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饮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饮食范文1
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类:
1、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2、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3、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它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4、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科学饮食范文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科学饮食 讲求平衡
既然是“科学饮食”,那就不能“不吃”而是要“会吃”。首先,要控制饮食量。决定减肥的朋友最好每日摄取热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再配合适当的体育运动,“每周减一斤”的目标就可以轻易实现了。低能量减重膳食为女性1000~1200千卡/天;男性1200~1600千卡/天,或比原来习惯摄入的能量减少300~500千卡。其次,要调整饮食结构。为了实现健康减肥的目的,在制定食谱时要考虑“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原则。
事实上,并不是仅仅为了减肥我们才要“会吃”,科学饮食的根本目的是终身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与膳食失衡有关的疾病发生。
说来容易做来难,怎样调整我们的饮食结构呢?
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用一张生动的“膳食宝塔图”给了我们明确又形象的答案。宝塔共包括五层,这五层分别代表了我们每天吃的五大类食物;每层的位置和面积各不同,这代表着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膳食宝塔的底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层为谷类及薯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谷类主要指米、面、杂粮;薯类则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谷类和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做法是不可取的。谷类中的淀粉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有维持血糖水平的作用,可防止进食后血糖升高太快,也不至于很快出现低血糖。低血糖状态下,人的饥饿感会变得更加强烈,饭量会更大。老话说“一顿不开锅,两顿吃更多”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严重的低血糖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主食是整个膳食结构的基石,但吃起来也不能没有节制,应控制总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人每天应该吃“半斤八两”的主食,即250~400克左右;想减肥的朋友应根据食物的热量和膳食结构比例酌情进行调整。
膳食宝塔第二层为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这些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蔬菜水果水分多,热量低,无油脂,清清爽爽,是减肥食谱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
蔬菜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天然抗氧化物以及膳食纤维的主要或重要来源。膳食纤维被称作继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类“第七营养素”。一直以来人们忽视了膳食纤维对健康的重要性,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年有大量的人罹患或死于冠心病、糖尿病这些富贵病。而这些疾病与缺乏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膳食宝塔第三层。健康人每天应该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以补充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减肥的朋友可酌情减量。
好多怕胖的朋友完全拒绝吃肉,这种做法未免有些因噎废食。顺口溜说“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多吃白肉少吃红肉”。这里说的“四条腿”和“红肉”指的是畜类(猪、牛、羊);而“两条腿”“没有腿”以及“白肉”,指的就是鱼虾等水产。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畜类,尤其是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的含量就低得多。100g鸡肉的热量仅为同等重量五花肉的1/3,而鱼肉的热量就更低了。那是不是就完全不吃“红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适合人体的需要,而且肉类中含有丰富的铁。所以对“红肉”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要有选择的吃些瘦肉。另外牛肉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鱼肉是个好东西,特别是海产鱼,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另外,鱼肉中的EPA及DHA可以消除忧虑,预防精神分裂症。
蛋类是也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蛋黄营养丰富,但是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高,对于正在减肥,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和老年人不宜多吃蛋黄。
膳食宝塔的第四层是豆类,奶及其制品。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很多减肥朋友因为奶制品中脂肪含量高而不喝牛奶,其实是不对的。奶类含钙高,易吸收,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中钙质含量普遍偏低,只达到推荐量的一半,如果再拒绝通过奶制品补钙,缺钙会越来越严重。尤其对年轻女性害处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可选择饮用或食用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既补充了钙质,又不会发胖,可谓两全其美。
