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演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演习

地震演习范文1

地震演习

丁鼎

今天学校安排地震逃生演习。

在做课间操时,校长拉响长长的三声警铃,这三声警铃意思就是地震来了。我们立刻蜷缩身体,钻到桌子底下,有些同学的头或脚钻不进去,就用凳子护住。我左前方的一个同学大半个屁股露在外面,我想笑又不敢笑。过了大半天,我们的腰也酸了,背也疼了,三声短促的铃声才刚刚响起。我们赶快捡起书包往头上扣,一路小跑到操场集合。到了操场,我们像囚犯似的双手抱头蹲下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广播才响起“明天还要再来一次的演习”。

啊!明天还要再钻一次“狗窝”,当一回小狗啊!

地震演习范文2

春姑娘去了,夏哥哥来了,我们却还在留恋,留恋春姑娘的芳香……

夏哥哥在秋婆婆的到来之后,也悄悄离去了。

这时,我们才去珍惜夏哥哥。

努力去回忆,却忘了他的模样。

在无奈去找秋婆婆时,秋婆婆也不见了踪影。在一番寻找后,冬姐姐也飘向远方……

地震演习范文3

关键词:玉树地震;桥梁震害;抗震;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ismic zones yushu bridge survey and found that earthquake zone type bridge damage on the main beam in beam position shift, bearing sliding, expansion joint between adjacent beam body collision, block piece of damage and destruction of the abutment. Combined with wenchuan earthquake in yushu and bridge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 design of bridge earthquake zon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high intensity in quake zone of the bridge seismic capability.

Keywords: jade tree earthquake; Bridge seismic damage; Seismic; Design countermeasures

1.桥梁抗震设计背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结古镇附近发生了强烈地震。“4•14”玉树大地震所造成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失巨大,达到总损失的30%,位于震中的结古镇附近道路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桥梁震害最为典型和严重。经调查发现,玉树地区桥梁结构主要为梁式桥,桥梁结构形式为简支梁和连续梁桥,这些梁桥广泛采用水泥混凝土支座,梁体直接搁置在支座上,其震害主要集中在梁移、支座滑动、伸缩缝处相邻梁体间碰撞、挡块破坏和桥台破坏等方面。通过对玉树地区桥梁震害的调查分析,指导我国地震区梁桥的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

2.桥梁抗震设计地区理念

青海省玉树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范围为0.05>>0.40g不等,相应的地震烈度为6-9度。根据现行桥规,青海省内的桥梁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然而通过对4.14玉树地震中的梁式桥、拱式桥等震害破坏形式进行调研发现,不同形式的桥梁在同样的地震中的破坏程度不同。因此,研究总结玉树大地震中的主要破坏桥梁的类型,可以为以后该地区的桥梁抗震设计提供有意的指导。

3.玉树地震桥梁破坏形式、原因及措施

3.1玉树地区桥梁震害主要的形式

简支梁桥是受力最明确、结构体系最简单的桥梁结构,其主要构件包括:主梁、桥墩、桥台、支座、伸缩缝共5类,这些构件在玉树大地震中,都发生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玉树洲30座简支梁桥进行震害分析,发现桥梁震害破坏形式有6种,其中前3种为主要形式。

表1 简支梁桥震害分类

原因:梁体直接搁置在水泥垫石支座上, 支座与墩台和梁体间无连接措施。 玉树地震中,离震中较近的梁桥普遍出现了梁体与支座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导致较大的梁移,严重者即为落梁。

措施:1、更换橡胶支座,橡胶有很高的弹性,可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2、再者注意支座与梁体的连接。

3、用顶升法将梁体纠偏,恢复至设计位置。

3.3挡块开裂破碎

原因:1、地震的强大作用力使梁体发生横向位移而压坏。

2、工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符合标准。

措施:1、针对挡块选用高标号的水泥,提高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50。

2、做成U型挡块将梁体包住,也可以防止落梁。

3.4墩柱环向裂缝

原因:1、配筋较少,部分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2、早期的设计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钢筋及混凝土强度较低。

