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小飞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飞机小飞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飞机小飞机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1

伟大企业具备什么基因

主持人:红杉资本合伙人王岑

拉夏贝尔2014年收入应该是100多个亿。收入涨了50倍,利润可能是6个亿。拉夏贝尔如果在A股上市,起码是30倍到50倍的PE,再加上一些互联网的故事也好,投资一些企业也好,可能估值可以到四五百亿。如果可能给80倍PE,将近500亿市值,再做一些市值管理,千亿的可能性是可预期的。所以请教您当初投它的原因?还有它成长过程中的伟大基因是怎么形成的?

李家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先介绍下公司。君联资本2001年成立,到现在为止管理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投资一些A、轮、B轮和中早期为主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领域包括TMT、创新消费、一些专业服务领域、企业服务以及装备制造。另外今年也有专门的基金在负责医疗健康以及体育文化方面的投资。

现在市场中钱比较多,创业的人也非常多。再加上总理号召全民创业,所以这种情况下作为投资人来说,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新的模式困扰。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企业要持续地做大很关键的还是在于它对消费者,对于成本、效率、体验的把握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如果把任何一个东西回归到这几方面去的时候,那么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至于被阶段性的一些东西所困惑。我们七、八年前投资连锁、消费、零售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东西就是性价比、平效、开店速度、老旧店养新店能力、投入产出、团队建设等,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大家不再谈这些东西了,好象认为移动互联网来了以后,以往关注的产品的供应链,产品品质、性价比、客户体验,所有的投入产出效率这些东西似乎就不是问题了,因为有足够多的钱让大家去把该补贴的补贴,该去做的去做。但是最终会发现真正能做大的企业它所遵循的基本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不变的。

这就使得企业创业者本身既能够很善于听取外部的意见或者了解外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清楚这个变化背后所带来的诉求是什么。所以说把这些东西把握清楚之后,持之以恒地做,该开店的时候还是要开,该提高性价比的时候还是要提高性价比,该建IT、物流、仓库等系统的时候还是要建。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无论自己来做,吸引外部团队、内部创业来做,还是通过投资并购方式搭建平台来做,去把自己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延展。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这样的话既能够保证一个企业持续稳定长期的发展,同时又不丢失一些阶段性的机会,这样的一些企业家特质很重要。

王岑:拉夏贝尔的CEO是1972年出生的,做到百亿收入。他具备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人格和各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亮点?

李家庆:我感觉有一类人是适合做企业的人。第一点他非常的专注。从十几岁在台湾、日本企业打工,到后来自己开店,自己运营,再到现在的三、四万人的企业,他始终没有其他特殊的爱好,也没有其他的个人资产的投资,直到现在还住着很多年前买的一套房子。第二对核心的数字非常敏感。他不靠CFO拉出大量报表分析,看一些售卖、租效等一些核心数字就知道大方向对还是不对。第三是学习能力很重要。他不光自己学,还带着团队一起学,读各种各样的MBA。企业内部发起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培训,甚至是跟具体的业务都不一定非常直接相关的那种培训。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因为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多了。最后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他的拢人的能力,分享的能力。

王岑:我在上海的时候85度C非常火,平效也很高。您觉得哪些企业有千亿市值的基因?

梁英杰(KPCB合伙人):我做了十几年投资,原来在汇丰,美国硅谷的机构,投资TMT和医疗两块,消费主要还是TMT消费为主。我个人看消费领域项目还是比较多的,从前投资过的大消费项目包括85度C等。

哪些企业有千亿市值的基因?真的不知道。我觉得谈消费行业要谈到85度C,它是一个很好的企业。起码它上市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还是很好的企业。它的单店收入比竞争对手高1倍,它在台湾跟大陆的商业模式转变很灵活,台湾完全是加盟,大陆是直营。在大陆加盟的话肯定就会死掉,管理很困难。

我今天不会再投这样的企业,因为时代已经改变。很多行业的玩法也改变了。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一个类似有点像北京秀水街的地方,今年收租金的时候,租金跌了50%。因为基本上没有人去那个地方做批发类型的购物,其实是批发加零售的一些东西。很多商场把卖场面积从50%餐饮,50%购物,把餐饮提高到70%,把购物减到30%。现在去商场大家可能会感觉到一个状况,没有餐饮的地方基本上那个商场没有人流。餐饮带人流过来,顾客看完东西,试了试鞋,就是价钱一样还会问你有没有淘宝店,淘宝有七天退换,这个店不一定有。所以这意味着作为投资人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大消费行业关注点在哪个地方,则更容易挑到成功上市的公司,也就是有希望成为一个千亿的公司。

现在有三点是消费类公司必须面对的。第一是互联网策略要想清楚。传统行业做互联网非常困难,很多传统企业线下的销售还是占销售大部分的,八、九成是线下收入。线下收入已经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了,已经占到50%。但是线上对它完全不重要,因为只有20%的收入,所以很多企业没有动力,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这类公司整个基因是基于利益驱动的,是10块钱生产的东西,50块钱给渠道,市场卖100块钱,传统的都按这个方法做,很难转型。互联网化是我们投资消费品领域项目所看重的主要因素。

第二点能不能把产品服务化。怎么服务化?如果你去商场买鞋,就完全是商品,没有服务。女店员给你试一下就是服务,你试完可以去淘宝或者电商买,价格很透明。服务化的意思可以这样举例:如果消费者买鞋了,我们可以每个月提供后续服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粘合度,让消费者无法脱离你的服务,这就是商品服务化。要做到产品服务化才会有线下方面的存在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去线下享受餐饮服务,它本身就是一个体验。为什么在家里可以看DVD还是要到电影院?因为价值不在电影,而在体验,所以服务体验很关键。

第三点可能就是地域方面的。现在有很多在商品消费领域的都必须往三线、四线城市走。这些地方获得客户的成本低,相对利益比较客观。起码现在为止,很多品牌往三四线城市走还是比较可行的方向。在今天,我是以这三个点来决定这个项目可不可以投资。

刘一昂(海纳亚洲副总裁):海纳亚洲是一支美元基金,于2005年成立,耕耘十年时间了。我们投资TMT、消费行业和大医疗行业,近期TMT投资多一些,医疗和消费相对少一些,这两年大消费和TMT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大消费领域目前也看不到是谁可以走到这一步。TMT我们投的多一点,消费少一点。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真正伟大的公司第一至少要适应一个时代的变化,如果成功一点的公司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变化,会有革命性的东西在里面,或者是模式、或者是产品,这样才会有伟大的公司。

孙刚(高维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维资本专注大消费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业投资。在这之前我是招商昆仑基金的CEO,当时管理75亿人民币基金,也做过不少跟消费相关的投资。我曾在华尔街摩根和德意志银行,负责做并购、跨境收购的投资并购等业务。我最早在中粮集团,做农产品和消费方面的投资。

