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竞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器人竞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器人竞赛范文1

关键字:机器人竞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23-02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涉及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机器人竞赛由于其自身的综合性和竞争性已在国内外十分盛行,它给现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能量[1]。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班自2010年第一届“中科欧鹏杯”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以来,连续4年参赛,并取得一等奖近20项、二等奖10余项的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机器人竞赛对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提出以机器人竞赛为目的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内外赛事

目前,国际上的各类机器人竞赛大多自上世纪末兴起,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了综合性教育改革的新力量。近年来,国内的机器人竞赛也在迅速开展,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国际上一些影响较大的机器人竞赛包括以下几项。

1.机器人足球竟赛。机器人足球竞赛需要由若干机器人组成队伍,通过机器人之间的互相通信、配合,协同进行比赛。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机器人足球赛事组织为:FIRA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和ROBOTCUP国际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

2.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灭火竞赛最早是由Jack Mendelssohn教授在1994年提出,该竞赛模拟机器人在一套四室一厅的房间内进行灭火,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熄灭房间中随机放置的蜡烛。目前,机器人灭火竞赛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机器人竞赛之一。

3.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始于2002年,由“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ABU)发起,每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13届。大赛主要面向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机器人竞赛。大赛2006年首度举办,分为竞速赛与创意赛两类。

另外,国内还举办有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旨在为RoboCup公开赛、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以及国际机器人灭火竞赛的中国赛区选拔优秀的队伍。

二、机器人竞赛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涉及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机器人竞赛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机器人竞赛,能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机器人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科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2]。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传统本科教学体系中,通过教师授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普遍的渠道,与此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为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方法。目前,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高校广泛开设工程训练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笔者在辅导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时发现,学生在传统教学体系中缺少的并不仅仅是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及各类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3]。机器人竞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①首先,在机器人竞赛中,一般仅给定比赛目标和规则,学生需要从底层算法、硬件设备、机器人外观等逐个设计和调试。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②机器人竞赛内容极具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模式更加以学生为主导,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采用竞赛形式,具有一定竞技性,一般要求各参赛队从策略、技巧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不拘于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

2.机器人竞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竞赛一般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等选择参赛题目,每个参赛题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与其他专业同学协作、沟通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其他综合能力[4-6]:①学生在确定题目后首先需要通过书籍、文献、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形成初步方案。这个阶段提升了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②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③机器人的制作大多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团队的沟通、合作,最终达到目标,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④在机器人竞赛中,除了制作机器人对于学生的考验,还会遇到一些其他问题。如在正式比赛时参赛机器人常会由于场地、灯光等问题出现误差,这就需要学生根据现场进行快速的调试,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另外,有的比赛项目需要向评审老师讲解参赛机器人的原理、创新点等,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机器人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是以机器人竞赛为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自2011年起开设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共16课时,主要包括机器人演示实验、机器人技术基础知识。通过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机器人技术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机器人技术的入门水平。最后,通过学生自身意愿和教师的筛选,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主要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下设的创新班进行学习。西安科技大学创新班成立于2004年,为开放性实验室,采用模拟公司制度进行自主化管理,师徒培训制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师徒”式学习,让每个学生以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徒弟”,在互相沟通、交流中不断提高。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机器人技术,并且可以独立承担机器人制作中的特定环节。

第三阶段为实战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机器人技术后,通过一些竞赛形式的项目让学生熟悉整个比赛流程,提前了解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自身相对薄弱的环节并加强学习。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机器人技术,并熟悉机器人竞赛流程。最后,由教师挑选的优秀队伍参加正式的机器人竞赛。我校自2010年第一届“中科欧鹏杯”中国机器人大赛以来,连续4年参赛,并取得一等奖近20项、二等奖10余项的好成绩。实践教学证明,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各类学科竞赛不断开展,机器人竞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力量。本文首先列举了国内外规模较大的机器人竞赛,分析了机器人竞赛对于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随着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以机器人竞赛为目的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我国基础教育中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5):92-94.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3]徐宏英,李毅,赵鹏举.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45-246.

