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汉互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汉互译范文1
关键词:翻译 文化 脱节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是沟通文化之间的移植活动。“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尤金・奈达)。任何语言都不仅体现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且也反映其文化思维、民族心理、人文历史、社会价值,同时也蕴藏其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如政治和等。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两种典型的语言,汉字和英文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系。从文字的构成到思维方式,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到周围的环境,从所经历的发展到目前的经济条件,从历史的变迁到文化的沉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的文化中可能是盲点。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
一、词汇脱节
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最活跃、最有弹性的但又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份。由于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等等的最先表现形式,有些词所指的各民族中各自特有的事物,因此,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有时没有对应语。
如:在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代年青人,他们披长发、着异装、酗酒吸毒,但这些并不表示他们玩世不恭,有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有严肃的态度、独特的见解,英语中把这群人称为“hippie”,把它翻译成汉语时,如果采用音译,则可翻译成“希比士”。但中国人对之会茫茫然不知其真正内涵,现把它翻译成“嬉皮士”,大概能让人明白其涵义,但还不能真正表达出美国文化在特殊时期产生的这种独特现象。
同样,中国悠悠的文化中独特的天干、地支、属相、农历、节气、阴阳、算命等在英语中也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来表达,绝大多数在翻译时只能音译,这使英美读者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的尽管采用了意译,但还是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中国的“端午节”是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只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因此“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并不能真正表达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再如:“抓周”是中国古代风俗,相当于算命,人们习惯在小孩周岁时让其随意抓取一些东西来预测他的志向或兴趣。把这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翻译成英语时只能采取释义的方法来做解释:When a child is just one year old,he will be told to choose one thing among many others,the adults will predict what his interest is or what he will be in the future by what the child chooses.
二、词义脱节
英国哲学家威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曾说过:“一个词的含义只能从该词在语言的应用中去获得”(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 ,而且词汇的语义必然印着民族文化的烙印、隐含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一部分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如:英语中的“baby kissers”是“吻婴儿的人”,但常指那些为拉选票、讨好选民的政客,他们在公共场所拥抱小孩,亲昵无比,其目的是为了哗众取宠。再如:liberalism在汉语中所对应的翻译是“自由主义”,但汉语中的“自由主义”是指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的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汉语大词典),是一个贬义词;而英语中的“liberalism”具有明显的褒义,根据《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中的解释,它是“一种建立在相信事物发展、人的善良本性、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张保护政治和民众自由权的政治思想”;再如,在汉语中,“醋”常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交往中的妒忌心理,如“吃醋”、“醋坛子”,而在英语中“醋”只是一种调味品。因此,在翻译句子“他吃醋了”,不能翻译成He is eating vinegar 或 he is drinking vinegar而要意译成He is quite jealous 或He is full of jealousy /He is in his jealousy.
