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变化变革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一词,并对其下了明确的定义。依据该报告“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它有其独特的特征。知识经济以信息为基础,以处理无形经济资源为主;它借助网络化和虚拟化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知识经济对智力的要求比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高,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一种人才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观念和内容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发生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高智力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日显重要。高科技产品在产品市场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相对这些变化,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内容相应出现了变化。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为通过合理经营,促使企业的利润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化的利润最大化和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公司总价值达到最高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则通常为持续盈利能力目标、长期现金流量现值目标、企业可持续成长目标、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等,其关注的重点都是股东的利益和目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资产的拥有与丧失、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的拥有与缺失,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与存亡,“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效率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知识在创造利润、创造价值等传统目标的过程中起着比其他传统资产更关键和更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目标应该随着变化。
(二)资源配置的变化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的配置,忽视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加深。现代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由于知识具有比普通物质资源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强大的创造性,能有效地大幅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使得知识资源成为比物质资源更为重要的战略经营资源。
(三)经济活动速度加快对企业风险控制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将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交流关系企业决策的及时和准确性。企业风险控制效率将直接影响企业风险的防范。
(四)企业财务管理对象的变化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实物和货币等资产,传统的财务管理对象为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大幅提高。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资产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实物与货币资产的主导地位。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变革
应对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发生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关系进行变革, 才能使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做好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一)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
知识经济有诸个重要特征,但首要的在于它的“知识”性。为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言,首先要改变以往以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为重心的观念,确立以知识为重心的理念。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知识管理。坚持这一理念,就应重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企业财务管理就要着重于如何发挥人的作用,着重于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化;企业应当坚持知识管理,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知识的汇集、运用、创新的机制,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重要功能。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知识创造价值的最佳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考虑股东财富最大化,也要考虑“知识最大化”。应将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调整为“股东财富+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知识最大化”不仅可以促进、保障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解决企业内外部的许多矛盾,如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及职工等的利益冲突、企业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生产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能源,由此将减少环境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耗费,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售后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一切都有赖于“知识最大化”。
其次,在生产中知识成为最稀缺的并且是起决定作用的经济要素,知识已取代了原财务管理目标构成要素中某些财、物资本要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有必要将知识的因素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
最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只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
总之,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因此,企业意识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队伍就有了获得财富和更多知识的可能。此时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好的知识流动秩序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三)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变革
有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确立了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就要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从管理目标的要求出发,创新变革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1、投资战略变革
传统的投资战略以资金的投入、运用、收益为核心,知识经济时代则不同,知识、智力已成为企业的成败及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坚持传统的投资战略的基础上,企业投资战略应适当向“投知”与“投智”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融资策略变革
企业投资战略的创新变革要求企业融资策略相应转变。企业要“投知”、“投智”就需要“融知”、“融智”,“容知”、“容智”。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型企业,知识型企业的第一资本是知识,知识的提供者是人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坚持知识资本第一,人力资本为重的观念,要将融资的重点从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
3、分配方式变革
财务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经济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知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脑力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因此按知识或按经济要素分配财富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财务分配方式的创新变革需要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成果分配中的地位。这种分配模式比按资分配更符合现实。
4.财务评价指标与体系变革
