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1
P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在提供社会服务、增进社会福利、加快科教文卫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可分为纯社会公共服务性单位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单位两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记录和反映各类经济业务在会计年度内的实际发生情况,能够为财会工作人员编制预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衡量预算执行效果的标尺之一。其会计核算特点如下:一是由于单位运营资金主要由国家直接拨入,其支出由国家预算支出控制,主要体现公益性,但部分单位也具有一定的盈利性,因此存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及相关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与企业会计核算不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不涉及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等环节,尤其是不包括成本核算,因此,其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可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侧重于对资金流入、流出的监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提炼财务数据、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方式。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实现电算化,能够客观反映单位日常经营运作情况,这是其开展财务分析等活动的基本条件,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财务分析报告等的实效性和客观性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完整、及时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信息量化分析的准确性。可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进行资金运作以及财务分析的前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另一方面,会计核算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全面预算,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管理、项目开发等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其是否有效利用国有资源的重要手段。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能够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单位实施全面预算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检验财务预算执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此外,通过对会计报表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其财务管理效率,更加精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存问题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仍不够规范,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管理效率。一是不重视基础会计信息的填写。会计核算人员往往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填写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漏填、错填,甚至不填等问题的出现。如原始凭证上不填写开票日期,在客户名称填写上字迹潦草不易于辨认等;二是支出款项时对原始凭证把关不严格,审核不认真。如一些原始凭证上只有负责人的签字而缺少经办人的签字,有的原始单据上甚至没有财务专用章。上述不规范事项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管理者决策判断的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与核算不完善
尽管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引入了“折旧”因素,但在物资的台账登记上还不够规范,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上,事业单位虽按照新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耗损,但其未明确折旧计提方法,因而无法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由于固定资产种类较多,从采购到报废,使用周期长短各异,耗损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特别是因突发因素或是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贬值,都无法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另外,固定资产报废时,要同时减少固定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基金,使得当前的资产净值与前期相比缺乏可比性,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三)内部控制不到位,影响会计核算
受传统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有些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会计核算管理混乱,也使得会计核算等的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这不利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不力也会导致诸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如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此外,由于会计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以及惩罚措施有限,因而无法完全制止会计人员将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使得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会计管理信息化落后,公开信息存隐患
多数事业单位已实现会计电算化,通过财务软件等核算分析工具的应用,可以提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加以分析,但多数分析属于事后结果的分析和研究,难以对会计核算管理事项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尽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部分管理难题,但要实现会计管理预估和分析则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事业单位公开信息存隐患,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由于事业单位资金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在公共事业的投入上需要实现公开和透明。但事业单位在网站中公开的资金使用信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全面与及时,难免引来质疑,因而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2
为强化市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处置、使用等行为,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市属国有企业、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地方金融企业和负责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有关单位进行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范围
(一)市属国有企业。市国资委和各主管部门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住宿业,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他服务业等。
(二)地方金融企业。包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市民营企业担保中心、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派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四)负责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的单位。包括负责停车场、户外广告等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的市直有关部门。
二、调查内容
(一)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包括各单位具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所有账内、账外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额和当年经营收入总额,以及主要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车辆)的名称、数量、规格、购建时间等情况;国有资产的存量、现状和使用情况,包括各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和抵押担保资产以及闲置废弃资产等情况。
(二)地方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占有的总资产、净资产及主要金融资产状况;三年的盈利情况、上缴税收情况及对所有者(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股权结构。
(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国有资产及经营情况,包括资产总额、负债、净资产和当年经营收入情况,以及主要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车辆)的名称、数量、规格、购建时间等情况;国有资产的存量、现状和使用情况,包括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事项;单位承租资产情况,包括承租办公用房、经营用房等资产的数量和费用情况。
(四)负责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的单位。停车场和户外广告等经营性资产的数量、现状和经营收入等情况。
三、资产调查基准日和工作步骤
(一)本次资产调查基准日确定。
(二)填报阶段。
1.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下载电子表格。
2.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以及地方金融企业和负责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的单位,通过“财政网站”下载电子表格。
3.各单位要按照填表说明和调查表内容逐项填列填报。其中,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填报国有企业类资产调查表(详见附件1中的表一至表七)。
(三)报送阶段。
1.市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公司),负责所属企业上报数据的审核汇总,于3月2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各企业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公章后报送市国资委。
2.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单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上报数据的审核汇总,于3月2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各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送市财政局。无主管部门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填报要求将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市财政局。同时,对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的行为,要提供合同(协议)及财政审批文件复印件。