宝塔的顶层是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在这里主要讲讲油脂类。脂肪来源包括动物与植物两类,动物脂肪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而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过去一直认为吃动物油会升高血脂,而不饱和脂肪酸会降低血脂,所以强调少吃肥肉、猪油而多吃植物油。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对。植物油吃得太多,只要达到总能量的30%以上,也会使血脂上升引起肥胖。因此控制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成为平衡膳食的重要一条。那样在摄入少量动物脂肪时,烹调用油应该每日少于25克。事实上,我们每人每天吃的“油”已经超过了40克。所以一定要好好纠正“油大菜才好吃有营养”的看法,严格掌握烹调油用量,拒绝肥胖。
膳食宝塔的图画上,在宝塔旁还有一个手举水杯的小水滴。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这大约是2瓶矿泉水的量。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则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水。对于减肥的朋友来说,饮水有助于肠胃的蠕动和体内垃圾的排出,还能撑饱肚子,对瘦身很有好处,但注意饮水量不要过多。
科学饮食范文3
春季饮食调摄的总原则
春季的饮食调摄也应当遵循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即: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疏肝健脾。有些食物宜多吃,有些食物则是少吃为妙。一些春季会出现的“症状”,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
多禽少畜护心脏 对于肉食,人们大多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怕是因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与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挂钩。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窍门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畜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胆固醇也高,而鹅、鸭、鸡等禽肉不仅脂肪较少,而且所含脂肪的结构更接近橄榄油,故有保护心脏作用。
多生少熟减少致癌物 熟肉制品食用方便,口味也不错,你可能更喜爱熟肉制品。不过,这样你将犯下摄入亚硝酸盐的错误。因为在制作熟肉制品过程中,常添加食盐,目的是防腐。但食盐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分解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物质亚硝酸盐类,威胁健康。
多还原少氧化活跃大脑 所谓氧化食物,是指那些富含过氧化脂类化合物的食物,油炸类食品、方便面、汉堡包等为其代表。这些食物能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损害脑血管壁,使脑血管变窄,对大脑的生理活动产生不良刺激。还原食物则含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可阻止脑血管壁的氧化反应进行,或者使已经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保证脑血管通畅的健康状态。
多糙少精保护血管 专家研究发现,一种称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如果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人的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会升高,越来越多地细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多绿少白益寿延年 蔬菜的营养价值与其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愈深的蔬菜,维生素与胡萝卜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规律排出的顺序是:绿色蔬菜、红黄色蔬菜、白色蔬菜。绿色蔬菜富含钙质,叶酸与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温补阳气,助阳升发。春天,在饮食方面,还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根据性味原理,应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
巧选适合春季的食物
春季天气反复无常,人容易变得疲倦和昏昏欲睡,更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肠胃不适和皮肤病。所以日常多吃清淡食物、多吃瓜菜、多饮水,并少吃油炸食物才是上策。
多饮祛湿汤,如扁豆、赤小豆配葛根煲汤。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可预防感冒。可酌量吃辣,如饮胡椒猪肚汤,可增进食欲;不吃腻滞的食物如糯米,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善待皮肤便不要吃含热毒的食物,如牛肉、虾、蟹等;饮红萝卜、马啼竹蔗汤可清热解毒,饮玫瑰花茶美容又舒肝。
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凉,不但要合理地调整饮食,还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春季的食物。
樱桃 樱桃果实肉厚,味美,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阴虚火旺、鼻出血等症及患热病者应忌食或少食。
韭菜 韭菜四季常青,可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是娇嫩鲜美的起阳草,不但是调味佳品,而且是富含营养的佳蔬良药。春季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一般来说,胃虚有热、下部有火、消化不良者,皆不宜多吃韭菜。
菠菜 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尤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葱、姜、蒜 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不但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蜂蜜 在春季多风的季节里,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杯,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清除体内毒素。冲服即可,不需煎煮。由于蜂蜜富含可迅速吸收的糖分,是高能量食品,减肥者不可贪吃。
春食野菜利健康
春季各种野菜长得蓬蓬勃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野菜也成为时尚之举,殊不知野菜在抗癌方面也有一手。
蒲公英 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
莼菜 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天门冬素、岩藻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如莼菜叶背分泌物对某些转移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
科学饮食范文4
那么,我们该怎样吃,才能更科学更健康呢?
