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父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父女范文1
1996年,常慧君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学艺术设计的她和当地很多的学生一样为自己的前途奔波,并没有打算继承父亲的手艺。
说起父亲,常慧君充满了自豪。父亲常德明是著名人像雕塑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他做木匠起家,自创木雕人像技艺,凭借一把平刀现场雕刻木头人像,堪称全国一绝。
上小学时,常慧君便对木雕显出了浓厚的兴趣,曾经用一块父亲做剩下来的废料刻出了一只小羊。父亲将这个“作品”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面露喜色地说:“丫头,将来你接我的班吧。”
常慧君的人生理想并不是做木雕,也就没太在意父亲这句话。直到很多年后,她才体会到,父亲那时就把她看做他这门手艺的继承人了。
1996年7月,常慧君大学毕业了,父亲再次提出让她学木雕,常慧君不太情愿。父亲没有逼她,而是委婉地建议:你先在外面闯两年,不如意了就跟我学艺,你姊妹几个,爸就觉得你能传承我的技艺。常慧君很感激父亲的大度,就同意了。
8月初,常慧君在老家新乡市一家公司找了份设计的工作,她做得虽然很用心,作品却总不入上司的法眼,看著同事们春风得意的样子,她的自尊心备受打击。不到半年,就辞了职。
常慧君辞职在家,工作一时又没有著落,整天郁郁寡欢。父亲试探著说:“闺女,别在家闷著了,过几天成都有个木雕展,你跟著爸出去看看,散散心吧!”有出门散心的机会,常慧君当然愿意了。
在那次成都木雕展上,父亲的木雕作品备受关注,当地电视台、报纸竞相采访。父亲当场献艺,给一些市民现场雕刻的人像神采逼真,栩栩如生,深受欢迎。看著父亲的技艺大出风头,常慧君内心受到了震动。她想,父亲的技艺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成为民间艺术瑰宝。他虽然收过徒弟,但那些徒弟要么受不了学艺的寂寞,要么学个皮毛就到外面挣钱。父亲一直为没有得力的徒弟发愁,如果自己仍然无动于衷,对不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从成都回到新乡后,她提出了跟父亲学艺的请求,常德明见女儿回心转意,自然喜不自胜。
从此,常慧君一门心思地跟著父亲学起了木雕。这一学就是5年。5年里,常慧君很少像同龄的女孩子那样逛街、购物,她的双手食指因为长年握刻刀而变得关节突出,10个指腹上也都是厚厚的老茧,手上还常被刻刀划出一道道伤口。
看著同龄人相继恋爱结婚,而自己却像苦行僧似的埋头学艺,常慧君有时也很苦闷,好在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父亲,常德明经常开导女儿,看到女儿苦闷时,就带她出门参加木雕展,四处采风提高技艺。
常慧君渐渐迷恋上了这门神奇的艺术。她潜心研究刀法,熟练掌握了挑、刻、铲、刮、劈、凿、碾等造型技巧,力求在木块上表现出皮肤质感、韵律及面部神情。因为学艺刻苦,她的10个指头全部磨烂,很久才愈合。
从1997年开始跟著父亲闯荡江湖,常慧君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雕刻的人像已不计其数。父女俩每到一处,均大受欢迎,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有的人为了求得一个木质人像,不惜费时排长队,顾客间因为排队而争吵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2006年,艺满之后的常慧君有了外出闯荡的想法,在父亲的支持下,她从老家河南新乡来到南京独自开创自己的事业。
在人地两生的异乡,常慧君起初在街头给人刻木雕人像,毕竟是个姑娘,又没有父亲在旁边,她坐在陌生人面前,还要盯著人家的脸看,很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努力说服自己,克服心理障碍,沉入到创作中时,就变得全神贯注了。
2007年初,常慧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8平方米的小店,店面租下来,生意却没有想象中的好,有时一天只有两个客人。常慧君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凭著真诚赢得了众多顾客的垂爱。随著顾客的口口相传以及网络传播,现在的常慧君已经是夫子庙的红人,许多顾客纷纷慕名前来。
如今,常慧君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刻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参考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其作品“合家欢”曾参展国际妇女艺术大展,2009年应北京电视台邀请参加中俄文艺晚会《绝活大家瞧》现场表演。
