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诗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诗话范文1
关键词:教育与作品 文化视域与途径 综述与评析
语文教育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的文化过程。王韶华在四十多年教育、教学过程中,着手于“化人”,即教书育人;又著书立说,乃谓“化文”。他出版了二百万言探讨文学、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学术专著,以及表现生存的本土世界和心灵生活的作品集。
《文学形态论》是他的代表作,已经三次出版。着重于三个方面研究:其一,从作品文本入手,研究文学审美的蕴含和表达方式;其二,从创作主体出发,研究文学审美表现的个性和风格;其三,立足于欣赏者角度,研究文学审美接受的过程和效果。在文学理论讨论中,提出“文学形态”命题,从文学生成过程、内在结构与表现形式方面,揭示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提出“文学言语生命嬗变”的命题,探讨文学推衍变化中个人言说、“对话”的“语言艺术”,认知文学发展的基点和原动力是言语生命力;提出“当代文化范式可能性探求”的命题,分析文学流派、类型及艺术特色,以求得当代文学范式可能性的途径;提出“建立‘召唤结构’的智慧诗学”的命题,在当代文化诗学背景下,激发自我智慧与创作精神,努力建立一种具有“活性效应”的阐释过程与理论框架。
《文化智慧论》集中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曾经以此命意的论文在《光明日报》接续发表,拟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国学”入手,探讨文化精神,在文化自觉意识的理论探析中,着重从真、善、美三个角度予以解读和诠释;二是以“文化社会学”着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探讨知与行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化自觉找到了实现的路径;三是以“地方文化”立足,分析归纳其文化成果,建构“崆峒文化学”。其感性、理性互见,产生相互推衍的文化作用力,认识观和实践观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当代文化理论新的质点,是哲学思维中人文精神的高度唤醒,积极地寻找并运用人类思维、活动的智慧结晶,解读历史、服务当下现实、启迪未来。
《行走教育论》是研究“治学”和“为学”立身之作,是一个教师知识积淀和个体经验的开发“言传”,与学生、世界和生活的“对话”,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他描述极其生动的语文教育活动场景――一个心灵带领一群心灵,行走于语言与意义的世界。突出“行走”这个关键词,就在于强调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突出学生知识、心理和思维能力诸方面的“生长”。借鉴中国“诗教”“成人”传统和西方“博雅教育”理念,试图通过人文通识教育,打造更广泛的文化与审美结合一起的“诗意”学习空间,能够 “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识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帕卡德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以及优秀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综上所述,文学论、文化论、教育论可谓专著“三论”。他的语文教育充满了文学艺术魅力与光彩。散文作品《头上顶的黄土》另开生面,徜徉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了解本土优美的山水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风土人情,领悟其粗犷而本真,朴实而浑厚,平易而崇高的民族文化特征,理喻生活的真谛,认识生命的意义。《留住春天》就是“春天之咏”。它是春天的明彻、开朗和梦幻的真实映现,获得那勃然的脉息和鲜活的意象,以诗的形式创造别样的春天(可谓“第二自然”),集中地反映了对世界、生活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表达。最后一卷《崆峒人》,力求写一部陇上儿女的苦难史、奋斗故事以及有着苍郁阔大气氛的文化大书。其中充满了爱与恨的抗衡,美善与丑恶的较量,人性与神性的扭结,文化与生活的演绎,弥漫人格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多侧面地勾勒那不断求索、改变人生命运的图式,显现以匍匐大地而叙述历史的价值意义。
语文诗话范文2
方龙云(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1]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2]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
基于此,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经过讨论,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并通读了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意见众多,但最终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也有较大的可行性。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每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此外,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自结”阶段,他总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语文知识树”中去。再有,在“学法指导”中,他非常重视复习、检测的过程,他强调复习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不会什么复习什么,全班同学一般不集体复习什么知识,而是每个同学根据“语文知识树”的内容自行安排。如果有的同学复习后还有弄不懂的知识,就去请教承包这一知识的同学。[3]这种做法和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
“语文知识树”自其产生以来的十多年中,在我国的语文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6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先后印了60多万份”。[4]直到近些年,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借助网络技术,我们可以查到,自1994年以来的各种教育杂志发表的论文中涉及“语文知识树”的起码也有上百篇。综观各种评论,认为画知识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语文知识树”是魏书生老师和他的学生在综观初中六册教材的基础上画出来的。他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结构,体现了魏书生老师从整体着眼的教育教学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这张图,一个层次,一个类别地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这种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结构,而后分部分学习,最后在认识部分的基础上再把握整体的学习方法,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5]
2.寻求语文教学的序列性。魏书生老师试图建立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人认为“魏书生正确处理了知识规律、学的规律、教的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知识规律,以‘语文知识树’为主要内容,建立知识体系,使语文教学从无序到有序。他摈弃传统的就文教文,就语文知识讲语文知识的陈规,努力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知识规律,他打破常规,有时‘跳讲’,有时一课讲几篇课文,有时跨越文体,不拘一格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6]虽然语文教学到底有没有序列,需不需要序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魏书生老师却以他独创的方式把它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认知心理学派所强调的。他们认为要把知识的结构教给学生,而“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的设计和传授,是符合这一原理的”。[7]因为“语文知识树”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它一改语文知识的庞杂繁芜,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8]
