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朋辈榜样示范;思想政治教育;高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44-2

0 引言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朋辈是指同辈的友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本文中泛指高年级或同年级的学生。榜样的选择范围很广比如,历史伟人、民族英雄、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等。然而这些榜样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难以模仿,让学生失去了努力的内在动力。有时为了凸显榜样的优秀,教育者往往容易将榜样脱离实际地夸大,这反而让大学生产生距离感,从而影响了榜样教育的效果。而朋辈榜样就很具体、目标也很明确,只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高职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生活在学生身边的朋辈榜样为突破口,实效性更好的基于“朋辈榜样示范”理念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 朋辈榜样的树立与培养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切忌任意拔高,把榜样搞成可望不可即的人物。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在学生身边的榜样才最为现实。如专升本成功的学生、就业或创业最成功的学生、优秀宿舍的学生、优秀学生班干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者、学生党员、比赛获奖者等。这些榜样是发生在学生当中的,是学生自己所熟悉的。这样的榜样是可感的、是直接可以模仿的。这样的榜样亲和力强,最容易为广大高职学生接受,更有生命力,更容易触动高职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广大高职学生为之感动,朋辈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可以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2 朋辈榜样示范环境的设计与营造

选拔出了合适的朋辈榜样,就要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手段来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以启发和引导广大高职学生,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激励、引导和带头等作用。朋辈榜样宣传推广机制的建立也要立足于与高职学生构筑共同的生活环境为出发点。要通过客观、真实而生动的宣传,唤起高职学生内在心理驱动力,使高职学生从心灵深处对榜样产生敬佩、仰慕之情,主动产生向他们看齐的内在需要。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接受特点改进创新教育方法,如采用带头示范法、对话沟通法、情境感受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让朋辈榜样现身说法,开展互动交流,拉近朋辈榜样与高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起高职学生学习朋辈榜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传统上常用的宣传媒体,如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手段宣传榜样,还应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如网络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BBS 论坛、电子信箱、手机短信和飞信等新媒体对榜样进行多样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宣传,以全方位的宣传态势,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认知和感悟朋辈榜样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同时,还要猿职裱宣传的持久性和常态化。

3 朋辈榜样示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1 朋辈榜样示范活动设计

3.1.1 一年级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

每年从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就让榜样无处不在。学长制模式:选派几名优秀的高年级学长全程帮助新生办理各种手续,入学当天晚上,他们就深入新生宿舍了解新生的困难,为新生做榜样、办实事。新生入学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会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到新生的宿舍,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对新生予以帮助。优秀宿舍参观与创建活动: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专门安排时间参观上一届的优秀宿舍,参观完宿舍后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宿舍成员开展新生宿舍的整顿与优秀宿舍的创建活动。另外,还有师兄师姐有话说活动等。

3.1.2 二年级以“职业意识、素质和理想教育”为主线

“专升本主题经验交流活动”主要是通过升本成功的学生讲述亲身经历来引导低年级学生,使他们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邀请了新媒体类创业企业经理人对二年级学生开展“创业与就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使学生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就业,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此外,还有优秀毕业生交流会活动等。

3.1.3 三年级以“毕业教育、岗位责任”为主线

通过挖掘校友中的教育资源,为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实施了“就业信息员”制度,使校友成为就业信息最积极的提供者;我们从校友中为在校生聘请“就业导师”,全面帮助学生就业;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邀请低年级学生现场观摩,使低年级学生受到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

3.1.4 日常教育――多措并举

专业学习上有“最佳助学组合”,让成绩优秀者和落后者结对子,建立助学组合。第二课堂活动有“学子论坛”,让学生担任主讲人。学生干部培养上有“学生干部提升计划”,发挥学生干部群体的传、帮、带,开展互学互帮等,这些都成为广大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载体和平台。此外,还坚持让高年级优秀分子担任新生班级的助理辅导员,积极参与部分班级管理工作。

3.2 朋辈榜样示范活动实施

朋辈榜样示范活动的实施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3.2.1 准备与宣传

在提前准备好活动的详细方案策划书和所需物品的同时,通过贴海报、校园广播、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同学们广泛宣传,在宣传时,要注意措辞,用正面积极向上的语言,富有吸引力,但不能过分夸大事实。