对此,专家提醒,春节饮食,一定要注意均衡,切忌暴饮暴食。
过年切忌“大补”为主
新春佳节,免不了亲朋好友间的吃吃喝喝。但大鱼大肉吃得多了,不仅会对健康减分,还会给体重“加分”。
营养专家在这里给大家支了几招:
1,青菜不切整个下锅
将青菜等蔬菜不切断长长的纤维来烹调,可喻为“长年菜”。这样,吃者务必要细嚼才能下咽,自然分泌唾液来帮助消化。同时,纤维多的食物具有蠕动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春节期间的饱食可能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有预防作用。
2,餐桌常备芥菜
春节期间,当肉类和糯米(温性)类做成的糕点类吃得太多时。内脏会发热,吸收脂肪,造成脂肪囤积。而芥菜的性质属寒性,吃大量的芥菜可排除内脏的发热。
3,早餐加大素食量
节日期间,加大早餐中的素食量,既象征一年开始清静身心,同时以摄取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铁、纤维素多的蔬菜类,与年终大量偏向鸡鸭鱼肉的饮食取得营养的平衡,又具有调整肠胃的意义,可谓一举数得。
解馋留神旧病复发
春节大鱼大肉加上酒精下肚,不仅得提防体重上升,还得小心消化道溃疡、痛风、急性胰腺炎上身。另有慢性病患者更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应少量多餐,以避免因食用过量及过多种类的食物。而引发胃肠不适或急性胃肠炎。酒、甜食、高脂肪及辛辣食物或咖啡,都易刺激胃酸分泌,有消化性溃疡病者尤应避免大量食用。有胃肠道返流患者,除了上述食物少碰外,也应少吃过冷、过热及油腻食品,至于酒、咖啡、巧克力、大蒜及洋葱,能少吃就少吃,以免引起胸口疼痛、灼热或胃酸返流,否则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溃疡、出血。有胆石症的病人应禁食高脂肪食物,以防引发剧烈腹痛。
另外,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肥胖症等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油炸食品、甜品、海鲜及高脂肪类食品。慢性肝炎病患者一旦暴饮暴食,也可能增加肝脏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节日主食不容忽视
医学专家表示,过年在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简单化――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也不会缺乏,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
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主食摄入量不足,而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D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自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调剂和补充。
饮酒讲究适度限量
在中国,无酒不成宴,酒文化也成为节假日一道风景线。但专家提醒:没有好酒量,贺岁少干杯,饮酒切记适度限量。
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
另一方面,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后,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
过节不宜多吃的食物
桔子虽然营养丰富,但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引起腹痛腹泻,儿童吃桔子,一天不宜多于中等大小的4个。
糖是一种高能量类、纯热性食物,宝宝吃糖太多会不感到饥饿,食量降低,这样易造成其他营养如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的缺乏。幼儿吃糖过多又不及时漱口,会使口腔里的酸度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繁殖生长创造条件,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齿。食糖过多,糖在宝宝体内发酵过盛,过分刺激胃肠蠕动还可能引起腹泻。
果冻多用增稠剂、香精、酸味剂、着色剂、甜味剂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无益。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人参食品,如人参糖果、人参麦乳精、人参奶粉、人参饼干以及人参蜂王浆等等。人参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食用人参食品会导致性早熟。
街头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儿童对铅解毒功能弱,常吃多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燥等现象。
葵花子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还能造成因“津亏”而引起的儿童干燥症。
可乐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由于儿童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和解毒功能弱,危害会更大一些,所以儿童不要多喝可乐饮料。
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烟熏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儿童常吃或多吃这些焦化食品,致癌物质可在体内积蓄而使成年后易发生癌症。
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出现焦虑不安、心跳加快,并影响食欲。
过节别把血糖吃高了
