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食古诗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食古诗翻译

寒食古诗翻译范文1

关键词: 释意理论 脱离语言外壳 古诗词口译

一、引言

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源语理解、脱离源语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本文以释意理论为基础,主张口译的目标是源语的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产物。本文将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结合口译原则对2012年“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总理文言诗词口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进一步说明口译的释意性,探讨翻译中古诗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二、释意派理论

(一)产生背景

释意派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该理论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在长期口译实践基础上所创建。释意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释意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译员需要释意才能翻译。”(Lederer,2003:109)。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形式的对等,而是原文意义的等值。意义上的忠实包括对作者意图的忠实,即充分理解作者的内隐之意,对目的语的忠实以及对目标听众的忠实。这三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同时满足,相互作用。因此,释义学派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有影响的学派,其核心思想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交换,而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

二、口译古诗词难点

(一)口译特点

口语转瞬即逝,“快”是口译有别于笔译的主要指征之一。正因为有速度的要求,所以对于口译的修辞、美感等并不像笔译那样严格。然而,口译仍要求译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另一种语言将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尽可能”流利、完整地传递给听众。口语同书面语一样,理解就是释意,但译者和文章间的“距离”比译员与讲话间的“距离”要大,理解困难常常更为明显。这一点并不能掩盖从文章到意义,从意义到另一文章与从讲话到翻译讲话过程的相似性。

(二)关于口译的标准

口译专家李越然提出口译的标准应该是“准、顺、快”,即“准确、通顺、快捷”,这与口译专家仲伟合提出的“忠实、通顺、及时”以及口译专家张清平所提出的“反应迅速、意译准确、语言通顺”都不谋而合。

口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传播行为,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得以交流思想,进行和完成交谈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永远不要过分迁就原文短语结构和短句字词,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因为字词结构只是些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却不是道路本身。”(塞莱斯科维奇,1992:4~27)

(三)口译古诗词难点

古诗文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语言精炼、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的特点。往往一个字、一句话就包含无穷的意象和联想。现代人引用古诗文并不图求它的语言本身,而是透过语言的表象,表达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即:言者“意在言外”。而“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恰恰是言者的本意。中国古诗文之所以难译,是因为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作的表层含义,而且要传递出它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语言文化,更要表达出引用者的真实用意,同时在形式上还要效仿具有西方自身特点的诗歌表达形式。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口译中国的古诗文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在政治场合中处理古诗文的口译,更是不易。

三、运用释意理论分析古诗口译

口译要做到“信”“达”“顺”,古诗词的翻译也应如此。所谓“信”,即口译员除了必须确保速度之外,需要保证语言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达”,即口译员不仅需要准确传递发言人的意图,而且需要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和感彩。既要真正理解发言内容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其实质内涵,更要理解发言人在此时此刻的用意所在。口译员既要准确传递发言人的意图,又要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和感彩。这与释义意理论下对译文应考虑到场景制约、人文知识补充、情感因素影响等要求相一致。“翻译旨在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文章之间建立等同,这种等同不是以出发语和目的语为基础,而必须永远以两篇文章的种类、对象、以两国人民的文化、伦理、知识、感情氛围等为基础,以不同时期的各种情况为参照。”(爱德蒙?加里,1986:85)“顺”指语言顺畅自然,干脆利落,不拘泥于原话的词语和结构,用符合目标语用法习惯的话把原话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待古诗词翻译的过程中,应首先对古诗词进行释意,充分了解诗句的意义;其次考虑到场景制约、人文知识补充、情感因素影响等要求,并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即“达”和“顺”的标准,最终形成译文。即:

总理于2012年3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文如下:

(1)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译员:In my last year in office,I will not wai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I will always be with the people.

