钩,以此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
3.2 减少合同管理的漏洞
与甲方签订的合同,就是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虽然合同上明确了甲、乙双方的责权关系,但工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可能会使合同清单的部分计量发生改变,导致合同计价更加复杂化,甚至造成索赔部分计量变更程度大,成为施工单位和业主的争议点。
与乙方签订的合同,分为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外部合同和与本单位人员签订的内部合同。外部合同,首先要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包括工程内容、工程质量、施工工期以及工程安全,其次要明确计价。施工周期较短的项目,可以忽略施工期间物价波动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外部合同中,可以结合市场情况一次敲定,以防日后双方对于单价争论不休,否则就在合同中明确何种情况应该采取何种处理办法。内部合同,对企业加强内部成本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既有利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又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合同管理是建筑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重视与甲方、乙方的合同管理工作,减少合同中存在的漏洞。
3.3 动态管理与合理配置成本
建筑企业的生产过程会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建筑成本的管理也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将原材料、机械成本、工程管理等要素综合考虑,一方面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即流动资金和工程造价两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要针对技术管理、合同管理、经济管理等建筑流程进行动态管理。此外,在比较成本实际值与设定值后,对各方面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利用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及时汇总,使建筑成本、建筑质量与工程进度保持平衡态势。
3.4 降低施工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通常占建筑项目总成本的60%~70%,因此材料成本管理是建筑成本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材料的申请计划,其中材料部门要制定一个适当的耗量限制标准,认真核对各班组当日的材料消耗量,对材料分配和领取认真把关,明确各班组的责任,避免材料浪费;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完善库房的相关设施,做好防水、防火、防盗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5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成本意识
首先,要把关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明确岗位和职责,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同时做好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培养他们的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材料成本的控制工作,保证物料供应能跟上进度计划,避免物料耽误施工造成损失,另外对于材料损耗较大的工作流程,要做好节约工作;再次,科学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设备,完善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延长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止是品牌、价格和质量,还有对成本的有效管理。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建筑成本范文5
关键词:建筑成本;原则;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施工企业发展迅速。然而,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制约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面对当前成本管理及其评价优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成本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当前建筑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成本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各子系统、各环节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因此,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必不可少。目前却少有施工项目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计算机多被用作制定预算、处理文字和储存资料,这说明我国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没有根据施工实况,没有按照最终的施工图纸重新计算,也没有考虑物价上涨对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影响,而天气的变动也会对成本管理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还不够科学。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缺乏对建筑成本的认真分析,这表现为一个工程完工后,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很快就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工作,没有分析该建筑项目的盈亏情况,或是粗略地分析,无法向下一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成本管理体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有些企业由项目小组定期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权责关系不够明确;有些项目经理则将成本交给财务人员简单了事,对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几乎完全割裂,项目经理部、预算部门、设备部、财务部各自为政,责权不明,缺乏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
2. 我国建筑工程实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寻租成本”;招标投标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建筑企业工程承接行为:建设监理制促使业主的技术力量与建筑企业平衡,减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损害业主利益的行为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筑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工程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此外,建筑市场环境出现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时建筑市场又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设,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这时,企业预期成本核算工作的费用支出要大于预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也就不足为怪了。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核算是不经济的。但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3. 建筑成本管理评价优化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在管理中合理地压缩管理成本,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1科学制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合同价并根据项目的施工条件、设备情况、人员情况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系统地预测。施工成本的测算要经过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借助专门的工程预算软件,结合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对成本控制目标做出有效的修正,使其更科学合理。明确基本的总量目标之后,要针对性地设置弹性考核目标,使这种目标与项目经理的薪资直接挂钩,以此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
3.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当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由于成本管理相关部门较多,在纵向结构上层次也较多,为防止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扯皮推诿,工程项目一定要成立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必须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建立项目成本管理岗位责任制,确定项目管理成员在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地位和所负责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
3.3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必须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尤其应当制定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因为这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成本的基础,更是企业班组成本控制与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各企业应根据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据物相符。
3.4动态管理与合理配置成本
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会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建筑成本的管理也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将原材料、机械成本、工程管理等要素综合考虑,一方面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即流动资金和工程造价两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要针对技术管理、合同管理、经济管理等建筑流程进行动态管理。此外,在比较成本实际值与设定值后,对各方面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利用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及时汇总,使建筑成本、建筑质量与工程进度保持平衡态势。
3.5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成本意识
首先,要把关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明确岗位和职责,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同时做好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培养他们的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材料成本的控制工作,保证物料供应能跟上进度计划,避免物料耽误施工造成损失,另外对于材料损耗较大的工作流程,要做好节约工作;再次,科学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设备,完善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延长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其评价优化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项目成本管理的评价与优化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反映项目成本的动向,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低耗,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建筑成本范文6
