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喜欢孤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喜欢孤独范文1
常常在黑夜中凝望
淡淡的月光似一汪湖水
幽静 深邃
四周一切都已入睡
远离的白天的喧哗
才发现
世界原来是如此静美
偶尔清脆的虫鸣
足以让我陶醉
望着那无尽的 撒着月光的安详的黑夜
我的心也变得平静了
喜欢孤独范文2
寂寞是什么呢,寂寞就是身处与众多朋友喧哗的中间拼命地想去忘记一个人却总是无何奈何的反复想起,也是拿起兜里的钱包看到照片中温柔微笑的你时心中那莫名的疼痛。于是表面上勉强的笑意,似乎预示着你正在远离寂寞,但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却始终困饶着你的内心,偏偏是这样,想要刻意的忘记,却无法自己的想起。
有时候也反问着自己:你孤独吗?也许是吧,但好象根本不是,我喜欢孤独,却最怕寂寞,因为没有被分担的寂寞是绝对的寂寞,有时候我很孤独,但我却不落莫。
寂寞也是你迫切的想要看你所忠爱的那
想起一些文字时,才发现那本书已经被忽视在了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于是你拼命的去找,翻箱捣柜却没有丝毫的痕迹,当你后悔的重新去买的时候却发现那已经成了绝版。
寂寞是突然领悟了临分别时,你放在遥远的他那的一颗心的孤独,以前的它是那么被宠着,相隔这么远你竟然等感受到它的炽烈,但现在却冷的出奇的痛,有一种被慢慢残忍地撕裂的感觉,但是你又不得不去承受。于是寂寞也是失望过后的无望,悲伤后的失落,等待中的无奈,想要争取时的彷徨,继续中的迷茫。
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喜欢孤独范文3
【关键词】 孤独;家庭特征;生活质量;精神卫生;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36-03
孤独症(Autism)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1]。迄今为止孤独症的病因还未明确,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为康复训练[2]。在实践中发现,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使儿童父母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已经影响到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3]。因此,对孤独症儿童父母以及整个家庭的关爱已经成为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生存质量发生的变化,以期改善其家庭环境,促进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组:收集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进行行为训练的患者47例,均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副高职以上的精神科医生或儿科医生诊断,符合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患儿平均年龄为(4.49±1.31)岁,其中男童40例(85.1%),女童7例(14.9%),男、女比例为5.7∶1。对照组:在普通幼儿园儿童中经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未发现有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发育延迟者为入组对象。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父母文化、职业因素进行1∶1配对。要求与病例组儿童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基本接近。对照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4.42±1.23)岁,与病例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职业构成、文化程度与病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儿童父母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家庭环境因素调查 家庭环境调查与评价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4],该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应用于描述不同类型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机状态下的家庭状况。本次调查根据实际需要,调查了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5个因子。所有条目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各分量表分别计分。
1.2.2 父母生存质量调查与评价 父母生存质量调查与评价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5]。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方面的内容。各领域得分严格按照使用指导中的计分方式进行计算,均按正向计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若问卷中有20%缺失,该问卷剔除。如果1个领域中有不多于2个问题条目缺失,则以该领域中另外条目的平均分代替该缺失条目的得分。以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x±s)为分界值,将生存质量分为好、一般、差3个级别后,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
1.2.3 质量控制 病例组儿童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依据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且结合孤独症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的得分情况。病例组家长问卷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指导填写;对照组家长问卷由幼儿园统一召开家长会,集中指导填写。
1.2.4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号,利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双份录入,并利用Visal Foxpro 6.0软件进行双份检核,确保数据准确性。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家庭环境比较 由表1可知,孤独症与对照组儿童的家庭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和娱乐性4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1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父母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比较 由表2可知,病例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中,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2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父母生存质量分级比较 见表3。