有些词或词组不能望文生义,谨防词义陷阱。
如下列英语中的表达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busboy在英美国家指“餐馆或旅馆的勤杂工”,而不是中文的“公共汽车售票员”,confidence man、personal remark、child’s play在英语中分别表示“骗子”、“人身攻击”和“容易干的事”,不能按字面意思对译成中文的“有信心的人”、“个人评论”和“儿戏”。再如:take your fingers out表示“动手干”不是“别插手”,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不能译成中文的“令人发指”而应译成“令人非常愤怒”,free living奢侈的生活(不译为:自由生活),small talk家常话(不译为:小小的谈话)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不译为:白白的夜晚),China rose月季花(不译为:中国玫瑰)。
而下列中文中的表达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摇钱树:不能直译成money tree,而按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应该是cash cow。
三角债:不能直译成triangle debts,因为三角债不真的表示涉及三方的债务,而是泛指多方债务,因此用chain debts才能表达出其意。
三、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世界上任何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词或词组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或来源典故。尤其是习语、成语、歇后语等等。
英语to pass the buck不能译为“把银元递下去”。根据“The words and their stories”(by Herbert Sutcliffeand Harold Berman,Voice of America,Washington,D.C. 1978) ,这个词源于赌博中:The phrase seems to have come to life in the gambling houses of West. There,a silver dollar was put in front of a player to show that he would be the next dealer to pass out the cards. A dollar,silver or paper,was called a “buck”. 后来被美国总统引用成“推卸责任”。President Gerald ford dramatized the phrase after taking Richard Nixon’s place in the White House. Ford announced in a spe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 that he had decided to pardon Nixon for any crimes he may have committed as President. Ford said such a decision had to be made by him alone,that he could not let others do it for him. “the buck stops here,” said Ford.再如:几百年前一位英国作家曾经说过:“Ah,each finger today is a thumb,I think”(啊,看来今天每个手指都成了拇指/手脚不听使唤)。因此“all the thumbs”就被用来指“手脚不听使唤”。还有“to talk turkey”、“to logroll”、“over a barrel”等所表示的“谈正经事”、“相互捧场”、“落入困境”都有其历史典故。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其意必须对这些词的源头了解清楚。
汉语中的绝大多数成语都有其出典。“此地无银三百两”,传说有个人把300两银子埋在土里,上面写了张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他的邻居王二看到后把银子偷走了,也留下字条“隔壁王二不曾偷”。这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喻要表白自己,却反而暴露自己。因此如直译成“There isn’t 300 liang of silver buried here”西方国家的人就不能明白其隐藏的意义,所以意译成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同样“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有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不能直译成“lose one’s lady as well as his men”,因根据它的比喻意思 “想占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损失” 来译成“try to make gains only to suffer dual losses instead”.
四、因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历史上航海业很发达,因此英语中产生了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惯说法,英语中有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的说法,表示“奋力图存,勉强渡过难关”的意思。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in the same boat表示“处于同样不幸的境地”,如:The twins both failed in the exam,so they were in the same boat(这对双胞胎考试都没及格,所以一样倒霉);spend money like water类似于中文的“挥金如土” ,因为英国的水太常见,太平凡了,类似的还有: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蝼蚁之穴,可以溃堤 life is compared to voyage/人生好比航海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乘风或趁热打铁。而对应地:汉民族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土地,因此常用“挥金如土”来比喻用钱的无度和随意;还有如:as we sow,so shall we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no gains without pains /不劳动者不得食,always taking out the meal-tub,and never putting in,soon comes to the bottom/坐吃山空。另中文中的“面如土色”,不能翻译成the color of earth,因为西方人以白种人居多,他们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惊吓都不会面如土色,因此可按他们的习惯翻译成as white as a sheet。
同时英国的天气变化多端,它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因此用有关天气的表达来喻指其它也就不足奇怪了。如:英语中after rain comes the sunshine 翻译成中文为“苦尽甘来”,等于sweet comes after bitterness;在英国是难得有好天气的,fair-weather可以用来比喻“风和日丽”般的人生坦途,fair-weather friend喻指不能共患难的朋友,fair-weather aircraft指无论什么天气都能飞行的“全天候飞机”。
同样,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素来崇尚“吃”。“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把“食”视为头等重要之事,因而产生了与吃有关的词语(许多饮食文化)。
如:在中国“鱼”是富裕的象征,“米”是主食,汉语中用“鱼米之乡”来喻指富庶的地方,但如翻译成the town of fish and rice会令英美人不知所措,因他们习惯吃面包、喝牛奶,因此可把“鱼米之乡”翻译成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汉语中用“添油加醋”来形容对某事的夸大其词的描述,“油”和“醋”都是中餐中的重要调料,加了它们,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但西餐和中餐不同,翻译时不能直译,如:经她的一番添油加醋,这件事情的性质竟完全改变了。应译成:After her adding highly colored details to this affair,the nature of the whole matter has been completely altered.
