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会计核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1

1.1会计核算人员不符合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就充分体现出财会人员的重要性,许多工作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可以说,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质量。合格的会计人员应接受过正规的培训,获得相应的从业与专业等级证书,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胜任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当前某些会计人员知识储备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另外,还存在着企业所配备的会计人员人数不够,导致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极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

1.2会计核算的界限不清晰当前很多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完全分离,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还有一些机构特别轻视会计工作,没有坚持不相容职位相分离,比如出纳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这是不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对会计核算工作十分不利。这种状态很有可能滋生贪污受贿现象,滋生不良风气,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壮大。

1.3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事实上,很多企业不存在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监督力度不足,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很不规范,出现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有一些企业不存在合理的基础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没有统筹性的规划,这样就无法制定合理的预算,导致企业资源浪费,也影响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2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2.1完善会计机构明确各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实行钱财分管,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的负责人要做好监督工作,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的会计机构才能防止错弊及营私行为的发生。

2.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良好会计核算的必要保证。为了更好地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会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及时更新财务理念。

2.3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电算化水平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熟练使用专业化的财务软件,充分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最终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2.4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工作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督包括由企业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方,其中,企业监督属于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借助监管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对于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不规范操作的调整,可以促进会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整体利益服务。

3结语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2

摘 要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而其自身的会计核算则是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林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加强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关键词 林业 企业 会计 核算 措施

我国林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几经变革和完善,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反映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会计核算体系,在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目前林业行业还是多种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并存,是全国会计制度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没有跟上全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混乱,导致林业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差,林业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本无法有效利用林业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从日益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上看,引入新会计制度指导构建新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林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未充分考虑林业企业的资本保全

林业企业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资本保全,但是现行的林业企业核算却没有能够体现出资本保全这个原则。

(二)林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

由于现行的林业会计不能够将森林资源与环境方面的经济业务很好的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森林资源与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因此现行的林业会计信息披露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森林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的信息充分披露的客观要求。

(三)林业企业核算项目不完整

现行林业企业会计的收益部分只计算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社会效益部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导致林业生产经营的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而且传统林业会计计量体系中的成本部分只包含经济成本,不包含林业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造成了某些林业生产者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二、加强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系统内部网络会计

森工企业目前实现的电算化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人们的思维观念只停留在计算机核算仅仅是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速度和效率方面,并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致使现有的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森工企业电算化会计的目标应该是:在会计工作效率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的同时,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此森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更新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推动企业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二)转变传统收支观念

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态、资源和环境,社会对资源的消耗利用及所产生的价值。林业企业,特别是森工企业的行业特性恰恰与环境会计的想法不谋而合。为此,将环境会计的要素在传统会计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并引入森工企业会计核算是对现有核算方式方法的完善。如“资产”要素,对于那些企业能够使用和控制的自然资源可以作为“环境资产”增加到资产中;类似地,可设置“环境负债”来反映企业负有的治理环境的义务;设置“环境收益”来反映企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的效益或致力于治理环境污染而取得的收益;设置“环境资本”来反映企业对拥有的自然资源所享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情况。环境会计活动既与森工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又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纳入森工企业的环境会计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应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是实现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即在基本目标的制约下,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

(三)变更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林业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其下属企业都具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改汇总方式为合并方式是可行的。森工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应以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编制。林业企业系统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发生经济业务的各方都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进行了反映。举个例子来说,整集团内部各单位之间发生的赊购赊销业务,对于赊销企业来说,一方面确认营业收入、结转营业成本、计算营业利润,并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应收款项;而对于赊购企业来说,在内部购入的存货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则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存货和应付账款。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的加总数额中,必然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作为反映集团财务状况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必须将这些重复计算予以扣除,对这些重复的因素进行抵消处理。还有,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从整体角度考察,它只是内部资金运动,既不增加整个集团的资产也不能增加负债,因此,在编制整个集团的会计报表时应将这些项目予以抵消。

