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实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蜡烛燃烧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1

关键词:蜡烛燃烧实验;实验探究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4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改进背景

“蜡烛的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无论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均把该实验安排为第一章第一个学生探究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该实验设计和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探究实验的兴趣,以及对初中化学学科的第一印象。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的装置图[1](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不足:

(1)按照教材图1-19所示:“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较难变浑浊。

(2)按照教材图1-20所示:离灯芯这么远,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则较难成功。

2 实验改进

2.1 “探究石蜡的燃烧产物”实验

(1)原实验概况:学生按照教材图1-19的要求(用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倒转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实验,发现振荡后石灰水不能变浑浊。经讨论分析认为:在火焰的上方收集到的气体是温度较高的,在倒转及振荡的过程中,不断从烧杯口逸出,最后所剩无几,因此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改进方案:在倒转前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继而移开部分玻璃片并倒入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大部分小组的石灰水能变浑浊,但仍有部分小组不能变浑浊。经分析认为:烧杯的尖嘴漏气是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而做了以下改进:把小烧杯改成小集气瓶再盖住玻璃片(如图2所示),就不用担心气体的外逸和振荡时液体的外溢了。

(3)注意事项:看到瓶壁出现水雾即可用玻璃片封闭瓶口,否则时间过长(等水雾消失后)则温度过高,二氧化碳也已外逸,实验效果差且浪费时间。

2.2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离灯芯远则点不着,离灯芯近又会被误认为点燃了灯芯。且现象转瞬即逝,学生观察有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白烟具有可燃性的直观认识。

(2)改进方案:用废旧石棉网上的铁丝网部分从火焰的下部平切入正在剧烈燃烧的蜡烛火焰,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方的火焰熄灭了并在上方形成一段悬空的白烟(如图3左)。用打火机去点燃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一段悬空的火焰(如图3右)。通过调节铁丝网与灯芯的距离或角度,可以使悬空的火焰忽上忽上,或左右摇摆。此方案技能要求高,适合教师演示。

(3)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可将烧香用的大蜡烛插到锥形瓶里起到固定作用(蜡烛的选择主要选灯芯粗、火焰大的,这样演示效果更好)。②本实验需要在蜡烛火焰燃烧较旺时进行,点燃时需把蜡烛倒过来片刻,以形成一束燃烧剧烈的火焰。

2.3 “石蜡蒸气的取出及点燃”[2]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所示,教师演示很难成功,学生分组实验更难以进行。

(2)改进方案:①实验前用一只止水夹夹住一小段玻璃管,做成一支有手柄的导管;将上述导管的一头对准火焰的焰心,调整导管倾斜度,至引出一缕浓的白烟(如图4左);用打火机点燃引出的浓浓的白烟,可以看到导管口白烟被点燃,形成持续燃烧的小火焰(如图4右)。

②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的下端伸入小蜡烛火焰的焰心部分,松开胶头,可以看到有白烟被吸入胶头滴管(如图5左);移出滴管,将滴管的下端靠近蜡烛火焰并挤出滴管中的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火苗(如图5右)。

③用玻璃注射器抽取白烟(如图6左),然后慢慢推出白烟并点燃,可以看到产生持续的较大火焰(如图6右)。

④在实验中,学生还出现了用尖嘴玻璃管(去掉胶头的滴管)“吹气生焰”的精彩生成(如图7所示)。

(3)注意事项:①以上4种方案均可使用过生日的小蜡烛等微型材料进行分组实验。②每次实验结束,使用灯帽(过生日的小蜡烛可用灯托即插在蛋糕上的塑料底座)熄灭蜡烛,以防止污染空气。③玻璃注射器容积一般都较大,不适合小蜡烛,可以用一次性塑料小注射器端口处套接一段玻璃管代替。

2.4 “白烟的密度和水溶性”实验

(1)原实验概况:教材图1-20所示实验设计的意图是探究白烟的可燃性,故不能严谨地证明白烟是否具备石蜡常见的其他两条性质: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2)改进方案:点燃一支过生日用的小蜡烛,下端通过灯托插在橡皮塞上以固定,利用如图8所示的儿童喝药水的塑料小杯等生活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可通过玻璃弯管引出袅袅白烟,似行云流水,飘渺仙境,片刻后可见在水面形成一层白膜。以上实验现象既能证明白烟具有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的性质又增加了实验的观赏性,给人以化学实验原来也可以很“美”的视觉感受。经改进为微型的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用时短。