五、因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他们对已充满自信,不谦逊,自我表现欲强烈;而中国人常年受传统儒家道德的熏陶,“谦受益,满招损”,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如:待客时,尽管有许多精心准备的丰盛的菜肴,还会客气地说:“没什么菜”,“不成敬意,请多多包涵”等。但译成英语时,千万不能译成“There is not many dishes”,那样西方人会认为你主人待慢他、不热情,因此要按他们的习惯译成:I well prepared these dishes,hope you will like them. 再如:当西方人当面赞扬你You are so beautiful/great时,不能回答成“哪里哪里”或“一点也不”,而要谢谢人家的夸奖:You are so kind to say so/ Thank you.
结束语
除了以上所论的这些方面以外,由于信仰、价值观、社会环境等等的不同也产生了许多中西文化的脱节和差异。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的独特创造,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译者所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而是文字所组成的语意。”钱钟书先生也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因此对于在英汉文化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并避免。
参考文献:
[1]陈达.英汉互译理论与与践.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
英汉互译范文2
关键词: “龙” 文化内涵 喻意 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和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了一种文化现实。正因为如此,翻译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还包括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兰伯特(Lambert)和罗宾斯(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并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研究问题。正是这一时期,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宽阔的跨文化环境中,使得翻译研究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变革,人们把这场变革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使翻译研究者意识到,当代译论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发展研究,必须有一个多学科综合、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不同思潮互补的基础,翻译已由单一的“语言科学论”走向了“翻译文化论”。该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乔斯・朗贝尔(Jose Lambert)、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等。他们主要探讨译文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的翻译学者开始注重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诸如共同的规则,探讨翻译与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关系,运用新的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阐述。
在我国翻译界,同一时期也发生了这种文化转向。较早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是王佐良。1984年,他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翌年又发表了《翻译与文化繁荣》。此后,其他学者也纷纷发表相关文章。9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研究的结合更是朝更深层次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这些祥瑞动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对于“图腾”,《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变,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赋予更多的动物以更多的喻意,这些喻意源于动物,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含有动物名称的比喻性词语,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讨论“龙”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互译,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龙是最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
二、龙在汉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意
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相同或部分相同,或无任何联想或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乃至于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龙”就是这样一个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喻意的词。
1.龙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这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是一种能在陆地行走、在天空翱翔、在大海漫游,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龙是与皇帝相联的,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都纷纷自命为“真龙天子”, 龙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所用之物,如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利的象征;在民间,平民百姓更是把龙当做神灵,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善变化,利万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形象已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的国家比喻为“东方巨龙”,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这不仅赋予了“龙”以深厚的感情意义、丰富的联想意义,更赋予了它深远的社会意义。龙文化由此成了中国文化的“特产”,体现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个性。
2.龙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在西方,也有关于龙的神话。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一种形似体型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长长的形似蛇的尾巴、口中能喷烟吐火的凶残的怪物。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话,在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Marduk的对手Tiamato与Hittite神话中的Illuyankas,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一些圣徒如圣・乔治、圣・迈克尔都因杀死dragon而被视为英雄。在《旧约》的《诗篇》中也说:“汝把龙踩于脚下。”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 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在现代英语中,dragon被用以形容“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甚至还用dragon比喻悍妇。在欧洲有一个古老的谜语:What flies without wings,hits without hands, and sees without eyes?谜底是:the White Dragon。可见“dragon”在西方人看来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的猛兽,该谜语就是用dragon 指代“avalanche”(the dangerous waves of snow )。
可见,龙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寓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因此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为褒义词,如“成龙快婿”、“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而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三、“龙”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陈福康,2004:105/385),再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但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是不对等的,要把原文中各个层次的意义都再现于译文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因此在翻译“龙(dragon)”一词时,中文中的龙常采用直译法,而英文中的龙则舍形取义,以便与中国的龙的形象相区别。
1.汉译英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占领南京》)
The city, the tiger crouching, a dragon curling, outshines its ancient glories; in heroic triumph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en overturned.
