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1

关键词:个案咨询;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小阳,男,21岁,大学三年级在校生,父亲为民办小学老师,母亲是农民,经详细询问,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求助者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情绪不太好,造价员资格证考试(此项考试难度较大、费用高)没有通过,考试的时候特别紧张,高考的时候也是因为考试紧张没发挥好才考到高职院校,感觉自己越想做好的事情越做不好,很快就要去毕业实习了,很想好好干一场,但当心自己的这种状态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未来的工作,很沮丧、不安,无人述说,想找找同学述说怕有损自己“宽容、礼让”形象,更不好意思在女朋友面前“露怯”(女朋友本来就觉得自己没主见)。想找自己的母亲诉说,又不愿自己的母亲再为自己担心,不知道怎么办,希望能改善现状。

个人陈述:来访者来自于一个县区的农村家庭,独子,父亲是一个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母亲是农民。考虑到县城的教学条件好,来访者小学四年级就离开父母,到县城求学。求学期间与自己的爷爷同住,同在县城的亲戚还有自己的两个姑姑。来访者的爷爷是县城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希望来访者能积极上进、好好学习,上大学;姑姑希望他要有上进心,要踏踏实实做事,要有责任感,别想他的父亲一样不求上进,一辈子到老了还在是民办教师。父母不常到县城看望他,来访者基本一个学期才回家一次,与父母的交流非常少。他觉得父亲的缺点很多:不上进、不脚踏实地的工作、对家庭没有男人该有的责任感、从不关心体贴母亲、甚至恶劣到排斥母亲对他的照顾!他最最无法忍受的是父亲在外喝醉酒回家打母亲。从不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就会为自己辩解,对自己也不关心……周围的人对他父亲都很失望…希望自己考上大学后,学习刻苦,做事认真,特别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希望做好每一件事情,但越想做好的事情越做不好,自己对自己特别的失望,感到很沮丧。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身材较为清瘦。穿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的身份。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

在谈话中观察到来访者精神状态略显焦虑:两手扭结在一起,说话语气有些急促,面部在微微出汗,情绪反应略微有一点过激。但注意力水平高,理解能力很强,对问题的反馈非常及时,而且非常配合咨询师的询问。

四、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SAS。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7,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3.2,抑郁1.7,焦虑3.9,敌对1.4,恐怖3.1,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5个。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2、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五、评估与鉴别诊断

(一)评估:严重心理问题

评估依据:心理冲突的性质:与现实相联系,并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为常型。病程超过两个月,已泛化,来访者感觉很痛苦,自己无法摆脱,社会功能一定程度上受损,无器质性病变。

(二)鉴别诊断

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小阳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六、原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迅速发展,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与不平衡,引起相应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加上自我意识的不够完善,自我不能流畅的协调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导致自我的焦虑。

(二)社会原因

1、早年经:由于来访者因求学过早的与父母分开生活,与父母的交流沟通较少,与父母亲情交流的技能也没有充分的发展起来。

2、家庭教育:小学4年级-至考起大学之前的生活经中父母家庭教育缺位,他对他父亲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爷爷和姑姑的影响,虽然他爷爷从不说他父亲的不是,但是下意识的流露出的对他父亲的失望和来访者的殷切希望给来访者强烈的暗示:自己的父亲很糟糕!自己以后不能做父亲那样的人!

(三)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求助者对事物的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认为自己的父亲作为男人一无是处,自己决不能做父亲那样的人。

2、不成熟的自我不能有效协调本我、超我的冲突:他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不满,他的本我想充分的表达他对父亲的愤怒,但他爷爷给他构建的“超我”要求他不能也没有资格责备他的父亲的,于是他的自我就选择了与自己父亲完全相反的行为模式去否定父亲,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只要是涉及父亲缺点的情景事件,自己就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容不得自己的行为有半点重蹈父亲行为的覆辙,对自己某些特定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

