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藤野先生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范文1

关键词:重视反思 ; 提高;教学技艺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教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讲授逐渐被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模式所取代。但在一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自身应在课前、课后所下的功夫,从网上下载相应的教案,不考虑学情、班情、教情,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讲授危害性更大,因为他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增长了教师的惰性。当然,并不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以借鉴、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借鉴、使用可以,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从而做到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的办法和途径很多,不过,我认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那么,什么教学反思呢?

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自己如何教、如何学。这实际上就是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做好学之师。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按照要求写了不少的教学反思,但大多数只是走过场、图应付,不知道究竟应该反思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写。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教学上的“收获”,即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精彩之处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1、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好的做法;

2、教学过程中临场应变所采取的措施、策略;

3、更符合教情、学情的板书设计;

4、教学中渗透与应用哪些教学思想、方法,收到了什么效果;

5、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

二、写教学上的不足之处

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多么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问题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组织,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教师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的宝贵资料。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绵阳举行的2012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公开反思自己所上的《卖鱼的人》一课的不足之处,给教师树立了榜样,更加证明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三、写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临场应变的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如,我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时,针对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中使用的“管治”与课文中第八段中的“统治”一词,让学生进行区别,通过比较辨析,学生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又如,原来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抒发的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然后反过来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感激、怀念藤野先生,他是怎样一个人,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品质的。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结构,也迅速掌握了课文内容。

四、写学生的独到见解、看法和观点

一个教法高明的老师,也必定是一个虚心学习、善于求教的老师。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能够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五、写“如何改进”

教师上完一节课下来,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想想本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没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什么新方法;针对学生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和引导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及时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经常这样做,可以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技艺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藤野先生教案范文2

一、预设留白:模糊一点天地宽

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预设的过度定量化、精确化乃至条分缕析,精确到教师讲的每句话……反而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不仅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而且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病也容易如影随形。

所以说,预设应该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二、讲授留白:积极参与出真知

语文教师不要急着把自己所谓高深的学问一古脑儿地兜售给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不能用帮助学生解决多少问题来衡量,而应该看它是否引出了有趣、有益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一位学生提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跟谁关联?为什么文本第一句要这么写?这时,如果教者急于告诉答案,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及时留白,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内容及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探讨。通过反复探究,那么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理解达到另一个境界了。诸如大清帝国日暮途穷、腐败不堪的社会现实,作者东渡,留学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的伟大抱负,对东京的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失望与不满等多种感情充盈胸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的话,理解就更透彻了。

三、结果留白:自主尊重显个性

语文不同于数学,它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1+1”在数学中等于“2”,在语文中却有可能是“11”因此,语文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万万不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结果,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以致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爱好、个性和特长,相应的,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完全有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们不必统一,强求一致,只要有理我们就要肯定。因此,教师应留出答案的空白,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并尊重他们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个性,尊重他们在此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对他们回答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一些偏激或阴暗思想及时加以疏导和指引,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评价留白:自主自强树信心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也要适当留出空白,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考虑,以便学生通过自我修正和完善,答得更加精彩,从而为自己树立信心。当然评价也要讲方法:文过饰非,只说好不说差,不行;一棒子打死,一锤子定音也不科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放手把某些评价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其实行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来自同龄人的评价可能也更真实、客观。譬如,在请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不急着给他下定论,而是先请他自己谈谈朗读的好坏,自己给自己打分。然后,请其余同学谈谈对他朗读情况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不断被激发,被他人赞赏的自豪感和赞赏他人的使命感也在不断内化和深化。为了在同学面前“挣脸”,学生读书一般都很认真、尽心,“预读”工夫那是做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