(3)注意事项:小蜡烛的火焰有点小,玻璃管的引烟端要注意放在焰心处,否则会引出黑烟。

3 改进后的优点

(1)使用集气瓶代替烧杯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实验设计更规范,实验成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2)使用灯帽熄灭蜡烛而不是吹灭更能渗透新课程的环保理念。

(3)教师演示实验重点凸显实验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4)小组实验使用小蜡烛等体现出实验改进的微型化、生活化。

(5)通过实验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2

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学(650031) 黄婷

北京101中学(100091) 杨晶晶

在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中,许多教师会留给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蜡烛在太空中能否燃烧?如果能,会如何燃烧?”这一问题存在很多争论,已有多篇文章探讨蜡烛在微重力条件下能或不能燃烧的原因。本文则通过分析已有文章及一些教师所提出的预测蜡烛能否燃烧的思路,并引用相关的实验证据,澄清这一有趣的问题。

1如何做出猜想与假设

“微重力状态下蜡烛能否燃烧、如何燃烧”这个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那么,对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进行分析和预测呢?分析的思路和切入点如下。

1.1从对流的角度进行分析

蜡烛在地球上燃烧时,由于气体的对流作用,氧气能够很好地与反应物混合,因此蜡烛可以稳定燃烧,并形成拉长的火焰。在失重条件下,空气不再受到重力。蜡烛燃烧时,热空气不能上升,冷空气也无法下降,蜡烛周围被燃烧产生的热气体包围,因而反应物不能得到氧气的补充,很快会熄灭。

1.2从扩散的角度进行分析

地球上,有对流存在,可加速蜡烛的燃烧。在失重状态下,尽管没有对流,但气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应该依然存在。燃烧产物CO2等向环境中扩散,环境中的O2向反应物中扩散。依靠扩散机制,蜡烛也有可能燃烧。如果蜡烛在微重力状态下仅靠扩散可以持续燃烧,则火焰应该是球形的。也有观点认为,单独的扩散运动是低效的,不足以维持蜡烛的燃烧。

1.3从反应引发的角度进行分析

反应的发生都需要跨过一定的能垒(活化能),这就是为什么蜡烛放置在空气中不会自动燃烧的原因。只有用火柴点燃,才能引发发应的发生。那么,为什么蜡烛只需要点燃一次,就能够持续燃烧下去呢?是因为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继续引发后续的反应不断进行。如果在失重条件下,蜡烛被点燃,仅通过扩散燃烧的效率,必然没有地球上借助对流燃烧的效率高。所以蜡烛有可能持续地缓慢燃烧,也有可能由于扩散燃烧产生的热不足以引发后续反应的发生而无法持续燃烧。

整合以上三个角度的讨论,对于蜡烛失重燃烧的预测可以出现两种可能:一是可以通过扩散燃烧形成球形火焰,但迅速熄灭;二是可以通过扩散燃烧形成持续的火焰,但不如在正常重力条件下燃烧的剧烈。

2如何开展实验研究

2.1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

1992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执行STS-50任务中,进行了微重力实验(United States Microgravity Laboratory-I,USML-1),此次微重力实验中包含蜡烛微重力燃烧实验(Candle Flames in Microgravity,CFM-1),如图1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带芯火焰(蜡烛)是否可以在纯扩散或极其微弱的对流环境中燃烧,研究在这一条件下燃烧速率、火焰形状、颜色,以及研究两个靠得很近的扩散火焰之间的相互影响等。航天员点燃了10根单蜡烛,实验中蜡烛已经表现出在微重力状态下燃烧的基本特征(此前,在NASA的Glenn Research Center的落体时间为5.2 s的落塔,及日本的JAMIC的10 s落塔中均进行过微重力燃烧实验)。除了一根蜡烛燃烧了105 s熄灭外,其余的蜡烛在40~60 s会熄灭。在本次实验中,蜡烛并没有燃烧完全,科学家推测是由于盒子中的氧气被消耗而熄灭。如果空间足够大,氧气充足,可以使蜡烛燃烧完全。