除了为普通市民现场雕刻人像外,常慧君还进行了自己的创作。目前,她正在根据图片资料创作各国名人头像,包含各国知名政治家、文化体育明星,并希望有机会将其展出。
父女范文2
父亲这个角色,也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高大形象。有的人对于父亲,是想表达却又无法用言语沟通。有的人、更多的是畏惧于父亲的威严。罗曼・罗兰说:母亲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有人说,母爱是慈祥的。也有人说:母亲,是比父亲更加的严厉。
这一次的中考,我并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曾几何时,我在奶奶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我会努力完成第一志愿。一切都有可能!奶奶看着我这个坚定的表情,露出了往日难见的笑容。可是,由于我看轻题目没有认真的我并没有如愿以偿,分数线出来的那天,我耷拉着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事实。
七月的天气,窗外的太阳依旧那么明媚,那么耀眼,甚至有些刺眼,刺到了心里。一阵阵的痛,知了在树上声声鸣叫,比平时的叫声更加烦人,风也不见身影,沉沉的树叶没有一丝生气。
“女儿,出来接电话。奶奶来电话啦。”突如其来的呼喊声如晴天霹雳,把我带回了这个骨感的事实里。电话的那头,满心欢喜。像是在期待着我宣布惊喜般地问候:“结果出来了没有?怎么样,考得还可以吧?”我心里顿时像打碎了一地的瓷器――支离破碎,从这头拾起也是伤,那头拾起也是伤。那样的束手无策。“我……”支支吾吾,却一直都说不出话来。父亲在一旁,眼睛虽然盯着电视,但是眼珠却不停地在转动,好像也在想我会怎么回答,眼睛的余光时不时地打在我身上。他那双长满茧的手掌蜷缩着,他似乎比我更加地措手无策。虽然没有到达目标,但是父亲从未责怪过我。相反,这样。我反而更加责怪自己。
一直说不出话来,电话那头突然开始紧张起来。“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难道...并没有那么理想吗?”虽然带着安慰的语气,但是我却能从那微微颤抖的声音中读出那丝失望。突然,父亲从我手中接过电话。带着些略轻松的语气,调侃这气氛。“没什么,其实分数达到了,只是因为外籍生,所以分数线要比本地生高。所以没过而已。”我惊讶不已,我从未想过,父亲会以这种方式来安慰他的母亲。安慰他的女儿。奶奶年纪大了,一时没有听清。父亲便停顿了一会。提着嗓子又高声地喊了一遍:“分数达到了!”又过了一会。“只是外籍生的分数比本地生的高而已。”此时,我的眼角,早已开始朦胧。泪珠在眼角里打转,却怎么都落不下来。
电话的那头,也开始沉默。顷刻。“唉,那些达到分数的外籍生怎么做到了呢?这次考试,真的是尽力了吗?还是哪里不该错的错了,如果是哪里错了,那也就别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这番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跑入心里。我想:奶奶的义正言辞,不单单只是流入了我的心里,相信更是流入了父亲的心里。这不仅是一个年迈的奶奶在教育自己的孙女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是一个年迈的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该如何一丝不苟。正当我跟父亲还沉浸在那番话中的时候。电话的那头又响起:“这次失败了没关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只要做到尽力了。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最好的!”“未来要加油啊!”最后一句,说得那样语重心长。“嗯。”我拼命地点点头。眼眶里的泪水终于滴下来。父亲的眼光仍旧停留在电视上,只是,仿佛已经定格住,眼睛望向电视,眼神却早已不在那直线上。与此同时,我也仿佛听到了另外的一个“嗯”来自某一个内心的最深处。这个简简单单的“嗯”,是一个儿子对与母亲的承诺,也是一个女儿对于父亲,一个孙女对于奶奶的承诺。
人世间有太多太多复杂的东西,而最复杂的,莫过于亲情了吧。
父女范文3
爸爸喜爱足球,据说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爸爸常在我面前夸耀自己:“我爱上足球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这话可能是真的,因为我听见有一次妈妈责怪爸爸说,她第一次进这个家门的时候就差点挨了爸爸一球。
我喜爱踢球,全是受了爸爸影响。我坐摇车的时候,爸爸把摇车推到他踢球的地方,让我看他踢球;我会走路后,爸爸带我去球场帮他捡球;为此我常顺便踢上几脚;我上学了,爸爸就有目的地训练我盘球、运球、射门。爸爸总说要把我培养成女足运动员,去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呢!