中国现在的投资环境,实体经济到了这么一个困难的时候,整体的环境是全民投资、全民创业的大环境。这个背景下,投资吃喝玩乐穿和娱乐是相对明智的策略。如果让我来看中国经济投资回报三、五年之后的情况真的很难,而且我个人是相对比较谨慎的。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好消息,大消费不是原来传统意义的纯消费了。今天它第一次和TMT,甚至跟智能设备等紧密联合,这是一个大概念。从这个角度,千亿级公司在中国是可能出现的。第一,是垂直领域细分。我们看过很多O2O项目,从外卖到垂直电商,到其他的消费品类。现在大家讨论多的是B2B的形式,有很多困难的地方要克服,但还是有机会。第二是消费娱乐,光做产品还不够,打流量和怎么变现对任何一个创业家都是非常关键的东西。创业者要想玩转这个市场,成为千亿级公司,创始人一定要具备社交、娱乐圈子或者某种做市场的能力,这是特别重要的素质。

我发现有一些创业者,其实不光从年龄划分,90后还是60后都可能出现一些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其实心里已经想过飞起来是为了什么。他不光追求自己要富裕或者怎么样,他心中有一股斗志,就是想革了谁的命也好,还是解决什么痛点也好,我喜欢这样的创业者。哪怕他这次创业模式失败了,我们都愿意跟他再走一程。我觉得这是千亿级项目创业者需要的一个特质。他今天做的模式可能半年后又迭代成别的模式,速度很快。另外是学习能力,在我看来这一点也特别重要,包括社交。创始人不一定是自己能言善道,但是团队基因就是要这样,就是一个流量、一个变现。所以O2O下沉也好,还是线下传统消费类公司的运营重构,我觉得可以由各种各样的切入点和打法,可能是众筹角度切入,甚至可能是做文体娱乐角度切入,都没关系。娱乐、智能、TMT从今年开始是空前大消费的市场。

王岑:就是传统行业的重构。重构的必要性(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谁来重构很重要,到底是谁来执行重构这个事。

女性有天生的商业的敏感性。您觉得最近亚商资本投的项目,或者说今年的投资策略有什么改变吗?针对现在说的很多产品要服务化,社交电商化等,你们有没有发现新的东西?

于伟霞(亚商资本合伙人):亚商资本是老牌的基金。我们2000年开始做投资,是人民币基金,纯人民币基金2000年开始做是比较早的。我们的特点就是稳健,到现在投了100多个项目,其中有32个退出,15个上市退出,17个并购退出。目前,新三板项目大概有七、八个,从退出角度看亚商资本大概已经有近一半的项目退出了。从投资的领域而言,实际上我们人民币基金的特点,最初投PE项目为主,什么行业都投。但是我们比较早认识到其实要聚焦行业,所以在2008、2009集中到核心领域,即大消费和医疗健康。消费行业项目大概投了近20家,包括消费类美容相关的,也投了百货连锁,包括食品、农产品、汽车消费等。在消费类整个业务生态链中,包括渠道和品牌我们都会投。

亚商资本投资的转变和经济特点有很大关系。前期我们投了很多制造业,因为那个时候创业板很多是跟制造相关的企业。后来转型做大消费和大健康,就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导致未来的风口在这里。怎么投到千亿级企业?我认为,首先要找准方向。开始集中投大消费领域主要是基于几个想法。但是前些年的投法和现在是有转变的。比如以前投服装企业或者一些连锁企业。它们还是传统模式在做。现在再投传统的服装企业或者传统的连锁企业是明显不行的。所以现在我们在投消费企业时候也有两个定义:第一个是轻奢消费;第二个是半耐用品。为什么定位轻奢?有一批人愿意为它的价值、特质、品质买单。年轻人愿意为它付一定的溢价,但不是特别高。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以后,他们对产品品牌内涵的认知跟60后、70后有非常大差异。所以现在80、90后的消费崛起会带来中国新一代品牌的设立的机会。比如韩国、日本走的路就比较类似,原来他们也有崇洋的过程,到后来他们本土的品牌崛起是伴随经济发展到一定状态和消费人群的发展诞生的。在投消费企业的时候互联网化的品牌内涵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推广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构中的机会

王岑:传统企业重构也好,重塑也好。李总也在TMT行业投了很多项目,请分享一下你做了什么尝试或者发现有什么机会?

李家庆:我相信我跟王岑都是十几年前开始投所谓今天要被颠覆掉的传统消费零售企业出身的人。后来我们发现出来了很多东西,比如B2C、C2B、C2C等。最后发现到今天为止,B2C所有的东西都不足以描述重构的概念。B2C是传统模式,本身还是该引流的引流,该仓储的仓储,该配送的配送,一个环节不缺。只是刚才所说的把线下的形态搬到线上去。今天所说的流量成本,告诉大家在线流量成本远远高于线下流量成本了,这是第一。第二件事情是我们所说的重构,不是线上到线下。把一个产业链从生产、仓储、物流、配送到客户营销,到客户关系管理,每一个环节牵涉的劳动力、生产资源、生产资料和成本结构,以及过程当中牵涉到的配送员、技师或者小店店长,包括供应商,这是传统经济学当中的。把这些元素一个个拆解出来之后,按照我们所想象的用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搭载在这个平台上,再加上社会化、众筹这样的元素加进去重新构建一遍。重塑的目的还是要归结到最后的成本、效率、体验。第二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重构的过程中还要关系到的一点,因为要把这些元素重新构造一遍,所调动的社会资源多大?有的创业者以为自己的商业模式很好,利用竞价的方式也好,所谓抢单的模式也好。觉得我不用自己的了,我把体内的成本体外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好象这些东西就便宜了,但不是的。所以重构过程中还要考虑相关联的社会资源的消耗强度多大,最终决定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可落地的,长期经营可持续的模式。

孙刚:重塑的目的是什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点不假。不管虚拟体验还是线下的,我们消费者要的就是便宜,就是体验,这个基本面没有变。以前我们看的纯线上虚拟项目其实估值很高了,如果不能降低成本,只是有流量或者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都是耍流氓。

王岑:众筹本质到底是什么?

孙刚:我喜欢六个字,就是众筹,众治,众享。很多现在社会上的众筹都是有误导的,好象是线下的东西融到钱。我拿来的钱不是为我个人服务的,众筹本质是筹来的钱干的事是为所有提供资金的人来干的事,是筹小钱做大事。比如我们关注一个项目挺有意思,大家很熟悉唱吧,一个APP,唱吧现在做线下KTV了。现在有一个初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叫众筹客,你们可能在电梯里看到它的广告了。

王岑:唱吧更多是自己开店,还是线下开得不好店拿来整合?

