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1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宋·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2
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交往密切,关系亲密。有一次他们到酒楼聚会,著名的歌女也相继到场。王昌龄说,“我们都有诗名,但从来没有确定过名次,现在可以听听这些歌女唱诗,唱的谁的诗多,谁的名次就排在前面。”一位歌女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另一位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之涣说,“这些歌女唱的都是通俗的曲子。”过了一会儿,一位漂亮的歌女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接着,又唱了王之涣的两首绝句。三人听罢哈哈大笑。王之涣不无骄傲地说:“乡巴佬,我的话难道是瞎说的吗?”歌女不知三人为何哈哈大笑,问清原因后,都上前施礼,“肉眼凡胎,不知神仙到此!”说罢,歌女们即与三位诗人共同饮酒作乐。当时诗人与歌女们的关系就是如此亲密。其实,诗人们的诗大都是通过歌女们的演唱而口耳相传,声名远播,老少皆知的。王之涣的自豪无可厚非,没有诗人会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诗不好。
其实,唐朝真正的流行歌曲之王是王维。
王维是太原人,多才多艺,9岁即能写文章,他懂音律,更擅长书法和绘画。王维的诗可列入“妙品的上上等”,画也是如此。他作诗说自己是“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诗有许多被谱上乐曲,广为传唱。如《渭城曲》(即阳关三叠)当时即是普天之下传唱的最著名的流行歌曲,而且几十年间久唱不衰。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有首诗《与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在外20多年,公元828年他重返京城长安,风景依旧,但过去朝夕相处的老朋友均风流云散,只有一个乐师何戡还在,一遇见他还像当年送他离开长安一样,又热情洋溢地给他唱起《渭城曲》。面对此景,耳闻此声,在外流落20多年的刘禹锡,怎能不思潮滚滚,感慨万千呢!可见《渭城曲》的艺术魅力多么震撼人心!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3
关键词:诗歌 意象 解读
朗朗明月高悬夜空,总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明月的诗句数不胜数,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月亮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是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她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又成为永恒的象征。她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在失意文人的笔下又成了失意的象征……在此,我就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作出如下浅陋的解读。
一、“月亮” 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怀念。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也许此时此刻正和自己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借助明月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对亲人、情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二、“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古典诗词中望月思乡也是很多诗人都涉及的传统主题。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 “明月”而“故乡”的联想,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体验。作客他乡的人,思乡心切,总想望见家乡,于是登高远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乡人给游子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类似的诗还有“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 徐桢卿《月》)等,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彼此都心存美好的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个普普通通的月亮,经过人们的一番加工,成为最能表达人们离愁别恨的事物了。
三、“月亮”是永恒的象征。
她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总能引起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她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探索。
四、“月亮”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美的象征。
如《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北宋词人张先在《青门引》中写道:“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描绘的是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过来,令人想象荡秋千的丽人那轻盈翩跹的身影,微妙地表现出词人怀念情人的心绪。张先《木兰花》中也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表现清明月色中飘过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将自己内心浮漾的前尘旧梦融入这“无影”画面中。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戚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构成一种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构成一种雄浑高古之美,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
五、“月亮”是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文人墨客还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又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静夜空山之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此外,“月亮”还寄寓了边人的悲愁。这在李益的诗中表现较为突出。李益作为写边塞诗的高手,从明月、乐声入手将征人的边愁乡思弥漫于诗句的字里行间,征人的月下相思,的确另有一番风味。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4
