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1
一、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理论来分析
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根据这一原理。笔者对商鞅变法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如下图),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1)这幅图所示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何时?
(2)这些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面对这种情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接受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这一哲学观点,很快写出了题目的答案。即图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量荒田得到开垦,私田不断涌现。原有的井田制土崩瓦解,生长出新的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奴隶主贵族开始没落,新型的地主阶级开始兴起。随着新的封建土地占有制的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强烈要求奴隶主统治,建立封建制地主阶级统治,于是各国相继进行了变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原因便跃然纸上。
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重农抑商政策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觉抵制具有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重农抑商政策最早是商鞅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基本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绝不会停留在一个原来的水平上。因此重农抑商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完善。事实上这一政策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晚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锘,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遏制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只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重农抑商政策,才能正确认识它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三、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来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分为二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做到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坚持重点论,做到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笔者自觉地根据这一哲学原理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注重史料的研究与分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四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写出自己对商鞅变法的科学评价。
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材料一: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鼹,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材料二: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概括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评价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2)你将如何吸收、融合他们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科学评价?
在老师的策划、引导和参与下,经过学生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甚至辩论之后,学生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确的观点。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变法褒贬不一,但只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就会得出商鞅变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结论:一方面,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是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也是其主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商鞅变法中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之后得出的这一科学结论正符合哲学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
四、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与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觉运用这一原理,就能正确分析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变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更替,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内因,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而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个人的才能、智慧、决心(例如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采取“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做法等)则是变法取得成功的外因。
五、在讨论。商鞅虽死。秦法犹存“这个“看似矛盾”的教学难点时。可以巧妙地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观点来化解之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2
