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课堂教学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市场化、多样化的态势。“90后”学生走进大学校园,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90后”指的是出生于90年代以后的人。这些青少年,正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作为高校教师,我通过在课上课下与“90后”学生进行的交流,感受到他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引发在对他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一是思想早熟。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在讨论问题时的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甚至有强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的倾向。互联网是学习的工具,网络更多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平台。

二是个性独立。在独立的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大多数考生志愿是自己拿主意的,这反映了这一代思想上的独立。当然他们也很尊重父母的意见,现在父母也会放心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接受的信息量比较大,思想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思想富于变化,敢闯敢拼。

三是自信张扬。“90后”是最年轻的一代,他们自信,充满激情,能够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他们极少有对未来的失望和迷茫。他们不吝张扬自我,非常乐意组织活动,他们自信有能力搞好活动,不放过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四是责任意识强。“90后”注重实际、实用。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而近年来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对这些学生高考志愿的选取和专业的选择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都考虑到了今年的一些重大事件。现在的“90后”一代在知识结构上的复杂和多样性远远超越了以前。

总之,“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不仅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而且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他们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期待发展突破,职业发展目标明确。正是由于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使得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维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90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

“90后”学生个性独立,大多数学生能很快适应大学这个新的学习环境。有些学生适应了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习惯依赖老师,缺乏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本身的正确认识,这些都会影响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和谐气氛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利用音乐、图片和影片等来介绍背景,导入课文,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利用角色互换,情景模仿等进行听说写译等训练。这些做法都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并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2.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学生的语言技能只有通过语言实践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的发挥。“90后”学生参与意识强,乐于表现。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各种实际需求出发,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取语言材料,制定教学内容,设计大量参与性的情境和活动,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课前和课后准备,个人努力或集体合作,以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小短剧、作文等形式充分参与,积极主动地运用语言进行实践,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这当中,教师注意观察,对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结果进行适当点评、总结和归纳,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的机会。

3.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90后”学生不仅具备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积极主动等特点,而且有智力需求和感情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语言材料,编排教学活动,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而且应将实践、巩固、提高、检测溶为一体,重视语言知识运用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满足学生诸如学业考试、水平测试等在内的各项需求,为其职业发展目标服务。并且由于大量的语言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协作和配合来完成,这种合作学习法促进了协作精神的培养,增强了沟通能力,为“90后”学生走向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了必要准备。

“90后”学生走进大学校园,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能催生一些新鲜事物的出现,不乏是件好事情。高校教师应针对“90后”学生的鲜明特点,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因材施教,有鉴别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2

关键词:传热学;民族大学生;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39-02“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1]是热动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和纽带。传热学在生产技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能源动力、化工、材料、机械、电气、建筑、交通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存在大量的热量传递问题。传热学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及改进,已成为现代科技中充满活力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在民族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结构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使民族大学生成为有用人才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近几年在“传热学”教研中的经验,谈谈在“传热学”在民族大学生教学中的一些认识。

一、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学习的主体——民族大学生入手考虑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大学生基础薄弱

根据新疆大学新生入学成绩统计,2009级到2011级入学的热动民族大学生高考平均分为450分左右。学生基础不好,学习起来难度就很大,也就没有信心,要在热动行业有所作为就要多努力。

2.民族大学生学习习惯

民族大学生语言能力很强,有一名维族女学生会八种语言。但是,一名合格的工科大学生不仅仅要会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懂工程技术。然而,他们的学习习惯非常不好,比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做笔记、课下很少看书、不认真做作业、实验课上不专心、考前背课本、很少做题等。作为工科学生,不做题很难取得好成绩,因此就导致基础课尤其是数学课、流体力学也包括传热学不及格率很高。老师时刻提醒他们如何听课、如何学习,以改变不良的习惯及作风,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民族大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大学生爱歌舞,但是,一提到学习就无精打采,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没有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多去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心,让民族大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对民族大学生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如何让民族大学生在薄弱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那么就需要结合“传热学”提出具体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探讨民族大学生“传热学”的教学方法。

