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迅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迅资料范文1
葫芦岛2018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方式
参加葫芦岛2018年4月份自学考试的考生可于5月25日零时开始查询葫芦岛2018年4月自考成绩。
葫芦岛2018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有两种方式:
(1)网络查询:登陆“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网址:lnzsks.com)中的查询中心查询。
(2)电话查询:中国联通用户可拨打16898555;中国电信用户可拨打16816789;中国移动和铁通用户可拨打961388。
葫芦岛2018年4月自学考试成绩查询网址:lnzsks.com/cxzx.html
鲁迅资料范文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鲁迅先生的挂图。
2.收集鲁迅先生生前韵资料。
3.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鲁迅先生挂图)同学们,有一位名人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但他的精神却时时让我们感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他、了解他。他是谁?(生答。)
师:对,他就是鲁迅先生。谁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生答)
师:看来每个人眼中的鲁迅先生都是不一样的,老师也想来
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如果你认为还有补充,请说出来。(补充略。)
师:鲁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国救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样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战士”,在生活中又呈现了怎样的一面呢?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周晔眼中的伯父是怎样一个人。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师: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哪件事让你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好,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伯父”鲁迅,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精品细读,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从这一件件的小事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自主调整以下顺序。)
(一)说《水浒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采用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
2.在读书方面,作者听到了鲁迅先生说的什么话?(“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3.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谈碰壁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怎样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吗?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三)救治车夫
1.情景表演。
2.鲁迅先生救治车夫后,为什么脸上“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四)帮助女仆
1.指名读。
2.女仆说的话表现出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3.从女仆和车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师:现在大家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通过这些事,谁来总结一下,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师:好,老师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请小组内的同学自由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鲁迅资料范文3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鲁迅资料范文4
鲁迅的文章以及与鲁迅有关的文章一般难度都很大,教《一面》这篇课文时我有些担心:学生能读懂文字背后那份凝重的情感吗?上完了《一面》,我释然了,放心了。
课文是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鲁迅的一面之交,把鲁迅对青年的爱护写的得很细致,如“他的眼神就像慈父的抚摸一样,让我感到了温暖和严肃……”及一面对作者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等,足以可见鲁迅在广大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目标定位在体会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同时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学习时,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简单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同时,我引领着学生找出文中鲁迅的六次外貌描写,然后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又适时地补充有关资料丰实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鲁迅离我们的学生有点遥远,但我欣喜地看到,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鲁迅资料范文5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到今年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同时,今年也是为纪念鲁迅而设立的鲁迅博物馆建馆60周年,这一个个大年份,注定了这是“纪念鲁迅年”。
但是,纪念鲁迅的文章浩如烟海,纪念鲁迅的活动数不胜数,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从这浩繁的思绪中找出一个怀念鲁迅的角度?
黄乔生给出了鲁迅博物馆的答案。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文学家鲁迅在二十世纪美术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现在怀念鲁迅,因为鲁迅指引着艺术的方向,他是一位在中国美术、版画、书法等方面有着全面影响的巨人。鲁迅影响下的艺术,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鲁迅与艺术,这也是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主题。
