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景满分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1
柳永的《雨霖铃》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写景句,把普通平常的离别一事,写得沉重压抑、缠绵凄恻、回肠荡气。如果没有景物的渲染、烘托,男女主人公就不会这么血肉丰满,表达的情感是不会这么感动人心的。《西厢记》“长亭送别”最受称道也得益于融景于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描绘了一副动人的长亭送别图,以秋天特有的景物衬托出莺莺离别的烦恼、痛苦、沉郁、伤感。萧瑟的秋景与悲凉的心境化而为一,委婉深沉,令人悲痛欲绝、柔肠寸断。[一煞]、[滚绣球]、[收尾]等,无不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楚楚动人,形象感人。
以叙事见长的小说也缺不了景。鲁迅小说《祝福》的结尾:“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乐景不乐,沉闷、一团糟。以乐衬悲,烘托出祥林嫂死时的悲凉气氛,同时也写出了“凶人们愚顽欢呼”的丑态,反语讽刺,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深化了小说的意义,寄情于景,回味无穷。
以前选入教材的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景物描写也非常精彩。“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东南边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里的写景,借用影视空镜头的形式,使热闹的画面突然变得宁静,富有诗意;“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又烘托出了心情的空荡荡,迷茫茫。形象地呈现了妇女们探夫心情由急切的躁动转向失望后无言的平静。妇女们埋怨丈夫“栓马桩也不顶事”、“脱缰”会忘记自己后,又有一段景物描写:她们轻轻地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又安安稳稳浮到水面上生长去了。人物的沉思默想在融景于事的描写中,暴露无疑,形象逼真。
叙事要动人,引起共鸣,无情不行。感人至深者莫先乎情,而情本身没有形象,要传递出去,必须借助于外物,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物感说”认为:“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情因景生,景随情变,融景于事,情境交融,能增加语言的形象性,从而将主观心理客观化,把抽象感受具体化,把人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切感人。情与景离,就失去了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流于浮泛、苍白、单薄。
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活”,不少满分作文都有自然景物描写,有篇满分作文是微型小说,写一些领导在“绿色生活”理念上的形式主义,其中一处景物描写是:“不想壮观的奠基场面惊飞一只在附近栖息的野鸭,结果野鸭慌不择路地撞上正在竖立的标牌,伤了翅膀,扑棱棱地落在湖里。”这给虚拟的小说增加了艺术的真实性。2011年的高考作文 “拒绝平庸”,不少满分作文也都出现了融景于事的片段。如“耀眼的白炽灯在空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圈,……动人的音符在迷人的夜色中,似有形的烟雾弥漫着、氤氲着……动感的音乐伴着舞动的身姿,成了夜色中最迷人的风景”等等。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2
关键词: 中考作文 误区 作文训练
一
在语文升学考试中,作文分值比重较大。尽管老师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整天忙于有形的、交给老师或家长的作业,课余读书时间少;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食堂之间,生活体验少,接触社会时间有限。积累的生活感悟少,课余阅读不广,动笔不勤,因此,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老师布置的作文,一些学生抄袭作文选,断章取义,或是闭门造车,编出一些材料与故事来应付。在参与中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我评阅了大量作文,发现中考作文存在许多误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形式的创新,内容显得空泛。
许多同学在作文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如采用日记体、小标题形式,形式看似新颖。这类作文如果选材精当、语言精练、角度新颖,就确实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可以获得高分。但许多同学东施效颦,把这样的作文写成几件毫无关系的几件事情的拼凑,读了让人觉得生硬。这类作文流于新式创新,而内容空泛,背离了写作考试的原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级学生写作时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纠正学生刻意在形式上创新倾向,把重点放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上。
(二)追求语言的华美,情感显得苍白。
随着文情并茂的满分作文的出现,中考作文文风也渐渐变得浮华起来,出现了学生大量片面追求好词好句现象,作文的语言也显得靓丽,但整篇作文读下来就是辞藻的对砌、华美语句的铺排,却少了真情实感。老师阅卷时感叹于学生词句积累的基本功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作文中本应多彩的情感却显得十分苍白。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细细体会教材中入选的文章,如《背影》、《白杨礼赞》等,领悟这些作品感人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的一腔热情。
(三)作文体裁不限,变为体裁“四不像”。
随着对审题要求的降低,中考作文文体要求一般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对初三学生而言,写作一般是以记叙文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而中考作文常常出现文体不分的现象,有的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景物的描写用说明的方式;有的在叙事过程中突现一段议论,让人读了以后把握不清文体。这说明在平时应考训练中,作文指导无序,没有分文体训练,导致学生写成了大杂烩一样作文。
(四)作文中“我”的缺失,使行文乏味。
在中考作文中存在大量文采一般的作文。这类作文“我”的情感缺失,本来可以写得丰满的作文变得枯燥无味。作文中的母亲都是讲大道理的,经过母亲的教育,“我”知道错了之类。母亲的形象呆板而统一,显得公式化。写老师也一样,千人一面。生活中和母亲交往真实的细节没有被发掘出来,写老师,就是写老师严厉的一面。这样的作文连自己都没有被感动,怎么能感动阅卷老师呢?
