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家孔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家孔子范文1
《论语》 孝 感恩教育 道德教育
德育领域非常重视感恩教育活动及其研究。大多学者将感恩教育归入学校道德教育,从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但笔者从几年的任教工作及多次的学校实习中感受到,目前学校感恩教育方式仍有不当之处。其实,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思想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当然,在孔子时代,还没有“感恩”一词。那时与“感恩”近义的词是“孝”,但是“孝”的内涵其实比“感恩”更加丰富。据统计,《论语》中出现“孝”字近20次;虽未出现“孝”,但与“孝”有关的论述达10多处。可见,感恩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下面主要依据《论语》中孔子与其学生有关“孝”教育的论述,来探讨其感恩教育思想。
一、“孝”是孔子道德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出了五项道德行为规范,他把德行修养放在文化知识修养之前,教育弟子先“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以此为本,以余力学文。孔子视“孝弟”为“修德”之重要方面。
《论语》中关于“孝”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如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孔子孝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外延
1.子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体谅、理解和关心父母即谓之“孝”
孟武伯问孝时,孔子说:“父母为其疾之忧。”这一句话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孝子为父母的疾病而忧虑。第二种,认为孝子不应生病,孝子生病会引起父母的忧虑。第三种,认为孝子不为非作歹,唯有疾病使父母忧虑苦恼。笔者倾向于把这句话理解为,子女要做到让父母不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就做到了“孝”。古人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发生在子女身上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要深深体会这种心思。一方面,要努力做到爱惜自身的身体,不因健康为父母添忧。正如《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健康快乐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也是孝道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遵行为人之道,做合法、合礼、合情、合理的事。普天之下,唯有父母对子女全身心地关怀,而不图回报。唯恐其饥,唯恐其疾,唯恐其困,殷殷牵挂,不能释怀。反观子女,对父母的孝行,则难能如此。故“孝”就是体悟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为心,以父母之忧为忧,萦系挂念。
2.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孔子认为,对父母亲不能只是在礼节或者一般社会规范或者风俗习惯的约束下的敬,而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爱。子夏问孝时,孔子曰:“色难”。所谓“色难”,是指承欢膝下最难。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让父母休息和吃喝就够了,孝的关键是子女要时时刻刻讨父母欢喜,在父母面前和谐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这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有了这种情感,内心诚恳,才能对父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才能使父母得到满意的精神享受。“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从父母的角度:父母需要人格上的尊敬,感情上的慰藉。从自身的角度:孝敬父母,乃是出于一种自然的亲情,是我们自身的心理需要,是我们自身情感的自然表现,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把年老力衰又无退休金的父母,看做自己小家庭生活的负担、累赘,除了每月只给父母最低基本生活费之外,谈的上爱的又有多少呢?有人拿条件不同来为自己的不孝表现――对父母粗暴无礼开脱,辩护,但是难道爱之情和表现这情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吗?也有人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挣钱,寄给父母很多钱,他们就快乐了,自己就尽孝了。孝不是四海为家打拼积累财富,更不是向银行里为父母存上大把的钱,它需要的是用谦恭温和的态度对待父母,发自内心地去爱父母。对年迈唠叨的父母动辄呵斥反驳,甚至连饭都不愿给父母吃,他们的爱在哪呢?