1996年,NASA重新设计并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MIR)上实施了实验CFM MIR,宇航员点燃了近80根蜡烛,再次进行了蜡烛微重力燃烧实验。由于提供了充足的空气,本次实验所有蜡烛稳定燃烧的时间均长于CFM-1实验。CFM MIR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从100 s到45 m不等。烛芯越粗,燃烧时间越短,反之时间越长。CFM MIR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实验过程的视频可在NASA网站上下载。

2.2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

杜文峰等在22 m的落塔中,通过自由落体获得了2.8 s的微重力实验时间。实验舱装载激光差分干涉仪、蜡烛、自动点火器、两台摄像机等装置。实验用蜡烛是市场购买的质量较好的产品。蜡烛芯的直径约2 mm,蜡烛直径约10 mm。实验开始时,首先在地面正常重力状态下利用自动点火器点燃蜡烛,大约30 s后,实验装置进入微重力状态,此时两台摄像机分别记录微重力状态下蜡烛火焰的讯息,以及蜡烛火焰由正常重力状态过渡到微重力状态的动态讯息。并由此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2.3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

毕思思等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入研究并掌握微重力环境下的现象与规律,根据落塔实验原理,搭建了短时微重力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以提供0.6 s的微重力时间。借助视频采集系统,能够实现视频的同步传输与视频信息的采集,从而可以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观察与分析,如图3所示。实验中能够比较明显地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火焰形状发生的变化以及蜡烛火焰颜色变蓝等现象。

3有哪些主要的实验结论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在微重力环境中蜡烛是可以持续燃烧的。

3.1火焰的形状

在微重力状态下由于自然对流的消失,新鲜空气(氧气)的供应仅靠扩散机制,火焰为半球形,如图4(右)所示。

在失重情况下,火焰距离烛芯的距离更远(在地球上为1~2 mm),这意味着火焰向蜡烛反馈的热量更小,蜡烛熔化的速度更慢。火焰的直径和高度为时间的函数,直径和高度随时间而增大。点燃时烛芯和蜡烛的形状会对火焰的直径和高度产生影响。

若正常重力条件下蜡烛火焰可抽象为“热点”的话,该半球形火焰也应可以抽象为“热点”。这样,烛身靠近火焰的一端也应形成杯形。而实验结果并非如此,由图5可见,烛身上端成突起状,熔化的烛油由于表面张力包裹在突起的固态蜡的外围(图中用白线勾画的部分)。从而支持了正常重力条件下烛身上端形成杯形系对流降温冷却的解释。

3.2火焰颜色

点燃后,蜡烛火焰为蓝色半球形,中间烛芯的上部区域为黄色亮核,这一区域温度最高。从黄色亮核区域向下,由于火焰要发挥向蜡烛供热的作用使火焰温度下降,因此火焰并非完全的球形对称。8~10 s后,黄色消失,火焰变为蓝色半球形,半径约为1.5 cm。然后继续重复出现黄色和黄色消失的过程,直到蜡烛熄灭。黄色亮核的产生与蜡油的聚集及坍塌有关,如图6所示。

3.3火焰的大小

通过分析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火焰的照片,将火焰的直径D、高度H和二者的比值H/D对时间作图,如图7(左)所示。H与D的变化规律在不同蜡烛的燃烧中表现出很好的复现性,这与USML-1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在CFM MIR实验中,火焰在前75 s内大小(D与H)一直在增加,之后,火焰的大小保持相对稳定。75 s时由于蜡油坍塌,D与H都出现波动。之后H与D几乎是稳定的,直到蜡烛熄灭。H/D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CFM MIR实验还探讨了烛芯粗细与火焰大小的关系。正如预期的那样,烛芯越粗,火焰直径越大。3种不同粗细烛芯的蜡烛在微重力环境中,火焰的直径与时间的关系如图7(右)所示。通过对蜡烛的燃烧速率进行测定表明微重力情况下燃烧速率减慢:在正常重力情况下,3种不同粗细烛芯的蜡烛燃烧速率分布在0.9 mg/s至1.4 mg/s区间;在微重力情况下,燃烧速率分布在0.2 mg/s(最细的烛芯)至0.6 mg/s(最粗的烛芯)区间。