评析:在这一段话中,温总理引用“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它出自(汉)黄石公《素书》,意思是:恪尽职守而不稍加改变,坚守正义,而不反顾。总理之所以开场就引用该诗文,是想传达今年虽是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仍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和以前一样坚守职责。更重要的是,他将秉承自己敢做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译员对词句的翻译用“waiver”表示“动摇”,用“duties”表示“职责”,忠实于源语,达到了“信”的标准。但译员对此句话并未根据释意完全进行直译,而是加入了文化知识补充,任何表达方式无不包含着人心中的文化情结(王正元,2009:179)。此句中源语所处的特定场景激活了译员思维中的潜在知识,潜在的相关知识又被发言人的文化知识模式激活,形成“两会”记者招待会场合、总理发言、履行总理职责的的新的意识,译员使用“I will”及“always”结合总理说话语气和表情,在经过新的合成后产生总理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坚定话语意义 。

(2)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译员:Officials should ser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

评析:在这段话中,温总理引用“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此句出自(元)张养浩《三事忠告》之《庙堂忠告・献纳第九》一章,意思是:入朝应该勤勤勉勉、竭尽忠心,出朝则应该谦逊谨慎、自我责备。这句话表现了总理执政为民的理念,译员用“loyal”表示“忠诚”、用“self-reflection”表示“自我责备”,译员的翻译基本达到了意义对等,也达到了“信”。但作为译员,应考虑到“达”的标准即此句源语作者与温总理引用话语的关联性以及所处记者招待会特殊场合的情境,并结合温总理一向低调的处世风格,根据释意理论中认知情感的补充,用“humble”更能体现总理谦虚的品质和执政期间一心为民,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所以译文可稍作修改:

改译:Once made in a responsible position,an official should do everything loyal to the country, and when his terms end,he should give a self-assessment in a humble manner.

(3)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译员: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regardless of fortune of misfortune to myself.

评析:温总理引用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温总理很欣赏这句话,在他任总理的第一年以及连任时再到2012年,都有引用,表达了始终如一的执政理念。译员对此句的翻译虽然表达出了总理的执政理念,对译文进行了释意翻译,但情感不够强烈。翻译古文既要理解到位,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准,如果英文写作水平不高,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过多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源语话语者的思想、意象、情感等信息――译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能让人消受的。

改译:If a man is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the interests of his country,he will never mind things concerning his personal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此处用“interest”和“life”两个词语反映出总理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利益甚至愿意牺牲生命。用“gains”和“loss”也将“祸福”二字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尤其用“responsibilities”一词表现出了总理愿意担负责任的伟人气质。

(4)我2009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译员:With utmost sincerity,no difficulty is insurmountable.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句出自《庄子・渔父》,义为人的诚心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总理对两岸问题通过努力得到解决的信心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译文采用释意翻译的方式给出了流畅准确的译文,达到了“信”的标准,同时译员将金石为开译为“no difficulty is insurmountable”,这样的处理方式,兼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既做到了“达”,也符合释意理论的要求。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交流双方的接受效果。同时句式简洁,也符合“顺”的要求。

(5)至于我在退休以后能不能到台湾去自由行,坦诚地讲,我愿意去,但是还得看条件。不过请你转达对台湾人民的问候。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

译员:There is no way to mend the heal in my heart, but there will be a day when the half moon becomes full again.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一句出自(清)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意思是:虽然没办法去补情天,但是残缺的月亮总会有圆的时候。温总理用这句话表达自己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并不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在释意的基础上,做到了忠实,在此句“情天再补虽无术”的翻译上充分考虑到源语的情境,并融入自己的相关知识,透彻地理解源语的信息,在摈弃字词对应的翻译方式,集中精力搜觅合适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传达语境中的特定信息意义。做到了口译中的“达”的标准,很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四、结语

本文旨在结合口译标准关注释意派理论在诗词口译中的应用。根据释意派的理论,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源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做到意义对等。结合这一理论,译员在在进行古诗翻译时,不能仅仅采用直译的办法,而要在充分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及译入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对古诗的内涵加以补充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脱离源语外壳, 把说话人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Lederer,Marianne.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M].

Translated by Ninon Larch é.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3.

[4]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2001.

[5]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4).

[6]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

2009,(4).

[7]刘和平.释意学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献给达尼

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J].中国翻译,2001,(4).

[8]刘晓莺.认知模式及其关系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5).

[9]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5.