结果表明,分级之后生存质量各领域的构成仍存在明显差别,病例组父母生存质量各维度分级为“好”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3个因子得分均明显较低,矛盾性因子得分较高,说明了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缺乏良好的亲密度,缺乏稳定的互助和支持关系,家庭的社会和娱乐活动也受到了显著影响,从而导致矛盾的产生,与周长虹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决定其家长要面对很大的压力,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对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对该疾病现实的困惑、无奈与对患儿未来的担忧,可能是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造成家庭环境不良氛围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不良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这既不利于儿童的康复治疗,也严重影响了父母的生存质量。
调查还发现,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均低于正常组儿童父母,且生存质量各领域的构成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治疗、抚养等方面付出的过多精力和所面临的压力,对其正常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得到诊断后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患儿比例较高,家长重视度相对较高,不断需要寻求各种治疗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6]。因此,长期为患儿康复而奔波,可能终日处于身心疲惫状态。此外,有研究证明,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的支持和对父母帮助是有效的[7],但目前明显不足的康复资源和不尽完善的孤独症康复服务体系,使家长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遇到的问题不能实际地、有效地解决;家长面临强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双重压力,多方面的困难导致父母的生存质量在各方面都出现下降的情况。所以,专业人员应该更多地面向孤独症患儿家庭,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改善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父母身心健康状况较差,会导致精力不足,也会使其情绪低落,对儿童的态度不良,对子女教育关心减少从而更加影响孤独症患儿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的人际关系不良,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其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影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效果。Bergeron[8]研究结果也发现,家庭特征和儿童素质是导致儿童疾病和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比家庭经济状况更重要,支持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病理心理学的假设,即诸如社会经济状况这一类远端因素(远变量)对儿童的影响,会受到家庭特征和儿童素质这一类近端因素(近变量)的调节。远变量主要指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会人口学特征,近变量主要指儿童特征(遗传的、神经生理的和心理的特征)、家庭特征(父母应激、父母的心理问题等)和亲子关系。以往的研究也证实,父母关系、父母的身心健康状况、亲子关系和交流情况等因素在儿童的病理心理发展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9]。
结合本文的研究,和其他研究证明父母的生存质量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育存在明显的影响[10-11]。提示父母的生存质量下降和家庭环境的不健康状态,都有碍于孤独症儿童今后的康复和成长,进一步对家庭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应该更多地关注孤独症群体及他们的家庭,进一步完善孤独症康复服务体系,为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康复的顺利进行与家庭的和谐安定。
4 参考文献
[1] 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4.
[2] 陶国泰.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08 - 215.
[3] 周长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山东:青岛大学,2007.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8.
[5]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8-294.
[6] HUTTON AM, CARON SL. Experiences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rural New England. Focus Autism Other Dev Disabil, 2005, 20(3): 180-189.
[7] GRAY DE. Ten years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J Intellect Dev Disabil, 2002,27 (3): 215-222.
[8] BERGERON L, VALLA JP, BRETON JJ, et al. Correl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Quebec general population of 6 to 14-year olds.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0, 28(1): 47-62.
[9] 隋焕平,刘爱书,武丽杰,等.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95-1496.
[10]刘爱书,武丽杰,李惠杰,等. 父母生活质量对城乡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4):273-275.
喜欢孤独范文4
关于礼仪:
先问人家有什么禁忌
《共鸣》:李教授您在讲座中提到的礼仪,和我之前所了解的礼仪有所不同,您觉得礼仪最核心的是什么?
李宁利:我讲的不是一般的待人接物礼仪,我着重强调的是礼仪中的禁忌。端茶送水、待人接物等现代礼仪我们已经很熟悉,我讲的不是如何端茶倒水,而是在端茶送水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禁忌?是结合各国文化背景来讲的礼仪禁忌。
《共鸣》:对他国礼仪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触及别人的禁忌?
李宁利:如果你对别人的文化不是很了解,首先要以热情的姿态询问人家该怎么做,有什么禁忌。譬如点菜,你要先问客人有哪些饮食禁忌,而不是先问客人喜欢吃什么。喝不喝酒也要事先询问,如果喝酒,再问客人喝哪种酒。热情的姿态,多问,征求他人的意见,这样就能避免出错。
关于亚运:
是一次对广州市民的素质教育
《共鸣》:这次广州亚运会提出了和谐亚洲概念,亚洲各国的文化差异相当大,那各国之间如何达到和谐?
李宁利:和谐有两种表现方式,有人认为一体化就是和谐,比如欧洲,使用统一的货币、免签证,有统一的经济联盟组织;但亚洲因为文化多元,民族复杂,不可能达到这种一体化的和谐,只能是相安无事。相安无事也是另一种和谐,这犹如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邻居,互相理解,互不干涉,,相安无事也很好。亚洲各国的文化不同、千差万别,让差异消融、达到一体化的和谐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保持相安无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发展空间,我们别想谁把谁征服了,而是彼此相安无事,互相尊重地生活在一起。我想这也是一种和谐。
《共鸣》:亚运之后对广州的市民素质有什么样的提升?