②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in Asia (中文中之所以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称为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它们经济腾飞速度有如龙腾之势。但是,如果把它直译成“four dragons in Asia”,西方人必定难以接受。于是许多英文报刊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巧妙地把“龙”译为“tigers”。)
③望子成龙:to hope that one’s child will become somebody (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高贵权利地位,但是在英文中因无此意,故采取的是意译。)
④生龙活虎:full of vim and vigor (由于英语中龙指恶魔,故此处采取意译。)
为了区别汉语中“龙”与英语中“dragon”的形象,现在中文中的“龙”通常被翻译为“Chinese dragon”。
2.英译汉
⑤W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
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女人。
⑥The woman with a red hat in this shop is absolute an dragon!
这个店里戴着一顶红帽子的那个妇女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⑦Two fiery dragons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urious than they were.
他们当时凶恶极了,两条喷火恶龙也会难望其项背。
⑧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the son of a dragon.
我要饿死他,这恶魔的儿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dragon在英语中有“悍妇”之意,但是在中文中“龙”倾向于褒义,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直接用dragon在英语中的比喻义。
⑨the dragon of Wantley:贪婪的吸血鬼
⑩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它源于希腊神话:dragon’steeth为底比斯国王所播种,后成长为武士而相互厮杀。)
{11}a bit of dragon:飞扬跋扈的人
四、结语
通过分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正是由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异带来的,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承的,语言反映文化,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同的文化导致了各种翻译障碍,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文化意识,充分了解语言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J].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陈文.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丁薇.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浅探[J].文化研究,2009.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
[11]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1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4]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J].新闻爱好者,2009.
[1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7]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廖光蓉.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189-190,194.
[19]廖光蓉.源于圣经的词语[M].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31-32.
[20]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田樱花.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意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
[2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3]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上外教育出版社,2002.
[24]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6]张善升.英汉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差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04-105.
[27]郑岭.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动物词语[J].中州学刊,2006,(4).
[28]周玉忠.英汉语言差异对比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英汉互译范文3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负迁移 翻译技巧
一、习语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石。习语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从广义上讲,汉语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英语习语不仅包括谚语和俗语,还包括部分俚语。英汉习语是英汉民族生活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经历了长期的约定俗成并见于典籍流传确定下来的,蕴藏着各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众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哲理,素有民族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英汉习语,我们可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同时,透过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语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迁移与文化负迁移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M.S.James)。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迁移可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在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当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目的语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冲突时,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语言规则和模式套用目的语,导致语用上的错误,造成交际的困难和误解甚至失败。这种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被称作文化负迁移,它对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多方面的影响。