[4]于金霞,张英琦.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0,(19):58-60.

机器人竞赛范文2

关键词:机器人竞赛;创新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87-02

一、前言

随着经济与知识全球化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宽厚的多学科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需要改革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1-2]。教育部提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应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3-4]但如何在不改变原有学科知识传授及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实践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说:“一个人主动去问、去想、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是积累知识的最佳途径,被动的接受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5]机器人是极富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领域,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综合了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多学科的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6]。而在机器人竞赛中,需要学生根据比赛要求从无到有,将自己的想法变成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机器人实体,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7]。本文结合近两年指导河南省机器人大赛的经验,探讨了在高等学校中如何以机器人竞赛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机器人竞赛在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传统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缺乏规范、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致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到影响[8],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理论,轻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投入有限。多数学校由于经费限制,为学生提供的创造性实践条件有限,同时部分教学环节缺乏对该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不能得到发挥。(2)创新实践激励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在学习中,仅仅受单纯验证性实践课程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3)创新实践环节跨度大,创新实践体会不深。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但是参加此项活动的大部分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仅仅参加了部分验证性实验,当学生接触到需要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科研项目时,由于跨度较大,导致很难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无法真正体会到创新思维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阻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机器人竞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机器人教育进入学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竞赛,而竞赛机器人要求学生从车身设计、控制器设计、传感器应用、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查阅资料,进行方案论证,在制作中,不断对机器人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完善,以提高机器人的整体运行能力。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9]。具体体现如下:(1)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竞赛中,在设计及制作满足参赛要求的机器人系统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完成机器人的硬件制作工作后,就可以根据竞赛要求进行软件编程,以在指定场地上实现机器人的自动控制,而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小组独立完成。(3)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态度得到提高。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机器人的不同部件进行改装,按照比赛规则进行程序的调试。而在整个方案的设计、安装测试及硬件联调中,所遇到的每个难题都要认真解决,否则功亏一篑。

三、机器人竞赛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具体实施

机器人是极富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领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由被动变为主动。本文以参加2014年河南省机器人大赛为例,按照以下五个步骤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1.项目团队的建立。在确定人员时,可以让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报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难度上略微降低要求,这样,一方面扩大了不同学科学生的参与面,另一方面,建立了相应的学生团队和梯队,为后续的各类竞赛奠定基础。团队建立后,指导教师确定一名能力比较强且尽量是高年级的学生作为队长,由队长实现对本组学生的管理,充分利用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传帮带动作用,有序开展创新活动。

2.项目任务的制定和分工。团队负责人和队员共同制定机器人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以机器人灭火比赛项目为例来进行说明,在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要求制造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够按照操作规则在房间中以最短的时间找到火源并将它熄灭。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尽量考虑团队中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如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由具有机械设计基础的队员负责,硬件电路的制作如电机驱动电路、避障电路等由电路分析基础好的队员负责,软件程序的编写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队员负责。这样,团队中每个队员分工明确,使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中。

3.项目的制作。据比赛项目类型,分析每个队员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他们选择规模和难度适中的项目。在比赛项目制作的前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如第一阶段,对他们进行有关机器人基本传感器及硬件电路组装训练;第二阶段,要求他们掌握机器人中相关传感器的综合应用;第三阶段,要求他们按要求完成机器人制作及调试。整个项目制作过程中,队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做到共同进步,而这个过程在其他教学环节中是无法实现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4.项目的评估。项目的评估采用答辩和实物演示的形式向指导教师和选定的评测小组汇报。首先由负责整体设计的队员对整个项目进行汇报,再由各个队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汇报,汇报完毕,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汇报完毕后,由每个小组逐个进行作品的演示,作品演示结束后,由指导教师和评测小组当场给予评判计分,并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5.项目技术文档的规整。为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同时给后续招生队员一定的参考,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整个项目的工作进行技术文档的规整。这样使学生科技写作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机器人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经过上面五个步骤的训练及评估后,从中挑选中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集中进行机器人竞赛实战练习,使学生的能力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切实得到提高。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了多次河南省机器人大赛,以2014年的河南省机器人大赛为例,我院在交叉足项目上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在狭窄足、越野游项目中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机器人竞赛的全面开展在提升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五、结论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础,本文以机器人竞赛载体,分析了我院如何通过机器人竞赛活动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机器人竞赛,在创新意识上,学生了解了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实践能力上,学生通过机器人的设计加工、机器人的焊接和不断调试,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在机器人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各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有机地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韶平.虚拟实验室在大学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1):94-96.