三、总结

总而言之,林业企业资产会计核算是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主体,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与此同时,也是林业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样的环境下,林业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与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工作的顺利展开,并且真正的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淑玲.浅谈新准则下如何加强林场企业的会计核算.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3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改进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公路交通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每年以巨额资金投放到公路建设事业上促成了其迅速发展。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放开,招投标工程的全面实施打破了原有封闭的垄断局面,公路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要走向市场,确保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检查的控制制度。而所谓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就是指企业自身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给过去做出一个评价,在进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分析这一个过程完成以后,施工企业就可以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个预测,进而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提供十分有效和重要的信息。

2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2.1核算对象特殊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个项目来进行,而不是对所有的项目同时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内部,成本核算又可以分为原材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等内容,这就使得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的产品。

2.2核算方法特殊

核算方法的独特性是指施工企业一般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来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用施工项目户外作业的现实需求,可以更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降低企业统一会计核算所带来的监督成本,并提供核算的准确性。

2.3结算方式特殊

由于项目施工一般周期较长,跨会计年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工程结算一般采取分阶段的方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并根据工程进度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应收数额进行有效的估测。

3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难点分析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行业自身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

(1)合同收入确认

施工企业承接的任务是施工项目,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有明确的外观构造和独立的产品价格,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会存在很多变数,从而给会计核算中的合同收入确认带来难度。

(2)会计核算周期和工程进度的匹配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承接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从项目确立到竣工需要经历一年至几年的时间。而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将根据进度拨款,整个项目完工后再清算。所以施工企业在每个会计核算周期内都会收到拨款,但是项目整体的原材料、设备、人力及其他各项费用的投入是持续的,如何顺利实现会计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存在难度。

(3)施工现场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

会计核算需要确认每个周期的收支和各项费用的明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但是施工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现场作业,成本消耗与提供的凭证是否吻合、费用明细是否真实都必须建立在对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才能使会计核算工作细致深入。

4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因施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会计核算也区别于其他行业,带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

首先,从核算手段和方法方面来看,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手段相对落后,不够科学,这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和判断,使投资策略出现偏差;其次,从会计核算时间的角度上来看,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信息滞后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基于核算时间的不及时,不管核算工作在全面、客观以及深入细致等方面做得如何出色,最终获得的会计信息依然不具备较高的价值;最后,从收入及费用确认的角度上来看,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依照签订的《建造合同》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因此在利用百分比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会计事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确定的完工进度无法与合同收入和费用同步确认,不能体现出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不难看出,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现状出发,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5优化与改进

5.1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想提高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承担会计核算职责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要跟上。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操作能力,甚至到施工现场结合实考察去学习。培养一些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断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教育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爱岗敬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5.2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将施工企业的收入金额的确认统一为按总承包金额扣减分包金额之后的差额确认,并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中予以明确,以便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强制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出企业采用的收入金额确定方法,如此才能反映施工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制度一定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需求,考虑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承担着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服务于税收是它的责任。这要求在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对税收的信息支持作用。采用更为先进的核算方法,披露更多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反映更多税务信息,协调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差异的规定。

5.3利用电算化方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施工企业同时开展的项目相对较多,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任务也相对复杂、繁重。因此要在这种数据繁多、计算量大的工作条件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会计处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搜集、传输和处理方面的准确、高效等特性,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提升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数据信息的丢失、破坏等问题而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4

关键词:种业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一个产业是由一群生产相近替代产品的公司组成。种业企业是种子产业发展的主体,是组成种业的细胞。我国种业企业最多时有1万多家,2010年农业部启用种子经营许可网上申报审批系统之前大约有8700家。由于2011年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阻止新的弱小企业加入,一批经营许可证到期的弱小企业也因达不到许可被迫退出种业,企业数量逐步减少,2013年底种业企业为5949家,其中持部级颁证企业182家,持省级颁证企业2169家,持市县两级颁证企业3598家[1]。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业发展大约落后近20年[2]。存在问题主要是:行业整合程度低,集中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很难拥有自己的专有品种和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分销渠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全球种子市场正在被先正达、杜邦、孟山都等跨国种业企业所垄断,对我国的种质资源、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等构成较大威胁。种业发展涉及到种业企业、育种单位、营销部门、农户和政府机构等诸多主体,由于“科技与生产两张皮”,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所办种业公司“事企不分”,“育种资源人才向企业有序流动难”,种业企业“多、小、散”等情况使我国种业企业研发能力弱,营销能力差。同时,由于现有种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方法等不能适应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种业业务发展新要求,再加上种业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低等因素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种业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信息是种业企业价值运动的综合反映,真实与否直接影响我国种业企业经营决策的成败及其有效性,因此,研究种业企业会计核算及其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提高途径,对促进我国种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1我国种业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有些种业企业难以提供较为详细的产品成本核算资料,财务管理无从谈起