3.地方金融企业,按照填报要求将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市财政局。同时,还需提供最近一期年度或季度财务报告;最近一期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度实收资本变化情况说明;财务分析报告。
4.负责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管理的单位,按照填报要求将调查表(纸质和电子)和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后直接报送市财政局,并提供经营性公共资产经营合同复印件。
各主管部门在保证本部门调查数据、材料及时报送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所属单位上报时间。
(四)审核分析阶段。
1.市国资委负责市属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数据的审核汇总工作,形成分析报告。
2.市财政局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和城市经营性公共资产数据的审核汇总工作,形成分析报告。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国有资产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3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reform,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ve units. This papr points out sever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关键词: 财务管理;行政单位;建议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administrative unit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34-0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通过实习体验以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观察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财务管理较之以前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1财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近几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在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财务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二是财务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3当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预算编制管理方面一是预算编制方式简单,“零基预算”流于形式,且预算编制时间短,财务预算缺乏科学的依据;二是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有待加强;三是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重预算,轻管理,只是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四是缺乏控制机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指出很少受到预算的约束。
3.2 财务管理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许多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有些经济事项的流程控制过于简单,而且部门预算的范围有限,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二是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
3.3 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一是一些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对于捐赠、无偿调入、盘盈盘亏等固定资产未能按规定入账。三是对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控制力度的不够,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形成定期财产检查制度,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等,易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4 财务分析方面一是普通缺乏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编报说明来代替行政代为的财务分析报告。有的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的管理和机会少,意识不强,财务分析能力及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单纯的会计核算角度进行分析,不能从全局角度看待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因而作出的财务分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找不准问题的要害,导致了财政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全面了解单位财务运行状况。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审计实际,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浅谈几点建议。
4.1 强化部门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头戏”。一是强化职能部门监管。二是强化主管部门监管。三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管。
4.2 强化资产管理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克服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倾向,破除重投入轻管理的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对各种借款必须进行清理,及时回收,坚决制止公款私借,暂付款项不得长期挂账,严禁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第三,财务部门要明确分工,分别对不同类别的资产加以管理,达到账账、账物相符,以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
4.3 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作为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第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审计制度,规范凭证流转程序。
4.4 充分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财务分析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日常工作中的漏洞,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新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提倡节约型机关建设,对一些项目经费、公用经费等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5 严肃财经纪律一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单位收取或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等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于单位其他收入也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户储存,不能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建立健全完善的财政票据印制、供应、保管、核销和销毁工作程序,防止坐支收费、罚没资金和设账外账。二是进一步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实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登记管理。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对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对资产处置、出租等形成的收益,要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三是严禁私设“小金库”。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记录。严禁将财政性资金或者其他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设立帐外帐、“小金库”。严禁擅自开设单位银行帐户。四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列入部门预算或专项资金预算,没有项目预算的,一律不准采购。凡是列入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律采取公开招标形式进行采购。如有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必须事先报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五是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严格控制招待费、小车费以及福利费等项支出。各项奖金、福利等支出必须有合理的资金渠道,并纳入部门预算。
参考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6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事业单位由于其盈利性的缺失,所以其中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对于经济管理没有过多的重视,甚至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事业单位的各项开支无据可查的情况,事业单位目前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并不完善,这就造成其中许多财务漏洞出现。本文对拟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加强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力度的可行措施。
1、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规划
在众多事业单位中,不是所有都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只有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能力。行政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从社会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营利,而在于服务社会,具有公益性。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因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首先要发展市场经济,使其得以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情的需要,都要求我们能够使更多的事业单位可以为社会服务。因此,许许多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陆续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例如:基础教育事业、基础科研事业、医疗卫生防疫等等,这些行政事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并茁壮成长。虽然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这些毕竟是要用工作人员的,不可能真正做到为人民免费服务,因此,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具有两重性,既有公益性,又有营利性,这样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使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收益,来支持该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加强,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大量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不丢公益性的同时,合理盈利,并加强对其营利性经济活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对策