1、经济上: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变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5、历史局限性:商鞅变法处在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商鞅变法;启示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秦国两次主持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治国理论都产生了辉煌的实践效果。但以往学者们的研究视线却过多地集中在他的法律思想领域,而对他的用人思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商鞅把人力看作是一种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而倍加重视,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使人尽其力。商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秦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时,势必会在经济基础至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引起激烈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阶段被史家认为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确立时期,虽然奴隶制曾经显示了其优越性,但此时,它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向封建制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恰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方面的条件皆已成熟,这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反映。在此时期,维系奴隶社会的礼制也在逐渐地遭到破坏,亲亲尊尊的核心理念开始受到了质疑。但是,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的中庸改良,本质上都是不主张对现存的礼制进行彻底的改造,而唯有法家,希望进行激烈的变革,用法来取代礼的作用,用霸道来取代王道作为社会的模式,自然而然,只有法家的人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进行一系列的实践,而商鞅变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深刻地改造了秦国乃至未来的中国社会。
二、商鞅变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分析
1、建立“奖励勇战”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单位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或单位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发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努力去完成单位的任务,实现单位的目标。商鞅在他变法实践当中不但采用物质激励而且注重精神激励。他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明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4]主张按军功大小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奖励在战场上立功杀敌的人。具体的规定是:凡在战场上能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得敌一甲首者,若为官者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得敌一甲首者,还可役使一人或一家为自己的农奴,即“除庶子一人 ”。[2]为此,制定了有名的二十等爵制。商鞅变法正是利用二十等爵的等级这样的激励机制激发秦国老百姓建功立业。
2、建立奖励“耕织”绩效指标体系
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以力服人的时代。秦国要“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就必须要有绝对实力在对外作战中获取胜利。商鞅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认识到国家的实质是一种“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对内使用刑罚,对外用军队征伐)”的暴力。 那么,战胜敌国的绝对实力从何而来?在当时处于那样农业社会时代,国家的富强只能依靠农业的发展。而且,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打胜仗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财富迟早也会被他人抢走,所以对外作战系统是对内农耕系统的保障。与之相应,农耕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富国,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为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强兵,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是秦国的对外作战能力。所以,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3]同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新的土地所有制,即“为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变法通过确定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来实现他的组织目标即使秦国强盛。
3、趋利避害的人性假设思想
人性假设是管理的基础,对人性的认识不同,采用的管理方法也会有所差异。西方管理学者麦格雷戈首先提出“X”和“Y”理论。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理论及其人性假设称之为X理论。“X”理论认为,一般说来,人天生是厌恶工作的,因此,必须对大多数人实行强制的监督指挥和用惩罚作为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适当的努力。麦格雷戈对传统人性假设持否定态度,并针对X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理论,称之为Y理论。“Y”理论认为,人天生并非就厌恶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像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外部控制和惩罚只是迫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手段之一。在一定条件下,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只是经验的结果。商鞅认为人性好利恶害,社会就是一个为财利而运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必然具有“好利恶害,喜利畏罪”的自我之心,那么,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都会充斥着互为利用,求一己私利的现实。因此,商鞅变法实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4]的制度,即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如果一家犯罪,其余四家就要连坐,受到株连。具体办法是,五家相互监视,发现有“奸人”,应向官府告发。告发者可以得到同在战场斩得敌人首级相同的奖励,否则,就要受到同奸人一样的处罚,如果出现藏匿奸人的情况,则要受到和投降敌人一样的处罚。商鞅变法正是以人性好利恶害假设为前提采取各种严酷法令治理社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社会管理取得一些良好效果。
三、商鞅变法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外来词,但它更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当我们在努力学习研究西方有关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有某些东西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用人思想和至臻至善的用人制度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商鞅变法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商鞅变法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双重手段激励秦国老百姓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富裕强盛的国家。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一定要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祖国。第二,商鞅变法通过把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来实现他的组织目标即使秦国强盛。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实现组织目标时要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第三,商鞅变法中人性好利恶害假设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认识人性,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管理应顺应人性特点,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人的惰性,激发人的潜能。