随着知识资本重要性的提升,企业的运营业绩、财务状况受知识资本影响越来越大。知识同其他要素一样,可以为所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知识及其产品本身具有其它要素和物质不具有的特性: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随着知识要素的开发,社会生产的潜在产出水平也会增加,但增加的质和量事先无法预测、事后也难以测算。因而必须对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进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根据知识经济的特性,从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运用、知识对投入产出的影响,知识的价值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四)风险控制手段变革
传统的财务管理内容并未对信息的管理程序做系统的规定,无法保障信息的及时、快速、高效传递和处理、反馈,因此无法为企业的快速、准确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效率,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把信息的管理程序作为专门管理的内容,系统地制定有关信息的质量、收集、传递、报告、处理的制度,形成信息管理程序,使企业内外部信息能够按规定时间、顺序,由规定的相应职责权限的部门、人员完成收集、汇总、传递、分析和报告的工作,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对信息进行反馈、处理,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商机,控制风险。
(五)财务关系变革
企业财务关系将由内外协调转向侧重于企业内部人本化管理。企业财务关系一般包括:企业与投资者、受资者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财务关系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在这些关系中,财务管理原来的关注点是投资、债权、债务、税收等有关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仍然是这些财务关系,但有必要侧重于企业内部即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在生产中起关键作用。但与其它生产要素不同,拥有知识的人是否愿意发挥其才能是关键。一个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人的创造性,这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是最重要的。因此,企业决策及财务管理应着重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的最大效用,这将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因而成为企业财务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冲击。创新变革企业财务管理,方能使企业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稳步前进。正确的理念是实施财务创新变革的指导,正确的目标是财务管理创新变革不走或少走弯路的先决条件,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变革是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风险控制手段的变革让企业既能及时把握商机又能有效防范风险,而财务关系创新变革则是构建和谐企业关系,保障“股东财富+知识最大化”综合管理目标实现的保证。只有坚持这一系列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方能提供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胡秀峰:《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41卷。
2侯丹书:《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的创新》,载《商业研究》2005/23总第331期。
3周华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载《商业研究》2005/10总第318期。
4曲卫清:《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策略创新》,载《经济师》2006年第5期。
5陈焕发:《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应对措施》,载《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0期。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2
摘要:文章以高职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为切入点,对知识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目标、系统架构、知识库的构建、系统组成模块及功能进行了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118-03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知识服务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服务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中心。张晓林博士在对知识服务的定义中深刻阐释了知识服务的本质和内容。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1]。知识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区别在于,知识服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力服务,目的是解决用户问题,帮助用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以上关于知识服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知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知识服务的目的,即分析用户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二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即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
1问题分析
知识服务以用户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贯穿于用户的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全过程,并根据用户问题的解决进展及其需求的变化动态地、持续地进行资源、服务与策略的调整[2]。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首先要从分析用户需求开始。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3]。因此,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取得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很多专业的要求。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借阅情况来看,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类的图书也一直高居非文艺类图书借阅排行榜前列。但学生在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学生对于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很多考试题目难于理解和记忆,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考试中的实践技能类以及案例类题目感觉困难;二是学生反映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除了拿到资格证书外并没有加深对此职业的了解。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了解,通过积极聘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外聘教师以及安排实习实训等方式,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这些外聘教师的工作经验以及学生实训中的收获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离开而丢失,学校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缺乏经验积累。
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是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也较差。而一门职业资格考试往往涉及到几个科目,这几个科目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而其中通常涉及很多概念和理论,自学能力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2系统设计
2.1系统目标
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职业技能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对相关职业及其技能缺乏了解;三是学校对职业技能和经验没有积累和保存。
知识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因此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考试复习;二是能够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及其技能;三是能够有效地搜集和保存职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本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知识挖掘、知识重组和知识存储,实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学生能够通过本系统了解到职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和技能框架,在复习职业资格考试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点和职业技能以及从业经验。
2.2系统整体分析
知识库是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在本系统中主要有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基础库主要存储相关科目基础的知识。题库主要存储历年考试的真题以及模拟题等。案例库主要存储职业相关的案例,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等。
