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课优等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放课优等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放课优等生范文1

摘要: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教学差异、差异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均能获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开展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位学生的学习尽可能提供有效服务。教学目标层次化就是依据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如《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即:

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3、发现不管是几分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几厘米都可以写成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小数。

第1与第2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存在一些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还有大多数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一般的中等生。这三种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统一要求,让学生”齐步走”。这样做往往只能面向中间而无暇顾及两头。这种教学上的”一刀切”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弹性”处理。即对学困生,课本上的选学内容、选作题和思考题一概不要求他们学习,而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力争达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优等生则要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如果优等生仍学有余力,则可再加大难度,可设计一些开放性与实践性习题、或者设计难度较大智力题 。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学要求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 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实际,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还要求找出最佳方法。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让全体学生操作学具。其实学生操作学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习起点低,理解能力差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有难度,借助操作学具来帮助理解确有必要;而理解能力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不是很困难甚至已经理解的优等生,就没有操作学具的必要,可让其在想象中思考得出结果,思考解题思路与方法,寻找不同解决方法,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灵活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等生与中等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学困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另外,课堂提问,对属于基础知识性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困生或中等生回答,让他们通过努力得到提高,达到基本要求;对于难度比较大,比较抽象的问题则要求优等生来回答,让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能真正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独有的作用,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增强后进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尊重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漆国兰 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贵州教育》2011年 第21期

放课优等生范文2

分层次教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面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进步,这一教育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们。笔者在语文分层次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主要的教学措施及其过程如下: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上是语文基础较差者,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连听懂课都觉得困难;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语文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生中,由于某种因素干扰,导致语文成绩不佳;C层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当然,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予一个鼓励性的称呼,如拼搏层、跳跃层、奋飞层等。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在第一、二层次目标基础上,学会应用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及开放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

三、教学过程分层

1、分层次设计教案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对教学内容做适度的调整,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分别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层次设计好不同的问题教学。2、把握层次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层次”,并针对学生“层次”组织教学。讲课的内容要深入浅出,既能让优等生的思维得到拓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又能开发中等生的潜能,还要让学困生学有所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提问体现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优等生的问题难度稍大一点, 既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鉴别、审美、独创能力;对中等生的问题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加快其向优生迈进;而对学困生以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如以《人们家的猫》为例,这节课设计了几个问题,其中三个是:

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老舍先生家的猫的?

要求学生以其中一个或几个特点为例,联系句段,交流读书感受。

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通过反复读句子、品词语等方式,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这三个问题,第一题较容易,在书上就能找出答案,对学困生难度不大,学生不仅能回答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二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中等生有挑战性,但是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也能答出来,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又能调动其学习的兴趣;第三题则难度大一些,不过在老师的指引下,优等生也能答出个大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教学,既体现出知识教学的层次结构,又能使不同层面问题分别呈现,给人以教学层次性、结构性和整体性的感觉。

3、分层次布置作业

分层次教学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习题作业,作出不同的要求。以背书本课文为例: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背诵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目,如《天窗》、《下雪的声音》等,学困生背诵时感觉吃力,有些段落根本背不了。针对这种情况,可适当放宽要求,让他们一段一段地背。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达到要求,也能增强背诵课文的信心;对于中等生,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不能少,背诵要整体背出,语气流畅,基本无错误;而优等生,除了一次性背诵完课文外,还要求完整流畅、有表情,完全无错误。另外,要求他们背诵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文段,如《秋色》是不要求背诵的,可要求优等生必须背诵。《桂林山水》只要求背 2 、 3 段,可加背第 4 段。优等生除了背诵外,还应加深阅读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4、分层次进行指导

放课优等生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类型。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进行因材施教。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不顾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个性的差异,智力的差异,久而久之,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现象。 为了在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探索了一条“分层教学”的新路子。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能力、兴趣、气质以及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教学评价是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区分对待,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其最近发展区,取得不同程度的,也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一、学生的分层

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或(A、B、C)三个层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要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后进生的自尊心,增加后进生的心理压力。

二、目标的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高中低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目标要求。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学习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方法的分层