二、“传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传热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以及传热过程和换热。该课程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差,表现为基本概念繁多、公式紊乱、重点分散等,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那么,如何学好“传热学”,其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什么呢?中国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因此,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应是以知识传授为载体,[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民族大学生全面掌握传热学的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传热过程和换热器以及传质学等知识体系,并关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努力培养民族大学生应用传热学理论,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想使民族大学生学好传热学,首先应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知道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区别于汉族同学,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4]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做好教学的“互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不要急于讲知识,要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目前,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总结起来这些教学方法应该说都从某些方面体现教学“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的思想。

三、“传热学”教学方法

“传热学”是热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重要的技术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多种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动手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填鸭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填鸭式”教学如果灌输得好,学生受益,但是大部分时候,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课程和适应老师。这种以大纲、教材、教参为主线的传统教学观念及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教育理念是把学生、教师、教材、教育为四大要素加以合理地结合,对旧的教育体系重新调整,将“填鸭”转变为“问题解决及能力培养”,强调师生的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下面笔者将结合新疆大学热动专业的民族大学生谈谈传热学的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

1.做好笔记,加强学习效果

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做好学习笔记,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重点、学习心得及存在的问题等认真做好记录,以加强学习效果,便于检查复习,并且要硬性要求,与最后成绩考评直接挂钩。实践表明做一些硬性要求是必要的,有助于民族大学生的教学。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3

关键词:教学质量;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19-03

教育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始终被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时期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不同的,但为了保证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必须保证质量。保证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保证教育质量的含义

保证教育质量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担保做到教育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求。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最低的要求。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定。

保证教育质量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保障所培养的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即教育质量必须有统一的保底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和其学达到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即教育规格,它是教育目的的综合反映。由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和个人素质等的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因此要在保证教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保证教育质量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发展。但是在目前,大学生教学质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水平。

二、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既要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进行教学质量改革,重心往往都是落在教师素质的提高方面,这样的确从源头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教”与“学”同样重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教学质量的提高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老师,更在于教学对象的配合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本人也曾进行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讲授法、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学生的“等”主要表现在,上课老师提问时,他们消极应对、不思考、等老师给答案;学生的“靠”主要表现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依赖学校、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同学,不愿意主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学生的“要”主要表现在,很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末考试前向老师要重点内容,考完试向老师要分数。在这些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方法需要花费的课时都相对比较多,如果大量使用,对课程进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大部分学生在这些练习中都能认真对待,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聊天或者做其他无关的事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些练习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信息量较少,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和创新,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这些问题都需要授课教师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缺乏弹性,不能真正的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本校学生课程考核方式为:1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70%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这个公式从表面上看是全面合理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能进行很好的考虑,从而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总评成绩中90%的成绩来源于两次考试,而平时成绩只占10%,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关注考试结果,而忽略课堂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这其实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其实违背了当初设计考核的初衷,将培养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变成了应试教学的产物。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假设,例如,有甲、乙两名学生,假设甲学生平时经常旷课,当然还没达到学校取消考试资格的底线,平时作业也很少做,假设他的平时成绩为60分;他参加了期中考试,一般期中考试多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期中成绩一般都能在70分以上;期末考试在考60分,那么最终他的总评成绩就能达到62分。乙同学如果是个好学生,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都能得95分,但是期末考试却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考砸了,只考了40分,那么最终他的成绩就是56.5分。那么从最终成绩上看,甲同学成绩及格,从每种意义上讲就是达到了课程要求的标准,但是乙同学成绩不及格,意味着课程没有通过,没有达到课程要求的标准,还需要后续补考。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上看,乙同学有可能比甲同学收获更多。这种考核机制最大的弊端不仅不能很好的呈现出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会造成学生到课率的下降,使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这种考核方式本来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不仅关注结果(成绩),更关注学习的过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在现实中又回到起点,大部分学生还是将焦点放在成绩上,忽略了学习过程的培养。这种现象在通识选修课中尤为突出,上通识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人数一般都有130人以上,授课教师很难做到周周点名。普遍来说,这些课程学生缺课率比较高,学习效果根本无法达到,对于平时用心学习和上课的学生来说,这也造成了间接的不公平。

