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文对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文对联范文1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因应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四、简要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艳洁,金鑫.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5).
[2]张振飞,赵鹏,刘泊.食品物流业与食品物流链[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6(1).
[3]张连军.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6(1).
英文对联范文2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 不确定性问题 应对策略
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给企业供应链的顺利实现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企业供应链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的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而随着各级节点和环节的不断增多,供应过程中出现随机波动的概率也必然会有所增加。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这种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就必须在明确不确定性问题来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
在企业供应链实现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来源就是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三种。明确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不仅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预防,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供应链的工作效率。
1.1 生产的不确定性
生产的不确定性问题来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营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制造过程中,为了能够对生产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达到供应需求,在实施生产作业之前,企业都会根据当前的生产系统状态和未来情况做出相应的生产过程模拟,以此来推动实际生产的脚步。但是由于生产过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前期的生产计划并不能够将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出来,这样就会导致生产计划与实际执行造成偏差,给供应链的实现带来影响。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中涉及到的预测问题,比如说对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对评估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预测以及对研究开发成功的时间进行预测等,这些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存在很多问题。而营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营销的投入与回报上,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与回报应该是成正比的,但是如果单纯的拿产品的营销数量来衡量销售部门业绩,那么必然会产生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即使在营销上花费大量资金,也不会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
1.2 供应的不确定性
在产品的供应阶段,主要涉及的环节有两个,即提前对产品进行预定和产品的具体订货量。因此,供应阶段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是在这两个阶段。在供应阶段中,各个企业之间都是互利的,每一个企业都充当了供应者,同时也是购买者。无论是以哪一种身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都会产生,供应者面临着生产的不确定性,购买者面临着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目前供应链上涉及到的供应企业较多,一旦其中一个企业出现了不确定性问题,那么必然会给其他企业的供应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使问题不断累加,最后给每个企业都带来极大的风险。近几年来,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已经由传统的短期合作逐渐发展为长期合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上不确定性问题的发生,但是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全信息,不仅会造成专用资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很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1.3 需求的不确定性
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需求的易变性和多样性。其中,需求的易变性主要指的是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变化速度快。需求易变性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服装行业,随着流行元素的不断改变,人们对服装样式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即使服装企业能够紧随潮流,但是也不能充分保证不会出现库存过多的情况。需求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不同顾客对产品需求提出的不同要求。理论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即使企业能够将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都预测的到,从而投其所好,这种想法也会在生产成本的影响下变得不可行。同时,随着我国市场被划分的越来越细,不同顾客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也逐渐被挖掘出来,从而导致企业供应链中的需求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
2 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企业供应链中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降低不确定性问题发生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进行柔性化设计
企业柔性化设计主要指的是企业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顾客就能够为了等到自己所需的产品而接受一定的生产提前期。一般来说,生产提前期都要有一段时间,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可能为零。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提前期,减少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就应该完全按照定单实施生产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提前期是由企业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决定的,只有所有企业通力合作才能够使生产期减到最短。
2.2 提高预测水平
预测指的是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推测,如果企业能够提前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就可以对产品进行提前生产,从而缩短生产提前期,相应的不确定性问题也会减少。但是,企业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对顾客需求进行预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水平。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搜集更新的数据来增加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或者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使不同的产品尽量使用相同的零部件,使得对这种零部件需求的预测变得更加准确。由此可见,在企业供应链中,企业如果想要使生产的产品更接近顾客的需求,就必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供应链上的共享,提高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预测水平。
2.3 优化库存结构
如果柔性化设计和提高预测水平均不能将不确定性问题解决的话,那么企业便可以考虑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一般来说,企业为了避免库存短缺,经常会保持较大的库存量,虽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需求,但是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成本。为此,企业在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必须根据企业的经济情况和顾客的需求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和库存策略。对于企业库存管理来说,掌握顾客未来的需求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掌握顾客的根本需求,才能够合理设置库存量,从而降低由于需求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4 选择转移策略
选择转移策略也是解决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之一。当企业从事某一行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逐渐增加的时候,企业就可以考虑转移到其他不确定性问题较小的行业。但是,这始终都是一个下下策,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环境都是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企业不断转移的话,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合企业进行短期缓解,而不适合长期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也必然会逐渐增加,企业供应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虽然在某种角度来说,这种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但是采取有效措施使问题的发生降到最低,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系统的掌握问题的来源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而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对问题进行控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兴方,李宗植.企业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商业研究,2006(20).
[2]鲁耀斌,杨光明,杨敏才.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来源、表现及应对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4).
