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1
关键词:红苕产业; 提高产量;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0
四川省仪陇县作为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盛产小麦、水稻、棉花、油菜和红苕等农作物。红苕作为仪陇县5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实地调查了解了仪陇县红苕种植情况,总结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红苕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植分散,未形成有效规模。本县红苕种植基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种植;二是品种杂多,无特色可言。全县红苕种植基本不统一,大规模的新品种,即使是引进的新品种“豫薯王”,种植也呈单一态势;三是种植粗放,栽培技g较落后。从播种时间到苗期管理至收获储藏都较随意,未遵循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栽培技术仍沿用老方式,即以露地育苗为主,仅地表覆盖一层地膜。肥料的投入也难以遵循科学的方法,并不根据红苕的特点用肥。
这些种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影响红苕的产量,销量就更成问题。这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要解决目前生产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该县红苕生产的水平、提高红苕产量。
2 具体措施
培育优质红苕产品,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型,倡导大户种植、龙头带动、品牌创建的理念,构建红苕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2.2建立专业的种薯繁殖基地,解决品种单一、落后的问题
鉴于当前薯种品种单一,应当大量引进新品种,筛选培育出适合该县各乡镇土壤的优质品种。通过政府下达推广任务,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用种。
2.3 因地、因时制宜,推广科学的先进种植技术
2.3.1 播种时间 采用先进的保护播种措施,将时间由以前的4月中旬播种提前到3月上旬。通过合理的时间差,赢得出产时间。
2.3.2育苗方式 采用地坑式低拱覆膜保温育苗,即选择通风向阳肥力较好,管理便利的地块做苗床,先按床宽1.2米、长度按苗床面积需要,划好线,定出苗床的位置和形状,然后将线内的泥土挖出筑成宽35~40厘米的厢埂,即形成地坑,坑的高度不低于25厘米,以确保苗床的增温保温效果。施足苗床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为主,用量1500~2000公斤/亩。
2.3.3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28℃~30℃;出苗后控制床温在25℃左右。如膜内温度超过35℃,要通风散热。种薯萌发后浇施人粪尿;苗高10~13厘米时用人粪尿或复合肥加水第二次浇施;薯苗长15厘米以上,有5~7张大叶时,可以剪苗栽种,每剪1次苗,浇水施肥1次。用尿素25克/平方米对清粪水10~15公斤泼施。追肥时间在剪苗后第二天进行。
2.3.4种植管理 一是当气温稳定通过15℃,栽插越早产量越高。一般年份我县海拔在600米以下的地区,4月中旬能稳定通过15℃。高产栽插期是从4月中旬开始,越早越好;二是起垄最好晴天进行。一般小垄宽70~80厘米,高26~30厘米,栽单行,大垄宽100~110厘米,高33~40厘米,栽双行。土层薄、排水好的坡地以起大垄为好,能增厚土层,保水抗旱。土壤粘重,排水不便的地块以起小垄为好,以利于排湿;三是施肥: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亩、草木灰50~l0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5~30公斤/公顷。若农家肥不足,可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公顷、硫酸钾1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5~30公斤/公顷;四是合理栽植:实行浅植、斜插方式。一般薯苗栽插于5~7厘米深的表土层内,以3~5节入土为宜,盖土压实;五是田间管理:注意插苗补苗,宜在种插后3~4天检查;及时检测苗肥,中耕时培土不宜过高,分枝结薯时注意水量是否充盈,种薯后两个月左右注意施用少量的以氮钾为主的底肥,科学翻蔓和提蔓,注意精翻,以免损伤茎蔓,种植三个月左右注意病虫害,一是防止地下害虫,二是防止斜纹夜蛾。
2.3.5适时收获 当蔓叶开始变黄,霜降节前后一周收挖较佳。收挖时要尽量做到细收、收尽、轻挖、轻放、轻装、轻卸,尽量减少薯块损伤。
2.3.6合理储藏 一般采取室外窖藏法和室内储藏法。室外窖藏应在贮苕前5~7天,将窖内杂物清除后用100倍石灰液对窖内喷洒消毒。贮苕时需剔除损伤、病虫害苕,后将鲜苕轻放入窖。窖藏宜留足1/5的空隙通风,不宜满窖。贮藏期间,如窖内气温在16℃以上时,不宜封闭窖口,如气温在16℃以下时即封闭窖口,保持窖内气温在13℃~16℃。隔l天查看1次。如窖内气温在13℃以下时,即加盖稻草升温。在16℃以上时,即揭开稻草降温;室内储藏时,先在储藏地用100倍石灰液消毒后铺上3~5厘米细沙,保持气温在13℃~16℃。这两种方法应因地制宜,一般建议采取室外窖藏法。
3 结语
政府根据该县实际情况,确定出红苕产业规模发展规划,结合该县乡镇气候、土壤特点,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必然能使红苕产业化经营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于该县“精准扶贫”而言,不失为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喻国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4.