3.2.2 动员会议

组织选拔好的朋辈榜样及所有活动组织者开一次动员会议,详细说明活动的目标,进行的基本程序,预期效果等,回答提问,澄清不正确的观念,建立起基本的活动规则。尽可能地将整个活动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到。

3.2.3 有序开展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活动方案步骤有序开展,并及时处理一些突发状况。如遇到一些可以增强活动效果的情况,也要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整部分活动内容。

3.2.4 总结与提高

每次活动完成以后都要进行总结、讨论、反思,并形成完整活动总结,以便下一次活动进行调整完善,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4 结论

经过多年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这种以生活在学生身边的朋辈榜样为标杆,基于“朋辈榜样示范”理念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高职学生的日常习惯养成、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的确立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加突出的实际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周紫玲,梁韵妍.榜样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08.

[2] 张鸿翼,谢娟.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环境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

[3] 王龙飞.榜样示范法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7).

[4] 任一波,龚子君.朋辈教育在高职新生始业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5] 胡远超,朱建征.朋辈咨询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2008(08).

[6] 王利敏,李永山.构建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87-02

一、农村历史课程教师现状

1、教师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我县中学历史教师40人,涵盖我县农村和县城的初中历史教师。

(1)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教师占了15%,40岁以上的教师仅占45%,50岁以上的占40%,显然,教师年龄普遍老化,结构不合理,存在断层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新招聘的毕业生少,加上有的学校教师紧缺,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招聘数量不足。学校用一些年老的教师来教历史。

(2)教师学历情况。10%的中学教师学历不达标,40%的与历史专业不对口。

(3)历史教师职称情况。初、中级职称的较多,高级职称的占15%。

(4)学校历史教师配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兼职的60%,专职的较少,周课时都在14―16节之间,教师教学任务较重。

(5)历史教学方法情况。普遍存在单一陈旧,大多是照本宣科,缺乏艺术性和趣味性,一支粉笔,一节课,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甚至就读课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不足,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浅,基本功较差。

2、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现状

调查范围涵盖我县县城、农村、职业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县级农村实验学校共四个初中学校,随机三个班,涵盖七、八、九年级,学生现状如下:

(1)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学生、教师(班主任)都重视不足,个别学生有点兴趣的,约占17%;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约占68%,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约占75%,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2)农村中学的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有限。主要途径就是教科书和课堂,少数还能从电视、小说中获得一些知识,就别无他径了。

(3)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认为历史知识的学习,只需要记忆就可,记忆多了,历史自然就学的好。就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都认为(约占85%):开卷考试会找就行,就可以得到高分,就更不必说七、八年级的学生。

3、教学资源现状

(1)大多数的学校仅有历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一些教学挂图。学校的图书室也常常是徒有虚名,没有专人管理不开放,学生根本不能借书,教师上课也只能是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约占55%)。更有甚者由于受经费的影响,连教学参考书都没有,全凭教师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2)学校有电脑,有远程教学设备,教师自己由于受备课时间的影响,自己不愿意使用班班通等设备,只得尘封一旁,还有许多教师从没有用过(约占25%)。

(3)当地历史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如:纪念馆、烈士陵园、历史遗迹等,但由于教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耽误教学时间,也不敢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而弃之不顾。

4、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现状

(1)只注重教,不注重学。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2)评价方式的单一。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和升学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没有实践活动的考查;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看书找找。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二、几点思考

1、要积极更新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结合历史这一学科以及农村中学实际的情况,我们教师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究、实践等学习途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具有知识、情感、价值三者结合的良好人格。

2、要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

在历史教学中很少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原因有的是部分教师根本不会,或者是教学平台会用的嫌麻烦。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一则学生可以以视觉的冲击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二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对教学内容给予补充和升华。