李宁利:亚运会是一次广州市民素质的大演练。相关的宣传教育在我们申请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就开始了,譬如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通过这几年的宣传,许多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素质我想已经深入广州市民心中了。
以志愿者为例,通过参与亚运会,所有人都知晓竞赛流程,知道怎样去观看比赛。另外,政府部门通过知识讲座,书籍的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了亚洲的文化。
就学校而言,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都是借助亚运会对亚洲的文化和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亚运会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亚洲文化的平台,给所有人提供了关注亚洲文化的信息。
同时我们又深入了解了广州文化。我们要推广广州文化,当然自己要先了解。对这个城市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全面的提升。
关于读书:
每个人骨子里其实都喜欢读书
《共鸣》:您本科是学考古的,而现在又是人类学,跨度挺大的,您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向大家介绍?
李宁利:我见到的凡是还有机会读书的人,我都会劝人家去读书。很多人没有读书的欲望,原因在于没有获得相关信息的刺激。我们读书不是漫无边际的,应该是有所取舍。怎样取舍?你就得有信息,你得知道你想了解什么?譬如我今天来做了这样一个讲座,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有关亚洲文化的信息,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亚洲某个国家,你就会去寻找相关的书来读。更多的信息汇聚到一起,不断促进你去看书学习,这样你的知识积累就会越来越多。
《共鸣》:但有些人说,我就是不喜欢读书,对书根本就不感兴趣,那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一本书适合这些人读了呢?
李宁利: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喜欢读书。每个人都有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会有某一类书记载或描述着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在解读着你的兴趣。只要你的兴趣在,就有读书的渴望。为什么你没读书,读书很少呢?因为刺激你读书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譬如有人告诉你吃木瓜挺补的,那你就会去查、去了解有关木瓜的知识,那么就会有一本书给你相关的解答。
读书有用,这个已经不用再宣传了,怎样去读书,才是重要的。通过知识讲座、甚至朋友聚会不断地接收各种信息,带着这样的信息去读书,每一本书都会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不断的扩展,让感兴趣的信息带着你去读书,日积月累,你的知识就会更加丰富。
《共鸣》:您是大学老师,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去获取信息?
李宁利:学历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提供信息的教育,大学会提供很多信息给你,让你从这些信息中寻找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我跟学生一直这样讲,大学的课堂不是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有用的,但每一节课都会给你很多的信息。可能一节课你就在5分钟内得到一个感兴趣的信息,这个信息会带着你去读书,这样你就一定有所获了。逃课的学生就得不到任何信息。
我从本科读到博士,这样的学历教育,给了我很多信息,信息引导我去看书,慢慢的知识面就宽了。大学里无论什么讲座,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听,不懂不要紧,你只要去了,就会有一个你想懂的信息。或者说你当时没懂,偶然再提起时,你至少不会觉得陌生。譬如纳米我不懂,但是我听过一个相关的讲座后,慢慢地也可以理解了。
喜欢孤独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22-02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病,多表现为骨质总量水平和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并遭到破坏[1]。老年人多因为体内钙的缺失而成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他们的身心都倍受煎熬。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即护理干预。但就护理干预这一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和效果,还有待考证和定量的分析。本研究以护理干预前后的骨密度数据为关注点,通过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探讨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到本院就诊的经本院使用日本阿洛卡超声骨密度仪(AOS-100NW)测量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例中随机抽取年龄在60~80岁,2009年12月~2010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骨质疏松病史及治疗史相似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40例,其中,女144例,男96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0例,女72例,男48例,两组其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选取病例中均无骨结核、肿瘤、软骨病等其他可能影响到骨密度的疾病。
1.2 方法
入选患者中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了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半年期的护理干预,之后用日本阿洛卡超声骨密度仪(AOS-100NW)分别测出两组中每人腰椎骨密度数据并记录。护理干预的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
1.2.1.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定期的沟通和关注,使其心情舒畅,很好地配合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战胜骨质疏松的信心和决心。
1.2.1.2 很好的利用社区平台,与居委会长期合作,编写老年骨质疏松症知识的宣传材料,组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专题讲座以及观看健康保健录像,定期组织活动及论坛,方便患者对治疗的体会进行分享,同时把专家请到社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等等。