古人吟诗喜欢炼字,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事佳句。从欧阳修“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的执着到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动;从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铮铮誓言到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真实写照;由“僧推月下门”改为“僧敲月下门”,由 “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无不体现了古诗词炼字的作用与妙处。
何谓炼字?炼字就是使作者的主观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感与哲理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因而高考炼字的考查受到了出题者的青睐。而对这种常见的题型,学生虽然记住了答题模式,但不是泛泛而谈就是遗漏要点,不能准确地赏析出从炼字到炼意的妙处,写不出满意的答案。怎样才能答好炼字题呢? 我把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为:四步攻克炼字题。
第一步:找。“找”就是找对象,即找出所炼之字的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主语和宾语 。在找对象之前,一定要先准确判断该字的词性。如果是动词一定要找出动作发出的对象(即主语),还要找出它所涉及的对象(即宾语),如果是副词一定要找出它所修饰的对象,即中心词及中心词所涉及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走好炼字的第一步。
第二步:析。“析”即析客观情理特征。它包含两部分:一是解释该字的含义,二是分析该字涉及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特征。在析的时候一定要将该字还原于原句,联系诗句,合理想象,再现画面来分析所涉及对象客观存在的特征。联系诗句客观分析情理特征,这是走好第二步的关键。
第三步:思。“思”即思主观情理。即是思考该字给人的主观情感怎么样,或给人怎样的感觉。一定要从客观角度出发侧重主观角度分析,这样才能走好炼字题的最容易漏写的关键一步。
第四步:答。“答”就是整合答案、规范答题。炼字题的答题格式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释义(可答可不答),如果用了修辞,一定要点出修辞。二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合理描述景象画面。三是写出这个字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以上四步中,第一步是基础,可有效防止学生答题时偏题或答不到点上。第二步是准确表述的关键,第三步是学生最容易漏掉的一步,第四步是让学生规范答题。下面就具体诗句讲解分析操作的具体步骤。
例一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请赏析“铺”的表达效果。
[析]“铺”发出的对象是太阳,涉及的宾语是江面。(找对象)太阳的特点是残,江面的特点是平而阔。不说残阳照在江面上而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用“铺”字写出了残阳像纱缦一样贴着地面照射在江面上的情景,写出了残阳的照射特征是慢、柔和(析客观情理特征)。给人一种安然亲切的感觉(思主观情理)。
[答]太阳本应照射在江面上,而作者却用一个“铺”字,说明太阳是贴着地平线照在宽阔的江面上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的平缓、柔和与静美,既形象又贴切。一种亲切安然的感觉扑面而来。
例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请结合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谈谈你对“横”和“绕”的理解。
[析]此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清澈的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斑斓。斑马犹长鸣,人又何以堪?整首诗形象鲜活,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烈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横”的对象是青山,“绕”的对象是白水。(找对象)“横”写出了山的静姿,“绕”写出了水的动姿。(析客观情理)一动一静,营造了寥廓美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图画美与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思主观情理)分析二字不仅要点出分别之地,更应联系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旨意,才能看出二字的情感内涵。
[答]作者写出了送别之地是廓外青山,水绕城之地。用一“横”字形象地勾勒青山的静姿,作一“绕”字使白水的动态之美尽显纸上,一“绕”字又有缠绵之意。此二字一动一静,于视觉上形成一幅青山绿水的优美的图画,又在心理上引出了情意。写出了作者送友人时的那种缠绵的依依惜别之情。
此二例属于炼实词。
例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是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中“不知”写出了征人迷惘之情,而“尽”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感,有何妙处?
[析]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尽”字修饰的是望乡,而望乡的主人是征人。(找对象)“尽”是“全”与“都”的意思,体现了征人无一例外的望乡之情。(析客观特征)“尽”又有“完”的意思,用“尽”来写出征人的思乡情之无尽。(思主观情理)
[答]一个“尽”将诗情画意的音乐美与战士的思乡之情融于一炉,写出了所有的战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但征人的思乡之情却如春蔓一样没完没了。这样一尽字就达到了征人无一例外之“尽”与战士思乡情之“不尽”的妙合,使征人的思乡之情更显幽深绵长。
此例是炼虚词。
例四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作者从泷洲被贬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
写诗有诗眼,请问“岭外音书断,今冬复历春”这两句诗的诗眼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析]诗眼是“断”与“复”。“断”的对象是“音书”,(找对象)写出了作者在被贬后音讯全无、与世隔绝的境况(析客观情理)表达了作者在逃亡时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痛苦无助(思主观情理).“复”的对象是时间, (找对象)写出了作者逃亡时间之长,(析客观情理)表达了作者当时度日如年的痛苦。(思主观情理)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5
那么,如何理解诗词作品中的关键性词语呢?