[2]陈恩华.蓬溪县红苕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四川农机,2011,(05).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2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呈现农牧业、加工业、商贸、资源开发四大类型,面对经济形势变化,传统产业发展减速,新兴产业发展不理想。县域经济发展因资源分布、区位、资金、人才和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不同,使各旗县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工业发展缓慢、农村和牧区经济发展落后、县域企业基础薄弱、分布零散、集聚效益较低等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领域遇到的阻碍和制约
(一)自然优势因素导致各旗县产业选择循规蹈矩,难以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
自然优势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县域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之所以能屡次位居全国西部百强县前位,与煤炭资源的丰裕程度密不可分,同时,因煤炭资源丰富,产业选择大多都是与煤炭资源开发相关。地理位置决定着一个旗县的区位状况,决定着它的交通状况、对外开放条件与开放程度等。显然,具有区位优势的旗县发展较快,如阿拉善紧邻乌海、银川,并拥有与蒙古国交接的两大口岸,靠区位优势,成为一些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以及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原有传统产业已根深蒂固,新兴产业难以引入。
(二)产业定位多而散,传统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从我区县域产业发展现状看:一方面,产业定位不明确,县域产业选择有跟风政策倾向。比如,矿产资源丰富的旗县为跟随政府政策而调整主导产业方向,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转变,传统资源型产业还未发挥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则被地方政府忽视。如准格尔旗陶瓷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并不是当地优势产业,但是地方政府产业定位目标将这两产业打造为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各旗县盲目过多地选择产业,分布零散,形不成规模。现在大多数旗县产业定位过多,如赤峰市巴林左旗产业定位以矿产品冶炼、化工、煤炭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制药等为主导产业定位,事实上该旗主要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旗县,煤炭加工产业在该旗没有发展潜力,不具备发展优势;阿荣旗以农畜产品(大豆、马铃薯、柞蚕、猪、牛、羊、鹅等)精深加工、支农支牧(化肥、地膜、饲料等)和矿产资源开发(水泥、白灰等)三大产业立旗,像大鹅产业全旗可能就某一村有人饲养大鹅,根本就形不成一个产业。全区县域产业发展基本都类似此情况,只要某些生产活动或者资源存在,就定位一个产业,而且各产业之间关联度小,没有自己的特色,形不成规模。
(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落后
旗县里的大多数嘎查、村的生产方式落后,如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有的地区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程度极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活方式方面,农民及城镇人口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四)政府政策与竞争机制滞后
一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仅制定出台,并未落到实处。在政治方面不但未给非公有制企业优惠政策,甚至连平等政策也未落实,如非公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很难进入政府;二是干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县乡干部很难优胜劣汰;三是企业家机制未形成,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滞后。
二、促进县域新兴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新兴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传统产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但一些传统产业技术仍停留在初建的技术水平上,如包头工业老城区的钢铁、炼铝、军工产业。这些产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上比较困难。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完全取而代之,而是通过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成长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贫困落后旗县产业较少,尽力引进发展适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尽管这些产业在某些地区可能成为成熟产业,引进另一地区就成为该区的新兴产业。对于我区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域,将农畜产品初级交易转变为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三、规模化是县域新兴产业应对环境的不得已选择
在现有的政策、市场环境下,私营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小商贩等,形不成规模就很难占有市场,最终被淘汰。目前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化工产业、煤炭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在我区多数旗县均有分布,集聚水平较低,导致各旗县专用性基础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不高、项目多而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控制能力较差。园区与园区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动不足,未能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新兴产业主要建立在新企业的基础上,一个新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市场等问题,走规模化发展道路能弥补企业资金不足,进入市场难、创新资源匮乏等问题。
四、县域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途径
根据现有资源、产业科学定位不同旗县发展方向,准确找到各旗县适合发展哪些产业,政府行为应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政府政策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并有效地发挥政策效应。如鄂尔多斯通过政策导向利用煤炭资源换回的装备制造业,引进奇瑞汽车、华泰汽车等多个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项目不经科学论证,盲目引进。