教学过程要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培优辅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比如,对概念性较强的或难点较多的教材进行全班讲解;对于可温故知新的,或者内容比较浅显的教材,放手让优等生独立学习,对中等生进行“半扶半放”,而对后进生要进行鼓励,辅导他们学习新的内容。

四、提问的分层

提问要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要设置台阶,分层提问,减少坡度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五、对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教学知识是由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因此,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数学问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六、练习的分层

练习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掌握新知,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平衡,对优、中、后进生三类学生的课堂练习应分别安排。后进生一般能做第一层次反馈练习的基本题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能再做第二层次的对比性练习或易混练习,应加以鼓励表扬,中等生一般要求他们做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反馈练习,优等生除完成两个层次的反馈练习,还要完成课本中带星号的题目或教师补充的综合性较强的灵活题,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七、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必须分层次,并有针对性。鉴于优、中、后三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不搞“一刀切”。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及较高要求,课外作业布置分为必作题和选作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作业,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和提高。

八、评价的分层

课堂的分层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秀生精益求精,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而分层评价尤为重要,如对同一问题的一般性解答,对优等生来讲,应给予适当点拔,做到完整、准确、有序地进行解答;而对后进生应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适当给予引导,力争解答较为完善,使他们自尊心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放课优等生范文4

关键词:幼师生;后进生;非智力因素;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2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研究证实: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智力(智商IQ)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均无显著差异(t=0.688,P>0.5), 在学习方面有相同潜能。因此学科后进生应指智力发展正常而学科学业不良。智力很大程度靠遗传,后期智力培养是开发潜能,不能实质性突破,多数人是智力正常(超常

1化学成绩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由韦克勒斯提出,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等心理品质。对此抽象概念,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以有关非智力因素理论为依据,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参照心理、教育学及有关学习方法,编写问卷包括: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设计37个选择题,每题4选项。应用模糊概念定量表示法量化评比,4个选项反映非智力因素水平高低定为6、4、2、0分。答卷15分钟。将学生答卷得分与其化学成绩相对应,据教育统计学求相关系数。从系数的正负、数值,判断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化学成绩水平的关系。为保证成绩反映真正学习水平,初三的成绩采用中招成绩,其它为期末成绩。为了保证可信度,调查取样涵盖初三、高一、幼师一年级,并在安阳市5个学校展开,表1是调查统计结果:

表明:非智力因素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5~0.7为显著相关),注重非智力因素,必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初三生相关度大于高一,说明非智因对初中生影响较明显,应该尽早开发。与幼师生相关性最高,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幼师生成绩影响最大,可能与幼师都是女生发育比男生早的心理特点有关。

表明:化学成绩与数学、物理相关性极高,与语文相关较高,与外语相关低。说明数理化的学习有相似心理因素。这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基础教育将化学课程归入科学。

2优等生和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的调查比较

为确定影响后进生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进行了优等生与后进生基本非智力因素的调查。

2.1调查方法 小团体集体测试并辅助谈话法。

2.2测量工具 国际通用、国内修订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Cattell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2.3被试选取 2007年三所初中512名应届毕业生,以中招化学成绩标准分高于600分、百分率在85分以上和标准分低于200分、百分率在35分以下的作为标准, 选108名化学成绩优等生为实验组, 89名后进生为对照组(当年考入安阳幼师67人在此列)。

2.4结果分析

2.4.1化学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比较

两组被试16种基本人格特征比较分析:其中8种人格差异比较显著,是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自律性(表3)。这表明后进生与优等生相比其内在动机和兴趣有差异,主动性和自律性不足。这一结果与人们已有的共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性表现一致。

次级人格特征和应用人格特征比较分析:次级人格中焦虑性、处事的懦弱与果断和应用人格特征的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差异显著(表4)。

2.4.2影响化学学习人格特征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中招化学成绩为因变量,Cattell16种羁绊人格特征中两组被试检验差异显著,取P

3调查结果讨论

3.1幼师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呈正相关

非智力因素的确影响化学学习表明:相同学习环境和智力水平,成绩存在巨大差异很大程度取决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心理因素差异。表现为如其它条件相同,幼师生学习化学的非智力因素与重点高中优等生一致,学习成绩就好。这说明幼师化学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能只靠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习时间,而应找出不利的非智力因素,即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客观心理因素。