孙刚:众筹客能帮唱吧解决一些问题。原来唱吧自己从线上导流量,现在直接通过众筹客让喜欢唱歌的人做预付等。北京西直门店已经做完了。原来唱吧作为一个企业或者控股企业自己解决融资。这次不只是解决融资,参加投资众筹的人本身就是消费者,而且不光消费,它到西直门和石景山店发现不满的地方,或者欠缺的地方,都会想办法提意见或者提供资源来改造。我尝试过一个众筹叫金融客咖啡,就在金融街旁边的一个四合院,它比较偏高大上,一开始就是分校友,分行业背景,分地区。

不一样在哪?众筹唱吧没有控股股东,运营还是请专业的团队。有执委,有专业秘书处,它筹的不是钱,是每一个股东提供的资源、人脉和一些对接。我觉得挺有意思,唱吧这么做下去,给他刷屏和导流量的不是全职员工或者外包,而是给他提供资金的消费者。消费者做了一个小股东,参与了治理和分享,有可能会重构线下的连锁空间等。

投资人的眼光和“内功”

王岑:现在也很有感触,B、C轮很贵,天使很多,早期基金也很多,对这个事怎么看?

梁英杰:现在两个概念:一个避开竞争,一个小众市场做老大。这个事情在今天环境无法做到,比如你看重唱吧,明天10个出来了,这10个可能不是好公司,但不重要,可能最后唱吧是赢了,但是满身鲜血。

投资人的秘密也很简单。投资人要投一个公司,今天它在十个、一百个竞争对手中投到好的公司。从前这个公司上市了,但是现在不可能,满身鲜血趴下再站起来,很多年以后上市不可能,只是死慢一点而已。当年千团大战就是这样,你养它上市非常困难。为什么做天使,天使很简单,钱多了,很多人做A轮、B轮。A轮卖掉赚钱走了,还等上市吗?不用等。所以钱越来越多,天使赚了就走,就是这个道理。钱太多的时候再好的企业没有用,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再笨也会把你打伤。

王岑:李总怎么看早期基金非常多,投资也没有太多门槛这个状况?B轮、C轮也挺难上市和退出的,可是你管理这么多企业,总不能全投早期,你怎么看?

李家庆:有一个现象,实际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阶段成功企业的数量会因为5年前、8年前投资的金额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你今天无论投钱多少,出来的创业企业多少,5年、8年后出来的企业数量基本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现在是热点,后面上市就会多。恰恰这是为什么出现了刚才所说的出来的都是遍体鳞伤,但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十亿、一百亿几百亿美金的非上市公司,原因就在于这里,它有经济规律。既然千团大战你打出来了,那么获得的最后的估值就是高。因为这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个就是早期很多各种各样模式创新,我们VC行业里面存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也好,模式创新也好,任何都是有利的,无可厚非。但是刚才的模式告诉大家出来的永远是少数,而且这个过程当中解决数量问题,或者说利用各种各样的创新也好,众筹也好,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谈到众筹众包的问题,最后决定生死的还是投资人的眼光。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每个人都来负责任的时候,这个事情就没有人负责任。最终还是要凭借这个过程中非常艰苦的时候有没有人撑你一把,非常艰苦的时候有没有人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精力、资源帮助创业者、企业家渡过去。而这个过程中恰恰是投资人的价值。

王岑:这是一个方面,是投资人本身的修炼,还有就是创业者的修炼。所以您的一段话我总结一下,实际上投资还是一个煎熬,创业也是一个煎熬。找到好的企业本身的内功也是需要的,本身有没有经历过那个煎熬的过程,没有内功引起不了共鸣,跟企业家碰不到那个气场和感觉。企业也是这样,梁总讲的只是现象,最后的结果跟钱多不多差别不大,还是二八分,成功的的还是20%的企业家。还有一点你听起来觉得自己投资比较有成功感的,还是希望寻找第二第三个拉夏贝尔?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2

关键词:大妈经济;社会背景;投资现状;投资和消费的启示

近几年来“大妈”成为热词:证券大厅尚存传说,银行赞助广场舞舞蹈团,老年兴趣班老年大学年年排队,美容市场五成消费者是中年女性,黄金市场“大妈”身影逐渐淡去,房地产市场开发商拉拢她们看房,养生保健产品、旅游助力夕阳红,广场舞相关产品生意全靠大妈,广场舞大妈成房地产商宣传新宠……对当今已经产生的“大妈经济”现象已经初露其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国际影响力。

一、大妈经济出现的原因

(一)数量优势。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大妈有些莫名其妙,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决定一个群体经济价值的指标无非是人数和财富,而“广场大妈”在这两个数值上占有绝对优势。这一年龄段是女性中最主要的收入和消费群体。

(二)传统习惯。从中国传统习惯来看,中国家庭的财政大权多由女主人掌握,投资理财基本都是她们说了算。

(三)闲暇时间。女性的退休时间较男性更早,甚至不少女性主动“病退”、“内退”。因此,与男性相比,女性们的空闲时间更多。人多、钱多、空闲多,这成为“广场大妈”影响投资、消费市场的重要基础。

二、大妈们的投资现状

(一)横向比较

1.第一类。盲目出手,在证券交易所焦虑地观望、听风就是雨型。交易没有计划,通常会临时改变立场,贪婪、思想上的堕念、心理上的缺陷以及急功近利的冒险往往使她们把自己逼在了一条死路上。

2.第二类。高学历、高智商、自学能力非常强的家庭主妇,具备相当的金融和经济知识以及投资经验。

(二)纵向比较。今天的“大妈”与10年前“大妈”今非昔比,她们知识视野更加开阔,更加自信,喜欢谈经济、理财,同时更加注重生活的幸福感。

(三)中国大妈重点消费与投资的行业。农产品、保健品、首饰服装、奢侈品、投资理财、时尚健康、医疗教育、房地产、比特币等行业。

(四)大妈投资动机。大妈们面临大额消费的压力、例如住房、教育、养老等问题时,她们渴望利用投资来实现财富的增值。

(五)大妈最典型的3个消费特征

1.人多+钱多。中国大概有4亿左右“大妈”消费群体(30―65岁之间的女性),可以直接或间接支配的家庭资金超过40万亿元,手上握有的现金接近10万亿元。

2.家庭消费决策者。首先,因为无论老人用品、女性用品、儿童用品、男性用品,以及厨、卫等消费,女性掌握70%以上的决策权;其次,大妈在家庭中承担奶奶、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她们比年轻女性角色复杂,爱操心、爱包办,永远精力充沛、兴致高昂,主动担负更多的采购任务,且更有钱、有闲、有心情消费,所以“大妈”往往决定着全家人购买,无论消费金额还是消费数量,家庭消费远大于个人消费。