三、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笔者建议以后能多开展“双学”活动,即教师向学生学习,学生也要多向教师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教学质量,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今后的教学质量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和提高。在学校中对“教学名师”以及优秀的教师要让他们走进学生的身边,通过这些优秀教师的工作演讲或者宣传,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教师的魅力,也能将这些典型真正的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给学生也树立一种学习的榜样。另外,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宣传,也能让学生知道学校中存在大量优秀的教师,并且这些教师不比名校教师的素质差。同样,对于优秀的学生也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也可以采取向教师或者全校学生演讲的方式来影响大家,让老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爱岗敬业也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总的来说,就是让学校中的奖励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在这种互促互敬中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建议今后在学生考核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思想,注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现有的考核机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造成学生出勤率较低的影响,因此实行一种新的考核制度变得至关重要。建议在今后的考核中增大平时成绩的比率,减少期末成绩的比率。平时考核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分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必须向课外活动延伸,教材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计划,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只要条件具备,就要积极探索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继续坚持近几年开展的与课堂教学有着互补关系的大学生时事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使学生增加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这才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兴海.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1996(2).

[2]陈晓玲,瘳益.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实施与探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5):203-205.

[3]卢德鑫.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10).

[4]贡福海,等.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J].中国大学教育.2007,(2).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4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以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以平时大学英语的考试成绩是否合格,毕业之前是否能够通过四、六级作为学习终极目标。所以其学习方式更多地是注重阅读和写作,听说能力则不受重视,处于短板弱项,仍然在“哑巴英语”的环境里徘徊。然而,现实生活中,关于听、说、读、写、译这英语学习的五个方面,排在前面的听与说却是占到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的很大部分,更是初次见面者在短时间内实现人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化短为长,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二、原声电影在视听说课程中的作用

透过原声电影当中的对白、优美的音乐、真实的场景,再加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从中注意模仿单词的发音、语调、重音、弱读等,以及单词之间的连读、失去爆破、整句话的节奏、语气和现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便于习者对人物对话的正确理解和对话内容的全面掌握。英语发音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英文听说教材中,对话中的声调、语气、语速都是经过刻意编排整理加工过的,声音平稳而刻板,与现实生活中的英文语言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在《英语新概念》第二册课文“DotheEnglishSpeakEnglish?”《英国人说英语吗?》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大学生观赏原声电影后,会惊奇地发现外国人说话时就像唱歌一样,抑扬顿挫,十分地道流畅。强调性语言的语气和轻重的掌握都十分自然,很多语音的连读连颂,爆破与失爆的现象都十分明显,耳闻目睹,容易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融入感。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由于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安排,大部分学校不能像对待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单独安排一门英语电影赏析课,而是把原声电影穿插到日常的视听说教学活动里。在笔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英文原声电影充满了期待。这种期待的背后,是因为学生认为看原声电影能使他们更直观的模仿和运用电影中的语言,在充满故事情节和感染力的影片中,学生能收获丰富的实景语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西方人表达坦率直接,话语风趣幽默,显得独立自信,再加上摊手、耸肩等比较夸张的肢体性语言,配合电影中人物的艺术表现,可以使学生通过电影观赏更易获得语言交流上美的享受,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观看原声电影,学生会发现,无论采用英音或者美音,某个动词后面该接用哪个介词最正确,其实在日常交流上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双方流畅地把意思真正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因为即使在美国不同的地域,美国人同样会自嘲自己,虽然都是美国人,但因为来自于不同的州,所带来不同的口音和习语上的差异,讲英语时带有各自地域的方言和口音,但大家互相都能听得懂,并不存在交流障碍。语言是一门需要感悟的应用科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土壤作为载体,任何语言必须要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才得以发展。学生在观看原声电影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体会到,电影在某一历史背景下,西方人所传递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民族风情,以此得到一种人文的熏陶,是近距离直接了解世界各国风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原声电影在教学活动中的选用策略