3、地震本身强大的作用力引起桥墩的破坏。

措施:1、提高桥墩的抗震能力不能仅靠提高强度来解决,而应提高其结构的延性,

使其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比石砌或混凝土预制块砌

筑的桥墩好,空心截面的桥墩其延性优于实心截面的桥墩。

2、在高地震烈度区,墩柱箍筋是受力钢筋,其配置须按抗剪计算确定,其构

造也是影响墩柱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3.5支座垫石损坏严重

原因:1、垫石为水泥混凝土制作,地震作用中由于梁体的位移可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而把垫石压坏或移位。

2、工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符合标准。

措施:最好选用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是一种抗震性能好、费用低的抗震措施。

它把水平柔性装置、阻尼能力、弹性恢复力、竖向承载力融为一体,安装方便。铅芯橡胶支座既能满足正常使用功能,又能在地震时延长自振周期,增大阻尼耗散能量,减少结构构件的损伤,故在高烈度区简支梁中应推广使用该类型支座。

3.6桥台破坏

原因:主要是由于梁体横向位移产生的撞击作用。

措施: 青海地区多岩石,地震中发生砂土液化的现象很少,整体性强的重力式桥台在本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病害较轻微。由于重力式桥台施工方便,造价低廉,故得到了广泛应用,历次地震亦证明,重力式桥台抗震性能较柱式桥台以及带耳墙的埋置式桥台好,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4.结语

青海多山区,桥梁大多依山而建,虽然山体表层覆盖有部分植被,但由于山体岩层破碎,表层植被随山体整体滑坡,巨石砸中桥梁,导致梁体塌落。人们不能仅仅关心桥梁本身的抗震措施,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与地震直接病害相比,次生灾害导致的病害往往较重,动辄砸断桥墩,砸落梁体,故在进行山区桥梁抗震加固时,应特别重视桥梁附近山体的边坡防护,这也是本次地震留给桥梁工作者很大的教训。通过对青海玉树桥梁梁体移位、墩柱破坏、挡块破损、支座脱落等震害的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重力式桥台病害较轻微,为单跨简支梁的修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多跨简支梁病害较重,存在落梁等严重病害,修复不易,给震后桥梁抢通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建议该地区桥梁设计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

4.针对本次地震的震害,在对高原高海拔地区桥梁使用中应高度重视对桥梁两侧山体的 边坡防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 宋恒扬.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西南公路,2008.4

3. 范立础,李建中. 汶川桥梁震害分析与抗震设计对策.公路,2009.5

地震演习范文4

【关键字】地震安全性评价;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基岩输入界面

引言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动参数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到抗震设防的安全与经济投入。结合在东营地区开展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从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土体参数着手,改进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模型包括每一层的土层厚度(h)、容重(ρ)、土层剪切波速(Vs)、土类等参数。

现有的模型将100m钻孔深度作为基岩输入界面,没有考虑100m以下的参数。改进后的模型假定基岩输入界面为土层剪切波速等于500m/s的层面。

一、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

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建立即确定各层的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土体容重值、土体类型等参数。以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为例,对原有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进行改进。

1、土层剪切波速确定

使用北京大地华龙公司廊坊分公司出产的XG-I型波速测试仪进行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以东营地区55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作为数据来源。

采用3种模型拟合的经验关系参数值列于表1中。土层剪切波速Vs与土层深度H的拟合效果见图2。

表1 东营地区场地土层Vs-H拟合模型参数值

模型 a b c d

1 155.4 2.773 —— ——

2 —— —— 91.05 0.323

3 101.5 4.959 58.31 0.428

从图2中可以看出,线性函数关系模型1的拟合效果最不理想,不符合东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关系;幂函数关系模型2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但在土层深度大约30m发生转折的位置以上不能很好拟合,且现场实测数据点未能均匀分布于拟合曲线两侧,分布趋势不太理想。线性函数、幂函数分段形式的模型3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比较好的反映东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趋势。