(五)写人记事流于平淡,显得泛泛而谈。
学生的考场作文中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写人记事流于平淡,显得泛泛而谈。在作文的选材中,简单地复制生活,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叙述事情没有主次,没有详略,不懂得通过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自己的感情。选材陈旧,甚至是编造材料,这样的作文显得简单化,当然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二
对初三学生来说,提高作文能力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要依靠平时的积累训练。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精读与泛读结合,做好阅读笔记。同时,针对作文写作尤其是记叙文写作,从基础开始扎实训练。
(一)学习范文,仿写作文。
学生的阅读积累少,而在学习课文时,一些教师偏向于对教材面面俱到地分析,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一一分析,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因此,在课余,我找出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学习范文,仿写范文。如:“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像火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到在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请展开联想,以后还有怎样的景象发生?人又会有怎样的活动与思绪?续写200字。这道题目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这样引导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阳照样终于冲破了云彩……要善于抓住景色的色彩变化来表现朝阳的景色之美。朝阳之光由弱到强,天穹之色由暗到明,重在描绘朝阳的形态变化,把日出过程中太阳的形、色、光的细微变化,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描写更生动形象。这样引导学生观察之后,学生动笔,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经过这样细致的点拨训练之后,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显得有层次、有文采。
(二)互阅作文,取长补短。
学生的写作视野是由他的生活范围决定的。学生通过互阅作文,可以看到别人的缺点,也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如有位同学写自己一次从失败后重新获得信心的事。开头这样写:“当竞赛成绩揭晓后,我得知名落孙山,心情很沮丧。”但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作文后,改成:“当竞赛成绩揭晓后,我得知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改,作文显得生动多了。
(三)缜密构思,言之有序。
在写作文时,有的同学不知从哪里下笔。其实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看到眼前优美的风景,心中萌发真情、浮想联翩,但真正动笔时却词不达意,这是因为平时语言积累不够。除了要过语言关外,理清写作思路也很重要。写作时,学生应根据作文的内容缜密构思,确定写作的顺序。如,2010兰州中考满分作文《乡村让我陶醉》:“乡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是一个静寂的地方,乡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乡村是一个纯朴的地方……――题记”作文开头用题记写出了“我”对乡村的印象,接着描绘了乡村的秀丽景色,再描写乡村人淳朴的性格,最后用“我”对乡村总的美好印象结尾。作文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四)用心感悟,融情于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是飞鸟,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等客观存在的景物,然而一旦印上了作者的不同的情感,就会变得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因为人们对同一景物的喜好程度和感悟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写景的时候,学生要努力抓住自己瞬间的独特印象,让笔下的景物烙上真切的情感,这样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3
首先,错误的“文以载道”观念迫使学生说大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要求学生作文思想健康,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中学作文教学而言,我认为这里的“道”应该是指作者的真思想、真感受,而“思想健康”也应该是指心口一致、言行统一,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道”看成是“道德”;把“思想健康”看成是品德高尚;把“文以载道”看成文章是用来宣扬道德的工具,或者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没“道”编“道”,没“高尚”就伪装“高尚”了。写老师的不足,就被斥责为没有礼貌;写对同学的不满,就被评定为“小肚鸡肠”……他们还怎么敢说真话呢?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而是说对学生在文章中出现的不太正确的想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品低下,甚至人品低下。
文章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作者人品的高下,一个出色的作家也并不一定是个大写的人。正如虚伪的“真理”比真实的谬误更可怕,文章里虚伪的道德情感也比真实的幼稚无知要可怕得多。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文章的“立意”看成重中之重。为了所谓的“立意深刻”,不惜说大话,说假话。为了“立意深刻”,就要从柳芽看出生命希望,从小草想到意志坚强;从妈妈的唠叨看到母爱的伟大,从同学的举动感受心灵的崇高……世间万物,人情琐事,几乎没有什么不戴着神圣的光环。而作文,就是要学生去发现这种“神圣”,歌颂这种“神圣”。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显。作为中学生,他的思想里有些幼稚甚至谬误都是难免的,他们作文里表现出这种幼稚、错误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为了“立意深刻”而抹杀他们真实的感受,不能为了“思想健康”而让孩子的文章虚假地承载起成人的“道”。写“奉献”,就要写环卫工人、白衣天使、人民教师;写树根、树叶;写蜡烛、粉笔;写小草、土地……事实上学生所接触的“白衣天使”可能疾言厉色、面目可憎;环卫工人也可能只是迫于生计,对工作敷衍了事;人民教师也不见得个个都在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学生本没有真切的感受,只是为了迎合所谓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而虚假地歌颂,岂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封建时代的“八股文”是“为圣人代言”,我们难道还要走这样的老路么?