原声电影导入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时内,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是任课教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仅仅是在课堂上把影片从头到尾进行放映,大部分学生只是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把课堂当作了一次观影娱乐,则失去了教学意义,而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注意运用英语思维的训练。由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时设置的限制,如何使得原声电影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出学习语言的最大功效,抓好电影的甄别遴选是关键的一步。刘润清曾提出,原声电影英语教学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影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班级的学生专业整体情况,选择适宜全体学生平均理解力水平的电影。一般来讲,所选择的电影要兼具教育性、哲理性、趣味性、观赏性、思辨性,这样才有利于英语的学习。除此之外,由于原声电影中人物的语速一般都很快,而且对话中充满俚语、俗语,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选择电影上要严把语言关,尽量选择与本单元视听说课程主题内容相关的影片,让电影情节与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紧密结合。尤其注意选取发音清晰标准、语言难度适中的影片作为视听说课程的材料,以达到课堂上多数同学能理解掌握的最优化效果。英文原声电影涵盖的范围很广,包含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习俗、文化体育等诸多方面,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紧密相连。尽管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但放映电影前,教师也要对影片发生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加以梗概介绍。之所以要介绍历史时代背景,是因为很多影片本身就是时代问题的缩影,例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的文化、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风貌、机器工业时代社会的发展、种族问题等等。例如“ThePursuitofHappiness”《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前,就要对美国的种族主义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美国多元的熔炉文化,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历史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所占有的位置,才会对整个电影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避免学生利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单纯去理解故事情节,而忽略了关键部分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学习与掌握。原声电影观赏后,教师要对影片播放学习情况及时作出总结反思,对于比较难懂地方的重点解释也是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最佳效果的重要环节。从而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加强语言实践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结合,提高对同类型影片的艺术鉴赏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英文写影评的方式,对影片的情节内容、文化知识等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辨以及写作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分享影片中最喜欢的人物及其场景,以及被吸引的原因何在。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影片中出现的历史事件、背景分析、角色介绍等制成幻灯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同期配音,分享男女主人公的发音技巧、讲话特征、人物性格等诸多方面内容,然后让全体组员在班上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体会,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四、结论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71-03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起源自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此后,创业大赛开始盛行,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9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逐渐获得学术界的关注。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鼓励青年创业,国务院也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总目标是: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实施意见》中,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在此一政策背景和形势下,本文试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获得了很多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我国历史纵向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横向相比,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一是大学生创业热情日益高涨,但最终落实到实际创业行动的比例极低,高创业热情和低实际创业率形成巨大的反差。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2.9%。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政府高校相关宣传和工作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例在逐步提升,但这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报告还指出,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创业的比例(5.5%)与毕业时相比提升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上升了2.3倍,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上升了2.5倍。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有更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可延续到多年以后。即便如此,大学生总体实际创业率还是比例极低。

二是在实际创业的大学生中,最后成功的人数寥寥可数。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比例也低。根据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大学生创业成功比例估计也不足百分之十。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以高校为主导、政府为辅助、企业为平台,并受大学生个人能力、家庭经济地位、国家经济状况和社会舆论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和变化,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产生影响,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承担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主要职责的高校,其主要问题又在哪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从政府和学校管理层面来讲,问题的解决在于如何把重视落到实处,改革教育理念,整合各项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从教师教学层面来讲,如何做到把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从教学方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体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和做实专业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完成《实施意见》总目标,收获更多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幸福人生打下基础,而不是将所有学生培养成开店办企业的老板。因此,虽然社会不需要人人创新创业,但人人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需要识别和把握机会,而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取决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业需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创办新的事业,而开创新事业则取决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就是对大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树立创新创业观念,培养和锻炼创新创业思维。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合理知识结构形成的教育。从古至今,知识海洋浩瀚无边。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天产生的知识信息数以亿万计。教育不是要传授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做到传授所有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应是包括了理论知识、应用知识、综合知识在内,以及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知识系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无法做到创新,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很难创业。尤其是能在理论或技术上产生创新,进而转化为产业,实现创新型创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丰富而渊博的知识储备,具有善于跟踪精深而前沿的理论动态的能力,再加上拥有较为深厚的知识素养最为底蕴,才能实现变革性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增加作业和考核中对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的分量。现在很多课程作业还是采用书面答题方式,考核还是采取课堂考试方式,主要检查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一些主观题中会出现考核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内容,但是总体分量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达不到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作业和考核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发展,考核重心从知识到能力的转移,才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关注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书面作业和考试之外,增加对过程表现的考核,尤其是要考核反映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完成过程和情况,以及在其中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把品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大学生高创业热情和低实际创业率的强烈反差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品质教育不是孤立的道德说教,而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从师德师风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要给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案例分析中,解决困难中,寻找答案中……得到品质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让坚韧、诚信、感恩、合作、沟通等良好品质都能在每一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加强。

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目前的一大研究课题,而作为专业教育最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如何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项亟须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用创新创业教育取代专业教育,也不是用创新创业教育淡化专业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精神,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和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述――研究、政策与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15(6)

[2]吴海燕,齐跃.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激励措施探索――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7)