3.4火焰的温度

杜文峰等绘制了微重力环境中蜡烛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曲线,如图8所示。在静止的微重力环境中,温度的径向分布图仍然为双峰形状,但火焰的温度要低于正常重力环境中的温度,火焰的半径则明显增大。这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中,自然对流消失,化学反应速度受到各种组分扩散速度的控制,从而导致蜡烛火焰温度降低。这也部分证实了微重力环境中蜡烛火焰发烟量低于烟黑生成温度的结论(通常认为超过1 300 K才有碳颗粒生成)。

1、2、3分别为距离蜡烛顶部0 cm、1 cm、2 cm的截面温度

在一个切面内蜡烛火焰的温度分布图,如图9、图10所示,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出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差异。在O2浓度为21%的环境气体中,蜡烛火焰温度分布如图9所示,最高温度为1242 K。在火焰与蜡烛交接处,蜡烛对火焰具有冷却效应,导致此处的化学反应速率和火焰温度较低。该实验结果也表明在静止的微重力环境中,扩散在燃料气体的输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的研究者绘制了当O2浓度提高到23%时的蜡烛火焰温度分布图,如图10所示。与O2浓度为21%的实验结果相比,蜡烛火焰的温度明显提高,最高温度达到1600K,这时有碳颗粒生成,火焰中心会出现黄色。

(Paul Ferkul等,1999)

3.5燃烧现象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杜文峰等在氧气体积浓度为25%、21%和19% 3种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当氧气浓度为25%时,无论在正常重力状态,还是在微重力状态蜡烛火焰都是亮黄色;当氧气浓度为21%时,在微重力状态下蜡烛火焰起初是亮黄色,然后逐渐地变成暗蓝色;当氧气浓度为19%时,在微重力状态下蜡烛火焰的颜色很快变成暗蓝色。也就是在微重力状态下,氧气的浓度越稀,蜡烛火焰颜色就越迅速地变成暗蓝色。由此可知,在微重力状态下蜡烛火焰的颜色究竟是亮黄色还是暗蓝色与周围环境中氧气浓度密切相关。

蜡烛燃烧这样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不遗余力、不惜花重金去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意义吗?我们想说的是这些都很有意义!首先,好奇心与兴趣是科学探索的驱动力,科学的本质即为探寻未知。科学探索来源于问题,只有对日常事物充满无限的好奇心和兴趣,不断地追问,才能够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其次,该研究成果也具有很多现实意义,微重力条件下的燃烧研究能够加深对地面燃烧过程的认识,增强对载人航天器火灾安全问题的理解,这两个方面一直是推动微重力燃烧研究的重要动力。总之,科学探究不能忽视生活中的任何“小问题”,问题恰恰来源于学生对身边现象细微之处的留心观察,好奇心与兴趣永远是科学探索的最好的引导员!

[本刊“培训课堂”栏目连载的关于蜡烛燃烧的文章摘编自: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3

例1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两蜡烛都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楼房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

解析:蜡烛燃烧会逐渐消耗掉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最终两支蜡烛因缺少氧气而熄灭。甲同学认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比杯内空气的温度高,密度比空气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将上升,因而高的蜡烛先缺少氧气而熄灭;乙同学认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越到下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所以低的蜡烛先熄灭。事实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而楼内着火时,高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容易使人窒息而死。一旦高楼内着火,一定要沿墙角匍匐前进。由于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所以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样会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答案:(1)、(2)略(见上述分析);(3)A、C。

二、实验探究蜡烛的组成

例2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方法,形成实验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日常教学中除进行学生实验外,教师的演示实验及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视率及成功率,现将“分子之间存在间隔”“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的实验

传统实验:我们以往的实验是用量筒分别量取100 mL的水和100 mL的酒精,然后将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倒在200 mL的量筒中,引导学生去观察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学生通过量筒中的液面读出数据,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0 mL,从而得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这一结论。

存在的缺陷:(1)量取时间长。用量筒量取酒精和水时,要分别进行量取,且在量取的过程中要用到胶头滴管,为了量取准确一滴一滴地滴加,速度慢浪费时间。(2)现象的可视距离有限。由于量筒的刻度很细,且要读取数据,教室中坐在后面的学生根本观察不到,只有靠近讲台的学生才能读到准确的数据;如果教师在教室中展示,浪费时间且量筒拿在手中读数不准确。