七、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原理与方法

1、原理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该咨询目标就是要引导来访者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重新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2)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疗法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即通过分析找到其问题的早年的根源,使得来访者意识到其无意识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面的领悟,并可使症状消失。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只要来访者自己觉察到自己心理行为背后的原因,意识到自己认知方式的错误倾向,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

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将已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交小阳,告知求助者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小阳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个人意愿选择、更换咨询师;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协商原则、保密原则;遵守合约等。咨询师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等友好;反歧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的局限性;协商一致;避免双重关系;转介;保密原则等。

3、咨询时间

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5次。

(二)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引导来访者探索自己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使来访者潜意识的心理内容意识化,解决情绪行为问题,合理把握成就动机的强度。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冲破情绪障碍的约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三)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的认知改变向现实生活迁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八、咨询过程

(一)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小阳,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小颖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隋、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小阳尽情倾诉,与小阳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二)咨询阶段

第三次咨询: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

方法:与小阳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他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四次咨询:

目的:是其认识到自己对父亲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打破完美主义倾向,建立积极认知模式。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积极自我暗示。

1、通过对来访者生活经的自述的分析,利用心理咨询的解释技术让使得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心理、行为的过激反应、在某些事情上对自己的苛刻要求都是因为自己想建构一个与父亲缺点完全决裂的自己来否定父亲的行为与生活,只要来访者意识到这一点,他的症状就会得到极大缓解。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叙述完他的生活经(特别是对父亲的评价)与困惑以后,我与他进行了以下对话:(咨代表咨询师,访:代表来访者)

咨:刚才我听了你对父亲的能评价,现在让我们一起把你现在的生活跟你父亲的做个对比。你觉得他没有上进心,做事情不踏实?

访:是

咨:据你刚才说的,我感觉到了你在班上特别的上进,成绩是班上的前三名,是吗?

访:是

咨:你报了难度这么大的造价员考试,是不是希望自己能考过,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访:是的非常希望…但…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唉…反正就是我越想做好的事情,我就老是这样发挥不好…

咨:你是不是觉得他就会为自己辩解,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访:是

咨:你有没有觉你在宿舍与朋友相处是,挺会为别人着想的?

访:是大家都说我特别的善解人意…

咨:刚才我听你说到,就是别人伤害了你,你也总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访:是的

咨:那你这样做,有时会不会感觉自己挺委屈的?

…会…的…有时还很压抑…很难受…

咨:你察觉没有,但凡你父亲做得不好的,你都特别想做好?对自己做好这类事情的期望值也特别高?

访:…(沉默了近30秒)好像是…

咨:据刚才我跟你介绍的期望值与活动效率的关系看,你这么高的期望值,你的活动效率是…

访:低…噢老师我知道了…

咨:你还说过你父亲不关心、不体贴你的母亲?

访:是

咨:那你对你的女朋友一定很关心很体贴是吗?

访:是阿…我从来没跟她发过火…都让着她。

咨:你这么一味的让着她,她的反应怎样?

…(:沉思了几秒钟,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噢…是…是难怪她有时还责怪我说男人要有男人的主见…老师,难道是我做过头了?

咨:…你说呢?我想是有一点,你知道你自己为什么会又做过头了?

访:…是因为我非常不想自己像父亲那样的对待女人…

咨:对!你的领悟能力非常强!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对自己的期望值是…

要降低…老师我知道了…

…这次咨询结束时,我要求来访者回去后,一旦自己又出现以前的焦虑、不安时,要有一个自我的觉察:引起我紧张焦虑的这个刺激是否跟我父亲的缺点有关…?