[3]罗赞.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3).
英文对联范文3
互联网的出现,是全球IT领域继PC机后的第二次产业浪潮,它带来了IT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深远的。首先,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形式;其次,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
财务会计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互联网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会计数据的载体有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传统会计是以纸张作为会计数据的载体,在互联网络运行环境下,硬盘、内存、软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成为财务数据的新载体。这种置换使得数据的记录、存储、传递由“机械形式”为“电磁形式”所取代。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2.会计数据处理工具有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在算盘和草稿纸时代,由于计算工具落后,信息加工成本高.造成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数量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严格约束。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这一状况发生巨大改变,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带来根本根本性的变化。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3.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有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手工会计的慢速、单向自不用说.单机运用提高了输入输出速度。局域网使得双向输入输出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适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
互联网对经济业务和会计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要求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改革。那就是网络会计。所谓网络会计,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将以其先进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种发展有一个过程,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网络会计成为财务会计的主流,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财务会计。
二、理论冲击: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但是,在互联网走进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充斥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时,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个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个体。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这个个体是有形的实体。而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因此,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互联网络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小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网络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是必须予以明确的问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向夸奖信息的需求者即使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计算机网络的采用,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其存续的时间长度伸缩性很强,在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与此相应,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在网络会计中必要性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稳定不变。网络会计不会对货币计量假设造成大的冲击,互联网对这一假设的用项主要表现为: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时.在传统财务会计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外币会计,在网络会计中是否有可能寻找到更好的计量单位?
三、实务变革: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
网络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十分广泛,例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会计职能、会计模式、会计核算手段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网络会计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的影响作一些分析。
1.网络会计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因此,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客观、可靠、可核而得到普遍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一原则将受到更多的冲击。首先,网络公司的交易对象大多是存在活跃市场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拨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弱;第二,网络公司的解散可能经常发生,并且从成立到解散可能只有较短甚至很短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历史成本计价的时点与清算时的时点相距不远。但此时已属非持续经营阶段,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第三,历史成本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网络公司经营业绩的反映是滞后的,公司管理当局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财务会计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无法发挥出来。