一、抓住诗句中生动传神的动词
这个动词大都是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它能使诗起伏跌宕,神采飞扬。即使是非动词而活用为动词的,用好了也能够使全诗的语言形象鲜亮。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忽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得河南河北后一瞬间的感情。什么样的感情呢?无须多作分析,只要抓住诗句中的一系列动词,尤其是把握住“喜欲狂”中的“喜”字,我们就不难看到诗人“闻喜讯――流喜泪――喜欲狂――唱喜歌――思喜归”的心路历程。喜始喜终,一喜贯通,充分反映了诗人既高兴又激动的心情。
再如,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景空人心。”句中的“悦”字和“空”字都是非动词而活用成动词的,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二、抓住诗句中的形容词
形容词在诗里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能够传达作者的心声。在这方面,用得较好的例子当数北宋林逋的写梅名作《山园小梅》了,尤其是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喑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中的“疏”(影)、“暗”(香)二字,虽是它句点化而来,但化平为奇,竟成了写梅绝调。透过“疏影”,我们看到了梅的精神风骨;渗出“暗香”,我们体会到了梅的幽雅气质。一“疏”一“暗”,将梅花从形到神,形容到了极致。“诗言志”,细加寻思,诗人将梅写得如此玲珑剔透,个中滋味,令人玩味不已。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个形容词,不仅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真切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伟。再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句子:“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重”和“迟”字,用意十分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三、注意诗歌中的名词使用
古诗中常有专门用名词构成诗句的写法,这样不仅结构严谨,而且令人遐想,耐人寻味。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特别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脍炙人口,被誉为“古今俊语”(贺裳《邹水轩词筌》)。它虽是延用了魏承班《渔歌子》中的“窗外晓莺残月”,但比魏诗更加紧密,更加缠绵。它把自己的多情和冷落清秋的景色融成物我一境,既描写了离人愁云笼罩的外在环境,又提示了离人怅然若失的心理状态,则是一番情肠。
无一动词,纯用名词构成诗句的例子,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亦极桥霜”,六个名词,六种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披星而起,踏霜前行的寂寞凄冷的心情。这种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诗中并不少见,因为它不仅使诗意更加含蓄,给人以思考的余地,增强诗的魅力,而且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还要注意诗歌中数词和副词的使用。数字虽说比较抽象,但如巧妙运用,同样可以入诗,使诗歌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用数字来帮助描写景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清啭和鸣,鸣于翠柳,情趣浓烈;蓝天之下,白鹭高翔,联成一行,景象优美,构成了幽邃、恬静的意境。三、四句用了两个概数,拓开了所写的空间。“千秋”言时间之久,积雪不化,可知西岭山高;“万里”说途程之远,从东吴而来,足见长江源远流长,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宇飞虹的画面。如果这道诗不用数字,成五言绝句,也未必不可,但与原诗一比,意味便大不相同,读起来也少了些节奏感。数字还可以帮助刻画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千”、“万”表示呼唤声次数多、仍不肯出来,出来实在是碍于情面;“半”,表示歌女不愿露脸,十分羞赧。这完全符合一个天涯沦落之人的身份、性格和境遇,令人同情。再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几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数字连续出现,进行铺叙,这不是说刘兰芝每年就掌握一种技能,而说她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步具备了各方面的才能,说明她是一个从小就很有教养的女子,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出有力地铺垫。此外,数字引入诗中,还可帮助叙述事件,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等。上述各例中的数字单看枯燥无味,但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与某种粘附的对象有机结合,却变成了诗歌形象中的有生命的细胞,起到联珠缀玉的作用。
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准确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显得更加深刻。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写出了戊边将士一无例外的思乡之情;杜荀鹤《山中寡妇》“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中的“犹”和“尚”字,对称使用,深刻地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田园荒芜,而官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的严酷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