用艺术纪念鲁迅
今年鲁迅博物馆有数个纪念鲁迅与纪念建馆60周年的活动,内容就是围绕着“鲁迅与艺术”这一新的题目。
3月,鲁迅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展览分为“在挣扎中觉醒”、“榛莽中的新芽”、“希望的茂林嘉卉”三部分,主要展示鲁迅美术思想的形成、他的书籍装帧设计及其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成就,以及在鲁迅美术思想影响下,中国大众美术的发展。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的鲁迅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北京鲁迅旧居就位于博物馆内,1924年5月至今1926年8月,鲁迅在此居住并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为了纪念建馆60周年,从9月20日到11月,鲁迅博物馆将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连续艺术精品展。黄乔生介绍,此次展览将会有汉墨,在书法方面鲁迅是位大家,将展出鲁迅的书法作品;有丹青,展出鲁迅收藏的美术品;还有书香,鲁迅一生做了很多图书设计,博物馆也将会展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博物馆还将展出6000余帧拓片,这是鲁迅在多年岁月里花费了金钱与精力的收藏。
美术史绕不开鲁迅
画家陈丹青曾这样评价过鲁迅,“鲁迅公开的文学生涯,不到二十年,寿命不及六十岁,他顶多分出十分之一的经历与时间,赏析艺术,结交艺术家,可是经他染指的美术文论与绘画实践,却比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有影响,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确是如此。鲁迅毕业于南京矿路学堂、后又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除此之外,他没有上过任何艺术类的院校,可是他的艺术成就贡献巨大。在他的艺术成就中,尤以木刻版画最为突出。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鲁迅把国外的版画引进到中国并开出花来,创造了中国的新兴木刻。
黄乔生介绍道,“三十年代,鲁迅在上海有感于中国画的没有现实意识,缺少人文关怀,并考虑现实需要,开始提倡创作木刻。鲁迅培育新兴木刻,为随后的储备了人才,他培养的版画家活跃在大后方、边区和前线。抗战期间,几乎每逢鲁迅逝世纪念日都要举行木刻展览,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中有很多鲁迅的形象。”
鲁迅说过,“近五年来骤然兴起的木刻,虽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但绝不是冢中枯骨,换了新装,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所以仅有若干青年们的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便能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它所表现的是艺术学徒的热诚,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在他的晚年,除了写作杂文外,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支持版画运动中。他从1931年起创办并亲自主持“木刻讲习会”,培养木刻青年,拉开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运动;他为木刻青年介绍范本,出版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苏联版画《引玉集》、《苏联版画选集》、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遭遇》、德国《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与西谛合编《北平笺谱》,将自己珍藏的版画拿出来展览。
鲁迅对新兴木刻的殚精竭虑可以反映到一张照片中。一张旧照片上,形容消瘦的鲁迅与四位青年围坐,青年们聆听着鲁迅的教诲。这是1936年的10月8日,鲁迅抱病参加第二届全国木刻展览,中午12点,他夹着烟,和青年木刻家们侃侃而谈。这场景被喜欢木刻的摄影家沙飞捕捉到。这是鲁迅生前在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活动,这也是鲁迅生前最后的留影,11天后鲁迅溘然长逝。
对于鲁迅对版画的贡献,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认为,“鲁迅使中国美术增加了重要的品种,版画,这是他最大的业绩。当时创作版画的青年都以得到鲁迅的指导为荣。”
鲁迅还是一位收藏家,他爱好碑帖拓片和汉画像拓片的收藏。萧振鸣介绍,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收藏的碑拓及汉画像有6000多件。上世纪初,学者们开始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积累汉画像资料,鲁迅做的正是这个工作。在民国初期,鲁迅是这门学问的开拓者之一。鲁迅大量的收藏汉画像拓片是从1915年开始,直到1936年去世。到鲁迅去世前,所收集的汉画像数量,在当时出土的汉画像拓片收藏者中,鲁迅是佼佼者。现保存在鲁迅博物馆中的鲁迅收藏的汉画像拓片有600余幅。
除此之外,鲁迅还是一位书籍封面设计师,他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书刊设计的论述,他本人在早期更亲自对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进行设计。“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是他对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对于鲁迅是个设计师这个身份,他最著名的作品要数北大校徽。他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面的“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人像,下面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的人像,这一幅构图突出了“以人为本”。时任北大校长请鲁迅设计校徽,正是说明了对鲁迅美术功底的肯定。
收藏家、设计师,书法家,这一个个的身份让鲁迅的形象更加丰满,成为了一个拥有充分修养的立体人物。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认为,鲁迅在艺术上达不到专业的水平,只是有相当广泛的涉猎,应该说,鲁迅是一位富有艺术家气质的鉴赏者,用他的声望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也说,鲁迅不是一位美术家,他是一位美术人,但是,在中国美术史上,绝对绕不开他。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对苦难的抗争的话,翻译也许是一种伤痛的,而对美术的终生热爱则是鲁迅快乐的源泉。鲁迅对美术之爱,甚至超越了他文学的抒发,史学的考辨和哲学的思辩。美术,占据了鲁迅生命的始终。”萧振鸣这样说。
艺术,成为刚毅鲁迅柔情的一面。
希望把观念纠正过来
鲁迅博物馆每天要接待几百人的观众,艺术主题是观众最感兴趣的一部分,黄乔生说,因为鲁迅的思想很难传达,而艺术是最富感染力的。博物馆曾经办过“鲁迅是个设计师”的展览,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参观。