英文对联范文4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 收缩徐变 挠度差 角变位 合龙温度
1 连续刚构桥发展概况
桥梁按结构可分为梁式桥、拱桥、刚架桥、缆索承重桥四种基本体系和组合体系共五种。连续刚构桥是梁式桥发展而来的一种超静定体系,是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分主跨为连续梁的多跨刚构桥和多跨连续-刚构桥,全部都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至少两个以上主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具有T形刚构桥的特点。但是,和T形刚构桥以及同类型的连续梁桥等相比,连续刚构桥保持了上部构造连续这一优良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跨越能力较大、施工难度较小、养护容易、行车舒适性高以及造价较低等等特点,因此,在现代的桥梁建设中,受到许多桥梁专家的青睐。
2 合龙主要影响因素
连续刚构桥的合龙关乎桥梁成桥的线形和内力,直接影响桥梁的长期使用性能,需要受到重视。合龙施工前,两端梁体高差将会导致的桥面线形出现错台,合龙段两侧悬臂端头高差大小会影响合龙质量。此外,悬臂端和现浇段标高、现浇段施工方式、合龙顺序、合龙段配重、劲性骨架的设计、顶推力的施加、合龙温度的选择等等也会对合龙有影响。下面将从影响合龙主要方面,即温度选择对合龙的影响来进行阐述。
3 合龙温度对成桥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和桥梁专家普遍对桥梁施工中的温度场分布及其引起的应力和挠度变化加以重视,施工温度的控制得到了广泛研究。各国均已制定了适应本国国情的、各不相同的相应规范。不同温度场对箱梁的温度应力和挠度计算的影响都十分明显,有研究指出,桥梁内部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温度应力数值大小可与活载及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拟。近年来,连续刚构桥大范围修建,其中箱型截面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在箱型变截面高次超静定结构的结构体系转换前后,温度对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尤其是,在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徐变不断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温度内力将不断的增加。因此,温度荷载对合龙的影响不可小视。
混凝土性能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在一年四季中,气温会随日出日落而有所不同。温度变化对环境中结构的影响通常包括三类:骤降温变影响、日照影响和年温差影响,这三种温度荷载的影响特点如表3.1所示:
当采用悬臂施工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时,主梁的合龙意味着转换的结构体系需要同时承受多种原因引起的次内力,如温度次内力等。理论与实践表明,在诸如连续刚构桥等大跨度超静定结构体系中,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的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是超过活载应力,因此常常成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体系转换温度应该严格的控制,以避免因此带来的主梁破坏。
合龙过程中,中跨合龙是施工的关键,而在连续刚构中跨合龙过程中,合龙温度的选择相当的重要。其机理可以如下解释:合龙温度较高,则合龙段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收缩,同时合龙段两端已浇筑梁体也会随着温度的下降产生收缩,如此一来,两端已浇筑梁体与合龙段之间就不能确保有足够好的连接性能,裂缝就很可能在连接处产生;倘若合龙温度较低,则当温度升高时,已经浇筑的梁体会由于热涨使得合龙段的混凝土过早参与受压,过早承压的混凝土内部胶结构造会被破坏,并且新浇筑的合龙段混凝土在短时间内没有具备一定的强度,整体浇筑段的混凝土强度会受到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合龙温度对保证合龙段的施工质量以及合龙后体系能达到设计的受力状态非常的重要。
合龙段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应该确定浇筑温度,浇筑温度决定了结构计算的工况:降温、升温及变化的幅度。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混凝土结构一般按当地月平均最高温和最低气温为年温度的变化幅。外界气温一般取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为最高温,1月份的平均温度为最低温。原则上来讲,连续刚构桥的合龙一般不宜在高温或者是温度变化较大时浇筑,应该选择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施工,以保证混凝土早期结硬过程中一直处于升温受压状态,减少温度变化对合龙段混凝土的影响。但是,严寒地区冬季施工时,最低温施工并非最佳选择。桥梁施工规范在考虑了混凝土正常凝结条件后要求:浇筑混凝土时的最低大气温度(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此外,通常会要求合龙锁定装置固定后,再浇筑混凝土,而锁定连接时间应选择梁体处于最低温时,但此刻的梁体最低温并不一定是环境的最低温。
4 本文小结
合龙段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在施工前谨慎考虑,做好计算分析,才能保证成桥线形和主梁内力、主墩墩顶内力和水平偏位满足设计和使用标准。而合龙温度的选择对整座桥的结构受力、桥梁整体线形均有较大的影响。合龙温度是随着不同地区的实际气温波动而不断变化的,原则上合龙温度宜为年最高和最低温的中间值,此时的温度应力是最小的。
参考文献:
[1] 杨高中.桥梁非线性温度与收缩内力的一个解法[J].公路工程,1979 (3)
[2] 曹水东,林云,李传习.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576-581
[3] 马朝霞.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龙因素分析与控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7
[4] 张谢东,詹昊,舒洪波.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技术研究[J].桥梁建设,2005 (2)
英文对联范文5
关键词: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永和大王;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95-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19.3文献标志码:A
1永和大王现状总结
1995年的上海水城路,这是永和大王的首家中式快餐店的诞生日期和地点。刚刚进入运营阶段不久,豆浆及油条就被该店当作主推产品,并且被作为当时的核心经营策略加以实施。2004年的时候,快乐蜂集团将永和餐饮集团纳入旗下,到现在为止,在中国十多个一线城市都能发现其身影。截至2016年12月,永和大王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武汉、杭州、青岛、苏州等地共拥有超过165家连锁店,是国内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