3.群体消费。中国大妈背后是强大的圈子消费。大妈的生活半径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她们的信息来源途径主要是圈子里的口碑传播,或圈中某人的亲身体验,当她们认为某些产品物有所值时,易形成群体消费,即一窝蜂式购买。

(六)大妈最典型的5个消费心理

1.精打细算。她们过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即使现在有钱了,也会精打细算,能省一分是一分。

2.攀比。大妈们生活的年代往往是邻里关系比较和睦的时代,邻里之间经常唠闲话,他家长他家短,各家各户基本没有秘密可谈,长此以往,难免会形成了相互攀比的心理。

3.冲动。她们之中大多是缺乏理财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普通家庭主妇,在消费时很难保持理智,很容易冲动。

4.不注重品牌,追求“高性价比”。她们虽然没有理财知识,但是她们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能够知道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如何利用有限的钱创造更大的利益,过更舒适的日子。

5.跟风消费。她们之间的话题永远都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她们通常是结伴而行,经常会出现“一人买,人人买”的现象,既省钱又省心。在中国,“跟风消费”不止出现在“大妈”身上,这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三、中国大妈经济的支撑力来源

(一)中国大妈的强大的消费能力。中国传统的储蓄心理使得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大妈也拥有数万到数百万的家庭积蓄,这种家庭积蓄一旦伴随着后辈较大或者强大的收入之后,中国大妈的积蓄就显得无足轻重,于是这些积蓄的出路就只能是消费。

(二)中国大妈背后组成的强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大妈历来都是非常无私的一个消费群体,她们愿意为儿女晚辈进行消费,很多家庭进菜市场逛超市的任务基本上由大妈来完成,年轻人负责上班消费,家庭的学生成员就更是纯粹的消费者了。

(三)中国大妈群体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营销传播力。中国大妈闲来无事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跳广场舞、聚在一起聊天打排或者交流居家消费体验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最能令大妈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大妈们的持家秘笈,哪家超市在打折,哪个菜市场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等等,虽然她们从不认品牌,但她们却从来都会做“物有所值”的消费,因为她们的营销信息来自于口碑传播,来自于她们中某些人的亲身体验。

四、投资和消费的启示

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所形成的中老年消费人群的消费井喷时代,无论在旅游、休闲、养老方面,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居家消费方面,这部分新时代的中老年人将毫无争议地推动起一波消费。在中国老龄化步伐加快的未来几十年里,“大妈经济”不会随着制度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只能是越来越具影响力。未来,中国大妈将持续影响:农产品、保健品、首饰服装、奢侈品、投资理财、时尚健康、医疗教育、房地产等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对投资与消费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而“大妈”们这一群体量小、短线、一窝蜂上又一窝蜂走的消费特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应该加以正确认识和引导。

(一)政府方面

要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市场监督,保障普通民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管力度,避免有些人利用“大妈们”的心理投机取巧,破坏市场秩序。

(二)投资市场

当我们认真地对于中国各级城市消费人群进行研究时却惊奇地发现,中国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独特的家庭观念、中国家庭成员的工作状况等使得“中国大妈”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决策层和执行层。从普通的市场营销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大妈可能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如何走向消费主导时代的重要消费群体。投资市场要完善相关制度并提供咨询服务,对投资者进行引导。注意普通大众对推动消费与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正确运用普通大众的消费心理,促进经济发展。

(三)普通民众

要加强自身相关投资理财知识,注重培养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市况,预测市场变化趋势,抓住机遇,适时出手。提高安全与维权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理性投资,顺势操作,服从市场的意志,理智进退,按计划行事,切勿临时改变立场,要拥有良好的交易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切不可意气用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经济[J].中国服饰期刊,2011-11-05.

[2]黄天玉.“大妈经济”别只看热闹[J].组织服饰周刊,2014-06-02.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3

2008年,在鸟巢9万人以及全世界数亿观众的注视下,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刘翔以伤退这种令人意外的方式退出了卫冕之旅,就此挥别北京奥运会。

刘翔的退出使得比赛在他的粉丝眼里黯然失色。据说当时那场比赛的票价已经炒到了上万元!当时有外媒评价:中国也有体育英雄,他们的观众也有着极其浓厚的体育英雄情结!

在“体育也疯狂”的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那里也同样有层出不穷的体育英雄,人们也为此花费相当数额的金钱前去现场为英雄们摇旗呐喊:对于每年度的“超级碗”比赛,即便是愿意花钱,还不一定如愿,必须要提前34年,据说2044年之前的“超级碗”比赛球票已经售罄。

因此,在家看比赛成为不能身临现场的大多数美国粉丝的无奈选择。美国有200多家电视网转播体育比赛,NBC电视台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橄榄球大赛联盟周,同步的电视转播可以吸引2000万名观众,而对于那些囊中羞涩的人来说,花几美元“宅在”家里享受体育比赛带来的激情远远大过于在商场中购物带来的。

9・11后,当时小布什鼓励国人去旅游、消费和看棒球比赛,前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曾经说道:2001的秋天,只有两件事情能够让我远离那个噩梦,一个是棒球,二是我儿子的足球比赛;只有在观看这些比赛时,哪怕只有15分钟、20分钟,我都能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正常状态。

正因为全民对体育的狂热,2007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很多产业遭受打击,但是体育产业毫发未伤:2008年,美国人自豪地宣称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410亿美元,相当于挪威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但数据显示,在太平洋此岸的中国,2009年全国体育产值仅200亿元人民币,其中88%收入来自于服装类消费收入,真正由体育赛事及体育运动中创造的产值少得可以忽略不及。

中国人对体育并不缺乏激情与疯狂,十几亿中国人的大市场,为什么其体育产业却如此赢弱?