知识服务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不同的信息设定各自的处理流程,从各种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并按照流程加工为知识并进行存储。然后根据具体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并进行应用,系统框架图见图1。
3.1知识库概述
知识库是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4]。这些知识片包括与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事实数据,由专家经验得到的启发式知识,如某领域内有关的定义、定理和运算法则以及常识性知识等。知识库是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本系统包括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基础库是本系统最底层的知识库,主要存储某个科目的名词、概念、公式等。基础库采用知识单元作为知识表示的方法。知识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关联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织的基本单元。题库主要存储职业资格考试的题目及答案。题目主要包括历年真题,模拟题等。题库以试题为基本单元进行存储,一道试题的主要信息包括题目、选项、标准答案等。案例库存储的是职业技能及相关案例。案例库存储的基本知识单元是案例,主要信息包括案例内容及相关的经验和技能等。
这三个知识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互相调用。基础库是底层知识库,包括了最基本的知识单元。题库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等。案例库包括职业相关的案例以及职业经验等。题库和模拟库需要调用基础库对其中涉及的相关原理和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基础库需要调用案例库和题库对基础的原理和概念进行拓展。
丰玮: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丰玮: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3.2知识库的结构
本系统中的知识库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构建,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有Oracle系列以及Sql Server系列等。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实现,每一种库由数据库中的多个表组成,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些辅助表来存储这些库之间的调用关系。
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在结构上是统一的,而在逻辑上则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职业资格考试要分别建立知识库,同时这些知识库的结构是相同的。这样的实现方式便于知识库向其他的科目扩展。
3.3知识库的设计原则
知识库应该提供以下功能:①提供知识的表达方式。②知识的存储功能。③知识的检索功能。④知识的编辑功能。⑤知识的检验功能,包括知识的一致性和完备性。
知识库的使用在初期以数据的添加修改为主,到了后期则以查询及浏览为主,并且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调用关系,同时随着知识库的不断积累数据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表之间的逻辑清晰,主表要相互独立;二是做好查询的优化;三是方便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4系统模块设计
4.1知识获取模块
4.1.1信息采集子模块。信息采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信息,在本系统中知识的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学校内部知识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及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等。学校外部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历年考试真题题库、模拟题库以及网络上的文档和视频等。信息采集的方式有三种:自动化采集、人工采集和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对于学校外部相对比较集中固定的网络资源如真题题库、模拟题库及网络复习资料等,采取计算机自动化采集的方式。对于网络上相对散乱的资源采取半自动化半人工采集的方式。而对于学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
4.1.2知识加工子模块。知识加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根据对应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结构进行相应的格式化。本系统的三个知识库基础库、题库和案例库各自有不同的知识存储结构。基本库以知识单元为存储的基本结构,题库以试题为存储的基本结构,案例库以案例为存储的基本结构。知识加工子模块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然后进行格式化和存储。
4.2知识存储模块
知识存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主要由知识获取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基本功能,及不同知识库之间相互调用关系的编辑功能。并且在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的同时要维护相关数据,以维持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输出接口主要有应用模块调用,提供知识的检索和查询功能。
4.3知识组织模块
知识组织是有关文献的描述、内容、特色、目的以及将前述活动予以组织,以便于使用者寻找。知识组织包括索引、摘要、分类、编目、记录管理、书目,以及相关文献信息的产生与检索用的书目资料库[5]。知识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知识组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本系统中主要借鉴两种知识组织方法:体系分类法和网络技术法。
4.3.1 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并根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所有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的等级系统,并采用尽可能详细列举的方式进行编制,从而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体系分类法主要是运用逻辑分类的原理,根据文献内容和专业、学科性质及其他特征,对文献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的一种方法[6]。在本系统中采用类似于体系分类法的结构化知识分类方法,把三个知识库按照基础教材中的章、节等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划分。这样组织的好处是可以分清楚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以便于用户浏览和检索。
4.3.2网络技术法。网络技术法是指依托于各种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组织的方法。知识组织的结构化方法虽然清晰明确,但却不能揭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网络技术法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两个知识点增加练习,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为相关知识自动加入引用,如在一个知识描述中包含其他的知识时则为其加入引用,使之能够链接到相关知识。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二是为每一个知识点设置关键词,用户即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也可以在浏览某一个知识点时根据关键词查询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关键词既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词语分析自动生成。
4.4知识应用模块
知识应用模块是建立在基础库、题库、案例库三个知识库和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三个模块之上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两大块功能:基础功能和互动功能。
4.4.1基础功能。知识应用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知识库的使用。知识库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浏览、检索、答题、引用等。浏览方式是用户根据某一科目的知识结构按照顺序对三个知识库进行浏览和学习。检索方式是用户有目的地根据某个问题或关键字对三个知识库的内容进行查询。答题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题库,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初始化一张试卷,用户完成试卷后系统再根据标准答案进行判分。引用方式是用户在浏览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对其中包含的其他知识点进行查看。
4.4.2互动功能。互动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户和知识库之间的互动。如用户和题库之间的互动,系统可以保存用户每次的答题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题目。用户还可以对基础库和案例库中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提问,对有错误的地方申请修正等。二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系统为用户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吴新年.图书馆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1-3.
[3] 高等职业学校[EB/OL].[2013-09-22]. http:///wiki/%E9%AB%98%E7%AD%89%E8%81%8C%E4%B8%9A%E5%AD%A6%E6%A0%A1.
[4]叶虹.基于概念网络的知识库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1.