对于中学生来说,幼稚天真本就是他们最本真的美丽。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要让孩子用虚假的“文”载虚假的“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片面的;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到头来,学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大话假话了。
其次,“优秀作文”的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说假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就是写法指点、佳作示范。就佳作示范来说,我们往往选择中、高考的满分作文,各种竞赛的获奖作文作为范例,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优秀作文”,什么才是写作该达到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优秀作文”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 《秋,梧桐叶落的季节》
站在街道中央,看两旁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倾听它们的细语:“虽然凋零的命运我们无法摆脱,但在落下的一刹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会跳出美丽的舞蹈,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我走到梧桐树下,仰望,一片叶子打着旋儿,像在跳芭蕾,随风飘摇,像天鹅的羽毛,那是四小天鹅吗?这变幻的舞姿让我惊叹,这软弱的、枯黄的、易碎的生命演出了最美的一场舞蹈。那柔情中也蕴含着刚强,像是在极力让我相信,这样的优美,它是办得到的,这种辉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一叶叶、一声声,终于让我不再怀疑:即使失去再多,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那就是自己的价值。
例2 《风――可以穿越荆棘》
生如风。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惟有忘记。
……
这两段文字分别是中、高考满分作文(选段),可以说是“优秀作文”的代表。其实这样的文章类似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小文人语篇”,是“散文的习作”。它们写景抒情则辞藻“优美”,笔墨“精彩”,句式多有排比倾向;发议论,则往往联系人生,感悟哲理;形式上常常不拘一格、花样繁多。概括地说,这类“优秀作文”的特点就是:形式新,有文采,有哲理,有学识。这样的文章不是不好,把它评为满分作文、获奖作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文章作为给学生模仿的范例,把这样的“优秀”标准作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的作文不是大多数学生所能掌握的,即使通过所谓的“作文辅导”也很难达到。学生为了向这样的“优秀作文”靠拢,就只得凑一些辞藻华丽的语句显示文采;发一些“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悟提高立意;列几句名言,排几个典故,写几行诗词展示学识。也正因为这样的“优秀作文”的标准,南开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所说的作文得高分的“三诀”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看法了。
看看那些获奖作文、满分作文,大量的都是“形式创新”“文采横溢”“博闻广识”。而我们呢,也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文字能力、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为写作文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识、才华、积累”塞进文章里。拿起笔,想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开头用题记呢,还是用格言?是开门见山呢,还是借景抒情?是用日记体还是书信体或演讲稿……严重违背了作文的本真。不少老师让学生在考试前背诵“格式”“范文”“名言”“佳句”等等,原因也就在于此。
“语言”可以背,可以凑;形式可以编,可以造。那“哲理”呢?作为中学生,阅历不多,体验不深,要有“人生感悟”“深刻哲理”本就不容易。可是看我们的那些“优秀作文”,都闪烁着“真知灼见”:从烧水泡茶感悟人生浮沉,由雨后彩虹联想生活真谛……许多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为了模仿,只好“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文章里到处可见人云亦云、无病、苍老蹩脚的“哲人”面孔了。
第三,中学作文教学目标和作文实际评价的错位是导致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根源。以初中作文教学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段的具体目标有这么几点: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显然,《标准》对“写作目标”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写作能力”。即会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二是要求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是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且达到这样的要求了,也就是合格的、优秀的作文了。