4.教学目标的科学定向。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是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胸中无数。因此,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在语文知识的体系中确立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因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9]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定向”阶段,魏书生老师也引导从“语文知识树”的角度来看,使他们“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进而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当然,也有人对“语文知识树”提出了一些相反的观点。比如关于知识体系,就有人认为,“语文知识树”虽然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但魏书生先生的这项工作有一种先天的不足,因其是根据先行教材的‘知识点’来加以梳理的,而我们很难肯定先行教材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构想是完全合理的。应该是先有体系批评,然后才形成体系”。[10]还有人从文章学的角度考察,认为“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就没有文章学的合理位置”。[11]
应该说,在当时,“语文知识树”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举,为语文教育改革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时至今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知识急剧膨胀。就教育而言,这是一种机遇,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我们以前不可能具备的条件;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怎样去学习知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一下“语文知识树”。
一、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狭义的知识,它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语文知识树”中的“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多为这类知识;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也即我们常说的能力,它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12]在“语文知识树”中的“基础知识”和“阅读与写作”部分,有的包含了很多程序性的知识,比如在学生了解了“比喻是什么”的基础上,还应该指导怎样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如果从广义的知识含义来观照“语文知识树”,我们就会发现其仅列出一个个知识点的做法是有缺陷的。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这样的地图,“学生自学时,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13]但是,怎样才能算是征服呢?如对于“比喻”这样一个知识点,学生仅仅了解了“比喻”甚至“明喻、暗喻”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掌握的只是陈述性知识,还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就涉及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的问题,而学生在自学时,往往是很难把握这种度的。这或许也是有些老师说“语文知识树”不管用的一个原因。
当然,正如魏书生老师指出的那样,“语文知识树”只是他和他的学生们为了方便教与学画的知识结构图,在使用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而且,我们也不能奢求语文教育目标的过于笼统这一长期困扰语文教育的问题,在“语文知识树”中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否认,从“语文知识树”呈现的知识来看,它更多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的关注却很不够,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二、外在的知识结构和内在的认知结构
诚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语文知识树”就其呈现方式来说,是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的。认知结构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奥苏伯尔认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它是由外在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所以怎样组织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奥苏伯尔还认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是人的认知组织的两条原则。这两条原则同样也适合知识的组织与呈现。[14]“语文知识树”的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的呈现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即那些最具包容性的概念处于知识树结构的顶点(如“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它下面是包含范围较小的和越来越分化的概念与具体的知识(如其中的22小项和131个知识点);同时,“语文知识树”还加强了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可见,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语文知识树”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是很有帮助的。
语文诗话范文3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理论的方法与过程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语文诗话范文4
【关键词】诗语文 亮化 软化 实践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诗意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语文新课标不断展开的,大多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视野下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于是诗意教育的研究便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些有识之士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积极探索诗意教育的内涵,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研究的落脚点更多从教师自身的视界出发寻求课程理念的转化,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教育、传统诗歌教学之于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而中职这一块更是薄弱,没有丰厚的土壤,更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笔者在多年中职语文一线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当下热门的“名师工作室”运转模式来推行该教育理念。
所谓“诗语文”,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以“诗意教育”“亮化”中职学生的“生命内核”,二是以“传统诗歌教学”“软化”中职学生的“心灵硬度”。“诗语文”,旨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等待教育”,点燃中职学生内心潜藏已久的灵性,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自觉、悲悯情怀和良性公知。以“诗意教育”“诗歌软化”来蓄积教育中的“鲜活”经验,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语文教育教学流派,锻造出灵性、诗性、人性的中职学生。
一、选择“诗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一场“洗礼”“回归”与“萌芽”
(一)诗意教育弥补理性教育不足
国内关于诗意教育的研究一般以普通中学为主要阵地,研究涉及美育策略、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比较、审美、鉴赏、人文精神的传递等方面。目前该课题的研究专家有冯铁山教授,一线研究者则有叶才生、葛红兵等中学教师。中职目前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教育”语文教学实践的普及性与系统性。这首先是因为中职语文教育自身的两大特殊性:一是中职学生的特殊性,长期陷入教育关注的“荒芜区”和文化渗透的“边缘区”。二是中职语文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过于趋向工具性,从而忽略了人文性。这两种特殊性使得中职“诗意教育”几乎成为一片荒漠。
“诗语文”教育教学,着重探讨“诗意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生存品质的重要意义,力图以“诗意教育”亮化“生命内核”。“诗意教育”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弥补理性教育不足的模式而适时提出的。
(二)传统诗歌教学的“软化”功效
中国文学史很大部分是一部诗歌史。中职学生的心灵也需要诗歌的滋养。“诗语文”教育教学,着重探讨“传统诗歌教学”的“软化”功效,以“软化”中职学生的“心灵硬度”为要义。
二、成功抵达“诗语文”理想境界的三部曲
(一)必须实现教师的“诗化”。