2.1、经济管理工作核心内容的深度拓展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时控制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也是更好把握整个经济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薄弱环节,而深度拓展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1、事业单位需要实行逐级汇总上报的机制,要求各个部门将整个单位的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汇总编制,然后上报总经办审批,以形成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依据,譬如财务部门现金收入的授权审批,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某些现金收入以个人名义入账,而且很多现金的付款方落款,与应收款项的名称不相同,很容易造成财务记账的错误,因此要求单位加强审核批准现金的流入,尤其对于错误的业务,要按照审核标准纠正,避免这种错误给单位的经济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1.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其风险集中在与社会资金运作相关的业务开展流程。对于事业单位本身来说,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降低社会事业资金运行风险、提高社会公益性经费投入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要加强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风险的控制,其中包括工作方案的形成、执行和效果反馈。单位需要明确划分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并分配执行审核工作的独立职员,确保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有关职务职责的分离,以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2、强化财务收支的管理意识
对事业单位而言,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成本预测和财务情况,同时还对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至关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内部核算,一方面明确单位内部资金的流动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制度层面,降低财务风险,保障单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和准确,改善事业单位的经济现状,在实际经济工作中有效地施行显得尤为重要
2.3、强化单位资产管理,有效防止资产流失
为确保单位资产完整,强化资产管理,防止资金流失,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确保资产的评估公正合理,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管;二是加强审计监督,通过审计,有效杜绝资产挪用和贪污公款等行为。
2.4、提升事业单位预算核算执行力度
财政预算,即在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之前以从前发生过的各项支出为基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支出预估;决算则是在各项支出实际发生后对实际支出情况进行统计用于指导下一年预算的制定以及了解上一年中的各项实际支出情况,并在决算统计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予以改进。目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的普遍情况就是预算、决算工作虽然如期进行,但是对于预算的执行力度较弱。例如当需要发生一项支出,但是此项支出在预算中并没有标明时,款项的申请很容易被批准。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盈利持续较低的主要原因。想要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首先,财务人员在确定预算金额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合理的;其次,当财务人员完成预算的制定后事业单位监督机构需要严格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严防违纪行为的产生。
2.5、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
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资产管理中,若有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提供有关资产使用以及收益的一切资料,例如资产统计分析报告、资产使用的清单以及相关的数据资料记录。预算管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某一项工程或投资时,经过对将要实施的项目仔细、认真的分析后,给出能使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最大的利益的预计投资。财务管理其实与资产管理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金钱上的收支进行管理。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这三者相结合,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关系,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制度,并且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结算等工作中的效率。
2.6、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将国家重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及方针政策整理成课件的形式,与此同时还要整理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补救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要严格考核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督促他们后续教育的学习。事业单位要对职会计人员日常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促使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在不断提高。第三,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提高在职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
2.7、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监控机制
事业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并且要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日常运行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事业单位要进行账户整合、设置总账会计,并且在总账管理中插入所有的账户,确保资金的顺利运行。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监控机制,从而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每一项资金都用到实处,最终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2.8、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力度
财务部门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中均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其一直采用的财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所以进行企业式的财务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市场中存在的风险而带来经济损失,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损耗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构建规范的财务部门能让事业单位在运转过程中更好的实现规避风险,同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也能为资金以及各项资产的运作提出科学的建议,保证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财务人员的选择时应当对专业素养有所要求,保证其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专业技能好的人员优先。
2.9、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大多能积极转变观念,努力为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但也有一些单位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不肯放权,导致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定化,使党委、政府的决策不能及时有效贯彻,出现“梗阻”现象。社会对之反映比较强烈,人们用四句话形象地归纳:服务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办事就是增人、用权就是整人。“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这是今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推进的十项改革任务之一。因而,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中有关部门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先试先行:帮助搭建公共创新、院地合作大平台,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事业单位经济从“低小散”向“高精特”转变;建立和完善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投融资、节能减排的约束和交易三大机制,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推进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对内对外、走出去和引进来、北上和南下三个并重,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推动事业单位经济从内源型向内外源并举转变。工作中及时总结完善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特色,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对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做出深刻意义上的突破和实际改革,更加有效的发挥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执行的作用。在这多变的社会中,市场经济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时刻注意市场经济的变化,找到变化的规律,通过各方面综合分析,得到结论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陈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06:111-112.