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由于英汉习语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在意义与表现形式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英汉习语互译常使英语学习者感到伤脑筋。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影响到英汉文化的迁移,影响到英汉双方能否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若要避免英汉习语互译中可能引发的文化负迁移,我们首先就要找出隐伏在习语背后的可能引起误会和文化冲突的因素,然后加以正确的理解。英汉民族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中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文化负迁移对英汉习语互译的影响不能轻视。
1.价值观念差异。价值观念涉及个性、谦虚、审美、时间、金钱及道德等,它植根于民族的思想观念之中,反映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同一种品质或事物,英汉民族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谦虚是优良美德,自古就有许多赞美谦虚的习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满招损,谦受益(Complacency brings losses,while modesty brings benefit.)”。英语民族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看来,谦虚是自信的反义词,是缺少自信的表现。有关“谦虚”的习语也常带有贬义色彩,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肉吃)”,“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谦虚源于胆怯)”。如不熟知英语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把这些习语按表层意思逐字译成汉语,中国人就会觉得难以理解,从而造成文化负迁移。
2.风俗习惯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约定俗成、一脉相承,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制于它,外民族常常难以适应,严重时甚至出现“文化休克”。各民族丰富的风俗习惯是习语赖以生存的基础。“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的共性,但“食”在英汉民族习惯中有很大的区别。英语民族的食物通常以面包和蛋糕为主,英语中就有许多与它们有关的习语,如“take one’s bread out of 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等,英译汉时为了避免英语对汉语造成的负迁移,这些食物名称由汉民族熟悉的词语替代了。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象征喜庆与吉祥,白色表示伤心与悲哀,在英语国家中,白色代表纯洁与明亮,如习语white handed表示美丽,white moments of one’s life为“人生最得意之时”之意。汉语“红白喜事”指喜事与丧事,但若把它按字面译成英语,则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英译过程中受汉语的影响,直接把它译成“weddings and funerals”更利于人们理解与接受。
3.差异。宗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汉民族宗教背景和信仰不同,在西方社会,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过去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出现了许多反映当时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之人),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宁在地狱为王,也不在天堂为奴)”等。实际上,汉语中的“天”并非完全对等于英语中God的或Goddess。因此,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译成英语时,把习语中的God变成Heaven更恰当,这样可以避免受英语文化的影响。有的习语借用教堂作比喻,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把它译成“像庙里的的耗子一样穷”的话,就是受汉语文化的负影响,没有弄清楚英汉差异。中国庙宇里常摆放着供佛的供品,庙里的耗子常有食物可吃,不会穷得那样可怜,而西方教堂没有供品,把它直译为“像教堂里的耗子一样穷”“赤贫如洗”更佳。
4.思维方式差异。英语民族强调个体、逻辑和抽象思维,汉民族更注重整体、直觉和具象思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习语往往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喻体。英汉语言中有许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但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设喻时喜欢使用本民族文化中熟悉的食物。如汉民族自古就对竹子有好感,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蓬勃兴旺。“雨后春笋”常直译为“spring up like bamboo after a spring rain”,其实这是英译过程中汉语造成的文化负迁移,如用英语民族熟悉的mushroom来替代bamboo更容易让人接受。类似的有“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tread upon eggs(如履薄冰)”等。
(2)相似的喻体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龙”在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与“龙”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但如果把“望子成龙”译成“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就是汉译英过程中文化负迁移的典型的例子。英语中dragon是“怪物、魔鬼”之意,如果说人有点“dragon”的话,则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因此,英译中把dragon换成tiger更符合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此外,还有一些像magpie(喜鹊)、turtle(龟)、peacock(孔雀)有关的习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都要防止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负面干扰。
5.自然环境差异。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习语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汉语中许多农谚就是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他们知道“斩草不除根,逢春必又生”、“根不正,秧必弯”。英国是个岛国,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大海息息相关,“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all at sea(知所措)”等习语就来源于水手的航海术语;海洋性的气候使英国伦敦成为著名的“雾都”,用“not have the foggiest(根本不知)、in a fog(困惑)”等习语形容人或事就不足为奇了。在汉译过程中,人们都看不见原来习语中的“海、雾”了,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对汉语的负迁移。
6.历史背景差异。英汉民族各自悠久的历史背景进一步丰富了英汉习语,但它们又为英汉交际和翻译带来了众多障碍。在翻译时,首先要弄懂典故的意蕴,注重民族文化特色,采取恰当的译法,以避免由此产生的文化负迁移。如“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译成汉语典故“鲁班门前舞大斧”,两者结构和意义虽然相近,但给英语习语带上了浓厚的中国历史色彩。
四、教学中的英汉习语互译技巧
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英汉习语互译翻译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把一种语言中的习语所表达的信息准且无误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避免交际双方错误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对方,造成翻译中文化负迁移的产生?