我爱足球,我们父女的喜怒哀乐都与足球密不可分。从2000年的奥运会,到今年的世界杯,到亚运会,那怕是深更半夜,我和爸爸都会不睡觉看球赛,为我们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看到我们喜欢的球队赢了,我们欢呼雀跃;看到他们输了,我们就会垂头丧气,好像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就是我们。前不久,中国女足没进入世界杯四强,我们父女俩几天都没有笑容。
父女范文4
不过我比你幸运!
吸取上星期的"教训"后,下午六点从上将信发出。你却"悲惨"了,两个多小时的心血被电脑"洗白"。啊哈,那种感受我深有体会,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打也不是、、、最后只有"流言非语"!但还得调整心境,提笔重写。
昨天信中提到刘再复先生的"童心"概念,觉得自己如今真是人生的一个春天,或者说是人生的一大凯旋。
当文学,音乐,书法,兰花又重新回到我的生命中时;当往昔的田畴碧野,春花秋月重回我的视界时,一切高贵生命的信号又呈现在了眼前,一切美好灵魂的智慧又飞进了俗身。于是我的眼睛变得那么明亮,思绪伸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陶醉在对人生的全新感受中。在这个境界里,有限的生命又有了无限的向度,平凡的生命又有了不平凡的感觉,单调的生命又有了厚度,有了质量!
一一我的凯旋是对生命之真和艺术之真的重新拥有,它不仅调整了我生命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的立场,而且还直接构成了向丑陋生存环境抗争的根本依据,甚至还暗中制约着生活态度和道德的倾向。娴儿,你明白理解我说的这些话吗?
也许是遗传的因素吧,我们吴家人的天性中,就有一份争强好胜的因子;也许是从小受的教育,使我特别害怕"颓丧"之类的字眼;也许是天赋的贵族情结、、、因而面对一个个逆境时,面对思想和情感一次次投入绝望的同时,另一种自救的冲动和他救的缘分又逐渐冒出头。多次的来回折腾,多次的面对歧路与穷途,多次的希望和失望,多次的追求与奋争,我才发觉面对"桃花扇"的世界,生命的个体是那样柔弱,渺小,有时甚至是那样的无助,荒谬,空虚和无奈一一"桃花"枯萎了,"扇子"也被撕裂成碎片。那么,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安心倚靠呢?有的,它就是文学和艺术,就是我对诗和大自然的感动,就是我对美的感悟!记得著名评论家王晓明曾说:"在现代社会,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似乎己经成为人保持精神的丰富性,甚至发展这种丰富性的最重要的途径"。如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使人平面化,而绝大多数的时候,个人对这样的挤压却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的顺应它。但是,如果你转向艺术,全身心去体验,感受,甚至去创造,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娴儿我好羡慕你,你的学校是个红楼梦的世界,是个面朝大海的世界,是个初春的世界。你像一只快乐的小鱼在里边游来游去。但是,从娴儿的来信中我感觉你参加的社会活动是不是多了点?你妈妈主张你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这是对的。可有成语叫过犹不及,本末倒置,活动虽然带来一定的社会经验,过度了,就必然会耽误专业知识的学习。我认为大学生四年的时间主要是读书,专业学习最重要,所以其主要的时间应该是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中度过。要知道,当大学毕业踏出校门之后,就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读书了。一方面是因为为生活而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了安静的图书馆和明亮的教学楼,也没有了可以一起探讨的同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期间绝对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读书时光。相信聪明的女儿会理解老爸的提醒的。
今后的信能否多谈点学业的内容?多提问题,这样也逼迫老爸去思考,去学习,好吗?