3、要重视开卷考试对历史教学的作用

学生单纯的认为开卷考试非常简单,所以书不用看,课不用听,拿书抄就行了。事实上,在中考的两个小时里,即要做历史,又要顾政治,平时书不熟,到时候再去找答案,谈何容易?历史是用来感悟的,历史是项链,历史知识是珍珠,而感悟历史就是串成珍珠项链的线。如何去感悟呢?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两周写一次学习心得,这样我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内容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反思。在上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历史真正感兴趣。让学生对历史重视和喜欢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调动学生,教师就要努力走出教材,用各种方法使历史学科更能吸引学生。以教材为说理基础引导学生培养高尚人格和科学观念,以实践去体验情感,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突出重点 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突出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重点,以求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表格突出重点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知识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既简单明了,又便于操作。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一课时,重点是珍妮机、瓦特蒸汽机等工业革命的成果。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我指导学生制作表格。如:

通过表格突出重点,原本繁杂的历史知识变得脉络清晰,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记忆、理解。我提出探究问题: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和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学生根据表格分析出:工业革命主要在英国进行,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进而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这样不仅使本课的重点得到了突出,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图片突出重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材的文字叙述,还要重视结合图片进行学习。识图教学是突出教学重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讲授九年级历史《为民族独立而战》时,《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和华盛顿的主要活动是学习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突出重点。教材中第二十一页图一:《杰弗逊》,图二:签署《独立宣言》,引导学生把图片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思考如下问题:《独立宣言》是谁起草的?《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再看图三:《华盛顿》,图四:《康华利率英军向华盛顿投降》,提出问题:华盛顿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图四是英军投降的情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有何意义?从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再思考回答问题比单纯地呈现问题效果好得多,较好地把握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三、探究问题突出重点

教师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突出重点,较容易地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时,学习重点是《权利法案》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可以通过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展示材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止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配置武器。”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2.该法律文件制定于哪个国家的重大革命以后?

3.简述这次革命的主要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结合重点提出问题,我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把握了重点。

四、直观感受突出重点

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途径,它能准确迅速地传递知识,但这种方式一般只通过学生的听觉产生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视频、幻灯片、电影片段等各种直观形象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还能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德国纳粹囚禁、屠杀犹太人的情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的图片,还可以选择相关的电影片段进行播放,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直面那段惨烈的历史,认识到德日法西斯的罪行,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使学生得到启示: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我们要加强合作,远离战争,热爱和平。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战争,学生不仅会对逝去的历史有直观的了解,而且会在思想上树立“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中我们接触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新课改”,在教学实践过程和交流学习中,我很快接受了新课程理念,也从课堂教学方面不断去尝试和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采取的任何教学手段和方式,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培养人生观,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并求教于同行。

一、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计好每一节课

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历史教师备课要以课程内容标准作为依据,教学设计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材,以学生的眼光阅读、分析、审视教材,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例如九年纪上册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教学设计,内容重点放在文化交流上,并注重是东西方之间进行的,我设计两个问题:假如你是阿拉伯的一个商人,准备到西方做买卖,你想去那些国家?你准备带哪些货物去西方,又希望带哪些商品回国呢?接着为了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进行情景再现――“集市贸易表演”来了解阿拉伯人传播文化的过程与影响。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学生更容易了解阿拉伯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和认识他们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知道教学目标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围绕课程标准进行合理、有机的设计就可以。

二、注重问题的设计,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问题设置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把问题教学做为中心内容,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理解、掌握、应用,来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积极思考的快乐。如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中古欧洲社会》,我依据教材里的两张图片,法国社会三个等级示意图和一幅漫画《教皇为拿破仑加冕》,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示意图和漫画告诉了我们欧洲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什么样的?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是怎么形成的?根据你的理解罗马教廷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基督教性质是怎样变化的?什么人是社会最底层?学生对图片的兴趣在我的问题引导下,思维很快调动起来;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好最恰当的知识切入口,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反映?学生现有知识是否能解决这一问题?能否更深入地学习、思考历史?如果学生课堂上对问题积极思考,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师只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考的快乐,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讲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使历史教学变“活”