由此可见,挖掘整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不仅可以弥补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缺失,而且有助于确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这一领域的地位,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诚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都不能不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但这种学习与借鉴必须与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为本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管理对象所认同和接受,才能发挥其作用,并带来好的管理绩效。否则,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一味照搬别人的管理经验是肯定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2]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21.
[3] 黄琼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J].视点,2007(7).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4
提起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抱怨:重点中学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讨论时自然热烈;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面窄,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没有讨论的基础和习惯,课堂教学不适宜用讨论这种形式。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对以下几个教学讨论片段进行一下评析。
片段一:
教学内容:《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讨论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这个问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总结。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后,有的学生低声读,有的学生默默勾画,两分钟过后就没有讨论的了。师(有点着急):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呀!学生的头开始往一块儿凑,但依然没有出现教师所期望的“热烈”场面。又两分钟过去。师: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一阵沉默之后,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教师赶紧叫她,她照书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师:你真聪明,请坐。女生坐下时,旁边的男生学着教师的腔调对她说:“你真聪明!'’
我们知道,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全员参与,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实践性。而上例中教师所设计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感觉没有讨论的必要,自然懒得去说。况且,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虽然他们急切希望在学习中证明自己,但他们愿意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显示能力,而不是通过肤浅的问题得到表扬。因此,上例中那位女同学在得到教师的肯定的同时,在同学那里受到了嘲讽。
片段二:
教学内容:《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讨论问题: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强盛起来,但他却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认为值不值,为什么?稍停片刻之后,教师开始提问。生一:值,因为变法使国家富强了。教师又问生二。依然是同样的回答。师:大家都认为值吗?生:是。师:可是商鞅遭贵族陷害被处死了呀!生:但商鞅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师:是啊,商鞅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可敬,我们要向他学习。
讨论这样结束,总让人感觉说得不透彻、不痛快,犹如隔靴搔痒,很难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活跃不起来?从讨论的问题本身看,具有辩证性;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无可置疑的“标准答案”,缺乏更深人的多角度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时,教师就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用行之有效的“导”来盘活讨论这盘棋。我们看改后的讨论片段:
师:我们试着从个人、国家两个角度,来评价一下商鞅变法。生一:从个人来说,因变法而被杀,是个悲剧。不值。从国家来说,因变法而富强,值。师:假如你是商鞅,你愿意死吗?(学生摇头)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免于一死的办法?生二:少触犯一点贵族的利益,至少太子犯法放他一马,这样就不会种下祸根。双方都作出让步,可能会好一点。生三:作出让步,就不能保证老百姓的利益,改革就不彻底。生四:你从狼嘴里夺下一块内,它咬你,夺下半块肉它就不咬你了?师:一个改革者,注定要有对立面,改得彻底、变得深刻。对手就恨得切齿。商鞅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会死,可是他毅然做了。所以说一个改革者。除了有远见卓识的智慧,还要有元所畏惧的勇气。
以上两个讨论片段提醒我们,当课堂讨论出现“冷场”的局面时,我们不应把责任一味推给学生,而要自我拷问:
1 提出讨论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讨论。
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是重难点吗?否则,会费时费力、得不偿失。讨论的问题是否实际、有开放性?虚假、单一的问题不值得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中?“傻瓜问题”、“高、精、尖问题”只会让学生不屑一顾或望而生畏。
2 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
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真诚”。学生不是我们组织讨论的一个道具,而是主角。讨论的问题学生认可、参与,讨论才是真正的,结论才是真实的。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史记·商君列传》 轶事描写 人物形象