还有信中还是要注意文笔,你看"我去了令人神往的蓬莱转了一圈","试着当回仙人的瘾子"等等,第一句学中文的不应犯如此语法错误,第二句用词不当,"瘾"最早是指儿童皮肤上的一种病,后转意为人的一种特别深的嗜好。组词汉语词典里只有"瘾君子"一词。要注意,这也是细节。
两天写了两封信,感觉很好!走,赴宴去了!
父女范文5
看玛雅拿出啥来了?一只可以旋转的“蓝色池塘”,开关一开,池塘转了起来,里面的鱼儿也游开了。
记得“蓝色池塘”刚买回家来的时候,我让玛雅钓着玩,那时玛雅1岁都不到,钓鱼成绩实在是不敢恭维――开关没打开,鱼儿停在那里都钓不上来,有时候气极了,索性把池塘掀翻。现在1岁半了,她绝对不会让这些鱼儿闲着,一定要转起来才肯玩。世上的事本来就是这样,哪有鱼儿定定地等人来钓呀?除了死鱼!
在玛雅的要求下,一场父女垂钓比赛开始了!
前奏曲
赛前的热身还是需要的,不过父女俩竟然抢起钓鱼竿来,玛雅非要爸爸手上拿着的那根,她老觉得人家手上的东西好,比赛还没开始,就闻到火药味啦!
比赛进行时
一人一根钓鱼竿,父女俩开钓了,比赛正式开始!
或许是打小玩的缘故,玛雅一开钓就有斩获。瞧!鱼儿已经上钩了,外公是“钓鱼专家”,如果他在场,看到外孙女这么能干,一定很欣慰吧!
爸爸也不甘落后,父女俩齐齐钓起了绿色的鱼,玛雅开心的样子好像一朵盛开的红莲花。
玛雅熟能生巧,一下一条,越钓越多。爸爸也不赖,后来居上,而且越来越有耐心了。
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旁边的看客不停地鼓掌,大舅舅赶紧抢镜头,“又钓上来一条!”小人儿一得意,竟然把钓鱼竿扔一边,自己也拍起手来!
不好!钓鱼线都缠成这样了,还能钓吗?
后来,玛雅索性不钓了,把钓竿伸到自己的嘴边,钓起自己来了,这不是“独孤求败”嘛。
比赛最终没有分出胜负。如果我们能从某项活动中收获快乐与满足,结果谁赢谁输往往不那么重要。
妈咪经验:
总结了一下本次“父女钓鱼大赛”的经验,尽管钓上来的鱼不能吃,可是在家里开展类似亲子活动的好处还是蛮多的:
1.可以锻炼宝宝的控制力、专注力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玛雅钓鱼水平有较大提高,由此可见宝宝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爸爸妈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宝宝,多让宝宝在游戏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经过了1小时的钓鱼比赛,玛雅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亲了爸爸,这可是很少见的哟。
3.不受天气和环境的限制。爸爸和宝宝玩游戏,只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家里也方便,想钓就钓,不用像外公那样“独钓寒江雪”。
4.爸爸原来很耐心。别看玛雅爸爸平时趾高气扬的像头狮子,可在女儿跟前,就变成了一只温驯的小绵羊。而且,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爸爸都非常有耐心。或许天下的爸爸和自己的宝贝在一起时,都会是这样的吧!
