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    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2

阐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高尚思想情操的基础,也是具备高水平文化素质的基本保障。

1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可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能力

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与冲突,如果不具备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形成心理疾患,造成人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这样即使他的智商再高、创造能力再强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处于生理基本成熟,心理开始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心理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而我们过去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使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在高等教育中要弥补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人格优化,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1.2 可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维持有效的智能活动,更好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随着大学教育向学生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主要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的推动和支配,表现在自觉性和选择性上。同时,这种学习模式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的约束,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想象,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是难以完成自主型教育、能动性学习任务的。只有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才能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3 可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2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2.1 环境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2.2 人际关系复杂导致心理调适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2.3 情感挫折导致心理失落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2.4 就业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3.2 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

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3.3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

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3.4 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

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3.5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充分注意教师及学校员工的人格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表现紧密相关,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员工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及辅导员等学校员工开设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6-05-21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3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41)

[摘要] 根据调查,高职大学生易受日常的不良刺激,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的人数较多;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表现出求救人群顺序的差异;经常被自卑、自制力差、情感等问题困扰,有的甚至还出现过自杀念头。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高等职业院校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培养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管理艺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环境。

[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128?0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本课题组分别从大学生心理压力分类、心理健康自我认知程度、压力求救和心理困扰等方面设计了问卷,问卷取自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4 所院校的1200 名学生。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200 份,回收问卷1156 份,有效问卷107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5%。本次取得数据采用spss 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指考查问卷调查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的一致性来表示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本文采用最常用的Cronbach α 系数法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结果为α=0.800>0.6(见表1),说明本次问卷调查信度较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日常不良的心理刺激常带来心理压力

根据表2 大学生日常心理压力分类统计数据来看,68.3%大学生认为学业成绩排名会给自己带来影响,43.5%大学生认为继续升学压力大,10.1%大学生认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际沟通有很大障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受挫而感到烦恼、焦虑,甚至产生心理障碍。27.1%大学生认为父母期望较高,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经常受到一些不良的心理刺激,不能较好地处理与外界事物的关系,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心理疏导教育合力,使大学生面对日常生活的压力时能够摆正心态,理性思考。

(二)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的比例增多

根据表3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程度问卷的统计数据来看,仅28.7%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非常健康,54.0%大学生表示心理偶尔有一些问题,8.5%大学生表示心理经常会出现异常问题,这说明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的人数较多,这要求心理健康工作者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发现并化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滞后,有的院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缓慢,规范性建设有待加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较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规性教学很难保证,学校大多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深度辅导不够,这些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遇到心理压力求助人群的顺序差异

根据表4 大学生遇到心理压力求助顺序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遇到心理压力时最先求救的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家人,求助老师的方式位居求助顺序最后,这要求辅导员和授课教师要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力争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敏锐观察到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时心理出现的异常情况,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困扰的事情类别差异

根据表5,受访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困扰的事情表现为自制力差,近1/3 大学生表现出自卑情绪。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了解自我的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的优势与弱点认识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1]31.6%大学生表示有情感问题,6.6%大学生还有过自杀的念头。这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重视大学生情感方式的引导教育,帮助大学生不断树立自信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高等职业院校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

(一)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应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软件普测和日常学生行为状态观察,初步筛查出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力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适时采取措施干预。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基本特点,锻炼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断增强自我的心理调试能力,自觉的维护心理健康,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适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相吻合,进而激发大学生生命张力。

(三)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一般较为顺利,对挫折估计不足,可能导致处理困难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不足。然而,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在不断参与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成熟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求大学生勤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抗压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实施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题实践活动,例如新生适应训练、自信心培养、职业规划比赛、就业心理调试、参演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各种社团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在相互交流中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四)增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管理艺术

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老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辅导员有必要每年接受心理健康前沿知识培训,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提升管理艺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环境

“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辐射、渗透等功能。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2]首先改善校园设施,优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用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最后,加强管理与服务。学校各部门支持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学习观。

参考文献:

[1] 潘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J].教育科学,2009(02):86.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4

[关键词] 拓展训练;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59-1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拓展就是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我们就对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属于户外活动,主要是帮助训练参与者进行训练,进而从中得到一些感悟,通过自身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理念等进行改变,在大学中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是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活动。在拓展训练中可以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分成三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热身项目。这类训练项目是为了将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消除,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通过拓展训练增加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增加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第二个类别是低风险、低地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没有过多要求和条件限制,这类训练项目通常是在2米以下高度中进行,所以不需要进行专业的保护措施。这些项目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别的训练项目是高危险、高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类的拓展训练一般是在2米以上的高度上进行,有很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锻炼学生的灵活性,还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对学生面对危险、困难时的情绪、心理等进行培养,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些保护措施。

