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春佳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春佳句范文1
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
下联:桃杏李春风一家。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头、柱子上的对 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来源:文章屋网 )
立春佳句范文2
张加贝:父女情的部分主要在电影后面,因为高奕辉答应高小婵,要为她的父亲讨一个公道,其实这个歌星的内心里有很多情绪在翻涌,当她说自己从来没有跟爸爸一起过生日的时候,高奕辉的心已经被软化了。可是高奕辉从来没有做过饭,他为假冒女儿做了一顿饭,到最后这个小女孩是不是高奕辉的亲生女儿,已经不重要了,
大众电影:小女孩在游艇上过生日,仿佛一场梦。能谈谈那场戏的拍摄过程吗?
张加贝:父女二人在游艇上玩,高奕辉送给高小婵一个蛋糕,这是第一次有人给她送蛋糕,蛋糕上只插了一根蜡烛。高小婵问高奕辉,她今年16岁,为什么只给她插一根蜡烛。高奕辉说,这是我第一次给你过生日,所以给你插了一根蜡烛。两个人还一起去游戏厅打游戏,作为艺人,公司很忌讳高奕辉去这种地方玩。高小婵认定高奕辉是她的亲生父亲,想出各种办法败坏他的名誉。最终,有一天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个狗仔在拍他们,当时正下着大雨,高小婵不顾一切抢下了相机。当她认识到大明星光环背后生活的不易,选择了消失。
大众电影:雨中扒摩托车的戏份,拍起来很危险吧?
张加贝:拍扒车那场戏很危险,我们下面垫了一个滑板,稍微一偏这个板就会翻。这场戏拍了一下午,被洒水车浇过的路面很滑,那场戏拍得很惊险。
大众电影:高奕辉被歌迷扔鸡蛋那场戏不亚于雨中追车吧?
张加贝:拍那场戏的时候,剧组准备了100多个生鸡蛋,开拍之后扔了半天。有的没扔到位,有的扔得不够远,后来鸡蛋不够了,以一块钱一个的高价又买了50多个鸡蛋才拍完,那场戏很过瘾。
大众电影:陈晓东、许雅涵、杜海涛、杨恭如等几位主演是怎么定下来的?
张加贝:我们考虑陈晓东的岁数也比较合适,再年轻一点的话,女孩的岁数就会太小,从剧情来说不太合理。我们找了许雅涵演女孩,她在台湾有一些名气。父女档搭配完毕,我们想找一个喜剧演员来演娘娘腔经纪人,后来找了杜海涛,再搭配上杨恭如、邵美琪。一千万的电影预算,再加上当地政府的一些资助,能有这么整齐的阵容,还有游艇、豪车的场景,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一直想把《绑架大明星》拍成青春亮丽,时尚狂野的感觉。
立春佳句范文3
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2晋 流觞赋诗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
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3晋 饮酒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4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5唐 登乐游原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
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6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7唐 祭扫 寒食祭扫冢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8唐 饰悔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9唐 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10唐 浴佛节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11唐 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12五代 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13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14宋 穿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闰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15宋 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余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16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17宋 冬眷
一年辛苦到腊中,春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18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19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20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
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21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22宋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23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24辽 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25辽 屠狗狩猎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
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26金 晒书翻经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27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28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29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一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30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31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32明 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1
33清 鸡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
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34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35清 丢巧针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
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36清 供兔儿爷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圆满桌上贴。
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37清 挂钟馗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38清 卖春联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立春佳句范文4