2、利用来访者与自己对女朋友的关系的探索与体验,引导来访者以一个男性恋人的角色体察、认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自己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的本质,而不是以一个孩子、爷爷、姑姑、母亲的角度来认识父亲达到对自己父亲的从新认识。

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认知重建结果。

后来,这个同学就去单位实习了,过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他专门打电话给我,说他现在心情好多了,说他从未想过他的问题会跟他的对父亲认识、评价有关,也感谢老师帮他重新认识了他父亲,表达了自己愿意与父亲和解关系的愿望。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心情感觉好多了,作重要的事情不紧张

2、同学的评价:感觉比以前自信多了

3、女朋友评价:做错事不像以前那样紧张、自责、无所适从了。

4、治疗后心理测验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2

合理情绪疗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这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因此经常被用来治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本文就是在一例警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心理咨询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明(化名),男,21岁,某警校专科大三学生。身高约1.75米,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下岗后开出租车,母亲是工人,家庭和睦。

刘明称自己近一个月来心情低落,烦躁,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焦虑,不能专心看书,总是走神;失眠;有强烈孤独感。刘明说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当警察,高考时报考了本省公安类专科学校,但上学后才知道将来要当警察还要参加招警考试。大学三年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严格,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几名。三个月前参加省里的招警考试,笔试成绩排在所考地区专业的第一名,但是面试分数低,结果没被录取,认为是别人暗箱操作把自己“挤”下去的。近一个月来总是想着马上要毕业了,下一次招警考试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自己学的是公安类专业,家里无权无钱帮不上什么忙,很难找到别的工作。经常想如果父母有点能力,在上一次面试时帮忙“运作”一下,自己可能就考上了;父母如果在自己高考报志愿时,能多了解点情况,给自己些建议,现在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内心怨恨父母。现在是完成毕业论文紧张的时候,自己却不能专心,总想着考试失利的事。由于过去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与同学交往少,现在想找个人谈谈心,却融入不了同学圈子里,觉得同学都在嘲笑自己那么用功还是考不上警察,心情苦闷,感觉孤独。

二、原因分析

刘明的心理问题从社会因素上分析: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即参加招警考试失败,毕业就业压力加大;同学人际关系不良,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就其心理因素则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如参加招警考试失败是由于别人暗箱操作,是由于父母没有能力;缺乏有效的行为模式,对自己的认知偏差不知道如何去纠正,陷于对未来的担忧中;人际关系上与同学交往缺乏沟通与交流。

三、咨询方案的制定和咨询过程

咨询师根据刘明的情况,确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做为主要的咨询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不良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不合理是非题观念――使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合理情绪疗法是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刘明的心理问题源于参加招警考试失败,马上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使求助者产生“都是由于父母没有本事”、“社会太黑暗了,象我这样没权没势的是不可能成功的”等不合理信念,从而引起烦躁、失眠等焦虑症状。引起刘明症状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考试失败和找工作不顺利本身,而是其自己对考试结果、对工作的不合理是想法和观念。刘明做为一名大学生,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也比较适合本疗法。

本案例做了四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

咨询师与刘明进行摄入性会谈,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运用尊重、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及改变意愿。解情况后告知刘明其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不用紧张。与他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其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次咨询:

向刘明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他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并同意选择此方法进行治疗。帮助刘明认识A、B、C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其问题予以初步分析。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认真思考情绪的ABC理论,并按自己情况列表写出事件A,写出A导致的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找出A和C两者之间的思想原因B。

第三次咨询:

刘明反馈家庭作业:认为情绪的ABC理论有道理,自己的焦虑、烦躁、失眠并不是由于考试失利和未卜的前途引起的,而是由于自己对于考试结果、对前途的错误认知所产生。

咨询师与刘明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不合理信念:(1)我必须要考上警察才算是成功;(2)我要想招警考试成功,必须依赖家庭或他人;(3)父母必须为我的工作和前途提供帮助。刘明对问题的表面看法是以上这些绝对化概念。咨询师与他就不合理信念辩论,就其非理性信念提出质疑性问题。例如:“有什么证据表明你只有当上警察才算是成功?“你有什么理由证明招警考试成功必须依赖他人?”“你已经21岁了,父母为什么还有义务去为你的工作前途铺路?”通过辩论,不仅要使刘明认识到他的观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认清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来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当他对这些合理信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咨询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咨询师鼓励求助者努力去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尝试多与同学接触,如主动打招呼、积极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学会倾诉,与同学开怀畅谈。