3.孝不仅仅是奉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严肃的孝顺、尊敬父母
在子游问“孝”时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说孝敬,认为只要能供饮食之物,使父母能活命在人世,就算是尽了孝道,也正像家中养狗养猫养马,使成为你们的守门捕鼠代劳或观赏的宠物,你对它们都有养食有爱惜,但毫无尊敬的心理,那生身的父母与猫狗有何区别!这是孔子对一种错误的观念的批判,即“孝”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孔子认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最多只能算是“孝”的低层次内容和最起码的要求,供养父母而没有尊敬之心,算不得是真正的“孝”。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的“敬”,即儿女对于父母在感情上的真情投入,真实的尊敬爱戴之心正是“孝”不同于“犬马之养”的地方。可见,孔子把“敬”看得比养更为重要。但重敬不是轻养,而是说光有养而没有敬,还达不到孝的最高境界。对此,曾子有正确的理解:“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敬父母是人类社会应该普遍怀有的一种感情。我国古代最早的孝亲诗歌亦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昊天罔极。”
4.尽孝最起码要做到不让父母孤独
孔子期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孝行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然而当今社会,为了求学,为了生活,我们无法不远游,我们四处奔波,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也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而忽视了他们。而他们对我们的牵挂与关怀却从未丝毫减少。儿女不在的丰盛酒宴,比不上儿女相伴的粗茶淡饭;儿女不在的舒适别墅,比不上儿女相伴的简陋房舍。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多给点关怀,哪怕是一个电话,一个简单的问候,可以消除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寞、心理失落、自悲自怜等情绪,使“空巢”不常空,这也是子女应尽的精神赡养义务。
三、《论语》中感恩教育对当代之道德教育的若干启示
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孔子的“孝”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例如,为了不违背“孝”,孔子倡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思想,等等。但是《论语》的孝思想,亦即现代意义下孔子的感恩教育思想也包含着许多光辉的地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家语》讲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从基本的孝悌、礼义廉耻到政策法令的遵守,只要居上位的统治者或教育者做到了,必定对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因材施教。学生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在现代制度化教育下,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基本分离。在孔子那里,情况却不一样。孔子言“《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第四,有教无类。即实施道德教育要公平公正。孔子主张人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孝教育方面亦是如此。
第五,启发诱导,注重民主,尽快转变教育方式。即使德育过程从教育者单向灌输到与被教育者平等交流转变。当前,在德育方法上,普遍存在着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这一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给我们了很大启示。例如,孟鼓子问孝,孔子只答“无违”。对方就不问,孔子也不继续讲。后来,樊迟替孔子驾车,追间何谓“无违”时,孔子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总之,孔子的孝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道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07):32-36.
[2]张正江.论德育学的范式[J].教育导刊,2010,(09):10-13.
[3]张正江.论道德教育的多重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25-29.
[4]周凯.儒家感恩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借鉴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中):49-50.
教育家孔子范文2
关键词: 孔子 人格教育 家庭教育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成人之道”为理想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性与习相统一是一个完整的成人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知仁勇艺乐”等要素。“知”即智慧;“仁”即情感;“勇”即意志;“艺”即审美;“乐”即艺术教育。这种人格设计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体现,是对个人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人的伦理、价值及人格的铸就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个循环的载体中完成的。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学校教育都无法取代家庭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价值。现代家庭教育继承与发扬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回归教育“人本”价值,健全儿童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知”――挖掘潜能促进智能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不惑”,这里“知”的基本特征是智能,可以理解为知识、学习,也可以具体分解为智力、能力、独立思维等,属于认识心理范畴。
孩子厌学是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教育日益功利性,变成了升学教育、职业教育、谋生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在功利性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暂时性的便利导致了教育精神的缺失。
孔子认为“好学近乎知”,基本意思是爱好学习接近智慧,揭示了非智力对智力的作用。借鉴孔子“知”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发掘和发挥儿童的潜能及兴趣,以建立儿童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促进儿童自发性享受学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智力开发,应着眼于目标的全面性,跳出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积极探索家庭智育的方法,重视儿童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基本对策如下:给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以其优势智能的学习风格学习他擅长又喜欢的内容,从而激发孩子潜在智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幸福的体验中爱上学习。