永和大王在2015年时被评为“C-BPI中国快餐连锁企业第一品牌”。在餐饮业当中,永和大王也是唯一一个连续五年排名第一的品牌,俨然是中国市场上非常有实力的快餐品牌之一。
2永和大王在连锁经营下的主要困境
2.1品牌的适用与管理能力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管理体系
“速成”和“万能”品牌概念使许多公司发展走上歧途。如果公司想要成功,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需要慢慢创立不能速成,一个好品牌需要长时间注重质量和效率等。然而,许多公司夸大品牌的作用,他们认为一个好的品牌可以赚钱,让业务变得空洞而不务实,在广告,形象推广上投入太多精力,而没有重大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没有认识到品牌不是万能的。这也是目前永和大王发展中的缺点之一。到现在为止,因为永和大王缺乏管理,许多投资者加入后并没有采取统一的特许经营方式。相反,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许多人都不遵从相应的管理条约。食品风味和服务环境等都与特许经营店有很大的差距,破坏品牌声誉,对品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产品制作难以实现标准化
连锁经营之所以有着很关键的市场价值,关键在于此种经营策略可以帮助位于各个区域的连锁门店获得几乎相同品质的食品及服务,受到同一品牌给予的市场助力。然而,受实际市场环境下,烹制中式快餐需要经过工艺相对复杂的程序,中餐的类型又多样的限制,所以,尽管中餐的烹饪已经朝着标准化方向前进并小有成就,但是纵观整体,永和大王还是需要经过不少的手工烹饪阶段来完成食品加工,有更多一部分的工作需要手工完成。此外,烹饪食品的步骤并不严格,操作较为自由随意,这也导致永和大王售卖到市场上的食品成品以及半成品难以做到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加工,由此进一步使得永和大王售卖到市场上的食品缺乏稳定有保证的质量水平,导致客户不愿意选择永和大王。
2.3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阻碍了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口味以及习惯,彼此之间相差甚远,这使得某些富有鲜明的地方风情的餐饮业想要谋求跨区域连锁经营的目标受到了阻碍。以上海为大本营的永和大王,口味偏甜,饮食较清淡,食物份量也相对较少,与江浙一带居民的饮食习惯更相近。所以永和大王在江浙沪地区获得了较佳的效益,同一个城市甚至有多家连锁店。与此相反,北方地区就很难见到永和大王的踪影,就算有,也是业绩惨淡。
3改善永和大王连锁经营的举措
3.1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对于特许经营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据统计,在选择哪一家餐厅用餐时,有85%是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餐厅来就餐。这完全说明目前在国内的消费者眼中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明显提高。这些对市场需求的特点必然会对加盟商有所影响,所以品牌的声誉已经成为加盟商优先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品牌管理不仅能够增强整个商业品牌的实力,还能充分利用特许品牌的实效,从而达到互利。所以在业务流程中,永和大王必须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实施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和控制,并力争维护和塑造整个品牌链,以便更好地利用特许经营权模式。加盟的一方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去加入,并在加入后融合到公司的文化和精神当中,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时刻注意这些。
3.2创新制作方式,加快中式快餐供餐速度
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享受高效服务是快餐主打的卖点和竞争优势。若用餐花费的时间高出了10~15min这一范畴内,顾客选择快餐来缩短时间的一大诉求就难以获得满足了。所以,快餐业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要想吸引顾客,抢占市场,必须要尽可能快地提高就餐高峰段内的供应速度及效率。尽管现代社会整体生活步伐的一步步加快给快餐业带去了正面影响,使得人们对于快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市场容量也日益扩大。但是中式快餐依然要面对西式快餐这个虎视眈眈的对手。为了在快餐领域内抢占先机,中式快餐一定要投入精力对人员以及物品等整个流程中谋求改革,千方百计地使得用餐高峰段内的供应速度及效率得到加快。
3.3宣传提供特殊服务提高吸引力
永和大王相对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外资餐饮业,没有推行多样化的经营手段,往往都是单方面地等待客户进入店铺用餐,相对较好的举动也只限于推出部分折扣菜式来提高客流量。所以,从洋快餐企业身上学习长处对永和大王很有必要。而麦当劳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在经营策略上,麦当劳考虑到其服务对象以儿童为主,便采取了以可口的汉堡为主打产品的方式来迎合儿童心理。除了送玩具之外,麦当劳推出的抽奖活动以及四处发放折扣券,还有为预约的儿童庆祝生日,不定时安排游樂活动等举措,都是从实现儿童诉求的角度出发,十分值得学习。现阶段,永和大王也在逐步推出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像是照顾特殊人群需求的某些特殊服务。具体来说,有给司机朋友免费提供开水或者绿豆汤。这种举动可以挽回客户的心,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十分值得赞扬并值得其他同行学习借鉴。
3.4加强员工培训
而现阶段,永和大王还需要就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方面做出改进,可以采取要求服务人员接受培训,以及组织团队外出学习的途径,以求尽可能快地改善服务质量。永和大王在搭建满足中餐业标准的人力培训系统时,以下两种做法值得永和大王考虑:一是自行建立,二是谋求和其他专业机构以及学校开展合作。更重要的是,要用严格的规范来保证这一培训系统得到实际施行,让连锁企业中上到管理人员,下到厨师以及服务人员的所有员工都在有必要时可以获得专业程度高的指导。
结束语
中国餐饮连锁经营者需要学会参考西方连锁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中国餐饮文化自身独有的特点,有目的地利用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找到一条适应中国餐饮文化以及中国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策略之路,想要把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就要有机的运用好这些办法就。这不仅服务了人民,还为人们的饮食习惯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出了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平.我国餐饮连锁经营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3):8-9.
[2]刘斌.A连锁餐饮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9).