3.2影响后进生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比较

造成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影响其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比较中找到,即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概括以下:

动机障碍。表现为主动性差别。有明确学习目的和兴趣,学习才有主动性。优等生的成就动机高、目的明确,学习有较强的兴奋性、怀疑性,能主动寻求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机会。后进生缺乏动机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责任感,对前途茫然,学习情绪冷漠、焦虑、厌学。

认知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别。学习方法差异是造成学习能力差别的主要原因。优等生和后进生智力水平相当,但前者抽象逻辑思维的思路明确、清晰,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较强学习能力,因此聪慧性较高。后者缺乏正确方法,形成认知障碍,学习能力弱,知识掌握不牢,难形成合理知识结构,这与长期养成教育有关。

意志差别。表现为自信心差别。优等生自信心强,不轻易放弃主见,能独立完成任务。后进生有较强的依赖性,自控力差,受挫折的耐受力差。所以幼师女生入校后好哭鼻子,她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由幼稚与成熟混合交替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离开家来到一个新的完全靠自己的住校制学校,学习内容的加重,加大了认知不适。另方面社会变革、家庭和传媒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自身青春期发育和周围缺乏异性(幼师女生多)吸引、激励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因素,缺少关心帮助。

4综合非智力等各种因素构建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4.1建立幼师生学习心理诊断、指导(心理调节)机制

诊断影响后进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困难因素是转化前提,包括学生集体学习心理诊断和个体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班级集体或小组的学习心理诊断。个体诊断是教师、家长等对学生逐个的学习心理帮助。

学习心理指导(调节)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帮助其了解现有学习心理状态,分析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采取相应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消除不良因素。《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目标,提高适应性、自学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心理调节机制建设应依托学校整体的心理教育专门机构,我省9所幼师院校都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调节)机构,目的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人生中的心理问题缓解压力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一般有以下职能:

①在行政领导下,由科研室制定心理教育计划,包括总体和学科目标、内容步骤。

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③开展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

依据心理教育任务,可依靠两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面向全体学科的心理教育;针对个体的矫正性教育。采用三种教育方式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运作模式:第一开设心理辅导课,面向全体促进心理发展的心理辅导。第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对少部分心理障碍进行咨询辅导。第三在学科教学和团队、学生会、社团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4.2启动幼师生学习内在动力机制

调动后进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旦目的明确,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而主动学习,提高效率。学习动机包括兴趣和需要,可从以下培养。①给后进生创造成功机会,增强自信心。后进生在学习中多次失败,自信心低,增强自信心,能从根本上启动学习内在动力。操作上,一要善于捕捉其成功“亮点”,鼓励、帮助迁移到困难学科的学习中。二可采用分层教学,把握教学速度难度,让其能跟上教学节奏;提问控制好思维层次,让其有话可答;作业和考试难度上,让其能普遍考及格而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②理论联系实际,展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这属于教材改革,它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过程中掌握实在的学科知识,领悟学科价值,激发兴趣和需要,从而转化为学习内在动力。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顽强意志。学习能力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科基础知识薄弱。为此可做三方面工作即补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好学习方法。顽强意志是个人优良品质,决定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应结合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励、挫折教育培养自控力鼓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4.3探索化学研究性教学促进后进生的全面转化提高

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改禁锢、被动的学习为主动、自主,符合心理和现实需要,受到学生欢迎,它使学生由需要产生兴趣,迎着困难上,自己要求去探索、分析、讨论,化学概念、原理、过程经过其研究意义的构建和加工,理论来自自身实践的探索,因此这种课堂上气氛活跃,没有压力,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既强调了小组合作意思,培养了竞争意识下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班风、学风建设,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转化大量后进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黄琼.幼师生群体人格特征的初步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1996,2:45~46.