2、基岩输入界面的确定

由表1得到Vs公式并外推结果得到场地的基岩输入界面约为151.5米。

3、土层容重值确定

55个钻孔在80m以后均为砂层和粉质粘土互层,因此假定100m以下土层分布为砂层和粉质粘土互层,砂层的容重数据可由规范值获得,而粉质粘土容重值则由已测得的数据拟合曲线后合理外推。以55个钻孔抽取的288个土样容重值为数据来源,得到了土样容重值拟合效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看出,30m之前,土样容重值分布较分散,30m~100m范围,土样容重值线性规律比较明显,得到ρ与H的关系式为ρ=0.0205H+18.9。

4、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

(1)土层厚度和土类确定

前100m据实测确定,100m~151.5m(基岩输入界面)土层厚度每层3.5m,土类按照砂层和粉质粘土层互层的模式。

(2)土层容重值和土层剪切波速确定

前100m据实测得到,100m~151.5m的数据分别由Vs-H和ρ-H关系式得到。

二、效果检查

以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为例,对比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改进前后最终计算结果的差别。

根据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改进前后的参数值,以50年超越概率2%为例,使用改进前后的模型分别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到了工程场地地表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图4中曲线族),并参考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设计反应谱的确定方法和取值,得到了工程场地地震动加速度的设计谱(图4中折线)。

对比图4中各超越概率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和设计谱可以看出:

(1)由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推定的设计谱基本一致,由此反映出改进后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无影响,改进后的模型切实可行。

(2)改进后模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族波动程度比改进前模型曲线族的波动程度要小,有利于确定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拐点及平台高度,减少了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归准设计难度。

三、总结及展望

地震演习范文5

关键词:Skyline;地震应急;地理信息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生态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破坏,已成为各界广泛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作为信息时代最主要的工具,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成熟的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防震减灾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中国将GIS技术应用于防震减灾工作则较迟,但发展较快。当前一些地震研究机构和防震减灾管理部门先后开展了基于GIS平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地震早期趋势判定、地震应急、地震灾害预测、地震信息管理和查询等方面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

与二维相比,三维GIS与传统二维GIS最大的一个不同就在于它们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三维GIS以多种更贴近真实的方法表现抽象的数据。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直观可视化表达、可进行多维度上的空间分析等优势,这使得三维成为当前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2]。将三维GIS技术引入地震应急领域是应急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Skyline平台软件,采用Skyline软件提供的TerraDeveloper组件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三维地理系统,以航空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福建全省的三维场景,并融合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主要数据,叠加了地震影响场模块,从而不仅实现了三维基本操作、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和三维漫游等功能,而且实现了地震影响场估算,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信息展示。

1Skyline软件应用开发现状

Skyline软件家族的成员主要包括TerraExplorer、TerraBuilder、以及TerraGate等软件。Terra Explorer又可分为Terra Explorer、Terra ExplorerPro以及Terra Developer,其中TerraExplorerPro允许用户经由编辑,注记及分析资料,创建自己3D的可视化展示环境;TerraExplorer允许用户免费浏览Terra ExplorerPro所开发的专用功能并执行TerraExplorer所提供的基本功能;Terra Developer则是Terra ExplorerPro的二次开发包,用户可利用它定制自己的应用程序[3]。本系统中Terra Ex-plorer主要用于加载三维地形数据(mpt)、三维景观数据以及二维GIS数据,创建.Fly文件,打包后形成场景图。TerraBuilder通过叠加航片、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各种矢量地理数据,高效便捷的实现对海量3D地形数据进行数据库创建。

Terra Builder能够对多种数据格式进行支持,并且可以对分辨率和大小不相同的数据进行裁剪、融合以及投影变换等操作,进而使用任意分辨率进行构建的三维场景均达到真实还原的效果并且形成海量地形数据库。本系统中Terra Builder作为平台主要将影像或者航片数据和DEM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三维场景地形数据库(.mpt)。Terra Gate—数据网络,是一款强大的地形传输服务器,基于网络无缝可变带宽,当网络被连通中断时,Terra Gate的传输并不受影响。影像的分辨率会随网速的快慢而调整,网速慢时,发送低分辨率影像;网速快时,发送高分辨率影像。而且,支持流方式传输,即用户可实时浏览已传输的影像数据[4]。Skyline软件还提供了面向各种对象的二次开发的工具,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加入高级分析功能,以适应地震应急工作的需求。