最后给刘明布置家庭作业,向他介绍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的写法:在找出ABC的基础上写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D。要求求助者完成一份RSA。

第四次咨询

刘明反馈:已经能用ABC理论分析自己处理事情时的理念,用合理理念帮助自己调整情绪和行为,这几天感觉心情好多了。通过和同学交谈,感到同学对自己比较友好。

咨询师对其表现表示了肯定和高兴,进一步鼓励求助者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学会用合理信念使自己愉快生活,学会主动改善社会交状况。要求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所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咨询结束时,与求助者商定以后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联系咨询师再进行咨询。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3

蒋婷婷说,近日来父母总吵架,自己不想回家了,每到周末都呆在学校求清静。可即便窝在学校,心里还是难受,马上要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却静不下心。听过心理咨询室彭超英老师的耐心抚慰后,蒋婷婷放松了许多。

女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受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在自我性别角色分工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在心理特征上与男生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焦虑,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在自我成就期望值上,女生则比男生低。大学生心理咨询对哪些女生来说,显得比较有必要?女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彭超英介绍,春季是心理疾病高发季节,加强心理自我调节很有必要。“如果感觉心理不适,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或合理宣泄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另外,与朋友聊天、找老师进行心理咨询也是排遣抑郁的好方法。”宋老师表示,学校开放心理咨询室,正是为了在心理上更好地引导同学,帮大家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可是在以前,一些同学由于害羞不敢来,反而愈发加重心理负担。“如今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来咨询的都大大方方。”

女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质,比如,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焦虑倾向。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存在更高的焦虑倾向,女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男生,特别是在考试的紧张感和伴随生理反应的不安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另外,女生在中学阶段虽然也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期,但由于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老师的庇护和管教,她们的独立感、成人感与进入大学之后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进入大学校门后,女大学生才真正地走上了独立自理的道路,真正体会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意义,从而也加强了她们的“自我意识”。在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值上,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大学毕业,有份好工作,找个好丈夫,有个好家庭的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上。

以上独特的心理特质决定了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在内容上的特殊性,事实上在咨询实施的具体途径和实际操作中也同样需要兼顾其特殊性,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对于民办院校的偏见,民办院校学生心理上呈现一些特征。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应该充分整合网络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模式非常有必要。

一、网络环境下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民办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下文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民办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重视,纷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

(二)民办高校设置心理辅导与咨询室

为了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民办高校已经加大投入建设心理辅导与咨询室,或名心理咨询室、或名心理咨询中心、或名心理辅导站、或名心理服务辅导站,根据需要设置类各个功能模块,一般来说,包括接待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咨询室、放松室等。

(三)民办高校开始培育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民办高校已经培育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校级设置2-3名教师,二级院系安排学生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但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网络环境下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亟需构建

根据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但民办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只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门课程,课时基本在16-24学时,难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要。

(二)民办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室应用程度有待提升

民办高校已经设置心理辅导与咨询室,但是由于心理辅导与咨询室条件比较简单、或者教师专业性水平、学生传统认识限制加上心理抵触等,民办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室应用程度有待提升。

(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还比较少,全校一般就是2-3名专业教师,二级院系配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性不强,一般由团总支书记、书记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者担任,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上只进行知识宣传,无法对于学生心理困扰、心理矛盾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和指导。

三、构建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移动互联网依赖日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发生变化,因此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社交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平台化模式,打破时空限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共享

民办高校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可以通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与其他高校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先进经验、优秀做法、精美视频等,积极地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建设,推进高校之间心理健康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社交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不断增长,推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微信、微博、博客、QQ、陌陌等社交工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社交化有助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民办高校可以运用社交协作软件,同时和收集信息,减少资源损耗和人员占用。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平台化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包括开发利用心理健康知识与资源、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的专业网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校园内高度共享,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云”化。

(四)优化建设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为了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构建专业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究从校外积极引进专业从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课程的教学指导,同时要民办高校应该重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任课教师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总之,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然发生变化,民办高校应该跟随时展需求,重视课程资源共享、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室的建设,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项目分析,信度,效度,实证效度,常模。