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的生命来源于生活。很显然,将筛选过的历史时事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穿梭在时空的走廊里;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所以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可以了解当今社会的新闻时事;还让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这样教学内容就“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如八年级上册第21课《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介绍中国近代衣食住行乐五大方面的内容,看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差近百年,但教师只要引导恰当,学生很快就会和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做比较、找不同点、相同点、谈自己的看法,课堂很快就能“活”起来。所以,历史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把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让枯燥乏味的书本因为有了生命、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教学方式有许多种,如讲授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展示等。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迁移、情境设置、问题拓展、练习设计等多个环节上,一直处于内容鲜活化、问题探究化、思考多样化的优良状态。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课堂上展示了夏商周时期青铜文物的图片,及部分成都“三星堆”的文物模型,增强了学生对历史文物的真实感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或者运用影视片将历史重现,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历史《》时,放映《黄海大战》的影片片段,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领会、理解、感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优化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探索的对象,对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的行为再次审视;进行判断、和思考。教学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好的一堂课,在教学中,可能会有灵感出现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点,也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自己随机调整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就能把这些散落在课堂记忆中的片段拾起重新记录,可以成为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养料。所以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反思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教学习惯,只要在教学中多多反思,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研究教学规律,就能超越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项有艺术的技术活,有着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挑战,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组织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追求每节课的效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将努力思考,认真实践,尝试着不断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秩勇、《理解与实践历史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5

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如何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何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这是《历史与社会》老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试着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谈谈 “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的几点体会和策略。

关键词:活用教材;课程开发;《历史与社会》;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2902

1在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前提下,坚持课程资源利用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历史与社会》 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包括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可否认,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是我们教师教学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的一种现成课程资源,是社会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和依据;但《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不是我们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在内容上也存在美中不足;如果教师完全依赖于教材、仅仅局限于《历史与社会》教材,这无异于“教教材”,不仅有悖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会使我们的课堂没有了生趣和活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深入理解、领会教材内涵、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价值的同时,走出教材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开发与利用包括网络、图书、音像、图片、社区、学生、多媒体等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树立正确的大课程观。

2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现实素材在教学上整合

(1)把社会热点、焦点与教材整合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这是当今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

例如:在《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中我就与目前发生的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相联系,分析了起因、表现及解决的对策。

当把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引进历史课堂后,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富有时代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让历史与现实相通,因此使历史学习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窘境,从而变得有实际价值和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创设挑战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渴望成功的内驱力的作用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上有很多很神秘很具有挑战性的谜团,许多学生都感兴趣,但就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来说,解决起来还较困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一些他们喜欢的,要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的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也就是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3)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为背景进行情境性模仿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许多学生怕学历史与社会学不好的原因是:在绝大多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与所学历史内容相应的生活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进行模仿性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一些真实体验,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或者是产生一些疑惑,从而能够部分地理解历史,达到“顺应”的效果,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为背景创设的真实的历史教学情境,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熟悉的真实的情境中,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能理解或部分理解比较陌生、艰深的学习内容,使历史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有趣。

3敢于删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乡土性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倡导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乡土性、本地化。而目前我们使用的《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教材是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它无法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定程度上不具备普适性。如果教师一味“迷信教材”、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就会远离学生实际,对学生难以产生亲近感、兴奋点,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不同地区,针对学生不同的地方资源、文化特色和突出问题,置换、补充本地一些生产、生活、自然、历史的实际例子,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例如穿插一些本地著名的历史人物、企业、传统风俗习惯等。

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条件,学生生活经验及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删改,选择引用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进行二次能动加工,将教育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4勇于突破教材的编写体系,帮助学生重组学科知识逻辑新体系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是按照主题构建模式,多以案例、图片等形式呈现,打破了原有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仅提供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教师“迷信教材”,按照教材常规教学,就很难帮助学生建构起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的编写体系有时要敢于突破,不拘泥于书本的框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让学生在捕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点的思维过程中,重构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

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在进行第二单元教学时,我就突破了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的教材编写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把第二课的第一、二、三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分别与第三课的第一、二、三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选择策略》大胆整合,使“直面的问题”与“应对问题的策略探究”及时统一整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能自行建构起“问题是怎样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逻辑框架,促进学生更整体地认识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5善于对历史与社会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延伸

(1)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对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处理和设计。

《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四课“头脑中的变化”一目教材中提及“受民主观念的影响,妇女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奋力挣脱几千年来的陈规陋习,它们像套在人们身上的伽锁,摆脱它们才能争取个人应有的权利”。由于这一变化发生在20世纪初,现在的学生无从知情或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丰富的史实资料帮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变化。而仅靠教材中的两张照片显然太狭隘了,我们还需要更多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补充了丰富的视频资料:《婚放》《女权》,通过八分钟的播放,学生对当时女性地位的改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一部分的改变,教师通过“取”视频,“舍”教材图片的处理,说明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完全可以找到比教材更好的教学素材,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应依据课标充分挖掘素材,乃至选择素材。