由于我国种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出身农民,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刻了解,大多经营者重生产、轻管理,甚至有些经营者片面地认为财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和核账,对企业产品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很多种业企业的产品会计核算、产品成本控制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有些中小种业企业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在财务人员配备上仅有会计与出纳,导致有些种业企业难以提供较为详细的产品成本核算资料[3]。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一些规模较小的种业企业将土地承包给当地农户或外来农户,这些当地农户或外来农户在内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制种的种类、品种和规模完全是由承包者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策,种业企业与承包者的关系是只负责承包合同的签订、种子收购、推销与管理。由于承包农户的数量众多,地域分散,自身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业务水平有限,平时也很难对种业生产活动的成本进行记账、核算;而种业公司在汇总分公司或承包者的会计报表时,由于基层分公司或承包者基础会计核算资料缺乏或数据不准,最终种业公司就无法汇总到提供反映种子生产过程的、真实的成本详细核算资料。

1.2缺乏对种子生产过程全部环节的有效监控,即使形成的会计核算资料也会失真

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我国企业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生产企业,农业企业尤其是种业企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生产过程、经营与推广过程较特殊,受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一般来讲,种子生产与经营过程包含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包衣、种子推销等过程,涉及到科研单位、承包农户、加工企业、推广机构等等。由于种子生产与经营产业链、价值链较长,涉及到的主体单位众多,因此,对种子生产与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就较难形成,使形成的会计核算资料,也较难保证种子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会计记录与核算的准确性,导致会计核算资料信息失真[4]。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即使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比较熟悉,但缺乏对农业企业生产,尤其是种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全面了解,甚至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种子生产与经营过程一无所知,严重地影响了种业企业产品会计核算工作,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1.3对种子生产与经营成本的特殊性了解不够,影响了种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

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好的品种及其推销能力。好的品种可以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或抗倒伏、或抗干旱、或抗病虫害等特性,这些好的特性也是种子推广的基础。一般来讲,一个好的玉米品种从育种算起,经过试验等,最终走到市场需要7~8年或更长的时间。目前,我国种业企业品种来源渠道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外购品种权,即从科研单位或育种专家手里购买品种,交易市场极不规范,但是目前这种方式是种业企业品种来源大多数。二是自主研发。我国种业企业表现为“多、小、散”,行业整合程度低,集中度不高,单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个行业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很难拥有自己的专有品种和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分销渠道。因此,对以购买品种权为主的种业企业,品种权费用摊销的会计核算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来讲,由于农作物品种选育周期较长,为方便企业核算,一般种业企业对自主研发品种的成本核算其研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可以全部进入当期损益。对于外购品种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根据技术转让或品种权转让的不同形式,分类进行核算[4]。对一次性买断品种权的品种成本,可以按年度支付使用费进行核算,如果还使用目前全部进入当期损益的核算办法,就难于客观反映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5]。因此,了解种子生产与经营自然过程,认识其生产与经营成本的特殊性,就可以提高种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

1.4某些种业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方法,满足不了种业发展的新要求

10年前开始实行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当今农业企业、尤其是种子企业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要求。10年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企业收获种子后一般由政府统一收购、加工,然后由政府主导的各级种子公司经营推广,种业企业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销售种子产品。目前,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管理体制和经营活动范围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些种业企业的经济核算、会计核算仍然执行10多年前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其结果根本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不能保证种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因此,种业企业应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种业企业种业生产与经营业务特点,开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6]。

2提高种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2.1建立与业务内容相适应的种业企业核算模式

依据种业企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业务内容,将种业企业划分为3种类型,实行专业化核算及分类财务管理[7]。