政府行为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要维持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并且在当前市场失灵情况下,通过本地产业规划适当地干预经济。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表面上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上的差异,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制度和政府行为的原因。劳动力和资本理性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劳动力之所以流入到某一地区,都是因为有利可图。然而,偏远的农村、牧区制度落后和政府行为低效,使得该地区生产效率低下和交易成本增加。
(二)积极调动起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政府应尽量消除制度壁垒,给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吸纳更多的非公经济主体进入市场。通过财政政策,采用基金、BOT等方式扩展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非公资本的社会重要地位。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3
(讯)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文《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白皮书》指出,虚拟现实正处二产业启动的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未来的卉年到一年内,虚拟现实消费市场将迅速启动,技术体系和产业格局也将初步形成,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若不尽快布局,将再次陷入落后和追赶国外的局面。为此,《白皮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是提前谋划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其次是推进产业化和行业应用,通过财政与项支持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支持虚拟现实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最后是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
Gartner预计2016年中国IT支出逆势增长,规模达2.3万亿元:公司最近的《Gartner全球IT支出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IT支出总金额将为3.49万亿美元,较2015年的3.5万亿美元下滑0.5%;而中国IT支出将在2016年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加3.75%,逆势上扬。
中信计算机IT服务子版块和Wind去IOE概念板块涨幅领跑大盘:以2016年3月31日作为基期,中信计算机IT服务子版块和Wind去IOE概念板块涨幅领跑大盘,涨幅分别为7.02%和5.90%,遥遥领先沪深300、中小企业版和创业板指数涨幅。
重点公司点评:1、银信科技,主营业务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安全垫:2015年公司成功进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市场,获得了中国移动及其旗下咪咕娱乐公司约3000万元的订单,随着中国移动在ICT领域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讣为也会在2016年给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带来新动力;数于科技为公司在大数据和于计算领域打开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早已经致力二于计算和大数据的相关技术研发,并在公司主营业务领域实践了基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能化IT运维业务;2、浪潮信息,K1高端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15年第1季度,浪潮天梭K1在25万美元以上Unix市场段的份额提升至14%;SmartRack于联网行业独领-据赛迪数据显示,浪潮Smart Rack4.0整机柜服务器在2014年初已在百度、阿里巴巴实现批量供货,整体市场占有率超70%,成为在整机柜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率最大的企业;存储市场后来者居上-2014年浪潮存储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同比增长7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以及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证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来源:华金证券 文/谭志勇 编选:)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种植 规模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20-01
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大市场、大流通的大农业发展已不相适宜。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规模化经营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经营成本下降,收益上升,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当前,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必须把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当前安仁县农业种植规模化经营发展现状
安仁县有耕地面积 42.35万亩,其中水田34.11 万亩,旱土8.24万亩,极具开发潜力的丘岗山地140万亩,其中坡度在15度以下的宜果面积42.9万么。近几年,安仁县把落实中央土地流转政策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以及与发达地区相比则相距甚远,据调查统计,全县农业规模化种植面积为4.6万么,约占耕地、宜果面积的5.97 %,其中水稻规模化种植为11000么(其中种粮大户面积为6000么,龙头企业订单生产基地为5000么),只占水稻面积3.22 %,烟叶规模化种植面积5100么,占烟叶生产面积1.55万么的32.9%,水果规模化种植面积为2.5万么,占水果生产面积5万么的50%。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种植规模化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通过耕地承包,推动规模种植。这种形式主要以水田、旱土为主,种植作物多为一年生或一年多生:如水稻、蔬菜、烤烟等,一般不签流转合同,只是随要随收回的口头协议,承包期限多为三年以下,有的甚至是一年一包或一季一包,且种植规模较小,形成较大规模比较困难。
第二,通过山地租赁,进行集约经营。这种形式主要以荒山、荒地为主,种植作物多为多年生、高效而见效慢的作物:如水果、药材、经济林等,均以合同制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租赁期多在十年以上,有的甚至在三十年以上,且规模较大。
第三,通过企业带动,实行集中经营。这种形式就是农民分散生产,集中经营。最典型的就是我县食用菌生产,企业在自己种菌同时,发动周围的农民共同种菌。企业为菌农提供菌需物质和技术,菌农所需物质包括菌种以及种菌的所有原材料。农民只要按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程种就行,原材料准备和产品销售是企业的事,风险也由企业承担;另一种形式就是公司与基地实行订单生产。最典型的就是我县的生平米业公司,每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生产订单达0.5万亩,由公司提供种子,由农户种植,最后按合同优质优价收购。