寒食古诗翻译范文2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翻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寒食古诗翻译范文3

关键词:傅恩;《花间集》;英译;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27-05

早在词成为宋代的繁盛文学体裁之前,晚唐五代时期即出现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该集收录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是早期经典古词的集中刊刻。“《花间集》规范了词体的文学特质与审美基础,在中国文学史(词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素有‘倚声填词之祖’的美誉。”①

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纵观海外众多中国古词的翻译,“傅恩的《花间集》翻译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地方”②。富有开创性且独具特色的傅恩《花间集》英译本,它的体例如何,翻译究竟有哪些特点,出版30余年来在全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笔者拟做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

一、译者傅恩与《花间集》译本

译者傅恩,英文名Lois Fusek(罗伊斯・福瑟柯),系美国当代著名女汉学家,毕生以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研究为志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探究,她遵循当代海外汉学家的一贯做法,取汉语名字“傅恩”,晓谕汉学界。傅恩早年求学于耶鲁大学,1975年在著名汉学家傅汉思(Hans H. Frankel)的指导下,以论文《曹丕诗歌研究》[The Poetry of Ts′ao P′i (187-226)]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傅恩入职芝加哥大学,任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傅氏的代表性著述有《〈高唐赋〉论》(The "Kao-t′ang fu", 1972-1973),《评〈钟与鼓:口语传统中的经典诗学〈诗经〉〉》(Review on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y C. H. Wang ,1974),《评〈辛弃疾〉》(Review on Hsin Ch′i-chi by Irving Yu-cheng Lo, 1974),《三遂平妖鳎郝薰嶂械耐ㄋ仔∷怠罚The Three Sui Quash the Demon′s Revolt: A Comic Novel Attributed to Luo Guanzhong,2010)等。

1982年,傅恩翻译的《花间集》在纽约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系该社“东方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ental Classics)丛书之一,其底本是1960年中国台北出版的《宋本〈花间集〉》。为了进行准确的译介,傅恩综合参考了各种《花间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09)。

作者简介:葛文峰,男,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博士生(淮北235000)。

集》笺注,涉及中国的多种刊本:华连圃的《花间集注》(上海,1935)、李冰若的《花间集评注》(香港,1960)、萧继宗校注的《花间集》(台湾,1977)。其中,“华、萧二人的评注与诠释影响了傅恩对《花间集》的解读,对其翻译助益颇大”③。

傅恩《花间集》译本除却500首花间词的译文(共160页)之外,其中的副文本极为丰富。“引言”(共32页)是译者解读、翻译、研究《花间集》的总结性论述,分为“翻译方法”与“《花间集》简介”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译者着重介绍了自己翻译花间词的方法,意在将花间词的体词特征传递给英语读者;第二部分简述了《花间集》的成书背景、主题特色,重点论述了温庭筠、韦庄的花间词文体,并从跨文化、比较文学的角度,将温、韦与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进行对比分析。傅恩认为,《花间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第一种矛盾是花间词崭露头角于唐代璀璨文学的黯淡之时,却又得益于唐诗的滋养,逐步形成了新的语言与审美;第二种矛盾是《花间集》反映的诗性是男性、女性杂合的两性对立统一;第三种矛盾是花间词逐渐脱离了音乐传统的束缚,其创作脱胎于严格规约的曲调和旋律④。《花间集》的“序”由欧阳迥撰写,尽管译者对其中的观点不完全赞同,但是仍旧忠实地译出“序言”全文(共4页)。“花间词人小注”(共6页)含有译者所撰18位词人的简介,含生卒年、出生地、人生概说与词作略论。“词注”(共4页)主要是译者对花间词中的地名、典故、文化专有名词进行的阐释性解说。“词牌索引”(共8页)将《花间集》中所有词牌列举出来,词牌是意译的,辅以威妥玛拼音,并将其关涉的花间词人与页码分别列出,便于读者检索、查找。“总体索引”(共4页)以专有名词字首字母为序,关联译集中所在的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译者在译本体例上作出的种种努力,是为了向英语读者引介“词这一文类的特色和其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文化内涵及《花间集》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意义”⑤。