分类号B841.7

1问题提出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心理和思想尚为成熟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较之已往任何时期,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有关专家指出[1,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采取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对策,有效对策的提出取决于对心理问题的准确判断。因此,编制一套科学、客观地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国外已经发展出比较成型的评估工具和量表,如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CAS)[3],MMPT-2 College Maladjustment Scale(MMPT-2 CMS)[4],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SACQ)[5]等。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绝大多数使用国外早期编制的量表,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章为例,其中61.5%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或对比研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次是《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评量表》(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量表》(MMP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7],这些量表多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编制的,且因各自的理论构建不同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不便于高校心理工作者对各自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国内也曾有研究在编制量表方面进行过探索[8],但因被试取样缺乏代表性、实证探索不够等问题,没能得到推广。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主要采用的量表是SCL-90以及其它一些从国外引入修订的量表,至今尚无成熟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对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多年的比较研究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必须引起重视,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9,10]。因此,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产生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是本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其次,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提出,心理健康有不同层次,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11~13]。还应注意将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10]有效地区分和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的使用上,症状量表要与临床指标相结合,而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还有一些研究发现[14],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合适,SCL-90用于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测量的信度高但实证效度较差等。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实证效度的探索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另外,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4个分量表之一,它更侧重从适应与状态的角度来测查心理健康,在使用时常和其它3个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量表维度的建构

综合以往对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的研究,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11]:“许多研究者热衷于站在他者的立场,列出一系列的评价维度”。其实对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更需要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整合质和量的研究方法,走到研究对象中去体察他们的心理实况。因此,本量表在维度的建构上,一是分析以往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因素;二是召集不同类型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座谈,征求他们的意见;三是征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常见案例进行分析;四是多次邀请一些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和座谈,对以上所抽取的因素进行补充和修改。

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主要采用的量表是SCL-90,所以诊断出来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主要集中在SCL-90量表的各个维度上,其中以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精神病倾向较为常见。例如李林英等的测查结果表明[15]:大学生的焦虑、躯体化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精神病性、敌对、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也有一些新的发现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不仅仅存在这些维度上。例如,有研究者针对常见的大学生困扰设计了“大学生心理困扰求助解决方式调查表”,对3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性困惑也是主要困扰[16]。王卫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研究中也发现,由性和恋爱产生的心理困扰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占了不小的比例[17]。张颖等人采用UPI对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自卑也是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8]。解军认为,自我意识也应当是心理健康的内容[19]。

除了以上指出的SCL-90在大学生中发现问题较多的6个维度,以及在以往研究中新发现的自卑和性心理这2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比较大的方面外,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还根据工作实际指出,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增多,依赖和冲动也是目前大学生常有的2种不良个性倾向,这在以往研究中也有所体现[20]。另外,一些专家指出,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人际关系维度,大学生在该维度上所表现出的特点通常有退缩和攻击两种,应该区分开来。其次,作为一份心理障碍筛查量表,精神病倾向这一维度应该包括在内。

综上,本研究分析和总结了以往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借鉴了SCL-90在我国大学生中发现问题较多的6个维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把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发生率比较高的自卑、性心理、依赖、冲动、退缩、攻击这6个维度也纳入到量表中,初步设定了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12个维度。

3研究方法

3.1量表项目的初步收集与编制

本量表以我国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为评定对象,围绕发生频率较高的方面制订分量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编定了145个项目。项目具体来源如下:

(1)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中的有关项目

主要参考的量表有: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

(2)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分析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针对我国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抽取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编写相应项目。

(3)参考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

征询一些心理咨询专家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常见案例进行分析,收入有关的条目。

(4)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座谈会

从不同类型的群体中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座谈,请他们写出自己最近半年来发生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几件烦恼的事与高兴的事,以及对这些事件的心理感受,对这些事情和感受进行归类整理,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编出条目。