2地震应急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1系统框架设计

福建省地震局的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高分辨率数字航空影像为数据源,Skyline三维可视化软件为基础平台。集成了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高仿真三维城市模型、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地震专题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真正射影像制作技术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了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震信息与三维场景的融合。

2.2系统数据

系统的数据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地理信息库、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库、三维模型数据库、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2.2.1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全省行政区划、全省交通数据、全省1:5万地名数据、全省山名及水系名称等。2.2.2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库包括:全省九地市主城区0.2米分辨率彩色航拍影像;覆盖全省2.5米卫星遥感影像、及覆盖全省的1:5万的数字高程模型,叠加生成的三维场景。

2.2.3三维模型数据包括:省内主城区的建筑模型数据。2.2.4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包括:历史地震、全省地震台站、全省断裂带、全省构造盆地、地质构造背景等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

2.3系统特点

2.3.1在安全稳定性方面,该系统Skyline公司的TerraDevel-oper软件为开发平台,采用典型的3层体系架构,即底层数据库、平台服务层、客户应用层、该体系结构使得数据和应用完全独立,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应用无关性。

2.3.2在系统性能方面,该系统系统采用高端服务器搭建系统服务端,中低端性能的普通PC机作为客户端。在同一局域网中多台客户端可以同时运行,客户端的三维场景调入和渲染速度快速、流畅、稳定,实现浏览无角度限制,渲染效率可以达到20帧/s,搜索效率毫秒级响应,可以满足海量城市三维模型的实时、快速浏览。

2.3.3在系统操作方面,多种模式交互浏览功能:灵活的浏览控制模式,提供鼠标、键盘控制,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前进、后退、改变方向、升高、降低视点,可以实现对数字三维模型的任意角度、任意高度的浏览、飞行、大场景无缝浏览、各种分辨率无极缩放显示。系统可以利用TerraExplorerPro提供的二次应用开发接口,实现加载应急基础数据的功能,可以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直观的展现在系统上。

2.4系统功能实现

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基于Terra Developer进行界面定制和功能开发,以达到用户的需求。Terra Developer是基于ActiveX的软件开发包,允许用户自定义Terra ExplorerPro的应用和建立强大的3D地理空间用户界面。

2.5三维场景漫游及空间量算

TerraExplorerpro软件提供了较多三维场景漫游及空间量算的工具,在系统中可以多种模式交互浏览:其中三维场景漫游的操作包括鼠标模式(拖曳、滑行、倾斜与旋转)的切换;展示区域全图显示、平视、俯视;缩放及其规定尺度的显示范围控制;面北、环绕等。也可以沿固定路径交互式浏览飞行。支持全屏方式浏览。支持鸟瞰图功能。空间量算的工具主要有水平距离量算、垂直距离量算、空间斜线距离量算、区域量算,TerraDeveloper提供了IMenu接口,能轻松激活这些工具十分方便。

2.6地震影响场展示

在系统中嵌入已开发的地震影响场模块[5],可以在三维地形图上直观的显示不同区域地震的影响程度,地震发生后用户可以直接在系统界面中输入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在该系统中就可以快速测算出不同烈度下的区域面积,对应急指挥长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便于应急救援方案的实施。

2.7查询点定位

该功能实现将用户感兴趣点快速定位到三维场景之中。用户在对话框中输入感兴趣点名称,系统将列出场景中包含所输入内容的标识,用户可选择准确的名称在三维场景中自动定位。主要通过在信息树中查找与建筑物名称对应的地物。信息树的存储方式为树形结构,可以通过遍历的方法得到建筑物在信息树中的ID号,实现定位。