1.直译法。在能确切地表达原义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为了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一般习语采用直译法。如“对牛弹琴”通常直译为“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它可以使英语国家的人望文知意,虽然在英语中可以找到同义习语“to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但它出自《圣经》,明显带有西方色彩。
2.同义习语借用法。英汉部分习语不但意义和隐义相同,而且内容、形式和色彩及形象或比喻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截了当地借用同义习语。如“油嘴滑舌”(to have a well-oiled tongue),“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to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但在使用时仍需特别小心,如“pull one’s leg”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语中的“拖后腿”,其实英汉两习语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翻译时不要被英汉习语的貌合神离现象蒙蔽,切勿望词生义。
3.意译法。当英汉习语无法直译,或直译与原文整体不协调,或在目的语中找不到适当的习语可借用时,只好舍弃某些习语形式上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使用意译法。
4.结合法。在上述方法都无法把原习语意思表达出来时,可采取同时兼用上述几种方法中的两中来翻译,此方法有很强的灵活性。如“后台老板”译为“wire-pulling boss”,就是借用同义习语“wire-pulling”,再结合“老板”直译的方式;“眼高手低”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To have sharp eyes but clumsy hands”。
总之,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英汉习语间的互译,实际上就是英汉语言间的交流与整合,就是英汉文化的相互传递。因此,教师要深刻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负迁移,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
[2]秦秀白.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英汉双解)[Z].天津:天津科学出技术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
英汉互译范文4
关键词: 模糊语;英汉互译;跨语言;跨文化交际
自然语言是开放的,由于个体的生活经历、地域、文化的差异,个体与个体,民族和民族对某个语言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人们经常使用许多模糊概念和表达模糊概念的词语。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L.Zadeh)提出了“模糊集”(fuzzy sets)的问题。这个新学科的出现,被视为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翻译,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日益突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从模糊语言学角度来探究英汉互译过程中模糊语现象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模糊语言学理论方面浅谈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模糊语的方法及策略。
一、双关语和委婉语的模糊性
(一)双关语
伍铁平先生说:“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会非常累赘。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双关语赋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和模糊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许多人喜欢用双关语为他们的话语添加暗含韵味。模糊有时能起到精确所起不到的作用,其语用效果极佳。例如,在一家餐厅里,服务员和顾客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Waitress: “Sir why do not you eat the fish? There is so much suffering in your stomach?”
Customer: “Oh! Long time no see (sea)”
客观世界中,精确和模糊组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彼此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在上面的引用里,“see”和 “sea”是同音异义词,说话人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双关语的模糊性,乍听起来顾客彬彬有礼,实际上他不吃鱼的原因并不是胃痛而是对饭店的鱼不新鲜在抱怨,不失幽默。Interpreter将其译为看见(see)还是海水(sea)呢?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一方面用最少的语言单位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让语言变得栩栩如生,这恰恰是模糊语言的微妙之所在。
(二)委婉语
刘纯豹先生在其《英语委婉语词典》中指出,根据所表达的事物禁忌与否,委婉语可以分为两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传统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两者表示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若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话和溢美之词,与禁忌语无关。下面从模糊语言学角度出发,从传统委婉语方面分析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使用。
通常,委婉语来源于希腊语的单词euphemismos,意思为说好话。委婉语更加间接、温和、礼貌、优雅,语言不带有攻击性。当说话人或作者采用委婉的表述来避免使用言辞的直接、尖刻、侵犯性。事实上,世界文化有重叠的部分,因此不同的语言也会有共同的特点。在很多文化中由于害怕死亡,死亡是人们恐惧而忌讳的话题,人们从心理上对之敬而远之,人们避免使用与死亡相关的词语,往往采用模糊概念来表达。随之而来,一些对死亡的委婉表达应运而生。英语国家,人们往往不直接用“die”,而是用“go to a better world”,“be with God”,“to see Marx”,“pass away”,“kick the bucket”等表述。在汉语中有大量的词汇,如“升天了”“走了”“睡着了”“逝去”“归西”“驾崩”等等。译者应根据文体的不同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会起到一个化消极为积极的效果,使言语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二、色彩词和称谓词的语用模糊特征
(一)色彩词