其中攻击、退缩、依赖维度中的项目较多来源于开放式调查和座谈会,自卑的项目较多来源于已有研究,性心理、冲动、精神病倾向的项目较多来源于心理咨询案例。

3.2正式量表的编制

3.2.1施测程序

分为初测、再测、重测和效标测试。

首先,对初步编制的量表(含145个项目)对来自全国各地17所高校的3026名大学生进行初测,根据初测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筛选,最后确定正式量表。

然后,对进行项目分析筛选后的正式量表(含96道题)选取2045名被试进行测试,为取得效标,其中有100名被试同时做SCL-90和本量表,600名被试接受本量表测试的同时,接受医院精神科大夫,高校心理咨询专家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和诊断。

2周以后,对150名做过正式量表的被试进行重测,取得重测信度指标。

每次施测前,都组织负责施测的主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统一的测试培训,领取题单和光标阅读卡。每次测试环境都要求做到安静,没有外来干扰;采取集体测试方式,每场测试人数不多于50人;为了保证学生回答问卷的真实性,被试不在答题卡上写学号或名字。

3.2.2被试

(1)被试的取样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样时考虑专业、年级、学生类型和男女比例。

(2)施测样本:被试分别来自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的17所高校,含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年级跨度从大一到博三。初测时实测3026人,最后获得有效答题卡共2962份。其中男性1490人,女性1472人;理工类1512人,文史类1245人,文体艺术类205人,平均年龄20.95岁。再测时实测2045人,其中有效答题卡共1855份。其中男性878人,女性977人;理工类792人,文史类843人,文体艺术类220人,平均年龄21.29岁。

另外150人参加重测,有效答题卡为129份;600人同时参加量表测试和专家诊断,回收诊断书为574份,最后经过筛选有效诊断书为440份。

3.2.3材料

(1)SCL-90

用SCL-90和本量表一起,制成一张问卷,对选取的部分被试进行施测,以考察问卷的构想效度。

(2)用于专家评估的心理诊断书

为了考察本量表的实证效度,邀请医院精神科大夫和高校心理咨询专家一起讨论设计用来评价被试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书。最后将该诊断书上的结果和被试在本量表上的得分情况相比较,来考察本量表的实证效度和筛选标准。该诊断书主要包括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既往病史、主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专家最后的初步印象和诊断等内容。

3.2.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和Amos 4.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量表项目的初步分析与筛选

4.1.1区分度分析法

先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各项目与其分量表总分的相关,将相关系数低于0.4的删除;另外根据“决断值”(critical ratio;简称CR值)来计算区分度,即进行高分组(总分最高的27%)和低分组(总分最低的27%)被试的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如果CR未达显著水平者予以删除。(结果见表1)

4.1.2因素分析

和SCL-90等测查心理症状的量表一样,由于心理症状的多样性和各症状间共性,本量表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并不适宜从整体结构上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一些研究者对SCL-90做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结构也同样很凌乱,这里仅对各个分量表分别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的项目和与其他题目相关太高的项目。(结果见表1)

4.1.3频数分布图分析

根据选择各题的人数分别作频数分布图,大多数图呈负偏态分布,因为该量表主要为症状筛选量表,所以符合理论构想。

表1中项目区分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初测量表中各项目与所在分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317~0.755间,大部分项目与所在分量表总分的相关都在0.5以上,说明量表中大多数项目有较好的区分度;另外,各项目在其分维度上的因素负荷在0.182~0.727间,大部分项目在其分维度上的因素负荷高于0.4。

最后根据项目分析结果和收集上来的反馈意见,删除CR值未达显著水平、与其分量表相关系数小于0.5、因素负荷小于0.4、与其他题目相关太高、以及一些据被试反馈不易于理解和作答的项目,共筛选出96个项目,再加上4道测谎项目,正式量表共100个项目。

4.2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4.2.1信度检验

该研究用4道测谎题来鉴别被试是否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做答,并以被试在这4道题上的得分之和等于4分做为剔除废卷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分析量表的信效度。

选用了以下各指标来鉴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信度,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各分量表信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4.2.2效度检验