放课优等生范文5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55-01

从2010年12月份开始,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的了解,再到课堂中的运用,一路走来,点滴之中,有许多学生带给我的惊喜和亮点,也有一些变革产生的困惑。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新认识教学,重新认识学生,也要重新认识自己。结合生本教育,我们每位教师都在努力实践着,感受着生本教育带来的新鲜空气,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尤其是初中英语课文每一单元的背景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已经学会了依赖老师,很多时候提前的准备工作安排不下去,学生有时照抄别人的准备工作,有时干脆敷衍了事,效果非常不好。就像前置作业的布置,就是一个难题。英语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英语的前置作业除了笔头作业,还有口头表达。初中生本课堂的前置作业该如何布置?笔头和口头怎样兼顾?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怎样兼顾融合?就课型来说,英语课可大概分为单词课、语法课、对话课、阅读课、练习课、复习课。甚至还可再细分分为写作课、听力课等等。如果前置作业布置过多,过难,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布置的过于简单,又起不到作用。

(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课堂上学生做任务时候,有时优等生表现,众人旁观;合作热闹,出现了浑水摸鱼的现象。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教师改变了过去领着学生分析课本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小组一般由5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3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们“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但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会抱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从他们的举止上就可以看出一些情况,要不是自己负责的内容,他们总是精力不集中。特别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优等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内容,而差生在此时一道题也无法完成,他们就会有一种抄袭的心理存在,这样练习的效果也就没有了。有时差生在发言时由于优等生的帮助,任务完成的也相当出色,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但一到考试中去,最终的结果就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他们害怕发言,害怕出错,害怕同学嘲笑。

(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一段时间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有时为了赶计划,很容易将生本教育架空,因为计划的限制,很多的讨论,交流和合作就被大量的压缩。这样长期下去,生本教育就成了空壳,根本就发挥不出它的实效。

(5)小组讨论的时间过少,导致讨论的效果不好。

针对以上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想法:

1.前置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根据所授课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前置作业,如单词课的前置作业,小组利用音标拼读单词。组内利用互补原则,最大程度上组内每个组员单词读音过关; 划出小组不会读的单词,再请教别的小组;收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在个人词汇整理本(课堂上再共享,例如:课上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总结得多。这样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也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2.对于学生参与意识差,交流困难的现象,老师就应该多鼓励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活动中不管对错,对他们勇敢的发言行为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提出适度的表扬。

3.教师要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本教育实践的初期,我觉得在我们学生的身上做到完全放手不是十分的合适。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不愿意展示,老师不愿意尝试。所以我在推行生本教育模式的初期,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生本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表达、分析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我提示的解题思路来表述答案,在个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身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虽然前面的路还不清晰,但坚持下去我想也会柳暗花明的!

参考文献

放课优等生范文6

一、应呼吁家长注重对孩子的课外英语指导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平均一天只有一节英语课,课时比较少,且老师要负责管理班级中几十位同学,平均一个学生只有一分钟的和老师单独学英语的时间,老师难免顾此失彼。而当学生放学后回到家中,两个家长只需要面对自己的一个孩子。作为出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家长,基本都有一些英语基础,辅导小学生绰绰有余,他们应该重视起对孩子的英语指导工作。这样便和小学英语老师做到了内外配合,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课堂都能学到英语,长期下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可以培养起来,有助于英语后进生的及时跟进。

二、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多给后进生表达的机会

课堂上,小学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一个是要对孩子的教学有耐心,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思维和学习观念还远没有形成,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出现错误和反应慢的现象实属正常,老师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歧视甚至放任英语后进生,而是必须要耐心教导他们如何英语发音,如何书写单词,多给予引导和帮助,一旦培养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英语教学便会顺利很多,这才是小学英语教师的职责。第二个就是老师要多给英语学习暂时困难的同学机会,让他们上课多发言,多表达自己,告诉他们不要怕错,就是错了老师也一定不要有任何惩罚措施,哪怕是一点点的不满也不要有。老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问题,这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帮助,他们可以有的放矢调整教学方法,以便让后进生和优等生一样,在英语学习中齐头并进。

三、老师要提倡学生课后多用英语交流,优等生要多帮助后进生

小学英语老师毕竟是成人,不管如何蹲下身子和学生们感同身受,终归不如学生们相互交流的效果好。因此课堂上,当老师讲授完一节英语课后,一定要鼓励学生们课后互相切磋,孩子们的关系总是最纯真的,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少有障碍,有助于互通有无,这样便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均衡地发展,让后进生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从而消除两极分化。

四、要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