[2]廖胜刚.创新实践教学: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S):94-95.

[3]张彩霞,陈惠卿.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357-359.

[4]张先云.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8):71-73.

[5]刘叔军,毛丽民.基于机器人创新训练的工程实践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241-242.

[6]方武.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创新实践课程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0):37-40.

[7]毛丽民,刘叔军,李鑫,戴梅.以机器人竞赛、创新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研究[J].2013,(1):148-150.

机器人竞赛范文3

我校从2004年起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Robocup机器人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Robocup 2D仿真组冠军;2009年伊朗机器人国际公开赛3D仿真组季军;2010年新加坡世界杯3D仿真组冠军;2011年土耳其世界杯3D仿真组季军;2011年中国机器人公开赛3D仿真组冠军;2011年江苏省机器人大赛3D仿真组冠军等等。机器人竞赛的全面开展对提升我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加深了我们对自动化类课程实践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了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促进了我们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机器人竞赛的成绩来体现,并在竞赛实施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高。近年来,我们贯彻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在实施机器人竞赛过程中,以校级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基地为龙头,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等方面全面开展了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的探索。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在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子系统开发、如何营造创新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激发教师的指导热情等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竞赛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和一套卓有成效的竞赛培训体系。但是如何以机器人竞赛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竞赛教材的编写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完善培训教学大纲、完善培训教材。建立完善的培训教学计划和培训体系。形成一年级普及兴趣班、二年级提高班、三年级综合班、暑期强化集训班的层次化集训体系,分别编写相关行之有效的集训教材;建立完善的、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研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培训实验项目。

设计一个参加Robocup球队,根本问题是设计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反应,表现出目标指导的理。目标与环境动态的实时变化,由于足球比赛的状态空间极大,不可能用手工的方法来编码所有可能的情形和智能体的行为。这使智能体能学习如何有策略的进行比赛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必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地选择。我们的选择思路是尽量涵盖机器人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必须突出重点,深入浅出,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关键知识。因此,选择仿人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为对象,以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系统设计为主线,机器人传感器主要介绍光电编码器和视觉传感器,驱动器重点介绍直流伺服电机和舵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主要难点是复杂的空间变换、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这些内容即使对机械类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如果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过多地纠缠在复杂的公式推导,学生难以理解反而会失去兴趣。因此,在讲授过程中简要介绍坐标变换、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这样,学生以相对简单的对象进行学习,再通过仿真试验就可以对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有比较深的理解。认识到复杂的机器人系统不过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而已,这一点对增强学生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智能体协作方面,通过简化的人类足球赛策略模式,加以改进提升,形成有效的进攻与防守策略,让高智能算法理解起来不会太困难,这样改革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进而学好本门课程的内容。

二、智能机器人实验平台建设

智能机器人实验平台主要包括轮式机器人实验系统和类人机器人实验系统两个主流的机器人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依托与网络机器人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轮式机器人实验系统,系统中机器人配备摄像头、激光和声纳等传感器,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信息如何进行采集、如何进行处理和如何进行利用等多种知识,学习如何编写程序实现一系列的功能。

在类人机器人实验系统中,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及运动姿态由位于关节处的电机控制,依据所使用的电机个数的不同,机器人有不同的自由度,训练学生通过控制电机来实现机器人的行走、舞蹈及踢球等各种动作,将书本上的运动学及逆运动学的知识生动地再现。

三、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托学院机器人竞赛创新基地和学生组织“Apollo社团”,进行科学的培训与管理,促进学生的素质与素养得到整体提高。培养的具体方法如下。