父女范文6
5月12日,在迎接土库曼斯坦总统的仪式上,我军首批仪仗女兵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首批执行任务的13名仪仗女兵中,赵颖女承父业,在官兵中引起一段佳话。
漂亮讲解员隐现记
“在重点大学通知书和应征入伍通知书之间,我丝毫没有犹豫,虽然我并不知道自己最后能来到仪仗大队,但我知道只有参了军,才能离我的仪仗梦更近一步……”4月初,在仪仗大队举办的“中国梦 强军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中,女兵赵颖一经登台,便引来台下一阵津津乐道。
赵颖的战友小张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大家一直在找的漂亮讲解员吗?同在一个营院,为何伴人找人?事情得从2月初,女兵入队时说起。
第一批女子仪仗兵是从2月初陆续入队的,正在带新兵复训的赵颖听说自己被仪仗队选中了,恨不得立即飞进仪仗大队的营院。
当赵颖来到仪仗大队时,已经错过了“第一入队人”的殊荣,稍许的遗憾丝毫没有减淡赵颖的激动和兴奋,放下行李,她便带着提前报到的几个战友讲解起来:“仪仗队先前在北太平庄附近,几个连队住在一栋四层楼上,是1976年搬到现在这个地址的……”
赵颖越说越起劲,竟浑然不觉地边走边讲,带着入迷的听众来到操场,“那时,仪仗大队还是仪仗营,院里本来有两层的宿舍楼,也许是为了避免唐山余震吧,当时仪仗兵竟居住在自己挖的‘地窝子’里,不过当时基础建设确实比较落后,仪仗官兵边训练,边挖沙子,自己铺建院内道路和训练操场……”
小赵讲起来滔滔不绝,训练她们的男教官也凑过来听新鲜,同行的女兵战友也不时投来钦佩的目光。
赵颖自豪地告诉大家:“考上高中那年,父亲专程从老家沧州带着我和哥哥来到仪仗队实地参观了一次,那一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眼目睹了仪仗官兵的威武,我像扫描仪一样把仪仗队的角角落落印在了脑子里……”
听众队伍越来越大,一些刚报到的女兵和仪仗大队的“老同志”虽然对她陌生,却对她讲解仪仗大队的往事很感兴趣。大家不禁对她细细端详起来,清秀的脸庞,标致的五官,挺拔的身姿让这个“大个子”女孩更显英姿飒爽。
一时间,大家不仅对仪仗队首次增加女兵欢呼,更为初来乍到的新同志里居然有个百事通的讲解员而感到不可思议。
仪仗女兵首次亮相定在5月中旬,从2月初入队到5月上场执行任务,女兵要用3个月时间完成男兵七八个月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和上场准备。
紧张的训练随即展开,配发女兵的服装、任务装备等也及时到位,穿上统一的礼服、手握统一配发的礼宾枪……大家马不停蹄地忙起训练,那个美女解说员渐渐淹没在被统一的众多女兵靓影中。
直到大队组织演讲比赛,赵颖再次登台,以《仪仗梦的延续》为题演讲,关于美女解说员的故事又一次引起大家津津乐道。
上“场”父女兵
鸣礼炮、奏中外两国国歌、接受外国国宾检阅……在一代代仪仗兵眼里,最高殊荣莫过于能够上场执行任务。赵颖是幸运的,她不仅参加了女子仪仗兵首次执行任务,更重要的是,成就了我军仪仗历史上第一对父女仪仗兵。
从联勤部某通信站选入仪仗大队后,一颗梦想的种子便悄悄种在赵颖心田――像父亲一样在仪仗司礼场合展现仪仗兵风采。
赵颖的父亲赵双进是1971年入伍的仪仗兵,当时仪仗大队还是仪仗营,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老赵很快成为仪仗营的训练标兵,先后参加过包括迎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国宾欢迎仪式的近百起仪仗司礼任务。
经过10年仪仗军旅,赵双进转业回家,结束了在部队的仪仗生涯。离开部队的老赵对仪仗事业的眷恋和热爱反而越来越强烈,转业至今的30多年里,老赵养成一个习惯,看电视手边一定要准备好照相机或者DV机,每当电视中出现仪仗兵执行任务的镜头,他总会立马拍摄记录;每当听到广播或者电视中放出进行曲时,他总会不自觉地踢起正步,哪怕是在家中客厅。