“诗语文”教育首先需要教师的“诗化”,拓展职业空间、提升教育教学境界,逐步成长为追求“三化”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行家:一是“专业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为语文教学的“标新立异者”;二是“灵性化”,启迪学生灵性,必须教师自身也同样具备灵性,成为始终坚守心灵“桃花源”的“文化传承者”;三是“无限化”,一名优秀教师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力与爆发力。“诗化”教师应具备以下6种素质:
1.具有厚实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语文教师所特有的敏感、细腻、真诚、雅致与崇高。
2.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能力,形成独到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3.具有全情投入的创新能力,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和研究一定的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解决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努力形成教育教学的特色和风格。
4.具有敏锐的反思能力:能够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通过行动―反思―研究―实践等方式,培养系统的分析与反思能力,努力提高捕捉问题、系统分析、自觉反思与深入研究能力。
5.具有精诚合作的研修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自觉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合作研修活动,博采众长,提速专业成长。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6.具有扎实厚积的教科研究能力: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形成“诗语文流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支脉,在教科研上拥有自己的成果。
“将帅源于疆场,名师出自课堂”,“诗语文”教育者今后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打造诗意课堂、点亮师生个性、燃烧人文火焰。以课堂为源头,以“诗意教育”捕捉学生心灵与人生的纯粹与精髓,以“传统诗歌软化教学”营造学生人文与传统的素养。
这里的“软化”有特殊含义,专指通过“诗意教育”使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完成润泽生命、完善人格、提升道德的人文活动。诗意的教化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凝聚而不散,善包容而不骄,善克难而不懈,让学生尚真求美地生活,向善执着地尝试,充满敬畏地探索,满怀诗意地期待。
(二)必须不断深入进行“诗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可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1.教材研究。研究中职学生诗歌学习现状,工作室组成团队,致力于编写中职诗意教育校本课程,分为三个系列:沉醉经典、吾荐吾爱、源自民间,并且邀请省内知名专家给予指导,不断完善,在全市推广使用。
2.教学研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推行“诗意疗法”“诗歌软化”,从传统诗歌延伸到经典美文,从经典美文延伸到美好生活。“润化”中职语文教学,“亮化”中职学生的生命内核,持续推出经典课例、精致课堂、完美学生。
传统诗歌之美,很大部分源自于音韵之美,师者只要营造一方诗意的乐土,中职学生可以萌生出无限清新的心灵之声。在“诗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重视生命的高度与心灵的纯度,汉语文字作为一种思想与文化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底蕴与无限的未来,进而转化为一种力量和基石,滋养出人性和诗性。
3.教师研究。以“诗意教育”为核心理念,以“诗歌软化”为常态教学,形成系统的“诗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探索“诗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契合点与突破口,探究“诗歌软化”的实践性与可行性,促使语文教育回归为一种民主的对话、思想的碰撞,形成一种生与师、生与生、生与文本、生与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沟通,始终洋溢诗意的灵魂交汇。
4.学生研究。学生主动积极地在“诗意教育”“诗歌软化”中成功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个体,未来步入社会,不仅能“无虑生存”,更能“精致生活”。
5.社团研究。结合本市学生社团建设,组建全新的“诗语文”若干社团(诗社、话剧社、新闻社、文学社),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教学互促互进,实现语文“大课堂教育”,令语文大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理想的课堂。
6.语文教育教学流派研究。基于学校的“诗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诗语文”为教育教学流派,以“诗意教育”为核心,以“诗歌软化”课堂教学为主源,融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生活性于一体的中职语文教育发展共同体。
(三)必须始终望“诗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的远方。
“诗语文”作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支脉,它势必将随着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发展。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诗意本质上是心灵的自由,是生命的舒展,而“诗语文”教育教学就是用心灵引导心灵,用生命润泽生命。师者面对学生,首要的是提供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古往今来国人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进而认识所在的世界、所处的社会,理解周遭的人类、完整的自我。
事实上,“诗语文”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条漫长而又盘绕的永恒之路。它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诗语文”教育追求的不是顷刻的成功,而是缓慢的美好。“慢”是一个过程,是对独立的一种肯定;“慢”是一种姿态,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诗语文”教育倡导的是“等待教育”“陪伴教育”“欣赏教育”:是等待学生姗姗而来,成长为栖居在诗意教育上一株积极思考的“芦苇”;是陪伴学生终于学会发现真实的自我;是欣赏学生最终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语文诗话范文5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近年来,日本食品已尽人皆知,世界闻名了。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生鱼及肉质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游客已作好准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享受日本美食已是阁下一生之中最难忘事之一。
饮食习惯
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夜生活
日本人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内的娱乐中心区,到处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总会。
日本的酒类
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进口的餐酒。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
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
语文诗话范文6
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由学院提供参考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论文(设计)题目。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学生、工作中的体会或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报学院批准。
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应是现实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题目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类型或理论研究类型,要有个性化。
2、对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基本要求
1。文献资料的查阅
根据选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查阅、检索有关的国内、国外文献资料,充分了解本领域内的现状与发展。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鉴别、判断归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