过节哪能少了糖果、糕点、水果?看到花花绿绿的甜食,人人都会眼馋・过去人们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但新的营养学理论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糖,但要讲究吃法,比如屹了糖果、甜点等含糖高的食物,就必须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保证饮食总热量不变。
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含糖食品,如冰淇淋、奶油雪糕、炼乳、奶昔等,不宜饮用果汁、加糖咖啡、可乐等。食量过节毕竟是过节,餐桌上的菜肴自然会比平日多。品种花样一多,就有可能吃过量。
科学饮食范文5
[关键词]科学训练 饮食 药物
传统的训练方法,有时会阻碍人们的视线,当我们静下心来分析近200年世界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理学这片绿荫时,也许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许双脚早已踏进了误区,而走出这片误区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训练方式。针对这个科学训练的新论,我准备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证:
1 怎样安排好一天中的饮食。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获养条件之一,而饮食对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如同烧锅炉用哪种煤最好。机器用哪种油料最好的理由一样。运动员也存在着一个吃什么、怎么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的问题,这也是当今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理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几年前,有人提到过赛前不能吃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而应当吃“碳水化合物”。此经验已是欧美教练员的生活常识。在我国,相当一部分教练员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感觉,由于吃脂肪和蛋白质比碳水化合物口感更好,饱腹感更好,所以有些运动员说出“几天吃不饱,叫我怎么跑?”的话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饮食方式呢?我从大量的营养学资料中得出结论,把自己探讨的科学饮食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分述如下:
1.1 基本原则。
①大运动量训练前或赛前当天(一般指早、中餐)均多食碳水化合物,不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②大运动量训练后或赛后当天(一般指晚餐)恢复的饮食,应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适当降低。
③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时,要少量而多次地补充饮料(但需要重新设计更科学的运动饮料处方),
1.2 基本原理。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充分时可产生大量的能量和二氧化碳、水,在供氧不足时产生大量乳酸,人体再进一步利用乳酸供能。在利用蛋白质供能时会产生血氨、二氧化碳和水乳酸等。在利用脂肪供能时会产生大量的酮体。也就是说运动员在供氧不足时,无论哪种饮食都会导致如下结果:(1)代谢性酸中毒,使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及肌肉功能活动下降。(2)这些代谢产物可产生肌肉疲劳及中枢神经疲劳、肌肉酸痛、头痛等多种不良症状,从而影响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和发挥。也就是说,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饮食结构的种类和比例的不同显示不出多大的差别。然而,当能基本保证或可明显提高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的供氧时,以上的饮食就有革命性的意义了。这也正是许多同行共同探讨的问题,今天用运动医学和生理学解决了,所以才如此明确地提出饮食基本原则①。众所周知,人在运动时是分解供能,在休息和恢复时是合成储能,饮食基本原则②就是据此而得出的,目的就是让运动员更好地快速增长肌肉力量,更多地合成与运动相关的内分泌激素。饮食基本原则①与②从根本上防止了运动员用能和储能不分的弊端,使运动员的饮食原则达到完美的境界。至于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时应少量而多次补充饮料,已有人强调过,目的是防止细胞脱水,适当补充营养。
以上饮食基本原则是提高训练和竞技水平的基本的备件之一,对于普通人保持健康而言,它同样是最佳原则,我认为,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完全可以使运动员依照原则摄取碳水化合物并使之充分氧化供能。当然,运动员肌肉素质、力量、速度、耐力、脑力及心肺功能等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快速提高。
2 草药在训练中的作用。来势凶猛的兴奋剂浪潮已成为国际体坛最大的敌人。随着运动医学的革命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带来危害的兴奋剂总会有一天被现代文明所抛弃,但是,反兴奋剂斗争并没有反对那些既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又有利于保护运动员身心健康的药物。
我所说的药是指完成科学训练而采用的系列中药(没有兴奋剂成分),虽然用的是中药,但用药思路分古人、今人有所不同,它综合了边缘学科的结晶。其中不少药物的用药思路已达到细胞和分子水平,下面把部分用药思路简介如下:
2.1 要想运动员更好地遵守科学饮食的基本原则,就必须要有能提高运动员的饮食、食量及对各种营养物质有促进消化吸收和充分利用功能的药物,同时还要配备更科学的运动饮料。只有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才能让运动员快速增长肌肉进而增加体量(需要减少肌肉或增减脂肪的特殊项目必须有特殊的饮食和手段),提高耐力及专项运动的能力。
2.2 必须配备能纠正训练和比赛时消极心理状态的药物,大家都清楚,比赛成绩是技术、体力、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在其技术、体力和脑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和状态将成为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而中药在该领域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3 准备预防和缓解大运动量所致身体肿胀疼痛的药物十分必要。很多运动员都有运动后肢体疼痛并因此而影响成绩的经历,这是由于右心房功能及静脉血回流于左心室功能及动脉供血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改进训练方法,还可以用专门的中药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2.4 除了少数必须通过手术来解除的部分伤病外,剩下的各系统运动性疾病,都可以用最新的医学及运动医学理论借助中药手段来解决。
2.5 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对在高原比赛的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运动员免受缺氧的伤害。说到高原反应,必须要说说高原训练。高原训练由来已久,其实弊大于利,应当废除。最早提倡高原训练的人认为,让运动员在一个缺氧的环境中训练可提高耐氧能力,因为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必然增加,红细胞血色素也随之增加,从而提高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同时还必然会靠反射而深呼吸来提高肺活量,从而提高了总摄氧量。此种情况下再回到平原,成绩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尝到了这种甜头。但训练必须达到4个月,并及时回到平原比赛效果才显著,而离开高原后运动成绩逐日下降,因为红细胞生存期只有120天左右,如高原训练达不到120天,则无法达到红细胞最大的生与灭的平衡,效果欠佳,假如运动员对耐缺氧负荷及心理负荷承受不住,再加上运动负荷过大,势必造成重要器官,如脑、心、肺、肾、肝及神经、肌肉组织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功能下降。而且从高原再回到平原,还易出现运动性血尿,血液粘滞性升高而流动性下降,造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非要去高原训练的话,也应加服调理性的药物,才能更好地提高高原训练的质量。
科学饮食范文6
尿液是人体排毒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以产生足够的尿液。饮水量增加了,盐的摄入也应该增加,因为人体的含盐量是一定的,如果盐摄入不足,身体为了达到平衡就会从骨骼或肌肉中抽取盐分并增加尿量以减少体内的水分,所以身体缺盐和缺水会出现相同的症状,如乏力、抽筋、头晕等,日久会出现骨质疏松。从盐和水的关系可以看出,盐有保水功能,体内有了足够的盐才能保证足量的水。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身体必须有足够的水才能很好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因此,体内必须有一定的盐,而身体的盐又无时无刻不在丢失,及时补充盐分很重要。
如果你常喝纯净水,就更应及时补充海水粗盐,因为纯净水的溶解度非常高,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也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这些元素的缺乏而影响身体的生命活动。可在每一杯水中放入少许粗盐,不能过多,以若有似无的咸味为宜,如果出汗多可适当加量。千万不能平时只喝纯净水或矿泉水,等到吃饭时再吃咸食,这样会导致体内水液浓度忽高忽低,生命活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盐和水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这也是生命的奥秘所在。
世界卫生组织以前规定每天摄入的食盐为6g以下,后来又改为5g以下。这一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与考察得出来的,但应如何理解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盐摄入过多对身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所摄入的盐是不同的,因此规定的标准并非一个固定值。再者,规定是针对大多数人而言的,我们不能拘泥于此。许多人摄入6g甚至10g以上的盐,他们大多身体健壮,很少有人患高血压;而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对盐的摄入往往较少,患高血压的却大有人在。
我们一再提到粗盐,那么现在常用的碘盐行不行?粗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日晒而成的结晶,即天然盐,是未经加工的大粒盐,这种盐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元素,还含有海洋或其他咸水所富含的生物能量及太阳能。如果碘盐中除增加碘的含量外仍能保证与粗盐一样的物质和能量将会比粗盐更好,可是碘盐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丢失掉部分有益的矿物元素和能量。中医一直就有粗盐治病的方法,尤其是将粗盐炒热后放于患处治疗老寒腿效果非常好,而碘盐的疗效就差远了,这可能与碘盐失去部分矿物元素及能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