赵颖最早接触正步,就是小时候在自家的客厅里,父亲时常机器人般地踢着干净利落的步子,在赵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很不理解,到现在才明白父亲身上那种“仪仗重于生命”的精神。
赵颖回忆,父亲不仅在家中踢正步,还主动承担任丘市历届运动会开幕式护旗方队的队列训练任务,每当市民们对护旗方队的精彩表演欢呼喝彩时,父亲脸上总是写满了兴奋和荣光。
迈着父亲的步伐,沿行父亲的足迹,赵颖在没当仪仗兵之前就参加过不同规模的“小阅兵”仪式。小赵清晰地记得刚上高中时,学校举办军训和阅兵,当外请的教官在教同学们队列动作时,小赵不仅不学自通,还不时指出教官几处讲解不当的地方,无奈,这名外请的教官甘拜小赵下风,她成了大家心中的“女教头”。学校阅兵时,作为学生,她带出的阅兵方阵力压专业教官带出的方阵,一举夺魁。当兵后,小赵考入西安通信学院,连续两年参加校庆阅兵,并主动担当起第一排面的基准兵。
今年年初,当她得知自己有机会入选仪仗女兵分队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教父亲,她知道虽然父亲离开仪仗队30多年,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心中的仪仗队。
或许是幸运,或许印证了那句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当选拔仪仗女兵面试时,在赵颖单位挑人的接兵干部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赵颖,这个女兵要定了。
作为仪仗大队的正式一员,再次走进仪仗大队营院的赵颖心情异常激动,三个月内她不顾训练的辛苦,一心抠好每一个动作。
部队官兵往家里打电话问寒问暖属于正常,而赵颖打电话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汇报近期训练情况,在父亲的不断鼓励、帮助下,赵颖的队列动作进步很快,标准越来越高,最终圆满执行了迎接国宾的仪仗任务,完成了父女两代人共同的梦想。
看“颖”七十二变
在女兵分队,赵颖的昵称最多,“老年人”“漂亮解说员”“知心姐姐”……每一个昵称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哪个女孩不遗憾“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女兵分队里年龄最小的是一名“95后”战士,与之反差最大的就是赵颖,1989年出生,在女兵分队赵颖很乐意大家戏称她“老年人”。
“老年人”从不把年龄最大、兵龄最长当作资本,反而把它当成激励大家的有力武器。
正式展开训练没多久,赵颖班内一名从后勤单位过来的女战士小张觉得比起当后勤战士,每天坐办公室,现在每天踢正步有些苦累,小张嘴上不说,可赵颖能明显感到她的情绪。在一次班务会上,赵颖拿自己的年龄开起玩笑:“我年龄最大、骨头最老,有的战友喊我‘老年人’,是啊,‘老年人’体力不支啊,但想想仪仗历史的荣耀,想想大队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教导,我觉得再老也要坚持下去,只要我能坚持下去,大家也能坚持下去,我们只有为仪仗队增光的义务,没有拖后腿的权利。”
说者有意,听者入心。第二天训练时,身为班长的赵颖和大家比站军姿标准、比端腿时间和高度……虽然没有明显针对小张,但小张的变化让赵颖感到自己的努力终有收获。从那以后,每次训练小张第一个冲向集合地点、每次收操小张回到宿舍仍然自觉练习,参加首次上场执行任务后,小张告诉赵颖,每当自己坚持不下来时,心里就会产生一个好笑的想法:“‘老年人’都坚持下来了,年轻人有什么理由落后?”听了这个想法,“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