美国体育产业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各项体育运动中锻造的体育英雄是这个产业的摇钱树;全民体育疯狂是这一产业最为坚实的基础(2010年美国有6000多万青少年参加日常的体育训练);而完善的职业体育运作手段既为市场化提供了保障,又利于体育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保护了全民对体育的热情――体育消费市场因此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要做大,必须要激活体育消费市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和美国成熟的体育产业相比,中国体育产业才刚刚起步。

一个北京白领的

体育消费账单

每个周末,31岁的毛毛都会约朋友一起去打两个小时的羽毛球或网球。就在家附近的体育馆,两小时下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毛毛是一个金融行业的白领,月收入过万,加上各种奖金,年收入30万左右。周末两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他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了。

“一个羽毛球场,租金大约是每小时50元;网球场大约是80元每小时。”毛毛告诉记者,有时他们也打乒乓球,价格要便宜一些,大约是30-40元每小时,场地费大家均摊。每到周末,体育馆的场地都很紧张,如果不提前预定,很可能就会排到晚饭时间了。“他每月在羽毛球和网球场地方面的支出大约为200元左右。”

类似毛毛这样热衷于各种体育运动的白领们,是北京体育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构成了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80后的年轻人占了体育馆消费的大部分,其次是中学生或大学生,也有部分70后。”毛毛表示,年龄再大一点的人,很多都打高尔夫,而他在体育馆活动了这么多年,很少发现中老年人去参加这样的体育活动。

毛毛喜欢体育,是一个疯狂的球迷,可是他只看国外的球赛,因为“中国足球把他的心都伤透了”。即便这样,他还是花了350元办了一张国安俱乐部的球迷年卡,这张卡可以让他观看数十场国安的主场比赛。

2010年,毛毛花了1080元换了一个比较好的羽毛球拍,1500元换了一个新网球拍;他还花了350元购买了一个球包,800元买了一双球鞋;2000元的运动服,各种体育用品2500元;此外,他还是一家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年卡6千元左右,由于去的时间不多,今年,他不准备续办。心血来潮的时候,毛毛也会去买体育彩票,身上有多少零钱就买多少,一年下来最多500。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北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比较快,压力也大,这促使年轻人更多地参加体育运动,达到放松自己的目的。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年轻人的运动支出比例会增高。体育消费,已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

从毛毛体育消费构成来看,2010年消费17480元,占收入总额的6%左右。虽然2010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支出占到48%左右,但是他表示,今年不会再为体育健身会所买单,但国安球赛照看。参照毛毛往年的常规支出,如果刨去这部分费用,我们可以看到,毛毛的常规体育消费中,体育运动支出占到20%左右;购买体育用品占到72%,购买体育彩票不到5%,观看体育竞技,大约花费350元,在整个体育消费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这种体育消费结构,基本印证了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中的数据。该报告透露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构成中,购买体育用品的费用大约占了总支出的四分之三强;参加体育活动的消费支出(场地等费用)大约占五分之一弱;观看体育竞技的消费支出大约占总支出的4%,处于弱势地位。

而据记者了解,毛毛的体育消费额,在北京普通市民的体育消费支出中,算是很高的了,高出国家体育总局2004年公布的北京市民平均体育消费的4倍左右。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运动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等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鲍明晓就提出,中国想要成为一个体育消费大国的话,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显然,要提升体育消费,需要从结构上做文章。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体育竞技方面的支出,激活我国体育消费的大市场。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造成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增加在这些方面上的消费,而是目前市场上缺乏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消费习惯尚未形成。

以北京为例,一些学校、休闲酒店(商务会馆)、社区体育场馆等是大众健身的窗口,就目前来说,学校的场地相对比较紧张,只有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才能对外开放;对于便利的社区体育场馆则人满为患;而记者走访了多家休闲会馆,发现里边基本上成了麻将室。

事实上,随着全国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的理念已为居民普遍接受。但是,我国场馆建设侧

重于竞技体育的大型场馆,缺少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场地,社区体育场地严重缺乏。

以老人健身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指出,虽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但是针对老年人的体育运动场所、体育运动项目极少,老年人体育消费几乎处于空白了。

我们再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为例看看中美两国的差距:在美国,高中生、大学生都可能通过各种联赛在团体体育项目广泛参与,而在中国,一方面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来参与,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联赛组织。很多在中国投资的体育跨国公司,都在寂寞地等待有一天能通过赞助高中篮球联赛和大学足球联赛的方式在中国年轻人中间培养出一种体育文化。

可见,在中国,无论是老百姓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还是对体育赛事的观赏,都存在着尚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这吸引了各路资本纷纷入场,体育产业似乎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

露天金矿掘金难

NBA娱乐总裁、首席运营官亚当・西尔佛说:中国大约有3亿人打篮球。40%的中国儿童说篮球是他们最喜欢的项目,他们最崇拜的5个体育明星当中,有4个来自NBA。15到24岁的年轻人,75%说他们是篮球运动的热爱者,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这个比例达到97%。在亚当・西尔佛看来,这些数字正告诉他,在中国有大把的钞票等着他来赚。其实,何止是美国的篮球联盟,全世界都盯住了中国体育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在中国,体育产业被企业界称为露天金矿,被政府部门预期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学界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中国体育产业,以一个被估算为每年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潜在市场,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专家估计,到2020年前,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均7.3%,中国旅游业增长率年均12%。中国体育产业的增长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的4倍多,是中国旅游业增长率的2倍多。

如此巨大的产业机会和商机,号称中国体育第一股的体育龙头企业――中体产业却走得极为艰辛。

“专注中国体育,提升品牌价值。”进入中体产业的官方网站,这句话占据了最醒目的位置。作为沪深两市中唯一一家涉及体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体产业2010年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体产业80%的利润源自房地产销售,5.88%的收入来源于健身服务,只有2.76%来自体育赛事收入。这与十多年前中体登陆沪市时的豪言相距甚远。当时中体的招股书中明确写道:将以体育休闲健身产业为主,同时经营体育产品、体育竞赛等。

中国体育第一股已是名副其实的地产商,一家掌握着中国最优质体育资源,又是官方背景的上市公司,为何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却卷入地产洪流之中?

数据显示: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而我国却只有0.7%。相对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体育比赛场馆,但是民众却无法享受体育联赛带来的欢乐;我们有打遍天下数十载无敌手的高水平运动项目,但是与之相关的联赛市场却迟迟没有启动;我们有世界上最多的球迷,但是他们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很少有时间参加运动;而曾经走在市场最前沿的中超和甲A,却因为体制不到位,早早失去应有的存在价值。

前不久,在健身领域一直拥有良好口碑的青鸟健身会员分别收到一条短信:青鸟因为房租问题,暂时歇业。青鸟的“告会员书”中,老板满含心酸地说了一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能走到现在,真的是很不容易了。”这句话让很多满含愤怒的会员心里的火熄灭了:表面看来,是百盛60万月租金逼倒了青鸟,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健身产业高成本非常规扩张给企业带来的厄运。

对于中体特殊的盈利模式和青鸟的惨烈歇业,某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市场还没有形成,即:没有成规模的大的消费市场在支撑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利润空间偏小也就不足为奇了。

纵观中体的发展历程,公司一度醉心于体育产业,投资数亿兴建健身广场项目和电视转播项目,最后却血本无归。直到它投资了体育地产项目之后,才转危为安,并成为地产股的常青树。记者采访的某专家也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体育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相应的核心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其中的利润非常稀薄。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中,其中一半以上依赖于体育用品业的迅猛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体育部门收入的自给率仅占体育事业支出的50%左右(有些甚至不到这个比例),除了发行体育彩票和足球联赛初具产业规模,其他都是零敲碎打要来的。有专家表示:中国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不是以奥运金牌为标志的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而是以利润和企业化程度为标志的产业化水平。没有产业化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终将会因缺乏经济动力而成为无源之水,作为一种消费方式的全民健身业将因没有规模效益而难以持久。