其实,冬至在上古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表木或日晷测量日影长短及其他天象观测方法,很早就发现了冬至点,并以此作为年度时间循环的起点。冬至又称长至,冬至这天离开北回归线的太阳到达了最远点,由于照射角度的关系,冬至北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短。因此,冬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太阳北归,北半球接受日照的时间愈来愈长,白昼也就越来越长,这就是湖北民谚所说的“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
古人从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光照与季节寒暖的变化,生发出阴与阳的观念,并以此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根源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四季气候的变换来源于阴阳的消长,阴阳始终处于相反相承的变化之中,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阳协调,万物和顺。夏至与冬至就是一年中阴阳变化的两大时间点。夏至阳盛阴生,夏至节俗的中心是抑阳助阴;冬至与此相反,冬至阴气盛极而衰,一阳来复,冬至节俗自然围绕着顺阳与助阳的方向展开。在以冬至为岁首的时代,冬至还是一个盛大的年节,从后述冬至节俗中,我们不难发现冬至节中的诸多年俗内容。
拜天颁历
阴阳家的观念认为,天阳地阴,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亦顺应着不同的时气。在阳气发动的冬至,礼敬天神人鬼;在阴气始生的夏至,祭祀地祗物怪。从历代宫廷祭祀看,人们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泽祭地,北京的天坛就是明清帝王南郊祭天,亲迎冬至的神圣处所。帝王号称上天之子,他们作为上天的人间代表,依照天神的意志管理人事,因此与天神的沟通是帝王的重大政务之一。冬至时节的祭天活动就是一特定的天人沟通仪式,历代帝王均将冬至视为盛大的朝仪活日,冬至节仪被称为“国之大典”,在冬至这天南郊祭天,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共贺佳节。冬至时节,北斗星柄初昏时北指子位,即《尚书》所说:“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在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的古代,冬至是一个推算历年的重要天文点。因此,不仅历法的编订一定要考虑到冬至点,而且,历法的颁布也大都在冬至日。元朝,“太史院以冬至日进历”,此后市面上才有新历流行。
祭祖贺冬
冬至月在古代曾在较长时期内作为岁末之月或岁首之月,殷代年终大祭“清祀”在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清祀是以祭祀祖妣为主,兼祀百神的祭礼,它类似于周人十月的年终祭礼“大蜡”。汉代改用夏历后将“大蜡”礼移至冬至后立春前的十二月,无论是孟冬、仲冬还是季冬,作为年终祭礼的祭祖典礼,都是围绕着冬至这一时间点形成的。
在阴阳交战,寒风凛冽的时日,人们为了顺利度过新旧交接的时间关口,需要有集体的信心与凝聚的核心,因此人们求助于与自己关系至为密切的祖灵,人们在祭祀祖先的仪礼活动中返本归宗对族群关系进行了再确认。这种年终祭祖习俗历代传承,东汉民间,冬至节前数日就清洁斋戒,冬至之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玄冥之神(北方水神)与祖宗;宋人在冬至“祭享宗,加于常节”。明清以后南北民间依然以冬至为祭祖日,“清明扫墓,冬至祭祖”成为通行的民间俗语,清代北京的旗人在冬至祭“祖宗杆子”,祭后亲朋围坐,分吃祭过祖宗的“白肉”。
祭祖活动常常与新年连在一起,从北半球回归年角度看,冬至才是真正的新年,在古代的确也曾较长时间内以冬至为新年(周朝以冬至所在的斗建子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白族历法以十一月为岁首,白族认为“冬大年小”。白族冬至节十分隆重,他们杀猪宰羊,邀集亲朋好友,接出嫁姑娘来家过节),因此冬至节在古代及现今一些民族地区作为年节,民间的“贺冬”实质上就是“贺年”,现今民间冬至节中诸多习俗正是古代年俗的传承。在冬至日,王室祭天朝贺,平民百姓则祭祖团聚。
古代南北居民都很看重冬至。中古时期年节、寒食、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被视为“亚岁”。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了“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宋人最重冬至,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谚。人们在冬至节间,互相馈赠节物,在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如年节守岁,因此将冬至前夜称为“冬除”或“除夜”。宋金盈之《醉翁谈录》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说法。冬至很早就有了祈寿添岁的民俗,在原始的民俗观念中,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人们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老人是家庭的尊长,在小孩添岁的同时,尤其要为老人延寿。为老人祈寿的民俗之一是,妇女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做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在一阳新生,白昼渐长的时节,年轻后辈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其显见的作用是帮助老人过冬,但其更重要的是民俗礼仪意义,通过这样的献履仪式,使他们在新岁之始,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唐代洛阳人冬至戴一阳巾,明冬至宫服绘绵羊图(以羊代阳)等,都与新鞋新袜一样是冬至应节的服饰。我们今天在春节拜年时还要换上一套新衣服,以新的打扮适应着新年。虽然我们已不太注意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但仍传承着这一岁时生活的习惯。
庆贺冬至的食品与冬至服饰那样,也有着顺阳助长的象征意义。冬至节令食品最典型的是馄饨,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现今四时皆吃的馄饨在过去是冬至的专门食品。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食用馄饨,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支助阳气生长。民间还因馄饨谐音混沌,意即糊涂不开窍,于是说吃掉馄饨,“可益聪明”。在以米食为主的南方,冬至日吃米面制成的圆形食品,称为“团子”或“汤圆”,人们在冬至日凌晨用它献神祭祖,然后阖家团聚共食,称为“添岁”,犹如今北方春节吃饺子。
冬至日,亲戚间互相拜贺,特别要拜贺尊长,称为“贺冬”或“拜冬”。唐人杜牧以诗的语言记述了他在冬至日接受小侄拜贺的亲情:“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冬至祝拜的习俗在南宋更为热闹,杭州的最重一阳贺冬,五鼓时分,华丽的贺冬车马已奔涌于九街之上。清朝吴地还传
袭着这一清晨拜冬的习俗,还颇流行冬至馈送节礼的习俗。
观兆测年
冬至是时气的起点,二十四气始于冬至,所以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是冬至。如立春在冬至后的第四十五天,民谣就有:“冬至离春四十五”,人们推算清明在冬至后一百零六日,因此说“冬至百六是清明”。冬至作为新岁之首,自然容易被人作为预知未来人事、年成的特殊时间,一如后世的元旦。在愈是不能把握自己未来命运的时代,人们愈是想预知未来的情况。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尤其关注未来天象气候的变化,在冬至日,人们有许多观测天象,预测年成的俗信。有据日影预测,冬至立表测日影,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民国雄县人仍传承着这一方法,在冬至日树起八尺的表木,以测验来岁水旱,大抵以表木长度的中分点为基准,日影中正则丰,不及则旱,过则水(民国《雄县新志》)。有据日出日落时的云气变化预测,《易纬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会有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此其效也。”还有据冬至天气晴雨判断年节天气好坏,浙江民谚有:“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晴过年。”