二、目前安仁县农业种植规模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集中难。一是农民观念认识还有偏差。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农村不少农户把土地“流转”与“失地”相混同,在他们看来流转即意味着失地,故土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流转,有的甚至荒了也不给人家种,如全县的旱地、边远水田就出现大片抛荒现象,有的连片达100亩以上,问题特别严重。据东南阳光公司的阳总反映,他想扩大脐橙种植面积,当地农民不但要价高,少数农民甚至百般阻扰,使他扩面的愿望难以实现;二是近年来国家又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政策,促使不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强,如种1么水稻,国家给予农民各项补贴达110多元,特别是很多地方农民种不种粮,甚至抛荒,均可享受各种补贴,使水田规模化种植更加困难;加之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大多数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
2.经营发展难。采取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目的,首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目的则是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是扮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角色之一,但据了解,很多企业在发展一定程度后均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难。不仅是东南公司反映扩面难,牌楼乡神州村种粮大户何广南同志他现在承包的土地均是农民弃耕的荒田,他想扩大种植面积,但农民的良田就是不愿意承包给他,他感到非常无赖;二是发展不稳定,订单生产面对千家万户,因市场因素影响,往往履约率最低,市场好的时候,农民不履约,产品不给你,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如生平米业公司只所以订单生产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就是与分散种植水稻的农民履行合同难;三是面对市场和天气的不稳定因素,规模经营既有规模效益,也有规模风险,如2008年我县百年一遇的罕见冰灾,使东南阳光公司的2000多么脐橙受到重创,造成90%以上脐橙不能挂果,当年损失就达100多万元,使公司元气太伤。
3.发展水平低。我县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还是刚刚起步,政府投入不足,资本进入少,除东南阳光公司起点高、标准高外,其它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农业要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排灌、道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差,品种、施肥、栽培、植保等农业技术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程度差。
三、如何促进我县农业种植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最近几年,农业徘徊不前,据了解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一个是因农业效益不高,除去成本和工资所剩无几,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另一个就是每个农户人平不足1亩地,依靠承包田致富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故多数农民是不靠田但也不离田,以粗放经营代替了昔日的精耕细作。因此,过去的经营体制已经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寻找新的农业经营体制势在必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则应运而生,它又是一次农业革命。如何促进我县农业规模化经营,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政府要制订和规范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引导土地等农业要素的优化配置。一是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分散的土地使用权集中。一种是以市场形式通过拍卖或租赁走向规模化经营,如旱地、荒地、荒山等农民依赖性弱的完全可市场运作,或采取长期租赁经营,期限要在10年以上;一种是以企业经营,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走向规模化,实行“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经营,如水田、旱地、荒地、荒山等均可;一种是采取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即统一技术标准,农户分散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其它还可采取承包、订单生产等达到规模化经营。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政府均要积极支持、引导、干预土地流转,保证“自愿、合法、有序、有偿” 流转。二是政府要逐步完善好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土地流转后无后顾之忧。三是政府要大力推行“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接纳农民就业,另外要对失去土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向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保证社会稳定。
2.多种政策向农业规模化经营倾斜。规模化经营有规模效益也有规模风险,且属微利经营,其中以粮食效益最低。建议政府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企业,除享受国家的各项补贴政策外,对参加农业保险的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给予保费补贴或免费投保,以降低农业企业的风险度。对涉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农田、水利、公路等基本建设设施的规划、立项和投资要优先解决。另外有好的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并在技术上给以支持,提高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使产品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并确立优质稻、脐橙、食用菌、优质油菜、优质茶、优质蔬菜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项目,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这些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不断做大做优安仁主导产业项目。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还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一是从区域来说,发达地区、平原地区、人多地少等地方可先行先试先走一步;二是从土地来说,旱地、荒地、荒山、边远地可先推行,而水田则要逐步推行;三是从作物来说,高效、有特色、多年生作物等先搞;四是从经营形式来说,要遵循依法、有序、有偿原则,引导土地经营权以转包、入股、转让、租赁、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流转,逐步探索最佳模式,鼓励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结合本地实际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集中。