问题说到这里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老百姓有巨大的体育消费需求;而当资本进入的时候,却发现消费市场难以形成。

当记者和某外资赛事品牌推广负责人讨论为什么国内没有出现大的品牌赛事的时候,这位负责人略为迟疑了一下说,“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运作机制和手段,因而很难形成具有大众吸引力的体育赛事。”

他进而表示:中国的体育资源基本都掌握在政府手里,但管理部门与体育爱好者、消费者之间是脱节的,要让他们更好地沟通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位仁兄说出了亿万中国体育迷心中的痛,也说出了资本在面对这座体育金矿却难有作为的无奈。

激活体育消费的关键

2004年10月2日,北京现代队在中超联赛客场同沈阳金德的比赛中因不满裁判点球判罚集体离场罢赛,这是中国职业联赛首次出现罢赛。

此事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北京球迷甚至公开致信中国足协:如果没有公平竞争,他们将罢看中超,拒绝买支持中国足球比赛的一系列产品,并拒绝购买足球节目中播出广告的商品和其提供的一切服务!

这些球迷愤怒地表示:十几年来,即使屡败屡战他们也坚定地支持自己的球队,可是中超吹黑哨、踢假球等接踵而来,一次次无情浇灭他们对足球的热情。对于中国足球的种种黑暗现象,他们满腔愤怒却无处发泄。

丧失了体育精神的中国足球逐渐浇灭了亿万球迷的激情,庞大的消费市场也随之萎靡不振。

体育消费低迷的首要原因剑指中国体育的管理体制。

“中国现在还很难按市场需求来吸引重大体育赛事。”一家投资体育产业的民营企业老板无奈表示,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座露天金矿是带红外线的,稍不小心就触雷,掘金让他掘得很疲惫。“各种比赛和项目的

审批、管理,以及运动员,都掌握在体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不是以市场来配置资源。”

该老板表示,不改革这种管理体制,体育竞技资源很难释放到市场上,社会资本介入不进来,资源优势就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在转播权上也是如此。中央电视台对体育赛事的转播事实上是处于垄断地位,赛事转播还没有进入市场化运作。如去年全国男篮联赛仅仅获得100万美元的电视转播费。与国外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政府在体育领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过分倚重金牌战略,使得这些投入基本为创造金牌服务,对夯实大众体育基础、推动体育产业化帮助甚微。”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研究员黄河认为,这种投入方式不仅无助于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反而窒息了体育产业的活力。

当美国通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传统的老式俱乐部,第二层次主要是健身俱乐部,第三层次是隶属于各类社会组织的“准俱乐部”)的构建,动员起几千万人健身并形成巨大的体育产业,而我们握着几乎所有的体育资源,但关注点仅在金牌,产业化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支持,还要体现在如何创造条件使老百姓的基本体育需求容易得到满足。”有一位关注体育产业的专业投资人告诉记者,青鸟的歇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昂贵的场地租金压力可能是其中之一。如果政府在城市和小区建设中考虑到健身场地的配套问题,并在政府投入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为社会资本的进入降低门槛、创造条件,这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企业来说都是福音。

“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上述投资人告诉记者,体育消费的提升还有待于体育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协调发展。

2011年“CBA全明星周末”不久前在五棵松体育馆落下帷幕。如果仅仅看全明星赛的开幕式,你也许会以为这是一场文艺晚会,现场不仅有很多文体明星的加盟和表演,还有非常绚丽的灯光和音响效果。很多球迷的感觉是:CBA全明星越来越洋气了!遗憾的是,可是当比赛结束之后,相关的品牌店却没有几个人进去逛逛,面临着无人消费的尴尬境况。而美国的NBA比赛,赛事和衍生品的比例为1:2.3,衍生出的消费远远大于赛事本身。

据记者了解,CBA在国内也算是市场化比较好的赛事之一。其招商过亿的推广权已经由篮管中心委托一家推广公司去运行;同时,篮管中心又将手中原有的甲B与乙级联赛合并成了NBL联赛,新NBL联赛的体制与之前的CBA有很大区别,所成立的球队基本上与各地体育局脱钩,由民间资本直接进行投资运作。这样的体制无疑为今后朝着类似NBA的股份制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体产业锁定客户少,导致相关产业跟不上。”一位关注CBA推广公司的PE谈到,体育赛事在中国走向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NBA晚上比赛,白天就可以进场参观,而中国大型比赛安全第一,运营商往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安保,企业几乎不盈利或很少盈利。

在鲍明晓看来,中国体育产业积弱不振的原因还于本土企业在品牌和创新上着力不多,不能给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2004年9月,F1战车轰隆隆开到上海。以后的8年中,上海要向F1上交近24亿元的申办费与电视转播权购买费,三年比赛的广告收入也全归F1囊中。甚至连赛场内卖爆米花的钱,F1也有份分羹;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使得F1能够坐地生财,而中国还没有产生这样伟大的品牌。

同样,我们的体育产品这些年来也一直顶着“产量大国、品牌小国”的焦虑。

目前,中国的体育器材、服装等体育用品的产量至少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部分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更高达80%,但国际上主要的体育器材、服装等品牌里却鲜见来自中国的品牌;而目前只有乒乓球等极少数项目拥有本土的国际制定器材提供商,绝大多数项目的中国体育器材生产商都只具备加工的能力。

据记者了解,这些国际器材提供商生产的产品就是国际大赛的比赛器具指定产品,比如杠铃、跳板等,其他品牌的产品,肯定会与指定品牌有差别,而哪怕一丁点儿的差别,都有可能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的好坏。而要想成为某一个运动项目的国际制定器材提供商,企业不仅需要投入高达百万美元以上的赞助,还需要具备相当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很多中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经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虽然数额还比不上国际知名的企业,但他们最欠缺的却是在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和品牌价值的持续塑造上。”黄河表示,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要想真正发展壮大,仅仅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肯定是不够的。

不久前,北京市体育局产业处处长邓旭自己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了《让子弹飞》,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让他唏嘘不已:“我们的文化产业已经非常产业化了,而体育产业才刚刚开始,很多赛事都是靠送票。什么时候体育消费才能生产出如《让子弹飞》这样有创意的产品?我们的体育消费就激活了。”

有数据显示:欧美人均体育消费每年300-500美元,而中国人均体育消费每年不足100元人民币。邓旭他谈到,一直以来,我们体育部分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都是把场馆运营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但体育产业是内容产业,最重要的是内容能够不断创新。

“体育产业也是创意产业。”黄河认为,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远超中国,就是因为他们占有创意的高端。对于这一点,马来西亚未来学家冯久玲曾经警告我们:中国生产的东西琳琅满目,但是美丽动人的商品却不多。

比如风靡世界的耐克没有生产线,整个公司只有四五十人,但靠创意就向全世界推广,而且拿走利润的大部分。为什么国外的比赛能够有很高的上座率和天文数字的收入,而我们的大型运动会常常赔本赚吆喝?为什么中国的全运会是全世界最赔本的大型运动会?其创意能力的差距不言而喻。

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实:为什么国外竞技体育最赚钱的电视转播、门票、广告,在我们这里都相去甚远?