数九游戏和消寒图
数九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从宋元开始,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例如最近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歌诀流传于庶民之口,它描述的是民众冬日里的时季感受及户外生活。
消寒图,则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他们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着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染梅与填字是描画消寒图的两种流行方式。染梅是对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的逐次涂染,“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这种梅花消寒图最早见于元人杨允孚的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滦京杂记》自注)
立春佳句范文5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概括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体验与观察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谚语结构固定、语义完整、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感染力强。本文简述了学习谚语的重要性;分析了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大量的例子重点介绍了英汉谚语内涵差异的表现形式。分析、学习和使用英语谚语不仅能使我们学习到地道的英语知识,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语言;谚语;文化;差异
一、简介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概括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体验与观察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谚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千锤百炼,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形成精炼、意味深长、铭刻人心、脍炙人口的习语。它们以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谚语既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英语谚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还能使我们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洞悉中西文化差异。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地理历史、制度观念和风俗习惯。住在沿海一带、靠海为生的民族,他们的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蟹;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羊、马、骆驼和豺狼;崇尚农耕生产的民族会有许多该方面足智多谋的谚语;妇女地位不高的社会就有许多轻视、贬低妇女的谚语。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及丰富多彩的谚语。在几乎所有的古籍和文学作品中、在一些著作和报刊杂志上,经常出现谚语。
总之,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谚语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培根说过:“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因此,学习和研究汉英谚语,对跨语言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产生英汉谚语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西方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导致其文化和谚语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地理环境因素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求稳定好安逸;而空间意识较弱,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缺乏好奇心和兴趣。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注重研究、探索自然奥秘。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世界的个性。
2、经济制度因素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安分保守地生活。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这种文明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追寻“和为贵,忍为高”的处世原则。发源于爱琴海沿岸的西方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这就使得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3、意识形态因素
中国人崇尚儒家和道家思想,尊崇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论资排辈和尊卑有别,三纲五常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集体主义的团结精神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主义精神深入人心。西方国家大多以基督教为其教义,许多人相信上帝的无处不在和巨大神力,同时他们推崇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和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精神。
三、英汉谚语内涵差异的表现形式
1、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许多英语谚语来源于西方人推崇的《圣经》。“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等说法都于基督教有关。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语也有不少与宗教文化有联系谚语,但更重视劝人行善,讲究因果报应,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
