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1
1.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1.2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同样的问题,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的主题为马,单元作文要求有三个:①搜集有关马的作品,选出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②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或牧区,可以写写自己所了解的马的生活,如果你知道马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③想象作文:未来的马。这三个题目,只有农村或牧区见过马的孩子还能写出一些来,而城市的孩子,很少见到马,那只能写第一个题目或写马的故事,但是这些都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并不是习作。第三个题目也只有少数极有想象力的学生能写出来。
如果这些单元能改为以动物为主题,选几篇写各种常见动物的课文给学生做范文,作文要求设置为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比如猫、狗、鸡之类,那么,学生可写的小动物会很多,对这些小动物也比较熟悉,并有条件去观察了解,写这种作文题就会比较容易。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2.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转贴于
又如,在教学生写桥,写游记这些作文时,教师可与家长联系好,由家长带孩子去看桥,去游览。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从而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真实的文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们能在游览,参观时做到给孩子讲解景物的历史,和孩子讨论游览的感受,而大多数家长只是带孩子游玩,孩子回来后对于他去过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因为经济拮据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就更谈不上到外面的世界去启迪孩子的智慧了,致使农村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写这些作文时难以下笔。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3.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学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 ,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
一、教师的责任心
对每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来说,都希望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是最好的,我们应该胸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我想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础。
二、教师的耐心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中提到:“教师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做人、教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有责任心的基础上还要有耐心,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三、教师的教学思路与习惯
我认为一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习惯在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与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想根据我们的教育趋势和考试题型来探讨。
1.基础知识(即知识积累)。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上是来自书本中的课文生字、古诗词、词语盘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而要在平时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与掌握。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把生字这块完成好。首先,给每个生字注上拼音,组一个词,理解意思;其次,让学生用写字本来抄写生字,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拼音、组词、田字格的正确书写这三方面的能力;最后是听写,听写时要求学生写出拼音、组词。古诗词、词语盘点与日积月累这三块也必须让学生进行听写或默写,但这些工作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突然要求学生做到这些,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知识点。知识点一类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贯穿进行教学,这样一能巩固知识点,二能帮助学生运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如:一年级在下学期开始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后面安排了一道补充句子的题目;二年级就是强化学生写句子的能力,在精读课文的后面不仅有了补充句子,还增加一个自己写句子的题目,并开始让学生认识拟人句、比喻句,学习简单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来写句子;三年级上学期就重点学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同时还要掌握简单的病句修改和引号的用法,这是小学阶段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下学期就有缩句和反问的知识点出现;四、五年级就让学生在说话、阅读和习作中学会运用;六年级就让学生将前面这些知识点全部贯穿到每篇课文中。根据这一规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注意这些知识点的贯穿,让学生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认识、掌握和强化,这样的教学既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性太强,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掌握的效果最佳。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全面理解新课标,全面养成这样的教学习惯。
3.口语交际部分。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这说明我们需要考查学生的说话和概括能力,为此我们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多用普通话,而且还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也就自然能做好口语交际部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从三年级开始,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先让学生照着故事书来讲简短的故事、笑话等,再后来讲更长些的故事、笑话等,五、六年级时就要求学生尽量复述故事),轮流写班级日记(三、四年级可写片段,五、六年级写完整的),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一定要让学生来说,不管说得好坏,让学生有训练的机会。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安排了一次“讲诚信,不撒谎”与“善意的谎言”的主题辩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辩论的交际形式,我就自己带领学生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辩论赛;下册第五单元又安排了“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主题辩论,这次我就完全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4.阅读部分。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就应该在平时的课文分析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如对哪一类题型应如何做,有哪些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好类似的题型。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时,就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中蕴含的多个考点与题型:(1)修辞的运用。作者朱自清在课文中大量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比喻、反问;(2)句式的仿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3)文章的写作方法: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3
[关键词]阅读目标 积累 词语 课外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没有语文素养的人,他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受到影响。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要靠什么?我认为主要靠的是平时的积累。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积累自己喜欢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60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现实情况怎样呢?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对课改实验区调查后坦言:中小学生使用词汇量大幅度减少,而且很不规范。也有人尖锐批评: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的黄金年华,却不及旧时只读了几年私塾的童子那样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话说得所有些尖刻,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现在的学生能大段大段地背英语课文,而我们母语的课文能背诵几篇呢?英文对部分学生来说一辈子都用不上,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都要说的母语说起来语言干瘪,词不达意。我觉得这与教材编写者的设想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很好地落实有关。因此,我们要对照课标,努力完成各学段的积累任务,让积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才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词语盘点活起来