中、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也主要强调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美观、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这是显性的标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隐性的标准”来实施作文评价的。从上述“优秀作文”的特点来看,这“隐性的标准”就是“文学审美倾向”。语文老师基本上都经过良好的文学熏陶,自然形成了比较高的欣赏品位。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欣赏品位带进来。看那些高分作文,几乎都有“文学化”的倾向。因为考试评价这样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也就会用“文学创作”的要求来观照学生作文。“文学创作”是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个性而娴熟的语言能力分不开的,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的教学和评价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具有“文学天赋”的人。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也只是培养“能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中学生,而不是培养“文学家”。更何况,“文学作品”大多也是真情率性之作,何必让我们的学生矫情造作呢?
国外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写像模像样的研究报告、小论文,而我们的大学生可能直到毕业也没学会基本的论文规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实用化”“生活化”,而是着眼于“文学化”。作文为了向“文学”看齐而严重脱离生活需要,到最后,连开会讲话稿都要用“春光明媚,景色宜人”“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等等莫名其妙的文字来开头了。这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悲哀。
就目前来说,作文评价最主要的手段是各类考试。从作文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想要考核的方向。下面是2004年的几个高考作文题目:“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江苏)、“平凡与自豪”(辽宁)、“包容”(北京)。这些题目不是“充满哲理”就是崇高,命题者对山、水的感受,对价值观的认识本已经给学生限制好了,还说什么“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呢?学生没有真切感受,就只好在内容上形式上挖空心思“套、凑、编”了。同时,这样的作文题目究竟想考学生的什么?是考学生的思想境界,还是语言才华?作文是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而这样的题目很难看得出和实际需要有多大联系。下面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入学考试的几个作文试题:①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②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干什么?为什么?③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出的?④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中国青年报》2003.10.15,黄全愈《近看美国高考(下)》)这些题目,没有命题者的观点指向,答题者不必费尽心思揣摩立意、修饰语言。学生“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虽然上面的例子仅仅是个别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中外对作文能力考核的巨大差异。作文,其实只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考试,也只要考这个就够了。
正因为作文评价(试题及实际操作的评分标准)严重脱离大多数学生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必然使他们无所适从。面对题目,往往无话可说。即使有话说,但想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怕立意不高、语言不美、形式不新;想要模仿那些“优秀作文”,可又力不能及。最终只有“套、凑、编”,满篇大话、假话了。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4
一、回归课本,挖掘作者资源
中学课本的许多作者多大有文章可做,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素材。他们中有革命导师如恩格斯、,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科学巨人达尔文、华罗庚等,诗人作家更是浩如烟海。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选择,就能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回归课本,运用文章内容
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中,“‘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又如福建考生的《风雨任平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这两篇文章均成功运用了语文教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回归课本,课外延伸迁移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来看,积累的来源有有两个方面:书本(课内外阅读)与生活实际。回归课本不是说就不能脱离课本,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积累时不能囿于书本,而忽略了生活这个渠道。事实上,读懂“生活”,从生活实际中积累语言,更加不可偏废,由课本辐射开去,可以衍生出许多素材。这些子素材可能是教材已经涉及到的,也可能是教材没有涉及过的。如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课外补充阅读《小木屋》,掌握其优美精当的比喻运用;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这种延伸有一定的限制、目的,难度较大。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实现了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也为学生素材的积累提供源头活水。
四、回归课本,培养积累兴趣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可以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的方法。
1.熟读成诵法
让学生多背,并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基本方法如下:主导词背诵法,教师提醒,学生跟背;提纲背诵法,按文章提纲背诵;手抄与背诵结合法,让学生在摘抄中记忆。
2.摘记法
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把一些优美词句摘记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习惯。