1.2.1.3 通过相关医学书籍及其他媒体的推荐,使患者和其家属对骨质疏松症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对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及护理措施等知识有所掌握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加以预防和治疗。同时对该种疾病的发病人群、发病比率等以告之,帮助患者及家人对该疾病有更客观和清晰的认识,避免因不了解病情等造成心理负担,从而间接影响骨质疏松的治疗。如果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内分泌系统也就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这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患者的恒心、毅力、耐心、信心以及愉悦的心情,会使治疗事半功倍[2]。
1.2.2 不良生活习惯的矫正
1.2.2.1 不良的生活及作息习惯常常会使骨质疏松症无形中加重,因此要告之患者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延误甚至加重疾病的治疗,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患者及家属对前期已经存在的相关不良习惯进行矫正,比如不科学的饮食结构,挑食偏食以及过咸过甜的食品等;比如长期酗酒和抽烟,加上不正常的作息习惯,从而导致精神状态差,处于亚健康状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愉快、精力充沛。
1.2.2.2 鼓励患者多吃含钙较高的食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比如新鲜的瓜果蔬菜、豆制品、海产品等。同时也要让患者知道哪些不当的行为可以引发并发症,使其加以关注,避免骨质疏松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比如早上起床不能太猛,要坐起来后稳一稳再起,上厕所和洗澡也是同样,忌过快过急。上下楼梯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及时使用扶手避免摔倒和打滑,注意鞋跟的高度和舒适度,避免给足部和腿部骨骼造成损伤。总而言之,即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病的保健意识。
1.2.3 运动干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量身订做适合的运动计划,并对运动量有一定的规定,帮助患者通过达成锻炼目标来进一步治疗骨质疏松。鼓励患者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慢跑、反复上下楼梯、上下坡路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以轻度疲劳为限,采用渐进原则,由小渐大,且忌运动过猛给肌肉和骨骼带来损伤。每次锻炼的时间为0.5~1 h,一周坚持2~3次。锻炼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适当增加日光照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对骨骼有好处[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采用t检验,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检测的骨密度(BMD)进行比较。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4],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过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样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骨密度均有大幅度增加,分别为6.31%和7.81%,相比之下,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样本增幅却很小,分别为1.90%、2.78%;同时,无论是哪一组中,经过半年的治疗,女性的骨密度增长幅度普遍大于男性,治疗效果相对更明显。但是女性的骨密度均低于男性。详见表1。
3 讨论
由统计结果不难看出:进行过护理干预的观察样本中,男性与女性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骨密度均有所增加,且增幅均远大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得到治疗和缓解,效果好于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组。对照组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虽然有所改善,但微乎其微,其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性别角度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女性在接受护理干预后骨质疏松病的改善情况较男性更可观,更能体现出护理干预的价值。
骨密度与年龄是成反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下降,人们的锻炼减少,各种病痛的接踵而至常常导致卧床的时间增多,肌肉缺乏锻炼,骨内的血液循环也随之减速,带来骨内基质和矿物质的流失。伴随着维生素D合成能力降低,肠道钙磷吸收能力下降,食欲不振,钙摄入量减少等原因,一并造成骨量丢失增多,椎体压缩变形、骨折或脊柱变形前曲,腰背肌加倍收缩以纠正这种不良状态,从而使肌肉疲劳甚至痉挛,导致疼痛[5]。
同时,从统计数据中也不难分析出,在同一个年龄段中,男性的骨密度均高于女性。女性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易发群体,原因是女性进入老年,均已绝经,伴随而来的是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这将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流失加速。
护理干预工作已由疾病护理转变“整体护理”的理念,其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心理和精神状态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单纯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负作用大,而且见效慢。而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培育积极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来,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以上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护理干预会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唐僬灿. 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8(2):84-86.
[2] 李敏文. 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J].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7):959.
[3] 李燕燕,林可可. 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影响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20-921.
[4] 弓健,徐浩. DXA骨密度测量质量控制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研究[J].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6):333-335.
[5] Kates SL,Kates OS,Mendelson DA. Advances in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J]. Injury,2007(38):7-23.