改进后的实验:选用一个20×200 mm的试管,用一个单孔塞塞紧,在胶塞的孔中放一个大约2 cm长的一个短玻璃管,在试管中倒入大约试管容积一半的水,然后向试管中缓慢地倒入滴有红墨水的酒精至试管满,塞上胶塞,这时候学生会看到红色的酒精在水上面。然后用胶头滴管向短玻璃管中滴加酒精,至短玻璃管中也满了,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口,将试管颠倒数次,使水和酒精均匀混合,这时候学生会看到短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下降,从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由于酒精中滴有红墨水,可视距离远,即使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也能很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同时操作简单快捷。

二、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实验

传统实验:实验时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烧杯中,应该观察到烧杯中位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下面的蜡烛没熄灭,上面的蜡烛就先熄灭了,使实验现象与理论相违背,从而实验失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热量,在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气体受热容易向上扩散,结果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导致实验失败。同时向下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时,如果倾倒方法不当气体直接倾倒在上面的蜡烛上,也会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1)取两个500 mL的矿泉水瓶,将上部剪去下部留出大概8 cm的高度,其中一个矿泉水瓶的底部也要剪去,将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用胶水粘上一个平的硬纸壳,也可以粘上一个平的塑料片。(2)取两个自行车车胎的气门,然后按照气门的大小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各打一个孔(可以用烧热的玻璃棒一捅即可),将气门穿入打好的孔中并将两个胶皮垫套在气门上(胶皮垫分别位于矿泉水瓶的内外两侧),然后在气门的两侧分别用螺丝拧紧。(3)用一根乳胶管套在两个气门上,将两个矿泉水瓶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阶梯状的蜡烛放入底部是平底的矿泉水瓶中,同时将另一个矿泉水瓶放在木块上,使其与放蜡烛的矿泉水瓶保持一定的高度差。(4)选用的蜡烛也很关键。蜡烛不能太高(最好高度对准气门的出气孔)且实验时要将蜡烛的烛芯剪短,保证既能观察到火焰且火焰还不能太大,这样实验时效果才最好。同时蜡烛的位置也很重要,要将下面的蜡烛放在出气孔边上,这样才能在实验时节约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量。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5

眼尖的同学一把抓起同桌衣服叫到:“要做实验??蔽乙惶??幌伦永戳诵巳ぃ亨牛渴笛椋坎淮聿淮恚?泻猛娴牧耍?墒恰??茨鞘笛樽爸谩??狡孔坝卸棺拥娜萜鳎??蚝鸵话研⌒〉南袷巧鬃拥亩?鳌G?无聊这么简单设备有啥有趣的?

一直沉默的生物老师开了“金口”:“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有关于本节课要上的内容的实验。”

同学们开始躁动了,似乎在抑制激动的心情。

“请看这两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种子。接下来,我们把燃烧的蜡烛放下去。”生物老师仍以慢得不可以再慢的说话速度想我们介绍。燃烧?怎么燃烧?他又没打火……突然,生物老师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黑东西闪亮登场,“哇!”全班叹道。原来是打火机。我渐渐开始对这实验有些期待了:他把蜡烛伸下去后会怎样?是燃烧还是熄灭?可生物老师扔慢悠悠点燃,“快点!”我小声嘀咕。生物老师真是的!吊人胃口。蜡烛慢慢伸向容器,我也不由自主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看。在蜡烛进入容器的最后一秒,甲瓶的蜡烛熄了升起一层薄烟,而乙瓶了?还在燃烧!

“哇!”许多同学钦叹到。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因为甲瓶内有萌发的种子,种子他怎么也会呼吸,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种子呼吸也需要氧气,所以蜡烛没能得到氧气就熄灭了,而乙瓶是煮熟的种子,种子已死亡,瓶中有氧气,蜡烛还在燃烧,所以实验证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6

对于《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我的整体教学设计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要进行三个知识点教学,即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安全自救原则和方法。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燃烧的定义、课文中磷燃烧实验的分析、灭火器原理及灭火器的使用、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及练习巩固。而对于燃烧的定义,本来设计在第一课时,但在教学中我感觉没有那么自然顺畅,故没有讲解,留待第二课时才讲。

由于所在学校现场条件的制约没有化学实验药品和仪器,所以我临时采用日常用品代替课本中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创新。最后,我运用了以下的主要生活用品:打火机、火柴、小刀、两只大烧杯(可用透明的厚塑料杯代替)、镊子(可用筷子代替)、药匙(可用一般的勺子代替)、纯碱、盐酸(可用白醋代替)、石子、大小蜡烛各两支、纸张、较长木棍。