1.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和文献资料对参赛同学全天候开放,分层次制订培训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以最快的进度完成计划内容,让每一个参赛学生都能获得充实感、成就感。

2.树立培训榜样,使骨干队员充满自豪感,全力引跑,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气氛。

3.建立竞赛获奖光荣榜,进行优秀作品展示,长期激励低年级同学。

4.积极邀请机器人方面的专家、应用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高年级优秀获奖选手做学术和学习经验报告。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我们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2010年机器人世界杯竞赛,学生任彦达、李立森、黄文伟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完成了仿人机器人的全向行走、远距离射门、快速起身等动作的设计,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算法的调试,最后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策划设计到实现调试,到答辩交流,整个过程和经历让学生终生难忘。机器人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参加过我们集训的同学其实践能力都较为突出,在毕业时都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今后我们将在集训项目的选择、竞赛指导的安排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机器人竞赛范文4

下课了,我和李梓园怀着雀跃的心情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跟着老师一起来到训练室,开始赛前的集训。眼前的机器人并不是想象中变形金刚一样威武的形象,而是由各种电子元件组合在一起,有着四个轮子的“战车”,我们则要操纵这个“战车”机器人踢足球。

距离比赛只有两周的时间,我和李梓园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熟悉我们的“战车”,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逐渐对这个新奇的东西操纵自如,我和李梓园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了。

两周的时间如箭般飞过,就在比赛的日期马上来临之际,我居然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发烧了!比赛的前一天我几乎没有吃饭,浑身难受,无精打采,心中一时敲打着退堂鼓,一时又非常担心错过这场期待已久的比赛。晚上吃过药,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要坚持,其实,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呀!

第二天一早,感觉好了一些,爸爸妈妈送我赶到集合地点,看到正在焦急等待着的老师和李梓园时,我仿佛一下子忘记了病痛。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鞍山比赛场地,来自省内的300多名中小学选手济济一堂,场面十分火爆!

比赛开始了。我和李梓园调试好我们的“战车”,我们B-2小组首先要和B-1小组一决高低。万万没想到,比赛才刚刚开始,两个机器人就都出现了故障!我的防守机器人本应该在黑色区域拦截对方的进攻,可是我刚启动它,它就像箭一般“飞”到了对方的角落里,根本不理我输入的指令,而李梓园的进攻机器人则象“跳跳蛙”一样,在那里自顾自地一下一下跳呢!正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对方的机器人却“嗖”地一下把球踢入了自家的大门,我们反而得到了1分,上半场我们居然凭借对方的乌龙球侥幸领先了。下半场,对手的状态出奇的好,他们的机器人一直凶悍地进攻,而我们的“跳跳蛙”呆若木鸡地站着,一动不动,结果这一局我们以1:3的比分惨告失败。

我们俩低着头,非常自责地抱着机器人回来了,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却输得这么惨,真是不甘心啊!老师看到我们垂头丧气的样子,鼓励我们说:只要付出了努力与汗水,总会有胜利那一天的,再说还有两轮呢,你们要加油啊!

不久之后,第二轮开始了。这次的对手是B-4小组,我们把老师的话铭记在心,把我们情绪和“战车”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勇敢迎战。“战车”仿佛领会到我们必胜的信念,终于发挥出它们的昂扬斗志,上半场,我的机器人先拔头筹,下半场,“跳跳蛙”又进一球,我们胜利在望。快到终场时,“跳跳蛙”不负众望,又进一球,咦?这是我们自己的球门呀,停!停!……不理我们俩的大声阻止,球还是慢悠悠地滚入自家的球门,真丢人!但是我们还是以2:1领先哦!