(1)小微制种农户或家庭农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制种农户或家庭农场是以种植、收获、经营种子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其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应充分体现种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特点。一般来说,由于制种农户或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经济核算及财务管理知识更是缺乏,也不具备进行精确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因此,对这部分经营者来说,可以只要求他们对种子生产与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支出、耗费等进行流水帐式的记录,以便为后续种子生产与经营的经济核算提供第一手资料。

(2)中小种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特殊行业的会计制度,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早就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标准。目前,联合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把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以满足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经济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所以,对于我国中小种业企业而言,可以先执行一段时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待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与层次后,逐步过渡到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

(3)大型种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在我国,大型种业企业一般是由几个与种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分公司组成,实行集团化管理,有些分公司主要从事种子包衣、加工、运输、销售等相关活动,已完全脱离种业生产活动,因此,种业企业总部层面应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而分公司应按生产与经营业务活动的内容进行分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涉及种业生产活动的分公司业务,应按种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进行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不涉及具体种业生产活动的分公司业务,应执行统一《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既能反映种业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又能提供种子产品成本核算的详细资料,突出种业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特点,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2.2构建货币资金支付新模式

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目的是服务于种业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种业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贯穿于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全过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也应贯穿于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全过程。种业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降低种子生产与经营成本,为此应构建以货币资金支付预算为基础的支付新模式。主要包括:

(1)加强种业企业货币资金支付预算管理。种业企业应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使种业企业的种业投资计划、生产经营方案,能随时根据需要得到货币资金支持。

(2)重点管理好货币资金支付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对种业企业通过育种科研而获得的收益,企业应该通过核算为育种科研环节提供育种科研支出,从而鼓励与鞭策企业的育种科研工作。对于种业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于占用资金量大,要受到重点关注。

(3)种子生产与经营业务流程再造与创新。对种业企业生产与经营业务流程要按照种业发展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细化与调整,使种业企业从品种研发、生产要素采购、种子生产、推广销售及其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协调一致,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种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要围绕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背景下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业务新流程,搞好经营成本核算和资本运用,降低生产流通等各环节费用,调动科研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性,取得参与主体、生产要素、科学技术等协同效应[8]。

2.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

种业企业业务的发展对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业企业应根据种业发展新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既要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又要拓宽知识面,掌握新的财税制度、市场经济、企业竞争、企业管理等理论[9]。例如,就种业企业竞争而言,种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3C背景,即:1C为变化(Change),变化已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21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使得企业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料。在经济领域同样验证了普里高津的观点:确定性的终结。如何预见变化,如何应付变化,是种业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2C为顾客(Customer),顾客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企业通过简单需求,无营销;相同需求,规模营销;多样化需求,差异化营销;个性化需求,定制营销;感觉需求,体验营销,形成了需求导向到顾客导向再到竞争导向全面发展。3C为竞争(Competition),竞争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而且竞争强度在升级。由于资源有限,需求无限,激烈的争夺愈演愈烈,种业企业领导者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感受到如此大的竞争压力。种业企业竞争态势愈加复杂化,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单个种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扩展为整个种业供应链之间、战略群之间的竞争。极大地改变了种业竞争格局,博弈的变数更加复杂。

2.4提高种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会计领域的运用得到迅速普及。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对内部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迅速收集种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经济核算指标,为种业企业决策服务,把品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管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10]。“互联网+”(InternetPlus)是近1~2年来与实际产业结合发展最为典型代表,它的发展激活了实体经济的生命力,为种业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思路与平台,形成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互联网种业,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种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种业企业创新力和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子管理局.2014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41

[2]黄季焜.我国种子产业成就、问题和发展思路.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3):5-10

[3]汪国强.涉农科技企业经济核算中的难点与对策.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8(7):15-20

[4]郑洁.种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病分析及对策选择.现代农业科技,2006(12):26-28

[5]贺旭玲,王德春.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会计,

[6]廖书金.浅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国农业会计,2010(3):31-32

[7]杜迅雷.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难点破解及模式构建.中国种业,2009(10):33-35

[8]范莉.浅析农业种业企业财务核算模式.财会研究,2011(5):136-137

[9]高秀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运行状况及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24-25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5