(2)根据师生的探索与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材中的结论。

新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和谐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师生共同的探索和讨论,而新教材的编排在结论上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比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人民当家作主中的第三框题《守望公共家园》主题是公民的民利及行使民利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如下材料和问题:

小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

小刚:“有这事,我们去告他”。

小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

素材提出后,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与素材形成认知冲突:选举时拉票是否合法,未成年人能否管这事,能不能去告他?

村委会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你认为选村委会主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如你爸爸也竞选村委会主任,但你觉得他并不是最理想的人选,你会怎么办?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如何使用好选举权,丰富了教材中选举权的结论。

总之,“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和考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材被动的执行者,而应该是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创造者。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用高明的智慧、创新的思维,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加工。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新课程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新课程教材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敢于对教材说“不”,实现创造性地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韩震.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6

回想刚到学校时内心的欢喜、激动,第一次备课时的仔细与认真,第一次登上讲台的忐忑不安,第一次孩子们称呼为“老师”的快乐,第一次……那么多的第一次都是在实习中经历。虽然顶岗实习之前,在学校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自己也做过许多假设,但是真的接触起来却不是之前不可以预想的。可以说,顶岗实习让我变得坚强,学会成长。

四个半的时间,一直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直到十月份才有机会教授我的专业课——语文。期间还代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虽然班主任担任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后三个月是我的“忙碌期”,忙起来的时候都忘了一天几个小时。每天批作业虽然批到很晚,但我不觉得辛苦。我一直信奉着一个信念:既然我选择了顶岗,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哪怕我自己再苦再累。历史,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既然学校安排了我的课,就是对我的信任,我必须把课上好。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备课相当吃力,每天“啃”教材,钻研教案,成了我必修的功课。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渐渐喜欢上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从中体会最多,感触最深的一点。历史上许多爱国志士曾为了挽救中国民族的危亡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也让我明白了今天生活得来之不易,他们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后人一辈子敬仰。很荣幸我讲了近代史,让我对那段经历的理解更加深了一层。

能教上我的专业课,是我意料之外的。记得第一节语文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恐怕哪里出什么错,何况是毕业班的孩子,因此觉得肩上的担子格外重。第一节课很顺利,但毕竟语文和历史学科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也不相同。我就渐渐地琢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有不懂的请教其他语文老师,同时,结合同学们的特点和我以前上学的经历,想好每篇课文该怎么设计,每道题该怎么讲。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出过小小的差错,但是孩子们能很包容地理解我,我想,以后我会多看书,把基础专业知识巩固好。

教课的对象不同,上课的感觉也不一样。八年级的孩子活泼、爱动、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九年级的孩子相对比较成熟,什么事都懂,对一些东西看淡了许多,他们的想法比较多,会很真诚地和你聊天。这两个阶段的孩子,像是两个国度。从每个班级那里,我都可以学到很多,反思很多。通过这几个月的课堂实践,自己从开始懵懂到现在的熟练,不仅是在管理上还是教学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实习期间,积极配合学校各种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回报课、观摩课等等各种教研讨论交流的活动,让我从中获益匪浅。集体备课,是同课异构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可以闪出更亮的火花;公开课让我既看到了其他老师教学的优点和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回报课,锻炼了我的能力和思维,使我认识到自己应改正的地方,从而使我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教案每周必教,书写教案也是备课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你理清思路,熟悉理解文章内容,为上好每一节课打下了基础。另外,听课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多听有经验、优秀老师的课,不同学科的课程也可以获得很多启发。

在二中的这段生活,深深体会到了领导对我们的重视与关怀。刚到学校的小型“欢迎会”、教师节共度美好时光、带领我们参观广宗县著名景点。尤其难忘的是周末带我们顶岗实习生去云梦山爬山,那段经历,我会永远记得。二中领导处处为我们着想,体现着人文关怀。期间,师大领导的慰问、视察,都深深让我感动。顶岗实习基地虽然众多,但实习生们永远是学院的牵挂。相信我们会努力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会让他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