[3]韩力争.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落实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4]聂娟.刍议高等学校创业教育[J].职业教育,2016(1)

[5]陈松.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2016(1)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6

关键词:角色体验式 教学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角色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而且它的实践和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综述

“体验”一词是指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和了解周围事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在这一基本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假定某一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表演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环境当中,学生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体验教育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的创立源于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的经验教育和心理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最早提出角色体验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瑞诺,他于1960年提出: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态度处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随后该方法逐渐进入教育界并成为一种崭新的授课方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学生确定为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表演的演员,多数是按照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延伸为学生的朋辈辅导员,教师通过协调的方式使师生同台,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深思的作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当中,才能有较深刻的感受,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的做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被动的、被灌输的、被“填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表演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效果,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内省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性课程,它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并能迅速地达到内省的效果,只有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助人自助的效果。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的过程当中,也能使其他未参与的同学通过观察扮演者的表演,从中得到感悟,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在全国各高校的授课方式多数属于考查课或者是选修课,多数学生在态度上不能够像对待专业课一样重视,这在短时期内无法改观,因此授课教师只有在授课目标的确立、课程方法的设计、授课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学生喜欢并热爱此门课程。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符合青年人的思维习惯、能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充分表达广大青年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热情。

4.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传统的授课方法已不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有效载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实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一是可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备课负担,降低枯燥理论的授课难度,尤其对授课经验欠缺的教师能有缓冲的作用;二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做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三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拉近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远关系,达到共同烘托课堂学习气氛的作用;四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受众面较广,能使参与者与观察者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说、有所悟。

5.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容是开放的、师生是平等的、交流是顺畅的,因此学生可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真实感受,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由于没有受到过多的外力强加的束缚,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千人一面的刻板教学效果,也可打破以往标准化答案所产生的弊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及日后创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互动性教强,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在较多的教学内容中得以应用,具体可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1.课前的准备。授课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准备主题,所选择的主题既要涵盖所讲授的知识点,又要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建议可将主题设计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学生较熟悉的场景,例如在讲授人际交往中可进行“盲人排队”的体验式互动游戏,以强化“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作用;在讲授恋爱心理时可让学生换性别模仿电视剧《奋斗》中杨晓芸与向南办理离婚时吵架一段,以使学生理解站在对方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要准备好角色体验所需的用具,最好将用具预备出多余的部分,以防止在体验过程中损坏用具。

2.课堂的实施。授课教师要做好规则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明白所要扮演角色的所思、所想,更要使学生明确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理解角色体验式互动游戏的规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做好体验的演示和引导,演示的目的是确保活动的安全和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引导的目的是掌控体验式教学的时间及成效,授课教师应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在交流和体验中做好充分的总结。

3.体验后的交流与反馈。体验式互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做好体验的交流与分享,此环节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学生体验交流的基础上做好正确的总结工作。授课教师要能够平等、真诚的对待所有学生,对待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包容,对学生的积极参加给予鼓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授课教师应在体验活动后对表现不积极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辅导,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进行有效的跟踪。

四、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调动课堂的授课氛围,但如无限制地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势必将造成课堂混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想做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能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的始终。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授课方法一样,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角色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要素中不能运用此方法,在讲授矛盾冲突较大的观点时慎用此方法,在讲授理论理解、情绪体验等方面多用此方法,同时,只有与其他教学方法共同作用于课堂当中,才能使课堂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兼顾文化性。

第二,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的教师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授课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教师一定要选好、选准知识点,做好各环节设计工作,以确保角色体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授课教师在学生角色体验互动中要做到掌控有度,在学生偏题、跑题的情况下能用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在学生角色体验无法进行中能给予有效的引导,既要防止游戏无度,又要做到发人深省。

第三,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体验环境的绝对安全。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授课也要注意安全工作。由于角色体验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可变因素非常多,既要注意选定的教具绝对安全,确保无明火、无利刃、无强电,又要注意师生的人身安全。

第四,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对所扮演人物的理解。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与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理解的深浅程度有很大关系,如学生对所扮演人物的心理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将会造成体验后的结论与授课理论相差很大或者完全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在体验前讲明每位学生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该角色对某些事物看法的最底线与最上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验时既能有章可循又能脱离俗套。

综上所述,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内容,更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授课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必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JY10-91]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教育护士工作总结

下一篇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