英文对联范文6
一、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在应用互联网上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媒介机构在互联网上创立或与通信等其他行业机构合作推出的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机构的一代上网组成部分,一般称为“上网媒体”;而另一种则被叫做“网上自生媒体”,它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网络杂志、网络日记、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后一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就是个人和一种非传统新闻机构。例如:“博客(Blog)”作为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或“私媒体”,其表现和能量已成为国际社会关心的一个话题。很明显,这种新力量的加入和新领域的竞争改变了新闻传播主体原有的地位格局。
其次,媒体机构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新闻、服务或娱乐等信息,还推出聊天室(IRC)、电子论坛(BBS)、公告牌、即时通讯(ICQ、QQ、MSN Messenger等)、电子邮件报刊、信息搜索、网上订购等服务。特别是“网络门户”(Internet portal site)的概念被提出来后,未来的网络世界将预示着被少数的网络商所控制,其控制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网站能成为互联网用户习惯进入的第一个站点。这种新媒体机构,尤其对于那些拥有信息管理经验,并建立了信息权威的媒体机构将有更多的倾向“门户”之争。
再次,新闻媒体内部的人员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于信息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经使得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多技术革新含量高的手段投入使用,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而采编人员比例相对下降。
二、对新闻传播运作过程的影响
1.在线信息采集
整个新闻界在互联网介入下出现了电脑辅助新闻学(Computer Assisted Journalism,简称CAJ)。所谓电脑辅助新闻学,主要便是借助在线服务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环球网等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今天的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无止境的信息,接触到以前根本接触不到的秘密信息,而且几乎不受空间的限制。记者还可以进行网上调查,迅速取得专家的反馈,甚至普通的上网的大众也可以直接走进报道的视野中。
2.把关权的相对分散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信息总是首先经过少数的集中的,相当于控制的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把关”,再传播给分散的不定量的受众。而互联网使传统的控制把关权被分散了。由于互联网没有中心控制系统,没有全网的责任机构,除传统媒体自建的网站外,许多网站尤其是商业网站,不像传统媒介一样有自己的新闻采编从业队伍,相对缺乏“守门员”、“把关人”。虽然新的媒介集团开始控制互联网的介入,也拥有绝对的内容提供优势,但互联网上轻而易举的链接和无尽的容量空间使内容提供为少数媒体垄断几乎不可能。
3.多媒体和超链接的信息产品
互联网传播信息采用的是多媒体方式,记者编辑处理新闻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或音视频的处理,而是形形的各种形态,如文本、表格、语言、声音、图形、动画、图像及视频等,并将它们完善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由于其传达信息的方式极为丰富和生动,新闻的表现力也得到加强。而报纸等印刷媒介传播新闻只能通过文字与图片,广播传达的新闻只能用声音,电视虽然也是多媒体,但传播信息的方式也远不及互联网丰富生动。此外,与传统新闻成品更为不同的在于网上采用了“超链接”技术,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
4.全天候新闻
由于传统媒介的滞后性,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有时在传统媒介上时已成为“旧闻”,其价值被大大降低,而通过互联网的传输渠道,新闻的时效性会大大增强。如美国“9・11”被袭事件、美伊战争、印尼地震海啸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消息,都是先经互联网第一时间大量报道后,才出现在传统媒介上。此外,随着事件的变化和发展,网络媒体可以连续滚动报道,并且有时两三分钟就更新一次,不仅报道新闻事实,还有大量即时分析,实行全天候跟踪连续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时新性的实现程度。
5.多渠道的反馈
互联网不仅网上媒体拥有即时反馈的“交互式”传播优势,也为经营传统媒介的媒体提供了除书信、电话、问卷调查之外新的反馈渠道。在互联网上,反馈的形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受众通过E-mail向编者反映意见,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BBS论坛,由受众进行实时的对话,编辑一般不直接露面。
三、对受众构成和受众地位的影响
网络媒介的受众成员和网络用户的构成有很大关系。能够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能支付购买个人电脑和上网费用,而且在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傻瓜化”的时候,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懂得英文。在电视及计算机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将更适应网络传播形象化和创新性,而40岁以下的人口则是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上的受众和新闻传播媒体,两者都是在网络上的某一节点上,并不是明显的“你传我受”关系,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特征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过程,使受众有可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受信息,也更方便地摇身一变成为传播者,现阶段的趋势是,受众对传播的控制力加强了,传受两者日渐一体化。不过专门从事传播的媒体比起许多仅仅是“业余兴趣”的网站维护者而言,依然具有明显的“媒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