机器人竞赛范文5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个节目都各具特色,使人难以忘怀。有紧张激烈的问答题,优美动听的月亮歌曲;有诙谐幽默的小品表演,灵活好看的舞蹈;还有感情真挚的朗诵等等。在这些节目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月亮诗背诵和讲故事了。先说讲故事吧,当屏幕上出现“月亮故事”这个标题时,我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们这个组从头到尾就没有准备过这个节目,但是,如果我现在弃权,那么就要记零分了。眼看着前面的同学以个个都能流利的讲出自己准备的故事,而我却焦躁不安,但是我必须准备以个。啊!我知道了,前几天不是看过一个关于月球的来源的一个故事吗?别人一定想不到的,就是它了。

轮到我讲故事了,我信心满满的大步跨上演讲台,我们组员们都为我捏一把汗,而我,却在台上轻松自如的尽情挥洒,虽然有时我吐错了一个字,甚至记不清楚下一句话了,但是,我是相信我自己的,相信自己一定能为组里争取分数。讲完后,台下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通过这次讲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自信。

这次活动最精彩的莫过于背诵月亮诗了。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跟着我一直看吧,第一组的代表上台了。他说了三四句就下台了,然后一组的组员陆续背诵。每个组都有五分钟时间。背对每个句子得五分!这个环节可是得分的关键哦!继续看吧,第二组的代表上台了,不过她好象没做好准备,也说的不多,但是呢,鲁冰花同学可厉害了,一口气说了二十多个句子,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限了,随后,三组也说,他们得分也很不错。

机器人竞赛范文6

论文摘要:介绍教育机器人在机器人竞赛及课内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教育价值。

1引言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之后,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1]。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得到重视。目前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课内外教学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教育价值和极待挖掘的发展前景。

2机器人的定义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的定义却至今没有统一。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根本原因则是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使之成为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早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有专家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2]。之后又不断涌现新的见解。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协同性的自动化机器。”[2]

3教育机器人简介

干国胜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教育机器人解释如下:用在教育领域的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2]。从学习角度讲,“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3]。它除了机器人机体本身之外,还有相应的控制软件和教学课本等。

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和公司可以生产教育机器人或教学平台。不同种类的教育机器人不断涌现,如SmartCar[4]、SUUNY618、博思威科教育机器人等均已投入市场。

4教育机器人产生背景

机器人技术是在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958年美国的Consolidated公司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由此揭开了机器人发展的序幕[5]。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公司从美国购买了机器人的生产许可证,日本从此开始了研究和制造机器人的热潮。随着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如何加强工人对机器人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机器人的控制也就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机器人教育也就随之产生。2003年4月3日到7日,日本横滨举行了2003年机器人博览会[6]。专门用于教学的教育机器人从此诞生了。

国外教育机器人的研究开展较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在美国大学里开始了对机器人教育的研究,到了六十年代他们在中小学也开始了机器人教学,在此过程中也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机器人基础开发平台[5]。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开展起来,在我国的“七五”计划,“863”计划中均有相关的内容。但针对中小学的机器人教学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目前发展仍不完善。

5教育机器人应用现状

教育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器人竞赛和课内外教学。

5.1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各国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机器人赛事不断,引人注目。目前,全球每年有一百多项机器人竞赛,参加人员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者[5]。

1)国际比赛。①机器人足球竞赛。让机器人踢足球的想法是在1995年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金钟焕(Jong-HwanKim)教授为了发展多智能体技术而提出的。1996年11月,他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首次举办了微型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即FIRAMiroSot’96)。

国际上最具影响的机器人足球赛主要是FIRA和RoboCup两大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这两大比赛都有严格的比赛规则,融趣味性、观赏性、科普性为一体,为更多青少年参与国际性的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FIRA(FederationofInternationalRobot-soccerAssociation)是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的缩写,于1997年第二届微型机器人锦标赛(MiroSot’97)期间在韩国成立的。FIRA每年举办一次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FIRARobot-SoccerworldCup),简称FIRARWC,比赛的地点每年都不同,至今已经分别在韩国(三届)、法国、巴西、澳大利亚(两届)、中国等国家举办了多届赛事。

RoboCup(RobotWorldCup)是一个国际性组织,1997年成立于日本。RoboCup以机器人足球作为中心研究课题,通过举办机器人足球比赛,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RoboCup的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成立一支完全自主的拟人机器人足球队,能够与人类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赛。RoboCup至今已组织了八届世界杯赛。比赛项目主要有:电脑仿真比赛、小型足球机器人赛、中型自主足球机器人赛、四腿机器人足球赛、拟人机器人足球赛等项目。