(1)量表的内容效度

本量表的项目来源于文献综述、心理咨询中心调查和对被试开放式问卷调查整理后的结果,并抽取被试进行了个别访谈,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从而保证了量表的项目能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正式量表形成的过程中,还多次征求部分被试的意见,请专家对问卷的项目进行多次审查、修改,从而保证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量表的效标效度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大学生为被试,用SCL-90量表为效标,计算出它们和本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以考察本量表的聚敛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见表3。

表3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各个维度与SCL-90量表的各个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且大部分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相似维度的相关更为显著。

另外,还考察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相关,结果见表4。

表4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个维度与中国大学生适应的总量表和分量表之间均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大学生适应越好,出现心理困扰的可能性就越少。这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与间具有很好的同时效度。

(3)量表的实证效度

以一些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和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高校学生为被试,邀请医院精神科大夫、高校心理咨询专家等对被试的症状做出评估和诊断,同时让被试填写本量表,通过对照分析,来确定量表的实证效度。最后一共收到诊断书574份,其中有效的诊断书(各项内容描述详细,症状描述和诊断结果较为一致合理的诊断书为有效)440份,有效率为76.66%。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专家诊断结果和各分量表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百分比都在60%以上,平均一致性百分比为78.62%,说明了该量表在临床检验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4)量表的结构效度

用Amos4.0软件对正式量表的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各项拟合指标见表6。通常理想的NFI、NNFI、RFI、CFI均应大于0.90,RMSEA应小于0.1[21]。由于每一项指标都有局限性,因此需要参考多个指标的一致性及构想概念上和理论上的合理性来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多数学者认为NFI、NNFI有较好的稳定性,RMSEA也是常用的值[22],?字2/df值比较容易受样本量的大小影响,它更适用于嵌套模型的比较[16]。

从表6的结果来看,各分量表的NFI、NNFI、RFI、CFI值均大于0.90,RMSEA值大多数小于0.1,尽管?字2/df值不太理想,但因为样本量较大,而且通常在模型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要想拟合更难。所以综合分析比较表6中多个拟合度指数,各个分量表的内在结构适合度尚可。

另外,Bagozzi和Yi主张[23],模型内在结构适合度的评价还可采用单个题目信度(即因素负荷的平方),通常指标宜大于0.50,以及各因素间的内部相关。从单个题目的信度来看,因素负荷多在0.65以上,说明这一指标较为理想;从各个分量表间的相关来看,相关系数在0.320~0.672间,表明它们既有一定的的独立性,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这说明整个量表的内在结构比较理想。

5常模的建立

按照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数,以及各类型、各年级学生人数,采用分层按比例取样的方式从全国182所学校抽取大学生来进行常模数据的收集,最后获得有效样本数据为54708。性别比例适当,男生27107(49.5%)人,女生26998(49.3%)人,缺失603(1.1%)人;专科生584人(1.1%),本科生45506人(83.2%),研究生8105人(14.8%),缺失513(0.94%)人;民族方面以汉族人数为主,汉族49908(91.2%)人,少数民族4083(7.5%)人,缺失707(1.3%)人;学生专业方面,理工类25742人(47.1%),文史类23138人(42.9%),文体艺术类5296人(9.7%),缺失532(1.0%)人;学生来源地方面,大城市9870(18.0%)人、中小城市14243(26.0%)人、城镇10302(18.8%)人、农村19883(36.3%)人,缺失410(0.7%)人。

在施测前对188所高校负责施测的老师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量表的理论基础和编制过程,被试选取的方式,以及施测要求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所高校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但每次施测不超过50人。

对54078个常模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所获得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30~0.8552。

6结论

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并建立了有代表性的全国常模。能够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师晓宁, 刘晓红, 徐燕等. 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4): 281~283

2 Jones C J, Meredith W. Developmental path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later adulthood. Psychol Aging, 2000, 15(2): 351~360

3 Pinkney, James W. Inventory of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2, 25(1): 42~45

4 Merker, Bradley M. Validity of the MMPI-2 College Maladjustment Scale.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2001, 4(1): 3~7