二、傅恩《花间集》英译的策略与特点

身为汉学家兼翻译家,傅恩《花间集》译本翻译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传译“词”的文体特征,尤其是古词作为区别于古诗的“长短句”形式特征。词体外在形式结构的灵活多样,与词作的内容密切相关,其自身具备一种意蕴表达,更直接影响着词作的叙述与审美生成。因此,傅恩首创了一种针对词体形式特点的翻译方法――“结构对译法”。她论述道:

我在翻译《花间集》的过程中,竭力赋予不同词作结构以独有的意义表征。花间词的翻译不仅在于文字意义的传达,更在于其特定的诗学形式书写。诚然,英汉语言的差异,决定了结构层面的转译极为困难。但是,对于《花间集》而言,各类不同词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进行全集翻译的时候。……如果采用(最为流行的)自由诗体翻译《花间集》,那么,词体形式的重要意义则无法显现⑥。

由此可见,傅恩英译《花间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从本质上向异域读者传达词与诗的美学内涵差异,不同词牌下的词作,字数、行数、平仄、韵律等“长短句”结构形式的语言外在之美,是一种全新的文学阅读体验。为了达到在翻译中体现词体结构的目的,傅恩以译文的长短映射原词中汉字字数的多寡。在同一首词作中,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多,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长;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少,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短。如果原词出现字数相等的两个或数个词行,译者则尽量使得它们的译文长度保持一致。傅恩坦言:“明知以英语体现词体的形式特点极其困难,但我还是尽力而为,将其展现在译文中。”譬如她翻译的韦庄词《荷叶杯》。

荷叶杯"Lotus Leaf Cup"(Ho-yeh pei)

绝代佳人难得,It is difficult to meet with so exquisite a beauty,(6)

倾国,A ruin of states.(2)

花下见无期。We may not rendezvous among the flowers.(5)

一双愁黛远山眉,Her darkened brows are like the far distant mountains.(7)

不忍更思惟。No longer can I bear the thought of her.(5)

闲掩翠屏金凤,Idly I close an azure screen golden with phoenixes,(6)

残梦,My dream ending.(2)

罗幕画堂空。I am very alone within the painted hall.(5)

碧天无路信难通,The sky has no road by which I cold send on a letter.(7)

惆怅旧房拢。My heart grows heavy in these old rooms.(5)

原词共有上下两阕,计8行,译文相应地分为两个诗节(stanzas)。在每行译文的右端,译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原词每行的汉字字数。尽管译文的未适与原词的字数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但是,就译文的整体性而言,已然彰显了原词结构“长短句”形式的参差之美。即使对于不谙中国古典文学的外国读者而言,通过阅读这种形式新颖的译文,也能对《荷叶杯》词牌的形式有较多认知,直观地领会到古词为何又称之为“长短句”,感受古词独有的结构之美,将中国古词与古诗区别开来。毋庸置疑,这对西方读者了解和探求古词的文体特质有极大的意义。傅恩的这种“结构对译法”重点将形式结构对于古词的重要性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如此,花间词紧凑的结构形式所具备的决定性张力,契合了词作主题的表达。无论是原词还是译文,其中流露出的典雅、矜重而不过分悲悯的情感,正得益于花间词这种结构形式的平衡与支配。

在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的传达始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形式的保真传译,必然影响意义的忠实翻译,是为“因形害义”;意义的贴切翻译,又必然影响到形式的完整再现,是为“因义害形”。傅恩的“结构对译法”为了达到原词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称与呼应,她必须调整译文的内容,增添、删除某些字词,进行灵活的改译。比如另一首韦庄词《浣溪沙》的翻译。

浣溪沙"Sand of Silk-washing Stream" (Huan-ch′i sha)

清晓妆成寒食天,A clear dawn graces the morning of the Cold Food Festival,

柳球斜袅间花钿,A cluster of willow blossoms sets off her golden hairpins,

卷帘直出画堂前。She rolls up the curtain and goes out of the painted hall.