2、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思想观念和语言行为取向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而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汉语谚语也就有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士为知己者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3、道德观念
道德和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它通过家喻户晓的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在法制健全或法律意识较强的社会,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受法律约束的同时,道德约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念的也反映在了各自的谚语中。汉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相似的英语谚语有:“A lazy youth,a lousy age”;“No bees, no honey; no work ,no money”等,鼓励年轻人要勤劳而不要偷懒。汉语有“骄字不倒,前进不了”;“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火要空心,人要虚心”;“满招损,谦收益”等;相似的英语谚语有“Humility often gains more than pride”;“When the well is full, it will run over”;“Self-praise is no recommendation”;“Pride goes before and shame follows after”。汉英语中有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大致相同的交友观念和态度。英语“A friend is not so soon got as lost”类似于汉语的“交一个朋友千难万易,得罪一个朋友三言两语”;“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类似于汉语“朋友易得,知己难求”。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朋友相对自己是次要的,甚至会带来不利,有这样的英语谚语:“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Friend are thieves of time”。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甚至提倡为了国家、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因此有:“士为知己者死”;“与其有十两黄金,不如有一个知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谚语。
4、历史文化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其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到”。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谚语“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贩槟榔到广东”,二者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
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具有相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有些来源于生活,有些来源于历史,不能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语谚语“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源自生活,后者源自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语谚语“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者来源于寓言故事,后者来源于实际生活;英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类似于汉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源自历史传说。
5、审美习惯
受不同民族个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尤其是Dog一词。英美国家的人们喜欢狗并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有“Every dog has its day”;“you are a lucky dog”等说法;而狗往往使中国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的”,“狗急跳墙”,“狗改不了吃屎”等说法。
汉英人对待年龄的态度大相径庭。英美国家的人们对于年龄讳莫如深而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意味着老资格、老经验,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佳句。
英汉审美习惯的不同还体现在谚语比喻修辞格中喻体选择的差异上。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与汉语“抓到篮子里便是菜”;“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与汉语“挂羊头,卖狗肉”;“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语“爱屋及乌”;“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与汉语“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等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
6、生产生活经验
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斗争经验和生产斗争经验,这些经验反映在各个民族语言的谚语中。从生产经验来说,中国人民积累了许多关于农、林、牧、渔的丰富经验,相当一部分成为众所周知的谚语。如“立春之日,百草发芽”;“清明谷雨两相逢,浸种耕田莫迟延”;“要想豌豆肥,多施草木灰”;“选好一粒种,增产千粒粮”;“芝麻是个怪,又怕雨来又怕晒”;“立秋一场雨,遍地是黄金”;“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英语中这样的谚语相对少些,如“A snow year ,a rich year”;“Cast not a clout till May be out”;“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
四、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汉英谚语记载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大量生产生活经验,但是两种民族既有相同的经验,又有不同的经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均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在学习和使用谚语时既要知其同,发挥共同的优势,又要辨其异,做到相互补充。在文化上,谚语既反映人类共同的认识,又反映民族文化的差异。谚语内容有些正确,有些错误;有些新鲜,有些陈旧。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必须建立在多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及幽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锡卿:英汉谚语词典[M],北京出版社,1984。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