黄乔生曾出版过一本名为《鲁迅像传》的著作,这本书通过对丰富历史资料的整合和以照片为佐证,介绍了鲁迅多样的个性与人生。“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发现,原来鲁迅是一个很丰富,很美的老头。比如说,有人认为鲁迅不会笑,因为我们很难看到鲁迅笑着的照片,开始我挑出七八张鲁迅笑容满面的照片,向大家展示鲁迅原来是会笑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就容易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黄乔生说。
“寻找真实的鲁迅”是十多年来鲁迅研究者们的一个课题,从鲁迅逝世到现在,我们纪念鲁迅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曾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的形象被描绘得平面化、一元化。连鲁迅之孙周令飞都说过,“我走了很多学校,问中学生心目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得到回答往往是鲁迅很凶、很高大。我说鲁迅其实身高只有161厘米,是很幽默的人,学生们都不信。”
鲁迅资料范文6
一、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其一,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感。鲁迅作品容纳了博大深邃的主题,涉及了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深刻真实地呈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他的作品需要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读出其味道。
其二,时代距离成为了学生了解鲁迅的隔膜。鲁迅生活的是北洋军阀时代以及统治的时代,距离我们生活的现代已经很久远了。中学生对鲁迅生活的社会存在着明显的隔膜,很难理解他的作品的深度及内涵。
其三,鲁迅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极有个性,风格独特。有的文白夹杂,隐晦深奥。尤其鲁迅的文章中话里有话的杂文居多,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文化专制的时代,所以许多时候下笔小心谨慎、隐晦曲折,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很难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了解其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他的作品是不易读懂的。
其四,教师教学水准有限。鲁迅作品难教,讲到鲁迅作品时显得力不从心,好像不知从何下手,这是许多教师的同感。现在许多教师缺少对课本的亲身体验和理解,课堂上的大部分观点也是从教参上搬过来的,对鲁迅的了解肤浅。这就导致在讲授时难免捉襟见肘,既不能结合具体背景和鲁迅的生活经历,又不能通过自身的思考加以诠释来打动学生。
三、如何积极高效地进行鲁迅作品教学
(一)提高教师的业务修养
1.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
鲁迅的作品,都是密切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的,我们学生又没经历过,所以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讲鲁迅的作品,不能单从文本表面进行问题分析,否则会让文章孤立和肤浅。因此,教师要多读历史书籍和与鲁迅相关的一些研究性资料。如《阿Q正传》《药》等作品是以为背景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对加以了解,这样讲课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关注鲁迅研究的新动态
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炙手可热的话题。鲁迅更像是一个永远猜不透的谜团,他的神奇激发许多研究者去探索。面对众说纷纭的文学界,我们教师应该关注鲁迅研究的新动态,及时补充新东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们也可以对一些观点进行辩论,这可以加强对学生独立思维的锻炼,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与思考。
(二)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了例外。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兴趣,兴趣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对鲁迅作品的有效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背景激发兴趣
鲁迅的家乡在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浙江绍兴,这是一个风景优美,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江南水乡,那里有令人陶醉的景物风光,那里的鲁镇也是鲁迅许多作品的故事发生地。那里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也是作品中常会提及的,如人名的取用,《祝福》中鲁四老爷,《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等。那里也是封建社会的典型,有着许多忌讳和迷信习俗。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家乡为背景的,所以教师在讲这些作品时,结合鲁迅故乡的风土人情等会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的人生经历也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如果学生能够联系鲁迅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作品,就大大会减少读不懂的现象。鲁迅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小时候家境好,所以他可以在百草园里玩耍,在三味书屋里念书,可以认识闰土和长妈妈。在后来家道中落时,又经历了许多事情。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创作的来源,了解作家创作的来源,学生就会真正融入作品,感受作品。
2.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如今的教学提倡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让新时代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借助媒体影像使鲁迅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鲁迅作品中的很多场面是中学生无法切实领会的,如果运用影片片段的方式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环境氛围,这就会帮助学生走进作品,产生希望通过文字深入领会作品的渴望。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很多,如《伤逝》《孔乙己》等。有关鲁迅的传记类音像也有许多,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
3.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