二、“仁”――完善道德增进人际交往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至理名言。这里“己立”、“己达”、“己所勿欲”是爱己,而“立人”、“达人”、“勿施于人”则是爱人;合起来看,“仁”就是“爱己”与“爱人”的统一。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人格特征是仁爱感情心理的具体表现。它以强烈的实践性为特征、在“爱人如己”的忠、恕原则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个体及群体生活的思想和行为统一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意思是努力行善接近仁德。思想意识上倡导人们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行为方式上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些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对人际关系构建仍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人际情境,家长应以“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的“修身”目标为教育方向,重视儿童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道德行为持续实践,从而帮助儿童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其基本对策是:营造民主开放的家庭人际氛围,加强亲子间的理解与互动,树立儿童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及自信心,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勇”――塑造意志培养心理韧性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经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孔子把“勇”作为君子的三种品质之一,属于意志范畴。“勇者不惧”的“不惧”即是意志坚强性的表现。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必须善于克制自己,以合乎“礼”的规范,遇到正义、合理的事情就应当义无反顾。因此“勇”并非盲目的勇敢,而是建立在“礼”之上的心理品质。主要包含意志的坚强性、自制性及见义勇为。
孔子强调把“勇”的培养同“知”、“仁”结合起来。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知耻近乎勇”,表明好勇者必须好学,才不会出乱子,勇者有了羞耻心,才可能具备真正的勇敢精神。所以,一味莽撞,逞英雄,并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敢也是讲求道理的。因此,“勇”不仅是勇气,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致用地建立在理智上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自理、自立、自制、自强。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将孩子的意志力培养渗透在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行修养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意志品质的塑造。其基本对策是:相信孩子的潜力,创设一些适度的困难情境,让孩子独立面对。面对挫折,家长应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协助孩子努力克服困难。
四、“艺”――审美经典涵养和谐心性
孔子把审美当做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途径,强调文艺作品强大的审美功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认为《诗》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促进社会人群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也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实现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的需求。
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盛行,泛娱乐化的平面性、世俗性与浅易性填平了俗与雅、高与低的鸿沟,正如波兹曼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文学经典以其简约的文字为读者“幻化出神妙灵动的形象和意境”,而这些“形象和意境”正是一种审美境界。正如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流行文化已成为儿童的主要选择的现实背景下,家长应为儿童营造一个经典文化学习的人文环境,使学习经典成为家庭教养的一部分。其基本对策是:根据儿童年龄特征选择经典读本,在经典作品的吟诵与解读中,与智慧之人对话,在精神家园中进行心灵的旅行。
五、“乐”――人文“乐教”陶冶性情节操
“乐”是艺术教育。孔子强调“乐教”,认为“乐”是人的情感起源,可以表达或化解人的喜怒哀乐,从而调和人的性情。但普通民众知“音”而不知“乐”,只有受过良好艺术教育而有文化的君子才能知“乐”。所以“乐教”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
孔子所追求的学“乐”之道,即是在乐曲中贯注了饱满的主体人格精神。《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学乐的情况:孔子追随先王,境界高远,学习音乐由掌握乐曲的技艺升进到熟悉音乐的演奏规律;再升进到体会乐曲中的人文志趣;最终升进到将人格精神融会于乐曲之中。
21世纪,艺术成为不可缺少的消费对象,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形式,也都有消费性、通俗性与娱乐性等特点,家庭教育中的“乐教”遗忘了“人”而醉心于“技艺”。家庭教育的“乐教”可以从孔子学“乐”的递进层次获得深刻的教育启示: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不是获得炫人耳目的技艺,也不是成为娱人逗乐的,应该是引领孩子进入启迪心智的乐境。艺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技艺的层次,或是将艺术技艺作为谋取金钱暴利的手段,也不要把艺术当做愉悦感官的消遣娱乐。“乐教”应该建立在艺术的人文层次追求艺术中蕴涵的理想人格,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至高境界。
六、结语
孔子理想人格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概念,而是根源于儒家的伦理哲学理念,基于人的本质理解,通过“知仁勇艺乐”的实践,促进人的理性精神、感性情感和现实行为的统一。“知仁勇艺”作为心灵的本质是理想人格的内在基础,“乐”则是通过净化人的心灵外在地规定人格,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外在途径,理想人格是在乐与知仁勇艺的交互关系中得到彰显。家庭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知仁勇艺乐”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当今家庭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2]燕国材.孔子所说“知仁勇艺”的心理与教育内蕴[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9):49-55.
[3]王荣德.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90-94.