产生颜色词模糊性的原因除了颜色本身原本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颜调的数量之大颜色词的数目却十分有限这两个特点之外,还同人的心理感受有密切关系。色彩的关联意义诠释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环境中的颜色所产生的情绪及象征意义会因文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应该将“害了红眼病”译为“green-eyed”而不是“red-eyed”, red环境中产生的情绪是热情、愤怒、敌对、充满活力的,它的象征意义是幸福、焦虑、罪恶、积极的。green的情绪是凉快、愉快、控制、从容不迫的,它的象征是安全、和平、冷静、嫉妒的。罗素曾以red(红)为例,说明颜色构成一个连续统,有些色彩我们说不准究竟是红色还不是红色。当然,语言对颜色的分割是复杂的,同一色彩与不同文化相联系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1884―1939)在20世纪20年代也谈到词的模糊区域,他称作blend area(交融区域)。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义的模糊性是对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再现。
(二)称谓词
在不同文化中,由于亲属称谓的不同,产生了语意空缺和模糊概念。例如在中国对于男性旁系年长亲属的称呼,如 “叔叔”“姨夫”“舅父”“姑父”“伯父”“表叔”,用一个英语单词“uncle”(上位义)可以指代上面所有称谓。一个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遇到uncle,aunt,cousin会苦于无法确定所指,甚至是brother和sister也要通过添加限定词来明确年龄长幼,如elder brother和younger sister。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严格注意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空缺,探寻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达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准确转化。《红楼梦》第三回有这样一句话“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外孙女儿似的・・・・・・”。在这个历史时代背景下,嫁出的姑娘如泼出去的水,只有儿子的后代才被封建家族视为正统的血脉关系。众所周知,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贾敏又是老祖宗的女儿,王熙凤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地强调了家族中男性血缘关系的核心地位。可是“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的表述为granddaughter,在字面上并不能够将直接血缘关系和间接血缘关系区分开来。如果仅仅通过借助工具书,刻板地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无法找到准确的对等,更谈不上体现原文的文化精髓了。比较而言,杨宪益先生的译文较为准确,“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 She does no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 a Chia.”
三、模糊语的感彩
文化语境在帮助推测判断意义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翻译实践中仅借助工具书实现原语中的模糊概念在目的语中精确意义对等,往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日见倦怠,就会觉得长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And if, 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the thought of death will be not unwelcome)。在汉语中, “长眠”并不仅仅是指通过睡眠、休息来恢复体力的一种行为方式,而是对死亡的委婉表达。这个委婉模糊的表述体现了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和模糊的民族心理色彩,认为直接表达“死亡”是一个禁忌,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上下文线索来理解,提醒和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华夏文化。又如在“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当宝玉被父亲打了之后,黛玉去探望,她心中有很多情感要表达确无从说起,最后她含泪说道:“Never do such thing again”(你都改了罢)。在这个特殊的氛围下,这个简短的模糊话语背后揭示出黛玉心中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宝玉怜悯与同情,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窒息人性的封建礼教斗争失败后的悲伤。没有人物生存的文化时代背景,读者就无法体会宝玉和黛玉间的复杂情感,以及文章背后作者的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神韵是一种模糊现象,只能够用模糊翻译模糊。俄罗斯著名诗人马尔夏克说过:“逐词逐句地翻译是不行的。…… 逐词‘准确’翻译的结果并不准确。”
四、结语
总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通过模糊性阐释与接受,处理好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各自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关系。在英汉翻译研究中,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入手,通过英汉的比对分析,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个性,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人类语言中不可能没有模糊概念,不可能完全用精确的表述诠释模糊的概念。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没有模糊词语,就没有人类语言,更谈不上不同两种语言间的忠实转化。那么,翻译工作就要求我们通过相应的精确或模糊用语的表达,创造出能为后来读者进一步模糊阐释与接受的译文文本。现今社会不仅要求译者熟练地掌握翻译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同时要求译者具有相应的模糊语言学知识体系,并通过刻苦实践、积极创新,以高度的使命感去构建这座中西方文化交际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张维有.英语词汇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 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 Joanna Channell, Vague Languag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互译范文5
Everythingandeveryonehasapositiveandnegativetwoaspects。
Dearfriends,happyNewYear!