②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灭火的想法是在1994年由美国三一学院的JackMendelssohn教授首先提出的。比赛在一套模拟四室一厅住房内进行,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熄灭放置在任意一个房间中的蜡烛。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赛模式,比如,在比赛场地方面可以选择设置斜坡或家具障碍,在机器人的控制方面可选择声控和遥控,熄灭蜡烛所用的时间最短,选择模式的难度最大,综合扣分最少的选手为冠军。虽然比赛过程仅有短短几分甚至几秒钟的时间,用来灭火的机器人体积也不超过31立方厘米,但其中包含了很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机器人灭火比赛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机器人竞赛之一。

③机器人综合竞赛。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主要是亚太国家参与的一项国际机器人赛事,2002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比赛,有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菲律宾、泰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一赛事,比赛圆满成功,第五届比赛于2003年月11月6日~10日在韩国举行。

FLL机器人世锦赛,1998由美国非盈利组织FIRST发起,目前有10多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北欧5国家、新加坡、韩国、中国)及美国的46个州参加该活动。每年秋天,由教育专家及科学家们精心设计的FLL挑战题目将通过网络全球同步公布。各国/区域选拔赛在年底举行,总决赛于4~5月在美国举行。竞赛内容包括主题研究和机器人挑战2个项目,参赛队可以有8~10周的时间准备比赛。

④其他比赛。在国外,1980年,第一届全日本机器人走迷宫比赛;1992年,第一届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移动机器人比赛;1998年,第一届国际海洋机器人竞赛;2001年,日本政府举办第一届国际机器人节,举行了十几项各种机器人比赛。教育智能机器人是目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习工具。

孙媛媛、何花撰文指出,国际机器人竞赛有以下特点:比赛规模不断扩大,比赛项目不断完善,比赛的影响力不断完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学校教育[7]。

2)国内比赛。在国内,2000年,FIRA中国区比赛;2002年,CCTV杯机器人比赛;2004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自2005年开始的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8];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央电教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9]。还有近几年各省、市组织各种类型机器人比赛。

3)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价值。何智等撰文指出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对当前的教育会产生重大的作用: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建立一门新的标准课程;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宽容为怀的人文品格[9]。

北京科技大学的郗安民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指出,大学生机器人比赛是一项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易于激发兴趣,而且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项比较大的训练工程[10]。张云洲等探讨了机器人竞赛对于大学生教育的价值: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开发与研制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11]。

5.2学科及课外教学目前,除将教育机器人用于参加各种比赛外,教育机器人还被用于课内外教学,以提高学生设计、开发、应用机器人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已经先后将教育机器人纳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到2005年底,我国已有76所中小学成为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教育机器人正在逐步地走入我国的各类学校[3]。

王立春撰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探究教学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指出教育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发展前景[12]。

张兴华以硕士论文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基于机器人的青少年活动的教育价值。她从亲身体验的活动案例出发,把握了全国基于机器人的青少年活动的形势,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基于机器人的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青少年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建立一门新的标准课程[13]。

6结语

教育机器人事业方兴未艾。教育机器人活动知识覆盖面广、能力锻炼多样、情感体验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欢迎,正向广大师生的普及过渡。教育机器人必将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教育机器人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杨德智.教育机器人[J].科学杂志,2006(7)

[2]干国胜.教育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吴洁,何花,周波.浅谈教育机器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7)

[4]李国.智能教育机器人Smart+Car[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3(11)

[5]王吉岱,李维赞,孙爱芹,谢永.教育机器人的研制与发展综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7)

[6]宗和.越来越能干的机器人[J].中国青年科技,2003(7)

[7]孙媛媛,何花.浅谈国际机器人竞赛[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8]马文志.“碧波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在苏州落下帷幕[J].辅导员,2007(10)

[9]何智,胡又伦,艾伦.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价值述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

[10]以机器人比赛推动素质教育——访北京科技大学郗安民教授[J].机器人教育与应用,2004(4)

[11]张云洲,吴成东,崔建江,丛德宏.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