一、成本核算的概念以及其在企业中的地位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就是指一系列应用会计学公式和原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来搜集信息和做一些企业的销售分析。从而带动一系列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用的所有花费,对这些经济性的分析。在经济构架上找到企业的基本构成、经营水准、成本组成等等企业的基本状况。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能够更加明确清晰的定制企业将来发展的策略。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企业的核心核算,而成本核算,正是重中之重。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就是实现成本核算的良好环境。一个好的发展策略,能够带动企业向前发展,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快的发展,拥有十分惊人的竞争力。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的应用原则

成本核算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核算的合法性。所有的计算都要符合法律法规,不合乎规则和法律的不能够计入成本,要求原始的记录是合理合法的,并且保存完整,记录细致。

2、相关性原则。就是说我们所计算的成本价格应当与我们所生产的产品有直接关系,与之相关的才能算作成本。无关的不要记入成本,以免影响企业的核算和预见性错误,出现管理漏洞,从而做出不利于发展的决策。

3、可靠性的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值得信赖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核实,并且真是存在。他的成本信息是与客观的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不要存在任何欺骗性,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保证其真实可靠。

4、可利用性。我们做出的成本核算最终是要给管理者分析利用的,这样的数据就要求我们提供有利信息,而非不可用信息。

5、及时性的原则。信息数据具有时效性。在信息化的今天,更新速度之快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及时掌握有利信息,有可能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及时的核算结果,能够恰当具体的体现出当前企业的经营效果。根据这些分析做出最精准的发展决策。

6、分期核算的原则。为了更加准确的信息,我们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中分批次的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可持续,更不易混淆,井然有序。按照年月日核算,也便于日后查找。

三、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应用要点

除此之外,成本核算还有几大应用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1、确认核算的最终目的。有目标的核算即避免盲目又有利于分析,能够很好的为管理服务。其所核算出的成本能够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成本的核算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为了计算存货、成本的多少计算、收益多少的计算、成本的决策及控制、为产品制定价格、签订合同需要的数据等等。根据核算目的的不同,寻找不同的对象,决定核算的不同内容,制定本次核算的不同方法。

2、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对象是个集合体,它包括所有项目中需要归拢的各个成本个体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承担者。他可以使一个项目、一种产品、一纸订单、一个部门、一个个人、或者是一个作业。他以一个目标为中心,集合所有围绕这个中心的对象,逐一计算成本。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对象,我们要准确找到这些对象,然后在计算。

3、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内容。一般的成本核算都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的成本,二是归集的分配所用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要求我们首先要控制成本开支范围。明确每一笔开支的界限,过滤不应该计入成本的各项开支。然后记录并且测定积累各项数据。按照不同的对象进行和核算,然后汇总,分别核算出个体和单位的成本。在一个企业之中,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产品,直至月末可能还有滞销的部分,因此要准确计算和剔除真正的成本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四、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资产的消耗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用产品经营的方法来区别对待其经济成分。主要分为三大类:1、劳动对象。2、活动耗费。3、劳动方法。根据不同的分类,建立一个可行使用的数据表,计算各项费用。分出每一科级科目的花费,然后细致分出各种项目。然后在当月或者一定的时间段范围内计算成本。将表格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使之联系紧密而且准确。

建立完相关的表格,下一步当然是根据现有的分析开始对成本进行控制。根据一定的条例和规定进行控制,不盲目不重复,有一定的道理,既符合可持续又不会干扰企业的发展。但是,有的企业内部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的管理漏洞,这就需要允许相关管理人员或者相关人员能够修改报表和提出合理化意见。但是一定要透明并且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要盲目处理,以免使企业蒙受损失。

只有更好的建立管理机制,才能够合理的安排管理,统筹各项成本,帮助企业发展。

五、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谈成本核算的现状

在现在的施工企业中,很多不同问题影响、制约着他的发展:

1、数据统计不够具体,不明晰,为核算整理数据带来困难。会计核算最主要的就是数字与数字的累计,这是最基础的方法。通常,为了保证所计算的项目成本准确而有条例,我们要根据其前期的整理数据和计算来确定,因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些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需要耗费的资金,需要的人员统计,以及设备所需量等等,还有就是成本的比重与需要的消耗。另外,一个合格的成本预算包括预算时的总体价格和分解出来的各个项目的价格。财会部门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分类和整理,然后拿给有关部门分析,哪些属于必要支出,哪些属于机动支出,找到浪费的原因,处理不必要的花费,保证成本准确有用和合理。

2、报表的信息不够准确,会计搜集信息不健全。编辑会计的报表,是成本计算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报表的编制和汇总更是企业会计的一项重要挑战。一项复杂的会计核算对象纷繁复杂,需要很好的编制汇总,这也是核算的最主要特点之一。汇总表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象的选择和决策的正确与否。其结果不容忽视。

因此,建设一支有责任心的队伍必不可少,内部审计会计的素质需要提高,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成败和发展的关键。受欢迎的管理队伍,能够担负企业的未来。正如好的成本核算,一个合理内核下就能拥有一个好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节约成本的一个方法和途径。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下的成本核算需要应用到的实际操作,正是因此实现的,人是所有成本的基础。

结语:高素质的会计部门人才是关键,建立高机制的成本核算迫在眉睫。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核算,因此,它也是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牵制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好一个合格准确的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做出准确关键的决策。在遵守一定的企业原则下,制定一个合理的核算模式和方法。另外,运用创新手段和科技发展手段位企业服务,也是成本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企业在当今社会生存发展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国发.论新型的企业多元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财会学习.2011(6).

[2]孙博,李丽,张.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中国对外贸易.2011(4).

[3]胡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和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09(17).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6

关键词:企业会计 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竞争逐步加剧,为了更好的赢得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应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技术含量,从根本上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价格及质量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由其重要性决定,应全面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提升企业成本核算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现代企业实施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不仅能够对各个部门的各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控制,从根本上节约企业开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为企业决策及发展目标制定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企业整体管理不断完善,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制及充分利用,较大程度上节省了企业投资成本及生产资源,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全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提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充分发挥会计成本核算的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升本,提升企业生产利润,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实行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理论及合理方法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一味的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整体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不仅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分步法及品种法两种,很少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很对企业在选择核算方法时,不能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对核算方法的使用范围了解不全面,同时,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不能有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复杂性,不能准确、完整的进行成本费用归集。此外,还存在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及会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情况,私自调整成本费用,通过不提过少提费用、列出不改发生的支出的方式,获得个人利益,造成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会对企业经营决策造成重大影响,也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有效提升。

(二)对于相关费用的审核缺乏力度

会计成本核算是对各部门的各项财政支出进行核算,不仅是事前和事中的审核管理,也是一项事后核算管理手段,会计成本核算控制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费用发生过程中,缺乏对费用使用的知道及监督,存在形式主义,最后导致与定额及计划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企业利益受损。费用支出过程中,由于审核控制不当,还发生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严重浪费。同时,企业成本审核制度其依据是分居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无法正确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存在执行力严重不足,企业具体开支不明确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过多支出,不仅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成本核算的目标、内容不完整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方法不当存在于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整体运行、未来生存发展及竞争力提升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及企业的发展,应将知识经济纳入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来,但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成本核算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不能将其纳入会计成本核算中进行核算,导致了企业成本核算内容存在缺失,影响了企业整体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也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完善现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对策方法

(一)创新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如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品种法等等,不同的核算方法也存在不同的有且点及适用范围,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产品特点及生产流程,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企业复杂的生产过程决定,可以将多种核算方法进行合理组合,并应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核算方法确定后要避免不必要的变动,保证成本核算方法的统一性及可比性,为企业经营管理奠定基础。

(二)转换理念、观念,提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力

由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成本核算。这就要求从企业树立成本核算意识,从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参与者,将成本管理理念全面贯彻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成本核算宣传工作,开展多渠道宣传。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以会计准则及相关规范为依据,全面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强调成本核算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企业管理,实现全面参与,将企业核算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效结合在一起。此外,企业还应对产品价值链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全面加强内外部成本管理,通过双向成本管理的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合理使用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