[5]白海燕等.融入知识组织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J].情报学报,2000(1):106-110.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考试模式
在高职教育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第一,考试形式单一。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多采用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阅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目前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简单应用,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学科,显然,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试评价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学生成绩由平时(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期末考试起决定作用,体现不出考试的反馈功能,并且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平时放松、考前突击,甚至作弊。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制约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显然背离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为此,几年来,课程组成员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现代绿色园艺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广和园艺产品营销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所以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达到对本地区园艺植物病虫害会识别诊断、会分析原因、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病虫害防治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而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因此,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试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基本措施
课程组教师在深刻理解的高职教育特色及病虫害防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指南,在开课前向学生印发并组织学生学习,使“教”与“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的“促教”、“导学”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指南中确定的考核模式为:
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期末终结性考核50%
形成性考核=出勤5%+作业5%+课堂表现5%+阶段考试15%+实训20%
期末终结性考核=理论25%+技能25%
本门课程考试模式是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核心是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加大实践技能性考核力度,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
1.考核内容精心选择
(1)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学完一个模块,进行阶段测试,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昆虫鉴别与病害诊断地方化。园艺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其发生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有地域性。因此病虫害标本识别考试时,我们准备了100种昆虫、病害标本,把本地常见的园艺昆虫、病害各识别出30种即可。
(3)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相接轨。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可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
2.考试形式适时而变
(1)闭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中采用,重点考查植物病虫防治生产实践环节中重要的理论和技能要领,以及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开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核中采用,是灵活度高,具有较强分析、理解和应用的题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口试:在平时阶段性考试与期末技能考试中采用。比如蔬菜、花卉上虫害的识别、病害诊断等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据图质问式口答,这样可以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仪表风度,等等。
(4)技能操作:用于平时和期末技能考核,重点考核方案中规定的重要技能操作的要领、熟练程度,如病虫害标本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药械的使用等,以此强化技能培养。
(5)专题演讲或调研报告:于平时形成性考核中应用。考查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小组活动时,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本课程考核为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作业、阶段测验等,其中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普通作业、实验报告、阶段测验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研究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形成性实训考核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其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等,除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外,其他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采取理论笔试与病虫识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效果
本课题以高职园艺技术专业2009、2010、2011级学生为观察样本,目前有300多名学生成为此次改革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实施效果良好。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建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评价考核方法。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知识和概念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工作过程中能应用就可以。加大过程考核、技能的考核比重,改变了以往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
2.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开始就将课程教学目标、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技能测试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目标,使考核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过程。
3.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
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鉴定证书,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技能、参加行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性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4.注重考试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
对阶段考试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教和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能力达标情况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达标情况,将考核过程变成提高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由结论性学习向过程性学习转化,避免了传统考核模式中经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疆,杨开明.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52-53.
[2]张晓磊,王倩.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7-109.
[3]王淑梅,王玉家,马爱民.农业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4-25.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物流成本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操作性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应用。学生只学会空洞的理论知识而不懂应用,到企业后还得从零学起。因此,迫切需要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结合笔者多年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经验,下面谈一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进行改革。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简介