教育家孔子范文3
仁爱思想 生命观教育 校园文化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而其中“仁”的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范畴。孔子仁爱思想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集中反映在他的“仁者爱人”的命题上。从其倡导的“爱人”思想来看,是内在地包含着“自尊”、“自爱”和“自强”思想。
在当前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孔子的仁爱思想中借鉴和汲取好的原则,这对于挖掘、继承和弘扬我国古典哲学思想的这笔遗产,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自尊”、“自爱”、“自强”思想解读
1.自尊
所谓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而构成人格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志”。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呢?孔子认为,关键的是要做到“行己有耻”,就是说,做人要有廉耻之心,不能厚着脸皮黑着心,什么都做。孔子认为,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仅要做到“行己有耻”,还应做到“行己也恭”。“恭”,就是在言行举止方面庄重有礼。孔子主张时时处处都应“约之以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在孔子看来,人要讲自尊,就得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
2.自爱
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正是从“自爱”推引出来的。有一次,他组织同学们讨论“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他的学生颜回答得最出色,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意思是说:“明智的人有自知之明,宽厚仁慈的人懂得爱自己”,点清了仁的本源,人离开了自爱是什么事情也作不成的,孔子给颜回最高评价:“可谓明君子矣”。按孔子的这一仁爱逻辑,爱己应是爱人的前提。懂得爱自己,才晓得爱他人;反之,“不知自爱者,亦难知所谓爱人之义”。
3.自强
自强是孔子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他反反复复地讲,“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要通过学习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是:道德修养好的人,不去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怎么办,而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不足,这都是指君子要自强。
孔子自强精神,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要点:“为仁由己”――自力更生;“纳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孔子对于那种专善“巧言”即光会说漂亮话却不愿力行的人,非常反感,说:“巧言,令色,鲜仁矣”。自强的人应该做到:“见贤思齐”――虚心好学;“过则勿惮改”――有过必改,孔子认为,君子不仅应做到有过必改,有错必纠,还要“不贰过”才行,就是要避免重蹈覆辙,屡犯同样的错误。
二、孔子自尊、自爱、自强思想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
1.以自尊为本
孔子的自尊思想其实就是指自我体验具有高度掌控感与满足感,对自我评价具有积极而稳定的特点,包括明晰的评判标准、勤敏的好学态度及诚信的行事态度。自尊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好的心理状态,即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要人敬重,必先自重,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即寻找自己长处;二是要有正确的方向,即培养个人的自尊,应当懂得把个人的自尊上升为集体、国家的自尊,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言一行都要考虑祖国的利益,在和外国人交往中,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民族自尊。
2.以自爱为荣
孔子说真正的“仁者”不是爱别人或被别人爱,而是“自爱”,当然这个“自爱”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利己主义,不是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践踏或侵犯他人的权益、权利,而且要求人们要把这种爱人的思想推广到全体的社会成员,是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大爱。所以,真正的“仁者”是一种自觉而自信的,并且是追求超越性之自我实现的人,他的内心中有一种自觉的激励,有一种自觉的超越,就是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就是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并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就是给自己一个生活方向。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就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才能做生活的强者。
3.以自强为律
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其毕生而追求的精神。从我们自身道德规范来讲,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是狂风暴雨袭来时的傲然挺拔。自强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在于其不怨天尤人,在于其永不言败的坚韧不屈,在于自己的拼搏、奋斗。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要打破原有的一种接受命运给你安排的生存生活模式,重新找到自身存在的一种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传世之宝。正是由于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我们获得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后,中国人民在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也正是因为自强,在改革开放后,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三、结语
总之,爱是需要活着来支撑的,生存是生活的第一要义,而生存是一件并不容易乃至是很艰难的事。正是为了爱,为了尊严,所以要顽强活着,这就是生命价值观的真谛所在,也正是孔子自尊、自爱、自强思想的真实写照。在当前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借鉴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孔子的自尊、自爱、自强思想的解读,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在健康校园文化中沐浴成长。
参考文献:
[1]论语.中华书局,2006.