3.归类法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5
【关键词】 山区高中 阅读课 学生 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071-02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
山区高中阅读材料匮乏,学生学习科目多,时间紧,学生不重视语文阅读,导致山区高中学生写作水平长期低水平徘徊,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制约了山区高中语文学科的长足发展,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笔者认为结合山区高中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应每周安排一节语文阅读课,利用阅读课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发现阅读课对提高山区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读思结合,获得体验和感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山区高中学生生活单调而简单,知识面比较窄,见识少,缺少阅读、思考、体验,作文中套话乱飞、空话成风、假话连篇,难觅到说真感受、写真体验、谈真感悟的文章。
笔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主题,精选材料,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读思结合,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体验让作文更显真实,感悟让作文更有深度。
例如,针对现在一些高中生不懂感恩母爱的情况,笔者在阅读课上开展“母爱”主题阅读,先要求学生阅读纪念母爱的文章《来一斤母爱》,圈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去思考文中所传递出的母爱,学生阅读圈划完后,笔者请同学朗读自己圈划的句子,然后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有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母亲的辛劳,有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母爱的宝贵,有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母爱的伟大……对于同学们的发言,笔者予以积极地评价和热情地鼓励,激发学生阅读和体验的积极性;接着笔者让学生阅读文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有关母爱的文字,并认真思考分析,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母爱;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体验和感悟母爱”,学生对母爱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情感已经触发,思维已经启动,随时都可能闪现出感悟母爱的思维火花,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笔者利用语文阅读课,指导学生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体验、感悟,将表象内化为认识,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进而写出有真体验和真感悟的文章。
二、阅读品味,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低,但是当前山区高中学生阅读时间少,导致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词汇贪乏,语言表达苍白无力。
笔者在阅读课时精心挑选语言优美、有文采的文章或段落,包括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静下心来反复阅读,用心勾画、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一些字、词、句进行“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仿写语句的能力。
例如,笔者让学生在阅读课上朗读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要求学生读后揣摩句中语言的魅力,找出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作文中恰当地使用引用、对偶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准确、简洁,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文采斐然,富有意蕴,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许多经典散文都是语言美的典范,笔者精心挑选出来让学生阅读课上阅读、朗诵、圈划、摘抄,许多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等里面的文章,语言都很精辟,鼓励学生认真朗读、背诵且能默写其中重要词语、句子及段落。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好美词佳句的摘抄、仿写、化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阅读积累,获取时事素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提醒我们要关注时代,关切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现实,留意社会热点时事,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思考。
当前山区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畏文厌文的心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阅读积累,缺乏时事素材,有的学生整天埋头做题,没有关注生活、社会,只会把少数几个素材用得非常滥,比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陶渊明、李白等。缺乏时事素材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我们要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获取时事素材。
例如,笔者在语文阅读课时为学生提供时事阅读素材:中国式过马路、曼德拉去世、爸爸去哪儿、马航飞机失事、保卫汉字等,笔者在阅读课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阅读,有针对性地积累所需要的素材,找到运用素材的准确切入点,并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整合所积累的作文素材,能把大众化的素材变成自己个人的材料,提高素材有效利用的效率,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利用语文阅读课,为学生提供时事素材这股活水,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厌烦心理,丰富了学生素材积累,提高了学生作文成绩。