指点牡丹初绽朵,The tiny peony buds are just starting to burst into bloom,

日高犹自凭朱栏,The sun is high, and yet she stands by the red railing,

含颦不语恨春残。She quietly frowns, hating the spring that will fade away.

《浣溪沙》共6行,每行7个汉字,行行字数相同。在译文中,为了保持结构的对等,译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译。第一行的译文里,虽然舍弃了女主人公“她”的“妆成”,但是添加了动词“grace”,衔接了“清晓”与“寒食天”两个意象,拟人化地传译客观景物;同样,第二行省略了柳球“斜插在鬓发、袅娜多姿”的动态;第三行删减了“直出”中“径直地、直接地”(directly, straightly)的含义,没有描述原词中女子率性的性格;在第四行中,原词的逻辑主语是“她”,如果直译为“She points at the newly-bloomed peony”,其长度明显短于傅恩的译文,破坏了译文的整体结构。故而,译者以“牡丹”作为句子的叙事主语,辅以“burst into bloom”短语,做到了与其他每行译文的“等长”。末尾两行,译者分别以并列句与状语从句的句法形式,实现了译文在长度方面的整齐划一。傅恩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进行改译,但是并未改变原词的抒情基调,原词与译文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形式与内容,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⑦。

傅恩对花间词形式结构的执着并不意味着她无意传递原作的文学意境与文化内涵。为避免过多脚注影响读者的流畅阅读,译者将大部分注释移作尾注,仅保留少量至关重要的核心词解释,作为页下注。如译者对《花间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姹女”“王昭君”“长门宫”“屈原”“西施”“唐玄宗”“玉兔”“鸳鸯”等名词进行了释义。如前文韦庄词《荷叶杯》中的“倾国”一词,译者解释道:“此为描写中国古代美人的惯用语,出自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歌》,他的妹妹李夫人为汉武帝刘彻宠妃。《佳人歌》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⑧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交代,更有利于读者对上一行“绝代佳人难得”译文的理解。

三、傅恩《花间集》译本的传播与影响

傅恩《花间集》译本1982年初次出版发行,1985年再版。35年来,该译本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傅恩《花间集》译本传播地域广泛,遍及四大洲。目前,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馆藏检索系统,可以查阅全球25000余家公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收藏情况。笔者借助该系统检索发现(2016年7月3日),在遍布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312家图书馆藏有《花间集》译本。美国有261家,英国有11家,澳大利亚有9家,德国有5家,荷兰有4家,加拿大有3家,中国大陆与香港各有3家,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各有2家,新加坡、墨西哥、新西兰、法国、土耳其各有1家。其中,美国馆藏的傅恩《花间集》译本占全球馆藏量的83.7%,遍及美国48个州,几乎实现美国全国性的覆盖。其次,傅恩《花间集》译本引起了学界的密切关注。一部文学翻译作品能否引起目的语国家的学界关注,是否出现相当数量的译评,是衡量该译著影响力大小的核心标准之一。而且,“有影响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跟阅读翻译作品相关的舆论,影响并形塑着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⑨。关于中国文学译著正面评论有利于扩大它的影响,引导着海外读者的阅读选择。

傅恩《花间集》译本出版之后,旋即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高度关注,著名汉学家迅速撰文,对其进行积极的评析。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华裔中国文学教授张振翱(Dominic Cheung)在《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杂志上的专题评论,不吝赞誉之词:“傅恩的花间词翻译的极好,意象也以最近似的英文译出。她的翻译捕捉到了花间词既通俗又文雅的妙处。”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裔汉学家魏世德(John Timothy Wixted)在《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杂志上的译评认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是一部罕见的、成绩卓然的译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11。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伊维德(Wilt Idema)在具有120余年历史的汉学名刊《通报》(T′oung Pao)上撰文指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充满吸引力的古词选集,对美国汉学界的中国词学研究颇有帮助。”B12美国卡莱罗纳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杰姆斯・哈格特(James Hargett)在国际权威刊物《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上高度评价道:“傅恩以一人之力译完500首花间词,实属不易。《花间集》华丽、优美的辞藻极难译为顺畅、可读的英文,但傅恩做到了!这对于(英语世界)中国词学研究极为有利。”B13再次,傅恩《花间集》译本被引率高,并入选经典中国文学外译丛书。在国际汉学界,傅恩的《花间集》译本被作为代表性的中国文学译著而受到广泛的阅读,进而被其他汉学著作、汉诗译集所援引,被汉学界视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必备书目,并在诸多代表性著作、译作中加以参阅,列为参考文献,如表1所示。