参考文献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5
[关键词] 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浅析
农村土地实行有序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政策背景下,以及相当时期内土地还将承载社会保障功能这一基本国情条件下,不能依靠土地买卖式兼并,只能通过创新机制,规模化、规范化流转,才能实现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因此笔者对巴彦淖尔市的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巴彦淖尔市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现状浅析》。
一、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现状
巴彦淖尔市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以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流转方式为主,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截至2011年底全市土地流转累计面积达到151.45万亩,占实际耕地面积的16.1%,比上年增加37.94万亩。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73769户,占土地承包农户数的 30.1%,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78.96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2.1%,签订耕地流转合同30068份。其中转包面积90.56万亩、转让面积5.69万亩、互换面积15.01万亩、出租面积39.66万亩、入股面积0.53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59.8%、3.8%、9.9%、26.2%、0.3%。千亩以上规模化经营的种养大户、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3家,经营面积28.9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9%,比上年增加12.32万亩,增幅74%。土地流转步伐加快,规模经营成效显著。
二、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一是种养大户带动型。种植大户或养殖大户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自己增收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这种类型的土地流转面积共120.28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79%。
二是企业租赁经营型。以中粮番茄公司、秋林公司、四季青公司、中兴能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或农业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集中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种植番茄、饲草料、温室蔬菜、甜高粱等,建立标准化原料和饲草料基地。这种类型的土地流转面积共16.57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11%。
三是合作社带动型。农牧民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组建的合作社集中土地开展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种类型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4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2%。
四是土地收储代管型。主要是指由政府通过对大量土地的收储代管,以特色农业产品优质名牌为纽带,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如中旗石哈河镇以每年每亩20元的价格把农民的戈壁沙地11.6万亩集中起来,统一租赁给农业公司,建立旱作小麦、莜麦、荞麦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这种类型的土地流转面积11.56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8%。
三、土地流转利益主体双方的收益情况
1.土地流出方农牧民的收益情况
传统的土地承包家庭经营,由于种植规模小,即使是精耕细作,经营收入的增长空间也极为有限。据统计测算,2010年耕地的亩均净收益为1142元,剔除亩均劳动力费用174元,亩均纯收入9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6元。
如果把土地租出去,按照目前全市土地流转价格每亩200-800元计算,农民人均耕地9.1亩,一年租金收入1820-7280元。另外,农民还可以在本地龙头企业就业或另寻其他就业渠道,月工资按1000-1800元计算,一年的务工收入1.2-2.2万元。两项收入合计1.4-2.9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的收入。
2.土地流入方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收益情况
对于土地流入方规模化经营主体来说,占有的土地资源量增加,有利于经营主体为农业产业注入发展资金,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效益。此外,通过土地流转还有利于土地经营主体实行种养加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打造名牌产品,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增收效果更加明显。
四、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经营面积比重较小。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中,2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41.76万亩,占总流转面积28%,规模经营面积不到三分之一。其中:规模经营200亩以上、500亩以下的总面积为7.94万亩,比重为5%;500亩以上千亩以下的总面积为4.83万亩,比重为3%,千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28.99万亩,比重为19%。从流转去向来看,主要是流转入种养大户,流转面积120.2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9%;流转入企业和合作社的19.6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3%。土地向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流转集中的规模还不够,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二是土地承包遗留问题较多。因为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民利益的重新分配,农村婚嫁女要求重新承包因婚嫁被抽回或未予以承包的土地、新增人口承包地问题、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要地问题、开荒地使用权的界定问题以及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纠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极易在流转中引发新的纠纷,造成不稳定隐患,成为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三是缺乏优惠奖励政策。全市各地对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等还没有制定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没有建立明确的奖励机制,没有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