关键词:建筑成本;建筑收益;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作为一种对产品、工艺过程或服务系统进行评价的方法,“生命周期评价”体现了对这些要素生命的孕育到终结的全程关注。对建筑产品或者技术而言,全生命周期指的是从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到建筑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安装,再到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以及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整体过程[1]。在这方面,最为权威的定义由英国建筑经济专家John Kelly给出,他认为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指的是投资者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在对货币的时间价值进行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对投资效益、能源和非能源的利用与产出等进行全方位的经济评估。其中,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也有明确的定义,它指的是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建筑物从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拆毁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费用[2]。可见,对建筑企业或者行业的实际运作而言,成本-收益分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企业职能活动之一,它关系着企业或者行业投资的有效性、运营管理的高效性以及战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建筑成本-收益分析涉及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分析与核算、成本决策与控制、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因此,对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建筑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项目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然后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给出了提升建筑经济效率的可行的路径。
一、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一)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概念释析
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指的是,建筑项目从其生命开始到其生命结束的全过程,包括建筑项目的经济生命、物理生命、功能生命以及法律生命[3]。其中,经济生命指的是建筑项目从生命开始算起,一直到因经济上的不合理被最终取代所历经的时间;物理生命指的是在正常的使用状况下,建筑项目从决策到因物理损坏致使其基本功难以满足用户正常使用的时间;功能生命指的是建筑项目从决策开始,到其实施和投入使用以后,直至功能无法满足业主需要所历经的实践;法律生命指的是法律意义上的建筑项目的合理使用时间。
(二)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分析视角,建筑项目的成本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建筑项目在其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自身折现货币成本,其中包括以下具体的类型:建设成本、使用维护成本以及最终的拆除成本。当然,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持续发生的,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存在,可以将其看做是项目不同阶段所产生成本的累积。此外,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产生的建筑项目成本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彼此之间的影响较为广泛。其中的一个主要关联是:当项目功能水平提升,建筑项目建设的成本就会增加,使用和维护成本就会降低。
(三)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收益
建筑项目除了会产生相应成本投入外,还会同时带来相应的收益,这种收益往往以“增量效益”的形式存在,当然也能够通过经济价值进行衡量和比较[4-6]。一般而言,建筑的增量效益往往包含以下主要效应:(1)由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产生的较常规建筑在生命周期中节省的资源;(2)建筑的业主和开发商由于某种原因,有可能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在支持建筑运营方面给予的财政支持;(3)企业员工由于建筑的存在而使工作的生产力或者效率得到了必要的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也得到了宣传和外化。
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收益分析
(一)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建筑的全生命期成本指的是项目在确定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与建筑有关的全部费用,具体包括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以及报废回收费等。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不同的[7],主要包括决策设计成本、施工建造成本、使用维护成本、回收报废成本等部分。此外,建设成本与使用维护成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建筑项目的功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建筑项目的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使用维护成本则呈现降低趋势;相反,建设成本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呈现增加趋势。
(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收益分析
从建筑本身的含义讲,建筑的收益应该主要包括环境收益、经济收益和个人舒适度三个方面:(1)环境收益指的是与传统建筑相比,能够获得环境收益的建筑一般要采用较为环保的建筑材料,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危害;(2)经济收益指的是在建筑的过程中,因节地、节水、节电、节材等节约能源而实现的运营、管理成本的降低;(3)个人舒适度指的是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使其能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愉悦[8-10]。
当然,如果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讲,建筑还能够同时为开发商、居住者与社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收益:(1)对开发商而言,虽然建筑在建设的初始阶段会产生一定的投资成本,但是在使用阶段,其运营成本会相对较低,如果能够增加节能减排的技术,还能够降低一定的能耗,扩大收益空间;(2)对居住者而言,现代的建筑一般都能够做到保暖甚至省电,尤其是绿色建筑,其耗电量进展到传统建筑的很少部分,这对居住者的居住费用支出来说是至关主要的;(3)对社会而言,建筑尤其是节能建筑,会在其生命周期中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这种效应会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
三、建筑经济收益优化的路径分析
(一)强化质量控制,奉献优质工程
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的建筑企业应该十分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这意味着用工的减少,效率的增加。在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把质量关,强化质量控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的限度。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的做到工种之间和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二)注重成本收益,强化经济观念
对建筑企业来说,注重成本收益,强化经济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加大对经济观念和成本收益观念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的以经济理念指导自身的行动。从企业的层面讲,首先要做的便是在企业内部统一思想认识,对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普通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经济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在从事生产的任何时刻都能够将“收益”放在为企业服务的首位;其次,要努力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三)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
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建筑企业来说,为了有效的降低全生命周期中的成本和费用,就应该在每一个阶段仔细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的改进和改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项目的合格率,节省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时间。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并且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指引下,更多的建筑企业加入到了国际市场经济之中,建筑行业和建筑企业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筑经济效益管理就已经成为企业在建筑市场上立足的根本性因素。本文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建筑成本-收益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当然,本文的工作还是试探性的,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勤.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收益以及发展对策[J].建筑节能,2009(10):53-56.
[2]王修信.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城市研究,2009(1):42-46.
[3]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慧,张蕊,李忠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费用-收益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6):50-52.
[5]李明,刘应宗.绿色技术发展的外部经济性及其补偿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60.
[6]王万山,谢六英.正外部性激励优化的经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
[7]刘玉明,刘长滨.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既有建筑节能经济收益评价[J].建筑经济,58-61.
[8]王勇强.浅谈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J].管理科学,2011(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