表1以傅恩《花间集》译本作为重要参考文献的外文图书信息统计表

编著者外文图书名称时间(年)

Burton Wats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1984

Greg WhincupThe Heart of Chinese Poetry1987

Patricia Ebrey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1993

Julie LandauBeyond Spring: Tz′u Poems of the Sung Dynasty1994

Huaichuan Mou Rediscovering Wen Tingyun: A Historical Key to a Poetic Labyrinth2003

Wilt Idema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2006

Ronald C. Egan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007-72)2009

Xiaorong LiWomen′s Poet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forming the Inner Chambers2012

显而易见,傅恩《花间集》译本得到了学界持久的关注。表1中的八部诗选、著作均出自国际汉学巨擘之手,在学界影响巨大。例如华兹生(Burton Watson),他以研究、翻译中国文学闻名于世,曾荣获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的金牌奖章(1979),两度获得“美国笔会翻译奖”(America PEN Translation Prize,1981、1995),并于2015年获得“拉夫・曼海姆翻译终身成就奖”(The Ralph Manheim Medal for Translation)。又如汉学家朱丽叶・兰道(Julie Landau),是华兹生的高足,专注于中国古词研究。她在Ω刀鳌痘间集》译本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翻译出英语世界第一部宋词选集《春之外》(Beyond Spring),该集列入美国“亚洲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Asian Classics),影响颇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伊维德(Wilt Idema)在其荷兰语著作《中国文学导论》(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中仍旧对《花间集》译本多加赞誉、参考,在荷兰汉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足以说明傅恩《花间集》译本在专业学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普遍接受的程度。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H. Mair)编著的《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简编》(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2001),直接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韦庄的《菩萨蛮》与李煜的《乌夜啼》译文。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华裔汉学家蔡宗齐(Zong-qi Cai)编选的《汉诗阅读:指南选集》(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2007),也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了温庭筠的《谒金门》《菩萨蛮》《更漏子》以及晏殊的《浣溪沙》等词作的译文。傅恩翻译的花间词以其可读性与经典性得以入选美国高校的中国文学读本,进入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了《花间集》译本的读者群体,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2年,傅恩《花间集》译本入选中国的“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1995年立项的“大中华文库”项目,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海外译介中国文化的国家工程,也是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大中华文库”“从选目、版本到翻译,都非常严谨。(编译工作)由最适合的专家来做,保证了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B14。作为丛书之一的《花间集》译本,没有重新选择翻译家进行复译,而是直接采用了30年前的傅恩译本,既充分认可了她“英译准确传神”的高水平翻译,又证明了该译本在刊行后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对于一位美国译者的中国古词译本而言,傅恩《花间集》译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又能返回母国,纳入文化外译的国家级战略计划,确立了该译本作为世界性译著的经典地位,实属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傅恩的汉学家文化身份决定了《花间集》译本的学术性基调。35年的历史证明,傅恩的《花间集》译本不仅实现了世界性的流传,引起国际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融入了世界文学,而且也确立了翻译文学的经典地位。这对于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国门,如何走进他国读者的阅读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注释

①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②⑤黄立:《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60页。

③涂慧:《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④⑥⑧Lois Fusek.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32, p. 63, p. 59.

⑦杨萍:《翻译的形义平衡与失衡》,《中国外语》2005年第2期。

⑨刘亚猛、朱纯深:《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

⑩Dominic Cheung.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World Literature Today, 1983(2): pp. 346-347.

B11John Timothy Wixted.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4(1): pp. 163-165.

B12W. L. Idema.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oung Pao, 1985 (1/3): pp. 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