从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课文学完都有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目的都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的。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为例,读读写写的词语有26个,读读记记的词语有36个,合在一起是62个,乘以8个单元,总计是500个词语,五年级一年掌握1000个词语。一年就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为什么还说学生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了呢?我想:根本原因是这些词语只停留在会写会认的层面,他就是沉睡的,对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作用并不大。打个比方,很多英语单词我都会写,但你让我用英文说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单词对我来说是沉睡的,我不会用,无法唤醒它们。让这些词语成为我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最简便的办法是用词语造句,增加了理解、运用词语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词语用到所写的日记、习作当中去。这样学过的词语才是有用的。
二、课内积累背起来
教材选用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来给学生阅读,有的要求背诵,这是积累语言的大好时机,老师们都能要求学生认真背诵。每年期末考试题中肯定会有一道题是考查课内积累的,内容主要有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和要求背诵的课文片段。还有一些美文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提这个要求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是就会出现一些滑头学生挑选最短的来背,这对积累语言没有好处。我看英语书上也没有背诵课文的要求,为什么老师总要求背呢,就是为了增强语感,积累英语语言,做到熟能生巧。可是我们的母语除了每天说的口头语,大白话以外,我们有又积累了多少语言呢?像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
文中有多个成语,还有比喻句,语言多么优美。如果学生选最后一段,老师也没话说。考试也没法考。文中的成语倒是要求会写,但学生普遍不会用,跟没学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六年学习下来,说学生词汇量少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要求学生全文都背诵。有人肯定说加重学生负担了,我觉得把一些枯燥的重复练习的作业量减少一些,学生的负担反而会轻了。
三、课外阅读跟进来
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以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连零头都达不到。教材把字分为两类,一类字会让会写,二类字只认不写,在一二年级,二类字的数量远远大于一类字。目的就是使学生提早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教材编者在每单元结束安排词语盘点也是这个目的。所以,没有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因此,老师能重视课外阅读,克服困难。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她在讲到课外阅读时,说:“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书,当课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时,就可以拿出来看。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起名《浪花集》还是《拾贝集》的,专门用来记好词佳句。有一次,老师去晚了,进教室一看,学生没有玩闹的,都在静静地看课外书。”多么令人羡慕的场面啊!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有语文素养的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物传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54-02
作者简介:陈友廷(1986―),广东汕头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广东省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作文教学。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不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涉及面也广泛。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为一个专题,有些单元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得学习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些专题当中,“人物传记”没有被独立为一个单元,而是散见于诸多专题当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詹天佑》《在花山》《将相和》《晏子使楚》等几篇课文,此外,根据人物传记的特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西门豹》也可以归入其中。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旗帜鲜明地提倡读传记,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正因为人物传记对学生成长有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是非常常见的。其实,同样的道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通过阅读名人传记,他们可以把自己与传主对比联想,名人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不论是成功的或失败的,都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思考,给他们以启示。那么,哪些策略有助于优化人物传记类课文的教学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并抓住人物的精神本质
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领域的名人,很多都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是绚丽多彩的万花筒,历史人物有其复杂性。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大量的历史人物有的功大于过,有的过大于功。因此,在教学当中,立足文本,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并抓住人物的精神本质就显得特别重要。
以《詹天佑》一文为例,“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所选择的材料都是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及“爱国”的。三则材料在表现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时各有侧重,但值得注意的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偏正结构。“杰出”就在于詹天佑不但有强烈的爱国心,而且有出众的才能,杰出中也包含着强烈的爱国心。在修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开凿隧道、学以致用地设计“人”字形线路,都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更说明了詹天佑杰出的成就,他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所以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在文章中始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学生只有紧紧抓住詹天佑“杰出”与“爱国”的本质,才能通畅地理解全文。
二、合理补充必要的历史背景知识
小学课文的选用受制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常常选用一些篇幅较短的文章,有时为了需要,还会对文章进行删改。而人物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当中,有时候由于时代久远,如果不补充说明具体的历史条件,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很可能会产生偏差。如在教授《詹天佑》一文时,首先必须点明当时的历史背景。由于课文的第二段就有详细的说明,学生理解詹天佑处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历史时期没有困难。然而,在“勘测铁路”一段中,詹天佑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对学生来讲,“困难”一词很抽象,如果不根据历史事实在这里补充必要的材料,学生对詹天佑那种修筑铁路的决心就不会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因此笔者查找资料作了补充,把詹天佑当时所遇到的困难罗列了出来:
1.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
正当工程进入第二段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2.帝国主义趁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3.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4.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