喜欢孤独范文6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
引言
《百年孤独》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作者是哥伦比亚当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加西亚・加布里埃尔・马尔克斯。这部作品经过作者精心布局和巧妙构思,历经18年才写作完成整部小说,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巨著。作者在小说里面透过虚拟构建小镇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兴旺与衰落的历史,象征性地展现出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小说《百年孤独》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预言,全篇充满了象征性的色调,作者将荒诞不羁的描述以及夸张等多重写作技巧精妙绝伦地杂糅融合为一体,让这部小说洋溢着令人称奇的魔幻魅力,几十年来经久不衰,受到世界各国家读者的喜爱。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巨著成功地引发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马尔克斯也因《百年孤独》一举成为誉满天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并于1982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魔幻现实主义和拉美文学的发展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拉美文学的发展开始步入爆发式阶段,各类旧有文艺流派在这时展开激烈磨合,在这样一个诸多文明形式融汇集合的交叉口,文学体裁开始以全新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拉丁美洲文学作品在这块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悄无声息地从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而这一突发巨变被视为世界文坛的爆炸巨响。在拉美爆炸式文学进步表现的大潮当中,涌现出四类极其富有特色的艺术流派,人们将这些流派称作拉丁美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支柱。[1]在拉美文学这四大支柱里面,魔幻现实主义是最具有象征含义的代表,而拉美文学当中冠绝一时的莫过于史诗型巨著《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这一词语来源于德国学者弗朗茨・罗于在20世纪20年代刊发的一部讨论关于后期现代派的美术作品《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了“魔幻”这个词,将其和“神秘”一词予以区分。在他看来,“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感并非透过直观展现才可以被大家知晓,它是隐匿于客观存在之后且一直在活跃的。”在他以后首位使用这个词的是拉丁美洲文学家乌斯拉尔・彼特里。在这位作家看来,魔幻现实主义是大家关于真实情况的一类极富有韵味的揣测,或者可以说它是一类极富有韵味的反对。在普遍情况下,文学界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解读可以划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狭义的,一个是广义的。狭义层面特别指拉丁美洲文学家引发的具有区域性质的文流。这当中的著作一般是通过小说载体表现,这类小说多半带有史诗性的色彩,通常作品描绘了拉美社会环境状况与传统风俗。然而拉丁美洲现实主义与普通现实主义流派之间存在差异,前者小说中常常将诸多超自然现象融入其中,牵扯很多错综复杂的故事内容,洋溢着神奇魔幻的色调。因此,在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根基之上产生了广义层面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流派与传统文学流派具有本质差异,它是带有史诗性色彩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与拉丁美洲别具一格的文明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块瑰宝。
二、《百年孤独》展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用自己特有的角度来对拉美大陆的历史展开了细致研究。小说不但吸取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还将本土文化当中具有特色的奇幻故事融合其中,最终构成马尔克斯所特有的创作方式。小说的情节在虚拟构建的马孔多小镇里展开。作者描写了布恩迪亚七代家族历经几十年的兴旺衰落、悲欢离合,饱含了其民族文化背景下人性中牢不可破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故事内容涉及到拉丁美洲社会的诸多角落,这里面有社会大环境、战役、家族生活以及人物矛盾等,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拉丁美洲社会文化的缩影。《百年孤独》中展现出了宏伟壮阔的气势与诡谲奇妙的想象,马尔克斯通过粗犷的手笔勾画了这块历史悠久而又满目苍茫的土地近百年的巨大变化,将哥伦比亚甚至拉美区域上发生过的时代巨变和社会现实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读者眼前。[2]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重点体现在特有的时空结构、扑朔迷离的故事内容和多重文学写作技巧的融合之中。