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所需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笔者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课程教学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方法,实际上是将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有机结合,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指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从某一实践项目的训练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程序与策略的典型范式。它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引入,教师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项目并作出评价。
根据这个思想,笔者在构建项目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模块。
一是“项目目标模块”,设计理念是实施项目之前要明确告知学生本次项目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项目能学到什么,怎样达到目标,哪些内容可以一般了解,哪些内容要求重点掌握,做到目标清晰,心中有数。
二是“知识点模块”,包括实施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
三是“项目实施模块”,包括项目在分解成任务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任务的同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四是“实施评价模块”,评价与归纳是项目的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每组学生各自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并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个别点评和整体评价。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下面以物流成本预算的教学为例,介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教师介绍本次项目的目标,即要求学生了解物流成本预算的概念和和物流成本预算体系,掌握物流成本预算步骤和物流成本预算方法,能够填报和编制企业业务成本预算表,能执行物流成本预算并监控、分析、评估预算执行效果。
第二,教师讲授物流成本预算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物流成本弹性预算和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的概念、编制步骤和编制方法,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理解和认识。
第三,教师提出项目的目标任务,由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独立完成。
首先,由教师提出两个任务:运用弹性预算法进行物流成本预算和运用零基预算法进行物流成本预算,并提醒学生要把预算编制得有理有据,预算编制的相关数据信息和资料的数量、质量、连续性和系统性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特别注意各种辅助预算编制得资讯、数据和资料。
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形成项目小组,并分配任务:
(1)将学生按4~6人分成几组,人数不能超6人,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并按本次任务的要求确定小组组长、组员分工。为了每位学生尽可能得到全面训练,不同任务的小组组长应由每位组员轮流担当。(3)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验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
最后,每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在课堂上、书本上、其他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独立地完成任务。
第四,学生完成项目报告。
每个项目小组在完成任务后,应该集体讨论并完成一份项目报告。该报告应该能够反映物流成本预算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关键问题,通过此类问题的解答和完成,使学生达到理论上的提炼升华。
第五,教师进行项目评价。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由每组派出一到二位组员汇报发言,总结本组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对尚未解决的问题由全班讨论。
教师应该检查每个项目小组的项目报告,并对学生做出点评:是否能完全理解并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是否具备知识技能;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最后,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物流成本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和操作的技能,使得学校培养和企业应用在项目的实施中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建科,杨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陈大波,龙振华.浅析高职院校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8)
[3]谭劲芳.关于高职“物流成本管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高职;外贸;单证;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课程特点
《外贸单证操作》主要内容是在进出口贸易履约过程中,处理外贸业务流转及结汇过程中的各种单证,外贸单证操作是外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开展外贸业务的基础,是国际贸易及报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外贸单证操作》课程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从这几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高职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我校五年制的学生全国单证员考试通过率只有50%左右,该课程的及格率也不高,高低分相差非常悬殊。笔者分析了一下,主要因为以下几个问题:
1.先期开设的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扎实。例如贸易术语之间的区别不熟悉、国际贸易法规惯例不清楚、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不扎实等等。
2.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由于多数同学本身英语基础较差,再加上外贸词汇积累太少,导致全英文合同条款看不明白、开立的英文信用证看不懂,因此在制作单据时就无从下手。
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多数进入高职院校的同学本身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说一次就做一下,不说就不做,学习兴趣不高。
三、改革探索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西方有句谚语“Tell me and I may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说明学生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掌握。尤其是高职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差,更需要教师的职能进行改变。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做中学。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操作》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去接受知识的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典型的工作项目,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理论讲授与研讨相结合、业务处理示范与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做效果。
2.使用外贸单证软件,在练中做。因为在小组任务中,基本采用书面的单据填制,学生能看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中都是电脑制单,而且电子交单也是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带领学生在机房通过软件系统,学生再一次进行练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了其英文输入速度。
3.采用模拟仿真教学,体现真实职业情境。在完成各个环节的单个流程后,设计综合性的案例,通过学生的分组扮演角色,完成所有单据的缮制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尽量推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授课模式。外贸单证实训推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良好语言素质的外贸人才的必由之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将外贸函电的相关知识与单证知识相结合,加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合同写作的掌握,提高学生审核信用证及根据信用证内容制单的能力。综合实训内容除信用证制单实训之外,增加信用证审核及修改函电实训、国际贸易合同填制实训等英文实训内容。