二、拓展心理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心理拓展心理的特点。心理拓展训练是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拓展训练的先进性进行继承,同时将其内容、特点进行丰富,更加符合大学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1.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真实。在大学中设置的心理拓展训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通过模拟特殊环境,并保证设置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又不熟悉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适应新的环境,找到自己的团队中的新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深刻的体验生活;2.心理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在大学中进行的心理拓展训练采用的项目训练和体验,是3:2的时间关系。学生的身体素质、生活经历等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训练体验,在进行完心理拓展训练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彼此了解、学习。在开始心理拓展训练之前,老师将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在活动中不进行讲述,而且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训练项目体验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团队合作以及个性发展同时进行。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没有个人训练项目,全部是集体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鼓励,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得到发展,在一个团队中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担当和作用,在团队中可以进行个性展示。也可以对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反思,正确的认识自己。

(二)校内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大学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对学生的品格、意志等进行拓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意志。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挖掘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每一个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在训练中学生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在顺利完成任务时,学生会有满足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将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等进行发挥,让学生重新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2.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讲到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或者团队通过调整行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个体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参与到体验训练中,学会沟通、协调,同时让学生将学习压力释放,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挑战能力,同时将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小结

在学校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生的挑战能力进行提升。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拓展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海都,李鸥.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J].文教资料,2010,(03):77-78.

[2]丁琳萱,高玲.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探究[J].才智,2012,(01):25-26.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5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4]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大学生心理素质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凌霞(1975-),女,黑龙江黑河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北京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育与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78-02

全人教育虽然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但却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甚至在中学、小学及幼儿园中也被吸纳和应用。全人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意义更加深远,因为大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对知识的接纳能力更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有所飞跃,因此更需要有全人教育理念作为依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再设计。

一、全人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人格独立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智能双全的人、社会和谐的人和善于创造的人”。①从全人教育的指导理念来看,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必须加强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正好与全人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可能使学生道德高尚,人格独立;心理没有疾病,才能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情商,才能够使学生智能双全;培养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善于创造的人。基于这样共同的目标,有必要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更进一步地向全人教育的目标迈进,在课程的设计上进行必要的改革。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强调“教育应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理念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上是最容易传授给学生的,所以说全人教育理念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二、全人教育的哲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联结(connectedness)、整体性(wholeness)和存在(being)。[1]把这样的哲学基础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有利于开展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1.联结的概念源于整体论

该联结包括四个维度: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相互关系(interrelationship)、参与(participatory)和非线性(non-linearity)。[1]从联结这个概念的四个维度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在师生通过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和互动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前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倾听,没有真正让学生融入并参与其中。所以基于这一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每一个小组视为一个合作团队,老师在讲授完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给小组布置相关的活动探索,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强化对理论的记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既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团队都进行了有效的参与,并验证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与此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找到乐趣和应用的意义;而且基于团队的小组讨论,相同的问题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问题的设计都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在解决相同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是同一个小组内部,成员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样大家的思维放在一起,就是非线性的发散性的思维,有助于多角度考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

2.整体性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性也包括四个部分:整个系统(whole systems)、多种视野(multiple perspectives)、独立性(independence)和多种水平(multiple levels)。[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一样,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就是“整个系统”;同时这门课程涉及心理学的诸多方面: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所以说该课程即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具有多种视野和多种水平,而且每一个视野和水平上的内容拿出来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何将每部分的内容讲解清晰,同时又使整门课程能够融会贯通,这是这门课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问题。该门课程的课时较少,但是学生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却很多,所以要实现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无限的知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拓展课外内容,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必要的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心理学方法及应用心理学的技巧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之外怎样去解决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者如何去帮助他人,这种不仅仅拘泥于课堂的形式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解决自身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全人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3.存在是指人全面经历现在

这包括整全的人(fully human)、创造性的表达(creative expression)、成长(growth)和责任感(responsibility)四种涵义。[1]存在是全人教育理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清晰地表达出了一种可以借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整全的人;其次是应该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人,并且可以适度地表达出这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再次就是学生在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长;最后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负责,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培养共建和谐宿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三、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1.倡导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概念

以学生为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会自我价值,发觉内在闪光点,在认同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良好、正确的自我概念,让每个学生能够了解自我需要,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知晓自身能力,谋求发展,达到自我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实现全人教育的基础,充分的自我肯定、有效的自我管理、正确的自我定位、合理的发展规划,都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的组成部分。

2.建立自治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团支部、班委会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队伍建设,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倾向。

3.运用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思考,通过亲自参与,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参与社会实践及科技文化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和平台,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全人教育的综合目标。

4.重视职业生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依据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设计和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良好的职业规划会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同时具有内在激励作用,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使他们不断向自己的职业目标迈进。因此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设立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全人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全人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全人教育目标相吻合,《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大纲》中指出,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五项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这些原则的制定都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将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引入课堂,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

以“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大纲为基础,把全人教育的理念与课堂授课内容相融合,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自我调节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围绕全人教育的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对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变化进行对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找到适应我院大学生全人教育的最佳途径。

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科技作品立项、挑战杯大赛、本科生研究计划等项目。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在课下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调整自我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不断完善自我,尽早成为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我爱阳光

下一篇委托贷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