马尔克斯打破了以往守旧的单线叙事的方式,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各不相同的遭遇,而陈述却都是从最终结局展开的,然后回头讲述开端,最后再回归至结局。类似的写作方式在陈述过往时反复被用到,它变成了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陈述事件的一个固定模式。此外,叙事情节中嵌入另一个故事也是《百年孤独》特有的时空性展现。在作者陈述事件时,小说里面的角色也在回顾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比如,陈述上校老年状况时,还穿插描述了奥雷良诺第二的儿童时期的情况,这就构成了陈述时光的循环。类似这样的循环还展现在空间构架上,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在马孔多创建了仅有20多户村民的小村庄,从这以后近百年光景中,这个地方渐渐从小村庄演变为小镇直到扩建为城市,经历了兴旺和衰落、荣耀和羞耻、爱情和憎恶,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这个地方轮番上演,历史发展中旺盛的生命也会逐渐凋零,最终一场毁灭性的飓风把这样一个繁茂的区域瞬间彻底地摧毁了。这样的陈述形式令人感觉沉郁,时间成为在这一区域不断循环的坐标。“就作者自身来说,所有的过往均已发生、存在于此地,所有的均是回忆”,近百年的历史终究变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圆,这样的陈述形式在阅读中别具韵味,时间的周而复始成为近百年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情况的真实写照。[3]
《百年孤独》中的重复既是时间空间上的概念,还是文学手段的表现,不仅是重复出现的过往而已,还是重复人类的命运。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在年轻时脱离炼金室,投入到与入侵者抗争的战役里,他被当地人视为游击队里的英雄,在他老了之后,又回归到炼金室,整天以制作小金鱼为乐,度过余生;阿卡迪奥在青年时代对羊皮书百读不厌,香蕉公司建立以后他变成了工人运动的带头人,但最后还是回归到自己的小房子,重新拾起年轻时候的志愿。所有人物都沉没于反复造就的圆环之中,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一直身处寂寞孤单的荒漠之中。
夸张与超现实的写作手法在《百年孤独》中反复出现。比如:一直煮的牛奶一直开不了,打开往里看都是蛆;佩特拉・科特的能够加速牲畜的繁衍;梅梅从校园回来途中与四位修女以及68名小女孩一起回家,使菲兰达迫不得已只能购买72个便盆;暴雨时节“空气如此湿润,以至于小雨都能自门中游来,然后自窗口游出……变化莫测、扑朔迷离的情节就这么发生在这个拉丁美洲最常见的平凡生活里面。马尔克斯没有对人物繁杂的内心进行描述,却对拉丁美洲森林里面充满奇妙和浮夸的景象着墨颇多。
隐喻和象征也是这部作品中常见的文学手法。大部分读者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失眠症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失眠症对这个地方的居民产生了巨大影响,居民长时间不眠不休都不觉疲乏。伴随这种症状的到来的是健忘症,大家遗忘掉所有物品的名字与功用。这样的情节实际上就是以隐喻的形式存在。[4]在《番石榴飘香》中,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提到:“时至今日,在我们当中还存在健忘症。只要时过境迁,再也不会有人记得惨遭杀害的案件,再也不会有人记得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单纯漂亮的雷梅苔丝隐喻了根深蒂固的习俗和道德,在世俗中展现的纯天然的善良和美好品质。而黄色的蝴蝶、玫瑰之类串联整部作品,隐喻此处的祸患和布恩迪亚家族注定的悲惨结局。
三、《百年孤独》中魔幻现实主义起源
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从何而来?这里面不仅源自于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说,也融合了其他周边国家的文化风貌。在马尔克斯的构思中,写作背景被设置于一个使读者既感到亲切,又感到生疏的虚拟地方。小说的架构和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有类似之处,预言和命运是串联它们的共有主题,整个小说陈述均环绕着解密预言展开。[5]《百年孤独》是讲述马孔多小镇里面的大家族几十年的血雨腥风,其中隐含了幽深的哀凉。马尔克斯在此表达了人类无法摆脱宿命的束缚,只有在羊皮卷被揭秘的一刻,答案才会被揭晓。
马尔克斯在小说《番石榴飘香》中把《俄狄浦斯王》放在第一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作一定是受其影响颇多。小说的奇幻色调和古印第安的神话故事有着紧密联系,这里的叙事中人们将死看作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百年孤独》中的主人公布恩地亚带领大家几经坎坷,最后到达马贡多这块地方,从此家族在此处落地生根,和《出埃及记》中诺亚方舟故事里的下了几年大雨的内容有相似点。除此以外,小说里面还融入了很多各国神话里面的典型形象和内容。[6]比如,主人公拿着床单就飞上天,这与《天方夜谭》里面有关故事带有一定关联。
结语
小说《百年孤独》扎根于拉丁美洲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马尔克斯用特有的笔触和洋溢着奇幻色彩的想象力,将拉丁美洲战役以后近百年的真实情况一一重现。同时,小说也是对历史发展的反思,所有的内容均融入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之中。《百年孤独》就像是一扇窗户,令我们窥见了拉丁美洲广阔无垠又充满苍凉感的孤独世界。语
参考文献
[1]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黄锦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刘知洪.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3(29).
[3]赵前明. 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叙事解读[J].语文建设,2015(05).
[4]马秀月,刘斌.《百年孤独》:密码写就的现实[J].语文建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