2.8图层管理

该功能实现对三维场景中叠加的地理信息图层和地震专题信息的控制。通过在信息树中获取相应图层的文件夹,将图层信息以树形结构显示在系统操作栏中供用户进行图层控制。比如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包括了行政区划、交通、河流水系等基础地理信息,地震专题图层包括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专题数据,例如历史地震、地震台站、断层分布等。

2.9城市三维景观展示

景点展示功能可以将系统中已建的三维建筑模型以定点或以游览的方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自由的设置游览路线,从不同角度观赏标志性景观、建筑群的风貌,这种三维模型及城市影像可以直观、生动地再现城市面貌,让用户在虚拟三维场景的飞行、漫游,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10矢量数据导入

将地震应急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例如,重点目标、泥石流滑坡点、危险源分布等等.SHP格式专题数据导入该系统中,从而丰富了该系统的展示度,提高了地震应急工作能力。

结束语

地震应急指挥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仿真等技术,用三维模拟空间代替了传统的二维地图的一种高科技的数字测绘产品,该系统Skyline软件为开发平台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并与地震专题数据相结合直观的描述了建立在福建全省真实地理世界上的地震活动性、重点目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类地震监测台网分布、等地震信息资源;并内置了影响场生成模块,快速定位模块,直观的将烈度影响场显示在三维地形上。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建立基于网络的三维组件,构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建立用户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分布式的可定制的地理信息服务。还可以将基于“三网一员”的灾情快速速报系统融入该系统,对地震应急工作是个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1]李先梅.Gis在防震减灾中应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8(2):73-76.

[2]潘立,张旭,任东风基于Skyline的三维GIS构建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8):90-93.

[3]李佼.基于Skyline的三维GIS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宋世凯.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地震演习范文6

【关键词】 城镇化 第三产业 复相关 自相关 和田地区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高于全疆平均水平,而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城市化率仍然低于全疆平均水平。2000—2011年,和田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增加15.5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仅增加4.89个百分点。和田地区城镇化是全疆城镇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究竟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与否,全疆城镇化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和田地区统计年鉴》(2001—2012)。

1、城市化率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指标、城市用地比重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法。其中,城市化率比较通用,定义为:

X=■×100%=■×100%

其中,X系城市化水平;U系城镇人口;R系农村人口;N表示区域总人口。

2、相关分析

用相关系数测定一个两变量变动的联系程度和联系方向。设x和y为两个不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对等变量,n代表成对变量值数目,则相关系数r为:

r=■

r值在+1与-1之间,其值越接近±1,表示两变量直线相关的程度越高,越接近零,则相关程度越低;正号r值表示两变量有同增同减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而负号r值则表示一增一减的异方向变动关系。采用SPSS19.0的相关分析。

3、自相关分析

自相关分析一种借助参数验证来较为准确地进行时间序列识别的方法,最常用的统计量就是自相关系数以及由此建立的卡方检验。根据自相关系数可以进一步计算时滞序列和Q统计量,通过卡方检验判断时间序列的趋势性。

二、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特征

1、城市化发展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有明显提高,从2000年的11.98%提高到2011年的16.87%,增加4.8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44%。但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全疆(43.5%)和全国(51.27%)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变动

(1)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性变化。2001年,和田三次产业的构成为53.2∶13.2∶33.6,同期新疆为19.4∶42.4∶38.2;2011年,和田三次产业构成为31.8∶19.1∶49.1,新疆为17.3∶50∶32.7。十二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心。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按照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它又包括四个层次,如表1所示。

鉴于和田地区统计资料中第三、四层次区分不明显,本文将这两个层次合并,即将第三产业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第三层次为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和田地区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比重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波动绝对值为0.29,其中,2005年开始持续缓慢上升。第二层次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波动绝对值为0.14;第三层次比重远高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总体呈下降趋势,波动绝对值为0.36。2011年,三层次的比重分别为21.24%、14.37%和64.39%,如图1所示。

三、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关性分析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呈同向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化(见图2)。第三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31.03%增长到2011年的48.60%,增长近17个百分点;城市化率由11.99%增长到16.87%,增长近5个百分点。

1、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变动的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明确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变动关系,采用零阶相关性。因数据不呈正态分布,故采用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见表2)。