以下是《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取出打火机并点燃――燃烧;熄灭打火机――灭火。

2.火的利用有什么好处?可以做什么用?翻看课本第128页看四张图片,说出火的哪些利用。再问:火只有好处,没有危害吗?如果火控制不了,就会造成火灾及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学会控制火。要控制它,我们就要了解它。引入探究燃烧的条件。

3.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用一张纸和一支粉笔(或石子)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用学生已知不能燃烧的物品,如,粉笔或石子等)

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并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住。观察到被罩住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参加。

实验三:分别只用一根火柴点燃纸张和木棍。(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已知纸张和木棍都能燃烧)结果:纸张燃烧而木棍不能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实验四:将一张纸张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不能接触火焰),过一会儿,纸张中间先变黑,接着从变黑的部位开始燃烧。说明了纸张中间的温度先达到着火点(加强对“着火点”概念的理解)。

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强调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再画出火三角。

4.探究灭火的原理。

实验五:打开打火机点火,接着又将它熄灭。说明隔离或移走可燃物可灭火。

实验六:用烧杯把燃烧的蜡烛罩灭,说明灭火的第二种原理是把可燃物跟氧气隔绝。

利用火三角把这个原理讲解一遍,再让学生推断第三种灭火原理。

实验七:吹灭燃烧的蜡烛,说明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小结:灭火的三种原理中,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即可灭火。

5.课堂练习:熄灭一支燃烧的蜡烛,可用几种方法?(越多越好)并将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一一对应。

学生的思维活跃,答案也五花八门,主要有:

(1)吹灭;(2)用烧杯罩灭;(3)浇水;(4)用灭火器灭火;(5)用剪子剪烛芯;(6)压灭;(7)摇灭;(8)倒灭;(9)用湿布盖灭;(10)用沙土扑灭;(11)用扇子煽灭等方法。

(灭火有时不仅只用一种原理,而有时可能同时具备两种或三种原理)

6.采用小组间知识竞赛形式练习巩固知识。

首先安排小组,再进行小组间的知识竞赛。规则:

(1)必答题:每道题答对了加一百分,回答课本第129页和课本第135页第一题讨论题。

(2)抢答题:观察实验后回答,答对加两百分,答错不扣分。试题为:划一根火柴,火柴头竖起向上,观察到火柴很快就熄灭了,思考为什么会熄灭。然后补做一个火柴头斜向下,火柴一直燃烧的对比实验以验证其中的原理。

7.探究课本第130页探究灭火原理的三个实验。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尽量按课本的顺序排列蜡烛,以便学生观察。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如,如何取用液体药品?在观察实验现象后,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现象写在课本相应的表格中,并进行了分析。把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在黑板上,说明灭火器的原理。

实验八: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蜡烛。(模拟火灾现场)

让学生讨论哪支蜡烛先熄灭,再做这个实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二氧化碳等气体会浮在上方,可引导学生领悟热气球(或孔明灯)的原理: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二氧化碳会浮在上方,故高的蜡烛先熄灭。这就是为什么有毒气体、烟尘和二氧化碳都会浮在屋内上方的缘故。

8.火灾安全自救知识:如果你身处火灾现场,应如何自救?

火灾安全自救原则:能灭则灭,不能灭就逃。逃出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或呼救。

其他的安全自救措施还有哪些?由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进行总结。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沿墙角迅速爬出;用湿棉被披在身上防烧伤,但不可过重;身上着火,可在地板上翻滚灭火;从楼上下来应走安全通道,不能坐电梯;在高楼上不可跳楼等等。

9.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大都板书于黑板上),要求学生统一朗读。

10.布置两道作业题。

【教学反思】

同一节课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任课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同课异构课。

《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根据学生实际和现有的教学条件不同,在上课之前我已做了充分准备。比如,(1)只用多媒体课件怎么上课?(2)只有化学实验怎么上课?(3)有多媒体也有实验怎么上课?(4)没有多媒体也没有化学实验怎么上课?(5)如果学生已学过了这一课应该怎么上这一节同课异构课?

如果学生已学过,再重新上一遍,这样是不行的,要有新的教学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