黄河以彩票为例进行了说明:北京2006年体育彩票发行额为1 19666万元。85%的美国人买过彩票,70%的日本人买过彩票,64%的法国人买过彩票,而我国只有6%的人买过彩票。从以上差距中可以看到,我国彩票市场的潜力还远未开发。中国彩票业的重镇北京,较之伦敦、罗马等欧洲城市,还不如人家的零头――由此可见,中国彩票的玩法急需创意。

缺乏内容和创意,体育产品和服务将会显得苍白无力而缺乏吸引力,反之,则会插上有力的翅膀,高飞翱翔。

3月19日下午,虽然舂寒料峭,位于大兴的北京国际时尚体育公园滑板室外训练场上,却有着数十个身穿衬衣或短袖T恤的男孩玩得不亦乐乎。虽然令这些孩子疯狂的“Vans之夜3”要晚上七点才开始,仍然有很多孩子提前赶到,在训练场上酣畅淋漓地施展着滑板技艺。据了解,一些滑板爱好者甚至从台湾、日本、新加坡或者其他省市坐飞机或者火车前来,就是为了参加“Vans之夜”。

美国老牌极限运动品牌公司VANS的核心用户是19-23岁的年轻人。多年以来,他们往往通过所定位的特殊消费群体(独立、自我、与众不同),去吸引更多的试图引领潮流的消费者。首先夯实专业的滑板渠道,进一步向时尚品专卖店、大商场、超市卖场这些零售渠道倾斜。

某PE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VANS这样成熟的品牌公司出现,体育企业大多以体育产品为主,即使是那些已经上市的体育类公司,也没有向内容产业转型成功,体育消费类公司的崛起,将会引领整个体育产业走向成熟,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再以VANS为例,从进入中国,它的活动都是围绕产品来展开的,而从一开始,就仅仅锁定目标消费者:19-23岁这一阶段的消费者,据该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表示,选取这一阶段的消费者是因为他们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对他以前年纪小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职场人士也具有一定的衔接,他们更能够将时尚的元素在交际中去影响到更多的人,并且,相对于更为年轻的消费者而言,他们也有着更大的消费能力。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4

消费保是由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杂志社、深圳市消费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消费维权投诉平台,致力于在消费者和企业之g架起一座良性沟通的桥梁,帮助消费者一站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消费问题。

双方达成合作后,消费保将会以数据分析的形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供一季度、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消费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消费投诉舆情

消费保将会向国家工商总局分析最新的消费者投诉数量、趋势和特点;分析消费者投诉集中的商品、企业、品牌以及分析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消费投诉分析维度

在提供给国家工商总局的分析报告样本基础上消费保会再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选择性分析:

(1)在基础分析方面对历年的投诉数量、分省的投诉数量以及各经济区域(六大经济区、东中西部等)的投诉数量进行分析比较;

(2)在关联分析方面对投诉与行业企业分布、投诉与地域产业分布、投诉与市场主体经营规模进行分析比较;

(3)而在叠加分析方面,消费保将会分析消费电子领域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分布,并且按照行业企业、综合企业与网络商品经营者、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这两个维度加以区分电子商务企业。在针对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的行业分布、被投诉售假市场主体的地域分布进行准确分析;分析人口分布、经济水平、人口流动、季节因素、节假日因素、促销活动对消费者投诉的影响;分析消费者投诉分布对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分析消费者投诉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

(三)提供典型投诉案例及消费警示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 消费观 合理消费 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成功加入WTO,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随之越来越高,消费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高校的大学生,主要以19~22岁的本科生为主。他们出生在80年代以后,也有一部分已经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生活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消费环境中,他们追求新异,敏锐的把握时尚。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手机,MP5,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年。与此同时,网络消费日益成为他们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他们尝试新式发型,购买品牌服饰,高档生活用品,对新出现的各类消费方式勇于尝试。

一、调查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位于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接受调查者共2000人,均为这两所学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涉及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以及消费期望四个方面。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其中河南科技大学1000份(男生437人,女生563人),剔除无效问卷44份,收回有效问卷956份,有效率95.6%;洛阳理工学院发放1000份(男生607人,女生493人),剔除无效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942份,有效率94.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8岁。

3.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发现洛阳市大学生消费结构有以下几项特征:

1.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仍为父母,且其月可支配费用成“橄榄状”

调查显示,以父母作为主要生活费来源的人数占到了82.26%(见表1 大学生经济来源统计表)。相较于单纯依靠贷款、助学金而言,大多数学生还是很愿意通过兼职打工来赚取部分生活费用。

表1 大学生经济来源统计表

金额比例(%)

家庭 82.26

打工 3.82

借贷 7.43

助学金 5.68

其他 0.81

总计 100

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5.3%的同学希望通过兼职打工养活自己;表示非常不愿意、不愿意和比较不愿意的同学共占24.7%。(见图1 大学生月是否愿意做兼职的饼状图)持此观点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时期应该专心读书,兼职打工的机会成本太大,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总额分布呈现为“橄榄状”,并主要集中在3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之间,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7.55%、34.28%。少于350元或多于8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每月可支配额在800元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仅为16.77%,有12.40%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生活费总额在300元以下(见图2 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饼状图)。

图1 大学生月是否饼状愿意做兼职的饼状图

图2 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饼状图

2.通讯网络费用过高,成为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的最大消费者

进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样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他们的消费已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影音娱乐已经成为他们的消费热点。在被调查人群中,手机的拥有率高达98.43%,其中78%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

调查发现,64.86%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9.67%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见表2 大学生月手机费统计表)

且男女生手机价位差异较大。男生手机价位大都集中于800元~1400元,高档机型在男生中较为普及。女生手机价钱多集中于500元~1100元,大都为中低档手机。

同时,有40%的同学拥有MP5、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这些都说明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已出现个性分化,多元化倾向逐步凸显。