新年到了,我非常的开心,但也有一丝失落。是因为,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很好。但那个曾经的,充满了生机和幸福又带有激情的2012过去了。
英汉互译范文6
【关键词】词汇搭配;目的语;源语
首次将“搭配”这一概念引入语义学理论的是语言学家弗斯(Firth)将搭配(Collocation)定义为“基于惯常的共现关系而衍生出成语性或惯用性语义关系的独特性词语组”。随后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搭配做出了不同的界定。里奇认为,搭配简而言之各个单个词语独特的属性,搭配意义是指一个词语由于通常出现在它周围的词语的意义而获得的各种联想。辛克莱将搭配界定为一个文本中两个或多个词语在彼此相隔很近的空间内出现的现象。搭配即搭配关系。通俗地讲,搭配就是指一些词经常较固定地和另一些词用在一起。用语言学上的术语来说就是词语在同一序列中的共现(co-occurrence)。共现的词语之间存在这一种相互期待,即搭配关系。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词语搭配研究的新途径,从而对搭配问题形成更加完整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丰富了搭配理论。
不可否认搭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语的语义,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帕默曾说过:一个词语的全部可能的搭配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实质上就是该词语的意义。由此可见搭配与语义的决定关系。就汉语中的“打”字而言,它有二十几个义项,对其意义的确定就只能靠其前后的搭配关系:
打毛衣(编织)、打酒(买)、打杂儿(做)、打官腔(操着)、打水(取)、打炮(发射)、打针(意为“注射”)等。同样,此原则同样适用于英语中,如heavy:
a heavy blow有力的打击a heavy crop大丰收heavy traffic拥挤的交通heavy applause热烈的掌声heavy discussion重要的讨论heavy smoker烟瘾很大的人 heavy schedule安排紧凑的日程a heavy investor巨额的投资者a heavy rain大雨a heavy thinker思想深沉的人)等。如上例子不难说明一个词的义项之多,导致其搭配问题何等之复杂。
正因为如此,许多翻译研究学者均对搭配给予了极大关注。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首先就是要实现其中所涉及的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在搭配方面的跨越。众所周知,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通性,这是翻译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歧异性。对于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是非常自然的搭配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却不一定如此。这也正是翻译常常面临重重困难的原因所在。而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之一便是搭配。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一律将目的语中的词语搭配去套译源语中的词语搭配,势必会产生搭配不当的问题。就英汉互译而言,由于英语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歧异性,更是不可以一律使用汉语的搭配方法去套译英语的词汇搭配的。也不可以一律使用英语的搭配方法去套译汉语的词语搭配。比如,汉语中有长处和短处之说;但英语中却只有shortcoming之说。两种语言之间搭配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可见一斑。
因此,纽马克曾说到:“只要在源语中有普遍接受的搭配,译者就需在目的语寻找并运用其对应语,如果该对应语存在的话”。但很多时候,因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歧异性,要在目的语当中找到源语的搭配的对应语很难。就英语和汉语而言,搭配方面确实存在着完全对应的状况,但多数情况却只存在部分对应或不对应的情况。英汉互译时若存在部分对应或不对应的情况,译者应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图式,在目的语中寻找一个与源语的搭配在意义上和功能上相当的表达来再现原文信息。
下面,就英汉互译过程中所碰到的涉及搭配的主要情形予以描述并就如何在此情况下进行语言之间转换提出一点拙见:
1)源语中同一动词因其意义笼统,可与不同名词搭配,在目的语中需要运用能与名词搭配得当的不同动词进行表达。如:
打毛衣to knit a sweater打杂儿to do odds and ends打官腔to talk like a bureaucrat打炮to fire a cannon打针to give or get an injection
另外,有些情况下在将源语中的动词翻译成目的语时,可根据语体风格的正式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法。如主持工作(to take charge of work)、主持婚礼(to preside over the wedding ceremony)、主持公道(to uphold justice)。
2)源语与目的语均有各自的习惯性搭配,翻译时须尊重目的语的搭配习惯。例:
学习知识不是to learn knowledge , 而是to acquire knowledge;
生活水平不是standard of life ,而是quality of life;
好票不是good tickets,而是good seats;
强硬措施不是strong policy ,而是 toug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