可以看出: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和0.958,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均通过检验,即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

2、城市化水平的自相关分析

运用自相关系数及x2(卡方)检验,考察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自相关性(见表3)。

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阶、二阶自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62,均大于0.57,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这两个自相关系数与0有显著差异,即时间序列是非随机性的。说明当年的城市化水平与前一年、两年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三阶、四阶自相关系数小于0.57,表明时滞为3、4的城市化水平序列为随机性。即当年城市化水平与前三年、前四年相关性较小。

Q统计量均大于卡方检验的临界值,说明这四个自相关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间序列具有非随机性,即和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趋势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粘滞性,当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受前两年影响。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3、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关性

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受其内部各层次比重变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具体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变化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相关研究表明,该层次第三产业是伴随工业化而生,在城市化初期,机器大生产带来的聚集效应致使农业人口大面积转化为工业人口,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城市化初期第一层次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应与城市化速度呈正向关系,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该正向关系逐步减弱(见表4)。

结果表明,第一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9,p=0.002

第二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601,显著性p=0.039

>0.01,说明第二层次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相关性不高且不显著。和田地区第二层次第三产业比重与城市化率呈反向变动:第二层次比重波动性下降,城市化率持续缓慢上升。第二层次中,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比重先逐步降低,2005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缓慢增长;金融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社会服务业等就业弹性较大的行业一直处于增长期;其他服务业也相对快速发展。整体看,第二层次产值的变动主要受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状况的影响,第二层次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强。

第三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357,p=0.255>0.01,说明第三层次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相关性小且不显著。2000—2011年,第三层次的比重呈波动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而后平稳,比重均超过60%,与2000年相比,2011年比重增加0.97个百分点;同期,城市化率持续缓慢提高。可见,第三层次的发展对城市化率的提高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影响。第三层次各行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的行业,就业弹性较小,大量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相对较弱。

四、结论和讨论

1、结论

(1)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逐年缓慢提高,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和田地区产业结构已由一、三、二转变为三、一、二。第三产业稳步提高占有半壁江山,其中流通部门波动较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波动较大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他部门总体平稳且所占比重在60%以上。

(3)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受前一年或者前两年发展情况的影响大,自相关性较高;城市化水平时间序列为非随机性,具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

(4)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与城市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及其他部门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流通部门比重的提高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密切正相关;而其他部门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相关性较弱。

2、讨论

通过对和田地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动态关系的分析,对比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田地区第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着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和田地区非农产业比重很高,第二产业弱小,第三产业大而不强,城镇化推动力不足。2011年,非农产业比重68.2%,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9.1%,比2000年增加5.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49.1%,比2000年增加17.6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16.87%,比2000年增加4.88个百分点。二产发展速度与城市化率基本持平,三产发展速度远高于第二产业和城市化。目前,和田地区第二产业非常薄弱,发展不够稳定,未成规模,造成城市化直接动力严重不足。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不大,造成城市化后续动力大而不强。第一层次的流通部门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积极因素,第二层次金保房商等服务业比重总体下降,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所占比重一直较低,对城镇化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第三层次的部门所占比重始终稳定在64%左右,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持续影响。

按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至2030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率也仅仅达到38.23%,离南疆三地州“至2030年城镇化率55%~60%”(《新疆诚征体系规划(2012—2030)》)的目标还相差很远。因此,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第二层次的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经济增加值,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能够更为透彻地探讨和田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应进一步结合“就业结构”分析。从业人员的就业分布、产业转移情况,更能从本质上说明城镇化的效果。

(注: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JC

SFZ201204);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XJNU1

014)。)

【参考文献】

[1] 王乐军、郑近德: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8).

[2] 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2).

[3] 程林、靖冬铌: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地区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1).

[4] 刘秀兰: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

[5] 涂湘蕻、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规律[J].学术论坛,2002(5).

[6] 王丽君:和田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0(10).

[7] 刘长胜: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

[8] 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

[9]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 夏显力等: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1] 马姝婷等: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11(4).

[12] 田坤明等:新疆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