(三)鼓励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外贸技能大赛,如由国际贸易协会推出的全国Pocib外贸从业能力大赛,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在线谈判、交流,完成整体外贸业务流程,同时也相应地掌握了单据的所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消化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学生在参加了比赛后,都觉得原来所学的内容好像离自己很遥远,现在却能分清不同单证的区别了,尤其是平时不注重的一些细节现在也变得举足轻重了。
(四)改革考核方式。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理论闭卷考试方式和考核标准,采用过程考核法来进行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个模块是考核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的上课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主要考核指标为:课堂到课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堂实操情况以及课后任务完成情况。第二个模块是考核学生课内实验的整体完成情况。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和条件,选择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的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实验课堂的表现、小组合作情况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进行评价。第二个模块是考核单证知识综合运用。这一部分又主要通过两个项目来进行考核:项目一,出口单证工作,根据给定的情景和条件完成出口单证的缮制工作。项目二,进口单证工作,根据给定的情景和条件完成进口单证的缮制工作。
(五)建立一支真正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培养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和劳动者迫切要求一支真正实践能力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去进出口企业进行实地锻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试行轮流留岗制,每年有一位老师自己选择到相应的企业去锻炼,历时一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企业,积累相关的单证工作经验,培养“双师型”素质,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唐春宇.“做、结、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实践——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2]赵晨倩.“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在“外贸单证”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张晓燕.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关于植物的诗歌范文6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受慢阻肺困扰的患者多 达6亿,每年导致275万人死亡。我 国每年慢阻肺患者总人数可达4 300万, 每年死亡人数达128万。世界卫生组织 预计,到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未来 全球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 死因。
慢阻肺虽然不能被治愈,但是可 以进行预防和控制。今年的11月17日, 是第九个“世界慢阻肺日”。本刊请呼 吸科专家来谈谈慢阻肺的认识误区,希 望能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积 极预防和控制慢阻肺,让轻松呼吸不再 是难事。
误区一:慢阻肺是“老人病”,中青年人不用担心
万欢英:慢阻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虽然慢阻肺患者以老年人为大多数,但是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出低龄 化趋势。如一项覆盖6个城市的慢阻肺患者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慢 阻肺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出现低龄化现象,9%的被调查患者反映,其 初次确诊的年龄小于40岁。
慢阻肺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和被动吸烟、环境污染、个 体因素等。受一些影视作品中吸烟的画面和成人吸烟的不良影响,在好 奇心的驱使下,一些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学会了吸烟,从此就上了瘾。而一 些中青年人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及加班提神的需要成为烟民,也让家人和同 事成为被动吸烟者。
另外,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刺激性烟雾和粉尘对人体呼吸道的 慢性刺激可以诱发慢阻肺,使慢阻肺的发病年龄提前。而室内环境污染, 如某些家居装修材料会释放有害气体或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也是导致慢阻 肺呈现低龄化趋势的重要危险因素。
误区二:不吸烟不会得慢阻肺
万欢英: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但也与其他 多种因素有关
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 烟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快。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15%-20%的吸烟者 患有慢阻肺,吸二手烟的成人患慢阻肺的 概率较不吸二手烟者高10%-43%。
但是,并非不吸烟者慢阻肺就“不沾 边”,因为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 要危险因素。另外,与个体因素也有关, 如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易患慢 阻肺。出生时低体重、幼年时呼吸道感染 等可能对肺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 响,增加患慢阻肺的概率。研究表明,社 会经济地位、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也与 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误区三:慢阻肺早期没有好的发 现手段
白春学:肺功能检测是早期诊 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测被认为是上帝送给呼吸科 医生的“礼物”,不但因为其检测方法简单, 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因为它是早期诊断慢 阻肺的“金标准”。由于中国人没有定期进 行肺功能检测的习惯,对慢阻肺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出现症状往往认为 是由于自己上了年纪或者普通感冒咳嗽所致,等到被确诊时慢阻肺已进 展到中晚期,治疗费用和住院率也因此直线上升。
肺功能检测的项目较多,主要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检测,但 是检测方法很简单,只需检测者对着特定的机器用力呼口气即可。检测 结果以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进行判定。 如果检测者的FEVl与FVC的比值小于0.7,即可作为诊断早期慢阻肺的 有力依据。
肺功能检测结果是医生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 及评价患者能否耐受手术的重要依据。普通人群也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 检测,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年一次的肺功能检测必不可少。
今年的10月14日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下的首个“世界肺 功能日”,希望借此机会让肺功能检测得到更好的推广使这个简单,无 创、适合大规模普查的检查手段能够被人们和医生所重视,以便早期发 现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误区四:肺减容术是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救命稻草”
白春学:该手术需选择性使用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开展肺减容术治疗慢阻肺,并取 得了一定疗效。我国的一些大医院从90年代末期,也相继开展了肺减容 术,但是由于手术的并发症较多、远期(3-5年)复发率较高等原因, 目前,这一术式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对于部分重度肺气肿患者,尤其 是肺大疱型慢阻肺患者来说,这一术式可以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但是长期效果并不很理想。因此,进行肺减容术 一定要特别慎重,对切实有需要的患者要进行全面评估,如进行肺功能 检测、CT检查和同位素通气灌注扫描等。需严格控制肺减容手术的适 应证和减容量,并且做好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与术后的康复治疗。
误区五:慢阻肺患者增强免疫力没有好办法
白春学:接种特异性疫苗和使用免疫调节剂对预防慢 阻肺复发很关键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人数为128万,平均每分钟有2.5 个人死于慢阻肺。而大部分慢阻肺患者的死亡与急性加重有关,呼吸道 感染是引起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慢阻肺患者每年接种1次流感疫苗, 可预防息上流行性感冒。肺炎球菌是引起肺炎最常见的细菌之一,慢阻 肺患者每5年接种1次肺炎球菌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 从而明显减少患肺炎球菌肺炎的危险,从而减少慢阻肺的并发症。
除了接种特异性疫苗外,也可以使用一些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的抗 病能力。某些免疫调节剂,如泛福舒,每年服用一个疗程即可达到通过 刺激机体的自然防疫机制来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可以用于预防和治 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调节剂需要在急性发作前3 个月开始服用,才能达到效果。
误区六:家庭氧疗对慢阻肺患 者来说可有可无
万欢英:对有条件和有适应 证的患者,家庭氧疗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