一部《史记》,几乎就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故事集。在《史记》中,有些人物的传记主要就是由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组成的。这些“轶事”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画龙点睛,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通过着墨不多的小故事来提示人物的思想面貌,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做法,是司马迁写人物的惯用手法。
其中,以《商君列传》为代表,整个传记内容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作者从魏相公叔座临终荐贤落笔,写得极富情趣。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司马迁明写公叔座知人识才,实际上暗述商君之德之贤,是堪委重任的“奇才”。一者为商鞅助孝公变法图强称霸作铺垫,二者为后文魏惠王悔不听公叔座之言设下伏线。在笔法上有一石二鸟之妙。
虽然这只是商鞅发迹前的一则轶事,但它通过描写魏惠王、公叔座和商鞅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三个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公叔座作为一国之相,先公后私,是非分明,为国家着想,他推荐商鞅接替自己担任相位,颇有识贤之能,可惜不被魏惠王接受,以致错失了一位栋梁之材;从主人与门客的感情着眼,他又非常富有人情味,劝商鞅赶紧出逃,以免招惹杀身之祸,一种关心、爱护之情溢于言表;更可贵的是,他把自己在魏王面前所说的两个主张毫不隐瞒地告诉了商鞅,并说明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坦坦荡荡,真不愧宰相风度。推荐不成则建议杀掉商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而且正是这种矛盾之处,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魏惠王去看望病中的公叔座,体现了君王对朝中重臣的深切关怀,出自真心真情,但是他关于公叔座万一不幸谁可接班的询问,则是有口无心,所以当公叔座一本正经地推荐商鞅时,他以“嘿然”的态度作答,并没有把这个合理的建议放在心上,其实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他的许诺杀掉商鞅,也是应付而已,目的是为了照顾公孙座的颜面,并没有真的当一回事,所以出门时,才会对身边的大臣说公叔座是老糊涂。从魏惠王的表现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昏庸君王形象:他一不问问清楚,商鞅究竟有何德何能,以致公叔座要超常规破格提拔他来接自己班;二是当面答应,转身就失信于人,与大臣之间缺乏一种互相信任合力兴国的责任感;三是自作聪明,暗于识人既不了解自己的宰相,也不了解商鞅,糊里糊涂地埋没了一个杰出的人才,商鞅如果不出走秦国,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更何谈建立千古功业。
这个故事真正的主角是商鞅,公叔座的推荐,补充说明商鞅的非凡才干,为商鞅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魏惠王既不用商鞅也不杀商鞅,为商鞅以后有机会远走秦国施展才华埋下了伏笔。商鞅对魏惠王态度的分析,洞察入微,有理有据,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和超常的胆魄,如此冷静,如此镇静的一个人,才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
而为了突出商鞅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
一是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文章开头交代了商鞅的姓氏、籍贯,这是《史记》传记写人的惯用方法。接下来即转入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的描写,借公叔座之口说出商鞅是个可以“举国而听之”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比正面描写商鞅如何贤明能干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还能给读者留下十分丰富的想象余地,又为下面商鞅在秦国变法图强作好了有力的铺垫。紧接着,文章写商鞅不肯离开魏国逃命时,则又用了正面描写,这里强调的是商鞅的大胆心细,从容不迫。侧面描写的目的是突出商鞅的贤才,正面描写的目的则是表现商鞅与众不同的胆量和气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不同的侧面写出了商鞅的非凡之处。
二是对话描写。这个故事基本上是由对话组成的,每个人的对话都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也能表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公叔座摒去身边的服侍人员才敢向魏王提出“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的建议,可见他谨慎小心;但他转眼又把商鞅叫来,告之了他之前给魏王的推荐和建议。一方面可以说是他公私分明;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做人的圆滑之处。然后,商鞅在回应公叔座之言时却更为巧妙,他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这样的回答实属于智者的一种推理。这样平常、浅显的道理,聪明的公叔座在情急之中却没能参悟,身处“险境”的商鞅却不慌不忙,一语道破,商鞅的镇定、机智不就比公叔座还要高出一筹么?
在司马迁的笔下,商鞅是个形象完整、个性突出、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他“少好刑名之学,”“年虽少,有奇才”,这是他推行变法功成业就的自身条件。他思维敏捷,善于析理,公叔座荐贤未果,劝他逃走,他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真是语出惊人。他长于言辩,三说秦孝公,终见重用;舌战甘、杜,初战告胜。对变法,他面临重重险阻,迎难而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在斗争中始终采取进攻的姿态,牢牢地掌握主动权。他高瞻远瞩,刻意进取,对事业不断追求,二次变法,一步一个新台阶,收效甚著。这是一个政治家非常可贵的品质。他不仅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以战略的眼光看待秦魏关系,“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他看准了“齐败魏军于马陵”,太子被虏,庞涓被杀,魏军元气大伤,“诸候叛之”的大好时机,力劝孝公“可因此时伐魏”。他分析说:“魏不友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候,此帝王之业也。”秦魏交兵,他诱捕了魏国的统帅公子昂,致获全胜。这种欺诈手段在道义上虽非光明正大,但于军家来看,亦属“奇谋”。但是,在作者笔下,他又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天资刻薄”,刑公子虔,欺魏将昂,黯公孙贾,不听赵良之言,滥刑于百姓,畜怨积仇比于丘山,最后所逃无处隐身,所归无人容纳,导致车裂身死的可悲下场。
在太史公给我们讲述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描写的一个又一个细致的情节中,镇静机智、谋略过人但又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商君,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更让我们对他有了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杨玲.司马迁评商鞅探微——兼论《史记》“太史公曰”的独立价值.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2]田宏虎.读《商君列传》.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2(01).
[3]赵书芬.读《史记·商君列传》之商君.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1).
[4]李家桂.公孙鞅为变法图强而献身——重读《史记·商君列传》.理论探索.1986(01).
[5]余樟华.《史记艺术论》.华文出版社.2002(01).