四、阅读借鉴,学习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山区高中学生作文能力薄弱,“编”、“抄”、“套”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固然有积累材料不够,表达能力不强等原因,但缺乏写作技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在阅读课要引导学生把书读透,既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要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组织材料、选择材料、如何确定中心;作者为什么这样拟写标题、作者为什么这样开头结尾、为什么这样安排段落层次等等。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加以对比,有目的地进行作文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笔者在阅读课选择材料时重视语文教材,因为教材编选的课文多是名家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典型例子。例如,从巴金的《小狗包弟》学习细节描写不但能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生动,还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技巧,使人身临其境、如入画中;从韩愈的《师说》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技巧,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鲁迅的《拿来主义》学习比喻论证,以小见大,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使读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笔者用语文教材中作为阅读课材料,让学生既熟悉,又易学,教会学生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以读促改,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
山区高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语言运用和技巧生疏,写作文时东拼西凑,错别字、病句也随处可见,他们没有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通常是应付式地写完即可,根本不考虑作文如何修改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了越写越差、越差越不愿意写的恶性循环,学生写作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如何提高山区高中学生独立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叶圣陶先生说:“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这也告诉我们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修改自己作文能力,阅读课上以读促改是提高山区高中学生独立修改自己作文能力一个科学、可行的办法。
笔者在阅读课上开展以读促改时注意方法,循序渐进:第一,宣传发动,示范修改,笔者先宣传修改作文的好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笔者投影学生习作,示范阅读修改,并简要说明修改的内容、原因、方法;第二,学生默读修改,要求学生静静地阅读自己的习作,借鉴老师示范阅读修改的方法,并用红笔做出适当修改;第三,学生朗读修改,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反复读几遍,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用红笔着手修改。第四,小组互读交流,班级前后相邻两排座位的四位同学组成互读交流小组,他们阅读小组其他同学自主修改的文章,讨论交流自主修改心得体会;第五,再次阅读,二次写作,笔者总结学生自主评改习作情况,学生再次阅读自己习作,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写作,解决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阅读课上以读促改符合高中语文课程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表达文从字顺,思维更加严密,想象力更加丰富,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机会,使学乐于写作、乐于阅读、乐于修改,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中语文分值将有所提高,有助于改变目前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这对山区高中语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直面山区高中学生作文现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利用阅读课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迎接山区高中语文美好的明天。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刘芳扬.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J].西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4).
写景满分作文范文6
关键词 诗歌 内容 形式 写作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also the Form
――Talking about Ancient Poems'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ZHENG Weiyuan
(Zhejiang Ninghai Taoyuan Middle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600)
Abstract Poetic language concise, rhythmic and beautiful, content rich, especially ancient poetry has always been loved by the people. Therefore, ancient poetry the students an excellent carrier of creative writing, thinking trai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d about this.