5 Nafziger, Mark A, Couillard,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1997, 31(4): 516~518

6 汪向东等. 心理卫生评定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订版), 1999

7 刘欣, 徐海波. 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2): 124~126

8 郑晓边, 刘华山.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干预.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3: 44~49

9 马建青.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1): 57~59

10 George E V. Mental health, models, psychology, intellig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3, 160(8): 1373~1380

11 田宏碧, 陈家麟. 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评述. 心理科学, 2003, 26(4): 704~708

12 景怀斌.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心理学报, 2002, 34(3): 327~332

13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 2001, 24(4): 481~482

14 王金道. 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其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1): 51~52

15 李林英, 陈会昌.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10): 666~668

16 宫梅玲. 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 泰安师专学报, 2000, 5: 114~116

17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6~48

18 张颖.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中国冶金教育, 1997, 5: 35~38

19 解军.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心理学探新, 2001, 21(1): 50~53

20 龙晓东, 廖湘蓉. 大学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 8(5): 510~512

21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87~191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6

着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设施,以“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为主要载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强化心理健康意识;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化解心理疑惑,预防心理疾患,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助推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2 党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设施健全

2.1组织体系健全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学工部长、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分院党总支书记为组员。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中心),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全校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档、研究及教育,并指导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和朋辈心理热线;二级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具体负责本院系的心理工作,与学校的心理中心呼应,形成工作协同机制;三级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负责落实校、院的各项心理工作。四级建立心理危机转介机制。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医院建立联系,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2硬件设施完备

心理中心占地面积720平方米,设有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心理测验室、团体咨询室、宣泄治疗室、行为训练室,放松治疗室、基础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和宣传栏。配有心理测试电脑21台,装有70多个心理测试单机版和网络版软件及各种心理训练软件,购置普通心理实验仪器17台,生物反馈仪2件,音乐治疗仪、脑电波治疗仪各1套,总投资100万元。

2.3师资队伍专业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给心理中心配备2名专职教师,负责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心理教师有心理学及其相关教育背景,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同时邀请心理教研室有资格证的老师兼职做心理咨询,为学生排忧解难。二级学院的心理辅导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定期组织培训,鼓励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证书,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 课程体系

一是开设了公共必修课。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完整的课程计划、大纲和教材,课程设置1学分,全校学生必修,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教研室的老师共同授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体验性”教学为主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或设计专门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体验,在感悟中获得成长的经验[2]。确保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二是开设选修课。开设了“面对抑郁”、“变态心理学案例”、“青年心理极其调节”和“现代社会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成功心理学”、“心理学英语”等选修课,每年有近一半在校生选修,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4 活动体系

每年组织“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影片赏析、学校十佳心理使者和优秀心理使者评选、大型心理趣味运动会,制作心理宣传栏、心理漫画展、心理微电影,世界睡眠日条幅签名仪式,“给你一只手”公益活动、“爱的抱抱”爱心活动“画心情”书画比赛,征集心理格言软笔、硬笔书法作品、“心理历程”文章、最美笑脸征集等系列活动。

二是发行心理期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晴》已发行4年。该刊物着眼于普及心理常识,刊登“美丽心灵”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解答热点心理问题等内容。

三是校报开辟“心理平台”专栏。每期校报安排心理指导老师撰稿,分析学生心理案例,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四是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设有“心闻快报”、“心灵鸡汤”等专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自我心理调解的方法。

五是拓宽心理信息传播渠道。开通了心理骨干QQ群、飞信群、微信圈,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5 开展心理普查、建档和咨询工作

每年新生入校后,逐一接受 SCL-90和UPI问卷普查。发现异常者,由心理指导老师单独约谈,结合心理委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平时观察,最后确定是心理问题重点人的建立重点学生追踪档案,同时指定本班或本寝的同学作对该同学进行心理帮扶,实行动态监测。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及时进行转介,防止重要的危机事件发生。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咨询,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和团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6 心理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