通过以上材料的补充,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詹天佑面临的挑战是多么艰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爱国”“杰出”的本质。
三、善用题材资源进行写作拓展训练
人物传记里的人物往往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因其经历和贡献而有很大的影响。传记的编写者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往往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如果教师在教授人物传记类课文后善于抓住机会,就是进行写作拓展训练的好机会。
(一)改编体裁,锤炼语言
《晏子使楚》一文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感受语言艺术”专题中,这个专题比较特别,除了相声还安排了剧本这种对小学生来说很陌生的文学体裁。为了加强学生对剧本的把握,笔者引导学生把《晏子使楚》改编为剧本。学生通过改编,不仅对剧本这种体裁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还在改编的过程当中通过设计人物的对话锤炼了语言,对通过语言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写读后感,沉淀思想
典型的人物事例,鲜明的人物性格,往往能触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写人物传记的读后感,一方面可以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舞动思想的双翼,生发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感叹和议论,从而沉淀自己的思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教师可抓住时机,通过写读后感来激发学生对自己读书目的的思考,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此外,《在花山》一文也非常适合学生写读后感,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这样的道理: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三)活学活用,编写人物小传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朗读渗透环境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章描写的正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学习课文时,我带领学生理解好词佳句,品味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我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激发他们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在教学小兴安岭的春天时,课堂环节是这样的:(1)读中找景,用“”圈出自己看到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美景,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鹿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小鹿写得太美了,太可爱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溪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在读中感悟了小兴安岭的美,感受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我想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之一。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终身受益的东西从来是看不见的,是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之情,这种油然而生的对自然美、语言美的感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
二、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儿童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与其进行一百次生硬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接受教育又增长知识。
1.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渗透环境教育
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让学生欣赏、想象、对比。学生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比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他们会由衷地感叹: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事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2. 抓住重点课文和重点语句,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重点语句,说体会,谈感受,加深理解。如文中的“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做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表达这种随意心态的还有“一棵一棵”, 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做一回事。“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不仅仅指的是人们砍伐树木的工具,还包括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
《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让学生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3. 课外拓展延伸,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将环境教育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展视野,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并动手动脑,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完后,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学生写道:“ 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写到这,我想学生们的心肯定犹如大海般不能平静,幼小的心灵里油然而生出一个想法:保护地球吧!那是我们的家啊!
三、通过作文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使国家未来建设者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这学期,我在鲤城区“习作(写话)专题研讨”活动中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想象作文《假如我是……》,重点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换位想象,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和愿望。在指导时,我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写环境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一位同学写《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引导她从当前山林毁坏严重、森林火灾繁多、人们为谋私利乱砍滥伐等现象入手,道出大树希望受到人们的正确对待。还有一位同学的题目是《假如我是环保专家》,其中写道:“以前天是湛蓝的,水是清澈的;现在天是灰蒙蒙的,水是浑浊浊的,许多飞鸟走兽不现其踪迹,鱼虾之类少得可怜。假如我是环保专家,我首先处理的是那些成堆成堆的垃圾,一个城市一天要埋掉数以千吨的垃圾,一些垃圾能腐烂,而白色污染几千年都烂不掉。我想要发明一种药水,滴上一些就能使垃圾自动分解,对土壤有利的埋在土里,而烂不掉的呢?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变成人类需要的氧气,还给大家天之蓝、水之清,让飞鸟走兽能和人类协调共处。”
通过这次的习作教学,让学生产生了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作文中表达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在语文活动中正确渗透环境教育
1. 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是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有选择性地利用这些绿色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就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利用各种语文活动正确渗透环保教育
如组织学生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开展各种宣传口号和绿化环境的设计等语文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这不仅渗透了环保教育,而且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与人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利用新闻报道进行环境教育
当今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其图、文、声、色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及时了解环境信息提供了方便。我们在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习惯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了解那些近在咫尺、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导致的恶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讨论。这样既考验了学生捕捉信息的敏锐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在嘴唇的上下翻飞中锻炼了口才。与此同时,我们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也得到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