商鞅变法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秦人;秦国;战争;秦孝公;商鞅变法;嬴政
秦国原先只是渭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经过几百年的奋斗,竟然逐渐走向强大,以至于先后吞并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六个大诸侯国。建立起了强大的秦帝国。这个帝国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与同一时代的西罗马帝国足以相提并论,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有没有可资现代人借鉴的经验呢?这就必须探究秦帝国强大的奥秘。
秦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是少昊氏的后裔,嬴姓。相传周孝王因为秦的祖先善于养马,而分封在秦地,作为周的附庸。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昏庸无能,内乱绵绵。前771年,犬戎攻入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后,为避免犬戎作乱,平王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由于在周平王继承王位的过程中,秦人因保驾有功,因此平王封秦的首领秦襄公为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朝国势衰落。诸侯国纷纷争夺霸主,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来临了。最初的秦国仅是一个小诸侯国,然而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打跑了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并在渭河流域站稳了脚跟。秦德公即位后,前677年,将国都迁至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国稳定并以此为都。此时的秦国已经占有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土地,成了西方的新兴强国。秦国的各项制度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势开始迅猛发展。秦穆公的时候,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国力强盛,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在此后的岁月中,因为东方的晋国太强大,秦国无所作为。秦国虽然东进受阻,但是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春秋强国的基础。
位于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结合部的秦国,具有东西方民族的特点。他们骑上战马就成为游牧民族,下马就又成为农耕民族。据史书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 ”“秦人其生民也眍眩,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眩,忸之以庆赏,鳍之以刑罚,使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根据记载可以看到,秦国所以强盛的一些端倪。秦国地缘因素险峻,东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西部是大漠。关中平原,则是富饶的农业区。由于秦人具有西北少数民族生性骠悍的特色,作战勇敢。秦国政令严密,奖罚分明。这都是秦国强盛的因素。
战国时代,周王朝更加衰落,对诸侯各国失去了约束力。诸侯之间的斗争霸发展为土地兼并战争。许多诸侯国在战争中消失了。战国初年,秦国屡次被三晋打败,在争霸战处于劣势。如果不是三晋经常出现内讧,极有可能被灭亡的危险。
秦穆公之后,大约二百多年间,秦国在领土扩张上无所作为。前四世纪初,李悝已经开始在魏国变法。李悝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前361年秦孝公继位。他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痛感国家弱小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开始发愤图强。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不断增进农业生产,使得秦国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奖励军功,使得百姓以为国家立功为荣,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统一度量衡,加强了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商鞅变法中废除世袭贵族作用非常突出。贵族也必须建功立业才行,而不能只享受世袭贵族的好处。商鞅虽为贵族残余的反抗而被杀,但是,商鞅死后,其变法的成果继续行之有效。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为了取得霸主地位或者取得战争的胜利,都很注意网罗人才。而这一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诸子百家。面对动荡的社会,他们都提出了自己治理国家的见解。在诸子百家中,只有法家、兵家、纵横家等最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在社会变革面前,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现实意义不大。儒家主张用“仁政”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道家在社会变革面前,主张逃避现实,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术。因而这三种学说对于强国的意义不大,这是法家学说在那个时代成为主流的原因,这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东方诸侯国旧势力、旧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因此对封建制度的改革往往不能彻底。然而秦国原先文化就比较落后,旧势力、旧观念的束缚相对较少,从而使得对封建制度的改革更为彻底。偏居西方的秦人,远离齐鲁之地的道德教化,而更容易接受晋楚之地更为功利的学术流派。其中,尤其以法家思想被秦国重视,并且发扬光大。相比较而言,道德教化的方式见效较缓慢,更适合用于安定的社会。而以法治国的方式,容易立竿见影,收到当时之效。当社会目标明确的时候,法律围绕总体目标而制定,一切社会力量都经由法律制度而整合起来,为总体目标而努力。这一点,秦国比其他六国要更加充分,最终形成秦国以弱胜强的结果。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灭亡可以看出,那些清规戒律、陈规陋习是如何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历史上,往往是落后的民族把先进的民族征服了。北宋、南宋、明朝是这样,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是这样。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即位,他为了缓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内矛盾,车裂了商鞅。但是,他仍然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既定国策。经过以后几代秦王的发展,到嬴政即位的时候,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结束了中国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强势生存。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逐鹿的时代,具有了那个时代的奋发图强、创新求实精神,历经160余年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最集中的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
从秦帝国兴起到强大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因素。第一,地缘政治因素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既可以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发展农业,其中渭河平原具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第二,秦人具有尚武精神,英勇善战。第三,具有崇拜军功的传统。第四,重视人才。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在秦国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五,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第六,秦具有开拓进取的强势生存精神。
虽然秦帝国兴起强盛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秦帝国毕竟灭亡得太快了。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但愿我们以秦帝国的强大为鉴戒,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让我们的国家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