教育家孔子范文4
【关键词】翻译认知过程 控制加工 自动化加工
翻译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一是翻译的认知活动;二是翻译的产品;三是翻译在社会文化中所展现的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翻译学科日益强大,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对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方法也有很大的转变,由思辨向实证的转变,在内容上由语言向认知心理的转向。在这些改变上,很多专家学者对译者的控制加工和自动化加工有着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试图找出翻译过程的规律和本质,为翻译学科提供更好的翻译新方法。
一、认知心理学的内涵
认知心理学是指主要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学科。认知,就是使用和获得知识。认知中的“获得”就是指在记忆中如何贮存这些知识的内容;“使用”是指如何处理这些获得的知识的过程。获得注重的是“心理结构”,“使用”重在“心理历程”,认知加工就是把“获得”和“使用”相结合。著名的心理学家洛舍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加工等同于信息加工,就是说输入、接受、转变、简化、加工、修饰、存贮、使用信息的过程。正因为此,信息加工还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功能,就是筛选、接受、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学家在研究认知加工的时候,把人脑比作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央处理器。因为,在信息认知过程中,人类的主观动能性在发挥作用,接受信息、思考和储存记忆的一切功能就像是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器。因此,认知心理学也叫做“信息加工心理学”。
二、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发展
1.翻译的单位与编码程序理论。翻译单位的讨论一直处于语言学的范畴上,包括音素、词素、短语、句子和语篇。翻译单位是指全部符号结合紧密不能分开翻译的最小的话语片段。在翻译认知的研究中,专家学者以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翻译单位的概念,把翻译单位称为“注意力单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的行为由于外界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干扰,导致注意力的转移。中断语句,把中断的部分语句称为“注意力单位”。这样体现了翻译单位具有动态性。
2.翻译策略理论。翻译策略就是指对翻译者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的详细记录,可以反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翻译策略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结构、扩展结构、复杂结构,基本结构一共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扩展结构是指在基本结构上加了一个及以上的扩展;复杂结构是由一些基本结构或者扩展结构组合而来的。翻译策略理论能够真实记录出译者的认知心里过程,展现了翻译者在认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3.翻译过程的加工理论。翻译过程的加工理论包括两点:一是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二是平行分布式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观点,它具有刺激的特性,又叫做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观点主要依靠知识经验、期待、文化背景以及在语言中的角色扮演,叫做概念驱动加工。有这样一种说法,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的交换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两种翻译的用法体现在不同的使用情景,对词素的刺激输入就需要自下而上加工,对已经有经验的解码就需要自上而下的加工。平行分布加工的假定:在人脑巨大的神经网络中,信息是被平行分布加工的,大量的单元相互作用,每个单元都会接到其他单元发送的激活或者抑制的信号。从纵向看平行分布加工,单元发送的激活是从上向下传递的;从横向来看,各个单元都是平行激活的。把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引用到翻译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具体的描述认知活动中单元的内部结构。
三、构建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
1.原语的接收、解码与记忆。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加工的过程。在加工的过程中,原语文本中的词汇、句子、语篇是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来源,在这过程中也会出现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翻译者曾经的记忆为原语的解码提供了丰富经验和知识,使得信息提取和加工的过程非常之快,所以可以成为自动化。当然译者长期记忆中也不是万能的,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生词,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对其进行加工。
2.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译者控制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主要是指记忆系统的分工与合作进入感觉记忆后,在长时记忆中搜寻有关的信息,再找不到信息的时候,将信息进行加工。在词汇上和结构上的加工是译者自动化,在翻译词汇、句子、语篇方面属于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属于直觉性加工,控制加工是译者运用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的过程,自动化加工是控制加工的基础,起着辅助的作用,控制化加工是对自动化加工进行补充,是质量的保证。提高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的准确性,保证翻译的质量。
四、结语
本文是在翻译认知的视角下,对译者控制加工和自动化加工进行探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了解译者翻译的认知加工的过程,为翻译学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罗霞.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湖南大学.2013.