Key words poem; content; form;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我们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诗歌以其语言的凝练,韵律的优美,内容的丰润和情感的喷发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古诗词,更有那节奏之美,形式之美,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闪耀着诗人创造性思维的光辉,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因此,古诗词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思维训练的绝佳载体。
重内容就是重视诗词内容理解和主题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根据学情找准激发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切入点,做到读写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写作思维。
[课例一]《归园田居》
(1)揭题导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的形象。你能用一个词概括陶渊明的形象吗?(真)(2)解题。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你从“归”字体会到什么?(3)读出诗韵。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朗诵――齐读。(4)读懂诗意,体会诗境。你能根据注解读懂这首诗吗?自己试一试,说说诗意。(5)读写结合。
读了“带月荷锄归”,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闭上眼睛冥想3分钟,然后来描述这幅画面。
(提示:可以用上“傍晚……忽闻……只见……原来……”把月夜归耕图描写下来)
学生月夜归耕图描写片断:
(1)羞涩的月亮戴着一顶可爱的睡帽出来了,零零碎碎的星星早已在幽蓝深邃的天空玩耍,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看不见尽头的田野。嘘!听,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向这儿走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衣沾不足惜。”伴随着优美的语句,只见陶渊明扛着锄头,穿着一身布满补丁的衣服,穿着一双草鞋,饶有兴致地边走边吟。(骆晨霞)
(2)金黄的月亮在夜空中睡着,星星一闪一闪发着光。曲折的小路直通向农庄,路很狭窄,但路两旁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咯噔咯噔”,是一串听起来好像很轻快的脚步声。谁来了?哦,那是陶渊明。他脸色红润,虽然脸上布满深刻的皱纹,但他似乎感到很快乐,一副年轻的样子。他笑着走着,衣襟在风中摇曳,肩扛锄头,一颠一颠的。因为喜悦,他不禁吟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冯嘉玮)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想象――月下归耕图,抓住月下景色和陶渊明的人物描写,在情节空白处做文章,又有方法的指导,找准创造性写作训练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我们还可以在思维发散处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训练,通过画面想象,角度变换和多元开放的方式进行练笔。《归园田居》可以设计陶渊明月下归耕遇到不同人的情景写下来。比如分别遇到中学生、记者和县长等,先演一演,再写一写。让学生在画面想象中,在角色变换中,在时空穿越里体会陶渊明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往往被忽视,大家都把它归到“第六感觉”,总觉得很不靠谱。其实思维没有高低之分,又是直觉思维往往因其判断迅速,有时一语中的,不但在现实生活有其地位,甚至令我们课堂生辉。同样是《归园田居》,在介绍陶渊明时,有少数同学认为陶渊明傻,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当,甘愿回家当农民。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辩一辩――陶渊明到底傻不傻?理不辩不明。然后安排学生描写陶渊明退隐的心理。
[课例二]秋之旅――《天净沙・秋思》(潘天寿中学韩智丹)
(1)导入。如果我们用几个简单的词描写秋天,频率最高的会是哪些呢?
(2)感悟眼中之景。①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这首散曲,要求:找出韵脚,押韵来读。② 要想懂得,首先要找出作者抓住了哪几组景物来描写秋天。③分四个小组,每小组负责讨论交流一幅画面,抓住每幅画面的关键性的修饰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秋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描写心中之境。①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是700年前的马致远,漂泊在这条苍凉的古道上,将这首散曲扩写成写景散文(200字以内,适当运用板书中的写景方法),借秋景抒愁情。(板书:借景抒情)②学生创作,师巡视,分层次适时给予点评指导。③展示学生课堂习作(附件),点评。(对板书中的写景方法进一步点拨)④师小结:相信在同学们涌动的文字间,马致远的愁情已有人解。在这一堂课上,同学们就如同一片片静美的秋叶,轻拂着韩老师,在秋韵中慢步,让乡愁在我们的心间流淌。⑤散曲在古代就是唱出来的,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由今人填词的歌曲《天净沙秋思》
学生习作:
我骑着瘦小的老马,漂泊在这苍凉的古道上,秋风迎面而来,使我不寒而栗。环顾四周,几根干枯的藤仍缠绕老树,叶子已全凋零,却只剩一条小溪仍在不知疲倦地流着,一片萧瑟之意。在这枯黄中,夕阳掩映着几只乌鸦成了秋意中的焦点,照射在无人的小桥上,几处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我感到了极大的悲痛,紧握缰绳,叹息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薛斌航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只有28字,却脍炙人口的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那份难解的乡愁,更渗透着在写景造境中不漏声色的为情铺垫渲染之功,这也正是学生可以从经典中习得的技法。在教学定位上,采用“诗歌欣赏加劲产生扩写欲望” 的策略,让学生在欣赏这首小令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它的层次美,体会到写景要注意远近、主次、动静、色彩的层次。这样,在欣赏诗歌中进行写景指导 ,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进而走进抒情主体写出“愁”就成了学习本文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韩老师是个有心人,于情景交融处设练。在深入理解小令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直观透视、时空整合等,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