3.“享受性”消费普遍存在,并出现部分应酬性质消费

在现代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一个高消费的群体。因为大学生都很年轻,没有经济来源,主要花的还是父母的钱,习惯于安逸的生活,处理不好享受与学习的关系。随着社会休闲娱乐活动的不断发展,应酬、交际、K歌、上网、旅游等“社会风俗”已渐渐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他们推崇的是“与社会共舞”。享受性消费在大学校园中生根发芽。“您每月的娱乐方式主要为什么?”,大学生的选择主要集中于看电影21.8%、上网37.2%、逛街16.2%、体育运动13.7%、KTV6.4%、其它4.7%(见表3大学生娱乐消费支出情况调查统计表),这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极不协调,如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形成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的不良风气。

表3 大学生娱乐消费支出情况调查统计表

人数 所占比例(%)

上网 744 37.2

看电影 436 21.8

逛街 324 16.2

体育运动 274 13.7

KTV 128 6.4

其他 94 4.7

总计 2000 100

我们看到,“上网”以37.20%的比例位居首位,远远领先于其他娱乐方式。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8小时。

4.恋爱支出过度,饮食方面开销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2.17%的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50-400元,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800元,甚至更高(例如恰逢一方生日或情人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受调查者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的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以理性把握适度的消费。这点着实是让人感到忧虑。

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被完全打破。与此同时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方的恋爱支出有时甚至超过男方。传统与现代的不同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5.精神文化消费不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普遍的社会期望看来,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应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大一83.7%的学生每学期的精神文化消费还不足50元,大二67.9%和大三72.4%的学生同样如此,精神文化较低者仍占有较高的比重。经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大学内有书籍较为完备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因此,大学生在购买文学著作、报刊杂志和休闲图书方面的开支大大降低。虽然大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相对较轻,但多数同学都在忙于看一些有关专业课的书籍和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对其他方面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关注度并不大。然而精神文化消费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平均每月不足十元的精神文化消费现状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6.品牌忠诚度高,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据调查显示,57.28%的大学生习惯于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他们进行消费时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抑或是对某品牌服饰非常偏爱,长期光顾,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对此品牌的较高忠诚度。

7.购买时注重质量和价格,但也存在盲目消费

据调查数据显示,80%的大学生在购买物品时首先会关注其质量和价格。这表明了其在消费时也考虑了自身的购买力的大小和财务状况。但也有的同学存在生活费不足的情况。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消费没有计划性;再有就是年龄较小和社会阅历不足,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生活也不够节俭,存在同学间的攀比,盲目进行消费,出现了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奢侈浪费等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不合理的因素

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追求自我、追求浪漫时尚,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看待社会,独立进行购买行为。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够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因此,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有关,还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首先,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其中充斥着许多的不合理消费理念。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消费需求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当今社会又普遍重视高消费,崇拜高消费。这种错误的消费理念助长了大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而且,现今社会上流行刷卡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反应敏锐的群体,加之其相对的缺乏自主判断力,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消费的误区。

另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当他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诱导时,容易产生购买欲望。大学校园里面大都是同龄人,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中有了兴起的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足,课程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而普遍缺少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从而致使校园里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消费氛围。大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大学生合理化消费的建议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没有免疫力,因此作为学校,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规范,促使自己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

1.学校教育是关键,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

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紧密集合,结合当前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建立“节约型校园”,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的规划安排自己的消费,使个人消费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的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则是十分有害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当今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2.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无论是什么时候,家长一直都是孩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因此,为了让孩子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家长要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和立场,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孩子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还都不够成熟,有时在面对一些消费诱惑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时就需要家长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家长不能为了宠溺自己的孩子而去一味的满足他们的要求,要什么就买什么。而且家长应该谨记:并非是挣钱多就可以挥霍无度。即使家庭条件再富裕,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要求也应给予否定。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到勤俭节约,根据个人的家庭状况进行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五、结论

通过对位于洛阳市较有代表性的两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部分反应总体,了解到洛阳市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结构的突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月消费大致上成“橄榄状”。其网络消费较高,是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存在享乐型消费,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侧重于时尚消费,精神文化消费较低。甚至有部分同学出现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一些盲目消费现象。

第二,造成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因素较为复杂,牵涉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

第三,为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教育指导。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控制力,学会合理理财,以形成合理化消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cn/index/0E/00/11/index.htm

[2]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

[3]赵柒斤.大学生消费迈向多元化[N].安徽日报,2005

大飞机小飞机范文6

导致肿瘤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癌细胞转移,癌细胞转移涉及很多的因素,在肿瘤转移时,某些蛋白质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的Ezrin蛋白,其作用机制紧密关系到癌细胞的整个产生、发展及转移过程1。NSCLC作为一种较易出现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Ezr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进行检测,以研究Ezrin与NSCLC的临床病理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选取90例存档石蜡包埋标本,其中NSCLC组织标本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2~79岁,平均55.8岁;29例鳞癌,14例腺癌,9例鳞腺癌,8例大细胞癌;肺癌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1例,14例、13例及12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别为21例、23例及16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7例,阴性23例。另外选取正常肺组织标本30例作为对照,取于肿瘤组织5cm外的组织。所有标本都没有进行放疗及化疗。

方法:采取免疫组化SP法,将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癌组织制成4~5μm切片,进行常规脱蜡,接着浸到0.01mol/L、pH=6.0的枸橼酸盐缓冲液里,利用微波炉,在92~98℃温度环境下,进行持续10分钟的抗原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SP法。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为肿瘤细胞浆内产生典型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数目处在10%~25%范围表示为(+),处在25%~50%范围表示为(++),处在50%以上的范围表示为(+++)。试验中,对阳性和阴性进行对比,阳性对照采用乳腺癌阳性切片,阴性用PBS代替一抗。

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检验采用X2检验,当P

结果

在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Ezrin蛋白阳性率分别是65.52%、71.43%、77.78%、62.50%,在NSCLC中,Ezrin基本表达于胞浆,蛋白总阳性表达率66.67%,在NL中,Ezrin基本表达于胞膜,蛋白阳性率100%,两组间蛋白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P

Ezrin蛋白阳性表达和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关系较为密切,且Ezrin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但其和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肺癌分期没有明显关系。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见表2。

讨论

细胞骨架蛋白Ezrin属于ERM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过组成膜细胞骨架相关复合体和形成特殊膜结构对细胞活动进行调节,如细胞存活、戮附和运动,此类活动对肿瘤产生、发展及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组结果显示,Ezrin蛋白阳性表达和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关系较为密切,但和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肺癌分期没有明显关系。且Ezrin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过去的研究资料显示,Ezrin蛋白可以通过与CD43、ICAM-1、ICAM-2、磷脂酰丝氨酸4和5-二磷酸盐结合等方式,使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