[2]王洪儒.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126-127.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5
为了进一步加强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促进各单位依法理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本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防范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将相关制度报局规划财务处备案;同时,实行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
三、各单位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购置申报、产权的登记、清查等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更新、调拨、报损、报废手续应填写申请报告,按规定程序报批。根据市政府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采购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要按政府采购办的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四、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和年度财务分析工作,按时(即次年2月20日前)上送上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单位的基本财务情况,与上年的对比分析,主要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等。
五、严肃财经纪律。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单位所有的资金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管理,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严禁公款私存,设立帐外帐、“小金库”。自觉接受社会及市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产监管;契合;模式构建
从传统视角来看,财务管理的关注对象似乎仅是资金,而无法针对资产监管有所作为。实则不然,作为资金的实物形态的资产,仍可以在资本循环公式所构建的逻辑下,纳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作为价值层面的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针对资产监管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个环节上,即关于资产的采购和使用方面。从中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与资产监管工作间存在着一种契合态势。建立在这种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在拓展财务管理功能的同时,增强单位的资产监管工作质量。根据资产动态管理的阶段来看,还涉及到资产报废处置的问题。但结合本文所关注的焦点,故对于上述问题存而不论。
一、对资产监管工作的内容解构
在抛开资产报废处置问题存而不论的基础上,对资产监管工作的内容可解构为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采购监管工作。无论是盈利性组织还是非盈利性组织,若要推动业务开展则需要发生资产采购活动。资产作为实物层面的资金,在采购过程中必然会面临高额的经费支出。从统筹配置的角度来看,若该资产的采购经费超出了单位预算,将影响到其它工作安排。一般而言,做出资产采购申请的业务部门,常聚焦于本部门的工作需要,而无视单位整体发展的要求。此时,单位内部因关系性影响力的存在,则出现了哪个部门负责人“有面子”则能获得申请批准的现象。可见,这种摆脱了资金约束和存在着寻租行为的情况下,资产采购监管便自然流于形式了。
2.资产使用监管工作。资产采购完毕之后,便涉及到资产的使用问题了。不可否认,各单位都建立的有资产使用、维护、保管的规章制度,并也实施了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机制。然而,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上述制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资产使用效率和维护水平信息,因单位科层结构影响而难以被管理层做获知。这样一来,就可能激励单位基层部门人员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最普遍的则是公物私用。
二、解构基础上的二者契合模式定位
以上解构为我们提供了当前资产监管存在的不足,那么建立在二者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怎样应对上述不足呢。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模式定位。
1.针对资产采购监管的模式定位。尽管资产属于资金的实物形态,但单位做出资产采购决策时只看中它的使用价值。这就意味着,建立二者契合态势的前提在于满足业务的需要。根据这一价值判断,模式定位于:(1)资产监管的使用价值定位。首先应满足资产监管的使用价值定位,即根据单位业务发展需要来建立项目采购预算,预算的制定主要围绕着资产的造价来进行。(2)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定位。这里的定位则是从单位资产采购的整体视阈上来讲的,即需要根据单位在一个经济年度的总预算,通过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功能,实现资产采购结构上的优化。
2.针对资产使用监管的模式定位。资产在使用、维护、保管过程中,其监管职责主要由业务人员开展。上文也已提到,受科层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单位管理层难以获得切确的监管效果。因此,这里的二者契合态势的模式定位于:(1)财务部门针对专项资产的使用开展跟踪考核;(2)财务部门与资产主管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对资产归口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
三、定位导向下的契合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导向下,二者契合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资产采购方面。针对资产采购中的使用价值位于第一考虑因素,因此需要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开展需要,向单位管理层提交采购申请。申请书中应详细分析该资产对未来工作的意义和使用计划,并列出资产造价的明细表。单位管理层根据该申请书组织专家给予可行性论证;然后还要组织财务部门人员进行资金配置方面的测算,以免为影响到其它工作开展的经费安排。(2)资产使用方面。对资产使用方面的监管主要包括:使用频率、日常维护、常规保管等环节的内容。由于受资产使用专用性的影响,使得财务部门人员无法切实获得准确的信息。因此,在建立资产制度管理和人员考核的同时,还应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监管小组,从而能通过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来督促业务部门有效开展资产使用管理工作。(3)组织结构方面。二者契合态势的优越性还在于,通过财务管理视角为单位资产监管提供优化建议,并全面提升资产的配置效率。正因如此,还需要对二者契合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讨论。一般而言,可以设立三级组织结构:以主管单位资产监管的党委为一级,以具体落实资产监管工作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为第二级,以实际完成资产监管的班组为第三级,实施三级责任制。这样一来,就能在组织上保证二者契合模式的运作。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进行,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实证资料
某省财政厅获悉,经过两年的建设,该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已初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资产管理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并实现统计报告、信息、工作交流等辅助功能。2011年以来,该省财政厅全面推广使用“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省-市-县”纵横贯通的资产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依托信息系统开展了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汇总,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种类及分布情况。2012年,经历数十次修改完善,按既定方案打造的集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管理业务网上办理、资产数据监测预警、资产信息渠道畅通等功能于一体的资产动态监管平成升级。目前,升级版系统目前已在试点单位测试运行,即将全面推广应用。同时,该省还顺利完成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及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完善和测试,并正着力推进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条形码管理。由此可见,上述动态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用在本文所探讨的资产监管环境中。不难看出,这样一来将增强二者契合模式下的工作效率。
五、小结
本文认为,建立在这种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在拓展财务管理功能的同时,增强单位的资产监管工作质量。这种模式在构建前需要在资产采购监管、资产使用监管等两个方面进行定位。然后,围绕着资产采购、资产使用和组织结构等三个环节进行措施构建。具体包括:单位管理层根据该申请书组织专家给予可行性论证,然后还要组织财务部门人员进行资金配置方面的测算;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监管小组,来督促业务部门有效开展资产使用管理工作;实施三级责任制。
参 考 文 献
[1]刘晓明.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