教育家孔子范文5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论语》二十章的内容也告诉世人:教育家必须要具有对话精神。这是孔子个人教育实践的成功,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对“对话”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将对话作为教学的手段,二是将对话作为教学的原则。第一种理解的实质是对话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二种理解则是指体现现代对话精神的教学[1]。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对话教学的萌芽,孔子时期就已经自觉运用了对话教学。本文主要研究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对话精神,从而论证“教育家必须具有对话精神”。
一、对话的自觉运用
对话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自觉运用,并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益。追问则是孔子对话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方式。
例一: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尤其病诸!”[2]
例一中子路和孔子是在讨论什么是君子的问题。《论语》中的子路是一个性格勇猛而豪爽的性情中人,于是孔子就告诉他,自我修身严肃认真、专重且使亲友安乐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但子路对孔子的回答不太满意,继续追问,孔子引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最终将人生修养的三个阶段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修己”、“安人”到“安百姓”的思想恰恰成为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理论源头。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孔子和子路的这次对话具备极强的伦理学意义。
例二: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或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3]
子贡用连续追问的方式向孔子请教什么才算是“士”阶层的特征。孔子逐渐降低标准阐述“士”的行为尺度。国家使节性的荣辱意识与个人信用性的果决都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伦理层次。
由此可知,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等级森严,民主精神并不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孔子可以接受弟子的连续追问,并且能够自觉地运用“对话”作为直接性的教学手段,最终实现对学生道德的培育。在一个整体非对话的时代,孔子作为个体形态的教育家,拥有民主的作风和乐于与学生对话的情怀,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二、对话的精神品质
孔子在将“对话”作为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将“对话”作为自身教学的原则。基于“对话”原则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为具体的精神品质。恰恰是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使孔子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思想家,成为公认的教育家。这涉及对话精神的价值问题。教育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具备这一行业的精神品质。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者几乎没有在教育精神层面付出较多的努力,这恰恰是当前时代人们很难见到真正教育家的原因。
《论语》作为中华教育的经典,是人们探索教育精神的入口。孔子身上具有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品质,能够将对话精神融入到自身整体的教育实践中。这一融入过程具体表现为出自真诚理解的对话和根植生活实践的对话。
1.出自真诚理解的对话
熟读《论语》中的师生对话,人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学生之间的日常对话都是非常真诚的。学生向孔子敞开心扉,而孔子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吐露出来。例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坐在孔子旁边讨论各自的理想。子路希望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冉有则希望治理五六十里的小国,公西华则愿意做个带着礼服礼帽的小司仪。而曾晳则表达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孔子谓然叹曰:“吾与点也!”[4]师生之间的坦诚相待有利于彼此将内心的感受传达给对方,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
此外,《论语》中更为直接地表现学生可以督促教师的行为举止。《论语·雍也篇》中提到,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5]这大概是学生子路对老师做了有悖于君子礼仪的事情而感到不高兴,作为老师的孔子能够放下身段来,发誓说:“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天会厌弃我!”可以想象孔子面对学生的感情时是多么的真实。孔子曾直言:“二三子以我有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6]教师的真情实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并在精神上得到熏陶。
2.根植生活实践的对话
孔子能够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这其中孕育的深厚基础就是师生之间的共同生活。基于生活实践的对话可以还原成切实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观。《论语》中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内容或是对历史人物和当时政治家的与个人言论的探讨,或是涉及对学生生活品行和为人处世的评价,但更多的是师生之间有关修养品行和人格节操的交流。
《论语》中曾这样记载过,有一次,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都病倒了,饿得不能起来。子路恼怒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面对学生对个人政治操守的质疑,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7]孔子大概是要表达君子固然有困窘的时候,但君子在困窘时依旧可以保持很高的道德素养,而小人在困窘时便胡作非为了。这种极强的道德自律精神令喜怒现于外形的子路也甘愿心服。面对学生提出的有关道德概念的疑问,孔子的解答主要是立足于交友办事等实际生活,他的道德目标主要不在于让学生掌握道德的学问,而在于让学生在“洒扫应对进退”中践行道德原则。孔子一直强调“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要求学生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仁”与“礼”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本道德范畴,而《论语》中几乎看不到孔子对其的大段演绎,更多的是孔子关于在不同的场合怎样可以做到“仁”和“礼”的观点。
三、结论
雅斯贝尔斯说过:“在教育中,教育和教学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关注这些关键问题,而少管一些细枝末节之事。”[8]然而,他仅从侧面强调了教育精神的重要性。教育者只有具备 教育精神,才具备了教育家的气质。
在对《论语》相关章节的解读过程,人们可以得知教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对话精神。这种对话精神一方面表现为自觉将对话作为教学手段来使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将对话作为教学原则来使用。教育者一旦具备了对话精神,其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只有教育者的行为坚持了对话精神的两个维度,他们所进行的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教育。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践行对话精神的教学实践,方能把教育者带进教育家的行列。
几千年前,孔子用对话精神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用对话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对话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至关重要。而“教育家必须具有对话精神”的理念也应该是这一时代对普通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65-69.
[2][3][4][5][6][7]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181、158、135、72、82、184.
教育家孔子范文6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