五、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协调各部门制定银行信贷、税收、流转土地农民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土地规模化经营专项资金,引进、扶持国内外知名企业或本地有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大户建立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特色种养业。
二是加大项目扶持。扩大项目整合范围,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规模化经营区域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励措施,按照200亩-300亩、300亩-500亩、500亩-1000亩、1000亩以上等不同规模制定不同的奖励办法,对积极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给予奖励,通过奖励的形式或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6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崛起,以及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和目前市场大量需求,养殖产业和以前相比获得较大程度的前进。和以往分散的养殖方式相比,目前市场上兴起的规模化养殖既保证人民群众对肉类物品的需要,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较多负面影响。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模式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所以我们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这两面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希望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也能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因此在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同时,进行生态变化的管制至关重要。
1主要原因
1.1发展和养殖模式的实质性变化
以往的传统模式通常使用散养的模式来发展畜牧业。这种方式采用家庭式喂养,规模较小,因此牲口所排放的排泄物和其他物品能够得到方便的处理,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其对肉类产品的需求数量也慢慢变大。传统模式现已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的供需平衡下,养殖产业实现了大规模产业链的生产模式。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又加上了高科技的元素,使得一些人力行为被较多机械化操作所替代。所饲养动物排放的粪便从之前的的垫圈或者半固体形式变为液态,较多的粪便排放导致附近水源被污染,进而腐蚀了周边土壤,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形成公害[1]。
1.2化学肥料对生态破坏
现如今人们通常喜欢较为新鲜的食品,对于肉类、乳类和蛋类等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为了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方便,我们要改变物流的配送模式,以最短时间送到市场。同时,一些养殖基地逐渐向大城市周边靠拢,导致城市附近的树木和植被被破坏。另外,现在的养殖业一般都会在动物的饲料中加入化学药品,以此来缩短动物的成长周期。对于土壤,使用一些化学原料更能节省成本,所以人们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化学肥料而不是有机肥。
1.3家禽对自然的破坏
家禽是一种非常容易携带病原体的动物,一般通过空气来传播疾病。它在现在的畜牧产业养殖链条下占有极大的比例。规模化养殖使得家禽数量明显变多,同时增加了更多的排泄物。如果这些排泄物不能快速得到处理或者使用方法错误,都会对环境和土质造成污染。另外,被污染的环境会反过来伤害家禽的生存状况,体内的病原体会不断的繁殖和衍生出更具抗体的病毒传播物。
1.4规模化养殖对土壤、空气以及水资源的压力
大量的食物垃圾以及粪便给自然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用清水冲刷污染物,所以就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也使水质被污染。家禽类动物排放的一些气体和环境中的空气相结合,既影响了环境,也给本地住户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规模化养殖给土壤、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防治对策
2.1强化养殖者的环境意识
如果想要彻底地解决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第一,要提升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采用科学化的先进养殖技术;第三,做好场里的监督工作,把污染程度用定量方法来统计,促使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第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相关的养殖者学习一些法律制度,提高养殖者的思想意识[2]。
2.2科学管理规模化的养殖场
首先,科学合理的选择养殖场的位置,主要是让养殖场的位置要远离群众生活区域,降低规模化污染物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其次,科学处理动物等饲养物的排泄物,每一个环节遵循相应的管理规定;最后,在养殖场里建造污水处理系统,让养殖场绿色合理的运行。
2.3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
总的看来,因为一些治理部门管理上的懈怠,导致环境污染程度愈演愈烈。考虑到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部门要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比如,环境监管部门要对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进行定期估算,如果不达标,就理应责令限时整顿。
3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当做工作的要点。不仅要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也要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把它做的更大,更好。
作者:毕成文 单位:新疆昌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